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英语衔接教学及教学方法的思考.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477941 上传时间:2019-09-01 格式:PPT 页数:82 大小:744.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学英语衔接教学及教学方法的思考.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2页
中小学英语衔接教学及教学方法的思考.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2页
中小学英语衔接教学及教学方法的思考.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2页
中小学英语衔接教学及教学方法的思考.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2页
中小学英语衔接教学及教学方法的思考.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小学英语衔接教学及教学方法的思考.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英语衔接教学及教学方法的思考.ppt(8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及 教学方法思考,扬州市邗江区教研室 滕家庆,理想状态,英语课程标准采用国际通用的分级方式,将英语课程目标按照能力水平设为九个级别,规定了各个年级结束时应达到的基本要求。 这体现国家英语课程标准的阶段性和整体性,使得小学、初中、高中各个阶段的英语教学能够一以贯之、顺利过渡。,现实情况,中学教师:小学学了几年英语,怎么语音知识、基本时态等基础知识还是不清楚? 小学教师:小学英语的优等生,到了中学怎么就成了学困生了呢? 中学生:还是像小学那样学英语,怎么成绩就是上不去呢?中学英语课没趣味,不爱上英语课。 小学生:喜爱参与英语课堂活动,但不爱做英语笔头练习。,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

2、不仅包括教师教学理念、内容、方法衔接,还包括学习习惯与策略衔接、学习兴趣衔接和师生情感沟通、考试评价衔接等诸多方面。 讨论以下几个问题: 1. 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的现状及问题成因分析 2. 搞好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的方法途径 3. 设计语言活动需要强化的几个意识,探讨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是不同年龄段学生心理生理发展变化的需求,也是语言学习要求发展变化的必然。 探讨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需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语言学习内在的规律。,第一部分 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 的现状及问题成因分析,一、中小学教师认识上的差异,考试指挥棒的驱使; 教学阶段目标的认识; 直接利益的诱惑。 据调查有90%的中学教师认为应

3、该对中小学英语衔接教学进行专题研究;小学英语教师中有70%认为应该探讨中小学英语衔接教学,只有30%认为有进行专题研究的必要。,二、中小学教师之间缺乏交流平台,缺乏面对面的沟通 中小学校校园相互独立 教学行政领导职权分离 缺乏跨中小学的教学研究 教研员职责分离 课堂研讨活动独立 研究成果交流区域隔离,三、教学方法、内容、环境缺乏过渡,教学方法: 多样单一、趣味严谨、直观 抽象 教学内容: 听说读写、简单复杂、感性认识类的知识理性思考类的内容 教学环境: 校园、教师、同学、教材板式、课堂容量、教师的语音语调、板书习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文化意识,语言技能,语言知识,国际视野祖

4、国意识合作精神自信意志动机兴趣,资源策略交际策略调控策略认知策略,意识和能力跨文化交际 文化理解 文化知识,话题功能语法词汇语音,写读说听,课程目标,课标语言知识二、五级目标比较 (语音、词汇、语法、功能和话题),二级语音: 1. 知道错误的发音会影响交际; 2. 知道字母名称的读音; 3. 了解简单的拼读规律; 4. 了解单词有重音; 5. 语音清楚,语调自然。,五级语音: 1. 了解语音在语言学习中的意义; 2. 了解英语语音包括发音、重音、连读、语调、节奏等内容; 3. 在日常生活会话中做到语音、语调基本正确、自然、流畅; 4. 根据重音和语调的变化理解和表达不同的意图和态度; 5. 根

5、据读音拼写单词和短语。,二级词汇: 1. 学习有关本级话题范围的600700个单词和50个左右的习惯用语; 2. 了解单词是由字母构成的。 五级词汇: 1. 了解英语词汇包括单词、短语、习惯用语和固定搭配等形式; 2. 理解和领悟词语的基本含义以及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 3. 运用词汇描述事物、行为和特征,说明概念等; 4. 学会使用15001600个的单词和200300个习惯用语或固定搭配。,二级语法: 1. 知道名词有单复数形式; 2. 知道主要人称代词的区别; 3. 知道动词在不同情况下会有形式上的变化; 4. 了解表示时间、地点和位置的介词; 5. 了解英语简单句的基本形式和表意功能。,

