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文地理(12-广东省).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554284 上传时间:2019-09-10 格式:PPT 页数:75 大小:10.6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人文地理(12-广东省).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5页
中国人文地理(12-广东省).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5页
中国人文地理(12-广东省).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5页
中国人文地理(12-广东省).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5页
中国人文地理(12-广东省).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人文地理(12-广东省).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人文地理(12-广东省).ppt(7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广东省:世界制造业基地,珠江三角洲:各种概念 珠江三角洲与香港分工关系 珠江三角洲产业转移与调整 广东城市群规划 广东制造业基地,广东省区域发展,广东全省陆地面积17.98万平方公里, 2004年末,广东省常住人口为8303.72万人, 经济区划分珠江三角洲、东西两翼和山区三类,面积分别为4.17万、4.47万和11.44万平方公里。 广东全省将逐步形成珠江三角洲、粤东沿海、粤西沿海三大城镇密集区;广梅汕、三茂和广(州)乐(昌)铁路沿线3个城镇点轴区以及山区城镇点状发展区;珠江三角洲中部、珠江口东岸、珠江口西岸三大都市区。,广东省全图,广东人均GDP近7000美元 达中等收入国家水平,一、珠江

2、三角洲基本概念,“四小虎” 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期,东莞、中山、南海、顺德4个县市经济增势惊人:19811993年间,4市GDP年均递增23.8%. “四小虎”GDP总额占全省的17.7%.四县市的发展势头引起广泛的关注。1991年,新华社记者撰写了题为珠江三角洲启示录的长篇通讯,文章套用亚洲“四小龙”的概念,将4县市命名为广东“四小虎”。,“小珠三角” “小珠三角”即通常所说的珠三角,面积4.5万平方公里,户籍总人口2 660.5万。 2003年珠三角GDP总值达11450.9亿元(1383.5亿美元),占全省GDP总值的84.3%.作为中国最早的改革开放地带,多年来保持快速发展的珠三

3、角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发动机”之一、亚洲乃至世界信息产品最大的制造、出口基地之一。,“大珠三角” “大珠三角”即粤港澳,面积18.1万平方公里,户籍总人口8679万,20 03年GDP总值3287亿美元。以经济规模论,“大珠三角”相当于长三角的1.2倍。 CEPA与“大珠三角” 2003年6月与10月,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及内地与澳门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简称CEPA)签署。决定从2004年1月1日开始,对从港澳进口内地的273个税目货物实行零关税,同时降低18个服务业进入内地的门槛。 CEPA的签署、实施,为港澳与内地尤其是与广东的经济一体化提供了千载难逢的良机。

4、 CEPA签署前后,粤港澳开始积极着手加强内部的全面合作,并联合对外推介“大珠三角”区域概念。,珠江三角洲,“泛珠三角” “泛珠三角”即“9+2”,包括珠江流域及与“大珠三角”相邻、经贸关系密切的闽赣湘粤桂琼川黔滇9省区,以及香港、澳门2个特别行政区。面积200.6万平方公里;户籍总人口45698万,GDP总值52605.7亿元(6356亿美元)。其中,9省区面积占全国的20.9%,人口占全国的34.8%,GDP总值占全国的33.3%.在“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之后召开的“泛珠三角区域经贸合作洽谈会”取得巨大成功:签约项目847个,签约金额高达2926亿元。,“小珠三角”、“大珠三角”、

5、“泛珠三角” 基本情况一览表,泛珠三角地区资源概况,各省(区)在泛珠三角中的定位,珠江三角洲与香港关系,发展优势 珠江三角洲与香港关系:前店后厂 以香港为核心的全区城市-地区(global city region),或者巨型城市-地区(mega-city region)正在形成,珠江三角洲对外开放优势:,(1)珠江三角洲地理位置优越,位于广东省东南部,珠江下游,毗邻港澳,与东南亚隔海相望,海陆交通便利,是我国的“南大门”;(2)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实行了改革开放政策。1980年国家设立了四个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广东占3个,珠江三角洲地区就占了两个经济特区(即深圳、珠海经济特

6、区),1985年整个珠江三角洲地区被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广州成为沿海开放城市);(3)珠江三角洲地区为全国著名的侨乡,华侨、海外华人众多,吸引了大量海外华人、华侨的投资。珠江三角洲地区正是利用其优势条件,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地带,而且对全国其他地区起了很好的示范和带动作用。,珠江三角洲率先对外开放的因素,区位因素:地形平坦,平原广阔,气候温暖湿润,水网密布,交通便利,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人口稠密,经济发达。 人文因素:具有对外开放的历史传统,很多地方是著名的侨乡。 政策因素:国家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实施了“对外开放,优先发展”(设特区,全开放;先富带后富)的策略。,二、港澳与珠三角关系、产业发展

