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地理中考研讨.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471382 上传时间:2019-08-31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348.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地理中考研讨.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2013地理中考研讨.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2013地理中考研讨.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2013地理中考研讨.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2013地理中考研讨.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地理中考研讨.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地理中考研讨.ppt(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把握地理中考命题特点,提高地理中考复习质量,2013年地理中考研讨会,赣州市教研室 杨晓奇,中考命题价值取向,以学生为本,切实体现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要求,依据考试说明和课程标准,适当参照当地所使用的教材和学生实际情况,命题力求体现与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的联系 ,同时也注意考查与高中地理教学接轨的核心知识,力争追求“五性”。 突出基础性 增强探究性 注重综合性 坚持教育性 体现时代性 在地理命题的设计时做到:创设题目情境,使试题有 “趣 ”;联系身边实际,使试题有 “用 ”;注重问题探究,使试题有 “理 ”;渗透地理思想,使试题有 “根 ”。,一、研读考试说明、突出重点,从宏观上把握地理知识的

2、基本体系可以明确方向-目标明确,做到有的放矢的进行复习,有利于把握重点、难点。重点知识应反复强调,注重归纳总结,形成完善的知识体系,有利于学生理解、掌握、应用。要围绕主干知识来重点选题、做题。 下面以两道试题进行说明: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是地球和地图部分的重点内容,也是中考的重点和难点之一。(读图基本技能的体现,将地图知识与实际相联系。) 中国区域地理在中考中也占重要的地位、它还为高中地理提供案例来源。(将重要的地理事物反应在图上,通过读图把握地理事物特征。),图2为我国南方地区等高线地形图,据图完成2-3题。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地形角度考虑AB两处降水较多的是B B据因地制宜的原则该

3、地适合发展畜牧业 C处山地部位为山脊 D小河大致流向为:自西向东 3.若处气温为22,则山顶甲处气温 A低于18.4 B在18.4-19之间 C等于19 D高于19,思路分析:1、看文字信息图示区域为我国南方地区 2、看等高线图:(1)看等高线标注的数字,大致区分地形类型;看海拔高度,确定地形。 (2)根据等高线的弯曲特征判断山脊、山谷、陡崖等不同地形部位,还可以根据等高线的疏密来分析坡度的陡缓等。 (3)看图中的指向标,根据我国东部季风区降水来自东南季风,结合图示地形判断迎风坡和背风坡,运用储备知识: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4)依据等高线数值,运用储备知识: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

4、降0.6度。,考向总结:(1)工程建设:修路一般选择坡度比较缓和的地方,修水库要在盆地的位置,大坝一般建在盆地的出口处,这里地形狭窄,容易施工。 (2)实际生活:登山与坡度的关系、河流的位置判断等。 (3)城镇建设、工农业发展:城镇选址、工农业发展与水源的关系等等。,13.下列民俗活动与所在地域及所属民族组合正确的是 A.甲孔雀舞朝鲜族 B.乙泼水节瑶族 C.丙献哈达蒙古族 D.丁抢腰带维吾尔族 14.七月份南京的平均气温为288, 而那曲只有8.8,两地气温差异的 主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 海陆位置 C. 地势高低 D.日照差异,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理

5、区域。读图7回答13-15题。,15下列农业生产的做法符合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的是 A.平原利用肥沃的黑土种植甘蔗 B.沿海滩涂发展海水养殖业 C.地围湖造田,扩大耕地面积 D.地开垦草原,发展种植业,思路分析:图示为我国四大分区,调用的知识有各大区域主要的少数民族分布及民俗活动;主要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考向分析:(1)认识区域的基本方法 (2)区域位置决定自然地理特征 (3)分析各自然地理要素间的关系 (4)分析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间的关系,二、把握主干内容 体现知识联系,中考内容涉及到的主要内容可以分成四大部分: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和乡土地理。其中,“地球与地图

6、”是学习区域地理的基础。义务教育地理课程内容以区域地理为主,展现各区域的自然和人文特点,而地理环境中的自然和人文要素又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了解不同区域的基本地理要素和学习区域地理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是学好地理的基本要求。可以把乡土地理的学习融入到中国地理相关的区域学习中,通过收集身边的资料,运用掌握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展开相关的学习和研究活动,将其作为综合性学习的载体。,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是:,运用地图和资料,认识某一区域自然和人文地理概况。前者包括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植被等,后者有某一区域的人口分布和发展、经济部门的地域分布、环境和发展问题、文化的地域特征等。 对比分析法

7、:地球表面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它的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空间分布的不均一性,即差异性。认识区域间差异的有效方法是比较的方法。例如:中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自然、人文方面的比较。,分析区域特征 比较区域差异:区域特征分析是区域地理学习和研究的重点,是解决区域问题的关键。在此基础上进行区域比较,比较法是学习总结区域地理特征的最常见、最省力的方法。,具体可从以下方面认识某一区域,1、区域的地理位置 2、区域位置决定基本的自然地理特征 3、分析各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与影响 4、分析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间的联系与影响,分析区域特征 比较区域差异,三、探究题(共2小题,5分) 19.(3分)某人在学习亚洲地理后总