6、五级语法: 1. 了解常用语言形式的基本结构和常用表意功能; 2. 在实际运用中体会和领悟语言形式的表意功能; 3. 理解和掌握描述人和物的表达方式; 4. 理解和掌握描述具体事件和具体行为的发生、发展过程的表达方式; 5. 初步掌握描述时间、地点、方位的表达方式; 6. 理解、掌握比较人、物体及事物的表达方式。,二级功能: 了解问候、告别、感谢、致歉、介绍、请求等交际功能的基本表达形式。 五级功能: 1. 在日常生活中恰当理解和表达问候、告别、感谢、介绍等交际功能; 2. 在日常人际交往中有效地进行表达。,二级话题: 能理解和表达有关下列话题的简单信息:数字、颜色、时间、天气、食品、服装、玩

7、具、动植物、身体、个人情况、家庭、学校、朋友、文体活动、节日等。 五级话题: 1. 熟悉与学生个人、家庭和学校生活密切相关的话题; 2. 熟悉有关日常生活、兴趣爱好、风俗习惯、科学文化等方面的话题。,四、缺乏英语后继学习的能力,不会拼读单词,不会根据音标记忆单词; 不会以意群为基本单位朗读和表达; 不注重语音、语调; 缺乏连读、爆破、弱化等语音知识; 不会使用字典自学或辅助学习; 缺乏基本的语法知识,不分词性、主谓宾; 没有记笔记的习惯; 缺乏复习、预习的意识。,五、中学起始阶段英语水平参差不起,各小学英语启始学习时间不一; 小学英语教师配备不齐; 执行课标要求不一; 社会英语培训班鱼龙混杂;

8、 中学教学起点太低:学生感到枯燥无味,挫伤了英语学习的积极性; 中学教学起点太高:困难重重,难以跟班学习,同样失去学习英语的兴趣。,第二部分 搞好英语教学衔接的方法途径,衔接教学两种做法例举 1. 渗透在平时的教学中,如:中学英语第一课(说写课),导入环节 教师自我介绍并板书 My name is . (简单句) My English name is and I like teaching very much.(并列句) I have been teaching English after I graduated from university.(复合句) Im very happy to m

9、eet all of you and teach you English. I wish well be good friends. (复合句),语言交流,1.学生做自我介绍,在学生自我介绍后,以问题的形式问其他学生该同学的年龄、兴趣、家乡等。(练习口语并互相熟悉) 2. 学生仔细阅读板书的自我介绍,指出句子类型并仿照例举。(语言复习和练习口语),笔头练习 学生们写一段自我介绍,文章最少五句话,提倡多用复合句。 学习总结 学生以note-taking的形式记录下本堂课所学内容。,2. 专项的衔接教学计划(15课时),第1课时:优秀学子英语经验介绍、提出中学英语课的整体要求、布置学生填写“新生英

10、语学习情况调查”问卷; (以报告形式分享英语学习经验,提倡报告者适当发问、学生适当提问,教师结合案例说明中学英语学习的总体要求;) 第2课时:组织学生参加“英语是怎样学会的?”主题讲座; (学生聆听并适当做笔记,帮助理清学习英语的思路; ),第3课时:分析“新生英语学习情况调查”结果,交流学习经验,明确英语学习的各项常规要求,如课堂笔记、错题集、课外阅读等; (教师讲解“新生英语学习情况调查”的结果,从中提炼出一些话题让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并针对不良的学习方法提出建议和要求) 第4-5课时:语音教学,包括国际音标、辅音元音、基本发音规律、重读与节奏、爆破、连读、语调等; (主要采用讲授、操练的方

