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课间”活动内容体系的策略研究.doc

上传人:哈尼dd 文档编号:3490399 上传时间:2019-09-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7.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课间”活动内容体系的策略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大课间”活动内容体系的策略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大课间”活动内容体系的策略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大课间”活动内容体系的策略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课间”活动内容体系的策略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课间”活动内容体系的策略研究.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构建以人为本身心合一的锻炼方式 -“大课间”活动内容体系的策略研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健康代表着“身”、“心” 完美结合的状态。大课间活动是基于广播操、自编操发展起来的,其丰富多彩的内容,活泼自由的形式,深受学生的喜爱。积极实施体育课间操的改革与创新,发现通过实施“大课间活动”,可以明显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使学生掌握更多的体育技能,心理健康,表现出乐于与人合作,关心他人与集体,并能将这种良好的思想转移到日常学习与生活中。通过积极探索、不断丰富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和活动内容,使它更加科学、合理。关键词: “大课间” 活动体系 策略大课间活动一般包括自编韵律操、游戏、健身操、现代

2、舞蹈、民俗舞蹈、放松操等,通过队形的变换,游戏形式的转变、音乐节奏的变换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达到锻炼学生身心的目的。一、体育大课间活动要整体规划、设计合理1、自编操必须符合运动学规律和学生的运动能力自编韵律操整套动作以能全面锻炼身体为原则,选择有不同作用的、锻炼效果好的动作,突出整套动作的功能与特点。内容包括头颈、上肢、下肢、躯干等身体各部位的,动作幅度大小相间,节奏快慢有序,流畅连贯、搭配合理。即:通常以离心脏较远,运动量较小的上、下肢运动开始,中间是胸部、体側、体转、腹部运动,随后较剧烈的全身运动或跳跃运动,最后是整理运动。因此在编排时一定要体现科学性,操的节数、八呼数及时间掌握要合理,达

3、到锻炼目的。反之动作搭配不合理,难度过于大,学生不但达不到锻炼的效果,反而在不合理的动作中或在动作的难度中受伤。一切以学生锻炼身体为本。 2、针对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编排动作根据学生年龄大小、体质强弱以及活泼性和对新事物的接受程度编制自编操。小学生应选择活泼轻快,模范性、时代性强,简单易学的动作。如韵律操,节奏鲜明;动物模仿操,形象可爱;流行歌舞,卡通动画,富有朝气和活力。以不同的运动项目编成体育综合操,通过这些练习培养学生正确的身体姿势,养成自觉锻炼的好习惯,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生活,增长了见识。 3、健身操、舞蹈等不但要体现其锻炼价值,还要体现其艺术观赏性 编成一套优秀的健身操或舞蹈,就

4、如创造了一件艺术品,它蕴涵了体育的基本动作技术及美育和音乐的特色,合理的融合在一起。因此在大课间中要塑造学生形态美,在节奏鲜明,旋律优美的音乐伴奏小进行系列的伸展、跳跃、踏轻移步,使人的躯体在动感中产生美;在活动中要培养学生乐感美,将动作节拍口令指示化,是忽略了音乐本身具有的教育功效,因为音乐是一门抒发情感的艺术,选择了好的音乐可体现师生内涵和情感、学校的精神面貌。音乐美感和动作美感的完美融合是一种内在美和外在美的统一;在活动中要启迪学生创造美、表现美。在健身操或舞蹈练习中,留一段音乐给学生自创动作展示。4、大课间活动要为终身体育服务一套好的大课间活动操可以影响到人的一生,其动听的音乐,优美大

5、方的动作,吸引人的游戏,不但使人身体得到锻炼,还可以使人思想上健康向上。因此,我们在编排大课间活动操时,不但要考虑动作的规律性和锻炼价值,还要考虑整套操所表达的思想意义,爱生活、爱学习、爱运动、爱学校、爱祖国,要做到催人向上,积极进取。二 发挥学校整体功能,提高大课间学生活动质量和锻炼效果1、保障体育活动时间,提高师生的身体健康水平根据我校的实际,我们在课间操的基础上,结合时间安排、活动内容和人员参与等方面进行编排,形成具有特色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在时间安排上,我们根据自身学校特点,定出大课间的时间在45分钟左右;根据学习时间和人体最适合锻炼的时间,上学期安排在下午第三节课,下学期安排在上午二三

