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中历史 第1课 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课时1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中外历史人物评说》.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540749 上传时间:2019-09-09 格式:PPT 页数:69 大小:7.5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年高中历史 第1课 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课时1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中外历史人物评说》.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2014年高中历史 第1课 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课时1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中外历史人物评说》.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2014年高中历史 第1课 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课时1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中外历史人物评说》.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2014年高中历史 第1课 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课时1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中外历史人物评说》.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9页
2014年高中历史 第1课 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课时1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中外历史人物评说》.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年高中历史 第1课 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课时1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中外历史人物评说》.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年高中历史 第1课 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课时1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中外历史人物评说》.ppt(6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课程标准】: 简述秦始皇兼并六国、建立中央专制集权国家的主要史实, 评价秦始皇的历史功过。,说说你所了解的有关秦代、秦始皇的影视作品,关于秦王嬴政(秦始皇),有关秦代、秦始皇的影视作品,材料: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始皇幸梁山官,在山上见丞相出行时车骑很多,心甚不快。当时大概有在其身旁的官中随行侍者私下告诉丞相。丞相从此便减少了车骑。始皇知道后大怒。推断“此中人泄吾语”。于是“诏捕请时在旁者,皆杀之”。 这则材料说明秦始皇竭力维护自己的特权和威严,并且专制、残暴。,1、背景:,一、统一六国,齐,楚,燕,韩,赵,魏,秦,2、过程:BC230-BC221 策略:远

2、攻近交,3、秦国统一六国的历史因素有哪些?,秦统一六国的几个因素,1、割据混战,战乱频繁,人民渴望统一。经过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争霸,民族融合,已出现了统一的趋势。,2、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使秦国国力大增, 为兼并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秦王嬴政锐意进取、励精图治,善于发现人才,广泛招募各国精英,使秦国国力更加繁盛,并最终兼并六国,建立起统一的大帝国。 4、秦军“虎狼之师”,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政治制度的创新,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1)皇帝制度,皇权独尊:成为秦王朝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 确立“皇帝”称号;皇帝自称“朕”;命令称 “制”或“诏”,印称“

3、玺”。,皇帝至上:权力高度集中的标志。 “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1)皇帝制度,皇位世袭:“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是君主权力集中的另一体现。,(1)皇帝制度,(秦王嬴政)说:“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 “自今已来,除谥法。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史记秦始皇本纪,皇帝,三公,御史 大夫,丞 相,太 尉,奉 常,郎 中 令,卫 尉,廷 尉,典 客,宗 正,治 粟 内 史,少 府,太 仆,九 卿,(2)三公九卿制,三公的职责,秦朝中央的三公九卿制有何特点?,三权分立 分工协作 皇帝任命 不得

4、世袭 军权皇控 皇帝集权,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2)地方建立郡县制,皇帝,中央机构,三公九卿,郡,郡守、郡丞、郡尉,县,乡,里,县令、县丞、县尉,三老、啬夫、游徼,里典,秦朝中央地方行政体制,历史影响:,秦代开创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奠定了中国古代封建统一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对于巩固统一、加强国家统一,促进社会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作用。,概念: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专制主义: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从决策至行使军权、政权、财权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 中央集权:指中央与地方权力分配中,全国军政财大权归属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绝对服从中央。,三、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

5、,思考:秦始皇为巩固统一,还实行了哪些方面的措施?出现了什么问题?,措施:,三、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文化上:统一文字,小篆,统一文字,作用:,有利于推行政令、发展经济和文化认同,有利于文化教育的发展和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措施:,三、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军事上:(1)北击匈奴,修筑万里长城;,秦已并天下,乃使蒙恬将(统领)三十万众北逐戎狄,收河南(指河套地区);筑长城,因地形,用(控)制险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是时蒙恬威振匈奴。 史记蒙恬列传,辽东,临洮,措施:,三、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军事上:(2)南征岭南,修灵渠,设三郡;,桂林郡,南海郡,象 郡,东海,长城,咸阳,秦,南海和越

