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考纲解读.doc

上传人:田海滨 文档编号:34993 上传时间:2025-07-09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1.0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考纲解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中考考纲解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中考考纲解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中考考纲解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中考考纲解读.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2014年中考化学考纲解读近几年我省的中考考纲基本稳定,对比2014年和2013年的考纲,整体内容基本没变,略有细微调整。表现为:知识与技能目标的考点,2014年和2013年相比是“四升6降1改2删除”(2013年“四降一升一并一加”),相对于2013年,变化还是比较大。由于近几年考纲的稳定,决定了安徽中考化学学科的考试形式已经相当成熟(具有徽派风格),在全国有一定的影响力,对平时教学、后期复习、中考答卷都有很好的导向作用。(一)考纲的编写依据考纲的的编写是依据教育部2011年版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的内容和要求,结合我省初中化学实际确定的。因化学课标已有“实验版”变为“2011版”,

2、 2014年是实施“2011版”课标第二年,又是使用2012版新版九年级化学教材的第二年,“2011版”课标变化必然体现在2014年中考考纲上,因此,研读2014年中考考纲变化,对2014年中考试题走向的把握是很有价值的。(二)命题的指导思想、基本思路和原则。(与2013年比较)1.命题的指导思想(三个有利于)(1)有利于全面和准确地反映初中毕业生在化学学习目标方面所达到的水平。要求初中毕业生掌握自身未来发展所需要的最基础的化学知识和技能,具有运用化学知识、技能和方法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能够从化学的角度逐步认识自然与环境的关系,分析和解释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2)有利于引导教师

3、转变教育观念、改变教学方式,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促时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要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注意考查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3)有利于普通高中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择优录取学生,促进普通高中的均衡发展。要根据学生的发展水平进行命题,并根据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的要求,设置开放性、探究性试题,保证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真实地表现出自己的水平。2. 2014年命题的基本思路和原则2014年命题的基本思路:重视基础、关注探究、联系实际、促进发展。2014年化学学业考试的命题应遵循以下两个原则:(1)根据化学课程标准确定考查内容与要求命题的依据是教育部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

4、2011年版)。命题必须遵循“标准”的要求。考查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时所用到的知识与技能仅限于本说明“三、考试内容和要求知识与技能”所列的范围内。在考查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应重视考查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在试题内涵中应体现课程标准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要求。不过分追求知识点的覆盖面,不苛求知识的细节,不拘泥于概念的准确辨析。(2)遵循新课程理念设计试题命题时凸显义务教育阶段化学学习必须掌握的核心观念,如元素的观念、微粒的观念、物质分类的观念以及化学反应与能量的观念(初中化学四大核心观念),关注学生化学基本观念的形成与发展水平。注重在具体的情景中考查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

5、应用,减少记忆性试题,增加开放性试题。突出学科特点,注意对以实验为核心的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一定要让平时经常亲身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活动的学生在应考时表现出他们的长处。突出化学与生活、社会和科技发展的密切联系,从日常现象中选择试题素材,体现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基本理念。引导学生主动关心人类面临的化学有关的重大社会问题,体现化学教育的人文价值。(三)考试性质和目标初中毕业化学学业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考试,目的是全面准确地考查初中毕业生在化学学习方面所达到的水平。化学学业考试的成绩既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的主要依据之一,也是高一级学校招生的主要依据之一。化学学业考试以促进学生全

6、面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突出基础性、启蒙性、发展性,考查学生学习和未来发展所需要的最基础的化学知识和技能;考查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以培养的社会责任感,提高未来公民适应现代社会生活能力。(四)考试内容和要求考试以“标准”的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为依据,重点考查最基础的化学知识和技能、基本的方法和价值观,以及对化学、社会和技术的相互关系的理解,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等。1.知识与技能根据“标准”的要求,化学学科学业考试在知识与技能维度上的考查内容包括“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

7、秘”、“物质的化学反应”和“化学与社会发展”四个方面(一级主题),含十五个二级主题,92个考核点。这些知识和技能为学生将来继续学习化学和进入现代社会生活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在三维目标中,知识与技能既是评价的重要内容,也是评价过程与方法、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载体。应规避纯技能、技巧方面的内容,弱化单纯的计算技能的考查。注重对义务教育阶段化学核心观念的考查,重点考查身边的化学物质;注重考查社会生活及社会实践中的具体问题,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以及运用这些概念的原理在实际情景中分析、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注重考查学生的信息处理、分析和加工能力;考查学生的化学实验技能和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设

