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级围岩开挖支护技术交底.doc

上传人:爱问知识人 文档编号:3444750 上传时间:2019-08-2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24.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V级围岩开挖支护技术交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V级围岩开挖支护技术交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V级围岩开挖支护技术交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V级围岩开挖支护技术交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V级围岩开挖支护技术交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V级围岩开挖支护技术交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V级围岩开挖支护技术交底.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V级围岩开挖支护技术交底一、工程简介 南山一号隧道为双向四车道分离式隧道,隧道进口位于重庆市綦江区北渡镇宗德村,隧道出口位于重庆市綦江区古南镇连城村。南山一号隧道起讫里程:左线K40+923K43+445,全长2522m;右线YK40+942YK43+440,全长2498m。V级围岩主要主要在洞口段 左线:K40+940-K40+960,K43+407-K43+432为V加强,共计45m。K40+960-K40+981,K43+380-K43+407为V浅,共计48m。右线:YK40+958-YK40+978,YK43+398-YK43+423为V加强,共计45m、YK40+978-YK41+

2、020,YK43+362-YK43+398为V浅,共计78m。 二、初期支护参数表衬砌类型适用条件喷砼(cm)锚杆(cm)纵横钢筋网钢架(cm)预留变形量(cm)辅助工程措施备注加强洞口浅埋土质、洞口厚层块碎石土以及洞身受构造影响严重的级围岩地段24含仰拱3001001006.520I185012108大管棚超前支护锚杆全断面布置浅洞口V级围岩浅埋段和洞身穿越较小断层破碎带地段243001001206.520I18701042单层注浆小导管超前支护洞身一般级围岩地段243001201206.520I18801042单层注浆小导管超前支护三、施工工艺及方法1、开挖隧道主洞洞身V级围岩浅埋段以及洞

3、身段上方有房屋或水塘等情况下采用CD法开挖;较差的V级围岩采用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开挖;V级围岩及洞口IV级浅埋一般采用台阶法开挖,当上台阶掌子面稳定性差时可采用留核心土环形开挖。南山一号隧道进出口围岩较差,采用台阶法开挖,上台阶留核心土环形开挖,开挖作业由上至下,衬砌施工由下而上;施工过程应严格遵循“管超前、短进尺、少扰动、强支护、快加固、早成环、勤量测”的原则。施工以机械开挖为主,辅以人工手持小型机具配合修边;做到分部、依序进行(见施工步序图);部分需爆破地段采用人工手持风钻打眼、浅孔弱爆破方式进行。施工步序见下图 “台阶法挖预留核心土环形开挖”工法施工步序图。第一步:先行开挖上弧形1部(大

4、管棚或超前小导管已经完成),每循环开挖进尺控制,V加强在5560cm之间,V浅埋在7580cm之间,V在8590cm之间。开挖成形后施作部的初期支护和临时支撑、药卷锚杆22L=3.0m,锁脚锚杆位置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开挖时视情况在中心部位留核心土,待支护结束后下一循环开挖。 “台阶法预留核心土”工法施工步序图第二步:当1部开挖进行约35m后进行3部土方开挖,随后进行第4部土方开挖和部的初期支护,每循环开挖进尺控制与第一步进尺相同。第三步:当4部开挖进行约35m后进行6部开挖,成形后施作部的初期支护,封闭成环。2、支护初期支护方案是按新奥法原理施工,即施作注浆小导管、铺设钢筋网、喷射砼等与围岩

5、共同承受围岩压力,充分发挥围岩自承能力。因此,支护施作的及时性将成为支护成败的关键。小导管施作、挂网、喷射砼作业由专业工班紧随开挖面及时施作。在开挖运输结束之后(必要时可在碴堆上),可喷射5cm厚砼封闭岩面,减少围岩暴露时间。小导管钻孔方式为锚杆钻机钻孔,施工完成后,随后安设钢筋网片,进行分层喷射砼,喷射时注意分层逐层喷射,直到达到设计厚度。整个支护过程中,必须建立健全质量保证措施,并且由质量控制小组随时进行现场监督,把好质量关。初期支护工艺流程图如下:清洗岩面初 喷 砼锚杆施工敷设钢筋网片复喷砼安装钢架锚杆制作焊接网片(1) 锚杆施工 工艺流程隧道支护结构采用药卷砂浆锚杆,长为3.0m,按梅

