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册教案全册.doc

上传人:椰子壳 文档编号:3448357 上传时间:2019-08-26 格式:DOC 页数:183 大小:3.6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册教案全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3页
人教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册教案全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3页
人教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册教案全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3页
人教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册教案全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3页
人教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册教案全册.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册教案全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册教案全册.doc(18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三年级第一学期总备课教师: 学科: 数学 任课班级:三年级 项 目具 体 内 容课程标准中本年级的阶段目标 知识与技能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万以 内的数、小数、简单的 分数和常见的量;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包括估算)技能。 经历直观认识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过程,了解简单几何体和 平面图形,感受平移、旋转、对 称现象,能初步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获得初步的测量(包括估测)、识图、作图等技能。 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有所体验,掌握一些简单 的数据处理技能;初步感受不确定现象。数学思考 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的数字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描述现实世界

2、中的 简单现象。在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运动的探索过程中 ,发展空间观念。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与类比。 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解决问题能在教师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情感与态度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够积极参与生动、直 观的数学活动。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 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了解可以用数和形来描述某些现象,感受数学与日

3、常生活的密切联 系。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 理性。 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教学内容及时间安排第一单元 测量(7课时)1、 千米的认识(4课时)2、 吨的认识(3课时)第二单元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9课时)1、 加法(3课时)2、 减法(3课时)3、 加法和减法的验算(2课时)4、 整理和复习(1课时)第三单元 四边形(6课时)第四单元 有余数的除法(5课时)第五单元 时、分、秒(3课时)填一填、说一说(1课时)第六单元 多位数乘一位数(13课时)1、 口算乘法(3课时)2、 一位数乘二、三位数(5课时)3、 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

4、(4课时)4、 整理和复习(1课时)第七单元 分数的初步认识(5课时)第八单元 可能性(4课时)第九单元 数学广角(3课时)掷一掷(1课时)第十单元 总复习(4课时)教学要求1、 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2、 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3、 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4、 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

5、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5、 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6、 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确;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描述。7、 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8、 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

6、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9、 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10、 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重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四边形。(1) 万以内的加减法中培养学生计算能力和估算能力。(2) 理解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算理和掌握计算方法。(3) 理解周长的概念,会计算长、正方形的周长。(4) 初步认识简单分数的含义,初步体会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就是几分之一,这样的几份就是几分之几,都是分数。难点:(1) 培养学生估算意识。(2) 万以内的加减法中连续进位加法和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的掌握。(3) 能较熟练的笔算

7、、估算多位数乘一位数,并能解决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实际问题。教学设想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一) 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教学中,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同时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例如,计算教学应注意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联系,让学生感受到通过计算可以解决一些 实际问题。(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数学学习过程充满着观察、实验、模拟、推断等探索性与挑战

8、性活动。教师要改变以例题、示范、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投入到探索与交流的学习活动之中。(三)加强估算,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估算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习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具有重要的价值。如,一本书12元,全班48人,每人买一本大约需要多少钱?教学中应充分鼓励学生交流各自的估算方法,可以是1050=500,认为500元左右;也可以是1250=600,不到600元;还 可以 是1048= 480,肯定比480元多。不同的学生可能会有不同的估算方法,教师应该为他们提供相互交流的机会。教学中应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征,允许不同的学生

9、从不同的角度认识问题,采用不 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用不同的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四)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 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第一单元 测量教学内容:3、 分米、毫米的认识4、 千米的认识5、 克的认识6、 吨的认识7、 复习整理教学总目标:1、 使学生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建立1毫米、1分米和1千米的长度观念。认识质量单位吨,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2、 使学生知道常用的长度单位间、质量单位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恰当的选择单位。3、 使学生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

