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心血管病流行现状及应对陆国平教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讲者简介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心脏科主任医师 教授 博士生导师,北院心内科主任 现任学术兼职:中华医学会动脉硬化冠心病学组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络病学会常务委员,卫生部心血管病防治中心专家委员,国家继续教育项目评审专家,上海医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动脉粥样硬化学组组长陆国平 教授*目 录1 1.中国心血管病患病、病死及复发现状2.2.中国心血管病疾病负担4 4.中国心血管病治疗情况3 3.中国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情况5 5.中国心血管病控制行动4*中国心血管病患病现状2.9亿我国心血管病现患人数我国心血管病现患人数我们正面临着
2、心血管病的巨大挑战!我们正面临着心血管病的巨大挑战!高血压2.7 亿脑卒中700 万心肌梗死250 万 先心病 200 万每每5个成年人中有个成年人中有1人是心血管病,且逐渐上升!人是心血管病,且逐渐上升!心衰450 万肺心病肺心病500 万万风心病风心病250 万万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35*中国心血管病患病现状n脑卒中中国脑血管病患病人数逐年上升每年新发150-200万,城市高于农村缺血性卒中占66.4%,脑出血占23.4%n冠心病患病率1.5%,2000万患者n心力衰竭慢性心力衰竭的患病率为0.9%男性低于女性(0.7%VS1.0%)城市高于农村(1.1%VS0.8%)n心源性猝死中国心
3、源性猝死发生率为41.8/10万人,每年有54.4万例男性高于女性(44.6/10万VS39.0/10万)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3图:脑卒中患病人数增长趋势*中国2009-2013 冠心病介入治疗全国病例数门诊杂志:大数据时代的机遇与挑战2013冠心病介入治疗数据解读*中国心血管病死亡情况n目前心血管病是中国城乡居民的首要死因;平均10秒就有1人死于心血管病。n2009年起,中国心血管病死亡率的上升趋势明显趋缓,有形成平台期态势2012年心血管病死亡率255/10万!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3*中国心血管病-冠心病死亡情况n中国城乡居民冠心病死亡率,心肌梗死死亡率逐年上升,城市居民冠心病死亡率高
4、于农村居民1。baselinetarget目标:死亡率至少降低40%(1995-97为基准)n美国的冠心病死亡率在20世纪70年代就出现了拐点,急速下降。英国也提前5年实现了75岁以下心血管死亡率降低40%的目标2。Progress提前5年实现目标!mortality/10万1:中国心血管病20132.OECD Health Data 2011(June 2011).inflection point !NHLBI Chartbook 2007yearmortality/10万 中国心血管病-脑卒中死亡情况1.卫生部全国第三次死因调查,2008,人民卫生出版社2.2010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中国数
5、据3.2012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n2008年全国死因调查报告显示,脑血管病死亡人数已经超过其他病因n脑卒中死亡人数逐年上升,已经由1990年的134.06万上升至2010年的172.67万人2n2003年-2011年中国农村脑血管死亡率总体高于城市(125.37/10万 VS 136.68/10万)3n脑卒中残疾率、死亡率、复发率虽年龄的上升而上升全国第三次死因调查1(n/10万)*中国脑卒中复发情况Stroke.2013;44:1232-123711 56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其中8409(72.7%)合并高血压,2050(17.7%)无高血压患者在1年内卒中复发率分别为(18.0%vers
6、us 17.0%;P=0.21).高血压组无高血压组10%11%12%13%14%15%16%17%18%高血压组无高血压组*目 录1 1.中国心血管病患病、病死及复发现状2.2.中国心血管病疾病负担4 4.中国心血管病治疗情况3 3.中国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情况5 5.中国心血管病控制行动12*中国心血管疾病负担YLLS(百万)YLLS(百万)图:中国按年龄分组的21种原因导致的YLLS;A:1990年,B:2010年1n1990-2010年,心血管病在中国人群YLLS中占据主要的部分!n与1990年相比,2010年由心血管疾病导致的YLLS在高年龄组升高,特别是在55-59岁年龄段出现峰值。L
