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中历史第三单元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第13课挑战教皇的权威课件岳麓版必修.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546977 上传时间:2019-09-09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12.9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高中历史第三单元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第13课挑战教皇的权威课件岳麓版必修.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2017年高中历史第三单元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第13课挑战教皇的权威课件岳麓版必修.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2017年高中历史第三单元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第13课挑战教皇的权威课件岳麓版必修.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2017年高中历史第三单元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第13课挑战教皇的权威课件岳麓版必修.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2017年高中历史第三单元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第13课挑战教皇的权威课件岳麓版必修.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年高中历史第三单元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第13课挑战教皇的权威课件岳麓版必修.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高中历史第三单元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第13课挑战教皇的权威课件岳麓版必修.ppt(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挑战教皇的权威,关于宗教,世界上三大宗教指的是 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的演变,基督教 (公元1世纪诞生),路德派 加尔文派 英国国教派,以教皇为首的天主教会有怎样的权威?,天主教的主要教义 基督教信仰的核心:原罪、救赎 原罪(Original sin)一词来自基督教的传说,它是指人类生而俱来的、洗脱不掉的“罪行”。人类始祖亚当和夏娃违背上帝的命令、偷吃禁果所犯的罪行,传给后世子孙,是人类一切罪恶和灾祸的源。 救赎人类因有原罪而无法自救,上帝(天主)差遣他的儿子耶稣来到世间,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在上帝面前替人类赎了罪。凡是信仰上帝、跟随耶稣的人都能得救,死后获得永生。,政治:教权凌驾王权之

2、上 经济:西欧最大封建主 思想:垄断意识形态 社会生活:从生到死,影响无处不在,知识结构,欧洲宗教改革,欧洲宗教改革的原因,马丁路德改革,加尔文宗教改革,宗教改革的性质,宗教改革的意义,经济 政治 思想文化 导火线,九十五条论纲 “因信称义” 创立新教,基督教原理 “先定论” 创立政教合一的加尔文教,一、宗教改革的背景:,2、天主教会阻碍西欧资本主义发展(根因),1、文艺复兴宣扬人文主义,起了思想解放作用,3、天主教会的堕落和残暴激化社会矛盾,5、出售赎罪券导火线,4、德国四分五裂,是教会压榨最严重的地区。,性质:宗教改革是披着宗教外衣的反对罗马神权统治的思想和社会运动,欧洲在16、17世纪时

3、候,教会大量向民间出售“免罪符”,即购买免罪符的人,灵魂可以直接升天堂。教皇公布杀人犯7个盾(德意志货币)抢劫犯9个盾谋杀亲属犯4个盾这样他们的灵魂就可以得救。总之无论任何人犯下任何罪只要拿出规定的金币来购买赎罪券就会得到上帝的赦免。,1.开始标志:1517年,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 2.思想主张: (1)依靠信仰才能得救,不能靠善功、圣礼和神职人员。 (2)赎罪券的功效微不足道,只要内心真诚悔罪即可赦免。 (3)简化宗教仪式,僧侣可以结婚。 (4)每个基督徒有权阅读圣经。 3意义: (1)性质:是反对天主教会的社会、思想改革运动。 (2)人文主义的体现:使人获得了精神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

4、,带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 (3)欧洲宗教格局的变化:改革后的新教登上欧洲历史舞台,与天主教、东正教形成三足鼎立的新局面。,二、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因信称义,上帝,神职人员,信徒,上帝,信徒,天主教的因 称义,路德教的因 称义,否定了教皇和教会的权威,使人获得精神自由和灵魂得救自主权,体现了人文主义色彩。,行,信,实质是为加强罗马天主教会的绝对权威,是为封建宗教神学的精神垄断服务的,我的信仰教会做主,我的信仰“我”做主,在路德“因信称义”的潜台词里包含着解放人的个性的革命主张。它从神学角度论证了宗教的和现实的人身依附的不合理性。,灵魂得救靠什么?普通圣徒是否可以与上帝直接交流?两者争论的核心是什

5、么?他们各代表谁的观点?二者主张有何不同?,甲:人生来是有罪的, 只有尊崇上帝,忠实地履行七种圣礼:洗礼、圣餐、悔罪等,通过苦修才能得到上帝的恩典。 乙:只要虔诚地信仰耶稣就可灵魂得救,无须经过烦琐的仪式。这些仪式中,除圣餐外,皆是糟蹋钱财的多余之举,皆可废除。,甲:上帝是不与油嘴之人直接交往的,只有在我们教士的主持下,才能聆听到上帝的福音;否则,就要受到永世惩罚。 乙:每个教徒,只要自己面对圣经,真诚忏悔,就可直接与上帝心灵沟通,无须你们所谓尊贵的教士,凡信徒皆为祭司。,罗马教会,马丁路德,因行称义,因信称义,教徒,神职人员,上帝,间接对话、得救,直接对话、得救,使人获得精神自由和灵魂得救自