7、,港澳地区与珠江三角洲地区合作关系:以“前店后厂”的基本模式合作发展珠江三角洲外向型经济。 广东重点产业:电子信息、电器机械(机械、家电)、石油化工、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建材、造纸、医药、汽车九大产业 广东省产业集群集中的行业有玩具、食品、服装、电子、家电以及陶瓷等。有代表性的如中山的灯饰;佛山的陶瓷等。,香港-广东“前店-后厂”的整合模型,广东省部分专业镇及特色产业的分布图,中国形成中的产业聚集地区,珠江三角洲产业调整,国际产业转移 广东产业结构调整,国际区域产业向中国大陆转移,以转出地为轴线,目前中国已经和正在接受四次产业转移:第一次是香港地区制造业的转移,第二次是台湾地区制造业的转移,第

8、三次是日、韩、新等国制造业的转移,第四次是欧、美地区制造业的转移。 以转移时间及转入地区为轴线,目前中国正在接受第三次转移。第一次为20世纪90年代以前,国际产业转移中国(大陆)主要集中在珠江三角洲地区;第二次为20世纪整个90年代,国际产业转移中国(大陆)主要集中在长江三角洲地区;第三次为21世纪初的若干年,国际产业转移中国(大陆)将主要集中在两个“三角洲”地区之间的中部省区。,广东产业的两次变化与转移,第一次产业转移:改革开放初期,珠江三角洲从香港承接了大量的传统制造产业,如服装、纺织、塑料制品、电子元件、金属和非金属制品等,大多数属劳动密集型产业,建立了粤港经济这种前店后厂式的密切联系。

9、这一次产业转移是由当时珠三角地区经济低水平发展现状决定的,也是珠三角地区参与国际分工的必然结果。 第二次转移:九十年代初,随着珠三角地区经济的发展,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价格上升,劳动密集型产业收益下降,产业面临升级的压力,珠江三角洲大力引进计算机、资讯、生物工程等高新技术产业,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从而初步确立了珠三角地区在华南经济圈的中心地位。,珠三角产业转移大趋势,珠三角与港澳的融合将进一步促使世界制造业和服务业中心向大珠江三角洲地区迁移,使之成为亚太地区的制造业基地和现代服务业中心。 具体分工为:广东以发展制造业为主,香港主要发展以现代物流业和金融业为主的服务业,澳门则主要发展博彩、旅游

10、和区域性商贸服务。,广东城镇体系与都市战略,一脊三带三圈五轴 “一主(广州)两副(深圳、珠海)”,到“两主(广州、深圳)一副(珠海)” 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广东城镇体系发展现状,方案(一):一脊三带三圈五轴,“一脊”指的是广州主城区、南沙、东莞虎门、深圳到香港前海、中环一线,位于珠三角中轴区位。它的功能是聚合区域核心功能,增加区域向内陆和外海的辐射与影响。 “三带”包括北部城市功能拓展带,南部滨海功能拓展带、中部产业功能拓展带,它们的功能是向东、西方向传递区域辐射作用。,“三圈”是形成以广州为主体,包括佛山、肇庆、惠州的中心都市圈;以深圳、东莞、惠州南部组成的东部都市圈;以珠海、中山、江门组成的

11、西部都市圈。 “五轴”即莞深高速公路沿线城镇产业轴、京九铁路沿线城镇产业带、惠澳大道沿线城镇产业带、105国道沿线城镇产业带、江肇江珠高速公路沿线城镇产业带。,广东城镇体系规划,“一主(广州)两副(深圳、珠海)”,到“两主(广州、深圳)一副(珠海)”,珠三角今后的城镇布局以广州、深圳主城区为区域性主中心,珠海主城区为区域性副中心。形成广佛都市圈、深港都市圈、珠澳都市圈三大都市圈。,方案(二):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的长远空间发展战略总体格局,内外圈层分工(“内优外拓”)、 点轴集聚发展、 三大都市区协调建设、 四种用地模式分类制导。,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轴线,内优外拓,建立珠港澳紧密合作的环珠江口新

12、经济产业带,以广州(天河高新区、南沙资讯科技园等)和香港(数码港等)为两极,以广深轴线为中枢,发展信息产业、软件开发及网络经营等高新技术产业。 珠江三角洲内圈层内的其它中心城市,包括珠海、东莞、中山、佛山等,是目前珠江三角洲生产制造业的核心区域,拥有较多的高新技术产业和较完备的产业发展平台。将来,该区域可将高新技术应用型的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并向专业化大型企业方向发展,形成一个全球性的高科技生产制造基地。,珠江三角洲外圈层在产业布局上应与内圈层协作配套,培育起该地区产业、交通等各方面的承载力,大力接纳发达地区的产业、资金和技术转移,并强化其与内陆经济地带的资金、技术、人才、市场的循环与交流,为珠

