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国际经验借鉴.pdf

上传人:李主任 文档编号:3580226 上传时间:2019-09-13 格式:PDF 页数:66 大小:1.1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国际经验借鉴.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国际经验借鉴.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国际经验借鉴.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国际经验借鉴.pdf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国际经验借鉴.pdf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国际经验借鉴.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国际经验借鉴.pdf(6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Abstract Abstract Urbanization has been a research focus in the academic circles. To make the strategical objective of constructing a well-off society come true,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dual structures of city and countryside must be resolved,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ity and countryside must b

2、e planned as a whole, forming a reasonable system of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transforming the pattern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during the process of modernization of China. Since Chinas reform and opening up, Chinas urbanization process has been moving forward rapidly. Chinas urbanization rate is 1

3、7.9% in 1978, to 49.68% in 1978, in 2011, the urbanization rate breaks through the 50% for the first time, to 51.27%, marks that basically completed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in China, the average annual growth is about one percent, The developing in our country with a population of 1.3 billion, i

4、n particular, is not easy. According to the experience of urbanization in foreign countries, when a country or a regions urbanization rate has reached about 50%, it is a complex social and economic structure adjustment and transition period. In addition, the overall level of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5、 in our country is still very low, there are also a lot of problem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nvironment is more complex. The imbalance of urbanization level shows on the space, the difference among eastern, middle, western urbanization level is obvious. In China, the typical character of dualist

6、ic economy is very obvious. In the light of the facts, the urbanization path with Chinese character must insist on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among the huge, middle and mini city. The choice of the urbanization pattern must keep pace with the economy development, which is beneficial to the framework

7、 of the urbanization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productivity. Urbanization and industrialization is indivisibility. The urbanization path with Chinese character must insist on the mutual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Industrialization drives urbanization, urbanization promo

8、tes Abstract industrialization. Without adapting to urbanization, industrialization will be Lack of motivation; without highly industrialization, urbanization will lose its strong industry support. This research is based on the predecessor research results and consulted with the experience and lesso

9、ns of the urbanization abroad. The developmental process of traditional urbanization is reviewed, making clear what is urbanization, what is the situation of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in our country, should realize what kind of the urbanization, what is urbanization based on, how to realize the urban

10、ization and put forward the relevant suggestions on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in our country in absorbing foreign experience and lessons. The research aims at exploring a new development path of Chinese urbanization which is different with the tradition idea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objective

11、principals of urbanization and consistent with the national situation of China, and helpful to enhance the developmental level and quality of Chinese urbanization. Keywords: urbanization; industrialization; international experience; industrial basis 目录 目录 摘要 . I Abstract II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

12、一、选题背景 1 二、研究意义 2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3 一、国外研究 3 二、国内研究 5 第三节 本文结构安排和研究方法 . 7 一、结构安排 7 二、研究方法 7 第四节 本文创新和不足之处 7 一、可能的创新 7 二、不足之处 8 第二章 国外城市化发展历程及相关经验 . 9 第一节 发达国家城市化道路 9 一、发达国家城市化发展概况 9 二、主要发达国家城市化发展进程 10 三、发达国家城市化道路的特征 13 第二节 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道路 14 一、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发展概况 14 二、主要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发展进程 15 三、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道路的特征 17 目录 第三章 中

13、国城镇化现状 19 第一节 城镇化的界定 19 第二节 中国城镇化的发展历程 19 一、19491957 年恢复和调整时期 . 21 二、19581966 年缓慢、波动发展时期 . 21 三、19661978 年停滞时期 . 22 四、1979 年以来全面恢复、快速稳定发展时期 . 22 第三节 中国以往城镇化的主要特征 . 22 一、城镇化明显滞后于工业化 23 二、城镇化起步晚、基础薄弱 24 三、政府在城镇化中起主导作用 24 四、区域城镇化水平差异明显 24 五、城镇化以小城市、小城镇为主要形式 25 第四章 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选择 . 26 第一节 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争论 . 2

