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和脊髓的被膜、血管及脑脊液循环.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572422 上传时间:2019-09-12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9.7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脑和脊髓的被膜、血管及脑脊液循环.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脑和脊髓的被膜、血管及脑脊液循环.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脑和脊髓的被膜、血管及脑脊液循环.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脑和脊髓的被膜、血管及脑脊液循环.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脑和脊髓的被膜、血管及脑脊液循环.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脑和脊髓的被膜、血管及脑脊液循环.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脑和脊髓的被膜、血管及脑脊液循环.ppt(4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五节 脑和脊髓的被膜、 血管及脑脊液循环,一. 脑和脊髓的被膜:,脑和脊髓表面包有三层被膜,由外向内依次为硬膜、蛛网膜和软膜。,蛛网膜与软膜之间的腔隙叫蛛网膜下腔,腔内流动着脑脊液。,蛛网膜,软膜,硬膜,蛛网膜下腔,硬脊膜,蛛网膜,软脊膜,蛛网膜下腔,(一)硬膜 1.硬脊膜 spinal dura mater 上端附着于枕骨大孔边缘,并与硬脑膜续连,下部从第2骶椎平面变细,包裹终丝,附于尾骨,两侧在椎间孔处与脊神经外膜相续。硬脊膜与椎管内面的骨膜之间为狭窄的硬膜外隙,内含疏松结缔组织、脂肪、淋巴管和椎内静脉丛。由于硬脊膜在枕骨大孔边缘与骨膜紧密愈着,故此隙仅存在于椎管,不与颅腔内相通。隙内为

2、负压,并有脊神经根经过。临床上进行硬膜外麻醉。,(一)硬 膜:,1、硬脊膜:包裹脊髓 上方附着于枕骨大孔周缘,与硬脑膜相续; 下部在第二骶椎平面以下变细包裹马尾,末端附于尾骨。 硬膜外腔硬脊膜与椎管内面骨膜之间的腔隙。,软脊膜,硬脊膜,蛛网膜,硬膜外隙(硬膜外腔): 硬脊膜与椎骨骨膜之间的窄腔。略呈负压,内容:,脊神经根 脂肪 淋巴管 静脉丛 疏松结缔组织,是进行硬膜外麻醉的部位,硬脊膜,硬膜外隙,骨膜,由两层合成, 外层为颅 骨内骨膜层, 外层为硬膜层, 两层间有丰富的血管和神经。 硬脑膜与颅盖骨连接疏 松, 易于分离; 在颅底则与颅 骨结合紧密。 颅骨骨折, 易将 硬脑膜与 蛛网膜同时撕裂

3、, 使脑脊液外漏。 其内层可褶叠形成若干 板状膈,深入脑各部之间。 在某些部位, 两层分开, 内面衬以内皮细胞, 构成硬 脑膜窦。,硬膜外隙: 颅骨与硬脑膜之间的间隙. 颅骨骨折, 硬 脑 膜 的血管 ( 如脑膜中动脉) 损伤时, 可形 成硬膜外血肿 。,2. 硬脑膜,(1)与颅骨内面骨膜融合为一层(潜在的硬膜外腔),与颅盖骨结合疏松:易分离。骨折:硬膜外血肿。,与颅底骨结合紧密:骨折:脑脊液外漏。,2. 硬脑膜,1)大脑镰,(2) 硬脑膜形 成的结构有:,大脑镰,镰刀形, 位于大脑纵裂内。,2)小脑幕,小脑幕,小脑幕切迹,半月形,位于大脑横裂内,前缘游离称小脑膜切迹,3)硬脑膜窦,上矢状窦

4、下矢状窦 直窦 窦汇 横窦 乙状窦 海绵窦,上矢状窦,下矢状窦,在某些部位两层分开, 构成含有静脉血的腔隙,小脑幕,大脑镰,蝶鞍,上矢状窦,窦汇,横窦,乙状窦,海绵窦,直窦,颈内静脉,下矢状窦,海绵窦,颈内动脉 展神经,经过其内侧壁的结构:,动眼神经 滑车神经 眼神经 上颌神经,经过其外侧壁的结构:,位于:蝶鞍的两侧。,海绵窦,(二) 蛛网膜:薄而透明,无血管和神经,蛛网膜下腔 脊髓蛛网膜与软脊膜之间的间隙。隙内充满了 脑脊液,硬膜外隙,硬脊膜,蛛网膜,软脊膜,齿状韧带,蛛网膜 下腔,硬膜下隙,(二)蛛网膜,跨越脊髓和脑表面的沟和裂。,脊髓蛛网膜,脑蛛网膜,蛛网膜下池 蛛网膜下隙 在某些部位扩

