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4.3《美苏争霸》.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517076 上传时间:2019-09-06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4.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4.3《美苏争霸》.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历史】4.3《美苏争霸》.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历史】4.3《美苏争霸》.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历史】4.3《美苏争霸》.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历史】4.3《美苏争霸》.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史】4.3《美苏争霸》.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4.3《美苏争霸》.ppt(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3课 美苏争霸,课程标准 了解七十年代美苏等国由紧张对抗到谋求对话的背景和过程,指出从中得到的启示。,探究的主要问题 1、美苏对峙局面是如何形成的? 2、美苏关系从对峙走向缓和的主要表现是什么?,1,赫鲁晓夫对美国记者说:,我们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如果我们为和平联合起来,那么就不会有战争那时,如果有某个疯子想挑起战争,我们只要用手指吓唬他一下,就足以使他平静下来。,2,缓和:,赫鲁晓夫访美,紧张:,柏林墙的修筑,美苏的两手政策:,战略优势在美国,50 年代中期至 60 年代初期,第一阶段:,古巴导弹事件,态势:缓和-紧张 美强苏弱(综合国力),3,柏林圍牆,4,柏林墙世界上最大的涂鸦,5

2、,摧毁柏林墙,摄影者亚历山大-阿维坎凭此照片获91年世界新闻摄影比赛大奖,6,今日的柏林墙遗址附近竖起1065个十字架以纪念冷战时期从前东德逃亡的遇难者,7,上下两张照片分别是1961年及2000年柏林一个路口的情况对比,8,9,10,11,古巴導彈危機,蘇聯核潛艇,12,古巴導彈危機,卡斯特羅與克魯曉夫,甘迺迪,如果你能作出不會攻擊古巴,而且解除封鎖的保證,則設在古巴的導彈發射場地問題就會變成完全不同的問題了我和你都不應該再拉緊由你打上戰事死結的那根繩索的兩頭,13,扳手腕反映美苏什么态势?优势在哪一方?,反映美苏争霸的态势,优势在美方,14,从60年代初开始,苏联大规模生产核武器,力图和美

3、国取得核均势。70年代中后期,美、苏战略核力量大体形成均势。 60年代末、70年代初,国际格局出现了多极化趋势。,15,60 年代中期至 70 年代末,苏联,第二阶段:,美国,1、尼克松访苏 2、欧洲安全问题,态势:苏攻美守,16,试比较尼克松主义与杜鲁门主义对外政策的不同,杜鲁门主义实施时,美国凭借其在强大的经济军事实力,取得了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地位,确定了战后美国以欧洲为重点的全球性进攻战略。,尼克松 1970 年提出的对外政策,它反映了美国对外战略的重大调整,从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处于守势。,17,8 0 年代,美国,1980年、“卡特主义”,1981年、里根、星球大战计划,苏联,全面收

4、缩,1985年、戈经济改革、调整外交,第三阶段,态势:美攻苏守,“第二次缓和”?,18,知识结构表格,美苏争霸的三个阶段,缓和-紧张美强苏弱,苏联希望同美国平起平坐,共同主宰世界,美国孤立反对中国 苏联推行霸权政策,造成中苏关系恶化,苏攻美守,美国同中国实现关系正常化 苏联进一步对中国进行军事威胁,以致酿成边境武装冲突,美攻苏守,美国对苏强硬政策 苏联全面收缩,苏联改善与中国的关系 美中关系时好时坏,苏联在欧洲“缓和”,在亚非扩张 美国“尼克松主义”在亚太战略收缩,19,小结,1 、美苏争霸过程中,互有攻守,这是由什么决定的?,2 、美苏对华政策的变化是由什么决定的?,小结,美苏双方的经济军事

5、实力的消长,美苏的对外战略和国家利益,20,120世纪50年代后期起,美苏争霸格局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 A美国推行霸权主义政策 B苏联推行霸权主义政策 C第三世界的兴起 D美国霸主地位的动摇,B,21,2 、 50 年代中期到 60 年代初期,苏联在战略是弱于美国,表现在: A,出兵阿富汗 B,放松对东欧的控制 C,古巴导弹危机 D,修筑 “柏林墙” 3 、以下不符合历史事实的评价是: A,美苏关系演变是一个较长的过程 B,战后美苏之间一直没有直接交战 C,美苏之间的争夺是综合国力之间的较量 D、军备竞赛加快了苏联经济的发展速度,22,4.美国之所以决定同中国建交是出于( ) A.调整对外

6、战略政策的需要 B.美本结束对越战争,从越南撤军 C.帮助中国解决台湾问题 D.消除意识形态领域里的分歧 5.美国提出“星球大战”计划I从对苏战略上看,最主要目的是:( ) A.在经济上拖垮苏联 B.带动美国经济的发展 C.取得军事上的优势,争取主动 D.大幅度提高美国的核威慑力量,A,A,23,6、(97年全国高考题)对20世纪60-80年代美苏关系的概括,较为全面的是: ( ) A、苏联不断加强对外扩张,美苏争夺世界霸权 B、美苏对峙,互有攻防,双方争夺世界霸权 C、美国采取强硬政策遏制和反击苏联的全球扩张 D、美苏争夺全球战略优势,军备竞赛不断升级,7、二战后“柏林墙”的出现体现了 A、

7、以美苏为首两大集团的对抗( ) B、两种社会制度的意识形态的对抗 C、德意志民族的分歧 D、东西德国的正式分裂,B,B,24,9、促使美苏对外争霸策略发生攻守变化的根本因素是 A、与中国关系如何 B、第三世界的兴起 C、国家领导集团的决策能力 D、本国的经济军事实力 ( ) ( ),D,8、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美苏争霸的态势是 A、势均力敌,处于僵持状态 B、势均力敌,互取“守势” C、苏取攻势,美取“守势” D、美取攻势,苏取“守势” ( ),C,25,我们无论如何都不能允许我们的外交政策受苏联国内政策的影响,有人认为,为了“帮助”戈尔巴乔夫在国内改革成功,我们必须在军备控制谈判中做出让步,这种意见是彻头彻尾的胡说。 尼克松1999年不战而胜 请回答:,1. 尼克松认为,美国在外交政策方面不能受苏联国内政策的影响,其根据是什么?,2. 尼克松称对苏联的“让步”主张是“彻头彻尾的胡说”,其理由何在?,美国的外交政策主要是同苏联进行争霸斗争,所以,从根本上看是不受苏联国内政策影响的。,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打算通过以高科技为核心的军备竞赛来拖跨苏联,所以美国绝不会“让步”。,2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