14、6 一、大城市主导模式 26 二、中等城市模式 27 三、小城镇、小城市模式 27 第二节 中国特色城镇化的新思路 . 28 一、政府主导、市场带动和民间参与的城镇化道路 28 二、城镇化和工业化相适应的城镇化道路 28 三、小城镇和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城镇化道路 29 四、建设资金来源多渠道的城镇化道路 29 第五章 中国特色城镇化的产业基础 . 31 第一节 城镇化和现代化农业 32 一、农业的发展是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前提条件 32 二、农业现代化为城镇化发展提供物质基础 33 第二节 城镇化和现代化工业 34 一、工业化是城镇化的动力 35 二、城镇化是工业化的载体 36 目录 第三节 城

15、镇化和现代服务业 36 一、服务业推动城镇化的发展 37 二、城镇化是服务业的基础 37 第六章 中国特色城镇化的推进方式 . 38 第一节 中国特色城镇化的发展体系 . 38 一、发展小城镇 38 二、发展小城市 39 三、发展中等城市 39 四、发展大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 40 五、发展城市群 40 第二节 中国特色城镇化的空间布局 . 41 一、东部地区城镇化发展 42 二、中部地区城镇化发展 42 三、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 43 第三节 中国特色城镇化发展的重点规划 43 第四节 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坚持的原则 44 一、综合权衡 45 二、因地制宜 45 三、协调发展 45 四、推进

16、改革 45 五、人文和谐 46 第七章 推进中国特色城镇化发展的建议 . 47 第一节 调整城镇化发展战略 47 第二节 创新城镇化发展理念 48 第三节 加快我国城镇化制度建设 . 50 第四节 转变农村工业化战略 53 第五节 促进农民工市民化 . 54 第六节 协调“两个非农化” 54 第七节 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同步推进 55 参考文献 56 目录 致谢 . 59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及获奖情况 . 60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章第一章 绪论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城镇化是生产力水平的提升和生产关系调整的过程, 是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 的必经阶段。西方

17、发达国家城市化发展已经进入到高度城市化的发展阶段;发展 中国家城市化进程也快速推进,不同国家城市化发展道路不尽相同,国外发达国 家和发展中国家城镇化发展的经验、教训对我国城镇化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借鉴。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国家从战略的高度重视城镇化发展, 2001 年 “十五” 规划第一次提出“实施城镇化战略,促进城乡共同发展,推进城镇化要遵循客观 规律,与经济发展和市场发育程度相适应,循序渐进,走符合我国国情,大中小 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多样化城镇化道路,逐步形成合理的城镇体系 ” 。党的 十六大肯定了这条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并提出“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 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18、,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 ” 。2006 年的“十一五” 规划中关于城镇化的问题提出了“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协调发展,提高城 镇综合承载能力, 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 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分类引导, 鼓励人口进城转化为城市居民,把城市群作为城镇化的主体形式;加强城市规划 建设和管理,破除城乡分割的体制障碍,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建立健全财政、征 地、行政区域设置和管理模式等配套政策 ” 。2007 年十七大继续明确肯定了中 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并作了新的阐述和论证,指出“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按照 城乡统筹、合理布局、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代小的原则,促进大中小城市 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以增

19、强综合承载能力为重点,以特大城市为依托,形成辐射 作用大的城市群,培育新的增长极 ” 。2010 年“十二五”规划对中国特色城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规划纲要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 第一章 绪论 2 化道路作了更加明确的阐释。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我国城镇 化率 1978 年为 17.9%,2010 年提高到 49.68%,2011 年城镇化水平首次突破 50% 关口,达到 51.27%,平均每年以大约一个百分点的数度增长,这对有着

20、 13 亿人 口的发展中我国来说尤其不容易。根据发达国家的城镇化经验,一个国家或地区 的城镇化水平达到 50%左右,是经济社会结构调整和转型的复杂时期。另外,全 国不同地区城镇化程度表现出空间上的不平衡, 东中西部城镇化程度更是差异明 显。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放缓,政府调整经济结构和 发展方式,扩大内需和出口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新战略。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 通过寻求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来促进经济稳定增长, 统筹城乡均衡发 展,缩小地区间发展不平衡,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当前的重要任务。 二、研究意义 中国城镇化的进程和世界上发达国家的城镇化进程有着根本行的区别,

