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概-12地震和地球内部层圈.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436066 上传时间:2019-08-25 格式:PPT 页数:51 大小:8.4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概-12地震和地球内部层圈.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地概-12地震和地球内部层圈.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地概-12地震和地球内部层圈.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地概-12地震和地球内部层圈.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地概-12地震和地球内部层圈.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概-12地震和地球内部层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概-12地震和地球内部层圈.ppt(5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十二章 地震和地球内部层圈,12.1 地震 12.2 地球内部层圈的特征 12.3 地球内部层圈的运动,1976年7月28日唐山7.8级地震24.3万人死亡。 图:唐山火车站和商业局招待所,2001年4月成立中国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 1975年2月4日海城、营口7.3级地震成功预报死亡2041人(避免15万人死亡),第一节 地震,12.1.1 地震发生的原因 12.1.2 地震监测 12.1.3 地震的震级和烈度 12.1.4 地震波 12.1.5 地震带 12.1.6 地震预报,12.1.1 地震发生的原因,地震:地球的快速颤动称为地震。 地震分为:火山地震 陷落地震 构造地震 世界上的

2、大部分地震是由于断层活动引发的构造地震。 震源:地震的发源地。 震中:震源在地表的垂直投影。,断裂 震中,地震波,震源,地震的破坏作用,地震造成的地裂,12.1.2 地震监测是通过设置在各地的地震台站中的地震 仪对全球地震进行监测。,12.1.3 地震的震级和烈度,震级和烈度是表示地震强度的两种方法。 地震的震级:表示地震释放能量的大小,与地震波的振幅成正比,同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 地震的烈度:表示地震对地面的破坏程度。同一次地震,视距震中的距离不同存在不同的烈度。分为12级。,地震仪,12.1.4 地震波,地震波由纵波(P波)、横波(S波)和面波(L波)组成。 纵波(P):一种疏密波,速度

3、最快,称为首波,8-9公里/秒,可以在任意介质中传播。 横波(S):一种摆动波,速度其次,称为次波,4-5公里/秒,只能在固体中传播。 面波(L):沿地表面传播的一重摆动波,类似波浪,速度最慢,也称长波,破坏性最大。,纵波 横波,地震震中位置的确定,0 20 40 60 弧度(距离) 地震 时间/距离曲线图 :通过P波与S波传导时间差计算震中距离,地震波的性质: 地震波与光波类似,遇到不同介质界面发生折射和反射。,目前为止:地球内部层圈结构主要是通过地震波了解到的。称为地震成析成像技术。,P波 S波,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12.1.5 地震带 全球地震的分布主要分布于环太平洋、阿尔卑斯喜马拉雅

4、和大洋中脊三个带上。,板块边界是地震的主要分布地带,板块俯冲与贝尼奥夫带,贝尼奥夫带: 由海沟开始向大陆方向深处倾斜延伸的地震震源深度面。是板块的汇聚边界。(活动大陆边缘),浅震,中震,深震,岩石圈,软流圈,海沟,岛弧,03年新疆伽师巴楚地震,2003年2月25日 新疆伽师发生4.1级地震(14-00-15.7) 2003年2月25日 新疆伽师发生5.7级地震(11-52-42.8) 2003年2月25日 新疆伽师发生4.9级地震(05-18-42) 2003年2月25日 新疆伽师发生4.4级地震(00-33-19) 2003年2月24日 新疆伽师发生4.3级地震(23-49-05.1) 20

5、03年2月24日 新疆伽师发生4.2级地震(22-23-57.2) 2003年2月24日 新疆伽师发生4.4级地震(19-22-33.8) 2003年2月24日 新疆伽师发生4.2级地震(11-19-59.4)(余震) 2003年2月24日 新疆麦盖提发生4.7级地震(10-14-05.5) 2003年2月24日 新疆伽师发生6.8级地震(10-03-42.3) (主震) 2003年2月24日 新疆乌鲁木齐发生3.7级地震 2003年2月20日 新疆博乐西南发生4.7级地震 2003年2月14日 新疆石河子发生5.0、5.4级地震 2003年2月11日 唐古拉山以东发生5.1级地震 2003年

6、1月22日 墨西哥哈利斯科州近海发生7.5级地震 2003年1月20日 所罗门群岛发生7.5级地震 2003年1月17日 西藏班戈发生5.0级地震 2003年1月4日 新疆伽师发生5.4级地震 (前震),2003年5月04日 伽师伽师发生5.8级地震(23-44-36.0) 2003年4月30日 新疆伽师发生4.0级地震(21-05-57.0) 2003年4月23日 新疆阿合奇发生4.2级地震(22-41-33.0) 2003年4月01日 新疆温泉北发生4.5级地震(21-27-24.4) 2003年3月24日 新疆巴楚发生4.7级地震(22-05-50.0) 2003年3月18日 阿留申群岛

