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科学院讲课文字稿.docx

上传人:爱问知识人 文档编号:3571585 上传时间:2019-09-12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54.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十八大科学院讲课文字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十八大科学院讲课文字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十八大科学院讲课文字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十八大科学院讲课文字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十八大科学院讲课文字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十八大科学院讲课文字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八大科学院讲课文字稿.docx(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课堂资料一、讲稿:温故而知新:如何看十八大如何看十八大,涉及的问题特别多,不可能面面俱到。我在这里主要讲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十八大为什么这时候召开;二是十八大报告讲些什么内容;三是十八大后的关键问题展望。我将结合党的历史、改革开放以来的理论和实践,谈谈自己对这些问题的初步看法。第一个问题,十八大为什么这个时候召开十八大为什么这个时候召开,这是一个看似不是问题的问题。但如若回顾我们党的历史,这个问题的确有值得我们思考的地方。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今年是2012年,至今有90余年。90年开18次大会,似乎符合5年一届的常识。但事实上,中国共产党召开历次党的代表大会的情况复杂得多。我们看一下过

2、去17次党的代表大会的具体信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21年7月23日至31日 上海)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1922年7月16日至23日 上海)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1923年6月12日至20日 广州)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1925年1月11日至22日 上海)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1927年4月27日至5月9日 武汉)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1928年6月18日至7月11日 莫斯科)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 延安)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1956年9月15日至27日 北京)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

3、(1969年4月1日至24日 北京)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1973年8月24日至28日 北京)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77年8月12日至18日 北京)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1982年9月1日至11日 北京)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1987年10月25日至11月1日 北京)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1992年10月12日至18日 北京)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1997年9月12日至18日 北京)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2002年11月8日至14日 北京)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2007年10月15日至21日 北京)粗看一下以上资

4、料,不难发现历史上党的代表大会并不是五年一开,出现了很多的两次大会间隔不一样的情况。这种间隔不一样,要综合党代会开会的有关规定、开党代会的客观情况、对党代会的主观认识等方面来进行分析。总览90多年的历程,如何开党的代表大会大致如下:一是党的初创时期:大会跟着开。二是革命斗争时期:客观不能开。三是个人崇拜时期:主观不愿开。四是多事之秋时期,大会提前开;五是改革开放时期:开会制度化。党的初创时期:大会跟着开。1928年之前从党的一大到六大的情况基本如此,这六次党代会之间的间隔都只有1年或2年。当时党刚刚创立,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需要开党代会。而党的规模不大,开会的人数少,也容易开党代会。那时还有一

5、个情况必须特别提出来,那就是中国共产党是共产国际、实质上是苏联共产党帮助建立的,因此在党的各个方面都深受他们的影响,包括开党代会问题上也是如此。苏联党最初是1年开一次党代会,后来改成2年,再后来改成4年。中国共产党那时属于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因此也是1年、2年开一次党代会。在最初的几次党代会上,还有共产国际的代表出席。甚至还有一次党代会即党的六大,是在苏联莫斯科召开的,虽然其中有一些具体的原因,但毋庸置疑地表明党在初创时期受苏联影响之大。革命斗争时期:客观不能开。这是指从1928年到1956年期间党的七大和八大。党的六大是1928年召开的,党的七大是1945年召开的,中间隔了17年。这17年正

6、是中国革命斗争最激烈和最艰苦的年代。红军时期和抗日时期,残酷的斗争环境,党员队伍的扩大和分散,使得我们党很难从容地开一次全党代表大会。还需要指出的是,在这个时期党内在重大的理论和政治问题上存在着严重的分歧,曾先后出现了几次“左倾”教条主义,党的高层经历了多次斗争和更替,最终才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在客观环境险恶、党内思想和政治存在分歧的情况下,党代会的一再延期是难免的,也是可以理解的。直到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的大局已经明朗,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已经稳固,这时才召开党的七大。党的七大也称为“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团结和胜利的寓意很是明确。党的八大是1956年召开的