21、西方 发达国家的城镇化过程中市场经济的发展起着根本性的作用, 城镇化和工业化同 步进行,相互促进。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由于特殊的经济体制和积 累模式形成了独特的二元经济体制和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的局面。 我国的城镇化 进程一方面受到经济,自然环境,社会人文等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政府也起 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这两种力量决定了我国的城镇化进程是一种特别的发展道 路。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不断进步,城镇化水平的滞后所引起 的问题逐步显现。现阶段国际经济发展环境不景气,国内需求不足,推进城镇化 是我国现阶段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加快城镇化有利于 缩小城乡之间的差

22、别,整合城乡资源,扩大国内需求,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巨大动 力。城镇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为农产品提 供巨大的市场,为农村发展提供生产资料、资金、技术等服务。目前城镇化进程 滞后于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 加快城镇化进程促进我国工业化和现代化有着重要 的现实意义。 通过总结我国城镇化进程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在此基础上做 出政策创新,形成具有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理论框架,从而对我国城镇化发展 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第一章 绪论 3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 西方国家关于城镇化的理论研究主要从城市的起源和演进角度进行的, 研究 起步较早,并提出了一些较有价值的

23、理论。 分工理论认为城镇是适应劳动分工、专业化和市场交换的需要而产生的,劳 动分工的城镇化理论概括出了城镇起源的原动力, 人口聚集也是城镇形成的重要 因素。 代表人物有古希腊经济学家色若芬和哲学家柏拉图,古典时期著名经济学 家亚当斯密,新古典经济学家杨小凯。 区位理论从城镇空间布局的角度研究城镇化演进, 城镇的区位空间布局是由 经济的发展水平决定的,因此区位因素是城镇形成的一个因素。从区位理论来解 释国家和地区城镇的规模、数量和空间距离等。主要代表理论有中心区位理论, 该理论是在杜能的农业区位理论和韦伯的工业区位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 主要观 点是城镇是周围农村地区的“中心” ,城镇作为人口、资

24、源、产业的聚集地向周 围农村地区提供各种服务。经济学家廖什提出了市场区位理论,其出发点是以最 大区位利润为原则,把城镇区位和市场区位联系起来分析。原苏联经济学家科洛 索夫斯基的地域生产综合体论是在原苏联经济区域规划的经验基础上提出的, 根 据自然地理因素,经济状况,运输条件而形成的工业区域或“地域生产综合体” 。 城乡结构理论是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角度提出的,分析城乡社会、经济的融 合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 刘易斯和费景汉的二元经济模型将发展中国家的 经济分为传统部门和现代部门, 传统农业部门和现代工业部门存在劳动生产率的 差异, 从而工资水平也不同,这就为传统农业部门的剩余劳动力向现代工业

25、部门 转移提供了动力,最终传统农业部门和现代工业部门相互融合,二元经济结构消 失。 这个过程也就实现了城镇化和工业化。钱纳里和塞尔昆的就业结构理论分析 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结构和就业问题之间关系的异同, 他们认为发达 国家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就业结构和工业化的进程是同步的, 但发展中国家的工业 化往往超前于就业结构,也就是存在着二元经济结构。发展中国家应该着力于促 进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发展,吸引农村的富余劳动力不断转移,进而逐步破除城乡 二元经济结构,实现经济均衡发展。城乡人口迁移理论全面系统地对地区、城乡 第一章 绪论 4 劳动力转移的原因、条件、动力机制分析。代表理论有推力拉力理论解释了

26、劳 动力转移的方向和原因,认为农业经济在人口和土地的双重推力下,农业剩余劳 动力在城镇工业的拉力下不断转移。 人口聚集和工业部门的出现促进了城镇化的 发展。 舒尔茨的成本收益模型和农民学习模型认为迁移的收益与迁移的成本之 间存在的差异是传统农业部门的剩余劳动力向城镇现代工业部门转移的主要原 因。 该模型还认为农民在比较经济活动的收益和成本方面是理性的,必须推进城 镇化和工业化,打破传统农业的结构,使农业部门富余劳动力转移出来,实现城 乡一体化。 托达罗的劳动力迁移模型在舒尔茨的模型基础上更进一步的指出农村 人口向城镇迁移的原因是城乡预期的收入差距而不是城乡的实际收入差距。 预期 的城乡收入差距

