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_课程教案.doc

上传人:少林足球 文档编号:3609695 上传时间:2019-09-17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281.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_课程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_课程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_课程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_课程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_课程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_课程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_课程教案.doc(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_课程教 案总学时周学时: 56 / 4 开课时间: 第1周至第16周 授课年级、专业、班级: 全院各专业2016级本科班 使用教材: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高教出版社2015年修订版 系别/教研室: 马克思主义学院/“概论”课教研室 授课教师:“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 教研室全体教师 2018年2月本课程教学目的和要求帮助大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提高学生的理论素养,帮助学生提高自觉运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观察世界及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2、本课程着重讲授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充分讲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帮助学生掌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原理,坚定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增强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本课程教学方法选择以下方法:教师讲授(),课堂讨论(),多媒体教学(),当堂测验(),提问式教学(),社会实践(),实验( )。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方法一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本门课程的内容尤其是在其中占据重要内容的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部分,都是与中国改革开放的实际联系非常紧密的内容,通过讲授理论让学生运用基本原理更好地

3、观察、分析和认识现实问题。二是充分体现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结合起来。把教师讲授与学生看录相资料、读原著、学生上台讲专题、做演讲、小组讨论、写有针对性的论文、改革考试方法、注重学生平时成绩的考核等结合起来,较好地调动学生学习本门课的兴趣与热情,以收到一定效果。三是重视研讨式教学。通过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每组由两名同学负责归纳本组的主要观点,然后再找出每组有代表性的观点让大家讨论,最后由教师进行归纳总结。四是启发式教学。五是比较教学法。把教学内容放到世界政治、文化的大背景中进行各种比较讲解。六是充分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各位教师都能在教学中普遍地熟练

4、地采用多媒体课件,并且积极建设,为课程教学提供现代化的载体。教材选用原则和特点根据教育部社科司的要求,我院“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使用的教材是由中宣部、教育部组织专家组统一编写、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这个教材具有很强的思想性、综合性、应用性、逻辑性和创新性特点,简明扼要且适合于不同院校不同专业的学习。考核方式本课程成绩评定方法是,将期末笔试理论成绩占总成绩的50%,平时成绩占30%,实践成绩占20%,综合得出学生本门课程成绩。教学参考资料为配合本教材的教学,促进课堂教学的生动性,确保教学内容的科学性,每一位授课教师都配备了一套教师用书

5、,其中包括“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师参考书(高等教育出版社)、“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学生辅学读本(高等教育出版社)、“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疑难问题解析(高等教育出版社)和“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学案例解析(高等教育出版社)。周次授课章节及主要内容实践教学环节内容实验或课程设计等学时作业主要参考书目1第1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发展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第二节 毛泽东思想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6、二、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和活的灵魂三、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地位课堂讨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的历史必然性?2布置思考题、预习新课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2第四节思想路线与理论精髓 一、实事求是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 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科学内涵三、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第1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依据一、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实

7、践基础课堂讨论: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为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4布置思考题、预习新课毛泽东:反对本本主义、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3第2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 领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二、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第3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课堂讨论: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4布置思考题、预习新课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4第三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第1节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一、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及其理论依据第2节 社会主义

8、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一、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二、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第3节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及其理论依据二、确定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课堂讨论: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及其理论依据?4阅读相关文章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5第四章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第1节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的重 要理论成果一、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思想二、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三、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四、初步探索的其他理论成果第2节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 和经验教训一、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

9、探索的经验教训课堂讨论: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经验对于我们今天的启示?4阅读相关文章论十大关系6第五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第1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和主要特征三、科学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社会主义第二节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课堂讨论: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特征?4阅读相书籍、预习新课中共十五大报告7 第六章 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第一节 社会主义的本质一、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和科学内涵二、社会主义本