10、和质量,会选择不同的方式进行测量。4、 在实际操作中,增强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操作技能,发展实践能力。教学时间:8课时教学重、难点:1、 建立测量单位观念。2、 使学生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和质量,会选择不同的方式进行测量。3、 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教学思路:1、 知识基础:表内乘除法,口算加减法,米、厘米、千克的认识。2、 知识联系:使学生知道常用的长度单位间、质量单位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恰当的选择单位;为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条件。3、 能力培养:估测意识,估测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学内容毫米的认识教学要求、 结合教学,向学生渗透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

11、活的思想。同时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 通过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初步建立1毫米的长度概念、 知道米、分米、厘米、毫米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会用毫米、分米做单位量物体的长度。教学重、难点建立1毫米长度概念,会用毫米做单位量出物体的长度。教学难点:毫米概念的形成过程和在实际测量中的灵活应用。教学用具米尺、硬币、直尺、大头针、曲别针、彩带等。教学过程教学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新授小结1、师:同学们,中国第一个航天员是谁?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获得了成功,在成功的背后有多少默默无闻、刻苦钻研的科学家,花费了多

12、少心血和汗水。在研制过程中不能有一点点的失误。你认为在研制过程中要做些什么工作呢?师:首先得经过精确的测量,丝毫误差都可能导致失败。2、复习长度单位:米、厘米问:那么测量物体的长度要用到什么单位?一米的长度大约有多长呢?用手势表示1米大概有多长?1厘米大概有多长?3、测量纸条的长度。(创设问题情境)师:同学们拿出纸,看谁能量出纸条的长度?师:这8厘米多,多的又不够1米,用什么单位表示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揭示课题:毫米的认识)、认识“毫米”。(1)调查研究后,汇报交流。师:关于毫米的知识,你都知道什么?拿出你的直尺,把你所发现的说给同组同学听听。(2)师问:用铅笔的笔尖指着,一毫米一毫

13、米地数1厘米中有多少个1毫米?板书:1厘米=10毫米。(3)用铅笔尖指出从0刻度开始5毫米的刻度线。(4)提问:你身边什么物体的实际长度接近1毫米?(2)亲身体验1毫米到底有多长?师:这是一枚一分硬币,你先估计一下,它的厚度是多少?实际测测,看估计的对不对?师:除了一分硬币的厚度是1毫米以外,还能举出长度是毫米的物体吗?师:到底1毫米有多长呢?用手势表示一下。2、实际测量: 考考你的眼力:你估计一下这本数学书有多厚?实际测一测,你是怎么知道的?(指导用毫米做单位测量的方法) 任选你喜欢的物品,测出它的长度。名称长度教师小结:直尺上除了厘米刻度外还有更小的格。一厘米间的每一个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

14、。1厘米里面有10个1毫米。(板书:1厘米10毫米)。结论: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作业:毫米不是最小的长度单位,如果你们有兴趣,希望你们到书中或网上查查看。学生可能答:飞机的性能,驾驶员的技术,准确的测量等。测量合作学习,老师巡视。汇报交流:1厘米中间的每一个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比一比,谁指的快:指出6毫米的刻度线;8毫米呢?用铅笔在纸上画出一毫米,比比谁画的最接近。小组操作、互评、反馈这一环节,加强了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已建立的长度观念的复习,为新知作准备.激发矛盾,提高探究的欲望,为合作探究作准备。这一环节,主要在课堂上体现主动参与、乐于

15、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教学内容分米的认识教学要求、 结合教学,向学生渗透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思想。同时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 通过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初步建立1分米的长度概念4、知道米、分米、厘米、毫米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会用毫米、分米做单位量物体的长度。教学重、难点建立1分米长度概念,会用分米做单位量出物体的长度。教学难点:分米概念的形成过程和在实际测量中的灵活应用。教学用具米尺、硬币、直尺、大头针、曲