27、包括实际的城乡收入差距和找迁徙者在城镇中的就业机会两个 方面。 非均衡发展理论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视角来解释城镇的演进和产业空 间聚集的原因。1955 年,法国经济学家佩鲁提出了“增长极”理论。该理论认 为经济的增长不是全面进行的, 而是在一定区域形成具有辐射和带动作用的增长 中心或增长极。 这些增长极是由先进的主导工业部门和具有创新作用的经济体组 成的, 其自身的吸引和向外辐射功能对周边地区的经济具有较强的带动作用。缪 尔达尔提出的循环积累理论认为发达地区的由于要素收益率较高, 从不发达地区 吸收资源、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使自身不断壮大,却使不发达地区越来越贫困, 这称作“回流效应” ,另一

28、方面发达地区会向不发达地区输出技术、设备、资本 和采购原材料,能促进不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这称作“扩散效应” 。缪尔达尔 的扩散-回流原理很好的解释了城镇发展和城镇的不同层级的形成原因。20 世纪 60 年代,约翰弗里德曼提出了著名的核心-边缘理论,该理论是佩鲁“增长极” 理论的进一步发展。核心区域是由大城市和许多小城镇出城的城镇体系,边缘区 域是经济不发达的农业地区。 核心区域通过辐射和关联效应带动边缘区域的经济 发展。 同时核心边缘理论也用来解释城镇体系的形成原因,城镇和城镇之间也是 一种核心-边缘关系,进而说明了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之间的发展是一种自上 而下的城镇化进程。 协调发展理论从

29、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平衡方面强调城镇化的发展。 英国社会学 家比尼泽霍华德提出的田园城市理论针对大城市出现的问题,主张土地社区所 第一章 绪论 5 有制,建立一种包括乡村和城市优点的理想社区,实现城乡一体化。20 世纪 20 年代,恩维提出了卫星城市理论,该理论中把围绕大城市的小城镇称为卫星城。 该理论强调了中心城和卫星城的相互关系,卫星城受到中心城的辐射功能带动, 不仅强调卫星城的规模,更加注重卫星城经济的发展。美国建筑学家伊利尔沙 里宁提出了有机疏散理论。该理论从人、自然和城镇的可持续发展角度认为大城 市带动小城市、城镇和村庄的发展,建立合理完善的城镇体系,把过度集中的城 市进行有机疏散, 从

30、而实现城市、 城镇、 村庄的联动发展, 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综上所述,西方关于城镇化的理论的研究是符合西方社会发展规律的,对我 国城镇化发展也有较大的借鉴意义。我国城镇化的发展也受特殊国情的影响,在 借鉴这些理论的同时要结合我国城镇化过程中的具体问题进行分析。 二、国内研究 我国学者关于城镇化问题的研究起步较晚, 是在城镇化的过程中遇到相关问 题是才开始研究的,理论研究相对滞后。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对城镇化 的认识也不断加深,同时也存在着较多的争论。 在对我国城镇化内涵的认识方面, 不同学科背景对城镇化的理解有着不同的 理解。 人口学者倾向于将城市化看作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城市人口比重

31、不断上 升的过程。吴楚材(1996)认为,城镇化是指居住在城镇地区的人口占总人口比 例增长的过程,即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变并在城镇集中的过程;经济学者侧 重于将城镇化视为以农村经济为主的形态向以城市经济为主的形态的转变过程。 洪银兴(2003)认为,需要突出城市化的功能意义,即要在城市聚集人流、物流、 资金流、信息流,聚集主导产业,聚集科技教育;地理学者倾向于把城镇化看作 是产业、经济和社会生活在空间地域分布上的变化、乡村特征向城市地域特征的 转化的过程。崔功豪(1992)认为第二、三产业在具备特定地理条件的地域空间 集聚, 多种经济用地和生活空间用地集聚的过程就是城镇化过程;社会学者着重

32、强调了城镇化是人们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有农村向城市的转变过程。蔡俊豪、 陈兴渝(1999)认为城市化就是由非城市社会向城市社会过度的系统过程,其目 标在于最终形成城市文明,刘勇(1999)认为城市化的本质是随着经济的发展, 人们的生活方式从农村生活向城市生活的升级转化过程。 随着对城镇化认识的不 第一章 绪论 6 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倾向于综合化的城镇化内涵界定。刘传江(1999)把城 镇化的还以归结为四个方面:城镇化是乡村人口分布结构的转换;城镇化是产业 结构及其地域布局结构的转换; 城镇化是传统价值观念与生活方式向现代价值观 念和生活方式的转换;城镇化是人们聚居形式及其相关制度安排的变迁