7、,距离七大已经11年。这期间,先是进行了解放战争,接着是国民经济恢复和社会主义改造,重大任务一个接着一个。客观的环境,加上党的领导集体比较稳固,所以直到1956年才召开党的八大。而正是这一年,中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阶段,八大召开的时机和动机都是很明确的。个人崇拜时期:主观不愿开。1956年之后,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和平时期,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这时不仅共产国际已经解散,而且中国共产党逐步摆脱苏联的影响,党完全独立自主,不受外界的支配和干扰。这些情况都表明我们党按期召开党代会的条件完全具备。但就是在这样的时期,党的九大直到1969年才召开,与八大间隔了整整13年。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党内生活很

8、不正常,个人崇拜和个人迷信盛行。譬如1957年的反右,1958年的大跃进,以及中苏冲突,使得应于60年代初召开的党代会延期。特别是文化大革命,从党的最高领导层到各地党组织都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出现了严重的混乱,党的组织生活毫无章法。1969年虽然召开了党的九大,但这次大会很不正常,指导思想和政治路线上都存在严重的错误,甚至在党章中直接写上了党的接班人。这些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都是史无前例的,留下了深刻的教训。多事之秋时期:大会提前开。党的十大是1973年召开的,这距离九大的召开只有4年。这是因为1971年出现了林彪外逃事件。林彪是党内的第二号人物和党章规定的接班人,他的出逃客观上标志着文化大革

9、命的破产。同期,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的陈伯达也受到了批评。在这种情况下,即时改组中央最高层、清楚林彪事件的影响非常有必须要。因此,党的代表大会提前而召开。党的十一大是1977年召开的,这距离党的十大也才4年。这中间出现了巨大的政治变化。1976年党的领袖毛泽东、周恩来等去世,粉碎“四人帮”后亟需确立新的中央领导层,十一大也就提前召开了。这两次提前召开,反映了文化大革命后中国政治的变局。改革开放时期:开会制度化。改革开放以来,从党的十二大到党的十八大,每届间隔五年。党的代表大会终于依照制度化的定规按期召开。目前党章第十八条规定: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每五年举行一次。中央委员会认为有必要,或者有三分之一以

10、上的省一级组织提出要求,全国代表大会可以提前举行;如无非常情况,不得延期举行。在实践上,改革开放以来的党代会,既没有提前举行,也没有延期举行。2012年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前,国内出现了重庆事件,国际上出现了钓鱼岛争端,国内外有些舆论担心是否影响到十八大的正常举行。党中央冷静而有效地处理了这些事件,保证了按期开好党的十八大。从以上党代会召开的历史看,十八大按照规定预期召开,既是我们党和国家政治社会稳定的结果,也是我们主观认识提高的结果,是我们党组织生活制度化的成果。除了党代会召开的年份,其实党代会召开的日期也值得探究。党章中没有对党代会召开的具体日期做规定。在改革开放之前,历次党代会的日期无规律可

11、循。而从党的十二大开始,开会的日期逐渐形成惯例。最早的是十二大的9月1日,最迟的是十六大的11月8日,其中10月份居多。会期之所以安排在年尾,一个重要的考虑是我们国家的人大和政协会议基本在春节后的三月份召开,党的会议要在此之前确定一些大政方针和人事安排,因此在春节之前的每年末召开比较适宜。如果更细致地分析一下,党的十八大和十六大的日期是完全一致的,都是11月8日,这不只是巧合。党的十六大是一届新老交替的大会,党的十八大也是这样的大会。这两届都是党的主要领导层换届的大会,在时间上更有一些特殊的考虑,既要留下必要的时间进行党和政府的人事调整安排,又要注意党和国家重要职位的交接有序进行,不能造成权力

12、重叠或留下真空。第二个问题:十八大报告讲些什么内容一方面,党的代表大会报告是非常严肃的文件,不能做毫无依据的猜测。另一方面,党的代表大会报告作为正式文件,代表党中央的集体智慧,反映全党的基本共识,而这些在一个开放的现代社会里又是明了的。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内政治生活日渐规范化,党代会的报告也是一样,在主题、篇幅、结构和内容上,都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关于十八大报告的主题。自1982年开始的过去六次党代会报告的题目分别是:十二大,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十三大,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十四大,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十五大,高举邓小平