16、别针、彩带等。教学过程教学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新授小结巩固练习1、下面我们做个智力小游戏。师:这是两根纸条,只用尺子测出其中一根的长度,用什么方法能知道另一根的长度。师:10厘米、10厘米地测,这个方法真好,这10厘米的长度还可以说是多长?有谁知道?(板书:分米)这就是我们今天认识的长度单位:分米。问:分米是几厘米?40厘米是几分米?为什么是4分米?(板书:1分米=10厘米) 师:1分米有多长呢?伸出你的两指,比一比多长是1分米? 渗透米和分米的关系。创设情境:一天老师叫小老鼠画一条长1分米的线段,但是它的直尺断了一节,小老鼠不知如何画。请你帮助帮小老鼠画一条1分米长的线段。()师:1米里

17、有几个1分米?10个1分米是多少?板书:1米=( )分米。(10分米就是1米。)先估计,再量一量。课桌的高()厘米()分米()厘米地砖的边长()厘米()分米()厘米英语课本的长()厘米()分米()厘米今天我们学习了两个新的长度单位:分米。现在我们一共认识了个长度单位,今后我们在测物品的长度时,有时就可以用米,分米,厘米作单位,如果测量时要求特别精确地话,还可以用毫米做单位,那么这个长度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呢?下面每个小组的同学研究一下。在()里填上适当的单位。(图略)铁钉长2( )床长2( )米粒宽( )黄瓜长( )测量教室的宽用( );书的厚度用( );成都到北京的距离用( )。还有比米更大的

18、长度单位,我们还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才能解决新问题。毫米也不是最小的长度单位,如果你们有兴趣,希望你们到书中或网上查查看。()请最有智慧,最先完成的小组到前边来给大家演示。体验1分米的长度:这一拃的长度就是1分米请在纸上画出一分米的长度比比谁画的最接近?分小组填表想一想,填一填。图略)学生汇报略亲身感受加强记忆。为估算打基础。悟出米和分米之间的关系,用一把无起始刻度的直尺。培养合作意识对知识进行整理便于记忆。拓展课本知识,把课堂延伸到课外。这也是教学手段多样化的体现。教学内容千米的认识教学要求1. 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表象,初步学会用千米估测日常生活中常见物体的长度,知道1千米(公里)1000

19、米。2. 运用迁移的规律,体验探索千米的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思维、分析能力。3. 感受千米与实际生活地紧密联系,体会“千米”在生活中的作用。教学重、难点感受千米与实际生活地紧密联系,体会“千米”在生活中的作用。教学用具课前参与教学过程教学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复习引入新授练习小结1. 谈话方式:小朋友我们学过哪些长度单位,你还记得吗?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2. 填空5米()分米 40厘米()分米3米()厘米 2分米()厘米60厘米()毫米1分米()毫米(做记号请同学讲出思维过程)出示课件(体育场、美丽的环岛路、海沧大桥、长江大桥)等画面。师:刚才小朋友看到了什么?今天我们将学习比米大的长度单位。“

20、千米”(板书)千米的认识1.建立1千米表象师:1千米有多长,你见过吗?(1)(看课件)运动场的跑道通常1圈是400米,2圈半正好是1千米。说一说,老师是怎样算的?列式:400+400+2001000米师:1000米还可以用“千米”来表示1千米1000米1千米也可以表示1公里板书1千米(公里)1000米(2)学校操场跑一圈是200米,跑几圈是1000米?师:你能把想法用算式表示吗?()即:跑一圈是200米,跑5圈是1千米。(3)你能说说你家到学校的距离吗?2.千米、米的关系2千米_米引导学生判断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师:谁来说说怎么想的。5000米_千米1. P7图1看图说说你知道什么信息2. P

21、8做一做(千米、米的关系)3. P9练习一第1题让学生了解不同的出行方式在相同的时间所行的路程,丰富生活经验。第2题让学生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第3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全班订正。4.猜测,巩固新知1.学校到复兴约()千米2.长安到百盛约()千米3.你还会估一估其它的长度吗?5.解决问题1. 武汉长江大桥长1670米,南京长江大桥6772米,哪座桥长,长多少米?2. 人每小时行4千米,如果行20千米,需要几小时?1. 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有什么收获?2. 这节课你感到最成功的是什么?实践作业:走一站地,估估有多长?用的什么方法请记录下来。请学生说说同桌交流怎么想,把你们想法说给同伴听200+200+2