11、式进行,同时结合歌曲、诗歌、谚语等材料让学生发现、体验英语作为表音文字的音乐性),第6-7课时:句子结构分析,包括词性、句子成分、简单句的基本类型、并列句与复合句、标点等; (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结合具体例句进行分析练习,并结合汉英句式的对比引导学生发现汉英所体现的不同思维方式;) 第8课时:英文书写方法讲解与练习; ( 用投影演示英语书写体例的历史变迁,使用黑板演示英文字母的书写顺序和规范,学生在五线练习本上进行英语名言抄写练习;),第9课时:每日英文值日报告的准备与实施,布置口头英语自我介绍; (用视听方式,让学生了解英文值日报告的具体流程,并结合例子讲解值日报告准备、实施和评价的基本环节

12、,并要求学生准备口头英语自我介绍;) 第10课时:口头英语自我介绍及评价; (学生演说,进行英文自我介绍,教师适当从语音、内容、仪态等角度进行评价;),第11课时:组织词汇竞赛; (组织词汇竞赛,并以此为契机与学生一起讨论有效的词汇学习方法,给学生较多的表达和分享经验的机会;) 第12-13课时:观看电影“17 Again”主要情节,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热情; (观看电影“17 Again”主要情节,分组讨论电影中的相关话题,适当表达感想,激发英语学习热情;),第14-15课时:高中阶段及更长时期英语学习规划。 (学生根据之前的学习体会和老师的学法指导,制定高中三年英语学习规划,并评阅学生的学习规

13、划,提出建议,分享经验,同时利用这段时间用文字描述学期初的英语学习体会。),教学过程中多方面的衔接,一、心理情感的衔接 二、教学目标的衔接 三、教学内容的衔接 四、教学方法的衔接 五、学法指导的衔接 六、教学评价的衔接,一、心理情感的衔接,1. 上好中学第一节“见面课” 师生自我介绍、学生谈小学英语学习、学长介绍七年级英语学习、师生共同讨论(问题讨论、问卷调查、头脑风暴) 2. 指导学生结合自身实际制定英语学科学习计划,组合英语学习小组 3. 开展各类活动缩短师生情感距离,二、教学目标的衔接,小学五、六年级可以结合七年级英语教学的相关要求,对部分教学目标进行调整。 1. 通过语音教学,培养学生

14、良好的听读习惯。 48个因素的认读,自然拼读法(如:元音字母A在开音节中读音):5A Unit 3新词make, skate name, same, cake, late, lake, made, date, face, game,拓展: page, race, bake。,1. May is making a cake for the painter waiting in the rain. 2. Mike is flying my kite high in the sky and he is tired. 3. Moira is enjoying her toys with a boy.

15、4. Tony is going home with a bowl after boating. 5. Flower turns around with a towel in her mouth. 6. Julia doesnt really hear with her ears. 7. Clare is feeding her teddy bear on a pear near the chair. 8. Zure is surely taking a tour to cure the poor patients.,2. 通过词汇教学,培养学生可持续的词汇习得能力。 sunson daugh

16、ter cousin uncle aunt; sun moon moon cake eat moon cake watch the moon the Mid-Autumn Festival sun circle square rectangle triangle star book knife egg good door room moon not tooth; bird cat dog monkey tiger zebra elephant ; one two, three four, five,如:以foot为中心的相关联想,1. Thank you for telling me abou

17、t the Mid-Autumn Festival. Thank you for sth doing sth,Thank you for _(帮助我).,知识积累与运用能力,e.g. Thank you for _(你的自行车).,your bike,helping me,Thank you for _.,3. 通过语法教学(结构和表意),培养学生正确使用语言知识的能力。 如:Be 动词的用法 “单数is,复述are,am跟在I后” Have, has / There be _ some doctors in the hospital. Jim and I _ some new story b

18、ooks. Tom _ big blue eyes. _ some rice in the bowl. _any boys beside the school bus?,情境、语用中的语法复习例举:,“if”引导的条件状语从句 (学生在讨论春游) T: Where are you going for the spring outing? Ss: The Slender West Lake. T: Are we going there if it rains next Saturday? Ss: We dont know. T: What can we do if it rains next S

19、aturday? S1: Maybe well have classes. S2: Maybe well still go there. S3: Maybe well stay at home.,(教师板书) If it rains, we will stay at home. If it rains, we will have classes. If it rains, maybe we will still go to the Slender West Lake. (Play a game 语言接龙游戏) T: If it rains next Saturday, we will stay

