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发展心理学绪论.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463599 上传时间:2019-08-28 格式:PPT 页数:97 大小:6.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发展心理学绪论.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7页
1发展心理学绪论.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7页
1发展心理学绪论.ppt_第3页
第3页 / 共97页
1发展心理学绪论.ppt_第4页
第4页 / 共97页
1发展心理学绪论.ppt_第5页
第5页 / 共9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发展心理学绪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发展心理学绪论.ppt(9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发展心理学,探索心理发展历程的科学,主讲教师:温子栋,本门课程目标,能服务于考试和以后咨询工作的较系统的发展心理学知识。具体而言: 系统的发展心理学知识(真理是全体) 在具体问题中应用发展心理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真理是具体的能动的),办法:,梳理发展心理学脉络体系(内容-系统知识) 在此过程中会结合一些具体事例(理解知识,培养应用能力) 解释、解决 习题集、真题、其他 在实践中提高,第一节 绪论,第一单元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一、心理学的界说 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科学的功能、学科交叉 二、“发展”概念 对发展做出多元释义 三、发展心理学的界说 广义、狭义发展心理学 发展心理学定义,物理学家

2、利奥西拉德有一次对他的朋友汉斯贝特说,他准备写日记:“我不打算发表,我只是想记下事实,供上帝参考。” “难道上帝不知道那些事实吗?”贝特问。 “知道,”西拉德说,“他知道那些事实,可他不知道这样描述的事实。”,一、心理学的界说,研究对象 心理现象 广义的心理学,研究方法 科学方法 科学性,科学的目标和功能 描述、解释、预测、控制,1、一般学科的界定,学科交叉 应用学科,人为什么会笑?(意料之外),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已让人类登上了月球,然而对一些看来十分简单的问题,如“人究竟为什么会笑”,人们却至今不甚了了。美国的拉玛昌达拉医生在这方面作了新探索。他指出,在听笑话或发生什么可笑事的时候,你可能感

3、到会出现某种结果,但往往结局却是另一回事,于是你得从根本上重新作出解释,可见人们正是通过笑来告诉周围人,刚才出现的是“假警报”。,按照这种理论,如果有个人走路时踩到了一块香蕉皮,摔了个头破血流,你见了不会笑,但要是摔倒后又爬了起来,拍了拍身子又重新赶路,你就可能会发笑其实这是你通过笑来告诉周围人,完全不必去救助他,原来是“假警报”。 拉玛昌达拉医生进而推断说,在远古时期,担任警戒的原始人也许是通过一阵哈哈大笑来解除刚刚发布的“假警报”(如狼来了)的。,魔术心理学(心理导引),实体导引是魔术师使用的广为人知的技巧:魔术师指向一个物体,用一个夸张的手势转移注意力 近来约克大学的古斯塔夫.库恩博士和

4、他的同事利用“把球变没”这个戏法验证了误导人们心理的一个非常简单的例子。这个例子中,魔术师把一个球抛向空中三次,但是第三次的时候,这个球不翼而飞了。 库恩博士作为一个实习魔术师,在下面的影片中演示了这个戏法。实际上,第三次抛球的时候,魔术师把球藏在掌心里了,但是他仍然向上看,好像要等待球飞起来。观众们也会随着他的暗示继续向上看。 恩博士的研究发现,魔术师假装继续向上看的心理暗示对这个戏法能否成功起了巨大的作用。大约有三分之二的观众说,在魔术师向上看的时候,他们的确看到了球在向上飞。但是,在另一种情况下,当魔术师不抬头看,而是继续盯着他的手掌时,只有三分之一的观众认为他们看到球飞上去了。,“迷信

5、心理学” 常识心理学 大众心理学 科普心理学 科学心理学,2、心理学的具体内容,生理基础,行为反应,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3、心理学的学科体系,学科,研究对象,普通心理学 发展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 人格心理学(个性) 变态心理学 实验心理学 心理统计学 心理测量学 理论心理学 心理学史,个体毕生,群体心理,正常成人,个别差异,异常心理,心理实验,数据处理,心理测验,咨询心理学 临床心理学,交叉学科,教育心理学 管理心理学 法律心理学 医学心理学 中医心理学 ,心理学理论,心理学发展的历史,发展是指某种事物的变化、增长和进步。 人的发展指人类身心的发展和变化。 人的发展不是简单地朝着功能增长