6、花形布置。施工中采用手风钻钻孔,随后用高压风冲洗眼孔,经检查合格后,使用锚固剂风枪将锚固剂打入内锚段,插入锚杆,然后进行安装垫板螺帽,对锚杆进行张拉与锁定后,进行自由端注浆。施工工艺流程图如下:定位自由段注浆安装垫板螺帽内锚段灌注及锚杆安装 检验钻孔冲洗自由自 药包湿润施工准备 施工要点及技术措施1)施工要点a.锚杆药包封堵前必须用高压风冲洗干净,且锚固剂达到70%强度后方可注浆,并随时注意注浆压力及孔口情况。b.锚杆长度在保证设计的锚固长度外,尚应计入工作长度。锚杆施作后三天内不得悬吊重物。c.锚杆轴线应与岩体主结构面或滑移面成较大角度相交。2)技术措施a.根据围岩开挖的实际情况,结合设计图

7、纸的要求,孔位定位准确,孔位允许偏差为150mm,孔深允许偏差为50mm,角度适宜,尽量与节理面垂直。b.施工前对锚固药包进行检查,同时注意控制药包浸泡时间,确保锚固质量。c.药包填塞饱满,锚杆抗拔力不得低于150KN。d.施工完成后要按规范要求抽样进行锚固力检查,其平均值不得低于设计值。(2)钢筋网施工 工艺流程钢筋网一般在初喷砼之后安设,采用6.5钢筋,先在钢筋房焊接加工制作成间距2020cm 的网片,施工时运至工作面进行挂设,挂设时紧贴岩面,钢筋网之间及钢筋网与锚杆之间要焊接牢固。其工艺流程见图14:截料调直除 锈去油污焊接运输安装 技术要求a、钢筋应在雨棚下存放,不得锈蚀和沾有污物。b

8、、钢筋冷拉时要拉力适中,焊接时采用点焊,不得烧伤主筋。c、钢筋网、工字钢与径向小导管接头需焊接牢固,确保在喷射砼作业时不颤动。d、钢筋网铺设随砼初喷面起伏,并与壁面接触密实。e、铺设钢筋网前,先喷射5cm厚的砼形成钢筋保护层。f、钢筋网加工时网格尺寸的允许误差为10mm,安装时搭接长度为12个网孔,允许偏差为50mm。(3)I18 钢架施工1)I18钢架的制作a.钢架在现场冷弯制作,按1:1比例放样,设立1:1胎模的工作台架,分段制作,按单元拼焊后,运至现场安装。b.加工做到尺寸准确,弧形园顺,钢筋焊接(或搭接)长度满足规范要求;沿钢架两侧对称进行焊接成型,钢架主筋中心线与轴线重合,接头处相邻

9、两节园心重合,连接孔位置要准确。c.钢架加工后先试拼,检查有无扭曲现象,接头连接每榀之间可以互换,沿隧道周边轮廓误差3cm。d.焊缝必须饱满,无漏焊现象。2)型钢钢架安装 安装工作内容包括定位测量,安装前的准备和安设。a.定位测量:首先测定出衬砌中线,确定高程,然后再测定其横向位置,安设方向与衬砌中线垂直,各榀位置应定位准确,间距允许偏差为5cm,横向偏差为5cm,高程偏差不小于设计标高,斜度为2。b.钢架须与径向小导管联接,径向小导管安装须沿钢架定位线一致,以方便钢架安装固定。c.就位多功能台架,便于安装人员作业。3)安装前的准备工作:运至现场的单元钢架分单元堆码。安设前进行断面尺寸检查,及

10、时排险以及处理欠挖侵入净空部分,保证钢架正确安装。安设前,应清除拱脚或墙脚下的松碴,将钢架置于原状岩石上,在软弱地段,采用拱脚下垫钢板的方法。(4)锁脚锚杆锁脚锚杆采用25L=3.0m,插入深度不得小于设计的95%,要求与钢架焊接牢固。(5)喷射混凝土本隧道喷射混凝土采用湿喷工艺,其施工工艺如下:湿喷工艺a、喷射砼的工艺流程:喷射机械安设调整好后,先注水、通风、清除管道杂物;同时用高压水或高压风吹洗岩面,清除岩面尘埃;上料保证连续性,校正好配料的输出比;操作顺序:喷射从拱部至边墙脚,风压由高变低,拱部的风压为0.40.65Mpa,边墙的风压为0.30.5MPa。喷射时,先开外加剂,后开风再送料

