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高中政治 《哲学常识》专题复习系列 第三专题训练.doc

上传人:来看看 文档编号:3617607 上传时间:2019-09-1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高中政治 《哲学常识》专题复习系列 第三专题训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1高中政治 《哲学常识》专题复习系列 第三专题训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1高中政治 《哲学常识》专题复习系列 第三专题训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1高中政治 《哲学常识》专题复习系列 第三专题训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1高中政治 《哲学常识》专题复习系列 第三专题训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1高中政治 《哲学常识》专题复习系列 第三专题训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高中政治 《哲学常识》专题复习系列 第三专题训练.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11高中政治:哲学常识专题复习系列:第三专题训练基础篇 1下列选项中关于联系的理解正确的是 A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直接联系B任何事物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着C有的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存在联系,有的事物则不存在联系 D联系有普遍性,但没有直接性2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证明,不仅自然界内部各种事物之间、人类社会的各种现象之间、 思维意识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而且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之间也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这体现了A联系的客观性 B联系的多样性 C联系的普遍性 D联系的有条件性 3要真正把握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就要正确理解 A物质的唯一特征 B矛盾的观点 C联系的观点

2、 D发展的观点 4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是指 A事物之间的先行后续的关系,先行的是原因,后续的是结果 B事物之间存在的一种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C事物之间存在的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联系 D事物之间先行的现象引起后续的现象的一种必然联系 5学习利用唯物辩证法联系的观点观察和处理问题时要注意 A事物前后相继的历史联系 B着眼于整体联系,局部应服从整体 C一事物和周围其他事物之间的联系 D在整体联系的观点指导下,去观察处理局部联系,重视发挥各个局部的作用 6据统计,不少人在购买汽车后,十分在意给自己的汽车选中一个“靓”车牌号。不 少人特别忌讳“4444”这一类的号码,而特别喜欢“8888”这一

3、类的号码。这种认识是 A无视联系的客观性,是毫无根据的猜测 B人们主观臆断的联系 C全面地把握了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D对联系多样性的科学认识 7下列选项中属于因果联系的是 昼夜更替 业精于勤荒于嬉 无风不起浪,有水才行船 月晕而风, 础润而雨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牵一发而动全身 A B C D 8简答题:怎样从原因和结果的关系原理中理解联系的多样性? 9辨析题: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世界上的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10.辨析题:整体大于各个部分的总和。 提高篇 1目前,国际互联网发展很快,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在网上阅读报刊、网上购物,并能在网上和远隔千里之外的网友就一些问题展开讨论,各

4、述已见。这说明 A世界上的任何两个事物都存在着联系 B人们可以改变事物之间的联系 C人们可以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D事物的联系复杂多样,人们无法具体把握 2近年来一些江河湖泊的严重污染越来越引起全国人民的关注,为此,国务院规定,云南滇池流域在1999年5月1日前,工业废水要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凡不符合排放标准的污染企业一律关停。国务院的这一规定,体现的哲学观点是 A矛盾双方互相依存,相互转化 B矛盾具有普遍性 C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 D内因和外因相结合 3下列判断体现了因果联系的有 A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B仇人相见,分外眼红 C斩草除根、釜底抽薪 D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4北京

5、开关厂大门口有块巨幅宣传牌“99+1=0”,其意是说虽然生产了99件合格产品,但只要有一件不合格,就意味着不合格。因为一件不合格产品在产生者手中的概率虽然只有1%,可是在用户手中的概率却是100%。“99+1=0”的宣传口号体现了 A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B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B 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D原因和结果的关系 51999年3月13日举行的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江泽民总书记主持会 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促进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控制人口增长,保护自然资源,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这是根据我国国情和长远发展的战略目标而确定的基本国策。实现我国

6、经济和社会跨世纪发展目标,必须始终注意处理好经济建设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上述材料所体现的哲理有 A事物的联系事普遍的、客观的 B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佳方案 C我国面临着严峻的人口、资源、环境形势,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D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集中人民的意志,形成正确的主张和政策,实现对国家和社会 主义事业的领导 6俗话说:“花在树则生,离枝则死;鸟在林则乐,离群则悲。”这句话的哲学寓意是 A 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B 局部的性质和意义的体现离不开整体 C 整体对局部起决定作用 D 事物的存在和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7“守株待兔”的寓言中的农夫错误表现在 A 把事物之间偶然的联系当成

7、了必然的联系 B 把事物的个别现象当成了一般规律 C 想问题、办事情没能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 D 没有认识到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8辨析题:“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是一种因果关系 9材料一、珠江三角洲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水资源也遭到了严重污染。1997年 全区工业废水7.9亿吨,而排放达标的率只有60%;城市生活污水19.4亿吨,处理率只有18%。这种状况直接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也对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造成不利影响。为此,广东省人大制定了广东省珠江三角洲水质保护条例划定了水环境保护区,禁止在区内建设污染严重的小型化学、制浆造纸、指革、电镀等企业,并实行水质控制目标管理。 材料二:广东省某市没有走“