8、计能力。具体内容如下:认知性学习目标水平的说明:A:了解水平:对学习过的化学基础知识内容能再认或回忆。即知道“是什么”。常用的行为动词:知道、记住、说出、列举、找到等。(在知识和技能的目标考核要求中共31个点。)B:理解水平:对所学的化学知识有初步认识,能够正确复述、再现、辨认或直接使用,即知道“为什么”。常用的行为动词:认识、了解、看懂、识别、能表示等。(在知识和技能的目标考核要求中共40个点。2012年45个点)C:应用水平:领会所学化学知识的含义及其适用条件,能够正确判断、解释和说明有关化学现象和问题,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必要的分析、类推、计算和论证一些具体的化学问题。即能够“运用”。

9、 常用的行为动词:理解、解释、说明、区分、判断等。(在知识和技能的目标考核要求中共21个点。2012年18个点)(高层次的要求包含低层次的要求。)有关知识与技能的考查目标要求见“知识树”2014年化学考纲中的几个变化点一级主题二级主题考试内容2013年考试要求2014年考试要求变化身边的化学物质地球周围的空气空气的主要成分BA水与常见的溶液溶液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意义A删除金属与金属矿物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B常见金属的主要化学性质C物质桅构成的奥秘化学物质的多样性从组成上区分纯净物与混合物BC从组成上区分单质和化合物BC从组成上区分有机物和无机物BC微粒构成物质物质的微粒性、多样性B物质的微粒

10、性B认识化学元素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BA物质组成的表示用化学式表示常见物质的组成CB化学与社会发展化学与能源和资源的利用水对生命活动的重大意义A删除2.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的目标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1)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和基本过程,能提出问题,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这是本次课程改革的突破点。“标准”明确提出“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中的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也是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的重要内容”。命题时将在注意考查认知性学习目标的同时,注重考查学习科学探究能力,以“标准”提出的科学探究能力的8个要素“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

11、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为着眼点,侧重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如提出问题、探究并明确问题的本质,查阅并收集资料、证据,调查研究等;二是从事探究的能力。如制订计划、提出假设、建立模型设计实验,以及比较差异、分类概括、推测、分析评价等;三是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如提问、讨论、解释数据、制作图表以及描述、交流等。(2) 能用变化与联系的观点分析化学现象,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考查学生化学学科的核心的观念、方法和能力。(3)基本的实验技能能进行药品的取用、简单仪器的使用和连接、加热等基本的实验操作。能根据实验目的选择实验药品和仪器,并能安全操作。初步学会配

12、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初步学会用酸碱指示剂、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2013年新增)初步学会根据某些性质检验和区分一些常见的物质。初步学习使用过滤、蒸发的方法对混合物进行分离。初步学习运用简单的装置和方法制取某些气体。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达成主要落实在平时教学过程中,有些目标很难用纸笔测验来考查。为了突出此类目标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重要性,初中学业考试化学纸笔测验中将主要渗透以下目标:1科学的物质观,如“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变化的”、“化学变化过程中元素不变”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逐步树立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的观念。2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生活现象和社会问题,初步形成主

13、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3珍惜资源、爱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观念。4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5热爱祖国和家乡的情感。(四)例证性试题及解析分析(五)考试的形式及试卷结构考试采取闭卷、笔答形式,试卷满分60分(与物理合卷考试时间共120分钟)。试卷结构:项目分值考试内容分布身边的化学物质20物质构成的奥秘12物质的化学反应20化学与社会发展8科学探究18(渗透在上述内容中)考试要求A15B30C15题型分布选择题20填空和简答题34计算题6试题难度分布较容易题42中等难度题12较难题6一级主题所占分值考纲参考值2011年2012年2013年身边的化学物质23222120物质构成的奥

14、秘109812物质的化学变化16211920化学与社会发展11888科学探究16191918(渗透其中)(六)参考试题二、近年来安徽省中考化学命题分析1.近三年来中考命题各题考点分析。 年份题号2011年2012年2013年1化学与社会发展(合成药物、新材料、化石燃料的使用、化肥的使用)化学与环境污染问题(焚烧秸秆、可吸入颗粒物、臭氧的物质分类)化学与环境污染问题(火力发电、一次性木块对能源的消耗)2营养物质(六大营养素)六大营养素六大营养素3化合物中某元素的化合价化合物中某元素的化合价化学式的含义(组成、构成、物质的类别、化合价)4化学式(组成、构成、物质的类别)化学式的含义(组成、构成、物

