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家知道吗?永新县农业局左晓斌二0一三年十月十五日想想:(饥饿的男孩和一名传教士的手)(饥饿的苏丹)鹫鹫鸟鸟两个字:他(她)一直等等不到粮食!世界粮食日-纪念标志10月16日:世界粮食日第一篇:第一篇:中国粮食生产现状中国粮食生产现状第一章第一章世界粮食日的由来世界粮食日的由来一、世界粮食调查二、饥饿没有消除三、“世界粮食日”及其背景第二章第二章粮食生产问题粮食生产问题一、世界粮食生产现况二、我国粮食问题第三章第三章粮食进口粮食进口一、与国际接轨的我国粮食统计口径二、我国粮食进口量三、我国粮食自给率水平四、如何看待进口粮食第四章第四章粮食产量粮食产量一、我国粮食增产潜力二、我国与国外粮食生产水
2、平的比较第五章第五章粮食生产对策粮食生产对策第六章第六章粮食生产补贴政策粮食生产补贴政策一、美国粮食生产补贴政策二、欧盟和日本粮食生产补贴政策三、中国粮食生产补贴政策第七章第七章粮食持续增长后的冷思考粮食持续增长后的冷思考一、“粮食连增”的现实二、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对策中国粮食生产现状中国粮食生产现状第一章第一章世界粮食日的由来世界粮食日的由来一组沉重的“贫困数字”在这个世界在这个世界18.54亿人长期遭受贫困和营养不良之苦;2超过10亿的极端贫困人口每天生活费不足1美元;3每年有560万儿童死于与贫困有关的疾病;411亿多城乡居民喝不上清洁的饮用水;526亿人缺乏基本的卫生设施;6一、联合国
3、粮农组织:1946年的第一次:世界人口的大约半数处于营养不良状态;1952年的第二次:总的营养水平比战前降低;1963年的第三次:发展中国家60的人口处于营养不良状态;1977年的第四次:全世界有4.55亿人处于营养不良状态;1986年的第五次:1979年1981年有112个发展中国家3.35亿4.49亿人口处于营养不良状态;1999年的第六次:面临粮食紧急情况的国家数为38个,在非洲营养不足者人数占全国人口的比重往往超过25,其中20个国家达到近40或更高的比例。二、饥饿没有消除二、饥饿没有消除联合国人口活动基金组织宣称:联合国人口活动基金组织宣称:80年代初,当时世界谷物产量可以养活60亿
4、人口,但就在同一时期,全世界人口只有45亿左右,可是却有4.5亿人挨饿。1995年,世界人口增长到57亿,挨饿人口数字增加到10亿。1996年世界粮食首脑会议和2000年的联合国千年峰会都确立了在2015年之前将世界饥饿人口减半的目标。但本世纪以来,全球饥饿人口仍有增无减。二、饥饿没有消除二、饥饿没有消除据联合国粮农组织资料表明:全球处于饥饿状态的人数由2000年8亿2007年9.23亿2009年10.23亿2010年9.25亿2012年10月31日8.68亿2013年,世界上每7个人中仍有1人在挨饿,饥饿人口数量规模如此之大“无法让人接受”。从以上这些调查得出的结论是:二、饥饿没有消除二、饥
5、饿没有消除由于人口的非均衡增长造成了粮食分配与由于人口的非均衡增长造成了粮食分配与消费的结构性失衡:消费的结构性失衡:按大洲:亚洲最多,约占世界粮食总产量的2/5以上;次为欧洲,占1/4;北美洲占1/5。(2)按国家:中国,美国,印度,俄罗斯四国的粮食年产量都在一亿吨以上.包括法国在内,这五个国家的粮食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3/5,其中中国粮食生产约占世界1/5。(3)按人均产量: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等国人均产粮1500千克左右.亚洲,拉丁美洲人均产粮较少,非洲最少。(4)主要商品粮产区:北美洲的温带草原区和澳大利亚的热带草原区。(5)主要粮食出口国:美国,加拿大,法国,澳大利亚,阿根廷等,其
6、中美国出口的粮食约占世界粮食总出口额的一半。据粮农组织最新发布的据粮农组织最新发布的2010年世界粮食年世界粮食不安全状况不安全状况报告:报告:亚太地区是饥饿人口最多的地区,饥饿人口约为5.78亿;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的饥饿人口比例最高,约为30%,达2.39亿;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的饥饿人口约为5300万;近东和北非地区饥饿人口约为3700万;发达国家饥饿人口约为1900万。目前世界饥饿人口98%分布在发展中国家,约四分之三生活在农村地区,特别是亚洲、太平洋和南部非洲地区。全世界有88个低收入缺粮国家,有31个国家面临粮食危机。发展中国家长期处于饥饿状态的人数比80年代中期增加了2.5倍;1.