20、 at home. S1: If we stay at home, I will watch TV. S2: If I watch TV, my mother will be angry. S3: If my mother is angry, she will ask me to do a lot of homework.,S4: If my mother asks me to do a lot of homework, I will not have time to play computer games. S5: If we play computer games too much, we

21、 will have bad eyes. S6: If we have bad eyes, we will not see the blackboard clearly. S7: If we cant see the blackboard, we will wear glasses. (如果学生出现错误,由同学或教师适度纠错,并再次归纳if从句语法规则。),三、教学内容的衔接,课标指出:“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补充,以使教材的内容更加符合学生的需要和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针对初中教材容量大、综合性强的特点,教师在知识传授上更要注意小学、初中的衔接,找出衔接点,

22、以旧引新。因此,教师必须深入学习课标,研究教材,根据小学、初中教学的不同要求和学生实际水平,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补充和删减。,Starter教材主要是供从小学三、五年级起学习英语和部分在小学阶段没有接触过英语的学生使用。 对Starter教材的两种处理方法: 1. 始学阶段集中教学Starter教材 需要较长的时间,使得第一学期课时紧张。按部就班,循序渐进,处理教材的难度不大。有利于系统复习,给予学生特别是小学没有学过英语的学生再一次从头学习英语的机会。 2. 以7上为七年级始学教材,放慢速度教学Unit 12内容,兼顾复习Starter内容 不打乱学年教学计划。需要教师教前充分研读Starte

23、r教材,有较强的教材整合调整能力。,教材使用过程中要注意的几个问题,1. 适度把握教学要求 各单元卡通漫画中的对话一般都浅显易懂,进一步深入单元,学生会发现里面是一个广阔的世界。丰富的语言材料,多样的学习活动,让学生感到漫游在自然、真实的语言环境之中,到完成中心任务(Task),该单元的学习达到高潮。单元最后Self-assessment就象是剧烈运动以后的放松活动。由于中间部分内容多,词汇量相对较大,用传统的思想去要求该部分的学习显然是不现实的。据此,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适时提出合理的要求。,2. 正确处理输入与输出的关系 英语充分保证语言输入的质和量,既注意控制词汇和语法的难度,又

24、保证语言及其情景的真实性。在教学中,要充分认识教材所具有的“输入输出、输入先于输出”的明显特色,改变传统教学中片面追求“输出=输入”的教学思想,否则,师生会因为“完不成教材内容”而感到无所适从。,3. 渐进使用指示用语 指示语指各个板块的名称,练习、活动和任务的提示、要求和说明,以及其他的标示和说明文字。为了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教材中所有的指示语都用英语表达。指示语并不是新授内容,其中的生词也没有列入词汇表。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把指示语看做是语言环境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不可将其当做新授内容来处理,对其中的语言知识和词汇,应该顺其自然,不可操之过急。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对指示语会越来越熟,指示语的负担

25、会逐步消除了。,如:Unit 1 (Reading A) Millie, Simon, Sandy, Amy and Daniel are new students at Beijing Sunshine Secondary School. Lets meet them. Unit 1 (Study skills) Working with others The more English you speak in class, the faster you will learn . Always work with your partners in English.,四、教学方法的衔接,英语指

26、令清楚是有效实施教学方法的前提,如: Now, according to the pictures in your hands, you will do questions and answers in pairs. Those who are in Line one, Three and Five are going to ask questions. Those who are in Line Two, Four and Six are going to give answers. Are you clear? Well, who are going to give answers, pl

27、ease put up your hands. Good! Students in Line One, Three and Five,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We are going to ask questions.) Very good! Now please do it in pairs.,1. 使用语言本身组织、推进课堂教学活动。 在直观教学(如实物、媒体、简笔画、肢体语言等)丰富多彩活动(如游戏、表演、对话、猜谜、竞赛等)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适当拓展练习活动的广度和深度,逐步多地使用语言本身组织、推进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逐步进入深层次的学习,为

