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体育论文:体育新课程中的不良现象及反思.doc

上传人:哈尼dd 文档编号:3446163 上传时间:2019-08-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4.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体育论文:体育新课程中的不良现象及反思.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学体育论文:体育新课程中的不良现象及反思.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学体育论文:体育新课程中的不良现象及反思.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中学体育论文:体育新课程中的不良现象及反思.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学体育论文:体育新课程中的不良现象及反思.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体育论文:体育新课程中的不良现象及反思.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体育新课程中的不良现象及反思 新课程标准是一个目标体系的系统,三维健康观的提出,真正把学生的主体发展纳入了新课程体系。新课程标准增加了人性化的成分,以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提倡改进课堂教学,关注个体差异,落实因材施教。各种崭新学习方式的提倡,为体育课堂提供了新的创造的契机。但我们也必须正视目前课改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因为没有领会新课程理念的内涵,盲目求新、片面追求课堂形式上的热闹,致使教学目标没有落到实处。在新课程实施初期,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是很正常的,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们只有针对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切实有效的改进,才能让我们的课堂教学重展新颜,真正达成体育为学生的现在和将来负责的历史使命

2、。因此我们有必要从以下几方面予以思考。 反思一:课堂预设忽视学生已有的技能基础新课改实施以来,各地体育教师融入新课程改革实验中自己对于新课标的独特体验,创造性利用教材,体育课堂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大好形势。其中学生的主体性,教师的主导作用都有所体现,可以说备课环节教师下了大工夫,但在实施课堂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以教师课前预设为主,教师牵着学生鼻子走的现象。案例:水平一、前滚翻对于前滚翻有位特级教师有个非常成功的做法就是用“屁股后面看天、比谁坐起快”两个游戏贯穿起课堂,学生学得很开心,都学会了前滚翻,这样的课堂得到了广大教师的认同。在这里笔者除了佩服教者创造性的教法外,不得不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笔者作

3、过调查,水平一的学生30%左右的学生都会“翻跟斗”,事实上学生会的“翻跟斗”就是体育教学里的前滚翻的雏形。笔者认为教学本课的安排流程可以作如下调整:首先让会翻跟斗的孩子展示自己的成果,事实证明小孩子是最喜欢表现自己的,在满足了孩子们的成就欲望后,可以让他们收几个徒弟,教一教。练习以后,师徒展示,让学生观察失败的原因,讨论。小结前滚翻的方法,也许孩子们说的并不连贯,但只言片语中可以呈现孩子们跳动的思维火花。在此基础上,教师讲述前滚翻的正确动作要领并示范,提出改进意见。如果还有学生没有学会,教师可以带领这组孩子继续学习,再结合游戏进行,如此分层推进教学自然水到渠成。学生是能动的学习主体在教师的教师

4、的启发指导下,学生可以自觉积极地进行自主学习,对所学的知识、技能,可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学生随着认知水平的不断提高,理解了知识的来源,掌握了获取知识的方法,从而达到了“教是为了不教”教育的最终目的。反思二:情境创设忽视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加强体育教学与社会生产和生活实际的联系,是改善学生对运动知识和运动技能学习情感体验与价值认同的必要途径。但在实施情境教学时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就是情境要重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情境创设要有针对性。案例:水平三、横渡金沙江教师设置了一个长征的情境,课的开始教师用长征这首诗激情导入,但在实施教学时,让两组的学生拉起几根绳子当作金沙江的铁索桥,笔者反复观看了录象课,本课

5、除了达成了学生团结协作的目标外,很大一个问题就是忽视了学生的生活经验。相信学生对横渡金沙江这样的情景从书本和电视影象上已经了解了很多,学生花了几十分钟才颤颤巍巍地过去了一名队员,试问如此情境创设有何效用? 笔者认为如果对本次上课器材作小小的改进,效果一定非常好。具体的做法是把绳索的一头先绑在树或柱子上,另一头再由学生架设,本课中,搭桥应该不是主要的教学内容,重点应该放在采取何种方法过桥上。如此一改,更多学生参与了教师设计的活动,锻炼学生平衡能力的同时,也达到了让大多数学生参与情境体验的目的。 体育课堂引入情境,首先是让学生获得一种体验,激起内在的学习兴趣,获得一种身临其“境”的效应,进而学好运

6、动技术,获得身体的锻炼,达成课堂教学目标。情境教学不是空中楼阁能任意架设的,只有充分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情境教学才能达到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反思三:动态生成忽视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动态生成”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的基本理念之一,但在实施课堂教学中,因为过分强调学生的课堂生成,教师因为自身缺乏课堂调控能力,学生发挥到哪里算那里,弱化了目标意识的现象比比皆是。案例:水平二、玩呼啦圈教学目标:(1)掌握多种呼啦圈的玩法,创造性地玩圈。(2)通过玩圈,发展学生的跳跃能力和奔跑能力。(3)采取分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学会与人合作,营造和谐融洽的学习氛围。 课堂上学生思维非常活跃,想出来的玩圈方法可

7、以说是五花八门,老师一会说这小组有创造力,一会表扬那一小组真棒,一会又加入到了另一小队的活动中去了,应该说这一教师的亲和力非常强,能够把握住水平二学生的情绪,学生玩得非常开心。 但反观本堂课的教学目标,虽然学生都有一定程度的身体练习,学生活动的兴致也很高,但本课对于目标第2条发展学生的跳跃能力和身体的灵敏性并没有很好地落实,第2条目标应该说是本课时的重点,教学目标应该是大多数学生上课都应该达到的,这样的课形式上热热闹闹,教师也忙得不亦乐乎,实质上是一堂典型的教学目标虚化的体育课。笔者认为正确的做法应该是:课一开始就分组让学生集大家的智慧充分地玩圈,此谓“放”;小组汇报时,教师除了表扬孩子们的创