8、结了几个特征:河流呈放射状分布,东部比西部地区湿润,并且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试分析原因。 20.(2分)掌握地理事物的分布或特征是学习区域地理的基本方法,当看到“日光城”、“牦牛”、“三江源”这些词,你能联想到我国哪个地区?它们又能反映出该地自然环境有什么特征?,定桩:抓住主导因素 突出区域特征(根据区域特色分析找出主导因素) 扯线:理清知识头绪 抓住知识联系(弄清各要素因果关系和制约关系) 结网:点线相连,线线交织,形成知识网络。 在以上基础上进行区域比较,分析归纳相似的特征,找出突出的差异。,三、重视图表,讲究方法,地图是地理的第二语言,用好图也是学好地理的关键。地理考查图文结合及将图与图

9、建立联系是不可缺少的。 把地理事物的分布、地理规律都落实在地图上,是地理学科最好的复习方法。在平时的教学中,注意用图并科学合理地根据图与图之间内在的地理逻辑,引导学生自主地把各章零散的知识串联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使学生逐步形成对整本教材的总体性的把握,构建比较系统的知识和能力体系。,以图为载体,考查基础知识和能力是地理中考命题的最大特色,18. (7分)2012年3月31日世界自然基金会倡议全球各地的人们在当地20:30-21:30熄灯一小时,这就是“地球一小时”活动。据材料和图10完成有关问题。,逐步培养学生“以文释图”,“以图释文”和“以图释图”的基本能力和方法。(四大地理区域的复习-收集整

10、理相关资料试题,结合图示帮助学生建立牢固的四大地理区域的空间分布;从不同角度分析,熟练掌握各大区域的基本特征。更小区域(如省区)的学习一般先放在大区域背景中考虑,再进行更细致的分析:如省区的简称、行政中心,标志性的地理事物等,考虑的方法有点、线、面等不同形态的地理事物,并以线连点,以点带面,把单个的知识点串联起来。 以简要示意图像为线索进行综合复习,教会学生将地理知识点在示意图上串起来。,例2、 读图分析题 ( 1 )以 A 为中心,画出方向标,并标注出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 2 )判断方向, C 在 A 的_ 方向; B 在 A 的_ 方向; C 在 B 的_ 方向。,这是地理命题的特

11、色,能有效地考查学生对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的了解,并进而考查学生的空间联系和分析能力。图像图表均可作为考查的内容,要求图像图表内容要简明准确,重点突出。目前单独填注地名的试题已逐渐减少,常结合其他考察在图外问答,也常把地理分布图作为分析地理问题的依据。对地理原理示意图、综合景观图进行判读分析,题材广泛也较新颖。根据题意要求绘图的试题也可出现,但绘图都是比较简单的。如曲线图、扇形图、柱状图的绘图。,四、关注社会生活 联系实际运用,从命题选材角度看,试卷要和学生的生活、时事焦点、环境保护等方面内容联系在一起,在提供一段信息后,考查学生综合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运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学以致用更能体现

12、学科的价值,试题要突出学科特点,地理试题要有“地理味”。一个好的题目,不仅是材料的精妙,也不仅是形式出新,而在于考试中要考察地理知识、地理能力、地理情感和地理思想。,注意结合社会热点、焦点问题,以引导学生关注国家、人类和世界的命运,体现中考命题时代性的价值取向。,社会热点、焦点问题与学科知识的结合,是地理中考命题的永恒不变的主题。(见下中考题例),17(9分)南水北调是以解决沿线城市用水为主要目标,中线调水工程输水干渠沿线城市成条带状集中分布,水渠地势较高,可自流供水,十分便利。因此,国家优先实施中线调水工程。读图8,回答下列问题。,(1)中线调水工程的水源地丹江口水库位于长江的支流 ,供水范

13、围是沿线的湖北省、 省和河北省以及 工业区的部分城市。该工程解决了我国水资源 分配不均的问题。 (2)输水线经郑州后,大致沿着 山以东的 平原往北,与该线走向大致相同的最近一条铁路线是 。 (3)图示区域主要的气候类型分别是 和 ,该气候对农业发展共同的有利条件是 。武汉附近的商品粮基地是 ,所在区域主要的油料作物是 。,(4)图中A省的简称是 ,是我国重要的 (矿产)基地。 (5)中线远期引水工程,将直接调用 水库的水,中线与东线工程相比不具备的优势是:东线可以利用 运河作为引水干渠,该运河与连接两个直辖市的 铁路相邻,沿线B省(区)内有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 (景点)。,关于乡土地理,引言 在

14、中国共产党成立91周年之际,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正式出台,赣南大地一片欢腾。意见要求,到2015年,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在解决突出的民生问题和制约发展的薄弱环节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到2020年,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整体实现跨越式发展。 中央苏区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以瑞金(属赣州的县级市)为中心的赣南、闽西和粤北建立的中央革命根据地。 赣州地处赣江上游,江西南部,是江西省最大的行政区。其东邻闽西(福建省龙岩市、三明市),南连粤北(广东省梅州市、韶关市、河源市),西接湖南省郴州市,北与江西省吉安市、抚州市相连,在周边四省八市中城市规模及承载力,扩展力,辐射力及区