10、质理论的重要意义第二节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一、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二、大力发展科学技术三、坚持科学发展第三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战略一、“三步走”的发展战略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课堂讨论:如何理解社会主义的本质?课堂讨论:如何理解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4布置思考题、预习新课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的的谈话要点8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第一节 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一、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二、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第二节 全面深化改革一、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二、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三、正确处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关系课堂讨

11、论:怎样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4阅读相关书籍、撰写讨论稿党的十三大、十四大、报告。9第三节 扩大对外开放一、对外开放是一项基本国策二、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三、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第8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第一节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经济体制改革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四、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课堂讨论: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2、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4阅读相关文章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10 第二节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一、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二、发展

12、社会主义民主三、全面法治治国四、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第三节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一、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三、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课堂讨论:1、怎样建设基层民主?2、怎样繁荣文化市场?4布置思考题、预习新课邓小平: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邓小平:关于政治体制改革问题11第四节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二、保障和改善民生三、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第五节 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一、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理念二、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三、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课堂讨论:1、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2、生态文明和

13、经济建设的关系?4布置思考题、预习新课12第九章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理论第1节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一、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二、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三、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国人民不可动摇的坚强意志第二节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及其实践一、“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和发展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三、“一国两制”构想在香港、澳门的成功实践四、新形势下对台湾工作方针第十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第一节 外交和国际战略的形成依据一、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二、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三

14、、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第二节 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一、和平发展道路的根据和重要意义二、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三、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课堂讨论:你是如何认识当前大陆和台湾的关系?4阅读相关文章、布置思考题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13第十一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理论第一节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一、一切为了人民二、坚持共同富裕三、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全面发展的统一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依靠力量一、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是建设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二、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三、巩固和发展全国各

15、族人民的大团结第三节 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一、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内容和基本任务二、加强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三、全面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第四节 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一、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二、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三、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四、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课堂讨论: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依靠力量?4预习新课邓小平文选相关文章14第十二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第一节 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一、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二、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三、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第二节 全面提高党的建设

16、科学化水平一、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三、加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第三节 全面从严治党一、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二、坚持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相结合三、加强组织、纪律和作风建设四、加强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课堂讨论:如何认识当代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和作用?课堂讨论:、新时期党的建设是以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的党的先进性建设、纯洁性建设。4阅读相书籍、布置思考题1、中国共产党党章;2、苏共亡党十年祭。周 次第1-2周授课时间章 节名 称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授 课方 式理论课()、实 验 课( )、上 机( )、其他方式( )教学时数8学时教学目的和

17、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历史进程有一个总体的了解;基本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的基本内涵、形成条件、发展过程、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之间的内在联系;了解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确立过程和主要内容,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教 学重 点难 点教学重点与难点: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基本内涵;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之间的内在联系;4、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教 学方 法教师讲授( ),课堂讨论( ),多媒体教学( ),参与式教学( ),案例教学( )。讨 论练

18、 习作 业讨论思考题: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的历史必然性?2、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为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教学内容要点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第二节 毛泽东思想 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二、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和活的灵魂 三、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地位第四节 思想路线与理论精髓 一、实事求

19、是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 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科学内涵 三、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周 次第2-3周授课时间章 节名 称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授 课方 式理论课()、实 验 课( )、上 机( )、其他方式( )教学时数6学时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主要通过阐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使学生深入了解和掌握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过程、基本内容及重大意义,认识这一理论是中国革命实践经验的结晶,是中国革命胜利的指南,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教 学重 点难 点教学重点与难点:1、近代中国国情和两大历史任务的关联;2、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3、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对中国革命经验的概括和

20、总结;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基本纲领、道路、基本经验。5、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大法宝及其相互关系。教 学方 法教师讲授( ),课堂讨论( ),多媒体教学( ),互动式教学( ),案例教学( )。讨 论练 习作 业讨论思考题:1、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2、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及其理论依据?教学内容要点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的依据 一、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实践基础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二、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二、新民主主义