33、或创新。 王振亮(2000)认为城镇化是由工业化发展引起的,伴随着现代化过程而产生的 在空间区域上人口、社会、经济、文化、政治、思想等领域变迁演化的一段承前 启后的历史分化过程。 国内对城镇化的研究主要围绕着中国城镇化及其道路问题展开的, 意见分歧 较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我国城镇化水平的高低有着不同的观点。 较为普遍的看法是我国城镇化水平严重滞后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辜胜阻 (1991)运用工业化率/城市化率这一指标来测量工业化同城镇化的关系,通过 国际比较显示了中国城镇化滞后的局面,陈吉元(2001)认为中国的城镇化水平 一直滞后于国外相应发展水平国家的城市水平,20 世纪 90

34、 年代以来,城镇化的 滞后不仅没有缩小,反而日益扩大。一些学者认为我国城镇化、工业化和经济发 展水平基本一致,不存在城镇化明显滞后。另外一些学者从我国城镇人口统计口 径存在偏差的角度认为中国存在着隐性超城市化的可能。第二,对我国城镇化发 展质量有不同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我国城镇化基本健康,没有出现其他发展中国 家那样的严重的“城市病” 。顾朝林(2006)认为,相比国外许多发展中国家大 城市的畸形发展而言,虽然城镇化滞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但我国城镇化的发展显然基础要坚实的多,基本没有出现严重的“大城市病” 。 另一种较为重要的观点认为我国城镇化质量并不高。叶裕民(2001)认

35、为中国当 前的城镇化质量还比较低, 大城市还没有实现高度现代化, 城乡一体化程度更低, 二元经济结构还比较明显,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提高城镇化质量。第三。对我 国城镇化发展模式有不同的观点。简新华、刘传江(1998)认为我国既不能像一 些发展中国家那样搞过度城市化,也不能继续走我国过去滞后城镇化的道路,而 是要走适度城镇化的道路加快城镇化的发展,使城镇化和工业化相适应,同时谨 防过度城市化。姚士谋(2004)认为我国应该采取多元化集约型协调发展的城镇 化模式。张鸿雁(2007)认为我国城市化总体模式应该是以大城市为主的循环社 会模式,人与自然和谐的新兴城市经济模式。 第一章 绪论 7 第三节

36、本文结构安排和研究方法 一、结构安排 本文分为七个章节:第一章绪论部分研究了本文的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国 内外对城镇化问题的研究动态、结构安排以及研究方法;第二章国外城市化发展 历程及相关经验部分研究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镇化道路; 第三章中国城镇 化现状部分研究了城镇化含义的界定、 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历程和我国以往城镇化 的主要特征; 第四章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选择部分研究了关于中国特色城镇化 道路不同模式的争论、 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新思路和建设中国特色城镇化应当 坚持的原则; 第五章中国特色城镇化的产业基础部分研究了我国城镇化和现代农 业、 现代工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关系;第六章中国特色城镇

37、化的推进方式部分研究 了我国城镇化的发展体系、空间布局以及未来我国城镇化发展的重点规划;第七 章推进中国特色城镇化发展的建议部分给出促进未来我国城镇化健康、 持续发展 的建议。 二、研究方法 本文对我国城镇化道路问题用了比较分析法和演绎分析法。 通过比较国外发 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发展的历程,分析了不同国情条件下城市化发展经 验、教训;比较分析了不同城市化发展模式的优缺点,为我国城镇化道路的选择 提供重要借鉴。另外,通过归纳分析法,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发展 问题中, 归纳总结出城市化发展中的一般规律和不同发展条件下的城镇化发展一 般特征,在我国推进城镇化进程时,根据我国城镇化发展

38、具体环境,结合国外城 镇化发展经验,创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 第四节 本文创新和不足之处 一、可能的创新 论文的主要创新之处在于,从选题的角度来看,本文从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 第一章 绪论 8 的入手,着重深入分析研究中国特色的城镇化发展道路及其实现途径,同时借鉴 国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发展经验、教训,遵循城镇化的一般规律,针 对中国现阶段的具体实际,对中国城镇化的现状、内涵、发展模式、推进方式分 别进行详细研究;结论部分给出了推进我国城镇化持续、健康发展的建议。 二、不足之处 本文主要的不足之处在于没有对我国城镇化的实际发展质量和城镇化区域 不平衡性的程度问题建立模型进行定

