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语文版语文选修第1课《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ppt课件4.ppt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3574621 上传时间:2019-09-13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3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语文版语文选修第1课《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ppt课件4.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最新语文版语文选修第1课《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ppt课件4.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最新语文版语文选修第1课《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ppt课件4.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最新语文版语文选修第1课《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ppt课件4.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最新语文版语文选修第1课《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ppt课件4.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语文版语文选修第1课《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ppt课件4.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语文版语文选修第1课《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ppt课件4.ppt(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 概念补充: 所谓田园诗是指歌咏田园生活的诗歌,大多以农村的景物和农民、牧人、渔父、樵夫等的劳动为题材。 所谓的山水诗,是以山水花草虫鱼等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的诗歌。 2. 代表诗人: A第一个以田园生活入诗的诗人是东晋的陶渊明。第一个山水诗人是南朝的谢灵运。 B盛唐时,山水田园诗的创作蔚为大观,代表人物:王维、孟浩然、李白、杜甫等。,明确概念,驱山走海置眼前-山水胜色,学习目标: 1. 掌握鉴赏写景诗的方法,并学会鉴赏写景诗。 2. 体味诗人寄寓在自然美景中的感情。,1知作者 2析意象,解析步骤,3看表达 描写景物的角度: 高低、远近、明暗、俯仰、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 描写景

2、物的技巧 : 动静结合 、(以动衬静、以声衬静、化静为动)、点面结合 、 虚实相生(化虚为实)、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 修辞,画面意境恬淡宁谧,清新淡雅,明丽绚烂,雄浑壮丽,清冷空寂等等。 抒情方式 : a.直接抒情 b.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景(衬哀情或哀景写乐情乐)、情景交融、寓情于景 借景抒情景(衬哀情或哀景写乐情乐)、情景交融、寓情于景 明主旨:热爱自然、 热爱生活 、渴望归隐 向往田园 、厌恶官场、 憎恶黑暗 、远离尘俗 语言特点:清新自然、 质朴自然、清新洗练,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作者:孟浩然 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 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 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

3、头。,作者介绍 孟浩然(689740) ,唐代诗人。字浩然,世称“孟襄阳”。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以写田园山水诗为主。40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举不第。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他和王维交谊甚笃。,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作者:孟浩然 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 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 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 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这两联写了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氛围?,(1)黄昏的深山、愁苦的猿鸣声、湍急的江水、疾风、鸣叫的树叶、明月、孤舟,(2)孤寂凄凉、冷清悲愁,传递出作者怎样的情绪?,动荡不安、孤独

4、寂寞,孟浩然长于写景,本诗哪些语句在写景?,诗人何以在宿桐庐江时有这样的感受呢?,“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一方面是因为此地不是自己的故乡,有独客异乡的惆怅; 另一方面,是怀念扬州的老朋友。这种思乡怀友的情绪,在眼前这特定的环境下,相当强烈,不由得潸然泪下。他幻想凭着沧江夜流,把自己的两行热泪带向大海,带给在大海西头的扬州旧友。,课堂练习: (1)指出这首诗前两联与后两联在情感表达上采用的不同手法。,前两联:借景抒情;后两联:直抒胸臆,(2)请对历来受到好评的第二联做简要赏析。,以景传情,情景交融:“叶”和“孤舟”的意象,具有飘零的性质,表现了诗人漂泊不定的哀凄之情。而“叶”被风吹得簌簌作响

5、,“孤舟”处于清冷的月色之中,更加强化了孤寂、凄凉、漂泊的情感。,课外练习: 首联中的“急”字因“引人遐思、情意深切”历来被人赞赏,请简要分析。,“急”既写出江水不舍昼夜,急速东流的情状,又使人感觉江水似乎无法控制,在急于寻找自己的归宿,而自己空度岁月,无所归依,心情也急切不安。,第二课时,汉江临眺 王维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解题:这首诗是开元28年(740)王维任殿中侍御史知南选(负责岭南、黔中地区六品以下地方官的选拔),途经湖北襄阳时所作。汉江,即汉水,发源于陕西省宁强县,经湖北襄阳至汉阳流入长江。临眺,登高望远。,王维(70176

6、1),字摩诘,祖籍太原(今山西祁县),迁居蒲州(今山西永济县)。开元九年(721)进士。仕途颇为坎坷,好佛,后来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杰出代表。前期写过一些以边塞、妇女为题材的诗篇,其主要成就在山水诗。通过田园山水的描写,宣扬隐士生活和佛教禅理。其诗意境清幽,色彩鲜明,状物传神。诗中多佛家理趣,故有“诗佛”之称。又兼通音乐,精于绘画,熔诗歌、绘画、音乐、禅理于一炉。苏轼称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有王佑丞集。,疏通文意然后思考 王维的诗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那么这幅画的大背景是什么?起什么作用?,(1)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2)为整个画面渲染了气氛。,三、四两句写出

7、了景物怎样的特点?,江水的流长邈远和两岸青山迷迷蒙蒙、时隐时现的特点。,颈联中哪两个词用得极妙,找出来并简析。,浮”和“动”。 “浮”表面上写城郭在水面上飘动,实是所乘之舟上下波动, “动”表面上写天空在摇荡,实言波涛汹涌,浪拍云天。,从整首诗看,作者流露出的感情是什么?,对襄阳风物的热爱之情,充满了积极乐观的情绪。,课堂练习,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日暮客愁新“的“愁“在诗中起什么作用? 一个“愁“字奠定了全诗的感情的基调; 分析“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的意境及所体现的作者的心情。 天高地远,四野空旷,江水清澈,月亮倒影其中,显得离人很近。

8、整个场景,因日暮而昏暗,又因月色而清淡。作者通过对客观环境的主观性描绘,显示出诗人的寂寞孤独,将内心深处的愁绪鲜明地展现出来。,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鱼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作者在这首诗中塑造了怎样的一种意境? 山雨初霁,万物一新;初秋的傍晚,幽清明净。清泉淙淙、翠竹成林、月下青松、水中碧莲,是空山秋天恬静幽美的景象。 2)这种意境中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理想? 通过诗一般景物的描写,反映了诗人过安静淳朴生活的理想和对污浊官场的厌恶。诗中以物芳而明志洁,以人和而望政通。泉水、青松、翠竹、青莲,可以说是诗人高尚情操的写照,也

9、是为诗人理想境界的环境烘托。,渔翁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注释西岩:即西山,在今湖南零陵西湘江外。汲:取水。湘:湘江。楚:西山古属楚地。 销:消散。 欸乃:摇橹声。 下中流:由中流而下。本诗作于永州,诗人借“渔翁”这一形象表现了怎样的情怀?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超然世外,志趣高洁,又略显孤寂的情怀。(2分)诗中用“汲清湘”、“燃楚竹”来描写渔翁打水生火的日常生活,借渔翁自况,表现了诗人志趣的高洁。“欸乃一声山水绿”,通过视觉听觉写出了青山绿水之可爱,勾勒出了悦耳怡情的境界,巧妙表现出诗人寄情山水、超凡脱俗的特点。最后两句,“回望天际”见白云相逐,表现了诗人孤高而又略带孤寂的感情。(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