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的学习心理(1).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556672 上传时间:2019-09-10 格式:PPT 页数:52 大小:14.4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少年的学习心理(1).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青少年的学习心理(1).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青少年的学习心理(1).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青少年的学习心理(1).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青少年的学习心理(1).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青少年的学习心理(1).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少年的学习心理(1).ppt(5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九章 青少年的学习心理,第一节 学习的概述 第二节 学习理论 第三节 学习迁移,本章概要,学习的实质 学习的分类 相关学习理论的发展 学习迁移的含义、种类,第一节 学习的概述,一、什么是学习 学习是个体通过经验获得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一致的变化过程。这一定义包含三个方面。 首先,学习是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 其次,学习引起的行为变化是相对一致的。 最后,学习是由经验引起的。,二、 学习的分类,(一)学习层次分类 加涅(Gagne)根据学习的复杂程度,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将学习分为了八个层次。 1信号学习 2刺激反应学习 3系列学习 4言语联想学习 5辨别学习 6概念学习 7规则学习

2、8解决问题学习 在这八个层次的学习类型中,每一个类型的学习都是建立在前面类型学习的基础上。,(二)学习结果分类,20世纪70年代,加涅根据学习所获得的结果类型不同,将学习分为了如下五种类型: 1.言语信息 2.智力技能 3.认知策略 4.动作技能 5.态度 上述五种学习结果中,前三种属于认知领域,动作技能属于心因动作领域,态度属于情感领域。,(三)奥苏贝尔的学习分类,奥苏伯尔根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结构的关系,将学习分为意义学习与机械学习,又根据学习的方式将学习分为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接受学习不一定是机械学习,而发现学习也不一定就是意义学习。,1意义学习与机械学习,奥苏贝尔推崇意义学习,他

3、认为意义学习是通过符号、文字使学习者在头脑中获得相应的认知内容的学习,是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实质性的和非人为的联系。 机械学习(rote learning)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知识体系中原有知识建立了非实质性和人为性的联系。,2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接受学习是指教师将学习的内容以定论的方式传授给学生。接收学习的特点决定了学生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间接知识,所以也是课堂教学的主要教学方式。 发现学习是指教师不直接将学习的内容直接告诉学生,而是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这些内容。,第二节 学习理论 对于学习是如何形成的,心理学家提出了二种理论:联结学习理论(经典条件

4、作用,操作条件作用),认知学习理论。,一、学习的联结理论,(一)巴普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学说,经典条件作用的形成过程 经典条件作用是中性刺激(如铃声)与能自然引发某反应的一种刺激(如食物)配对出现后也能引发该反应的一种学习类型。,第一阶段 铃声单独出现,狗对铃声没有反应。肉单独出现,狗开始分泌唾液,第二阶段 铃声出现后肉也随之出现,并多次配对出现进行巩固。,第三阶段 只出现铃声,狗还是开始分泌唾液,说明狗学会了对铃声这种刺激进行反应。,2经典条件反射的规律,(1)条件反射的获得与消退 获得:当条件刺激反复与无条件刺激相匹配,从而使个体学会对条件刺激作出条件反应的过程也就是条件反应的获得过程。 消

5、退:在条件作用中,条件反应形成之后,如果重复单独出现条件刺激而不呈现强化刺激,则原来形成的条件反应联结将会逐渐减弱,直至最后消失。,(2)条件反射的泛化与分化 经典条件作用中,泛化是指经典条件作用建立初期,不仅条件刺激产生条件反应,类似的刺激也会产生反应。 分化是仅对条件刺激作出条件反应,而对与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其他刺激不作出条件反应。它是一个学习分辨类似刺激物的过程,故又称“辨别”。,(二)桑代克的尝试错误学习,桑代克是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也是联结主义学习理论的创始人,,桑代克迷笼,桑代克通过大量的对动物和人类的实验研究,最终认为“学习即联结,心即一个人的联结系统”,而联结的建立是通过一开始盲

6、目的尝试错误直至体验到成功动作,最后以机械的方式逐渐产生。并在1913-1914年出版的教育心理学大纲一书中提出了练习律、效果律和准备律三大定律,试误过程则是受这三大定律支配。,1、准备律:对学习行为的产生必须包括某种动机原则。学习者是否会对某种刺激作出反应,与他是否己作好相关准备有关。 2、效果律:具体是指刺激反应之间的联结跟随满意而被巩固极加强,联结后跟随厌恶惩罚则会被削弱。 3、练习律:一个已经形成的联结若加以使用,这种联结的力量就会得到增强,反之,若不予以使用这种联结的力量便会减弱,简而言之,通过练习可以增加刺激反应之间的联结力量。,(三)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斯金纳是美国心理学家,

7、新行为主义的代表人,斯金纳(B. F. Skinner, 1904-1990),1、强化 强化是一种刺激使先前某种反应发生概率增加的过程。强化物是使先前行为再次出现的可能性增加的任何刺激。,初级强化物满足了某种生物需要并且自然产生作用,与个体的先前经验无关。例如食物。二级强化物是因其与初级强化物有关而产生强化作用的一种刺激。例如金钱。,2、正强化、负强化、惩罚 强化包括正强化和负强化。正强化物是施加于环境中的、使先前某种反应频率增加的一种刺激。,负强化物是从环境中撤消的、从而使先前某种反应频率增加的一种不愉快刺激。它教会个体采取某行为以去除环境中的某个消极条件。,压杠杆(反应) 获得食物(正强