39、量分析, 只是用相关的统计数据进行定性的 分析;其次,和城镇化发展相关的相关领域没有详细研究,例如城镇化和经济可 持续发展、新农村建设等领域;另外,没有用城镇化发展的实际例子补充理论层 面的不足。 第二章 国外城市化发展历程及相关经验 9 第二章第二章 国外城市化发展国外城市化发展历程历程及及相关经验相关经验 第一节 发达国家城市化道路 一、发达国家城市化发展概况 从工业革命开始, 西方发达国家在工业化带动下城市化进程进入加速发展阶 段, 已经有 200 多年的历程。发达国家城市化不同的发展阶段也呈现出不同的特 征,二战以来,城市化发展经历了集中城市化、郊区化和逆城市化以及再集中城 市化的不同

40、阶段。 表 2.1 1950 年2005 年发达国家城市化率(%) 国家或地区 1950 年 1960 年 1970 年 1980 年 1990 年 2000 年 2005 年 世界 29.0 32.8 35.9 39.1 43.0 46.7 48.7 发达地区 52.1 58.4 64.6 68.7 71.2 73.2 74.1 欠发达地区 18.1 21.7 25.2 29.5 35.2 40.3 42.9 英国 79.0 78.4 77.1 87.9 88.7 89.4 89.7 法国 55.2 61.9 71.1 73.3 74.1 75.8 76.7 德国 64.7 68.8 72.

41、9 72.6 73.4 75.1 75.2 意大利 54.1 59.4 64.3 66.6 66.7 67.2 67.6 瑞典 65.7 72.5 81.0 83.1 83.1 84.0 84.2 西班牙 51.9 56.6 66.0 72.8 75.4 76.3 76.7 奥地利 64.6 65.3 65.4 65.8 65.8 65.8 66.0 加拿大 60.9 69.1 75.7 75.7 76.6 79.4 80.1 美国 64.2 70.0 73.6 73.7 75.3 79.1 80.8 澳大利亚 77.0 81.5 85.3 85.8 85.4 87.2 88.2 新西兰 72

42、.5 76.0 81.1 83.4 84.7 85.7 86.2 日本 37.5 63.5 72.17 76.19 77.37 78.68 86.30 资料来源:联合国世界城市展望 (2005 年) ;日本城市化率数据来源于日本统计年鉴 (2008) 。 1940 年1960 年代,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人口快速向中小城市 和大城市集中,主要表现在城市中心人口增长比外围快。20 世纪 50 年代发达国 家城市化发展到这阶段的高峰,由于城镇化发展速度较快,人口过度集中,对城 市的发展造成巨大压力,城市居住环境恶化,交通设施和公共设施不能满足公众 第二章 国外城市化发展历程及相关经验 10

43、需求等问题不断涌现。这一时期,西方国家开始大规模战后重建,城市化得到恢 复和快速发展,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平均达到 50%以上,进入了城市化基本成 型的阶段。伴随着工业革命城市化发展较早的英国 1950 年城镇化水平就达到了 79%。美国此时的城市化水平是 64.2%,日本由于二战的原因在这时期城市化发 展水平还比较低,城市化发展缓慢。由于地理因素,欧洲国家人口较为集中,普 遍采取布局均衡城市化发展模式。 19601980 年代发达国家城市化率超过了 60%, 这些国家已经基本完成了城 市化进程。这一时期随着经济的发展,交通设施完善、交通便利,城市经济结构 趋向服务化,大城市中心人口过度集中引

44、起了一系列问题,发达国家的城市化出 现了逆城市化和郊区化的现象, 城市人口和产业不断迁出城市中心区域扩散到外 围地区, 城市中心的人口比重增长速度下降同时城市中心外围地区人口比重增长 加快。 这一阶段发达国家出现的逆城市化或郊区化现象并不是城市化发展进程的 倒退,实际上是由于高度城市化水平下城市规模、结构、产业、人口分布的合理 调整, 是大城市中心辐射带动城市边缘和郊区的社会和经济发展。作为一个整体 来看, 城市发展郊区化也是城市中心范围的扩散, 城市的集聚效应仍在发挥作用, 城市化水平并没有下降。日本在这一阶段城市化发展大幅度提升,由于日本地域 狭小,大城市集中发展战略成为提高城市化水平的主