7、ancet 2013;381:1987-201513*中国心血管疾病经济负担n慢病带来的经济损失巨大从2010年起,未来30年,若每年心血管病死亡率降低1%,总体经济效益相当于2010年中国实际GDP的68%,或10.7万亿美金!心血管病死亡率/每10万人口,(16-45岁人均GDP图:劳动年龄人群心血管病死亡率的三种情景1图:模拟人均GDP增长趋势21,2:世界银行组织中国报告,2011*目 录1 1.中国心血管病患病、病死及复发现状2.2.中国心血管病疾病负担4 4.中国心血管病治疗情况3 3.中国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情况5 5.中国心血管病控制行动15*心血管疾病主要危险因素高血压高血压高脂
8、血症高脂血症吸烟吸烟糖尿病糖尿病 超重和肥胖超重和肥胖Controllable risk factorsb*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一项覆盖199个国家和地区、年龄25岁成人、1980-2008年的全球血压及胆固醇水平流行趋势的大规模研究Lancet 2011;377:56877Lancet 2011;377:56877血压流行趋势:以中国为主的东亚地区与全球血压水平下降趋势一致男性女性东南亚东南亚每10年 0.3mmHg每10年 0.5mmHg全球全球全球BMI流行趋势:以中国为主的东亚地区与全球保持一致性增长Lancet 2011;377:557567男性女性东南亚东南亚全球全球每10年0.4k
9、g/m2每10年0.5kg/m2BMI:体重指数胆固醇流行趋势:以中国为主的东南亚地区与全球胆固醇水平下降趋势背道而驰Lancet 2011;377:57886每10年 0.08mmol/L每10年 0.09mmol/L东亚/东南亚/太平洋地区东亚/东南亚/太平洋地区男性女性全球全球*中国2013年PCI病例合并临床危险因素比例和临床诊断门诊杂志:大数据时代的机遇与挑战2013冠心病介入治疗数据解读21*北京20年心梗患者危险因素变化n1991-2010年20年间,北京MI患者中高血压、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吸烟几项危险因素发生变化:高血压患病率升高,男性由40.8%上升至55.6%,女性由5
10、8.0%上升至69%;糖尿病患病率升高,男性由12.9%上升至30.8%,女性由23.0%上升至42.3%;高胆固醇血症患病率降低,男性由53.1%降低至30.7%,女性由57.0%降低至44.0%;吸烟率在女性患者中由29.0%降低至11.1%,在男性患者中没有明显变化。图:北京20年心肌梗死患者危险因素变化11Chin Med J 2013;126(22)Yang WY,et al.,Circulation 2012;125:2212-2221发生率(%)估算人数(百万)TC,mmol/L(mg/dL)5.18(200)68.5672.45.18-6.21(200-239)22.5220.
11、46.22(240)*9.088.1LDL-C,mmol/L(mg/dL)2.59(100)47.7458.12.59-3.36(100-129)31.9306.13.37-4.13(130-159)13.9133.54.14-4.91(160-189)3.533.84.92(190)*3.029.0HDL-C,mmol/L(mg/dL)1.04(40)22.3214.91.04-1.54(40-59)57.4554.01.55(60)20.3196.7*包括接受降脂药治疗的人群 31.5%20.4%3.08亿1.96亿(年龄标化水平,2007-2008年)2012最新公布:中国成人血脂现状更
12、加严峻*血脂异常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情况中国20岁以上人群 总胆固醇和高低密度脂蛋白血症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情况Circulation.2012;125:2212-2221随着危险分层升高,中国门诊患者的LDL-C达标率显著降低REALITY-CHINA调查了中国19个省市、84个中心的12,244例门诊患者,评估其LDL-C达标率(基于ATP III指南推荐的LDL-C目标),反映现实中中国门诊患者的调整现状#此处高危患者是根据ATPIII指南定义,根据2011年ESC/EAS指南,该人群属于极高危患者REALITY-China中国高脂血症现状调研(n=12,244)Zhou YJ,et