22、00+200+2001千米或20051000米小组交流1千米1000米,2千米就是2个1千米,是2000米想:1000米1千米5000米有5个千米,5个1千米是5千米)让学生说出计算思维过程课前参与交流创设情景,激发兴趣探索新知建立表象对学生进行爱祖国教育形成表象,加深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学内容千米的认识教学要求感受千米与实际生活地紧密联系,体会“千米”在生活中的作用。教学重、难点感受千米与实际生活地紧密联系教学用具教学过程教学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练习作业我们学了哪些长度单位?有什么关系?分别在什么情况下运用?1、走1千米有多长时间,走多远?2、从学校门口到什么地方约1千米?3、课件:从上海

23、到北京的地图。能提出什么问题?书回答用什么方法得到答案?讨论口答复习知识巩固知识点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位估算做准备教学内容克的认识教学要求1使学生认识重量单位“克”。 2通过实践活动,亲自感受1克和1千克的实际重量,建立1克的实际观念。3理解克和千克的关系。教学重、难点通过实践活动,亲自感受1克和1千克的实际重量,建立1克的实际观念。教学用具让学生去测量自己的身高与体重、搜集重量单位的有关知识以外;准备许多实物学具,如:乒乓球、2分硬币、花生米、红豆、海绵、牙签等等。教学过程教学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新授练习课后小结师:请学生介绍自己的身高、体重?关于这两个重量单位,你们想知道些什么? 1、

24、认识天平教师用实物逐一介绍天平的各部分名称:(托盘、横梁、标尺、指针、螺旋)及使用方法。天平可以比较出物品的轻重。教师演示;(天平两个托盘中分别放入两个重量不等的砝码,引导学生观察天平的倾斜情况,得出天平的指针向哪边倾斜,哪边物品就重)。2、建立1克的实际观念。师:天平除可比较物品轻重外,最主要的作用是称量物品的重量。怎样用天平称量物品?我们称几种物品来看。(事先选定的) 师演示(天平左边放一枚2分硬币,右边放入1克的砝码。板书:克(G)还有哪些物品重1克? 请你猜一猜。老师手托一把黄豆:谁再猜一猜,这样的黄豆,几粒大约重1克? 我们用天平称量了几种物品?谁的重量是1克? 有什么新发现?(两者

25、重量一样,大小不一样。两种物品重量相等,数量不相等。)判断题:大的物品比小的物品重。( )个数少的物品一定比个数多的轻。( )师小结:我们通过用天平称量,知道了哪些物品大约重1克,又亲手掂出了1克到底是多重。下面我们再认识几种称量工具。课件1、感受几克物品的质量6粒花生米( )克8克红小豆( )个2、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舒肤佳香皂 400( ) 钢笔 20( ) 小鸟 2( )3、填空:(1)一枚2分硬币重1克,5枚2分硬币重( )克。 (2)一袋洗衣粉重500克,2袋洗衣粉重( )克,是( )千克。4、判断:(1)一瓶墨汁重260千克。( ) (2)一个西红柿重230克。( ) (3)1千克棉

26、花比 1000克铁轻。(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指导观察:天平的指针指在什么位置?说明一枚2分硬币的重量大约是多少?(一枚2分硬币的重量大约是1克。)一粒花生米的重量大约是1克、一张32开白纸等。生说答案不一。用天平验证:4粒黄豆的重量大约是1克。让生亲自感知1克的重量:用手亲自掂一掂2分硬币,一粒花生米,一张32开纸,四粒黄豆。说明理由也可由学生做介绍说明过程在学生的求知欲望下展开本节课的探究活动。自主体验加深感受学会灵活的思考问题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明白:在称量比较轻的物品的重量时,常用“克”做单位。教会学生估算的方法教学内容吨的认识教学要求1、初步建立1吨的观念,知道1吨等于1000千克,