6、的方向运动。人的发展是在成长与衰退、增长与减退、获得与丧失的差异、对立和转化中实现的。 人的心理发展是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在低级心理机能的基础上向高级心里机能的转化过程。,二、“发展”概念的多元释义,常说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怎么理解) 黑格尔“任何事物都是一个推理”(扬弃、否定之否定) 抽象具体(过程)拉萨尔艾菲斯的晦涩哲人赫拉克利特的哲学、文法、女商贩、成功、丈夫 阅读兴趣 她为何总爱折磨男友(真爱并非现成的摆在那里的东西),是、无、发展 概论60,这与爱一样,一见钟情时,你问他为什么爱,你漂亮、有气质、亲切、看见你就像上辈子见过一样,几条差不多概括完了;生活几十年以后呢,原因丰富的都数不完

7、。爱需要理由吗?不需要吗?这是大话西游里菩提老祖与至尊宝的对话。回答需要理由的,对,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回答不需要理由的也对,因为说不出来。一见钟情时,说不出理由,相濡以沫一生后也说不出理由。但这两个说不出理由是有区别的,前者是抽象贫乏的说不出理由,后者是丰富具体的说不出理由。只能说,理由在发展史中。一切的不可理解,在发展史中就可推出,就可理解,任何事物都是一个推理。,三、发展心理学的内涵,发展心理学是研究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1、心理发展的不同阶段,种系心理发展:从动物到人类的心理演变过程。 人类和动物的表情 民族心理学 动物心理的进化 动 物 人 动物心理学 人类心理的进化 原始人 现代人 民

8、族心理学 个体心理发展 : 现代人个体毕生发展,广义的发展心理学包括:动物心理学,又叫比较心理学;民族心理学;个体发展心理学。,2、发展心理学的定义,广义上:研究种系和个体心理发生和发展的科学,狭义的发展心理学即个体发展心理学,以后提到的发展心理学均指个体毕生发展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定义: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成熟直至衰老的生命全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的学科。简言之,研究毕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认知过程的发展 社会性发展,两个主要部分,四个有关方面,环境 生理因素 动作活动 言语发展,3、种系发展与个体发展,(1)动物的原始性心理进化 刺激感应阶段 感觉阶段 知觉阶段 思维萌芽

9、阶段,(2)人类的心理发展 人类的进化 直立行走 手的发展 产生语言 人类心理的产生 有意识的心理 社会性 语言,(3)个体心理发展,发展过程: 社会化的过程 关系 霍尔复演说 霍尔其人其事:美国心理学的先驱,美国儿童心理学创始人,美国教育心理学的开拓者。许多杰出的“第一”。,复演说结构图 动 物 原始人 现代人 胎 儿 出 生 成 熟,评论 错误:引向生物决定论,四、心理发展的基本性质,发展是一个既有连续性又有阶段性的过程 阶段论者:精神分析学派,认知结构学派等 连续论者:行为主义,社会学习学派等,发展的方向性与顺序性 发展的差异性 发展的不平衡性 增长和衰退的辩证统一 洛文格的四种模式:,

10、(一)年龄特征的研究 年龄特征:心理发展的各个阶段中形成的一般特征,典型特征或本质特征。 相对稳定又有可变性。 心理发展,既指心理整体的综合发展,又指各种心理现象的发展。 年龄特征划分标准:生理、智力、个性、教育、生活(02、3;2、37;712;1215;1518;1825;2535;3555或60;60),五、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任务,先天与后天 主动与被动 心理发展的原理 关键期 连续与发展 封闭与开放,(二)阐明各种心理机能的发展进程和特征 (三)探讨心理发展的内在机制 (四)心理发展的基本原理,超可爱双胞胎,学发展心理应该学到,发展的观点 各阶段心理特征,发展心理学知识 (1) 概述 (