15、质的类别)基本的实验技能(实验操作是否正确)5原子结构知识(元素周期表某个信息)原子结构知识(元素周期表某个信息)化学反应的相关知识6基本的实验技能(实验操作是否正确)自然界中水(水的循环、用途、水分子)自然界中水(节约、保护水资源,水的净化)7化学反应、质量守恒定律、元素的含量基本的实验技能(实验操作是否正确)原子结构知识(元素周期表某个信息)8物质的性质与变化、物质分类分子运动、pH、酸碱指示剂物质的性质与变化(以自然界中的碳循环)9科学探究(酸碱性,酸碱指示剂、pH、导电性、氧气的鉴别)化学反应的类型。分类法学习方法考查10有关溶液的知识(溶解度、质量分数)有关溶液的知识(溶解度、质量分

16、数)有关溶液的知识(溶解度、质量分数)11身边的化学物质(以实物药片为载体,考查物质分类酸碱盐之间的复分解反应)身边的化学物质(以生活中常见的水管为载体,考查物质的分类、组成)身边的化学物质(以生活中常见的铁锅为载体,考查物质的分类、组成等知识点)12气体的制取(一种常见的气体的制取知识,以及与该气体有关知识考查)气体的制取(二氧化碳的制取)气体的制取(氧气的制取)13化工流程题(以工业碳酸钙制氯化钙为背景,考查物质变化、实验操作、化学物质与健康知识)化工流程题(以贝壳制纳米氧化镁为背景,考查物质变化和用途、实验操作)化工流程题(以黄铁矿制浓硫酸为背景,考查物质变化和用途、实验操作)14实验探

17、究(以铁丝燃烧没有火焰,蜡烛燃烧有火焰为研究课题,在考查基本知识的同时,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应用知识的能力)实验探究(以“暖宝宝”中的成分是什么为研究课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应用知识的能力)实验探究(以维C泡腾片加入水后产生气体为研究课题,对探究能力要素:假设和猜想、解释和结论的考查)15科学探究(开放性)锌和铝的金属活动性的探究(考查科学探究的要素,渗透知识和技能、研究方法的考查,如化学方程式书写、物质的性质、控制变量思想等知识)科学探究(开放性)探究“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中的催化剂。(考查科学探究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设计方案的能力,会用控制变量的方

18、法研究问题)科学探究(开放性)探究“锌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快慢的因素有哪些”(考查科学探究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设计方案的能力,会用控制变量的方法研究问题)16化学计算(质量分数和化学方程式的的简单综合计算)化学计算(质量分数和化学方程式的的简单综合计算)化学计算(质量分数和化学方程式的的简单综合计算)2.选择题高频考点分析(1)基本固定化学与环境(社会发展):第1题(2011安徽)1为纪念化学对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的贡献,联合国将2011年定为“国际化学年”。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合成药物的研发和使用,保障了人体健康B.新材料的研制和应用,提高了人们的生活品质C.化石燃料的直接利用,

19、促进了低碳经济的发展D.化肥的合理使用提高了农作物产量,缓解了人类粮食危机(2012安徽)1我省环保部门按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着力做好细颗粒物(PM2.5)和臭氧(O3)等新增指标的监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燃烧植物秸秆不会造成大气污染 B吸入细颗粒物对人体健康没有危害C化学在环境监测和保护中起重要作用D臭氧(03)是一种氧化物(2013安徽)1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美丽中国”,我省各部门积极采取措施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力推火力发电B焚烧塑料垃圾C推广使用公共自行车D使用一次性木筷营养素:第2题(2011安徽)2、下列几种常见的饮料中,不含有机物的可能是【 】 A 果汁 B 牛奶

20、 C 矿泉水 D 啤酒(2012安徽)2下列几种常见的食物中,维生素含量最丰富的是() A米饭 B苹果 C蛋糕 D大馍(2013安徽)2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期,需要摄取较多的蛋白质下图中蛋白质含量最高的是() A橙子 B西红柿 C大豆 D玉米化合价:2011(3),2012(3),2013(3,不单独命题,穿插在化学式的考核中)(2011安徽)3、科学家发现纳米硒(Se)可将汞转化为HgSe,从而消除汞污染。HgSe中汞元素为+2价, 则硒元素的化合价是【 】 A. +2 B. 0 C. 1 D. 2(2012安徽)3C3N4是一种新型材料,它的硬度比金刚石还高,可做切割工具在C3N4中,C的

