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专题二地图.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503940 上传时间:2019-09-04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1.9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部分专题二地图.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第一部分专题二地图.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第一部分专题二地图.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第一部分专题二地图.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第一部分专题二地图.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部分专题二地图.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部分专题二地图.ppt(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三节 地图,1运用地图辨别方向、量算距离、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 2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峰、山脊、山谷等。 3在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4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养成,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地图的习惯。,5知道电子地图、遥感图像等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一、地图基本要素:_、_、图例。,1比例尺,比例尺,方向,图上距离,实地距离,(1)概念: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计算公式:比例尺_/_。 (2)三种表现形式,(3)比例尺的大小与范围、内容的关系,分母越大,比例尺越_。,小,小,详,图幅大小相同的情况下,比例尺越大,实地范围越_(大,/小),内容越_(详/

2、略)。,上北下南,左西右东,2地图上方向的判读,北,南北,东西,南,北,(1)一般地图:按“_”的方法定方向。 (2)指向标地图:根据指向标指向,箭头一般指向_方。 (3)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_方向,纬线指示_方向。 (4)极点俯视图:北极点四周位于北极的_方,南极点四周 位于南极的_方。,3常见图例和注记,居民点,常年河、湖,洲界,铁路,山峰,沙漠,二、地形图的判读 图 21 1海拔高度:地面某个点高出_的垂直距离。 2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_的垂直距离,也就是,两点之间的_差。,海平面,另一地点,海拔,3等高线:把海拔高度相同的点连接成线。 等深线: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三、等

3、高线地形图的判读,1根据等高线的疏密判断坡度的陡缓: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度陡,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度缓。,2五种地形的判读:陆地表面的地形多种多样,通常可以,分山地、平原、丘陵、高原、盆地五种基本类型。,4等高线疏密与坡度的陡缓的关系,陡,缓,(1)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_;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_。 (2)等高线地形图中六种地形部位的名称。 A._、B._、C._、D._、E._、F._。 图 22,山谷,鞍部,山脊,山地,陡崖,盆地,四、等高线地形图上地形的识别方法 1山谷和山脊,流水法:据“水往低处流”的常识,在等高线图上,等高 线弯曲变形处,水由海拔高处流向低处。如图 23中 CD 处 为山

4、脊,图中 CD 处为山谷。,图 23,2山峰和盆地,如图 24,甲处为山顶:等高线闭合,中心数值高,四周,数值低。,乙处为盆地:等高线闭合,中心数值低,四周数值高。,图 24,5分层设色地形图:蓝色表示_,绿色表示_,黄,色表示_。,海洋,平原,高原、山地,6地形剖面图:直观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形的起伏,状况。,旅游地图,交通地图,政区图,三、从地图上获取信息 地图的种类很多,不同的地图能反映不同的信息。根据使 用目的,正确地选择地图,才能及时、准确地获得有用的信息。 如旅游可以选择_,查询道路信息可以参考_, 查找国家位置可以看_等。,本章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 ( )1、有关地球自转和公

5、转的说法,正确的是 A方向不同 B周期相同 C自转围绕太阳转 D公转的轨道是椭圆 ( )2、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 A昼夜现象 B昼夜更替 C四季的形成 D太阳每天东升西落 ( )3、地球仪上的纬线 A指示南北方向 B长度都相等 C形状都是半圆 D有无数条 ( )4、符合东半球、北半球、低纬度的地点是 A10W,25N B10E,25S C160W,40S D160E,40N ( )5、有阳光直射现象的是 A 热带 B温带 C寒带 D中纬度地区 ( )6、有关南、北回归线的叙述,错误的是 A是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 B是温带和寒带的分界线 C是阳光直射的最南、最北界线 D南北回归线之间一年有两次阳光

