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487609 上传时间:2019-09-02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2.6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ppt(4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22课,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考纲:1、“文化大革命” 2、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制的建设,考纲解读: 1、了解“文化大革命”发动的史实。 2、了解“文化大革命”中民主法制遭受严重破坏的典型事件,说明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 3、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4、列举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法制建设方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修订、九届人大二次会议把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写进宪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 5、认识实行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意义。,阅读内容: 中共八大、文革背景、徘徊中前进,(一)良好开端三大政治制度,(二

2、)重大挫折文革“十年”,(三)伟大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四)发展完善依法治国,二 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良好开端三大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建国初,政治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有哪些?,“文化大革命”(1966-1976),重大挫折文化大革命,吴晗的历史剧海瑞罢官是一个比较新颖的清官故事,海瑞这个人物一方面是对民间疾苦的关切,一方面是对腐败权贵的极力抗争,罢官的最后结局,是惩办奸恶为民除害。,2.文化大革命的导火线 1965年姚文元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1原因:“左”倾错误、毛泽东错误判断、林江利用,3.全面发动的标

3、志 1966年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五一六通知” 和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中央文革小组,4.文革的指挥机构,5.先锋:红卫兵,红卫兵:是中国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特殊人群,大部分由年轻学生组成。红卫兵并不是真正的国家军队,而是一种特殊的群团组织,是文化大革命中冲击原政权、巩固社会主义成果的重要力量,对文化大革命在全国范围内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负面作用。,红卫兵运动中疯狂的个人崇拜严重冲击了民主制度,造成社会动荡不安,上海市委书记陈丕显和市长曹荻秋遭到群众批判,造反夺权,黑龙江省委书记处的书记集体被批斗,各地革命委员会的建立是国家政治体制建设的一次重大倒退

4、,非法夺权造成党政领导机关陷于瘫痪,整个社会处于无政府状态,老舍,著名作家 1966.8.24 跳北京太平湖溺死,李达, 哲学家, 武汉大学校长,中共一大代表 1966.8.24 自杀,邓拓,杂文家 人民日报总编辑 1966.5.17 服毒致死,傅雷,著名翻译家 1966.9.3 与妻子朱梅馥 上吊自杀,翦伯赞,历史学家 1968.12.18 与妻子戴淑婉 服安眠药致死,在批斗中,刘少奇曾拿出中华人民 共和国宪法悲愤地抗议道: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你们怎样对待我个人,这无关紧要,但我要捍卫国家主席的尊严,谁要罢免我,要通过全国人大,你们这样做,是在侮辱我们国家。我个人也是公民,为什么不让我讲

5、话?宪法保障每一个公民的人身权利不受侵犯。,1969年病逝于河南开封一座冰冷的小院,刘少奇尸体火葬申请单上写着: 姓名:刘卫黄 71岁 职业:无业,1968年刘少奇被林彪、江青一伙定为所谓的“叛徒、内奸、工贼”并在八届十二中全会上永远开除出党。成为党的历史上最大的冤案!,“当一个国家的法律不能保障普通公民的时候,最终也保不住一个共和国的主席。”,公民的基本人权遭到肆意践踏,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9641965) 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975),第四届全国政协会议 (19641965) 第五届全国政协会议 (1978198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遭到破

6、坏,“文革”期间民主法制遭到破坏的表现,1.人民的生命财产权遭到践踏,3.公民的基本人权遭到肆意践踏; 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遭到破坏。,2.非法夺权造成党政领导机关陷于瘫痪,整个社会处于无政府状态;,归纳,“文化大革命”是一场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内乱。,7.“文化大革命”的性质,6.结束:1976年10月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江青 姚文元 张春桥 王洪文,当时国际社会形容我们国家的情况是:疯狂! 问题到底出在哪里?给我们什么教训?,“文化大革命”带给我们最深刻的教训是: 要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从“文革”对民主法

7、制的践踏看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艰巨性 (1)从发生的原因看,民主法制不健全是其发生的重要原因,在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下,党内个人崇拜和个人专断逐步发展,党的民主集中制以及集体领导也被削弱和破坏。 (2)从对民主法制践踏的后果来看,在“文革”期间,民主与法制遭到空前践踏,人民权利丧失殆尽,生命财产安全毫无保障,社会秩序极端混乱,国家法律形同虚设,国家及党的政治生活极不正常。民主法制遭到破坏带来的后果说明了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民主法制的破坏也使民主法制建设变得异常艰巨。 (3)民主法制建设的艰巨性还在于我国长期存在的封建专制传统,缺乏民主意识,长期的经济落后造成人民群众民主法制意识淡薄。另外,世

8、界上民主化建设的潮流也使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显得更加必要。,知识拓展,1.“文化大革命”时期中国出现了特殊的集党、政、军、司法等大权于一体的“革命委员会”一元化体制,它对中国民主的最大危害是 A 冲击了中国的宪政(以宪法为中心的民主政治 ) B 打砸抢非法夺权的专制机构 C 导致了“文革”的法西斯体制 D 维护和发展了个人崇拜,巩固练习,A,2.某省委大楼曾出现过一副“赠省委诸公”对联:“歧路亡羊,滑下去,便是修正主义烂泥坑;悬崖勒马,改过来,还算无产阶级当权派。”此场景应该出现在 A新中国成立初期 B三大改造时期 C“大跃进”时期 D“文革”时期,D,3.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观察中国一书中写道