15、位等条件具有比较优势 。 闽粤的原中央苏区县所属地市与赣州具有相当的共性,其不仅在有着同样波澜壮阔的红色历史,在地缘上也有着极大的共性。,统筹区域资源优势 振兴中央苏区经济,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县位于赣闽粤三省交界处,其在自然与人文方面有极大的共性: 1、地形地势的一致性 赣闽粤交界处山峦重叠,连绵起伏,位于南岭和武夷山区,是一个“路隘林深苔滑”的丘陵险峻之地。由于林深路险、交通不便,相对又是一个开发较晚,发展较慢区域。 2、地质地貌相似性 南岭和武夷山地区的山多是由花岗岩体构成,而在红色砂页岩地区则往往发育有较宽的谷地和盆地,形成南方很有特色的丹霞地貌景观。 3、地带性植被种类相似 自然植被均属

16、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目前植被是以常绿针叶林(马尾松和人工杉木林)和常绿针、阔混交林为主,是中国南方用材林建设基地之一。 4、文化风俗相似性 赣南、闽西、粤东是客家人的主要聚集地,语言和风俗习惯相近,学界称“客家文化形成于赣南、成长于闽西、成熟于粤东、发展于海外”。 5、红色旅游资源丰富 原中央苏区是一个在地缘、政治、文化、经济等诸多方面有着紧密联系的地区,山水相连、人文相近,特别是红色旅游资源丰富,赣州有共和国摇篮瑞金、将军县兴国、红军长征第一渡于都,龙岩有古田会议旧址、福建省苏维埃旧址,梅州有元帅故居等。,原中央苏区县有着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丰富的自然与文化资源,特殊区位优势,赋予了该区域的多

17、方面功能:这里是沟通中国东中西部,连接珠三角、长三角、海西区、长株潭及鄱阳湖等多区域的重要通道、起着交流桥梁和合作平台的作用。若干意见对赣南等原中央苏区的战略定位是:全国革命老区扶贫攻坚示范区,全国稀有金属产业基地、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特色农产品深加工基地,重要的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我国南方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红色文化传承创新区。 本区要充分发挥区位与资源优势,努力建成与珠三角、长三角、海西区合作的产业转移承接基地;要成为中国最重要的有色冶金提炼与加工基地;全国重要的钨产业、稀土产业战略基地和以优质脐橙为代表的全国果茶产业基地;融客家文化、红色文化、生态文化于一体的全国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国家级的生

18、态经济、生态文明示范区;全国老区经济振兴脱贫致富示范区。,赣南的旅游业概述,赣南的旅游资源种类齐全,发展旅游产业优势明显,潜力无限。尤其是国务院若干意见强调要“促进红色文化旅游产业大发展”,明确提出建设“红色文化传承创新区”战略定位,将赣南苏区红色旅游发展引入国家旅游发展战略。赣州要铸造高端特色旅游品牌,集中力量打好“红色古都、客迎天下、中华绿谷、美好泉城”品牌。 建设以瑞金为核心的红色故都、于都长征出发地、兴国苏区干部好作风纪念园、会昌毛泽东诗词纪念园、宁都起义纪念馆等红色旅游产品;以中心城区为核心的八境台、郁孤台、通天岩等的江南宋城旅游产品;以龙南为核心的客家围屋,赣县客家博物院等客家风情

19、旅游产品;以南部安远、,西部上犹为核心的三百山、陡水湖、阳岭等生态旅游产品;以兴国为核心的三僚风水、章贡区杨仙岭、定南赖布衣等堪舆文化旅游产品。 与原来的变化:基本内容变化不大,在表述上更为简洁,特色更为显著,时代感更强,也更好记忆。,乡土地理学习的要求:要求掌握地理位置(与学习其它尺度区域地理的方法相同)、行政区划(县、市、区的分布)、自然地理特征(与位置及各要素间的关系)、自然资源特色(矿产与农产品)、地方文化特色及其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等。 【试题举例】,(1)图9为赣州市轮廓,A、B代表相邻省(区)。 A是 省,赣州与省(区)的天然屏障是 (山脉)。 (2)图9中三个圈分别代表不同的三大旅游类别,其中表示红色旅游区的是 (填代号),主要以 (县、市)为中心的红色景点(区)组成。,16.(4分)中央苏区(位于赣南、闽西、粤北)是一个在地缘、政治、文化、经济等诸多方面有着紧密联系的地区,其山水相连、人文相近,区域内红色旅游资源丰富。,(3)中央苏区人文相近, 文化形成、成长、成熟于此,发展于海外,其特色民居 被誉为“东方罗马建筑”。赣南经典戏剧 、 (县、市)山歌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考查的内容与中国地理中南方地区关系密切,此外认识乡土部分的内容也需要记住,特别是自然资源特色(矿产与农产品)、地方文化特色及其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