6、节课中间,在内容的选择上,我们提出以广播操为基础,与快乐体育活动、地方传统特色项目和学生体育兴趣相结合,在执行国家广播操的同时,创编有自己特色的学校自编操“踏浪”,特色项目(如兔子舞、踩踏板、跳羊角球、滚铁环等等)。在项目设置上,选择游戏、欢乐的体育项目、舞蹈、小组比赛等。在人员的参与上,根据“学校要把健康第一作为指导思想;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的理念,提出面向全体师生参与,提高全校师生的健康水平。2、配置体育器材,改善场地设施学校通过自力更生,迎难而上。通过政府投入、教育行政部门拨款、学校自筹等多种渠道筹措资金。购买了流行的板球、呼啦圈、跳跳球、多人长绳等器材;充实了篮球、足球、羽

7、毛球、乒乓球等传统器材;自制了铁环等器材,踏板器材,既实用又把园地建得各具特色,学校充分利用了校园的自然条件。在较大的空地上,做呼啦圈活动,接力游戏等;在跑道地上,做弹弹球活动,各种设施与墙画不仅美化了校容校貌,而且体育和理想道德教育寓于活动之中,使学生受到了潜移默化的教育。3、各施其职,分工合作统一协调学校领导是大课间活动工作的指挥部,对各部门工作做出切实可行的措施、要求,做到各施其职,并进行定期检查,评价和导向工作。体育科组是大课间活动工作的中心,老师通过体育课、体育锻炼等教学活动教会学生做操、跳舞、玩游戏,掌握规范动作;培养体育骨干做操带动作用;规划全校班级做操场地,安排出操次序及建立常

8、规要求;主持日常做操工作。班主任是学校大课间活动工作的组织者。做好本班学生的思想教育疏导和组织工作,是提高整体做操质量的依靠力量。音乐,美术科组老师是大课间活动工作的“助理导演”者。通过音、美学科教学的有机渗透,帮助学生掌握出操队列步伐、做操的韵律节奏,引导学体现“健力美”体姿,培养学生自我塑造美的情操。4、制订可行的激励制度,提高做好大课间活动工作的积极性 建立必要的工作评估奖励制度是落实措施,激励进步,使工作持之以恒的重要手段。针对学生的锻炼情况,定期举行比赛,定期做出成绩给予鼓励;对各班级做操可建立天天评、周小结,期中(末)总评等形式表先进树榜样;也可结合学生体育成绩的考核评定,鼓励学生

9、积极做操;还可以纳入评选三好班级、先进班集体的条件之一,培养“爱集体从我做起”的精神等。其次,对大课间课题组开展活动提供教研经费,做到专款专用。三 适时创新练习手段与内容、组织形式等,增强学生练习新鲜感实践证明,学生对游戏的兴趣只有一个月。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内挖掘大课间的练习效果,就需要体育工作者在练习手段、练习内容、组织形式上下功夫,虽然采用比赛、完成任务等手段还很有效,但如果把学生的自主性挖掘出来、积极性调动起来,让学生自己在体育课堂上、课余活动中发挥创造力,那么教者省力,学者有兴趣。学生创新一个新动作,如果得到老师的赞赏,他们会觉得有成就感,然后又去想新动作、新的造型与变化,形成一种良性循

10、环。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兴趣挖掘的过程,在这过程中师生平等,同学平等,人人献技献策,造就了学生练习起来乐此不疲。四 体育大课间活动能促进学生健康目标的实现 1、大课间活动能提高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任何一种运动的开展都需要培养兴趣,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培养他们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爱好。体育大课间活动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身体状况,编成多套动作欢快、节奏鲜明、时代感强或富于童真气息、运动量适度的舞蹈或韵律操,适合不同年龄学生的需求。学生的兴趣体现在他们学习大课间活动的要求上,学生认为一节课教完两节操还嫌不够,希望老师快点教完,恨不得整节课全部学新游戏、健身操。教