6、南北部,甘肃西南部和云南北部,开通灵渠,措施:,三、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交通上:(1)修“五尺道”,征西南夷。,作用:促进了西南地区的经济开发,初步奠定了统一的多民族疆域。,措施:,三、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交通上:(2)修筑驰道、直道,统一车辆形制。,修驰道直道、统一车轨,措施:,三、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制定细密、严酷的法律。,成文法、法家思想的体现,(1)废除旧制,统一货币、度量衡,原因:秦统一前,各国货币、计量单位不一致,不便于商品交换和赋税征收。,统一货币,圆形方孔钱,齐 燕,韩赵魏,楚,度:长度单位,量:容积单位,衡:重量单位,统一度量衡,(1)统一货币、度量衡,作用:,密切了各地区之

7、间的经济联系 促进了商品生产 有利于加强国家统一,四、秦始皇的勤政与暴行,秦始皇勤于政务,富有实干精神,具有高度的行政能力。,四、秦始皇的勤政与暴行, 勤 政,1、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四、秦始皇的勤政与暴行, 暴 政,焚书坑儒,秦始皇由于实行严酷法律,引起了士人的不满,纷纷指责秦始皇。已经升任丞相的李斯主张严厉镇压这些胆大妄为的士人,他给秦始皇写了一封奏疏,要求进行焚书。即除了秦记之外的所有史书一律烧毁,全国百姓和士人私自收藏的经书和诸子百家的典籍,也全部由官府统一烧毁。敢再违抗命令,议论政事的人一律处死。如果官吏知情隐瞒不报,也和藏书的人同等治罪。除了少数史书之外,其他的最后只留下了关于

8、农业、卜筮和医药的书籍。 秦始皇同意了李斯的意见,下令全国进行焚书,这是对中国文化的一次清洗,和法律一样是秦朝暴政的集中体现。 只烧掉书籍并不能堵住士人的口,反而激起更大的反抗,百姓和士人对秦始皇的暴政怨愤异常,对他不利的言论遍布天下。这使秦始皇勃然大怒,派出御史到全国各地追查,最后抓到四百六十多人,秦始皇下令一块押到骊山的山谷中,全部坑杀,也就是活埋。因为这些人绝大部分是儒生,所以被后人称为“坑儒”。 焚书坑儒是秦始皇无法抹去的一大污点,极大地抵消了他统一全国的历史功绩。,何兹全 :秦始皇焚书,是当时进步思想和反动思想斗争的结果,它所体现的是在政治上代表进步的人对代表反动的人的打击。 白寿彝

9、主编中国通史:秦始皇焚书坑儒,意在维护统一的集权政治,反对是古非今,打击方士荒诞不经的怪谈异说。 毛泽东 :肯定他反对“以古非今”的决心和魄力,肯定其“厚今薄古”的真知灼见,但不肯定他在“焚书坑儒”事件中野蛮粗暴的做法。,2、征调太急,赋敛过重,刑罚严酷,大兴土木,百姓负担沉重。,四、秦始皇的勤政与暴行, 暴 政,修筑长城,秦长城,为何修长城防御北方少数民族军队,理由有下: 1、北方骑兵凶捍,全民兼兵,农耕民族不是其对手,只有修城。 2、北方人居住较散,无城池。气候恶劣,无法消灭之。 北方游牧以屠杀抢劫中原民族为乐,一有条件就南下。危害中国四千年之久。特别是宋朝皇帝实行卖国政策,每年给金,西夏

10、,辽,蒙元,几千万两白银。布匹,茶叶,女人不计其数。将游牧野兽养得膘肥体壮。而中原百姓甚苦。特别是游牧野心愈来愈大,最后灭宋屠明。彻底改变中国历史进程,实行疯狂的奴隶殖民主义。将中国之文明毁于一旦。蒙元,满清使中国落后于西方三百于余年也。可痛啊。 长城从来没有阻挡住蒙古满清的铁骑,宋朝,明朝的灭亡就是名证,万里长城处处设防,防不胜防,没有攻不破的防线。满清曾经五次入关如入无人之境,浩大中国无人呀。修长城固守以成习惯。可悲啊。长城真为举世少有之蠢物.,秦始皇陵,秦始皇陵模拟图,暴 政,在秦始皇死在出巡的路上时,阿房宫还没有建成,这个巨大的工程,每年都要调用民工七十万人。另一个宏大的工程是修建秦始

