学校改革与发展的策略及实战建议.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435410 上传时间:2019-08-25 格式:PPT 页数:17 大小:252.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改革与发展的策略及实战建议.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学校改革与发展的策略及实战建议.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学校改革与发展的策略及实战建议.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学校改革与发展的策略及实战建议.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学校改革与发展的策略及实战建议.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校改革与发展的策略及实战建议.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改革与发展的策略及实战建议.ppt(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学校改革与发展的策略及实战建议,四川省教育学会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王仕弟,前言:时代的呼唤与校长的使命,第一部分:制约学校发展的8个技术难题 第二部分:应对策略 第三部分:实战建议,时代的呼唤与校长的使命 一、一场席卷全国的教育改革洪流已经来临,1、令人沉重的钱学森临终疑问 2、温家宝09年教师节北京35中调研的重要指示 3、教育部长的人事更替 4、即将公布的国家改革与发展纲要 5、四川省高中课改的即将实施 6、四川省教育厅2010年元月教育工作会议精神: 内涵发展、素质教育、提高质量 7、仪陇县委政府建设革命老区经济强县的战略定位 8、仪陇县教育局打造革命老区教育强县的宏图愿景,二、几点重要的

2、心理准备,1、善于遗忘:冲破“前摄抑制”的束缚 2、高峰体验:神秘的力量-“心理暗示” 罗森塔尔效应:“佼佼者”的奥秘 秦始皇南巡:生涯规划的激励 常人总爱问:一盏灯能照亮多大的地方? 伟人却在想:照亮全世界需要多少盏灯? 常人总爱问:一双手有多大的力量? 伟人却在想:搬走泰山需要多少双手? 生命只有两种形式-腐烂和燃烧 3、挖空心思:王国维的“三个境界”说 4、奉献真爱:牵手追捕,第一部分:制约当前学校发展的 8个主要技术难题,1.前茅学校的“高原现象”(苦苦寻觅更高的山峰) 2.普通学校的“突围困境”(问题成堆不知从何入手) 3.学校文化的“硬软分离”(校园文化杂乱无章,缺乏“灵魂”) 4

3、.教育观念的“重教轻育”(只教书本知识,不教做人道理) 5.教学关系的“重教轻学”(只研究教师的教法,忽视学生的学法) 6.班级管理的“统放两难”(一统就死,一放就乱,无科学管理) 7.教学效益的“高耗低效”(教师戴着镣铐跳舞,学生背着石板看戏) 8.队伍建设的“低位徘徊”(缺乏有效的进修、评价和激励机制),第二部分:应对策略,一、宏观策略 1.运用“投石效应”-“一石激起千层浪”,设计响亮口号吸引社会关注 2.掌握“冒尖”秘诀-规定动作做精,自选动作做亮,打造拳头项目 3.营造“热岛效应”-设计系列主题活动,渲染热烈气氛,带动全局 4.“热闹”与“门道”并重-重视社会反响与专家评价,强化媒体

4、炒作 5.“创新”与“萃取”原则-人有我无;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 6.“高开高走”原则:放眼全球,“站在巨人肩上”(绵阳东辰学校的秘诀) 7.借助外力推动-依靠专家智慧与口碑(成都科大附小的崛起) 二、指导思想 问题就是切口,难点就是亮点, 研究问题与破解难点就是一条快速通道。,第三部分:实战建议 一、前茅学校怎样破解“高原现象”:,总体策略: 借鉴企业发展的“二次曲线”理论:改换思路,寻找新的“增长点”,“思路一变天地宽” 操作建议: 1.调高目标:“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乎中,得乎其下” 2.项目创新:“别人没想到的你想到了,别人想到了没做而你做了” 3.打造名师:“所谓大学者,

5、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4.培养尖子:状元、冠军、名人-“母以子贵,妻以夫荣” 标志: “校长有讲的”“记者有写的”“来宾有看的”,二、普通学校如何探寻“突围路径”:,策略: “短板理论”-筛选令人头痛的问题之最,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必要时可邀请专家会诊。 实战建议: 1、“教学改革”:(后面第五、六、七节分角度说明) 2、“习惯培养”-下大力气抓常规,设计系列主题活动 3、“集团作战”-建立“三位一体”共育中心,齐抓共管 4、“社团支撑”-大规模建设学生社团,让学生获得成就感 5、“名校捆绑”-借助他山之石,注入兴奋剂,获得心理暗示 6、“项目聚焦”-选择力所能及的项目展开,形成

6、“热岛”效应,三、破解学校文化的“硬软分离”,1.提炼学校文化的七项原则: 坚持校本-以校情分析诊断结论为起点 质量导向-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 面向师生-以师生全面健康发展为前提 立足课堂-以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为阵地 纵贯三天-以贯穿昨天今天明天为线索 横联中外-以中外已有先进成果为参照 强化改革-以改良创新综合运用为手段 2.构建学校文化的四层系统: 理念系统: 研制学校特色的关键词 制度系统: 设计配套的系列化管理制度 行为系统: 开展配套的系列化主题活动 环境系统: 三个层面:楼外文化、楼内室外文化、室内文化 提炼主题-制定规则-设计活动-营造环境,3.优质学校文化五大标志,(1)统帅

7、性:在顶层设计理念下产生,能对学校各项工作全面覆盖。 (2)先进性:在管理优化背景下产生,能对学校各项工作全面指导。 (3)科学性:在事物发展规律下产生,能对师生全面发展正确导向。 (4)专属性:在地域人文条件下产生,能与本土人文地理有机融合。 (5)外显性:在视觉识别系统下产生,能简明概括成标志性关键词。 关键词的表述形式: 下策:传统短语式:自信 诚实 勤奋 求实 创新 团结 中策:单词表述式:“和谐” “爱”“快乐” 上策:格言彰显式: (自创)好习惯,一生的财富 (仪实)德行天下 志存高远 (滨小) 融汇思想 聚变智慧 (引用)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四、转变教育观念的“重教轻育”,1、转