13、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十六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十七大,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以上可以看出,自从党的十二大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命题之后,每次党代会报告都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核心的主题词,并配之以奋斗目标。这次十八大报告的题目是:“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核心词,也有“全面小康社会”这个任务词。用“坚定不移”表示我们对道路的坚持和坚信,用“建成”锁定我们完成任务的时限。在十八大报告的开头部分指出,这次大会的主题

14、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这一段话与十七大以及以前代表大会的主题是一脉相承的。注意有变化的地方是:“科学发展观”在这里作为指导思想,“凝聚力量、攻坚克难”突出了当前改革和发展处于关键时期的特殊情况。关于十八大报告的篇幅。代表大会报告有多长,并无明确的规定。一般来说,报告的篇幅会比较大。因为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统率党政军、国内外、各方面,报告不仅要总结历史、规划未来,而且要竖起理论旗帜、确定大政方针,还要部署方方面面的工作。一个报告

15、要容纳下这么多内容,篇幅太短肯定不行。究竟多长合适,改革开放以来党代会报告日渐规范。从字数来说,十二大报告,约3万2千字;十三大报告,3万2千多字;十四大报告,2万6千多字;十五大报告,2万8千多字;十六大报告,2万8千多字;十七大报告,2万8千余字。也就是说,最近几届党代会报告稳定在2万8千字左右。之所以维持这个篇幅,也有开会的操作上考虑。历届党代会的报告,都是开会的第一天上午在全会上宣读。而开会的惯例是上午半天时间,如果9点开始到11点半结束的话,也就2个半小时。这应该是中间不休息会议的最大容纳时间了。在有限时间内宣读报告的全文,也约束了报告的基本篇幅。如果正常语速1分钟读200字的话,那

16、么2万8千字要读140分钟。十八大报告2万9千字,基本维持了近几届报告的篇幅。在十八大上,胡锦涛没有通读报告的全文。因为报告的全文都发放到出席会议的代表手中,所以这次只是宣读报告的主要摘要。当天上午会议的时间也压缩了,只有1个半小时左右,10点半就结束了。需要指出的是,10年之前的党的十六大的报告,江泽民也是宣读摘要而不是全文。这或许也成为宣读大会报告的一种新模式。关于十八大报告的结构。要理解长篇巨幅的党代会报告,必须把握其总体结构,掌握其内在逻辑。党代会报告的逻辑结构,虽然没有明文的规定,但在实践中也逐步形成了一定的范式。十二大以来6次报告的结构分别是:十二大,6个部分;十三大,7个部分;十

17、四大,4个部分;十五大,10个部分;十六大,10个部分;十七大,12个部分。党代会报告分成几大块,一般而言,代表大会的第一部分是历史回顾,第二部分是指导思想,第三部分是奋斗目标,第四部分是总布局,部署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建设,第五部分是一国两制、国防、外交三大工作,最后一部分是党的建设。一个完整的报告,必须包括以上全部内容。党的十八大报告因循了这个惯例,各部分分别是:一、过去五年的工作和十年的基本总结;二、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四、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五、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

18、制改革;六、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七、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八、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九、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十、丰富“一国两制”实践和推进祖国统一;十一、继续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十二、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这12个部分中,第一、二、三这三个部分是总体的,第四、五、六、七、八这五个部分是“五大建设”,第九、十、十一这三个部分是“三大工作”,第十二部分是党的建设。与以前党代会相比,这次在总体结构上增加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部分。关于历史回顾。党代会报告,实际上是上届中央委员会向全体党代表所做的工作报告。因此,报告首先就要总结上一届中央委员会的工作。纵观历次代

19、表大会报告,也都是这样的布局。十二大第一部分“历史性的转变和新的伟大任务”,十三大第一部分“历史性成就和这次大会的任务”,十四大第一部分“十四年伟大实践的基本总结”,十五大第一部分“世纪之交的回顾和展望”以及第二部分“过去五年的工作”,十六大第一部分“过去五年的工作和十三年的基本经验”,十七大第一部分“过去五年的工作”以及第二部分“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这些都是属于过去的总结类。当然,每一次报告如何总结过去,既有共性,也有特殊性。所谓共性,就是核心的总结是过去的五年。作为中央委员会,“五年”就是“一届”,这是必须总结的。所谓特殊性,就是有些总结不限于五年,而是根据当时的情况有所调整。由于十