7、85亿学龄前儿童因营养不良而体重偏低;有11亿多人民生活在每人每天1美元或不足1美元收入的状态下。联合国食品权利问题特别讲述者德斯楚特2009年在联合国大会的一次会上沉痛说过:世界上每6秒钟就有一个儿童饿死。二、饥饿没有消除二、饥饿没有消除三、三、“世界粮食日世界粮食日”及其背及其背景景背景:从19世纪以来,一直存在两种粮食观,即盲目乐观主义和悲观主义粮食观。19世纪末20世纪初,悲观主义思潮占主导地位。20世纪40年代后,悲观主义思潮逐渐被盲目乐观情绪所取代。1972年,出现世界性粮食危机,乐观情绪一扫而光。1973年和1974年联合国粮农组织相继召开第一次和第二次粮食会议,以唤起世界,特别
8、是第三世界注意粮食及农业生产问题。但是,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世界粮食形势更趋严重。关于关于“世界粮食日世界粮食日”的决议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做的决议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做出的。出的。三、三、“世界粮食日世界粮食日”及其背及其背景景联合国粮农组织创建于1945年10月16日选定10月16日作为世界粮食日人类对粮食问题有了正确的认识!第1个世界粮食日:1981年10月16日第33个世界粮食日:2013年10月16日这是一个充满同情和责难的日子!三、三、“世界粮食日世界粮食日”及其背及其背景景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2000年9月,在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上,世界各国领导人就消除贫穷、饥饿、疾病
9、文盲、环境恶化和对妇女的歧视,商定了一套有时限的目标和指标,所有目标完成时间是2015年。这些目标和指标被置于全球议程的核心,统称为千年发展目标(MDGs):消灭极端贫穷和饥饿;普及小学教育;促进男女平等并赋予妇女权利;降低儿童死亡率;改善产妇保健;与艾滋病毒/艾滋病、疟疾和其他疾病作斗争;确保环境的可持续能力;全球合作促进发展。第二章第二章 粮食生产问题粮食生产问题一、世界粮食生产现况一、世界粮食生产现况当前世界粮食生产主要有三大问题:人口过多资源相对不足环境退化1、世界人口增长的压力1949年25亿2012年70亿2025年将达到83亿左右;9095年,世界上仍有32个国家生育率(每个妇
10、女拥有小孩的平均数)在6人或以上。即使维持现有的粮食供应水平,也需要在不破坏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的情况下,迅速和可持续地把产量提高75%以上。1949200519492005年的中国人口和世界人口情况的统计图年的中国人口和世界人口情况的统计图1.1949年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总数的20%。2005年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总数的20%。2.19651985年,中国人口增长(10-7)/7*100%=42.9%,世界人口增长(48-35)/35*100%=37%。3.19751985年的10年间,世界人口增长了8亿人;中国人口增长得最多,增长了1亿人。4.2000年世界人口608557.2万,中国人口
11、总数占世界人口的21.29%。5.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国总人口为13.7亿人。2、耕地资源有限的压力地球表面仅有25%是陆地。3、淡水资源紧缺水是一种有限资源。4、生物的多样性遭到破坏现在仅9种植物就为人类提供了75%的粮食,大量种植资源严重流失。5、森林减少,水土流失,水资源遭到破坏对地球土壤最大的威胁来自于水土流失。6、大气污染和温室效应大气污染的主要表现是酸雨,威胁着农作物和森林的生长。温室效应影响气候的变化。一、世界粮食生产现况一、世界粮食生产现况1、人口增长的压力2、耕地资源有限的压力3、淡水资源紧缺4、生物的多样性遭到破坏5、森林减少,水土流失,水资源遭到破坏。6、大气