6、主权,本质是为加强罗马天主教会的绝对权威,是为封建宗教神学的精神垄断而服务的,上帝,“因信称义”的实质否定教皇的权威,人只有靠信仰才能得救,不能靠善功、圣礼和神职人员 。 其“信”是与生俱来的、植根于人的内在经验之中的东西。,加强天主教会权威,为宗教神学精神垄断服务,我学习 我总结,从神学角度世俗生活和个人奋斗的必要性、合理性,我的信仰,你做主,我的信仰,我做主,我奋斗,我成功,教皇:因行称义,路德:因信称义,加尔文:先定论,获得精神自由和灵魂解救的自主权,相同点:都属于基督教的教义,目的都是为实现灵魂得以升入天堂。,“因行称义”、“因信称义”和“信仰得救” 的比较,1、新兴资产阶级进行反封建

7、斗争之初普遍带有宗教色彩的原因是 A、 宗教和神学是欧洲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 B、 资产阶级利用宗教发动和组织群众 C、 宗教具有极大的迷惑性,人民易于接受 D、 宗教在当时意识形态中占统治地位,新兴资产阶级力量弱小,2、马丁路德的主张有 因行称义 因信称义 赎罪券的功效微不足道 先定 A B C D ,C,D,3、马丁路德提出“信仰耶稣即可得救”原则的意义在于 A法定了天主教会的作用及其神学思想 B确定了教随国定的原则 C打击了罗马天主教会的势力 D维护了德国各阶层的利益,C,三、加尔文的宗教改革,欧洲宗教改革第二 位伟大人物加尔文,否定对教皇的盲从,否定封建主的特权,A为资产阶级发财致富辩护

8、,(2)内容:,B论证世俗生活和个人奋斗的必要性和合理性,(3)积极作用,C其学说在西欧资本主义较发达的地区广泛传播,为以后的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意识形态方面的依据,(1)著作:,4、加尔文宗教观的核心是 A 只有依靠信仰才能得救 B 先定论 C 为资产阶级发家致富辩护 D 论证世俗生活和个人奋斗的必要性和合理性,5、宗教改革中,新教各派集中反对的目标是 A 罗马天主教会的神学世界观 B 罗马天主教会的精神专制 C 罗马教廷对各国的经济掠夺 D 罗马教皇垄断教职的任免权,B,B,四、宗教改革的影响:,1、体现人文主义思想 2、冲破天主教会的精神独裁, 3、进一步解放人们的思想 4,加速了欧洲资本

9、主义的发展。,7、有关西欧宗教改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摧毁了西欧的封建势力 B 有力的打击了罗马天主教会 C 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D 促进了西欧民族文化的发展,6、宗教改革的实质是 A 新教各派反对罗马天主教会的斗争 B 天主教会内部各派争权夺利的斗争 C 封建君主摆脱罗马教廷的斗争 D 早期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D,A,8、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的相同点有 都是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推动下出现的 都是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的反封建斗争 都反对宗教信仰 都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A B C D ,A,马丁路德改革与加尔文改革有什么相同点?又有什么不同点? 1.相同点: 背景:都是天主教会

10、成为资本主义发展障碍,天主教会腐败和搜刮引起了各阶层不满,文艺复兴推动的背景下发生的。 内容:都主张信仰得救,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都反对天主教神学,都否认教皇权威,主张简化宗教仪式,对教会信仰、制度、仪式都有不同程度的改革。 实质:都是早期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 方式:都采取了神学异端的形式。 影响 、结果:都得到社会广泛的支持,都建立了不受罗马教皇控制的新教。都打击了西欧的封建势力,摧毁了天主教会的精神独裁,促进了西欧各国民族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 2.不同点:内容:加尔文改革否定罗马教皇权威,建立民主教会,更适应资产阶级激进的要求。 结果:马丁路德改革引发农民战争,使天主教会势力受到沉重打击,

11、诸侯取代教皇,确立“教随国定”的原则,加尔文改革建立了民主教会。 地域:前者至今在德国、北欧和美国势力仍然很大;后者至今主要分布在瑞士、英国和美国等地。,1、16世纪西欧大陆宗教改革运动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A、文艺复兴运动使人文主义深入人心 B、罗马教廷与西欧各国世俗王权的斗争白热化 C、新兴资产阶级要求冲破封建神学思想的束缚 D、剥夺天主教会的土地和经济特权,巩固训练,C,2、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导火线是: A、天主教会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 B、罗马教皇向教民出售赎罪券 C、天主教会征收什一税 D、天主教会出卖教会职位,B,3、马丁路德强调的学说是: A、君权神授 B、因信称义 C、政教合一

