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学校长读书心得体会1 .读论语别裁悟管理之道近日,我有幸读了台湾国学大师南怀理老先生所著的论语别裁这本书,心中别有一种感受,对论语这部国学经典又有了新的理解。论语作为中国人乃至全世界人之“圣经”,它是一部做人做事的智慈宝库。俗话说:“半部论语治天下,万世师表(孔子)耀古今。”论语中的每句话几乎都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至理名言,它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对学校的管理具有指导作用。一、“敬事而信”,学会管理。子日: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曾子前面说完个人如何反省之后,孔老夫子就从个人修养扩充到了领导群体乃至社会的修养。道这个字的意思是领
2、导,干乘之国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很大很大的国家。其实不是,乘是古代的某种计量单位,一乘一般可以理解为一辆战车和驱动战车的数十人,千乘自然就是很多很多部队和军马了。国和我们现在意义上的国有所不同,那个时候的国就是分封给诸侯的地方政治单位。综合起来千乘之国就是一个规模中等的地方政治单位,绝不是一个很大的主权国家。那么知道了千乘之国的含义,我们就明白了孔老夫子这段话是告诫他的弟子们如何去当一名具有一定规模团体的领导人。敬事就是认真做事的意思,而信就是让下面的人信服,结合起来就是作为领导要身先士卒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从而得到大家的信赖。节用的意思和我们国家现在提出的创建节约型社会很相近,就是节省经济开支,防
3、止资源浪费。那节用是为了什么呢?为了节省更多的金钱、物资中饱私囊?当然不是,孔老夫子给出的答案是为爱人,为了爱护下面的人而节省H己的开支。使民以时就是在用人的过程中,合理利用他们的时间,提高他们的办事效率。南怀瑾老先生举了个例子,你的部下得了重病,还给他安排很多工作而不是让他好好养病,这就“使民不以时”了。效率这个词,我个人很看重。在我教学生的时候,如果今天他心情或者身体很不好,我宁愿让他休息让他玩也不强加给他新的学习内容。因为那样非但不会学好,还加重了学生的抵触情结。学习这个东西我认为哪怕是一分钟的全身投入也要比两个小时的敷衍了事好很多。二、“恭则不侮”,学会尊重。论语中讲述:子见齐衰者,冕
4、衣裳者与瞽者,见之,虽少,必作;过之,必趋。孔子很市视日常生活中的细节,他尊礼、懂礼、行礼,体现的姑一种内向的修养。在学校,校长和教师都是人格平等的主体,都有被尊重的需求和权利。懂得尊重教师,是校长的一种重要素质。有一种观点认为,管教师就是要“居高临下”。从词源角度考察,“管”在汉语中有“钥匙”的意思。校长只有用“尊重”这把钥匙,才能打开教师心灵的“锁”,让他们感受到理解和温暖,激发他们对工作的热情。如果态度粗暴、颐指气使,则会让教师感到心灰意冷、怨气丛生,无益于管理的有效实施和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三、“举宜错诸”,树立正气。论语中有这样的描述,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日:“举宜错诸枉
5、则民服。”意思是,“鲁哀公问:怎样做才能使百姓信服我?”孔子回答说:“选拔正直的人,使他们位于邪曲的人之上,百姓就会信服你。”这就是一种正气的树立,一所学校的发展也是一样,首先要有正气,校领导要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人,让认真干工作的人得到认可,使他们感受到成功感、认可度。学校采取以下举措:一建章立制。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学校的发展首先要建立制度,并在教代会上通过,所有制度都是征求教师建议意见的基础上制定的。二树立典型。在学校的各项活动中,教师表现突出者,在全体教师会上表彰奖励,以此带动师生的成长,加强向典型人物学习。这样正气形成了,大家工作的积极性就提高了。四、“宽则得众”,懂得宽容。子
6、贡问日:“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J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日:“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S而已矣。”孔子Fh“宽则得众”。作为学校的管理者,待人宽厚,就能得到教师的拥护。因为种种原因,教师在日常工作中难免会出现失误、不恭、牢喝i满腹等情况。对此,领导要学会正确判断,分析原因,因势利导,宽容相待。只有这样,教师才会在错误中学会成长,在感动中懂得珍惜,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尽职尽责。同时,在宽容的感化下,教师也能学会克制自己,去原谅那些犯错的学生。让校园内充满和谐的人际关系,让教师们同心同德、幸福工作,我想这就是管理的最高境界。
7、五、“信则人任”,坚守诚信。曾子Fh“吾口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子Fh“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蜿,小车无就,其何以行之哉?”子曰:言必信,行必果。羟徒然小人般!抑亦可以为次矣站在学校管理的角度看,我认为“守信”就是“有制度必须要避守、有决策必须要执行、有许诺必须要兑现”。“人无信不立”。诚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人与人沟通的根本准则,也是校长与教师间构建良好关系的基础所在。校领导必须要率先垂范,诚信待人,才能让教师信服,得到尊重和支持。如果朝令夕改,言而无信,便会失去教师的信任,很多工作就难以顺
8、利开展下去。六、“敏则有功”,勒思笃学。子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子Fh“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子FI:“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勤奋学习、博览群书,是提高领导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倡导“要把读书当作第一精神需要,当作饥饿者的食物”。对于学校领导,更应该如此。当领导的过程,就是不断学习知识和更新知识的过程,就是不断将所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践的过程。在学校,校领导必须是教师学习的榜样,成为大家心中读书的楷模,借鉴他人之经验以形成自己的经验,取天下之晦明以生我之聪明。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让校园处处透溢着文化的芬芳。