27、并能比较熟练地进行单位的化聚。2、初步学会用实践感知和类比推理掌握新知的学习方法。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学重、难点帮助学生建立“吨”的观念,认识明确“吨”的实际意义。教学用具教学过程教学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新授练习一、 建立“一吨”的观念。1、世界上最重的动物是什么?它的体重大约是多少?(出示有关资料的介绍)2、刚才同学们提到了一个质量单位“吨”,今天我们就要来认识这个新的质量单位(板书)。3、老师这里也为大家准备了一些以吨为单位的物体:(出示一些物体及它的质量)4、请同学们观察这些物体,再想想你们刚才所说的以吨为单位的物体,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出示: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体的质量,通

28、常用吨作单位。1、 一吨究竟有多重呢?请学生搬一搬教室里的沙子。2、 猜一猜这袋沙子大约有多重?3、 100千克的沙子很重,10袋这样的沙子重量才是1吨。4、 (板书:100千克10袋),试写:1吨等于多少千克。5、 说说自己的体重?小组算一算有多少个同学,大约是一吨?6、 感受一吨水的质量。二、 单位名称互化1、我们已经知道1吨等于1000千克,那2吨等于多少千克呢?3吨呢?出示下列题目,学生练习。2、学生练习: 5吨280千克=()千克 7吨50千克=()千克 8100千克=()吨()千克 9090千克=()千克 三、练习。 1、将学过的质量单位进行整理。 2、填上合适的质量单位: (1)

29、一块橡皮的质量约30( )。(2)一桶娃哈哈纯净水重约19()。 (3)电梯的载重量为1()。(4)浙江举重运动员占旭刚,在二十七届奥运会上以挺举207.5()的成绩再一次获得冠军,为国争光。3、改错:乐乐的数学日记。4、正当我们这边学得非常起劲的时候,森林里的动物们正要去赶一场游园会,我们一起去看一看。(课件出示画面)问:有什么看不懂的地方吗?在平常的生活中你看到过这样的标志吗?想:哪几只动物可以一起过河?四、课堂小结。思考题:过桥 限重10吨 每辆汽车自重1吨物品 3箱每箱3吨 1箱每箱9千克 5箱每箱600千克你能举例说说生活中用吨作单位的物体吗?口答小组完成小组完成6吨=()千克8吨=

30、()千克2000千克=()吨抽取其中两题说说是怎么想的?初步感知充分感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学内容吨的认识教学要求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比较熟练地进行单位的化聚。教学重、难点比较熟练地进行单位的化聚。教学用具教学过程教学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新授作业学过哪些质量单位?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分别在什么情况下会用到?P11图小组完成设计过桥方案。把合适的体重与对应的动物连起来。熊猫 小狗 大象 鲸 50吨 80千克 6千克 4吨P13 3怎样装车一次运完?评选最佳方案。P13 4口答从图上都知道了什么?研究方案把知识条理化板书设计: 补充练习:教学内容千米的认识练习课教学目标l 巩固长度单位千米

31、(公里),知道1千米=1000米l 复习米与千米的关系,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l 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巩固1千米的长度概念教学重点巩固长度单位千米(公里),知道1千米=1000米教学难点复习米与千米的关系,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教具准备图片、尺子等教学内容和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复习二、练习1. 把每小时的路程于合适的出行方式连起来: 800千米 4千米 80千米我们学了什么知识?千米的认识学生独立完成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北京 广州3、8千米=( )米 7000米+8000米=( )千米 6000米=( )千米 3千米1000米=( )米4、明天要去植物园看花展,植物园里我