12、 D、教皇至尊 4、马丁路德提出“因信称义”的学说,其实质意义在于 A、确立了“依靠信仰才能得救”的新教义 B、否定了天主教会及其神学的绝对权威 C、为德国宗教改革奠定了理论基础 D、维护了德意志各阶层的利益,B,B,5、关于马丁路德改革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它沉重打击了天主教会的神学统治 B、是一场社会、思想改革运动 C、改革后创立的新教与天主教、东正教形成三足鼎立的新局面 D、它违背了基督教的本意,客观上造成了人们思想上的混乱,D,6、加尔文被称为“欧洲宗教改革的第二位伟大人物”,他的宗教观念的核心是: A、因信称义 B、先定论 C、因行称义 D、无为而治,7、马丁路德改革和加尔文改

13、革的相似点是: 都主张“因信称义” 否定天主教的等级制度 都创立了不受罗马教皇控制的新教 改革都在德国进行 A、 B、 C、 D、,B,A,8、加尔文的先定论在宗教改革时期具有积极作用,它是: A、为封建世俗势力夺取政权服务 B、为使欧洲各国人民免于罗马天主教会的精神控制而斗争 C、为资产阶级发财致富作辩护 D、为使天主教焕发新的生命而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创造舆论,C,9、16世纪西欧的反封建斗争往往带有宗教色彩的原因是: A、宗教在当时意识形态中占统治地位,新兴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B、宗教和神学是维护封建统治的精神工具 C、天主教会反对殖民扩张,维护了资产阶级的人性主张 D、宗教有很大的迷惑性,

14、人民易于接受,A,材料一 罗马天主教会鼓吹“因行称义”的修遭信条。所谓因行 称义,是指一个基督徒靠其行事修为而成为符合上帝意愿的义人, 灵魂得以升入天堂。因此,必须绝色弃欲、积功行善,诸如持斋、 守贞、安贫、乞食、忍让、施舍、服从教会、遵守教规、购买赎罪 券等,而入修道院修道是最佳途径。,材料二 马丁路德提出“因信称义”说。他认为,灵魂得救只 须靠个人虔诚的信仰,根本不需要教会的烦琐仪式。上帝的恩典是 上帝给人的礼物,只有上帝才能赦免罪人。信徒得救不靠行为,全 凭信仰,要得救上天堂,不靠教会或行善,更不靠赎罪券。,材料三 加尔文主张“信仰得救”。他认为,得救在于信仰而不 在于善行;而得救与否取

15、决于上帝预先的安排。上帝事先早巳把人 分为“选民”和“弃民”:选民发财致富,万事顺利,死后进入天堂, 弃民则相反。,“因行称义”、“因信称义”和“信仰得救”三种学说有什么异同?结合这三种宗教思想,分析宗教改革时期的人文主义含义?,“因行称义”、“因信称义”和“信仰得救”三种学说有什 么异同?,“因行称义”的本质是为加强罗马天主教会的绝对权威,是为 封建宗教神学的精神垄断而服务的。,“因信称义”否定了天主教会的绝对权威,肯定人获得精神自 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解放了人的个性。,“信仰得救”是在“因信称义”的基础上把之解释为“先定 论”,从神学角度论证世俗活动和个人奋斗的必要性和合理性。,都属于基

16、督教的教义,目的都是为实现灵魂得以升入天堂。,宗教改革时期的人文主义主要是指:反对天主教会的宗教特权,提倡人的个性解放,使人从罗马天主教会的精神枷锁中解脱出来,获得更多的个人自由。,结合这三种宗教思想,分析宗教改革时期的人文主义 含义?,比较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14-16C,16C,意大利(最早),德意志(最早),封建神学,天主教会,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资产阶级的政治运动,揭露教会的腐朽、罪恶,直接否定教皇权威,资本主义萌芽及其发展,都有反封建的性质,并把矛头指向天主教会天主教会,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资本主义的发展解除了一些精神枷锁,“因行称义”,依靠以教皇为首的教阶制度和复杂的圣礼才能得

17、救。,为教皇树立绝对权威提供理论基础。,“因信称义”,主张人只有依靠信仰才能得救,不能靠善功、圣礼和神职人员。,否定了教皇的权威,使人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 带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信仰得救”,主张依靠信仰才能得救; “先定论”,永生与永罚、成功与失败、甚至贫富荣辱,都是上帝决定的,人的意志无法改变。,否定教皇权威;为资产阶级的发财致富作辩护;从神学角度论证世俗活动和个人奋斗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拉开了欧洲宗教改革序幕;是反对天主教会的社会运动。出现新教与天主教、东正教三足鼎立局面。,在西欧资本主义比较发达的国家地区广泛传播,为以后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意识形态方面的依据。,永生与永罚、成功与失败,甚至贫富荣辱,都是上帝先定的,人的意志无法改变。人在现世生活中的成功与失败,是“选民”和“弃民”的标志。这种“先定论”以宗教学说的形式,反映了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资产阶级竞相追求利润,人人都想发财致富。胜利者产生了优越感,增加了自信力,认为自己肯定是上帝的“选民”,而那些失败者则无疑是“弃民”了。“预定论”鼓舞了新兴资产阶级的进取精神。,对加尔文“先定论”的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