21、化合价为+4,则N的化合价是()A+5B+3C+1D3(2013安徽)3我国科学家用滤纸和二氧化钛(TiO2)薄膜制作出一种新型“纳米纸”,又在纳米纸上“铺”一层“萘胺”(C10H9N)染料,制成一种试纸,用于检测食品中亚硝酸盐浓度的高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二氧化钛中Ti的化合价为+2B萘胺中C、H、N的原子个数比为10:9:1C二氧化钛和萘胺都是有机物D这种试纸是一种新型化合物化学式:2011(4),2012(4),2013(3)(2011安徽)4、绿原酸(C16H18O9)被誉为“第七类营养素”,它可以从我省栽种较广的杜仲(中药材)中提取。下列有关绿原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一个分

22、子中含有9个水分子 B.在一定条件下,可燃烧生成CO2和H2O C.属于氧化物 D.分子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1(2012安徽)4三甲醚(C2H60)是一种清洁燃料,能替代柴油作车用能源,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下列有关二甲醚的说法错误的是()A由C、H、0三种元素组成B一个分子中含有3个氢分子C相对分子质量为46D属于有机化合物(2013安徽)3我国科学家用滤纸和二氧化钛(TiO2)薄膜制作出一种新型“纳米纸”,又在纳米纸上“铺”一层“萘胺”(C10H9N)染料,制成一种试纸,用于检测食品中亚硝酸盐浓度的高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二氧化钛中Ti的化合价为+2B萘胺中C、H、N的原子个数比为10:9

23、1C二氧化钛和萘胺都是有机物D这种试纸是一种新型化合物元素周期表中某一方框元素:2011(6),2012(7),2013(7)(2011安徽)5、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53 I碘126.9 A. 碘盐是人体摄入碘的唯一来源 B. 碘原子的质子数为53 C. 碘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6.9 D . 碘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53(2012安徽)5以色列科学家因发现准晶体独享2011年诺贝尔化学奖准晶体具有许多优良性能,如准晶体A165Cu23Fe12耐磨、耐高温,可用作高温电弧喷嘴的镀层右图是铁元素的部分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Fe的原子序数为26BAl、Cu、Fe

24、的单质在空气中很稳定CAl、Cu、Fe的金属活动性逐渐增强D该准晶体中Al、Cu、Fe的质量比为65: 23:12(2013安徽)7最近科学家用钙原子轰击铕原子,合成117号元素(部分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94g B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7C该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117 D钙和铕都属于金属元素实验基本操作:2011(6),2012(7),2013(4)(12基本操作没有重复)(2011安徽)6、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收集CO2并验满 B. 加热液体 C. 取用液体 D. 收集氧气(2012安徽)7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称取食盐 B稀释浓

25、硫酸 C检查气密性 D点燃酒精灯(2013安徽)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滴加液体B取用固体 C 测溶液pH D 过滤自然界的水:考点不稳定,2010(6),2011年考了“干水”,2012(6),2013(6)(2012安徽)6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在自然界中不断循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B水是常见的溶剂,广泛用于工农业生产C为了节约用水,可以用工业废水直接浇灌农田D自来水中只含水分子,不含其它粒子(2013安徽)6 2013年“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节约保护水资源,大力建设生态文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保护水资源,禁止使用化肥、农药B利用沉降的方法

26、将硬水转化成软水C工业废渣的任意排放,不会污染水体D城市浇花,使用喷灌、滴灌技术化学变化(与化学方程式紧密结合):2011(7), 2012(9), 2013(5)考试的点多,如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化学反应的类型等。(2011安徽)7、科学家提出:“硅是未来的石油”,制备粗硅的反应为:SiO2+C=Si+nC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化学方程式中n=1 B. 该反应为置换反应C. 反应前后原子总数发生变化 D. 硅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2012安徽)9美国化学教材把化学反应分为5种类型,除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外,第五种就是燃烧反应一种物质快速结合氧气

27、生成一种或多种氧化物的反应下列反应既属于化合反应又属于燃烧反应的是()AS+O2SO2BCO2+H2O=H2CO3CHCl+NaOH=NaCl+H2ODCH4+2O2CO2+2H2O(2013安徽)5二氧化碳和氢气可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甲醇:CO2+3H2CH3OH+H2O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为CO2的利用创造了一种新途径B钌膦铬合物的质量在反应前后发生了变化C氢原子数在反应前后发生了改变D属于复分解反应溶液(溶解度曲线):第10题。(2011安徽)10、蔗糖是生活中常用的调味品,其溶解度曲线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蔗糖在热水中的溶解度比在冷水中的小