13、江三角洲开辟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点轴集聚,发展轴是珠江三角洲中心城市间形成的发展走廊。拓展轴是珠江三角洲内圈层与外圈层及珠江三角洲腹地在人流、物流、资金信息交换中形成的发展走廊。 1.两条发展主轴 广深(香港)发展轴。 广珠(澳门)发展轴。,2.六条拓展轴 广州-肇庆-西江拓展轴,区内沿线城市:三水、四会、肇庆-高要。 广州-清远-韶关-湖南拓展轴,区内沿线城市:花都。 广州-佛山-湛江-广西拓展轴,区内沿线城市:佛山、鹤山、开平、恩平。 广州-惠州-汕头-福建拓展轴,区内沿线城市:增城、博罗、惠州、惠东。 (港澳)珠海-湛江-广西拓展轴,区内沿线城市:珠海、江门、台山。 (香港)深圳-惠州-

14、河源拓展轴,区内沿线城市:惠州。,三大都市区统筹规划,中部都市区空间上是以广州为中心,包括佛山、三水、花都、从化、顺德及肇庆的端州区、鼎湖区、四会市、高要市。 中部都市区重点发展科技、金融商贸、信息咨询与开发、周末度假相结合的旅游业等第三产业,同时发展以汽车制造、电子、机械、饮料及石油化工为主的第二产业。,东岸都市区北接广州,南连香港,同时受两个特大城市影响。城市群的分布,南部较北部密集,西部较东部密集,市镇相对密集区,呈以深圳(香港)为中心,沿交通干线向北、向东轴带状延伸的空间特征。 东岸都市区主要发展以对外商贸为主的第三产业,工业开发与研究相结合的科研事业及以通讯器材、电子仪器、能源化工等

15、工业。,西岸都市区指珠江口以西银洲湖以东的地区,行政范围主要包括珠海市、中山市、江门市的部分地区,本地区内中心城市集聚程度较低,各中心城市的规模、等级相对较为均匀,城市机能独自完善,各城市发展协调性不强。 西岸都市区重点发展依托于港口运输的大工业,如能源、重化工、机械工业及高技术的医药微生物工程,国外和国内并重的旅游业和以物资转运为主的港口贸易等第三产业。,泛珠三角地区的高速公路,广东省重点建设的铁路,广深四线城际铁路,珠江三角洲城际快速轨道交通,长江三角洲至珠江三角洲高速铁路,广东省工业九大产业规划 重要产业基地布局,一、电子信息工业:重点建设7大制造基地、16个重点产业专项 7 大电子信息

16、制造基地 全球电子计算机制造基地 全球通信设备制造基地 全球家用视听设备制造基地 全球电子元器件制造基地 软件产业基地 汽车电子新兴制造基地 娱乐玩具电子新兴制造基地,个重大产业专项,高性能服务器产业化 3C融合产品研发及产业 3G系统与终端产业化 下一代网络(NGN)设备产业化 高端数据通信产品产业 通信基础产品研发与产业化 数字电视机及其相关产业化 家用AV音响类产品技术改造 高密度数字激光视盘机产业化,高密度数字激光视盘机产业化 新型元件产业化 新材料应用开发 新型显示器件 集成电路设计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Linux公共服务技术支持中心 软件开发质量管理提升系统 电专用设备配套体系,二、

17、机械工业:广州(重点是南沙)、深圳、佛山作为我省机械装备工业的3大核心地区,带动珠三角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促进粤东汕揭轻工机械工业和粤北韶关机械工业的发展,三、家用电器工业:重点建设3大产业基地,四、石化工业: 重点新建、扩建5大炼油项目、5大乙烯项目和5大石化基地,五、纺织工业: 加快培育纺织工业产业集群,重点建设4大基地 (中山、东莞、开平、普宁)、15个特色城(镇),六、食品工业:突出抓好“四大工程”和“九大基地”建设,四大工程: 放心食品工程 绿色食品工程 功能食品工程 特色食品工程,产业基地: 肉类加工基地 方便食品和功能性食品基地 饮料制造业基地 水产品加工基地 果蔬贮运加工基地 调味品生产基地 制糖基地 焙烤和糖制品基地 食品添加剂基地,七、建材工业: 合理布局,积极协调区域经济发展,重点发展陶瓷、水泥与混凝土、玻璃和新型建材四大行业,建设2大陶瓷工业核心区和3大水泥熟料基地。,八、造纸工业:重点建设三大纸业基地 (改造广宁纸浆)和六类重点产品区,九、医药工业:重点建设5大医药产业基地(园区),十、汽车工业:依托骨干企业,建立汽车和摩托车生产基地,延伸产业链,构建为整车配套的零部件供应圈,形成以广州为中心,环珠江三角洲零部件产业带配套发展的格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