21、革命的三大法宝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教 学后 记周 次第4周授课时间章 节名 称第三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授 课方 式理论课()、实 验 课( )、上 机( )、其他方式( )教学时数4学时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深入了解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必然性,掌握社会主义改造的原则、方针、形式、历史经验和理论依据;使学生懂得我国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依据。教 学重 点难 点教学重点与难点:1、新民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理论依据。2、党在过度时期的总路线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3、社会主义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关系。4、确立社会主

22、义制度的理论依据和重大意义。教 学方 法教师讲授( ),课堂讨论( ),多媒体教学( ),视频教学( ),案例教学( )。讨 论练 习作 业讨论思考题:1、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及其理论依据?2、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经验对于我们今天的启示?教学内容要点第一节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一、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及其理论依据第二节 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 一、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二、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第三节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及其理论依据 二、确定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教 学后 记周 次第5周授课时间章

23、节名 称第四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授 课方 式理论课()、实 验 课( )、上 机( )、其他方式( )教学时数4学时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帮助学生理解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的重要思想成果,准确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和经验教训。教 学重 点难 点教学重点与难点:1、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思想;2、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3、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4、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经验教训。教 学方 法教师讲授( ),课堂讨论( ),多媒体教学( ),参与式教学( ),案例教学( )。讨 论练 习作 业讨论思考题:1、社会主义

24、改造的主要经验对于我们今天的启示?教学内容要点第一节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的重要理论成果 一、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思想 二、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三、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四、初步探索的其他理论成果第二节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和经验教训一、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经验教训教 学后 记周 次第6周授课时间章 节名 称第五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授 课方 式理论课()、实 验 课( )、上 机( )、其他方式( )教学时数4学时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帮助学生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内涵,社会主义初级阶

25、段与过渡时期的区别与联系,科学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发展战略。教 学重 点难 点教学重点与难点:1、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原因;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内涵和长期性;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两个基本点的辩证关系。教 学方 法教师讲授( ),课堂讨论( ),多媒体教学( ),互动式教学( ),视频教学( )。讨 论练 习作 业讨论思考题: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特征?教学内容要点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二

2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和主要特征 三、科学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教 学后 记周 次第7周授课时间章 节名 称第六章 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授 课方 式理论课()、实 验 课( )、上 机( )、其他方式( )教学时数6学时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是社会主义本质以及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提出的理论和实践背景,准确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重大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教 学重

27、点难 点教学重点与难点:1、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和科学内涵;2、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3、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4、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原因。教 学方 法教师讲授( ),课堂讨论( ),多媒体教学( ),互动式教学( ),案例教学( )。讨 论练 习作 业讨论思考题:1、如何理解社会主义的本质?2、如何理解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教学内容要点第一节 社会主义的本质一、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和科学内涵二、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重要意义第二节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一、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二、大力发展科学技术三、坚持科学发展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战略 一、“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二、全面建成小

28、康社会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教 学 后 记周 次第8-9周授课时间章 节名 称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授 课方 式理论课()、实 验 课( )、上 机( )、其他方式( )教学时数6学时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帮助学生理解我国实行改革和对外开放的必然性;理解改革包括的主要内容;正确认识改革的性质;改革对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重大意义。教 学重 点难 点教学重点与难点:1、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2、改革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3、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4、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5、改革要有新突破。教 学方 法教师讲授( ),课堂讨论( ),多媒体

29、教学( ),参与式教学( ),案例教学( )。讨 论练 习作 业讨论思考题:1、改革要有新突破。2、对外开放要有新局面。教学内容要点第一节 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一、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二、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第二节 全面深化改革一、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二、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三、正确处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关系第三节 扩大对外开放一、对外开放是一项基本国策二、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三、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教 学 后 记周 次第9-11周授课时间章 节名 称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授 课方 式理论课()、实 验 课( )、上 机( )、其他方式( )教

30、学时数10学时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帮助学生理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理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和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教 学重 点难 点教学重点与难点: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理论;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4、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5、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教 学方 法教师讲授( ),课堂讨论( ),多媒体教学( ),互动式教学( ),案例教学( )。讨 论练 习作 业讨论思考题: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2、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3