11、2) 婴儿期的心理发展 (3) 幼儿期的心理发展 (4) 童年期的心理发展 (5) 青春期的心理发展 (6) 青年期的心理发展 (7) 中年期的心理发展 (8) 老年期的心理发展,第二单元 发展心理学简史,一、科学儿童心理学诞生前的准备 二、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 三、儿童心理学的发展 四、从儿童心理学到发展心理学的演变,一、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前的准备阶段,(一)产生原因:,近代西方社会的发展 近代西方自然科学的发展及影响 达尔文:一个婴儿的传略 近代西方教育的要求 “了解儿童,尊重儿童”,(二)儿童观的演变及先驱,古代和中古时期西方的儿童观 亚里士多德 古希腊和古罗马 文艺复兴时期的儿童观

12、“了解儿童,尊重儿童” 夸美纽斯 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儿童观 自由、民主、平等、博爱 洛克:白板说 卢梭:爱弥尔,近代西方的儿童观 “心理学化的教育” 斐斯泰洛齐、福禄贝尔,现代化的儿童观 儿童是社会的人; 儿童是发展的人; 儿童不只是为以后的生活作准备; 儿童是有主体地位的人; 儿童是身心和谐发展的个体。,(三)先驱性研究的特点,大多限于早期年龄的(3岁以前)研究; 大多限于一些简单、低级心理的研究,思维、记忆等高级心理几乎没有涉及; 多采用观察法、传记法,其他方法较少; 方法上的单一导致结论的科学性不高。,二、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奠基人普莱尔 诞生标志儿童心理的出版1882 普莱尔是科学儿

13、童心理学奠基人的原因 (1)时间 (2)写作目的和内容 (3)研究方法和手段 (4)影响 普莱尔研究方法的特点,三、儿童心理学的演变,1.产生时期19世纪后期 2.形成时期1882年至一战 3.分化和发展时期两战之间 4.演变和增新时期二战以后 (1)理论观点的演变 A、沉寂式 B、旧瓶新酒式 C、革新式 (2)具体研究工作的演变,具体研究工作的演变一,认知发展研究的演变 皮亚杰的研究 智力测验的研究 信息加工的研究途径 认知发展的领域特殊性和朴素的理论观 认知发展研究的新进展 婴儿认知发展研究的进展与影响 当前最活跃的认知发展研究领域 应用认知发展心理学研究 认知神经发展科学和认知行为遗传学

14、研究,具体研究工作的演变二,社会性发展的新进展 亲子关系 同伴关系 自我的发展 攻击性行为和亲社会行为 道德的发展,应用方面的新领域 大众媒介对儿童心理的影响 学习 的研究 心理卫生与矫正,四、从儿童发展到毕生全程发展的研究,(一)霍尔:青年心理学 标志青少年:它的心理学、及其生理学、人类学、社会学、性、犯罪、宗教和教育的关系 主要贡献: 1.将研究对象扩展到小学生; 2.将研究对象扩展到青年; 3.建立儿童研究学会,创办教育学报 ; 4.推行问卷法研究儿童发展心理学; 5.使美国逐渐成为儿童发展心理学的中心; 6.提出复演说。,(二)荣格:成人心理学,提出前半生与后半生分期的观点; 重视“中

15、年危机”; 论述老年心理,特别是临终前的心理。,(三)发展心理学的问世,诞生的标志 1.何林沃斯发展心理学概论 2.古德伊纳夫发展心理学 3.美国心理学年鉴用“发展心理学”(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代替“儿童心理学”(Child Psychology) (四)毕生发展心理学 贝尔特斯,第三单元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式,一、横断研究 二、纵向研究 三、横断研究和纵向研究相结合的交叉设计,由于研究的目的、研究的对象和所具有的环境技术条件的不同,研究者可以选择最佳的设计方案。 发展心理学研究的设计方式,依不同的标准可有横断研究与纵向研究之分、相关研究与因果研究之分、个案研究

16、与组群研究之分。还有为了分析遗传因素对心理发展的作用的血缘关系研究以及为了考查不同文化背景对心理发展的影响的跨文化比较研究等。 本章主要阐述更具发展心理学研究特色的横断研究与纵向研究设计方式。,一、横断研究的设计,设计形式: A B C D 优点 a.时间短、取样大 b.成本低、费用少 c.省时省力 局限性 缺乏系统性,设计形式: A: 2 4 6 优点 系统、详细地了解心理发展的连续过程和量变质变的规律。 局限性 a.样本减少 b.反复测量 c.时间较长,二、纵向研究的设计,三、聚合交叉研究,设计形式: 9 8 9 7 9 6 9 5 9 4 9 3 4 5 6 7 8 9 时间,优点: a

