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4年防汛抗旱工作总结2024年X月,我市面临严峻的防汛抗旱形势。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全面贯彻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方针,科学应对,精准施策,有效应对了多次强降雨和持续高温干旱天气,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灾害损失,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城市正常运转。现将防汛抗旱工作总结如下:一、前期准备工作1 .组织领导X月初,我市及时成立了防汛抗旱指挥部,建立健全了各级防汛抗旱责任制。市、区、街道(乡镇)层层签订责任状,做到责任落实到人。同时,组建了专家咨询团,为科学决策提供技术支撑。2 .预案修订与演练根据近年来的实际情况,我们
2、对市防汛抗旱应急预案进行了修订完善,增加了极端天气应对措施。各区、各相关部门也相应修订了本级预案。此外,我们还组织开展了多场实战演练,提高了应急处置能力。3 .隐患排查与整治我们组织开展了全面的汛期安全隐患排查,重点对城市易涝点、山洪灾害隐患点、地质灾害隐患点等进行了排查整治。共排查出各类隐患点156处,已整治152处,整治率达97.4%。4 .物资储备我们充分做好了防汛抗旱物资储备工作。共储备编织袋XX万条、砂石XX万立方米、抽水泵XXX台等各类防汛物资,并在重点区域设立了XX个物资储备点,确保抢险救灾需要。5 .队伍建设我们加强了专业抢险队伍建设,组建了XXXX人的市级防汛抢险队伍,各区也
3、相应组建了区级队伍。同时,我们注重发挥民兵预备役人员和社会志愿者的作用,形成了专业队伍与群众力量相结合的防汛抗旱队伍体系。二、汛期应对情况1.防汛工作2024年汛期,我市遭遇了多次强降雨天气,其中X月中旬出现了历史罕见的特大暴雨。面对严峻形势,我们及时启动应急响应:(1)科学调度:充分发挥防汛指挥系统作用,实时监测雨情水情,科学调度水库蓄洪削峰。汛期共调度大中型水库XX座次,有效减轻了下游防洪压力。(2)重点防守:组织力量对重点堤防、重要基础设施进行24小时巡查防守。汛期共出动巡查人员XX万人次,及时处置险情XX余起。(3)隐患治理:针对排查出的城市易涝点,采取了临时抽排、雨水管网疏通等措施。
4、汛期期间,主城区未发生大面积积水情况。(4)转移避险:坚持宁可十防九空,不可万一疏忽的原则,及时组织受威胁群众转移。全市共转移群众X万人,有效保障了群众生命安全。(5)抢险救灾:汛期期间,我们共出动抢险人员X万人次,抢险车辆XXXX余台次,成功处置了多起险情,有力保障了城市安全。2.抗旱工作2024年夏季,我市遭遇了持续高温少雨天气,部分地区出现不同程度旱情。为此,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1)科学调水:统筹区域水资源,科学调度骨干水源工程,优化水资源配置。汛期共调水5亿立方米,有效缓解了局部地区用水紧张状况。(2)应急供水:针对农村缺水地区,组织实施了打井、拉水等应急供水工程,保障了22万农村居
5、民的基本用水需求。(3)节水措施:在城市推广使用节水器具,在农村推广喷灌、滴灌等节水濯溉技术,有效提高了水资源利用效率。(4)人工增雨:适时开展人工增雨作业,共实施人工增雨作业15次,有效缓解了旱情。三、主要成效通过上述工作,我市防汛抗旱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1.确保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全市未发生因灾死亡事故,最大限度地保护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2 .有效减少了经济损失。通过科学调度和有效处置,全市因洪涝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控制在X亿元以内,比往年同期明显降低。3 .保障了城市正常运转。汛期期间,城市交通、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运转正常,未发生大范围停水停电情况。4 .保障了农业生产。通过及时抗旱
6、全市粮食产量预计可达到XX亿斤,与上年基本持平。5 .提高了应急处置能力。通过实战演练和实际应对,各级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和抢险队伍的应急处置能力得到了明显提升。四、经验与不足1.主要经验(1)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群众参与的防汛抗旱工作机制,为有效应对灾害奠定了组织基础。(2)坚持预防为主、防抗结合的方针,通过前期隐患排查整治,有效降低了灾害风险。(3)坚持科技支撑,充分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提高了预报预警和科学决策水平。(4)坚持建管并重,在工程措施的同时,注重非工程措施,形成了综合防控体系。6 .存在不足(1)部分基层防汛抗旱责任人专业知识欠缺,应急处置能力有待提高。(
7、2)城市部分老旧小区、城中村等区域的排水设施仍显薄弱,遇强降雨时易发生积水。(3)抗旱节水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部分地区用水方式仍较粗放。(4)山洪地质灾害防治仍有薄弱环节,预警预报和群测群防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五、下一步工作计划1 .持续开展隐患排查整治,着力解决城市易涝点、山洪灾害隐患点等突出问题。2 .加强基层防汛抗旱队伍建设,通过培训演练等方式提升其专业能力。3 .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提高城市排水防涝能力。4 .加大节水技术推广力度,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5 .完善山洪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提高预警精准度和时效性。6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民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总之,2024年我市防汛抗旱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形势依然严峻。我们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不断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