5、大, 称为蛛网膜下池.,终池,临床上常在L3-L4或L4-L5间进行穿剌,以抽取脑脊液或注入药物(腰麻) 而不伤及脊髓。,脑蛛网膜在上矢状窦附近形成许多颗粒状突起,脑脊液通过蛛网膜粒渗入上矢状窦回流入静脉。,蛛网膜粒:,蛛网膜粒,(三)软膜,是具有丰富血管的薄膜,紧贴脑和脊髓的表面,并伸入它们的沟裂中,软脊膜,软脑膜,在各脑室内:,脉络丛:产生脑脊液。,二、脑和脊髓的血管 脑血管的特点,脑的动脉来自颈内动脉和椎动脉,两者在脑底部吻合成Willis环; 进入颅腔的动脉其行程均极度弯曲,是脑动脉无搏动的主要原因; 脑动脉壁很薄,类似颅外同等大小的静脉; 绝大多数脑血管漂浮在蛛网膜下腔的脑脊液里。

6、脑的动脉和静脉多不伴行; 脑静脉和硬脑膜窦无静脉瓣; 脑血管的变异甚多,尤其脑底动脉环。,颈内动脉,椎动脉,基底动脉,(一)脑的血管 1、脑的动脉 (1) 颈内动脉系 (2) 椎-基动脉系,(1)颈内动脉,发出眼动脉后再分支到脑,颈总A,颈内A,颈动脉管入颅,穿海绵窦,分支: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后交通动脉,1)大脑前动脉: 顶枕沟以前的大脑半球内侧 面和额、顶叶上外侧面的上部。,端脑的动脉供应:,大脑前动脉,前交通动脉,大脑中动脉,后交通动脉,颈内动脉,2)大脑中动脉:大脑半球上外侧面的大部分和岛叶。,大脑中动脉,大脑前A,前交通A,大脑中A,后交通A,大脑后A,小脑上A,脑桥A,迷路A,

7、小脑下前A,小脑下后A,脊髓前A,脊髓后A,椎A,椎-基底动脉系:,(2)椎动脉,枕骨大孔入颅,锁骨下动脉,椎动脉,C61横突孔,(在脑桥上缘处),基底沟,大脑后动脉,合为基底A,椎动脉,椎动脉,基底动脉,大脑后动脉,3)大脑后动脉: 大脑半球的枕叶和颞叶大部。,大脑后动脉,大脑后动脉,大脑前动脉,(3)大脑动脉环:两侧大脑前动脉起始段、两侧颈内动脉末端、两侧大脑后动脉借前、后交通动脉连通而成。围绕视交叉、灰结节和乳头体。,(3)大脑动脉环(Willis环),意义:使两侧颈内动脉和椎-基底动脉互相交通,具有调节血流的作用。,侧枝循环,2、 脑的静脉: 不与动脉伴行,无瓣膜,分别注入附近的硬脑膜

8、窦。 收集大脑、中脑和脑干的静脉血。,大脑内静脉,下矢状窦,直窦,大脑大静脉,(二)脊髓的血管,脊髓后动脉,2条纵行:,脊髓前动脉,颈升动脉,肋间后动脉,腰动脉,横行的加强动脉:,三、脑脊液及其循环,脑脊液:由脉络丛产生,充满脑室系统、蛛网膜下隙及脊髓中央管内的无色透明液体。,总量:150ml,作用:对中枢神经系统起缓冲、保护、运输代谢产物及调节颅内压.,脑室系统,脉络丛,外侧孔,正中孔,第四脑室,第四脑室,小脑延 髓池,室间孔,第三脑室,侧脑室,中脑水管,左、右侧脑室,第三脑室,第四脑室,蛛网膜下腔,蛛网膜粒,上矢状窦,颈内静脉,室间孔,中脑水管,第四脑室 正中孔、外侧孔,脑脊液的产生及循环途径:,由侧脑室、第三脑室、第四脑室脉络丛产生。,脑室系统常见疾病,脑积水,四、 脑屏障,血液和脑脊液中的物质在进入脑组织时要受到一定的限制(或选择),这就是脑屏障,3部分组成:,血脑屏障:血液与脑、脊髓的神经细胞之间。 血脑脊液屏障:脑室脉络丛的血液与脑脊液之间。 脑脊液脑屏障:脑脊液与脑、脊髓神经细胞之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