17、.时间短、取样大 b.成本低、费用少 c.省时省力,第四单元 心理发展的理论问题,一、遗传与环境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二、各主要学派的心理发展理论,P185194,遗传与环境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一)单因素论 1遗传决定论:心理发展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 (高尔顿、霍尔) 2环境决定论:心理发展是由环境因素决定的(华生),(二)二因素论:为了克服遗传决定论和环境决定论的片面性,学者们提出了各种调和的观点,这些观点被统称为二因素论。 二因素论主张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决定心理的发展;把两者视为相互孤立存在的因素;他们关注各因素在心理发展中发挥作用的程度。(施太伦、吴伟士),(三)相互作用论: 相互作用

18、论认为,在心理发展中,遗传与环境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制约关系;是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互动关系;遗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受到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影响。 1.相互作用论的代表人物是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 2.皮亚杰认为:心理发展实质上是主体对客体环境的适应 (参见教学参考资料:专栏3-1让皮亚杰),二、各主要学派心理发展理论,(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发生认识论专家 日内瓦学派,1、心理发展的本质和原因,儿童心理起源于主体的动作,这种动作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适应.即适应乃是心理发展的真正原因. 生物学上的适应,一般有两层含义,一是指状态,二是指过程.这里主要把适应理解为一种动态的平衡过程. 适应通过

19、两种形式实现: 同化和顺应.,同 化,定义: 把环境因素纳入主体已有的图式或结构之中,以 加强和丰富主体的动作。 T+I AT+E S (AT) R,顺 应,定义: 改变主体动作以适应客观变化。 同化与顺应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二者是认知结构发展的两个机能羽翼.,图式,一块木头,由于人的认知结构和经验的不同,对其看法也不一样. 儿童:很好的玩具,可穿根线作成小车拉着走 雕塑家: 很好的木纹,可雕刻成人鸟 植物学家:是香樟白桦有年的历史,取之于树的南面 图式:动作的组织或结构,2、心理发展的因素 成熟 (遗传提供的发展的基础) 经验 (包括物理经验、数理逻辑经验) 社会环境 (社会生活、文

20、化教育、语言等) 平衡 (不断成熟的认知结构和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3、发展的阶段,(1)划分阶段的依据运算 这个运算指的是心理运算,具备四个特征: 1.是一种在心理上进行的,内化了的动作; 2.是一种可逆的内化动作; 3.运算具有守恒性; 4.是一个整体结构.,(1)阶段理论的要点:,1、心理发展过程是一个内在结构的组织与再组织的过程,过程的进行是连续的;但由于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儿童的心理发展就有阶段性。 2、各阶段有它独特结构,标志着一定的年龄特征 3、各阶段从低到高有一定的次序,且有交叉。 4、每一个阶段都是形成下一个阶段的必要条件。 5、两个阶段不是截然划分的,有一定的交叉。 6、心

21、理发展的一个新水平是许多因素的新融合、新结构,各种发展因素由没有系统的联系逐步组成整体。,(3)阶段的具体内容,感知运动阶段(0 2岁) 前运算阶段(27岁) 具体运算阶段(712岁) 形式运算阶段(1215岁),感知运动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只有动作的智慧而没有表象的和运算的智慧。 最大的成就哥白尼式的革命 一是形成“客体永久图式”; 二是空间时间的组织也达到一定水平; 三是因果性认知的萌芽.,前运算阶段,产生标志表象性思维的出现 即儿童开始运用象征性符号,在头脑里进行表象性思维,通过一种意义所借达到意义所指. 符号本身(意义所借)与符号所代表的东西(意义所指)两个方面的联系不存在于客观事物本