28、B.将蔗糖饱和溶液蒸发溶剂后恢复至原温度,有结晶现象C.温度升高,溶液中蔗糖的质量分数一定增大D.t1度和t2度时的两份蔗糖溶液,所含溶质的质量不可能相等(2012安徽)10硫酸钠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其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硫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B30时硫酸钠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40%C40时硫酸钠的溶解度约为50gD50时硫酸钠饱和溶液降温后一定饱和(2013安徽)10如图表示某物质在水(a)和酒精(b)中的溶解度曲线下列有关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水和酒精中的溶解度相同B.在水和酒精中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0时,其水溶液比其酒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29、大D.40时,其水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8%(2)经常出现:化学学习方法: 2011(9,推理法), 2013(9,分类法),这是选择题命题中今后要注意的问题。(2011安徽)9、科学探究中常用到推理的方法根据下列实验事实推出结论正确的是()编号实验事实实验结论A某溶液使酚酞溶液变红该溶液一定是NaOH溶液B某物质可以导电该物质一定是金属单质C常温下,测定某溶液的PH=3该溶液一定呈酸性D某气体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该气体一定不含氧气(2013安徽)9分类法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下列不属于分类方法的是()A物质可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纯净物又可分为单质和化合物B有机高分子材料可分为天然有机高分子材

30、料和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C人体中的元素可分为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D空气可分为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其他气体和杂质点评:分类的方法很多,根据物质的组成、性质不同可以对物质进行不同的分类(3)偶然出现:碳循环:2013(8),分子运动:2012(8)3.非选择题考点分析11题,2009年水瓶胆为载体, 2010年以上海世博会展品为载体考核金属和金属材料知识,2011年以实物药片为载体, 2012年以生活中常见的水管为载体, 2013年以生活中常见的铁锅为载体,考查金属和金属材料、有机合成材料,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等相关知识。最后一空设计开放性填空。1(2012安徽)1化学新材料的应用,使人们的生

31、活质量不断提高如图是不同年代常用的水管(1)图示水管中,含有的金属元素是Fe、Zn,含有的有机合成材料是塑料(2)铸铁管容易生锈工业上常用稀盐酸来除铁锈(Fe20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Fe2O3+6HCl2FeCl3+3H2O请你提出一种防止铁制品锈蚀的方法:在铁制品表面涂漆(3)由水管所用材料的变迁,你得到的启示是化学对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有重要贡献考点: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点评:本题通过材料的变迁考查了金属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题干提供的信息结合物质的性质进行,书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要注意配平(2013安徽)11(6分)铁锅、铝锅是生活中常用的炊具,如图是铁锅的示意图(1)铁锅含有

32、合金单质Fe(写化学式),含有的有机合成材料是塑料(2)炒菜时铁锅中的油着火可用锅盖盖灭,其原理是隔绝氧气(3)铝锅轻便、耐用,其原因是铝的密度小、常温下,与氧气反应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阻止铝的进一步氧化(4)废旧铁锅、铝锅不要随意丢弃,应回收利用,这样做的意义是减少环境污染,节约资源考点:生铁和钢;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金属的回收利用及其重要性;灭火的原理和方法;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276929 点评:本题考查了合金、有机合成材料、灭火原理、金属的性质、金属资源的回收利用等问题,难度不大,依据所学知识细心分析即可12题,2009年废铜制硫酸铜,2010年制氧气,2011年

33、以甲烷为载体,考核甲烷相关知识,2012年制二氧化碳,2013年制氧气,考查常见气体制取的方法(氧气、二氧化碳),并对所学知识适当的迁移应用。(2012安徽)12某石灰厂需要测定石灰石样品中CaC03的质量分数小刚设计了如图1所示装置来完成实验(杂质不与酸反应):(1)仪器的名称是锥形瓶A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CO3+2HClCaCl2+H2O+CO2(2)c装置应当选择I、中的(填“I”或“”),其作用是充分吸收二氧化碳(3)小华提出,要使测定结果更准确,应把A装置改成如图2所示装置,并在反应前、后通入空气,其目的是排除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干扰;使生成的二氧化碳能被充分吸收考点:实验探究物

34、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书写化学方程式。点评:本题考查知识综合而全面,解题时分析探究过程中各装置的作用,理清探究思路,并根据探究思路逐步进行分析,才能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2013安徽)12(7分)空气是人类活动必需的自然资源工业上常用分离空气的方法制取氧气,实验室常用物质分解的方法制取氧气(1)工业制氧气是变化物理(填“物理”或“化学”)变化(2)图中仪器a的名称是铁架台(3)实验室制取并收集氧气,可选择A和C(或E)或B和C(或E)装置(填字母代号),此法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或2H2O22H2O+O2(4