28、后继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2. 语言活动的难度要螺旋式上升。 there be A.你的partner咽喉疼痛,不能讲话,请根据他(她)动作所示,为全班学生描述出他(她)家书桌上的摆设。 B.找出两张图画中的不同。提供两幅图片,均描述一个家庭场景,其中一幅抹去一些物品,要求学生限时找出两幅图片中的10个不同之处。在完成这样的任务时,学生就会在寻找图中不同之处的过程中,自然地把自己融进了语境,并努力运用There is a in Picture 1, but there is no in Picture 2.And there are some (s) in Picture 1, but the

29、re not any (s) in Picture 2. 这样的语段将其表述出来。,3. 交际活动要重情境和实效。 案例 6B Unit 3 Asking the way 8B Unit 2 Traveling 为新来的同学Scott指明一条去博物馆最近的路。任务情景为,Scott是新来的同学,还不能读懂中文标注的路线图。本周末,他想去博物馆,请每个小组(6人)根据提供的路线图(每个小组发放一张,图中有6条不同的路可以通往博物馆),通过讨论,用英语为Scott指明一条最近的路。,在语言教学过程中,语言本体各个层次之间必然会产生互动,由低及高可以表现为单词与短语互动,短语与句子互动,句子与语段互

30、动,语段与语篇互动等层次。我们称此为语层活动。语层互动的层次越高,语言互动量就越大,同时,也越容易融语言知识和情景语境为一体。农村学生学习英语,没有机会和英语本族语人士接触,生活中也很少需要真正用英语进行交际。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设计出高层次、融情景语境为一体的语层互动显得更为重要。,Doughty & Pica把任务划分为两类: 信息自由提供型任务(optional information exchange task) 信息轮流交换型任务(required information exchange task),信息自由提供型任务,参与者拥有的信息量是相同的,是否参与语言活动由参与者自行决定,因为

31、,每个参与者的信息并不是完成任务所必需的条件。也就是说,即使小组中有人不参与语言活动,任务也同样可以完成。 信息轮流交换型任务 要求每一个成员必须把自己所拥有的、别人不知道的信息提供出来,只有小组成员把信息轮流交换,才能完成任务。如果小组中有人不参与语言活动,任务就不能完成。,通过任务类型的选择,尽量多地设计“信息轮流交换型任务”,更有利于保护、刺激和调动学生全员参与语言活动的积极性。尤其是农村小学的英语教学更需要“信息轮流交换型任务”。,重新设计的任务 把原来一张路线图中的6条不同的通往博物馆的路线,分别表现在6张路线图中,每个小组成员分别拥有一张。这样,就把原来的“信息自由提供型任务”设计

32、成为了一个“信息轮流交换型任务”。因为小组成员各自拥有的路线图不同,每条通往博物馆的路线远近不一样,如果有人不参与语言活动,不把自己拥有的路线图中的信息交流出来,小组就不可能为Scott找出一条去博物馆最近的路。,4. 通过可理解性输入,强化词汇和语块积累 模仿、朗读、边听边读和背诵等都是语言学习的最基本形式,有助于学生积累大量词汇和丰富多彩的语言表达形式,对口语和写作具有直接的模仿借鉴作用。课文中许多精彩段落,练习中大量的优美语料,许多名片佳作等都蕴含了思想美、语言美、音韵美、节奏美以及气势美,这些都只有通过朗读、品味、模仿去感受。,应采用多种形式进行词汇和语块教学。如:提供基本的语块结构,

33、引导学生分析和归纳语法规则;找出语言材料中的语块,提供相应语境进行操练和实践;利用头脑风暴和思维导图建立词汇联系;用翻译法进行词汇教学;鼓励在阅读中自主寻找、发现语块;英语释义:使用同义词、反义词、旧词解释新词等;语境中理解词汇或语块意义;通过口头表达运用话题相关词汇和语块;通过话题写作练习运用话题核心词汇和语块;通过语句、语段听写强化词汇和语块的记忆和运用。,5. 通过教学方法的改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以关注形象思维为目的的直观教学法 以关注发散思维为目的的情境教学法 以关注创新思维为目的的探究教学法 以关注逻辑思维为目的的语篇整体教学 以关注批判思维为目的的对比教学法 以关注联想思维为目