32、们这里有3千米 十一要放七天长假,到黄山去吧,到黄山大约1200千米 周末我表哥要带我去沙湖玩,沙湖里我们这里有30千米。选择:他们用什么方式去比较合适,了解一下他们大概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到达?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世界第三大河,长约6200( )北京到广州的铁路约长2313( )80001562千米千米学生独立完成小组合作完成 450米 2 学校 医院 体育场 5 0 米 500米 300米 公园 少年宫提高题: 妈妈带小明坐长途汽车去看奶奶,途中要走308千米,她们早上8时出发,汽车平均每小时行80千米,中午12时能到达吗?把下图中相距1千米的两地沿路线画出来作业处理数训板书设计 练习课 1千

33、米=1000米教学内容毫米的认识练习课教学目标l 让学生经理测量的过程,巩固毫米产生的意义。l 复习巩固长度毫米,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能过用毫米做单位进行测量。l 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养成认真、细心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测量物体选择恰当的长度单位教学难点 测量单位的书写教具准备 尺子、图形等教学内容和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 复习巩固二、 学习新知1厘米=1毫米。那厘米和米之间还有没有长度单位了?你知道分米和米之间的关系吗?毫米的认识分米分小组观察讨论全班交流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三、复习巩固1、先判断下面那个图形是正方形,再量一量,看你的判断对不对。

34、 2、量出每条边的长度(以毫米为单位)3、先估计再测量 估计 测量铅笔的长 -厘米 -厘米-毫米铅笔盒的宽-厘米 -厘米-毫米黑板的宽 -厘米 -厘米-毫米板书学生判断后再测量以小组为单位汇报学生测量并填写表格4、计算 1米2分米=( ) 分米 14厘米+24厘米=( )分米 1米30厘米=( )分米 15分米10厘米=( )分米5、添上合适的单位或数 的高度约1( ) 的长约2( ) 的厚约( )毫米我的身高是( )厘米6、用一根长2米的木料,锯成同样长的四根,用来坐凳腿,这个凳子的高大约是多少? 8 4 7 14 分米 米 150厘米或5分米独立完成注意单位换算作业处理测量家里的物体长度记

35、录下来板书设计 练习课 1米= 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单元教学要求:1、 正确计算三位数加、减法的验算。2、 充分运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经历迁移、类推的过程,理解计算原理和验算原理。3、 通过情镜创设,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估算态度和能力,初步养成检验和验算的良好习惯。课时安排: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9课时)5、 加法(3课时)6、 减法(3课时)7、 加法和减法的验算(2课时)8、 整理和复习(1课时)(1)教学内容:第1516页的例1。教学目标:1.结合情景理解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会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和是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能解决相关的实际

36、问题。2.经历知识的构建过程,运用迁移的方法,进行推理能力的训练。3.通过对具体动物数量的演算、比较,激发学生自觉保护野生动物的情感。教学重点: 1.两位数加两位数和是三位数连续进位加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教学难点:运用迁移规律,理解掌握连续进位加的方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师:同学们,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播放投影(投影为教材中提到的四种动物) 师:喜欢这些动物吗?你都看到了哪些动物?你知道这些动物是怎样分类的吗? (通过播放投影,引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既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同时又能为其提供进一步学习数学知识的背景素材) 2.师:我国地大物博,动物资源非常丰富,仅中国特有的动物种数就非常多。出示中国部分动物种数统计表中国特有动物种数统计表类群中国特有种数哺乳类110鸟类98爬行类25两栖类30(介绍我国特有的野生动物,可以激发学生热爱、保护野生动物的情感,并为后面的学习提供数学信息) 师:你能根据这个表格中的信息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吗? 生:中国特有的哺乳动物和鸟类一共有多少种? 师:用什么方法计算?看来根据表格中的信息我们可以提出加法的问题。 生:中国特有的两栖类比爬行类多几种?用减法计算。 师:还能提出减法的问题,不错。 生:中国特有的这四类动物共有多少种? 师:看来同学们的思维非常活跃,能够提出多种不同的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