20、一届三中全会是历史的转折点,改革开放贯穿于这三十多年,因此很多次总结都是从改革开放开始的,十二大、十三大、十四大都是这样起始的。十七大更是对改革开放三十年作了总体总结。十五大是1997年召开的,即将遇到世纪之交,所以进行更为宽广的世纪之交的回顾和总结。十六大除了过去五年的总结,还对江泽民任总书记十三年做了回顾和总结。十八大报告总结了过去五年和十年的工作。很显然,过去五年的工作是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必须的总结。报告认为,十七大以来的五年,是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奋勇前进的五年,是我们经受住各种困难和风险考验、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的五年。报告陈述了十七大以来的主要工作,全面总结了经济、政治

21、、文化、社会、军队、一国两制、外交和党建等各方面的工作成绩,同时也指出了工作中还存在的不足,以及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问题。这个总结是全面、中肯和清醒的。十八大还总结了胡锦涛任总书记以来党中央十年的工作,回顾了十年中经历的重大挑战和历史性成就,突出指出了“三个台阶”,即我国经济总量从世界第六位跃升到第二位,社会生产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迈上一个大台阶,人民生活水平、居民收入水平、社会保障水平迈上一个大台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国际影响力迈上一个大台阶。十年中最重要的理论成果是形成和贯彻了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2、理论体系最新成果,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必须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体现到党的建设各方面。关于指导思想。党代会报告与其他重要会议报告不一样,最大的特点就是理论色彩浓郁。改革开放以来每次党代会的报告,既是前一时期理论创新的总结,又是新的理论创新的开始。可以说,理论部分是党代会报告最重要和最精彩之处。党的十二是在改革开放初期召开的。邓小平在这次代表大会的闭幕词中首次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命题。这次代表大会的报告提出了精神文明建设等新提法,充实了现代化建设的战略布局等。党的十三大,重点在于全面阐述初级阶段理论。这次报告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

23、路线。十四大报告比较系统地总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正式提出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改革开放的新阶段提供了理论指导。十五大是邓小平去世不久召开的,这次代表大会的报告首次提出了邓小平理论,用邓小平理论来指导我们整个事业和各项工作。党的十六大理论重点在于全面阐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报告认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十七大报告全面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党的十八大报告的理论部分,分量很重,很是精彩。报告中除了继续阐述科学发展观之外,突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报告回顾了历代党中央

24、领导集体探索这条道路的历程和功勋,指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报告还提出了“三总”,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报告要求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等“四大特色”。报告总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八项基本要求。报告提出了“三个没有变”,即我国仍处于并将

25、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报告要求全党要坚定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对等“三个自信”。总之,报告理论部分的“三位一体”、“三总”、“四大特色”、“三个不变”、“八项要求”、“三个自信”等,内涵丰富,需要仔细把握。关于奋斗目标。每次党代会,都要提出下一阶段的奋斗目标。这些奋斗目标所用的词汇不一样,有些用的“目标”,有的用的是“任务”乃至“展望”等。实现现代化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总目标,历次代表大会都前瞻这个长远的目标。另外,还有在总目标之下的阶段性目

26、标,各次代表大会提法有所不同。党的十三大明确了“三步走”的目标,即温饱、小康和现代化。这个目标对20世纪末期的20年具有总纲性质。党的十五大是1997年召开的,因而对新世纪予以展望,即21世纪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还有建党一百年、建国一百年的目标。十六大对21世纪头20年进行了部署,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十七大在十六大确立目标的基础上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十八大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在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最突出的亮点,一是在使用了“建成”二字。十八大之后的五年即2017年,时间上临近全面建设小康

27、社会的时间下限2020年。这次用“建成”而不是以前的建设,表明我们提前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坚定决心。二是使用了收入“翻番”的量化指标,即“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不仅对GDP提出要求,也对人均收入提出要求。这既显示了发展的决心,也更加体现对人民生活的重视。关于五大建设、三大工作。经验总结、理论指导、奋斗目标是总概性质的。接下来报告就要对总目标进行分解,部署各个方面的工作。这主要是“五大建设”和“三大工作”。五大建设即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布局。这个总布局有一个不断丰富和完善的过程。从十二大到十六大的报告是经济、政治