9、七、“惠则使人”,仁者爱人。在工作生活中,教师不可避免会遇到各种艰难、挫折和痣苦。校领导既是学校的管理者,同时也应是所有教师的“倾诉者”。校领导要多关心教师,了解他们的心理动态,倾听他们的真实心声。当教师遇到困难时,我们要多一些关怀,多一些帮助,尽可能让他们感受到温暖,调整情绪,鼓起信心和勇气,更好地面对工作和生活。同时,得到心灵温暖的教师,也会对领导心存感激,从而使得彼此关系更加和谐、融洽。管理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有水,池塘才能充满生机,有爱,学校才能温馨、美好。一个怀有关爱之心的校长,一定能嬴得教师的心,也有利于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论语别裁的精华,并非数语能一一道尽,
10、如孔子的教育原则和方法,南怀瑾先生的治学态度等等,对我们的人生和交友有了详尽的指导,我们应孜孜以求,不断汲取经典中的养分,丰涧灵魂,充实思想,塑造人格,让教师喜欢、信任和尊重,从而更好地胜任学校管理者的角色。2 .读教育艺术随想录有感教育艺术随想录这本书是李希贵校长在初版每篇文章后面撰写的长短不一的续篇,是他在北京十一学校任校长期间与同事的最新探究,是对20年前的修正、完善和拓展,提出的许多方法极具实操性。认真研读教育艺术随想录,对照思考,有醍醐灌顶、启迪心智之感。翻开书本,在写在前面部分,李希贵校长道出教育的目的“是面向每一位学生,帮助他们唤醒自我、发现FI我、并最终成就自我工指出任何教育方
11、法在这样的教育目的下使用都应格外小心,特别是个别化的因材施教不仅成为我们必然选择,更是尤为重要。如果我们忽视了学生作为教育主体自主选择的力量,没有他们对自我成长目标的渴望,没有自主体验,教育就难以发生。竹中第三辑教育,最终会给学生留下什么,他通过高密一中、北京十一学校的工作实践,以“三自”“三高”中学礼仪教程“一如文化三餐”等案例,全面阐述了学生这一主体自主能力的培养。因此作为管理者要在工作实践中善于思考、善于发现、善于总结,不能像工厂生产零件一样,一味追求终端效应。紧随其后,在教育价值论部分,他谈到“教育的价值不管到什么时代,也不管在哪个国度,都应该是造就人才J在造就人才的教育活动中,一是在
12、素质教育”的理解上要认真思索,实践中突出科学文化素质在全部人才素质中的重要地位;二是通过学习、生活等方面注重意志品质的锻造,培养学生团结互助、永不屈服、坚韧品质等精神;三是正确看待“升学教育”,在教学中做到对未来知识需要的提前预见性。从而让教育价值体现得更深刻、更鲜明,更有份量。本书八辑,仔细阅读书内短小精悍的琐碎记录,之间看是没有多大关联,但不论翻阅任何一篇,都让人留恋其中,触动心灵,思绪万千,犹如想暗中的一盏明灯照亮远方,指引我快速前进。特别是书中借鉴了许多中外著名学者的智慧,涉及了相关理论知识。比如,西美学家用“T、X、0”来说明一个完美人才的标准: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的“宇宙大法则”
13、也就“二八定律”:安德森的“长尾理论”:“热炉原理”及台湾忠信高级工商学校创办人高震东先生提出的“青苹果理论”等等,这让我从中学到不少的心理学和管理方面的知识,也更直观地领略到李校长学养的广度和深度。施书静思,李希贵校长在学校管理中所取得的宝贵经验是我感受最深刻的。他提出教师职务聘任制、职员分级聘任制、班主任职务聘任制、中层干部职级管理及让工作量不足的老师自我开发工作量等管理机制的实施,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中层干部的积极性,激发潜在动力,真正从小事入手,做实做细,实现了在管理的公平、公正,营造了一个创新务实、奋起直追的干事热潮环境。所以,他说:“作为校长,总想一碗水端平,可是,这碗水要端平却
14、常常不是竟愿望、S感情,许多时候需要靠机制。靠机制创造公平,这是我最深的感受和最大的收获但现实工作中,在一个单位共事,不怕干事,就怕不公。说白了就是干的干、转的转,转的还给干的提意见。而作为管理者有时怕得罪人,多数出台的规定,常常是为了解决个别人存在的个别问题,却换来的是“一个人害病,全体人都得吃药”。基于此,我校及时针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在修订完善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并在工作中发现教师的闪光点进行正能量宣传教育,调动其他教师的工作热情,形成人人自觉遵规守纪、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读完教育艺术随想录,李校长对教育独到的见解让我如沐春风,深深折服。我不仅看到了一位中国校长的思想成长史,其工作经验与做
15、法也值得借鉴。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的一句话,一本书最好的并不是它包含的思想,而是折射出的思想,正如音乐的美妙并不寄寓于它的音调,而在于我们心中的回响。3 .读给教师的100条建议有感给教师的100条建议是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为教师们写的一本教育学著作。在这本书中,苏霍姆林斯基以其丰富的教育经验和深刻的教育思想,为教师们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建议。以下是我在阅读这本书后的一些心得体会:1.热爱教育事业。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应该把教育事业视为H己的终身追求,而不仅仅是一份工作。只有热爱教育事业,教师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其中,为学生的成长付出自己的一切。2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每个学生都有H己的特点和