9、:“他们每天都亲眼目睹少年们在阶级斗争的借口下,对长辈进行抢劫、报复、打骂和侮辱;他们必须出席公开批判邻居、朋友、同事和父母的大会,甚至还要积极发言”费正清笔下的历史事件A严重践踏了中国的民主和法制 B促进了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 C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 D体现了启蒙思想的自由平等,A,4.十年动乱期间,刘少奇被迫害致死。这起中共历史上最大的冤假错案留给我们的主要教训是 A必须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 B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C必须坚持改革开放的方针 D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D,二、新时期的民主法制建设,1.伟大的转折,“新时期”从什么时候开始?确立了怎样的指导思想?,从十一届

10、三中全会开始。确立了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的指导思想,即为了保障民主,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12),伟大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如何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时期的“遵义会议”?,第一,遵义会议是民主革命时期的历史转折点,它结束了王明的“左”倾错误,重新确立了党的正确路线、组织路线和军事路线,在中国革命的危机关头挽救了党、红军和中国革命。 十一届三中全会则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历史转折点,它全面纠正了自1957年以来党的指导思想上的“左”倾错误,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错误,重新恢复了党的正确的思想路线、组织路线、政治路线。,第二,遵义会议上开始形成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

11、领导集体,而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知识拓展,1.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现在的问题是法律很不完备。很多法律还没有制定出来。往往把领导人说的话当做“法”,不赞成领导人说的话就叫做“违法”,领导人的话改变了,“法”也就跟着改变。所以,应该集中力量制定各种必要的法律, 邓小平,加强法制建设,2、首要环节:平反“文革”前后的冤假错案,3、基础措施:政治体制改革,4、中心措施:法制建设, A.逐步建成完备的法律体系:颁布了1982年新宪法,并对它进行了多次修订,相继出台了选举法刑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等各种法律法规。,B.1989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

12、国行政诉讼法和1999年4月行政复议法的通过。使“民告官”有了法律保证。,C 1997年,中共“十五大”把“依法治国” 确立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1999年3月,“依法治国”被正式写入宪法。,全国人大通过法律情况,到1995年底,全国人大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共制定了280多部法律,涵盖政治经济文化领域。,法律体系初步形成 基本做到有法可依,“依法治国”被写入宪法,依法治国就是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法律化、制度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邓小平语),法制 法治,法制:法律制度 法治:依法治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

13、行政诉讼法颁布后的5年中,各级人民法院共审结行政案件近50万件,已受理的行政案件几乎涉及所有行政管理领域。全国法院行政案件受案数从1992年的27125件,增加到2001年的100921件;原告的撤诉率从37.84%下降到32.38%;原告的败诉率从35.93%下降到28.61%;被告的败诉率则从21.98%上升到25.67%。,阅读与思考,用法律规范政府行为,拨乱反正,制度建设,法律建设,依法治国,新时期民主政治建设成就,我们身边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 中华人民共和

14、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2.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框架基本形成,1.1978年,邓小平曾说:“现在的问题是法律很不完备,很多法律还没有制定出来。往往把领导人说的话当作法,不赞成领导人的话叫做违法,领导人的话改变了,法也就跟着改变。”这主要反映了 干部队伍官僚主义严重 我国还没有出台社会主义法律 一些党员干部的法律意识淡薄 亟待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A B C D,巩固练习,B,2.从将法仅当作统治和控制社会的工具,提升到将法作为一种价值理念和治国方略的高度,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和治国方略的历史性转变。下列文献中明确提出这一理念的是 A.1949年中

15、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1980年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 D.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D,当前我国法律并不允许“安乐死”,而宁夏女孩李燕患有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现在已经丧失了自理能力,她希望能够合法地“安乐死”。她的情况经媒体报导后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依据我国现行法律,能够审查讨论安乐死申请议案,决定是否就“安乐死”立法的是 ( )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最高人民法院 D国务院司法部,A,1.基层民主选举的地位,是落实宪法赋予人民的权利、保障人民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重要举措,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1989年中

16、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 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村委会、居委会的干部有居民或村民直接选举产生,每届任期均为三年。 根本变化:由任命到选举,2、基层民主选举制度的确立,3、基层民主选举积极作用,村民自治不断扩展,激发了广大农民的政治热情,保障了农民的合法权益。,“文革”对民主法制的破坏挫折,新时期的民主法制建设(法律化、制度化) 成就,基层民主选举(基础环节) 成就,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民主政治曲折发展,发展状况,1949,1954,1956,1966,1976,1978,1980,1982,1997,1999,.,.,.,.,.,.,良好开端,重大挫折,伟

17、大 转折,发展完善,中国民主政治曲折发展历程的原因 长期存在的封建专制传统,缺乏民主意识; 长期的经济文化落后,造成人民群众民主法制意识淡薄; 党内出现了“左”倾错误。,20世纪中国三次历史性的巨变,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结束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历史,改革开放,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时至今日,“中国模式”作为一种独特的发展道路,引起了国际上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讨论青年评论家俞可平说,中国是采取“增量民主”的办法,“增量民主”表现为渐进地积量变为部分的质变。俞可平认为 A中国的民主模式是最佳模式 B中国民主政治建设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C中国民主政治建设无需借鉴西方 D“中国模式”具有世界意义,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