11、皇自己的骊山墓,每年也用工七十多万人。加上其他的用工,如修建长城,修弛道,常年的兵役征发,致使秦朝每年服役的人达三百万之多,男子征发不足使用,有时还要征发女子。秦朝因为实行法治,反对儒家思想,没有像后来那样限制妇女从事公众活动。儒家主张和长辈同住,以便尽孝,秦则要成家的男子和父母分居,这样国家可以按照户数多收赋税。 苛捐杂税,加上严酷的法律,使人民生活如同水深火热,由于原来的秦国变法,被东面其他国家称为“虎狼之国”,现在统一后,暴政使秦朝真成了“虎狼之国”。人民动不动就触犯了法律,处罚也相当严厉,特别是当时的野蛮的肉刑制度,常将犯人的脚砍断,造成大量的残废人。原来百姓渴望统一,结束无休止的战争

12、,是想从此过上安宁的日子,现在秦的暴政让他们失望至极,民心丧失,秦朝迅速灭亡的主要原因。,秦因暴政而亡,五、如何评价秦始皇, 要知道秦始皇的主要作为, 要一分为二地看待, 根据题意,分析材料, P20暴政表现,历史人物评说的几点基本原则,1、要结合历史人物的历史史实; 2、要站在当时时代大背景下,分析历史人物的 活动是否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是否有利于社会 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 3、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辩证法观点;,功,、统一了文字、货币、度量衡等,巩固了统一, 促进了民族融合、经济文化的交流,对后世影响深远;,、建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1、统一了六国

13、,建立了第一个统一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开创了国家统一的新纪元;,过,1、焚书坑儒;,3、大兴土木,徭役、兵役和赋税沉重;,2、严刑酷法;,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使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严重影响了人民正常的生产和生活,1 秦始皇在中央同时设立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三公,其直接目的是( ) A 确立皇权至高无上 B 削弱地方权力 C 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D 防止大臣专权,D,2 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确立了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中央集权指( ) A、全国有统一的货币、度量衡 B、全国有通行的文字 C、以皇权至高无上为最基本的原则 D、中央机构对地方机构实行直接有效的行政管理,D,3 下列关于赢政

14、定“皇帝”称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具有神化皇权的意图 B、表明赢政要效法古代有道明君 C、是中央集权发展的必然结果 D、体现了专制主义的倾向,B,4 郡县制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和中央集权制度,其依据主要在于( ) A、郡县官吏必须对上一级负责 B、郡县制是地方行政管理机构 C、郡县官吏与皇帝是臣与君的关系 D、郡县完全由中央和皇帝控制,官吏不能世袭,D,5 秦朝三公九卿和郡县长官产生的方式是 ( ) A世代相袭 B考试选拔 C皇帝任命 D地方推荐,C,6在今天的这些城市中,不在古代秦帝国的疆域版图之内的是:( ) A广州 B三亚 C北京 D深圳 7唐代大诗人李白有诗云:“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击浮云,诸侯尽西来”,这首诗写的是: ( ) A秦孝公 B李世民 C嬴 政 D成吉思汗,C,B,8你认为下面的情况,哪种不可能是真实的:( ) A公元前202年某月某日,身在咸阳的小苏给家人写了一封信,用的是小篆。 B公元前228年某月日,一官员称呼嬴政为大王,未受斥责。 C公元前218年某月,张某被任命为某郡郡尉,负责该郡治安,并享有皇帝所赐的一块封地。 D公元前219年,太仆王某奉命给秦始皇购买上等良马。,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