35、检查B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可借助水和图中的其他装置)将B和C相连的橡皮管用止水夹夹住,从长颈漏斗中倒入水至淹没下端管口,使长颈中形成一段水注,过一会,水注不下降证明装置气密性良好考点:氧气的制取装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氧气的收集方法276929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制取氧气反应原理及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属于基础性的考查,注意若采用A装置时要看试管口是否有一团棉花(马鞍山市2013期末卷)23(16分)下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的气体制备和收集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装置是 (填字母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用装置D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 。(2)

36、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若选用C做发生装置,你认为选用C的优点是 。(3)欲使用装置E用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则气体应从 (填“a”或“b”)端通入;欲使用装置E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先将瓶中装满水,再将气体从 (填“a”或“b”)端通入。(4)已知一氧化氮气体难溶于水,在空气中容易与氧气发生反应,则收集一氧化氮气体时应选用图中装置 (填字母序号)。(马鞍山市2012期末卷)23(14分)实验室制取气体所需的装置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a的名称是 。(2)实验室制取气体发生装置选择要考虑 和 ;实验室若用A装置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室若用B

37、装置制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3)选择气体收集方法时, 必须考虑的气体性质 (填序号)颜色 密度 溶解性 可燃性;收集二氧化碳所选用的装置为 (填字母);实验室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是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用C装置收集氧气,验满方法是 。(4)若用A、E装置来制取氧气,当导管口有气泡连续冒出时,进行收集,当集气瓶口有气泡冒出时,应进行的操作是 。13题,2009年钛铁矿石制钛,2010年煤制乙二醇,2011年工业碳酸钙制氯化钙, 2012年贝壳制纳米氧化镁,2013年黄铁矿制浓硫酸。(2012安徽)13海洋中有丰富的水生生物和化学资源海水晒盐后,以其母液(卤水)和贝壳为原料,还可生产

38、具有特殊用途的材料纳米氧化镁,其简要流程如下:(1)海水晒盐是物理(填“物理”或“化学”)变化,包含蒸发、结晶等过程(2)写出食盐的一种用途:作调味品(3)A步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CO3CaO+CO2(4)实验室进行a操作时,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玻璃棒新课 标 第 一网考点:对海洋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碳酸钙、生石灰、熟石灰之间的转化;氯化钠与粗盐提纯;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点评:本题考查了海洋资源的利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要求同学们加强对基础知识的储备,以便灵活应用(2013安徽)13(7分)以黄铁矿为原料(主要成分是F

39、eS2)为原料,生产硫酸的简要流程图如下:(1)写出流程图中一种氧化物的名称二氧化硫或三氧化硫或三氧化二铁(2)将黄铁矿粉碎,目的是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3)流程中SO2转化为SO3的化学方程式为2SO2+O22SO3(4)实验室稀释浓硫酸应注意什么?将浓硫酸没器壁慢慢倒入水中,边倒边搅拌,且不可将水倒入浓硫酸中(5)炉渣(Fe2O3)在工业上可用来做治铁原料考点: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276929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知道氧化物的特点,知道反应物接触面积越大,反应越剧烈,熟悉方程式的书写注意事项,知道浓硫酸的稀释方法(模拟)MnO2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功能材料。已知粗MnO2中含有少量MnCO

40、3,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中模拟提纯粗MnO2的工业流程如图下所示:(1)操作A和操作B的名称是 。(2)蒸发所需的仪器有铁架台(带铁圈)、蒸发皿、酒精灯和 ,所填写的仪器在蒸发过程中的主要作用是 。(3)写出加入稀硫酸时产生CO2的化学方程式: 。(4)该流程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硫酸和 。(5)最终所得的MnO2质量是 (填“”“”或“”)粗MnO2样品中MnO2的质量14题,2009年探究草酸的化学性质,2010年酒精灯火焰的温度探究,2011年探究铁丝燃烧没有火焰,蜡烛燃烧有火焰, 2012年“暖宝宝”中的成分是什么,2013年维C泡腾片加入水后产生气体。14(2012安徽)暖宝宝是一种防寒用品,如图所示暖宝宝中的主要成分有哪些?发热的原因是什么?(1)小明探究:暖宝宝中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剪开内包装袋,倒出其中的粉末,发现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