12、污染和温室效应二、我国粮食生产状况二、我国粮食生产状况1.人均耕地下降,人地矛盾突出2.水资源短缺,水土污染严重3.森林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农田生态环境恶化4.农业组装配套技术不到位,财政投入不足5.农民科技素质低,干群生态经济意识弱6.比较利益驱动,种粮积极性下降7.气候变化恶劣影响,不利于未来的中国粮食产量二、我国粮食生产状况二、我国粮食生产状况据2003年年底的数据:我国粮食播种面积5年内减少了2亿亩;单产降低了11公斤;总产降低到1990年水平;人均占有粮食降低了86公斤;国家粮食库存大幅度下降;耕地面积减少了1亿亩;人均占有耕地2.7亩1.6亩;我国耕地高产田21%,中产田56%,低
13、产田23%;水土流失面积居高不下,土地荒漠化有所圹大。我国粮食生产利弊比较我国粮食生产利弊比较我国粮食生产南北分布我国粮食生产南北分布WhowillFeedChina?(谁养活中国?)莱斯特布郎:2030年中国人口将会实现零增长,但人口总量可能会超过15.5亿,将有6.4亿人口缺粮,需要进口粮食2.16亿吨,相当于1993年世界粮食贸易总量。而根据楚雄师范学院的分析,2010年中国消费粮食达5.2亿吨,到2020年将消费5.54亿吨,也就是说,到下一世纪,中国将对世界粮食安全构成威胁。第三章第三章粮食进口粮食进口从出口来看,20012010年,我国主要粮食品种玉米、小麦、大米和大豆的出口量占世
14、界出口量的比重平均为3.5%,2003年之后总体呈下降的趋势。其中,2003年我国玉米出口量占世界出口量的比重达到粮食最高点,为21.2%,2007年之后占比仅为0.1%0.3%:大米出口占比在2003年达到9.5%的最高点后不断下降,2009年和2010年不足3%:小麦出口占比不足3%,其中,有6年不足1%;大豆出口占比不足1%,2010年占比仅为0.1%。一、与国际接轨的我国粮食统计口径一、与国际接轨的我国粮食统计口径(一)(二)(二)二、我国粮食进口量二、我国粮食进口量近几年我国大豆进口量较多,拉低了我国粮食的自给率水平。抛开豆类和薯类,我国2009年开始才出现谷物少量进口。把大豆纳入粮
15、食统计,往往明显夸大了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严重性,甚至会形成不必要的恐慌。2012年,我国谷物进口虽然增量较大,但占国内谷物生产、消费总量比例较小,并未改变我国谷物供需基本平衡的局面,对全球粮食市场运行也未产生明显影响。从进口来看,20012010年,我国主要粮食品种玉米、小麦、大米和大豆的进口量占世界进口量的比重平均为12.8%,近5年我国粮食进口所占比重逐年提高,平均占比为15.8%,高于过去10年的平均水平。但我国粮食进口占比大幅提高主要体现在大豆上,大豆进口占比平均达到39.1%。其他粮食品种如玉米、小麦和大米进口所占比重很小,小麦进口占比仅在2004年和2005年分别达到6.6%和3.
16、2%,其他年份基本在1%以下;大米进口占比年均在3%以内;玉米进口占比除2010年外均在1%以内。二、我国粮食进口量二、我国粮食进口量“九连增”的同时进口增加,原因有三:一方面,粮食深加工、养殖业发展等均加大了对粮食的需求量;另一方面,去年美国气候干旱,国际粮食供应量减少;第三个方面,国内粮食价格高于国际市场,我国粮食进口商等粮食流通企业有利可图;同时,余缺调剂适度满足国内多样化需求。三、我国粮食自给率水平三、我国粮食自给率水平一般认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粮食自给率在100%以上,就是完全自给;在95%100%之间,属于基本自给;在90%95%之间,是可以接受的粮食安全水平;一旦小于90%,粮食
17、供求的风险就会增大。当前中国粮食安全的基础是牢固的。我国粮食生产实现九连增我国粮食生产实现九连增谷物进口量也呈现增长趋势如何看待我国粮食自给率谷物进口量也呈现增长趋势如何看待我国粮食自给率三、我国粮食自给率水平三、我国粮食自给率水平我国粮食平均自给率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达到100.5%;2009年99.6%;2010年99.1%;2011年99.2%;2012年下降至97.7%。基本自给线95%以上。我国粮食进口规模可以确定在需求量的15%以内。当前中国粮食安全的基础是牢固的。今年伊始,多位国家政策研究部门和粮食系统人士公开表示,中国粮食作物(稻米、小麦和玉米)的自给率已经降到90%以下,