8、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八五”期间,有2000个新建项目基本做到了主体工程与环保同时设计、施工、投产。此外,该市还采取各种有力措施,抓好原有企业的污染治理。1991-1997年,全市完成污染治理项目428个,投入治理资金1.5亿元,新增治理废气65.5万标立方米/时,其中工业废气治理率提高了18.8个百分点,达到86.8%,市区空气的检测质量为优。由此该市形成了较为良好的生活和投资环境。 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唯物辩证法普遍联系思想的? 10据统计,一个小造纸厂、小化肥厂、小炼油厂的收益只占其造成的经济损失的十 分之一。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国家明令关闭“三小”工厂。但有些地方政府为了保证地方财政收

9、入,对中央的命令视而不见。更有甚者,有些地方还盛行个体、私营企业主大搞炼油厂,造成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给国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请从哲学角度谈谈你对以上材料的认识。 .参考答案:1、B;2C;3C、D;4D;5A、B、C、D;6A、B;7B; 8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必须既是先行后续的关系,又是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原因和结果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这种转化有两种情形:一种情形是在这一关系中是原因,在另一关系中是结果,反之亦然;另一种情形是在同一种关系中,两种现象互为因果。因此,事物的联系不仅是普遍的、客观的,而且是多样的。 9唯物辩证法认为,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世界上根本没有不依

10、赖于周围其他事物而孤立存在的事物。所以观点“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是正确的,看到了联系的普遍性。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是指任何一个事物都和周围的其他事物有条件地联系着,孤立的事物是不存在的。但不能认为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而应当从事物普遍联系的客观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来把握事物的真实联系。所以认为“世界上的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的观点是错误的,它忽视了联系的客观性和条件性。 10唯物辩证法认为,在同一事物中,整体和部分有严格的区别。二者的地位和功能是不同的。整体处于统帅的决定地位,局部从属于全局;整体和部分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懂得了全局性的东西,就会使用局部性的东西,立足整体,

11、统筹全局,办事情就能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当各部分以有序、合理、优化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的功能就会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在这样的条件下,“整体大于各个部分的总和”的观点是正确的。但如果忽视了这一条件,任意扩大范围,认为在任何条件下都是整体功能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则是错误的。 .参考答案:1、C;2C; 3A体现了事物之间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B体现的是现象和本质之间的辩证关系,说明现象是本质的表现;C体现的是因果联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即只有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才能找到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方法;D体现的是违背了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办事情未能做到从整体着眼,未能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所以,正

12、确答案应为A、C。 4A、D; 5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又是客观的。无论办什么事情必须从整体着眼,把握事物的内部联系,寻求最佳方案。而经济建设与人口、资源、环境等周围事物存在着一种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所以,A、B是正确的。而C、D不是哲理,所以不选。 6B;7A、B; 8因果联系是指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从字面上看,“善”与“恶”是原因,“善报” 与“恶报”是结果,是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是宗教教义中的观点,它教育教徒行善弃恶或改恶从善,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这种善恶论是建立在唯心主义的思想基础上的,虽然,我国古代和现代“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13、者大有人在,但事实上这种善恶论既不存在普遍性,也没有客观必然性。因此,这种观点只是一种主观愿望。 对“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观点,要认识到它是唯心主义的宗教因果报应,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因果联系有本质区别。所以,认为“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是一种因果关系的观点是错误的。 9答案: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一事物不仅与周围事物之间存在着横向联系,它自身也存在着前后相继的纵向联系。珠江三角洲和某市的经济发展都与其环境状况之间存在着联系,经济发展本身也存在着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之间的关系。联系市具体的。经济发展与环境状况之间的联系在某市和珠江三角洲各不相同。要具体地分析和把握上之间的联系,正确选择和充分利用那些有利

14、的联系,自觉克服和尽量避免那些不利的联系。某市的做法体现了这一要求。要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要求从全局着眼,正确处理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资源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广东省珠江三角洲水质保护条例的制定,以及材料中正反两方面的实例都说明了这一点。【解题思路】:这类设问为“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哲学思想的?”的试题,跨度大,综合程度高,灵活强,能较好地考察考生的知识、能力和觉悟,并且对考生的表达能力要求也十分高。对这一类的回答,最好能注意这三方面:首先列出提纲。要求材料所涉及的总原理以及分知识点,知识线索应清晰、明确、结构严谨;其次应理实交融。这不是说就简单地再现知识点或罗列材料

15、,而应将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加以论述,力求做到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有机统一;最后一定要注意用语的准确。注意语言的科学性、提法的严谨性、政治术语的准确性,克服随心所欲。 10.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都是普遍联系的,我们要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在整体与局部关系上要顾全大局,局部利益要服从全局利益。题中有些地方政府及个体、私营企业主都只顾自己的局部利益,不顾全局利益和整体利益,割裂了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其结果只能是因小失大,给国家造成巨大的损失。唯物辩证法要求我们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即坚持两点论、两分法。在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上,不能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题中有些地方政府及相关个体、私营企业主都只顾满足自己的眼前利益,忽视了长远利益、子孙后代的利益,这是一种片面看问题的形而上学的做法。 - 5 -专心 爱心 用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