6、直射 ( )7、古人云“坐地日行八万里”,这应该发生在 赤道上 B南、北回归线上 C南、北极圈上 D南、北极点上,D,C,D,A,A,B,A,( )8、下列节日中,天安门广场升旗最早的是 国庆节 B元旦节 C劳动节 D儿童节 ( )9、与120W共同组成经线圈的另一条经线的度数是 A60W B60E C160W D120E ( )10、某一地点其北侧是高纬度,南侧是中纬度,东侧是东半球,西侧是西半球,该地点是 A60W,60N B60E,60S C20W,60N D20W,60S ( )11、在地球仪上纬度为40,经度为180的点有几个 个1 B2个 C3个 D4个 ( )12、有两艘海轮,甲

7、船位于北纬20,东经90,乙船位于北纬15,东经115,这时甲船位于乙船的_方向 东北方 B西北方 C东南方 D西南方 ( )13、某地图比例尺为 125 000000,在图上量得两地间的距离是 2 厘米,则这两地之间的实地距离是 A5 千米 B50 千米 C500 千米 D5 000 千米 ( )14、在下列地图上量算实地距离,其中最精确的是 A B1/100 000 C百万分之一 D图上 1 厘米等于实地距离 5 千米 ( )15、河流一般形成在A.陡坡 B缓坡 C山谷 D山脊,D,B,C,B,B,C,B,C,( )16、若地球按1:10000000制成一个地球仪,则地球仪的 赤道周长是

8、A40厘米 B20厘米 C200厘米 D400厘米 ( )17、下列有关等高线地形图的描述,错误的是 A同一等高线上的各点等高 B等高距全图一致 C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陡缓 D等高线是不封闭的曲线 二、填空题 1、地球的形状是个不规则的_,地球的平均半径是_千米。 2、0的纬线叫_,0的经线叫_。 3、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_和_组成的经线圈。 4、我国过春节时,南半球是_(季节)。,D,D,球体,6371,赤道,本初子午线,20W,160E,夏季,三读图题 1、读经纬网图1,回答下列问题。 (1)写经纬度:_ ,_ (2)在的_方向,在的_方向 (3)图中四点,位于南半球的是_,位于西半球的是_

9、,位于中纬度的是_,位于北温带的有_,有阳光直射的有_。 2、读经纬网图2,回答下列问题。 (1)写经纬度:A:_,B:_ (2)A点位于B点的_方向 (3)地球自转的方向是_,从图2看是_,A,B,60N,40W,20S,0经线,正南,西北,、,、 ,30S,45E,60S,135E,西北,自西向东,顺时针转,3、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地的地形属于_类型。 (2)地形部位名称:_ _,_ (3)如果甲山与乙 山的图上距离是2厘 米,则两地的实地距离是_。 (4)甲山与乙山的相对高度是_ (5)该地可能形成河流的地方是_ (6)地与地相比,坡度较缓的是_ 4、读地球公转图,回

10、答下列问题。 (1)公转的周期是_,轨道形状是 _。 (2)图中各点表示的节气: A:_,B:_, C:_,D:_。 (3)教师节时,地球位于公转轨道上的_点附近。 (4)地球位于公转轨道C点位置时,日期是_左右,此时我国正值_(季节),昼夜长短情况是_,山地,山谷,陡崖,鞍部,10千米,170米,1年,椭圆,夏至,秋分,冬至,春分,B,12月22日,冬季,自西向东,一、比例尺,1比例尺大小的比较,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注意:比例尺大小的比较,只要掌握一个原则,即把所要 比较的各比例尺换成同一形式,就能方便地判断大小。,2比例尺大小与范围、图幅的关系,(1)表示相同内容

11、的地图(实地范围一样),比例尺越大,图,幅越大,内容越详细。,(2)图幅一样,比例尺越大,实地范围越小;比例尺越小,,实地范围越大。,3比例尺的换算,(1)已知比例尺和实地距离,求图上距离:图上距离实地,距离比例尺。,(2)已知图上距离和比例尺,求实地距离:实地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3)已知图上距离和实地距离,求比例尺: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4比例尺的应用,应注意的问题,(1)比例尺只是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而不 表示面积缩小的程度。阅读比例尺时,应读为“图上 1 厘米代 表实地距离多少千米”。,(2)图上距离以厘米为单位,由厘米换算成千米,把厘米数,的小数点前移五位。,

