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物理B2微课程设计与制作微课程方案教学设计教学反思国培微能力认证优秀作业53.doc

上传人:田海滨 文档编号:34400 上传时间:2025-07-0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6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物理B2微课程设计与制作微课程方案教学设计教学反思国培微能力认证优秀作业5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学物理B2微课程设计与制作微课程方案教学设计教学反思国培微能力认证优秀作业5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学物理B2微课程设计与制作微课程方案教学设计教学反思国培微能力认证优秀作业5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中学物理B2微课程设计与制作微课程方案教学设计教学反思国培微能力认证优秀作业53.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YOUR LOGO原 创 文 档 请 勿 盗 版九年级物理微课程设计方案作者信息姓名 所教学科物理所教学段九年级单位名称 微课程信息选题意图欧姆定律是电学中的基本定律,它是进一步学习电学知识和分析电路的基础,是学习电功率、家庭电路等后续章节的必备知识。本节的学习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是电学的重点知识点之一。内容来源人民教育出版社 九年级物理适用对象九年级学生教学目标1、理解欧姆定律解,能运用欧姆定律分析解决简单的电路问题;2、通过计算,学会解答电学计算题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解答电学问题的良好习惯。教学用途欧姆定律作为一个重要的物理规律,反映了电流、电压、电阻这三个重要的电学

2、量之间的关系,是电学中最基本的定律,是分析解决电路问题的金钥匙。制作方式录屏和演示文稿 预计时间5-6分钟微课程设计教学过程设计意图一、 导入新课,明确目标1. 导入:通过上节课探究实验的学习,我们得到了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什么关系?2. 这个结论其实在十八世纪初期德国的物理学家欧姆通过大量的实验归纳得出了,人们为了纪念他就把这个结论称为欧姆定律。让学生复习上节课所学过的知识,更容易学生在脑中建立知识体系。学习科学家献身科学、勇于探索真理的精神,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由此拓宽学生视野,为欧姆定律内容的生成做好铺垫二、自主预习梳理新知阅读教材,梳理本节知识点,并标注在教材中。 1.经过科学家

3、对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的大量研究,发现上述结论对于大多数的导体都是成立的,并进一步归纳得出欧姆定律,请你写出欧姆定律的内容: ; 2.用公式表示: ; 3.公式中各个字母分别表示什么物理量,单位是什么?让学生自主预习了解欧姆定律的内容、公式和对应的单位。三、合作探究生成能力目标导学一: 欧姆定律教师组织活动:根据学生在导课中的结论,总结分析出这个结论综合起来即为欧姆定律的内容让学生自学课本欧姆定律内容这一知识内容,交流、讨论下列问题。(1)欧姆定律的内容是?表达式?(2)欧姆定律的内容中,各个物理量的单位是如何统一的?(3)自己能否得出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目标导学二:欧姆定律的应用例1:一辆汽

4、车的车灯,灯丝电阻为30 ,接在12 V的电源两端,求通过这盏电灯的电流。例2:某同学用一只电流表和灯泡串联,测得它正常发光时的电流是0.18 A,再用电压表测得灯泡两端的电压是220 V,计算灯丝正常发光时的电阻值。师生共同总结:(1)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电阻成反比。表达式为(2)当公式中的电流单位为安培(A)时,电压单位是伏特(V),电阻单位是欧姆()(3)变形公式为:、U=IR。 把知识运动到具体题目中去,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感受成功的喜悦。设计亮点: 教学方法:本课微课程总的指导思想是通过PPT与语音相结合等多媒体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探究问题,以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以达到情感的升华。教学多媒体:媒体方面采用微视频,从现实来看,微课程能更好的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思辩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