22、身,仅存在于儿童的主观意识中. 凳子 火车 意义所借 意义所指,具体运算阶段,具体性 可逆性(守恒性) 群集运算 A+A=B (鸟+兽=动物) B A= A (生物动物=植物) A A=0 (鸟鸟=0) A+A=A (鸟+鸟=鸟),形式运算阶段,形式与内容相对区分 能进行假设演绎的推理,4、儿童道德认知发展阶段,(1) 前道德判断阶段(45岁):这个时期儿童尚不能判断,他们直接接受行为的结 果,属于道德判断之前的阶段; (2) 他律道德判断阶段(4、5岁8、9岁):他律道德判断又称道德实在论,这个时 期儿童的道德判断以他律为主要特征; (3) 自律道德判断阶段(8、9岁以后):自律道德判断又称

23、为道德相对论 。,男孩A因为偷着拿壁橱中的糖果打破了一个杯子;男孩B因为帮助妈妈洗碗时不小心打破了三个杯子。,皮亚杰主要研究了412岁儿童的道德观念,对偶故事法,(二)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学说,既承认性本能和生物因素的作用,同时强调文化和社会因素的作用。 1. 艾里克森将社会要求在个体心理中引起的紧张和矛盾称为心理社会机。他根据个体在不同时期的心理社会危机的特点,将个体人格发展过程划分为八个阶段。,2. 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发展任务,每个阶段都存在着特有的心理危机。他认为个体人格的发展过程是通过自我的调节作用及其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而不断整合的过程。人格发展任务完成得成功或不成功,就会产生人格发

24、展的两个极端,属于成功的一端,就形成积极的品质,属于不成功的一端,就形成消极的品质。每个人的人格品质都处于两极之间的某一点上。如果不能形成积极的品质;就会出现发展的“危机”。,艾里克森人格发展八个阶段,阶段 发展任务 良好人格征 婴儿前期(02岁) 获得信任感, 克服怀疑感 希望品质 婴儿后期(24岁) 获得自主感, 克服羞耻感 意志品质 幼儿期(47岁) 获得主动感, 克服内疚感 目标品质 童年期(712岁) 获得勤奋感, 克服自卑感 能力品质 青少年期(1218岁) 形成角色同一性,防止角色混乱 诚实品质 成年早期(1825岁) 获得亲密感, 避免孤独感 爱的品质 成年中期(2550岁)

25、获得繁衍感, 避免停滞感 关心品质 成年后期(50岁以后) 获得完善感, 避免失望或厌 智慧、贤明品质,埃里克森阶段理论主要特点:,人格发展是自我逐渐形成的结果 阶段性和连续性的统一 人格发展是连续一生的发展进程 二维性的发展阶段说(即他不是一维的纵向发展观,而是强调人格发展成功与否与横向维度上的两级内容有关),(三)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1、社会学习理论是对传统的行为主义的继承和发展。社会学习理论坚持行为主义的客观化立场,认为心理学研究的最终目的仍然在于说明、预测和控制行为,但同时,这一理论也超越了传统行为主义的局限性,成为新行为主义的代表性理论。 2、社会学习理论的特点 (1) 探索认知和

26、思维等心理活动在行为调节中的作用; (2)强调行为与认知结合; (3)突出主体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强调主体的自我调节作用。,3、三元交互决定论:班杜拉认为,在人的心理机能中,人的内部因素、行为和环境影响三 者之间互为决定因素,三个决定因素之间是一种连续不断的交互作用。 社会认知理论中,行为和环境都是可以改变的,但谁也不是行为改变的决定因素,例如攻击性强的儿童期望其他儿童对他产生敌意反应,这种期望使该儿童的攻击行为更有攻击性,从而又强化了该儿童的最初的期望。,4、观察学习:个人通过观察他人行为及其强化结果,习得某些新的反应,或矫正已有的某些行为反应特征,而在这一过程中观察者并未对示范反应做出实际的

27、外部操作。 5、主体的自我调节作用:人不是环境刺激的消极的反应者,而是具有自我组织、自我调节能力的积极塑造者;人本身就是改变自己的动因。,(四)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观,1. 文化-历史发展理论:文化-历史发展理论是维果斯基心理发展观的核心。他将人的心理机能区分为低级心理机能和高级心理机能两类 。 2.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观 :所谓心理发展就是指,一个人的心理是在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下,在低级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心理机能的转化过程。,发展的标志,心理活动的随意性增强; 心理活动的抽象概括机能增强也就是各种机能由于思维的参与而高级化; 各种心理机能之间的关系不断变化、组合,形成间接的、以符号或词为