8、化)/避免电击(负强化) 压杠杆(操作条件作用),负强化不同于惩罚。惩罚是指减低了先前某种反应发生的可能性。与导致行为增加的负强化不同,惩罚减低了先前反应再次出现的可能性。,3、强化方式 每次行为出现后都给予强化是连续强 化,如果只是有时而不是每次行为出现后都给予强化,则是间隔强化。不同强化方式会影响行为的习得速度、反应速度和消退速度。虽然在连续强化下学习发生的最快,但是在间隔强化下习得的行为却在强化停止后持续的时间更长。,正强化、负强化和惩罚、消退的差异,二、学习的认知理论,学习的认知理论从思维加工或隐藏在其下的认知的角度来研究学习。虽然它并不否认经典和操作条件作用的重要性,但关注于学习的内

9、在心理加工过程,而非仅仅关注外在刺激、反应和强化。该理论提出,认为人们做出反应仅仅是因为某反应曾受到强化,从而使刺激和反应之间存在一种假设的联系是不够的。相反,人们形成了一种期望,认为自己在做出某反应后会得到一个强化物。,(一)顿悟学习 根据对黑猩猩的研究,苛勒提出的顿悟学习是最早的学习认知理论。有时人们反复思考某问题都毫无结果,把问题放置一段时间后,再来解决,就会找到解决办法。这称为直觉思维,或酝酿效应、顿悟。,苛勒(Wolfgang Khler, 1887-1967),顿悟学习实验(1),顿悟学习实验(2),完形学说主要观点: 1、学习是通过顿悟实现的 2、学习的实质是在主体内部构造完形

10、尽管苛勒强调了顿悟的突然性,但随后的研究表明在顿悟之前必须有解决问题中的先前经验和最初的尝试错误行为。,(二)方位学习与潜在学习 在苛勒的顿悟学习之后,托尔曼等研究了老鼠在迷津中的行为,以方位学习和潜在学习实验反驳了学习的联结论,发展了学习的认知论。,托尔曼(Edward Tolman, 1886-1959),三路迷津示意图,托尔曼等的方位学习实验以三路迷津学习最著名。根据实验结果,托尔曼指出白鼠学到了一种认知地图,即关于整个迷津环境的内部表征,而不是学到一些简单的S-R的联结。,托尔曼也是最早强调学习和表现存在区别的心理学家,他指出学习可以在没有外在行为得到强化的情况下发生,从而提出了“潜在

11、学习”的概念。在潜在学习中,一种新行为已经习得了却没有表现出来,直到某种诱因出现才表现出来。,(三)观察学习 在班杜拉等人看来,人类学习的一个主要部分包括观察学习,即通过观察称为榜样的他人的行为而获得的学习。 观察学习的实验。,班杜拉(Albert Bandura, 1925-),观察学习,(四)建构理论 建构主义是近十年来出现的一种新的学习理论,它强调事物的感觉刺激(信息)本身并没有意义,意义不是独立于我们而存在的,而是由人建构起来的。意义不仅决定于事物本身,也决定于我们已有的知识经验。不同的人由于已有的经验不同,对同一事物会有不同理解。,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对事物的客观表征,是一种假设、解

12、释,不是绝对的,它会随着科技的发达、社会的进步而不停的得到修正,甚至这种知识不一定与现实相一致,只要有用和可行;建构主义认为学习就是一个不断建构的过程,是个体根据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同化新知识的过程,是对原来的知识经验不断修正的过程,所以知识是存在于个体的主观世界中的;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者并不是空着脑袋进入课堂的,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也不是被动的吸收信息,而是将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生长点,主动的去建构新知识。,总结: 学习的联结理论和认知理论在解释学习的关键问题上持完全对立的观点。在70年代以前,联结学习理论在美国心理学界一直占主导地位,到了80年代,认知学习理论的影响已经超过了联结学习。目前,二

13、者对立的局面已有所缓和,其界限也在逐渐消失,双方越来越多地使用共同语言,出现了一种相互融合的趋势。,学习是一种非常复杂的心理现象,因此很难用一种理论来解释所有学习行为。联结理论和认知理论都只能对部分学习现象进行合理解释。因此现代学习理论的发展已抛开了试图建立综合的、大型的学习理论,而是转向从影响学习的各种因素出发,对一些突出的学习现象进行深入实验分析与理论分析,从而建立了许多小型学习理论,以分别解释各种不同类型的学习。,第三节 学习迁移,一、什么是迁移 一种学习对另外一种的学习的影响被称为迁移,二、学习迁移的种类,(一) 正迁移与负迁移 当一种学习对另外一种学习起到积极促进作用时,正迁移就发生

14、了;相反,当一种学习对另外一种学习起到干扰作用时,负迁移就产生了 (二) 高路迁移和低路迁移 高路迁移和低路迁移分别发生在不同的情境中。高路迁移的产生需要意识的参与,是有意识的将某种情境中学到的抽象知识具体化应用到另外一个情境中的过程。低路迁移的产生非常自然,它是自动化的结果。相对于高路迁移,低路迁移通常不需要或者较少的需要思维,是指一个非常熟练的技能从一个情境中迁移到另外一个情境中的过程。,(三) 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 水平迁移和垂直迁移是根据前后学习的抽象与概括水平之间的差异来划分。当前后两种学习的难度、复杂度处于差不多水平时,我们认为是横向迁移。垂直迁移是指当前面的学习与后面的学习处于不同水平,需要处理新问题的时候需要对原来的知识进行重新组合时,形成比原来知识更高层次的学习。,三、学习迁移理论,(一)形式训练说 (二)相同要素说 (三)经验类化说 (四)关系转换说 (五)现代迁移理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