31、、怎样建设基层民主?4、怎样繁荣文化市场?5、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的路径。6、生态文明和经济建设的关系。教学内容要点第一节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经济体制改革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四、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第二节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一、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三、全面依法治国 四、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第三节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一、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三、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第四节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一、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

32、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二、保障和改善民生三、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第五节 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一、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理念二、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三、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教 学后 记周 次第12周授课时间章 节名 称第九章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理论授 课方 式理论课()、实 验 课( )、上 机( )、其他方式( )教学时数4学时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帮助学生认清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学习党关于实现祖国统一的基本立场、战略策略和方针政策。把握“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提出及实施,“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基本内容。理解“一国两制”基本方针与两岸关系问题的解决。教 学重 点

33、难 点教学重点与难点:1、中国共产党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战略构想的一贯性和连续性;2、 “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内涵及其重大意义;3、新形势下对台湾工作方针。4、“台独”分裂活动的产生和发展。教 学方 法教师讲授( ),课堂讨论( ),多媒体教学( ),提问式教学( ),讨论式教学( ),视频教学( )。讨 论练 习作 业讨论思考题:你是如何认识当前大陆和台湾的关系?教学内容要点第一节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一、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二、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三、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国人民不可动摇的坚强意志第二节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及其

34、实践 一、“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和发展 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 三、“一国两制”构想在香港、澳门的成功实践 四、新形势下对台湾工作方针教 学 后 记周 次第12周授课时间章 节名 称第十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授 课方 式理论课()、实 验 课( )、上 机( )、其他方式( )教学时数4学时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及其基本特点,认清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条件下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掌握党在外交方面的基本原理、方针和政策;通过对中国在国际舞台作用的分析,明确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推动

35、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教 学重 点难 点教学重点与难点:1、对战后国际形势和时代主题的认识;2、对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认识。3、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教 学方 法教师讲授( ),课堂讨论( ),多媒体教学( ),情境式教学( ),参与式教学( )。讨 论练 习作 业讨论思考题:如何认识当代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和作用?教学内容要点第一节 外交和国际战略理论的形成依据一、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二、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三、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第二节 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一、和平发展道路的根据和重要意义二、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三、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

36、新型国际关系教 学 后 记周 次第13周授课时间章 节名 称第十一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授 课方 式理论课()、实 验 课( )、上 机( )、其他方式( )教学时数4学时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必须依靠中国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必须巩固和发展统一战线,必须加强人民军队建设和国防建设;帮助学生认清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变革的基本力量,进而帮助学生树立群众观点,掌握群众路线,把自己融入广大群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教 学重 点难 点教学重点与难点: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2

3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依靠力量理论的提出;3、工人阶级是我国的领导阶级;4、新的社会阶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5、社会新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者。教 学方 法教师讲授( ),课堂讨论( ),多媒体教学( ),案例教学( ),互动式教学( )。讨 论练 习作 业讨论思考题: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依靠力量?教学内容要点第一节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一、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二、坚持共同富裕的目标三、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全面发展的统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依靠力量一、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二、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

38、者三、巩固和发展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第三节 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 一、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内容和基本任务 二、加强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三、全面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第四节 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一、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二、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三、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四、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教 学 后 记周 次第14周授课时间章 节名 称第十二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授 课方 式理论课()、实 验 课( )、上 机( )、其他方式( )教学时数4学时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中国共产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认识到

39、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必须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教 学重 点难 点教学重点与难点:1、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2、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3、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4、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教 学方 法教师讲授( ),课堂讨论( ),多媒体教学( ),互动式教学( ),情境式教学( )。讨 论练 习作 业讨论思考题:、如何理解新时期党的先进性建设、纯洁性建设?教学内容要点第一节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一、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二、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三、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第二节 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一、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三、加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第三节 全面从严治党一、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二、坚持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相结合三、加强组织、纪律和作风建设四、加强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教 学 后 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