34、的的联想教学法,6. 通过运用中的归纳,帮助学生积累语言知识 She can speak English and she can speak French, too. T: Good! Would you please give me the same meaning sentences? The more, the better. Ss: Yes. S2: She can speak English and she can also speak French. S3: She can speak English and she can speak French as well. S4: Sh

35、e can speak French as well as English. S5: She can speak both English and French. S6: She can speak not only English but also French. S7: She can speak either English or French. S8: She can speak French besides English.,7. 通过向课外拓展,利用好教学资源 案例 5B Unit 9 (国旗、国名) 回家后,通过网络、报刊等媒体,查询出更多自己感兴趣的国家的英语名称,并下载、复印

36、这些国家的国旗,第二天带来学校,在英语课上介绍给其他同学。 要完成好这样的任务,取得英语学习向课堂以外拓展的理想效果,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充分利用校内有限的时空; 2努力向其它课程有机渗透 ; 3精心编排校外活动小组 。,五、学法指导的衔接,1. 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 使用工具书的习惯、预习习惯和听课习惯(倾听、捕捉信息、表达不同意见、做课堂笔记、及时归纳、整理笔记、当堂消化、巩固知识要点)、课外阅读和摘抄习惯、拓展英语学习的实践空间。 2. 用学习策略理论来设计日常的教学活动 促进选择性注意策略,如:自我提问、做读书笔记、记听课笔记等。 促进短时记忆策略,如复述策略(通过多

37、次复述记忆新材料)、将所学信息组块等。,促进新信息内在联系策略,如分析学习材料的内在逻辑结构和组织结构、构建语意图或语言知识网、多问几个为什么等。 促进新知识长期保存策略,如:精加工策略,即在要记忆的材料上增加新信息,以此来记忆新材料;组织策略,即将分散孤立的知识集合成一个整体;过度学习策略(150%学习策略),即如果背4遍能记住新材料,就背6遍,加强记忆。,为加强学习策略培训,发展自主学习能力,教师需引导学生在完成任务或练习的过程中对所用学习策略进行“内省”(也可以用“出声思维”),即在布置学习任务时,要求其汇报完成这项任务时的思维过程及所采用的策略。 以阅读为例,教师可在教给学生阅读策略知

38、识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在阅读一篇文章后反省自述自己所用的阅读策略,如全文浏览、上下文推理、问题查找、分析篇章结构、根据关键词(组)进行概括、分析质疑长句结构、选择性注意等等。,六、教学评价的衔接,1. 起始阶段评价与测试要求不宜过高,避免因试题过难而挫伤学生的积极性。 2. 评价内容的选择应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在侧重考查书本内容的情况下,兼顾小学所学内容。试题命制过程中,适当补充改编的小学试题,以降低难度,更符合学情。,3. 评价形式的选择上,适当借鉴小学常用的部分题型,或者综合小学、中考题型特点,采用过渡题型。如词汇测试采用单词拼写+语篇填空的形式;阅读测试采用理解选择+问题回答、信息匹配+问题

39、回答等综合形式;写作测试采用根据要点及部分语句提示,完成语篇的形式,从而为完整的篇章写作进行铺垫。 4. 为更好地训练和关注语音、语调,培养学生说英语的习惯,每学期期末都应进行口试,并按照一定的比例计入期末成绩。,第三部分 设计语言活动 需要强化的几个意识,一、使用“话语”意识,T:(盒子里放着一本书)Can you see whats in the box? S: Sorry, I cant. T: Well, theres a book in the box and you cant see it. And where else?You cant see the book. (把书放于盒子

40、的不同位子) S: Erwe cant see the book below / inside / behind the box. T:(把盒子里的书拿出,放在盒子上)Now, can you see whats on the box? S: Yes. I can see the book on the box. T: Great, and where else can you see the book? (把书放于盒子的不同位子) S: In front of / next to / outside / besidethe box we can see the book.,教师的授课话语呈现