12、(3)比例尺是个比值,无单位。,考向一,地图的基本要素,【典例 1】(2011 年广东清远)下列三幅地图,比例尺最大的,是(,),图 25,A 图,B 图,C 图,AA 图,BB 图,CC 图,D一样大,【名师点拨】本题考查比例尺大小与范围、内容的关系。 本题中,三幅图图幅大小相同,则比例尺越大,所示范围越小, 内容越详细。 【答案】C,【真题 1】(2011 年黑龙江鸡西)某地图比例尺为 125 000 000,在图上量得两地间的距离是 2 厘米,则这两地之间的实地,距离是(,),C,A5 千米 C500 千米,B50 千米 D5 000 千米,【点拨】注意数字式比例尺 125 000 00

13、0 的含义:图上 1 厘米代表实地距离 25 000 000 厘米。单位之间的换算:厘米换 算为千米要去掉 5 个 0。,【真题 2】(2011 年广西百色)下列四个比例尺中,最大的是,(,),D,A图上 1 厘米等于实地距离 5 千米 B. C百万分之一 D1/100 000 【点拨】将比例尺统一用数字式表示,再统一单位为厘米 进行大小对比。,考向二,地形图的判读,【典例 2】(2011 年广东省卷)读等高线地形图(图 26),回 答(1)(3)题。 图 26,(1)图中甲、乙两山顶的温差大约为(,),A0 C1,B0.5 D1.5,(2)已知甲、乙两山顶之间的图上距离为 2 厘米,则实地距

14、,离是(,),A5 000 米 C15 000 米,B10 000 米 D20 000 米,(3)图中可能出现河流的地点,及该河流的流向为(,),A处,自西北流向东南 C处,自东南流向西北,B处,自西流向东 D处,自北流向南,【名师点拨】第(1)题,甲海拔 1 150 米,乙海拔 1 320 米, 两地高度差为 170 米,海拔每升高 100 米,气温约下降 0.6。 第(2)题,图中比例尺为 1:500 000,表示图上 1 厘米,代表实 地距离 5 000 米。第(3)题,河流发育在山谷中,图中为山谷, 、为山脊,为陡崖。水往低处流,按“上北下南,左西 右东”的方法定方向。,【答案】(1)

15、C (2)B,(3)A,【真题 3】(2011 年广东湛江)读等高线地形图(图 27),回,答(1)(2)题。,图 27,),C,(1)小明约好同学爬山,坡度最缓的是( A B C D,(2)图中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是(,),B,A250 米 C300 米,B500 米 D750 米,【点拨】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缓;相对高度为两地的海 拔差。,【真题 4】(2011 年广东中山)读等高线地形图(图 28),回,答(1)(3)题。,图 28,(1)图中甲处位于(,),C,A山脊,B山谷,C鞍部,D陡崖,(2)量得乙、丙山峰的图上距离为 1.5 厘米,则实地距离是,(,),B,A300 米,B3

16、000 米,C30 千米,D300 千米,(3)流经王庄和李庄的河流,流向为(,),A,A自东向西 C自北向南,B自东北向西南 D自西北向东南,【点拨】两山峰之间为鞍部;把图中的比例尺用文字式表 达:图上 1 厘米代表实地距离 2 千米;判断方向时,要注意图 中指向标的指向,平移指向标。,【真题 5】(2011 年广东茂名)读我国北方地区某地等高线地 形图(图 29),回答(1)(3)题。 图 29,(1)图中看不到的地形部位是(,),A,A鞍部,B山峰,C山脊,D山谷,),C,(2)有关图示地区地势的说法,正确的是( A西高东低 B南高北低 C西北高东南低 D西南高东北低,),C,(3)河流的落差约为( A200 米 B300 米 C400 米 D500 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