16、优点,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3 .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他们在未来的生活和工作中能够独立解决问题。4 .注重学生的情感教育。情感教育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培养学生的良好情感,使他们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能够保持积极的心态。5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心学生,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和龙长。6 .不断反思和改进。教师应该经常反思F1.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积极改进,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
17、学水平。7 .坚持终身学习。教师应该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以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总之,给教师的100个建议是一本非常值得一读的教育学著作。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刻地认识到了教师的责任和使命,也学到了许多有益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技巧。我相信,只要我们认真践行这些建议,就一定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4.读教育的本质心得体会最近我读完了一本关于教育的经典著作一一教育的本质,这本书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对教育的认知之路,也让我产生了许多深刻的心得体会。教育,这个看似平凡却又极其重要的领域,承载着无数家庭的希里和社会的未来。在书中,作者深入剖析了教育的本质、目标、
18、方法等诸多方面,让我对教育有了全新的理解和感悟。书中强调,教育的本质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人的品德、价值观和思维能力。这让我深刻认识到,我们不能仅仅关注学生的学术成绩,而忽略了他们的道德素养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在现实教育中,我们往往过于注重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了学生内心世界的塑造。真正成功的教育应该是全面的、立体的,让学生在知识、品德、情感等各个方面都得到充分的发展。教育的目标不是让学生成为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要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他们H主学习的能力。这一点给我很大的触动。回想我们的传统教育模式,很多时候学生只是被动地听讲、记名记,缺乏主动探索和思考的机会。我们应该为学生创
19、造更多的PI主学习空间,鼓励他们提出问题、探索答案,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逐渐找到自己的兴趣和方向。书中还提到了教育方法的重要性。一个好的教育方法可以事半功倍,而不合适的方法则可能事倍功半。比如,启发式教学能够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而灌输式教学则可能压抑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学科的性质,灵活运用各种教育方法,以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这本书还让我意识到,教育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不仅仅局限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同样至关重要。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社会环境也会对学生的价值观和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
20、我们需要构建一个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教育生态系统,让教育的力量在各个层面得以充分发挥。在阅读过程中,我不禁反思自己的教育经历和教育实践。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深知自己肩负的贡任重大。我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和思维能力,为他们提供更多自主学习的机会,不断探索和创新教育方法。同时,我也要加强与家长和社会的沟通与合作,共同为学生的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教育是一项伟大的事业,它关系到人类的未来和发展。教育的本质这本书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教育信念,也让我对未来的教育之路充满了信心。我相信,只要我们始终秉持正确的教育理念,不断探索和实践,就一定能够培养出更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我们更需要回归教育的本质,让教育真正成为启迪智慧、塑造灵魂的力量。让我们一起努力,为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为孩子们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教育之路,任重道远。但我相信,在众多教育工作者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够书写出更加辉煌的教育篇章。让我们以教育的本质为指引,不断前行,不断探索,让教育之花在每一个孩子的心中绽放出绚丽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