45、要途径。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交通等基础设施、城市 管理水平等方面的完善和提高,使得大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不断提高,极大地缓解 了大城市中心的各种压力,城市容纳转移人口功能不断增强,发达国家再一次进 入城市化集中发展阶段。城市中心居住环境、条件的改善,服务种类、水平不断 提高,交通更加便利,市场条件成熟,各种制度趋于完善等,这一时期发达国家 城市化发展达到了高度水平,城市化发展已不是单个城市的规模扩大,而是国际 大都市和城市群和城市带的形成,城市功能提高的高度城市化。 二、主要发达国家城市化发展进程 (一)美国城市化进程 美国城市化的发展模式是分散型城市化模式,

46、以现代化大城市和城市带为主 要形式的发展形式,随着人口不断向城市集中,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美国的城市 第二章 国外城市化发展历程及相关经验 11 化率目前已超过 80%,城市主要有太平洋沿岸旧金山洛杉矶城市带;大西洋沿 岸的纽约、波士顿、巴尔迪摩、费城、华盛顿等城市组成的城市带;南部地区的 达拉斯、休斯顿城市带;中部地区的芝加哥、匹兹堡城市带。美国大部分人口集 中在大城市, 人口稠密。 18 世纪末至 19 世纪中期是美国城市化发展的起始阶段, 这时期美国的城市发展主要集中在东北部地区,中西部还是农业和农村地区,城 市化水平较低,并且地区之间城市化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 美国工业

47、化进程快速发展,铁路、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地区人口加快向城 市转移,城市的数量也不断增加;19 世纪中期至 20 世纪中期是美国城市化快速 发展、 基本完成城市化的阶段。 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美国工业和城市飞速发展, 城市人口比重增加较快,城市的数量增长速度也非常快。到 20 世纪 40 年代末美 国城市化水平已经达到了 63.6%,表明美国基本完成了城市化,这时期美国也形 成了现代化的城市体系,大中小城市合理布局的城市网络;20 世纪中期至今美 国城市化发展进入高度城市化阶段, 美国经济发展由工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变, 二、 三产业的比重约 95%,服务业的就业人数超过 80%。产业结构的调

48、整对城市化发 展产生了很大影响。这一时期,城市人口增长变慢,城市化发展放缓,城市发展 出现郊区化现象。 表 2.2 1960 年后美国城市化发展状况 年份 城市人口比 重(%) 城市人口增 长率(%) 农村人口比 重(%) 农村人口增 长率(%) 总人口(百 万) 1960 70.00 2.51 30.00 -0.51 180.67 1965 71.90 1.78 28.10 -0.09 194.30 1966 72.24 1.63 27.76 -0.06 196.56 1970 73.60 1.63 26.40 -0.11 205.05 1975 73.70 1.01 26.30 0.91

49、215.97 1980 73.70 0.96 26.30 0.96 227.23 1985 74.50 1.10 25.50 0.26 237.92 1990 75.30 1.34 24.70 0.48 249.62 1995 77.30 1.71 22.70 -0.56 266.28 2000 79.10 1.59 20.90 -0.57 282.22 2005 80.80 1.36 19.20 -0.82 29.41 资料来源:World Bank,World Development Indicators,2007 (二)日本城市化进程 二战后随着经济恢复重建,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由于日本国土狭小, 第二章 国外城市化发展历程及相关经验 12 由于自然地理条件的限制,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主要集中于大城市。集中型的 城市化是日本城市化发展的模式。人口和工业集中于大城市,主要的城市分布在 临近东京的关东平原、临近大阪、京都的畿内平原、临近名古屋的浓尾平原。日 本人口密度大,人口向城市集中,出口导向发展重工业形成的工业带,这些因素 形成了以大城市圈和工业城市带为主的城市化发展模式。另外,日本城市化发展 主要是政府主导的,通过财政、贷款、地方债券大量投资基础设施建设,极大推 动了城市化建设。战后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