18、将突破此前一直被视为中国粮食安全的界线的95%自给率。三、我国粮食自给率水平三、我国粮食自给率水平四、如何看待进口粮食四、如何看待进口粮食15%作为我国进口粮食规模的警戒线,即使是大灾之年,粮食进口依存度也不应跨越这条红线。全世界粮食还不够吃。国际贸易量很小。大国效应明显。我国人口多、粮食需求量大,大量依靠国际贸易无法保障我国粮食安全。这是2007年10月16日,宁夏银川市兴庆区掌政镇新水桥村村民刘红艳在自家院子里剥玉米粒。中国2012年粮食产量是5.8957亿吨,实现粮食生产九连增,其中玉米增产贡献大,对粮食增长的贡献率达到83.5%,产量首次超过了稻谷成为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社科院预测20
19、13年粮食总产量达到5.94亿吨,因没有发生严重的低温等灾害可能超过6亿吨,实现十连增已成定局。第四章第四章粮食产量粮食产量中国农业资源综合生产能力和人口承中国农业资源综合生产能力和人口承载力载力研究远期粮食产量为研究远期粮食产量为7亿吨以上。亿吨以上。中国土地资源生产能力和人口承载量中国土地资源生产能力和人口承载量研究远期粮食产量为研究远期粮食产量为8亿吨以上。亿吨以上。第四章第四章粮食产量粮食产量一、我国粮食增产潜力粮食总产量58957粮食总产量预测达594002012年2013年粮食总产量571212011年十十粮食产量十连增情况十粮食产量十连增情况表预测80000远期中国未来面临严重的
20、粮食安全问题,但这不是因为耕地不够,更不是人太多,而是中国变得富有,使得农业生产的机会成本大幅增加。解决办法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并对农业进行大量补贴。如果为了短期经济利益而放弃粮食生产自主能力,一旦市场失效,中国将陷入灾难。一、我国粮食增产潜力二、我国与国外粮食生产水平的比较二、我国与国外粮食生产水平的比较国家统计局关于国家统计局关于2012年粮食产量数据的公告年粮食产量数据的公告根据国家统计局对全国31个省(区、市)农业生产经营户的抽样调查和农业生产经营单位的全面统计,2012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单位面积产量、粮食总产量如下:一、全国粮食播种面积111267千公顷,比2011年增加694千公
21、顷,增长0.6%。二、全国粮食单位面积产量5299公斤/公顷,比2011年增加133公斤/公顷,提高2.6%。三、全国粮食总产量58957万吨(11791亿斤),比2011年增加1836万吨(367亿斤),增长3.2%。国家统计局二一二年十一月三十日二、我国与国外粮食生产水平的比较二、我国与国外粮食生产水平的比较1、单产水平比较水稻:小麦:大豆:玉米:马铃薯:2、主要农产品排位差距中国仅有稻谷一项单产水平居世界第7位,其余均在10位以外,而且尚有好几种产品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江泽民同志:江泽民同志:“中国的农业问题,粮食问题,要靠中中国的农业问题,粮食问题,要靠中国人自己来解决。这就要求我们的农
22、业科国人自己来解决。这就要求我们的农业科技必须有一个大发展,必需进行一次新的技必须有一个大发展,必需进行一次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农业科技革命”。第五章第五章粮食生产对策粮食生产对策为寻找一条经济、人口、社会、环境和资源相互协调“可持续发展社会”的道路,确保粮食安全,必须树立生态经济观和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发展,逐步解决“三农”问题,把发展经济、建设环境和节约培植资源结合起来。第五章第五章粮食生产对策粮食生产对策一、加大投入,搞好生态环境建设,改善生产条件一、加大投入,搞好生态环境建设,改善生产条件二、解决农业缺水问题二、解决农业缺水问题三、加强重点商品粮基地建设三、加强重点商品粮基地建设四
23、加强干群生态经济教育,提高科学种田水平四、加强干群生态经济教育,提高科学种田水平五、选准农业发展模式五、选准农业发展模式六、强化种子科技,推广新品种六、强化种子科技,推广新品种七、加强自然灾害的防治七、加强自然灾害的防治搞好生态环境建设搞好生态环境建设2009年初,中国云南陆良县大莫古镇德格海子彻底干枯,当地农民老冯说,连河蚌都干死了。解决农业缺水问题解决农业缺水问题加强重点商品粮基地建设加强重点商品粮基地建设科科学学种种田田水水平平选选准准农农业业发发展展模模式式强化种子科技强化种子科技在永新县石桥镇现代农业水稻高产和新品种试验示范基地,吉安市农业局组织水稻测产验收,双季平均亩产1060.