11、熟八节一般广播操要4学时,而同样节数的自编健身操2学时可以熟练掌握,学生参与大课间活动的兴趣明显高于广播操。2、大课间活动能促进学生运动技能的掌握将技能教学编入大课间活动中,不但可以掌握复杂、枯燥的内容,还可以熟练简单、易学的内容。如将乒乓球、篮球、田径、等体育项目的动作按照儿童的年龄特点及身体状况,吸收舞蹈、艺术体操、健美体操中节律性较强的动作,把运动与健美有机融合,编成儿童韵律操,配以动听的音乐,将大大激发学生对自编操运动的兴趣。如乒乓球操模拟运动员挥拍正面拉弧圈球的动作,锻炼四肢的协调性和灵敏性。足球操强调脚弓踢球的动作,起到锻炼下肢的作用。田径操可展现田径运动员的英姿,达到锻炼心肺功能

12、的作用。3、大课间活动能促进师生身体健康,提高师生的身体素质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及学校办学特色,设计、融汇、美化特色项目的动作,编成学生喜爱参与的舞蹈、韵律操,可以培养学生身体的正确姿势,提高神经系统中特别是前庭分析器官的机能和控制协调能力,发展灵敏、柔韧、力量、协调素质。如灵敏协调的素质是通过肢体的反应和动作体现出来的,它是人的运动技能、神经反应和各种身体素质的综合表现。儿童的神经系统发育最早、最快,应抓紧这一时期进行灵敏素质练习,使他们具有较好的反应能力,动作速度、平衡力、节奏感都有明显的提高。通过音乐节奏快慢调节自编操的强度,发展学生体能。研究发现:学生不喜欢慢的节拍,对快的节奏有好感,他

13、们觉得这样更刺激、更活泼,更好运动(玩),更能表现自我。就4、大课间活动操能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体艺是不分家的,通常大课间活动都配以节奏明快、富于律动的音乐,使此项活动更有艺术性,更吸引人去共同参与,学生边做操边欣赏音乐,心情轻松愉快,动作不拘一格,感觉是一种享受。这样能达到愉悦身心,调节情绪的目的。 5、大课间活动能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在大课间活动的分小组练习,分小组比赛过程中,小组学生互相支持、合作愉快。在小组比赛时,学生表现相互关心互相提醒。在班级比赛、区评比时,好多同学又表现关心班级、关心学校的一面,此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尊重对手,关心他人,比赛第二,友谊第一。通过自编

14、教学与练习,学生的合作能力、交往能力,对集体和社会和关心程度都得到提高,这种精神也往往迁移到日常生活与学习中,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在集体活动中协调配合意识与能力,增强了情感的体验与表达。综上所述,“大课间” 活动内容延伸到学生课余体育锻炼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内容体系应以人为本。运用和管理时都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科学设计与编排,充分运作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发挥学校整体功能,提高做操质量和锻炼效果,达到促进学生健康的目标,全面发展素质教育。参考文献1杨贵仁 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杨贵仁在全国落实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现场研讨会上的讲话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

15、06年2月15日2许舒翔 广东省教育厅在全国“落实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现场研讨会上的发言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6年2月15日3闫海涛 辽宁省鞍山市教育局在全国“落实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现场研讨会上的发言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6年2月15日4朱云芳.谈体育教学中的创造教育.宁波市体育论文集.1997.65曹振康.普通高校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困惑与对策.上海体育科研.1995,4.126曾敏.改革体育课外锻炼,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宁波市体育论文集.1997.67周青试析.中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和对策. 宁波市体育论文集.1997.6 8田忠.关于高校体育俱乐部对增强学生体质的绩效研究.四川体育科学.1995(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