28、中介的心理结构; 心理活动的个性化。,3. 心理发展与教育教学的关系,(1)“最近发展区”思想:“最近发展区”是指,在有指导的情境下,儿童借助成人的帮助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在独立活动中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之间的差异。 (2)教学应走在发展的前面:环境和教育教学对儿童心理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也决定着智力的发展,其决定作用表现在智力发展的内容、水平、速度和活动特点上。教学可视为“人为的发展”。因此教育教学要走在发展的前面。 (3)学习的最佳期限:最佳期限就是建立在正在开始又尚未形成的机能之上。如果错过学习某一技能的最佳年龄将不利于其发展。教育教学的最佳期限也就是儿童最容易接受有关教育教学影响的

29、时期。,(五)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儿童道德发展的先后次序是固定不变的,这与儿童的思维发展有关。 人的道德判断随年龄发展而发展的趋势是一致的,大致可分为3种水平,6个阶段: 前习俗水平 服从和惩罚的道德定向阶段(避免痛苦或避免被抓住) 相对论者的快乐主义定向阶段(取得奖赏) 习俗水平 好孩子定向阶段(获取赞同,避免遭反对) 维护权威和社会秩序的定向阶段(服从规则,避免责难) 后习俗水平 社会契约定向阶段(推进社会福利) 普遍道德原则的定向阶段(坚持普遍性原则),“汉斯偷药”,一个患了癌症的妇女濒临死亡,医生认为只有一种药能挽救她的生命,而这种药只有一家药店有售。于是病人的丈夫汉斯到这家药店买

30、药,发现药价是2 000元,是成本的10倍。汉斯四处借钱,只弄到1 000元,于是他哀求药店老板把药便宜点儿卖给他,或者以后再将欠款还清,但是药店老板一口拒绝,说卖药就是为了赚钱。汉斯无奈,只好夜里闯入药店,将药偷走。汉斯这样做应不应该?为什么?(Kohlberg,1969),柯尔伯格的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理论,社会契约论:被法国大革命的领袖们誉为“圣经” “人是生而自由的,却无处不在枷锁之中。” 卢梭确信“心自有理性所不知的理”,基础知识,考试的基础内容,多是习题集上原题 理由: 1、习题集要保证销量; 2、习题集以教材为蓝本,基本涵盖全部知识点 要把书粗看一遍(或者听一遍串讲后)就重点投入到

31、习题集中,技能选择,重点是变态心理学/心理诊断/咨询技能,书上举的例子是重中之重,要尽可能理解,每年考试都有书上一模一样或稍有出入的案例,一般案例选择题都结合咨询技能考,一般一个案例重点考一种咨询方法(认知行为疗法、来访者中心疗法、厌恶疗法、脱敏疗法),谢 谢 !,康德:康德哲学讲演录、纯粹理性批判(2004)、实践理性批判(2003)、判断力批判(2002) 黑格尔:邓晓芒讲黑格尔、黑格尔哲学概论、小逻辑、小逻辑浅释、大逻辑选释、精神现象学 马克思:马克思主义哲学高级教程 海德格尔:存在主义哲学概论、海德格尔哲学概论、存在与时间 中国哲学:冯友兰谈哲学(复习)、中国哲学简史(冯友兰)、张岱年

32、选集3 逻辑学:绝妙推理,晦涩难读程度排行版: 精神现象学(黑格尔):号称天书 存在与时间(海德格尔):号称德国人也看不懂 存在与虚无(萨特):难懂 纯粹现象学通论(胡塞尔):难懂 康德的三大批判:难懂 主要涉及德国古典哲学、现象学、存在主义,客体永久性实验,守恒概念获得实验,在对方就在自身中,万事万物,你认识到这个是这个,那个是那个,这只是表面现象,那是从有限的观点看问题,实际上自然界的万事万物,在对方中就在自身中,那个对方不是和自己对立的,那个对方实际上就是自己的构成部分(你想想,你的能力(工作能力、适应能力、管理能力等等),你现在的能力的形成,对方(也就是你的老板)是不是也是构成“形成你现在能力”的部分呢),在对方就在自己里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