41、两种基本的语言结构纵向结构和横向结构。 纵向结构是指教师通过层层设问、逐步递进、环环相扣、多角度阐述来呈现、传授新知识,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进而形成递进式结构,以达到让学生掌握所学知识的目的。 横向结构是指教师在教学新知识后为了让学生扎实掌握所学的新知识,暂时不把课堂活动向纵深推进,而在同一语言平台上对所学内容进行操练和巩固。,二、把握“生成”意识,T: If it rains next Saturday, we will stay at home. S1: If we stay at home, I will watch TV. S2: If I watch TV, my mother wi

42、ll be angry. S3: If my mother is angry, she will ask me to do a lot of homework. S4: If my mother asks me to do a lot of homework, I will not have time to play computer games. S5: If we play computer games too much, we will have bad eyes. S6: If we have bad eyes, we will not see the blackboard clear

43、ly. ,预设体现对教学内容的尊重,生成体现对学习主体的尊重。 教学设计的超前和计划离不开预设,教学活动的动态和开放更需要生成。精彩的生成离不开课前的精心预设,精心的预设无法全部预知精彩的生成。 运用课堂生成资源服务于语言活动,需要教师具有把握生成资源的意识,也需要教师具备运用生成资源的能力。,三、防止“回避”意识,enough to, tooto, sothat S1: There are two boys and two boxes in the picture. S2: One boy is thin and tall. S3: The other is short and strong

44、. S4: The box on the floor is big. S5: The box on the cupboard is small.,S1: The thin boy is tall enough to get the small box on the cupboard. S2: But he is too thin to carry the big box on the floor. S3: The short boy is so strong that he can carry the big box. S4: But he is too short to get the sm

45、all box on the cupboard.,初中学生缺乏基本的语言积累,又具有敏感的自尊,在语言活动过程中,为了表现出自己正确无误,他们通常会潜意识地采用“回避”策略,习惯性地使用自己已经熟练掌握的词汇、句子去参与语言活动。 这样的参与形式,不利于课堂目标的实现和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四、“语层互动”意识,找出两张图画中的不同。提供两幅图片,均描述一个家庭场景,其中一幅抹去一些物品,要求学生限时找出两幅图片中的5个不同之处,并用语言表述出来。语言活动过程中,学生努力运用了There is a in Picture 1, but there is no / not a in Picture

46、 2.And in Picture 1 there are some (s), but there are no / not any (s) in Picture 2. 这样的语段或语篇将其表述出来。,较低层次的语层互动有益于语言知识的重复和语言准确性的形成,较高层次的语层互动有利于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和语言流利性的形成。 根据不同课时目标的要求,设计出不同层次的语层互动活动,实现知识积累和能力提升的同步实现。,五、“任务类型”意识,Doughty & Pica(1986)把语言任务(活动)划分为两类:信息自由提供型任务(optional information exchange task)

47、 和信息轮流交换型任务(required information exchange task)。 完成信息自由提供型任务,参与者拥有的信息量是相同的,是否参与语言活动由参与者自行决定。完成信息轮流交换型任务,要求每一个小组成员必须把自己所拥有的、别人不知道的信息提供出来,只有把信息轮流交换,才能完成语言活动。,在设计语言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强化“任务类型”意识,通过对任务类型的选择和设计,让语言活动本身要求每个学生都参与语言活动,学生会觉得自己是在主动地参与语言活动,而不是在教师或同学的要求监督下被动地参与。 这样的活动设计,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语言活动的积极性,也有利于发展大多数学生的语言能力

48、 。,六、“强势协同”意识,T: There will be eight tenses in what Ill say. Listen to me carefully and then you will write a short passage on your paper using eight tenses like me. Im a teacher and I teach you English. You are student and you study English. Im talking to you and you are listening to me. Yesterday

49、I was ill and didnt come to school. Mr Li said he would take my place. Some of you went to see me while I was sleeping. When I woke up, you had left. Thank you for sending me flowers. Ok, now I have already got well. You have finished your homework and Ive checked your homework and you will correct your mistakes. Thats my story. Please show yours on your paper. Go.,在协同效应中存有强势协同和弱势协同两种情况,强势协同有利于促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