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计划】设计学教学计划.docx

上传人:爱问知识人 文档编号:355777 上传时间:2018-11-15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7.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作计划】设计学教学计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工作计划】设计学教学计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工作计划】设计学教学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作计划】设计学教学计划.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设计学教学计划 特征码 HaTLKDgFFKADcKWaCOqE 一、 引言 室内设计课程在许多艺术设计类专业和建筑装饰类专业中 普遍被作为专业主干课程开设。各学校在教学内容上各有侧重, 但这门课程的基本教学任务还是使学生进一步具备从事建筑室 内设计的能力,创造出功能和美学等方面均有创新的生活空间, 让学生了解室内空间设计中的文化表意与构成形式的关系,掌 握形式美的基本法则与规律在居住、餐饮娱乐、酒店宾馆等典 型室内空间中的运用,熟悉施工工艺与材料构造。结合多年的 教学实践和学生的就业情况来看,学生在工作过程中面对设计 任务,往往感觉无从下手,大多不能把学校学到的相关知识很 好地运

2、用到实践中去,掌握的专业技能难以与实际工作接轨。 如何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充分运用到实践工作中去,缩小学校 与社会的差距呢?这个亟待解决的难题摆在了室内设计课教师的 面前。 二、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室内设计是一个大类课程,各院校普遍根据知识结构体系 第 2 页 和实际需要将其分解为“居住空间设计” 、 “办公空间设计” 、 “展示空间设计” 、 “餐饮空间设计”等小课程。划分方法虽不 同,但都不影响其课程特点实践性强、内容更新快。根据 这一特点,结合过去的教学实践,发现传统的“以课堂教学为 主,实训教学为辅” 、 “先理论后实践”的教学模式存在如下问 题: 1、 “先理论后实践”的传统授课模

3、式,导致理论与实践脱 节。理论的抽象性,概括性,使学生听起来觉得空洞,缺乏感 染力。由于对理论知识缺乏具象认知,往往理解模糊,在实践 中感觉无从下手,也就无法将抽象理论与具体设计案例结合, 进行体验、转化、再造,从而伤害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造成 学生缺乏主动思考、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生实践无真实体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欠缺。在理 论讲授中,教师援引的案例,学生没有现场体验的机会,很难 将理论联系实际、融会贯通进行思考。实训阶段,课题大多虚 拟,无法全程体验设计过程,无法掌握设计实践中遇到的具体 的问题。 3、学生个体作业,不利于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在餐饮 空间这类大型设计项目中,由

4、于牵涉工种多、分工细,需要多 人、多部门合作,故训练学生团队协作的能力尤其重要。在过 去的教学中,学生作业往往由个人单独完成,同学间协作不够, 缺乏团队精神。 第 3 页 4、考核方式单一,学生作业多为应付,学生潜力未能完全 发掘。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对学生的评价往往依靠一张试卷 或几张作业,由一位教师评定。这种模式往往不能有效反映学 生的真实能力与水平,很难准确体现学生的优势和长处,不能 有效地因材施教,加之教师的主观性对学生成绩的影响较大, 缺乏科学性,这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一种伤害。对学生的考 核也主要考查学生作业的最后效果,缺乏对过程的监督,学生 往往在临近交作业的时间仓促完成,质量不

5、高,学生的能力未 能充分发掘。 三、 课程改革的目标和任务 由于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学生的学习是被动型的, 学习积极性不高,效果不佳;而主动型学习,学生的积极性高, 能充分发掘学生的学习能力;最佳的学习状态是快乐学习,在一 种轻松活泼的气氛中主动学习,学生的潜在能力可以得到充分 挖掘,对于设计这类对创造性要求极高的学科尤为重要。因此, 使学生从过去的“赶鸭子上架”式的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 最终达到快乐学习是课程改革的目标。 根据本专业学生目前的就业现状专科生与本科生、研 究生在同一平台竞争,即:专科生在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类 型、承担的工作任务、面临的工作环境,与本科生、研究生没 有本质的区别,几乎是一样的。由此,本课程的改革应该建立 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高度上,对传统教 第 4 页 学模式进行改革。学生毕业后首先要解决的是生存问题,继而 再解决职业规划与事业发展问题。为了能使专科学生在毕业后 能尽快适应社会需求,寻找到自己的“饭碗” ,根据社会实际需 要,从行业低端切入,加强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是一条重要的 途径;而要使学生在本专业领域实现更好的发展,对学生的能力 培养是重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