8、造性后,要及时小结出几种适合达成课堂教学目标的玩法,如达成跳跃的活动有:跳“奥运五环”、呼啦圈抛起后,高高跳起接住、用呼啦圈跳绳、双人互相甩圈快快跳起达成奔跑目标活动有:一人滚圈,多人比赛追圈、2至3人组成小马车比赛、单人滚圈跑总结后,再明示教学目标,让学生进行选择,此谓“收”。笔者认为并非所有即时生成的教学资源,都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有的可能会妨碍目标的实现,应根据具体情况或放大、或搁置、或缩小,以达到实现教学目标的目的。反思四:合作学习忽视因“学”而异新课程特别强调确立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但有些人就把学生的“主体地位”摆在了首位,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不择手段,认为要实现这个目标最好的

9、形式是合作探究,于是合作探究就成了老师们惯用的手段,殊不知,合作探究是有一定前提的,那就是保证让学生有效地学习知识技能,合作学习的选择要做到因“学”制宜。在这里要突出学生的“学”,学生学什么,怎么学,然后确定具体合作的方式。首先,合作学习应该以学习的内容而定,需要学生合作的课题大致有:(1)合作解决运动技能学习上的问题(提高运动技能的课题);(2)合作提高学习运动原理的问题;(3)合作进行更成功的比赛(运用战术进行比赛的课题);(4)合作探讨行为规范的问题(辩明道德行为的课题);(5)合作进行创新或动作组合等。其次合作学习应该视学生个体差异而定。并不是所有的课型都需要讨论,小学生鉴于生活经验和

10、运动体验还不完善,一些技术性的动作教师直接地讲授有时效果更好。比如投篮,教师可以推荐几种比较常用的投篮方法,让学生通过练习后选择自己合适的技术动作,可以采用双手胸前投篮也可以采用肩上投篮,让学生明白只要能进球,那么你的动作就是可行的。再次合作探究要动静结合。比如教师宣布讨论要求时,比如小组经验交流时,因为有时候会安静地倾听别人的观点可以让你收获更多,这也是学生达成社会适应目标的一种显性体现。反思五:教材选择忽视体育学科的本源属性新课程改革推行以来,本着开发教师以及器材的最大潜能的目的,各地热衷于追求课堂器材的异功能开发,南瓜扁担进课堂,体育课玩转“模特秀”甚至很多一线老师对新课程的理解就是课堂

11、要让学生玩学生从没玩过的新玩法,这样的体育棵才是具有新课程意识的创造性的体育课,大有非“奇”不选、非“新”不立之势。诚然,体育课堂应该引入时代的元素,体育课堂应顺应社会发展有所创新,体育更应关注体育本学科的学科性兴趣,因为其能帮助学生掌握体育知识技能,发展体能,其效果是长久的。俗话说:创新要以继承为前提,继承应以创新为方向。体育课程改革不能否定几十年来体育教学的经验积累,具体的做法应该是从传统的教材内容中优选学生喜闻乐见的内容,比如篮球、足球等,这些是体育课堂的“主食”。(见图)多练(小循环重复次数多)充实直线型(一次吃饱型) 充实螺旋型(多吃多餐型)简学类项目 精学类项目例如:短拍网球、棒球

12、、 例如:篮球、排球、足球摔交攀岩、滑冰、游泳等 武术、乒乓球、羽毛球 健美操等少排多排(大循环重复次数少) (大循环重复次数多)单薄直线型(一次品尝型) 单薄螺旋型(少吃多餐型)介绍类项目 锻炼类项目例如:铅球、野外生存、心 例如:跑、跳、攀爬、翻滚等理拓展等各种项目的介绍课 少练(小循环重复次数少)图 体育教学内容的四个层次(摘自毛振明体育教学新视野)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把所有的体育知识都传授给学生是不科学也是不大可能的。课堂关注学生运动技能的提高,是体育课的本源。体育课主要应该教什么,这是体育课首先应该解决的问题。在教学时,应该结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按照课程标准规定对体育教材进行

13、详略取舍,该详细教的内容,就应该占据一学期甚至一学年的主要教学时间,各个学段的教学目标应该是一个连贯的整体,中小学的体育课堂应该为今后学生的发展打好最基本的运动技能基础。我们的任务就是调整教法,充分关注学生学习的兴趣,捕捉这些教材中的促成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让成就和成功成为孩子们真正努力和坚持的不懈动力。技能是什么?技能是运用技术能力的总和,所以老师给学生的东西应该是如何运用技术来发展学生的体能,因为对于技术方法的运用是提高和保障学生兴趣、形成终身体育的关键。传统的加上合理开发的,体育课堂才是无往而不胜的!总之,以达成三维目标为宗旨的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在课的开始之前就要

14、求教师深入钻研教材,根据学生特点,有理有据地选择课堂内容与教学方法。现在的体育课堂存在着教师选择教学内容随意的现象,让教师根据目标选择教学内容的新课程体系不是让教师随意选择,而是实现选择的最优化,选择的原则就是适合本校实际,适合激发学生的兴趣,适合学生今后的长足发展需要的心理品质和运动趋向。参考文献:1.毛振明.赖天德.解读中国学校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32.高胜光.新课程操作层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体育教学,2006.6.3.毛振明.赖天德如何正确理解与运用合作学习. 中国学校体育,2006.7.4.伯朝文.关注体育课程改革中的真实性与有效性.中国学校体育,2006.7. 5.毛振明等.关于“情景教学法”的探讨.体育教学,2007.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