28、、文化三位一体。十六大以来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因而从十七大开始发展为四位一体。党的十八大增加了生态建设,总布局发展为五位一体。三大工作指国防、港澳台和外交工作,这也是历次党代会报告的必要组成部分。以前的党代会报告中,这些工作有时单列成成节,有时合在一起。从党的十六大报告开始,三大工作分别单列成为趋势。十八大报告延续了单列的惯例。这“五大建设”、“三大工作”是以党理论为指导、依照总体目标而在各个方面进行具体部署,是报告内容的主体部分。这些部分的论述,是改革与发展并重,理论与政策并重。一些主要涉及某个领域的理论包含在这些部分之中,如市场经济理论、民主政治理论、文化建设理论、和谐社会理论、一

29、国两制理论、新时期国防和军队建设理论、和平发展理论、和谐世界理论等。十八大报告在各个方面提出了许多新战略、新举措。在经济建设上,十八大报告中强调要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第一,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第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第三,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第四,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第五,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其中关于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即“新四化”值得关注。在政治建设上,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一是要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二是要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三是要

30、完善基层民主制度。四是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五是要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六是要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七是要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其中关于协商民主是一种新提法,这个词既是借鉴了国际上关于协商民主理论,更是扎根于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和当代政治实践。报告要求深入进行专题协商、对口协商、界别协商、提案办理协商,积极开展基层民主协商等扩展了协商的范围。在文化建设上,十八大报告中提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一是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二是要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三是要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四是要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十八大延续了十七届六中全会关于文化建设和改革的决定,尤其是第

31、一次使用了“三个倡导”,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二十四字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概括。在社会建设上,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必须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这方面的重要任务包括: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其中关于社会管理体系的创新,尤其是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值得关注。在生态建设上,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重点抓好四个方面的

32、工作:一是要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二是要全面促进资源节约;三是要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四是要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这是历届党代会报告中首次详细阐述生态建设,其中关于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必将影响深远。十八大报告还提出建设与我国国际地位相称、与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中国要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中国将继续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坚定不移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这些“三大工作”的具体部署亦有新意。关于党的建设。党要管党,各方面工作都需要党的领导,都指向党的建设。所以,党的建设历来就是党代会报告的重中之重,一般安排在报告的结

33、束部分。十二大报告:把党建设成为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坚强核心;十三大报告:在改革开放中加强党的建设;十四大报告:加强党的建设和改善党的领导;十五大报告:面向新世纪的中国共产党;十六大报告: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十七大报告: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总览各次报告,总基调都是结合改革开放的新实践,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形成和完善了以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防腐倡廉建设为主体的党的建设体系。十八大报告的最后一部分,仍然是党的建设。报告中强调,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党必须抓好八个方面的重要任务: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

34、追求;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积极发展党内民主,增强党的创造活力;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设高素质执政骨干队伍;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事业中来;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坚定不移反对腐败,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严明党的纪律,自觉维护党的集中统一。十八大报告中关于“四大考验”即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四大危险”即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三型政党”即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四大意识”增强忧患意识,增强创新意识,增强宗旨意识

35、,增强使命意。这些都极为精炼、铮铮入耳。第三个问题:十八大后的关键问题展望人们对十八大关心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党中央主要领导的交替问题。众所周知,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共产党领袖的接班问题在历史上留下了深重的教训。曾几何时,许多国家的共产党领导层没有形成退休制度,搞终身制。而一旦主要领导人去世,由谁继任问题没有制度化和程序化,往往伴随着政治斗争和政治动荡。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也存在这样的问题。中国共产党的早年时期,党的总书记等主要领导人的替换,都是因为政治路线问题。直到形成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党内领导层才相对稳定起来。但这又出现了另一个方面问题,就是最高领导层如何有序接替。毛泽东时期几度