13、 al.Presented at 2012 ACC.研究方法(研究方法(1)Data on file主要研究目的:调查中国接受调脂药物治疗至少3个月、年龄在45岁以上患者中血脂的达标情况和调脂药物的使用情况。研究规模:25,000 例患者6个地理区域122家不同级别医院(一、二和三级)涉及心内科、内分泌科、神内科、老年科和大内科等临床科室前瞻性、横断面研究数据收集:人口统计学数据血脂指标:TC,TG,LDL-C,HDL-C心血管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吸烟、饮酒肥胖、久坐生活方式调脂药物使用情况DYSIS-Chinab入选标准年龄在45岁及以上的门诊患者;患者目前正在*接受至少一种调脂药物治
14、疗;患者有空腹血脂记录(在过去6个月内的血脂检查),并且血脂检查必须是在服用调脂药物至少3个月之后进行的;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访视时才开始调脂治疗的患者不得入选研究。排除标准患者目前正在参加其他临床试验。Data on file研究方法(研究方法(2)DYSIS-Chinab研究在全国27个省市的122家不同级别医院、200个临床科室展开。计划调查25000例患者,实际调查25317例患者。Data on file东北地区:4559一级医院 954二级医院 1049三级医院 2577华北地区:4451一级医院 971二级医院 1028三级医院 2474华东地区:4245一级医院 969二级医
15、院 989三级医院 2297中南地区:4086一级医院 1078二级医院 1003三级医院 2012西南地区:4045一级医院 1005二级医院 1197三级医院 1874西北地区为:3931一级医院 1134二级医院 1130三级医院 1680入选患者分布情况研究方法(研究方法(3)DYSIS-Chinab近十年来中国血脂控制水平的比较:整体LDL-C达标率有所提高,但极高危患者控制仍然不佳DYSIS研究(3级医院亚组)与第2次全国血脂异常调研结果比较DYSIS中国研究:随着医院级别降低,达标率降低Data on file达标率按照中国2007 版指南标准,不同级别医院就诊患者的血脂达标率存
16、在显著差异:3 级医院就诊患者的LDL c 达标率最高,1级医院就诊患者的LDL c 达标率最低;P0.0001P0.000130DYSIS中国研究:内分泌科患者的LDL-C达标率最低Data on file从不同科室就诊患者的达标率来看,内分泌科患者的LDL c 达标率最低(按照中国2007 版指南标准为50.4%)心内科69.6%大内科54.5%其他69.0%内分泌科50.4%神经内科60.6%老年科68.1%不同科室就诊患者达标率*目 录1 1.中国心血管病患病、病死及复发现状2.2.中国心血管病疾病负担4 4.中国心血管病治疗情况3 3.中国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情况5 5.中国心血管病控制
17、行动*中国心血管疾病治疗情况Patient proportion%11.2%45.1%69.3%80.2%中国处于中低收入国家,高达69.3%的CHD患者没有使用任何有效地治疗药物;他汀类药物的有效使用率只有2.0%,低于其他药物的使用率。他汀的使用率远远低于其他国家和地区。China图:不同经济收入国家CHD患者治疗药物使用情况1图:不同区域及国家CHD患者三类药物使用情况21&2:Lancet 2011;378:12314333*中国心血管疾病治疗情况1.October 2012 31:10 Health Affairs2.Lancet.2011 online;ESC 2011,Paris
18、不同国家和地区冠心病患者及卒中患者使用他汀的比例2美国1999-2008年不同心脏疾病危险分层患者使用他汀的情况1 *中国心血管疾病治疗情况n心血管疾病患者,随着病程的延长,治疗药物的使用率逐渐减少;n他汀类使用减少最明显!ACEI or ARBAnti-platelet drugsYear after diagnose StatinYear after diagnose receptor blockerProportion Proportion Lancet 2011;378:123143不同危险分层患者调脂药物种类的使用比例药物类别药物类别极高危极高危(N=3092)高危高危(N=1491
19、6)中危中危(N=2782)低危低危(N=4527)他汀类95.1%91.3%84.6%83.3%血脂康2.6%4.0%8.6%8.4%贝特类2.3%4.5%6.6%8.1%烟酸类0.0%0.1%0.1%0.2%胆固醇吸收抑制剂0.1%0.1%0.1%0.0%Data on file*目 录1 1.中国心血管病患病、病死及复发现状2.2.中国心血管病疾病负担4 4.中国心血管病治疗情况3 3.中国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情况5 5.中国心血管病控制行动b心内科医生的职责和使命预防疾病发生(一级预防)预防疾病发生(一级预防))预防事件发生预防事件发生(二级预防二级预防)管理多种危险因素控制心血管疾病的发