7、发生7.2级地震(00-36) 2003年3月16日 新疆伽师发生5.0级地震(06-59-25.3) 2003年3月13日 新疆吐鲁番东南发生4.7级地震(23-07-03.7) 2003年3月12日 新疆伽师发生5.8级地震(12-47-51.8) 2003年3月12日 新疆伽师发生4.0级地震(12-15-12.9) 2003年3月07日 新疆伽师发生4.3级地震(04-55-50.6) 2003年3月05日 新疆伽师、巴楚交界处发生4.4级地震(07-58-06.4) 2003年3月01日 新疆伽师发生4.4级地震(10-09-55.8) 2003年2月28日 新疆伽师发生4.0级地震

8、(19-00-35.5) 2003年2月27日 新疆伽师发生4.3级地震(19-09-15.7) 2003年2月27日 新疆伽师发生4.5级地震(05-38-03.5) 2003年2月26日 新疆伽师发生4.4级地震(20-29-48.5) 2003年2月25日 新疆伽师发生4.4级地震(20-16-52.3) 2003年2月25日 新疆伽师发生4.1级地震 新疆伽师地震 前震 、 主震 、 余震 列表,公元132年张衡发明的世界第一台地震仪,2004.12.26 印尼地震的原因,印尼地震引起海啸的模型,第二节 地球内部层圈的特征,12.2.1 地球内部的研究手段: 地震波(最主要手段) 岩石

9、高温高压实验 陨石研究 12.2.2 地球内部层圈(壳、幔、核)的密度、压力、温度特征。,12.2.1 地球内部结构与波速的变化,(1)莫霍面与古登堡面,莫霍面(M面): 全球地震波速不连续面,P波由7.6km/s(玄武岩的波速)突然增大到8.1km/s(橄榄岩的波速),平均深度33km,被视为地壳与地幔的分界。 古登堡面(G面): 2900km深度的地震波速不连续面,P波由 13.6km/s突然降低到8km/s,S波消失,被视为地幔与地核的分界,证实外核为液态。,(2)岩石圈与软流圈,岩石圈:由地壳和上地幔上部坚硬的岩石组成, 平均厚度75km,是固体地球的真正外壳, 组成岩石圈板块。 软流

10、圈:岩石圈下部上地幔中的软层,地震 波低速带,在1400度高温下(接近岩石熔 点),岩石塑性增大,深度延伸到300km, 最软的部分位200km处。软流圈驮载着岩石 圈板块发生运动。,12.2.2 地球内部的密度、压力和温度,密度(克/立方厘米):地球平均5.5,花岗岩2.6,玄武岩3.0,铁8。根据陨石(铁、铁石、石)实测和深部地震波速增加的事实,推断(计算):地表到地心密度逐渐增高。 压力(围压):随深度逐渐增大。地心是地表的350万倍。根据实验推断。 温度:随深度逐渐增大。地核达4000摄氏度以上。由地热增温率实测、高温高压实验和地震波测量结果推断。,(1)地球内部压力变化,(2)地球内

11、部温度变化,地壳、地幔和地核,(3)地壳的特征,厚度:平均33km,陆壳最厚达80km (青藏),洋壳平均7km。 组成:陆壳为三大岩类,洋壳主要为玄 武岩。密度2.6 2.9,主要由硅 酸盐矿物组成。 构造:陆壳复杂(存在褶皱和断裂), 洋壳简单(无褶皱)。 年龄:陆壳老(最老38亿年),洋壳新 (最老2亿年)。,(4)地幔的特征,厚度:2850km,体积是地球的82.3%,质 量是地球的 67.8%。 组成:固体岩石。铁、镁硅酸盐矿物(根 据陨石、深成岩、地震波和实验推 测)。 结构:分三层。B:上地幔33 400km橄 榄石结构(四面体);C:过度层 400 673km尖晶石结构(四面体+ 八面体);D:下地幔6702900km 钙钛矿结构(八面体+立方体)。,(5)地核的特征,厚度:3471km,体积是地球16.2%, 质量是地球的31.3%。 组成:铁、镍,少量氢、硫化物或硅 酸盐。(根据陨石、地震波和 实验推测) 结构:外核为液态,内核为固态。,(6)地球内部层圈的运动,岩石圈板块的运动 地幔对流 内核与壳幔旋转速度差,岩石圈板块的运动,岩石圈板块的运动(俯冲),岩石圈板块的运动(海底扩张),地幔对流(A全对流,B浅对流),大洋中的热点形成夏威夷群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