8、变“教育”观念: 教是有声的,育是无形的。 爱因斯坦说: 把学校老师讲的全部忘却之后的剩余部分就是“教育”的全部。 (掉在地上的红五星) 2、兼作“学问之师”与“人生之师” 魏巍的我的老师 诺贝尔科学家的感悟:幼儿园的“规矩”与“习惯” “状元之乡、博士故里”-甘肃会宁县-教室里的“皮鞋与草鞋”教育 3、教材二次开发的“三位一体”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4、发挥校园环境的潜移默化功能: 洋思中学的校园标语-铺天盖地的学习格言和名人警句,让人震撼。,五、改变教学关系的“重教轻学”,1、改变“教学”观念-教师教什么:教学生如何“学”, 学生学什么:学习如何“做” 叶圣陶说“教是为

9、了不教” 孟子讲:引而不发,跃如也。 朱熹讲:判定学生是否学会学习的标志是“不知有疑,渐渐有疑,节节有疑” 2、辨析“知识”与“学习”的概念 “知”是由外到内,主要是接受,吸收;对应的是“学”,通过“学”来完成 “识”是由内向外,主要是辨认,分析,对应的是“习”,通过“习”来完成 当前状况是:教师重“知轻”识“,学生重“学”轻“习”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探究性学习举例:青藏高原东方之珠琵琶行岳阳楼记致橡树 3、下大力气了解你的学生-“中医式施教”,“个性化处方” 论语:先进: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公西

10、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 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4、教师角色转换:教师走下讲台,角色多重转换 1、成为学生的“导师”:学生学习方法的总设计师 2、成为学生的“同学”:与学生建立“学习共同体” 2、成为学生的“仆人”,并做到三从:,思路服从于学生、预设服从于课堂 、进度服从于效果 5、教材功能二次开发:打破教材崇拜,重视二次开发 (1)教材只是“例子”(理工类学科)体积公式的现实意义:石头的体积计算 (2)教材也有“遗憾”(人文类学科)祥林嫂的三个问题 、“华北”的范围 6、激发学习热情的技巧: 蔡尼戈效应:事情

11、未完成的“不爽”与对结论和真相的期盼-刘谦魔术的奥秘 学习积极性的调动:“肥皂剧”与“章回小说”的启示-悬念设置的环环相扣 童话数学-将全册数学书编成一个数学探险故事。 大唐诗录-闯关式电子游戏背诵唐诗。 7、完善学生知识结构: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的有机融合 既要搞清“是什么” 更要明白“为什么” 重点教会“怎么做”,六、化解班级管理的“统放两难”,(一)原因: 1、17世纪夸美纽斯班级制沿用-“面向全体学生,忽视个性发展” 2、50年代前苏联的半军事化管理-严厉纪律约束,僵硬听课姿势 3、20世纪英国工业流水线作业-标件式单一的教学目标设置 4、监狱般的课堂“官逼民反”:学生对当前课堂的声

12、讨: 教室-牢房、教师-看守、 教材-刑具、上课-服刑 (二)对策: (1)人性化课堂设置-改队列式为岛屿式(班额在50人以下适用) (2)采用走班制-电子科大附属小学(分层教学) (3)倡导学生自主管理-班级成员“全员干部制” (4)教学标高弹性设置-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跨栏运 动”变为“登梯运动”,七、改变教学效益的“高耗低效”,(一)原因: 1.20世纪50年代陈旧的凯洛夫式课堂教学程序-死板教条的教学常规 2.封闭式“标准答案”诱导-重视“引入”忽视“引出”,发散性思维:“0”的认识 3.教教材而不是用教材教-用“昨天”的知识去教育学生认识“明天”的世界 4.“满堂灌”的

13、偷懒型教学-以“一桶水”去浇灌孩子“一碗水”的惯性思维 5.沿袭300多年的粉笔、黑板、教材的教学“三大件”-落后乏味的教学手段 (二)对策: 1.多采用“开放式”答案:树上几只鸟 长方形分成两个大小相等形状相同的图形有几种方法 2.知识的“翻新”与拓展-中华文化发祥地、三角形内角和、物质三态 3.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马路中央的窨井盖为什么都是圆的? 4.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对教材“二次开发”-“X”结构课堂模式 5.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多媒体、电子白板、抢答器、电子答题 6.高效教学的部分技巧: (1)组织形式改革: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2)教学流程优化

14、:学思结合-教材、学案、练习、测试全部融为一体 (3)教学方法更新:知行统一-案例教学、任务驱动、小队教学、课程超市 (4)测评方式灵活:因材施教-对数式、直线式、指数式测评综合运用,八、跳出队伍建设的“低位徘徊”,1.经费投入“先软后硬”-加大“软件”投入,名校不靠“硬件”取胜 2.校本科研“开花结果”-“把水烧开,把事做透”“行百里半九十” 3.培训方式“丰富多彩”-讲座式、论坛式、交流式、体验式等等 4.拓展视野“远程访学”-“见贤思齐”的功效,成功案例的感召 5.效果检测“奖惩并行”-绩效工资的实行是重大机遇 6.成立联盟“共同促进”-学习共同体的建立 7.树立榜样“头羊效应”-“校本名师工作室”建立 8.以老带新“对口帮扶”-“青蓝工程”的大面积推广,结束语,英国谚语: Nothing is hard in this world, if you dare to scale the hill. 世上原本不存在任何艰难, 只是看你是否敢于向高处攀登。 与大家共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