36、物色接班人,但都没有成功,并且他们在残酷的政治斗争中不是死亡,就是被打倒。毛泽东自己也是终身制,逝世在岗位上。毛泽东逝世不久,通过“粉碎四人帮”的形式,借助“你办事我放心”的遗嘱,建立了新的领导层。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才确立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邓小平致力于党和国家政治生活的制度化、法制化。邓小平主张退休制,通过顾问委员会的过渡形式使得一些革命时期参加工作的老干部逐步退下来,并选拔符合“四化”即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和专业化的干部充实党的领导层。邓小平自己身体力行,晚年在领导岗位上完全退下来,开创了中国共产党最高领导人退休的先例,顺利实现了领导集体核心的交接。在党的十六大上,

37、江泽民卸任了总书记,再次顺利地实现了党的最高领导人的交替。在此次党的十八大上,胡锦涛卸任了党的总书记和中央军委主席,选举习近平为新的总书记和军委主席。新的中央领导集体的顺利确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继往开来的保证。关于党的最高领导职务,江泽民曾这样说过,“党的总书记、国家主席、军委主席三位一体这样的领导体制和领导形式,对我们这样一个大党、大国来说,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最妥当的办法”。这是一个很中肯的表述。目前我们党章中还没有关于党的总书记、军委主席等职务任职年限的明文规定,也没有党中央政治局常委、政治局委员等高级领导人任期的严格规定,但在改革开放的长期实践中,我们通过领导职务任职年龄的一些惯

38、例,逐步确立了党的领导职务有序交替的规则。比如副部级63岁退休,正部级65岁退休,党中央高层“七上八下”等,在党内形成了共识,并且最近这些年得以有效地运作。我们通过退休的先例,继而形成了退休的惯例,成为我们政治生活法制化和制度化的补充。中国的政党制度不同于西方式的多党制。在多党轮流执政的国家,每一届选举之后,尤其是政党替换之后,执政方针就面临着变数。对立政党之间相互拆台是司空见惯的,即使是同一个政党的不同领导人执政,后任者也没有继续贯彻前任政策的义务。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我们的每次党代会都有领导人的卸任和继任,但党的基本路线方针长期不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人长期不懈努力才开创的道

39、路,是一条强国富民的道路,是一条民族复兴的道路,这是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共识。党的十八大确立了新的领导集体,他们将一如既往地带领党和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继续前进。最终小结:制度化、规范化、连续化以上分成几个部分谈了我对十八大相关问题的具体看法。这些看法许多是一孔之见,但却是真实的和真诚的,希望与大家共同交流,也希望通过进一步学习和研究得到提升。如果将这些具体看法集中总结一下,我觉得有以下几个最突出的特点。一是开会日期制度化。十八大依照党章五年一次的要求准时召开,而具体的开会日期遵循一定的惯例。二是报告内容规范化。作为党的最重要权威文献,十八大报告凝聚了全党的共识,从形式都内容都非常规范。三

40、是大政方针连续化。十八大在组织上实现了党的主要领导人的有序交替,在政治上继续沿着改革开放的道路前进。以上这些都表明,中国共产党日益成熟,中国未来前景可期。二、讲稿:十八大报告第二部分二、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回首近代以来中国波澜壮阔的历史,展望中华民族充满希望的未来,我们得出一个坚定的结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国家探索民族复兴道路,是极为艰巨的任务。九十多年来,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

41、,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革命建设改革伟大胜利,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在探索过程中,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但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深刻总结

42、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借鉴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经验,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深刻揭示社会主义本质,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在国内外形势十分复杂、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的严峻考验面前捍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依据新的实践确立了党的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和基本框架,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

43、配制度,开创全面改革开放新局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二十一世纪。新世纪新阶段,党中央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推进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动建设和谐世界,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成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一以贯之的接力探索中,我们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

44、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45、,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是党领导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最鲜明特色。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特色

46、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以全新的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人口多底子薄的东方大国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使我们国家快速发展起来,使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快速提高起来。实践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历史任务,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我们一定要毫不动摇坚持、与时俱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

47、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牢牢把握以下基本要求,并使之成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信念。-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要发挥人民主人翁精神,坚持依法治国这个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更好保障人民权益,更好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以人为

48、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必须坚持推进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要始终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不断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要在全体人民共同奋斗、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必须坚持走

49、共同富裕道路。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要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问题,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必须坚持促进社会和谐。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创造活力,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必须坚持和平发展。和平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要坚持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共赢的发展,通过争取和平国际环境发展自己,又以自身发展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扩大同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