11、,以易粘结减小回弹,喷射面以表面湿润光泽为准。 严格控制好喷嘴与岩面的距离和高度,喷嘴与岩面垂直。有钢筋时,角度适当放偏30左右,喷嘴与岩面的距离控制在0.81.0m范围内;并且喷头作连续不断的圆周、螺旋状运动,后一圈压前一圈的三分之一,喷射时自下而上呈“S”形运动。湿喷砼施工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粗骨料水泥拌合机喷射机喷嘴凝速剂压缩空气细骨料水外加剂岩面b、喷射砼的原材料水泥:普通PO42.5号硅酸盐水泥。砂:采用坚硬耐久的中砂,砂率根据试验确定。石:采用坚固耐久的碎石,粒径小于15mm。速凝剂:速凝剂掺量不宜大于水泥用量的5%,在使用速凝剂之前,应做与水泥的相容性试验及水泥净浆凝结效果试验,

12、严格控制掺量,并要求初凝事件不大于5min,终凝不应大于10min。水:水质应符合工程用水标准,水中不含有影响水泥正常凝结于硬化的有害杂质。每盘称量的允许偏差水泥为2%,粗细骨料为3%,水、外加剂为2%。喷射砼作业除满足规范的有关规定外,增加如下技术要求:a、本隧道均为级围岩,初喷、复喷均紧跟工作面。 b、渗漏水地段的处理,当围岩大面积渗水但水量不大时,在喷射砼前用高压风吹扫;开始喷射时,喷射砼由远而近;临时加大速凝剂掺量,缩短初、终凝时间,逐渐合拢喷射砼。水止后,按正常配合比喷射砼封闭。c、试验室负责优选喷射砼配合比与施工控制,喷射砼中掺液体速凝剂,粘稠剂,以减少回弹和粉尘;按配合比称料拌合

13、,电动流量计控制外加剂的掺量,确保喷射砼强度符合设计要求。d、每隔10m检测测开挖断面和喷射砼完毕后的断面,两断面相减就得喷射砼厚度。喷射混凝土的厚度应符合以下要求:平均厚度大于设计厚度;检查点的60%以上设计厚度;最小厚度不得小于设计厚度的1/2,且不小于5cm。不够设计厚度的重新加喷补够。e、喷射砼由专人喷水养护,以减少由于水化热引起的开裂,发现裂纹用红油漆作上标志,进行观测和监测,确定其是否在继续发展,如有发展找出原因进行处理,对可能掉下的喷射砼撬下重喷,对不发展的裂纹采取在其附近加设锚杆或加喷层砼的办法处理,以策安全。f、坚决实行“四不”制度,即喷锚工艺不完毕掌子面不前进;喷射砼厚度不

14、够不前进不开挖;喷锚后发现的问题不解决不前进;量测结果判断不全未经补强不前进。以上制度由工地领工员负责实施,并将实施情况填入工程日志簿备查,项目经理部负责检查督促。(6)超前小导管施工进口段地质条件较差,拱部设置了42超前小导管处理。其施工方法如下:1)超前小导管注浆超前小导管采用外径42mm,壁厚4.0mm热扎无缝钢管长4.5m,钢管前端呈尖锥状,管壁四周钻8mm压浆孔,孔间距10cm,呈梅花形布置,尾部留有30cm不设压浆孔。施工时,钢管与衬砌中线外插角10-14打入拱部围岩,拱部120范围,钢管环向间距40cm,纵向搭接长度不小于1.0m。每打完一排钢管注浆后,开挖拱部及第一次喷射砼、打

15、锚杆、架设钢架、挂网等完成初期支护,隔3.5m再打另一环超前小导管钢管,两环钢管保持1.0m的搭接长度。超前小导管注浆采用纯水泥浆(W/C=1.0),如围岩裂隙较不发育,整体性较好,可采用水泥砂浆(W/C=0.50.8),注浆压力0.51.0MPa,以填充导管孔。超前小导管尾部与钢架焊接连接成整体。(2)工艺流程:注浆作业包括打孔、布管、封孔、注浆4道工序。打孔布管:钢管长4.5m,管上按梅花形布置小孔,间隔10cm,孔眼直径8mm,尾部置于钢架腹部。采用凿岩风钻打孔,孔口偏差不大于50mm;孔眼长度应大于设计的小钢管长度,允许偏差为050mm;小钢管应平直,尾部焊箍,顶部成尖锥状,采用锤击或钻机顶入,外插角允许偏差为2。 封孔注浆:在掌子面喷一层5cm厚砼,孔口处设止浆塞,采用水泥浆液注浆,注浆压力0.51.0Mpa,浆液配比现场试验确定,注浆时先注无水孔,后注有水孔,从拱顶向拱脚方向灌注,遇窜浆或跑浆时,则采取间隔一孔或几孔灌注的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