20、病和死亡管理多种危险因素控制心血管疾病的发病和死亡采取预防措施控制心血管采取预防措施控制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减少心血疾病危险因素,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管事件发生对于合并或不合并动脉粥样硬化的心血管病患者,强化治疗控制多种危险因素,预防心血管事件再发,控制死亡率心内科医生是心血管疾病预防和控制的领导者5.18 血管健康日世界心脏日提高知晓率(公众教育)高危人群心血管病高危因素筛查血脂危险分层实践活动戒烟和控糖提高诊断率(医生教育)ACS质控血脂质控血压质控提高控制率(单病种质控)5.18 血管健康日和中国心脏日One World,One Home,One Heart健康心脏健康心脏 从家做起从家做
21、起Alert to vascular plaque心内科医生是心血管疾病预防和控制的领导者5.18 血管健康日世界心脏日提高知晓率(公众教育)高危人群心血管病高危因素筛查血脂危险分层实践活动戒烟和控糖提高诊断率(医生教育)ACS质控血脂质控血压质控提高控制率(单病种质控)bLipid risk stratification practical action注:高危:CHD,Stroke/TIA,DM,HTN+3 RFTs,CKD(1-4 degree)极高危:ACS,CHD/Stroke+DM推进血脂危险分层概念和指南实施中危LDL-C3.37mmol/L(130mg/dL)高危LDL-C2.
22、59mmol/L(100mg/dL)LDL-C2.07mmol/L(80mg/dL)极高危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戒烟和控制血糖把心血管疾病控制的关口前提,把“预防为主”的治疗理念落实到实际工作中来。提倡尽早发现冠心病合并高血糖人群心内科医生是心血管疾病预防和控制的领导者5.18 血管健康日世界心脏日提高知晓率(公众教育)高危人群心血管病高危因素筛查血脂危险分层实践活动戒烟和控糖提高诊断率(医生教育)ACS质控血脂质控血压质控提高控制率(单病种质控)*单病种质控ACS质控血脂质控血压质控提高治疗特定疾病(如AMI)的诊疗能力,促进更好的临床结果产生(控制率、治愈率、患者满意度等)201
23、2.8-102012.10-112012.10-112012.11-122012.7-82012.12上旬上旬 指标讨论 病例报告表(CRF)拟定数据接口技术设计 单病种统一数据采集器 单病种质控工作站软件系统 试点医院病历改造方案设计 改造实施综合评价和评价算法设计系统上线测试ACS诊疗质量评估试点进展情况:*提高心血管疾病的诊断率,治疗率 我们一直在行动!希望我们早日迎来中国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的“拐点”!谢 谢!*北京20年心梗患者危险因素变化n1991-2010年北京MI患者中有3种以上危险因素的比例由19.0%上升至27.1%;n虽然高胆固醇血症和吸烟两项危险因素有降低的趋势,但是综合考
24、虑,中国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危险因素水平还是很高,亟需干预!n自身危险因素的知晓率较低;一项研究显示CAD患者自身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的知晓率分别为:64.4%,66.3%,28.5%3图:北京20年MI危险因素统计结果22Chin Med J 2013;126(22)3The Scientific World J 2013:416192*n鉴于目前中国心血管病的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多种危险因素存在的情况,因此采取有效干预措施,控制心血管病的发生,势在必行!n应对心血管疾病,目前有中国血管健康工程、急性冠脉综合症(ACS)单病种质控、中国脑卒中医疗质量改进工程等,不断努力,希望能够改
25、变中国心血管病的现状!在中国,近80%的血脂异常患者LDL-C130mg/dlCirculation.2012;125(18):2212-21.-4949 2007-2008年中国国家糖尿病和代谢紊乱研究China1,2USA31.Yang WY,et al.,Circulation 2012;125:2212-2221 2.2002年中年中国国居民居民营养与养与健康健康状况状况调查 3.Circulation.2012;125:e2-e220中国和美国在预防和治疗血脂异常和高血压之间的巨大差异Dyslipidemia(LDL-C)HypertensionAcknowledgement rateMorbidity Treatment and control rateTreatment rateAcknowledgement rateMorbidity Treatment and control rateTreatment r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