24、3公斤,比全县双季平均产量增产259.5公斤,亩增产值467.1元,单产水平位全市前例。县农技部门组织农技人县农技部门组织农技人员在水稻生产示范基地员在水稻生产示范基地进行新品种观摩和培训进行新品种观摩和培训推推广广新新品品种种八、另外采取如下政策措施八、另外采取如下政策措施第一第一,政府应严格按照节约用地、少占或不占耕地的原则,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确保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第二第二,从财政、信贷、生产资料价格等方面给农业部门提供帮助;第三第三,转变粮食增长方式;第四第四,通过进口贸易调节国内的粮食供求关系。第五章第五章粮食生产对策粮食生产对策第六章第六章粮食生产补贴政策粮食生产补贴政策一、美国粮
25、食生产补贴政策一、美国粮食生产补贴政策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价格支持补贴措施,即抵贷价格和无追索贷款。80年代中期以后:实行收入支持补贴,后来又改为直接支付。2002年开始采取综合价格收入支持补贴措施。第六章第六章粮食生产补贴政策粮食生产补贴政策二、欧盟和日本粮食生产补贴政策二、欧盟和日本粮食生产补贴政策欧盟:实行按种植面积补贴的方式。日本:直接补贴政策。第六章第六章粮食生产补贴政策粮食生产补贴政策三、中国粮食生产补贴政策三、中国粮食生产补贴政策这是2004年9月26日,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新坊乡烟棚村周艳梅在收割一季晚稻。2004年起,中国相继取消了除烟叶外农业特产税、农业税等“四税”及各
26、种附加,每年全国农民减负约1250亿元,人均140元;逐步推行直补、良种等补贴政策,力度逐年加大。三、中国粮食生产补贴政策三、中国粮食生产补贴政策领到种粮补贴款喜悦满心头领到种粮补贴款喜悦满心头三、中国粮食生产补贴政策三、中国粮食生产补贴政策种粮补贴政策框架粮食直接补贴综合性收入补贴专项性生产补贴最低收购价政策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农资增支综合直补绿箱政策黄箱政策江西三、中国粮食生产补贴政策三、中国粮食生产补贴政策补贴政策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一是部分主产区的直补政策与WTO的绿箱标准不尽吻合,实行的是与生产挂钩的直接补贴方式。二是二是无论耕地质量好坏与水源条件优劣,均按同一标准补贴的方式,有失
27、公平。三是三是补贴额低于农民预期,不足以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四是四是我国农业补贴的操作成本相对较高。五是五是“粮农直补”计算依据不够严谨和规范。三、中国粮食生产补贴政策三、中国粮食生产补贴政策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的弊端不止于此:来自收购主体内部管理的腐败。中储粮等和地方粮食购销企业争抢粮源干扰粮价。重构基于市场导向的种粮利益保护机制迫在眉睫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司有关负责人日前表示,国家将进一步研究完善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第七章第七章粮食持续增长后的冷思考粮食持续增长后的冷思考一、一、“粮食连增粮食连增”的现实的现实1、付出了资源环境代价施用更多的功效更高的化肥、农药,形成恶性循环。2、进口量持续增
28、长入世之前粮食自给率一般都在95%以上,现在,自给率已降到90%左右。2012年我国成为全球第二大大米进口国。中国为什么会出现粮食产需缺口不断扩大的趋势呢?第七章第七章粮食持续增长后的冷思考粮食持续增长后的冷思考二、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对策二、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对策1、解决土壤质量问题,“藏粮于地”2、解决耕地休养问题,走宏观增粮之路3、综合利用全球资源,缓解国内压力4、发展“立体粮食”战略,补充“耕地粮食”的不足仓廪足,天下安;仓廪足,天下安;农业稳,人心定!农业稳,人心定!专家认为,维护粮食安全除在耕地面积、农业基础设施和信息化建设上做文章,还应加快实现农业生产的规模经营,提高效率,把粮食生产放在发展现代农业发展现代农业的大框架下,以“增收”为着力点来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这也应当是一个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