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计划】高中地理教学工作计划.docx

上传人:李主任 文档编号:362890 上传时间:2018-11-1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作计划】高中地理教学工作计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工作计划】高中地理教学工作计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工作计划】高中地理教学工作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作计划】高中地理教学工作计划.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高中地理教学工作计划1 特征码 KSkMDDXkhWNEXQvqxZCh 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经过高二上学期的地理学习,基本掌握了高中地理选修一 册和世界地理概述的基本内容,对高中地理知识已经有了初步 的全面了解,掌握了高中地理的基础知识,初步掌握了一些学 习地理的基本方法,具备了一定的识图、读图能力和分析地理 现象、地理事物的能力,具有简单的地理思维能力这为现阶段 的地理学习与复习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但学生的但他们在地理 空间概念方面、读图能力方面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初中地理基 础知识严重缺乏,读图识图的基本方法欠缺。好在经过高中二 年级上学期的世界地理概述部分的复习学生具有了一定的

2、解决 地理问题的能力和读图识图能力,这也为今后的教学减轻了些 难度。 教材分析: 由于高考改革特殊性,高二地理的学习主要由于高考的改革和 高中地理学习与复习的自身特殊性,学生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 第 2 页 成包括初中区域地理知识在内的高中地理选修二册的学习与复 习,学习任务重。高中地理选修二的教学内容与要求与初中地 理有所共性的地方。初中地理以区域地理为主,着重讲空间分 布和区域差异。而高中地理选修二册以案例形式的具体分析中 国的区域差异。 教学任务及总要求: 1复习初中世界地理知识,重点使学生认识各大洲各国的地理 位置及优势特点,并能分析认识形成特色的原因。 2复习初中中国地理知识,重点使学

3、生认识我国地理总体特征 和各自然区域的差异,并能分析认识各区存在差异的原因及影 响。 3学习高中地理选修二册,认识中国的区域差异,通过案例教 学使学生学会分析区域形成的基本方法和规律; 4教会学生阅读和分析运用地理图表,地理数据,地理事实材 料去认识实际问题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教学主要措施: 1在教学方式上,虽然注意到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但在导向 上,仍以教师为主,学生的自主取向表现得不明显。虽然学生 能比较多地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来,但是基本上仍然是按照教 师预先设定的路在走。同时过于周密的设计往往会导致过度的 控制,不敢放手。对于在课堂上生成的问题,教师的处理仍然 带有比较

4、强的传统教学的痕迹。如何让学生学得更主动,探究 第 3 页 的空间更大,值得我们作进一步研究。 2要提高学生对课堂时空的使用效率,留出充分的时间让学生 去独立思考,让他们充分发表自己的意义和看法,如何将教学 资料变成学生学习的资料,在学生活动的深度、广度上做文章。 3要注意到学生的个别差异,既要考虑到发挥好学生的作用, 更要照顾到后进生的参与和提高,使各层次学生都能自主地参 与学习,并学有所得,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能进一步提高。 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日期课时教学单元(章节)教学目的要求教学重点难点 (关键)分析教学注意点及辅助活动第 1 周至第 6 周 2 月 21 日 至 4 月 2 日 2

5、4 课时第一部分世界地理复习 1、有关地球和地图 的知识 2、关于世界地理的概况,主要从宏观上把握世界大的 地形单元、气候、自然带、人种、民族、语言、宗教等的基本 分布特征 3、讲述世界上主要国家的地理 4、区域开发利用、区 域发展、区域问题是目前人类关注的重点,要注重区域地理的 复习,抓住区域地理特征,在区域地理的复习中融入系统地理 知识的复习。重点认识东亚日本;南亚印度;东南亚新加坡、 印尼;西亚;非洲埃及、欧洲英国、德国、俄罗斯;北美美国; 南美巴西;大洋洲澳大利亚等国的自然、经济特点及其形成原 因。课堂上通过投影、学生读图、小组分析、讨论交流等各种 形式,引导学生集中注意 第 4 页

6、意力,使学生自始至终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让学生动眼、动口、 动手、动脑,提高课堂效率。第 7 周至第 10 周 4 月 3 日至 4 月 30 日 16 课时第二部分中国地理复习一(概述部分)1、中国 的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15 个陆上邻国和 6 个隔海相望的国家。 2、我国国土构成:领土面积和疆域的四至点;领海、内海和国 家管辖的海域;主要的半岛、岛屿、海峡及分布。3、行政区划: 三级行政区划的设置,34 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简称、行政 中心和位置。4、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我国民族分布的特 点及主要少数民族的地区分布。5、中国地形的总体特征,各类 地形的特征和分布。地势阶梯划分及各级阶梯

7、的主要地形区。 6、主要山脉的走向及分布;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高原和 主要丘陵的分布及特征。7、地形对我国自然环境的影响。8、 中国地震带和火山的分布。9、我国气温分布和温度带,降水分 布特点和干湿地区,气候特征及河流概况。10.中国的工业、农 业和交通运输。中国的商业和旅游业。本节内容大多是结合其 他内容考查,以地理背景知识出现,借助本节内容的掌握达到 解决问题的目的。同时还常作为时政热点的切入点,考查与政 治、时事历史和今后规划发展的有关问题,具有很大的灵活性; 第 5 页 运用地理原理解释人口特征。根据提供的区域图作为背景,填 图写出相关的山脉、平原、高原、盆地名称,并分析其对气候、

8、 河流、农业发展、污染、城市布局、地质灾害的影响。读等温 线图和干湿地区的分布图,归纳我国冬夏季气温特点、年降水 量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其成因,运用所学的推理夏季风对雨带 位置的影响。利用气温降水图考查获得相关地理数据和信息的 能力及判断分析能力。内外流河的水文特征。我国邻近海域及 丰富海洋资源。1、 教学时充分利用课本上的插图及挂图来分 析,使知识形象化,让学生理解本单元的有关内容;2、精讲精 练第 11 周 4 课时期 中 复 习 与 考 试第 12 周至第 14 周 5 月 8 日至 5 月 28 日 10 课时 第二部分中国地理复习二 (四大区域部分)认识我国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

9、、 青藏地区、台湾、香港、澳门等区域地理知识,了解其地理位 置、范围、气候、地形特征以及经济特征。我国四大地区及香 港、澳门和台湾的区域地理特征。关注社会热点和焦点问题, 如西部开发、 “三江并流”的自然奇观及开发价值、台湾问题。 1、教学时充分利用课本上的插图及挂图来分析,使知识形象化, 让学生理解本单元的有关内容;2、精讲精练第 15 周至第 18 周 5 月 29 日至 6 月 25 日 18 课时第三部分高中选修二册 1、我 国三大自然区的划分和特点及内部差异。三个经济地带的划分、 特征、差异与发展。国土整治与区域发展。现代化技术在国土 整治中的应用。西部大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 2、黄土高原的水 第 6 页 土流失治理、西北地区荒漠化防治、长江三峡的河流综合治理、 黄淮海平原农业低产区治理、南方低山丘陵区农业资源开发、 东北农林基地商品农业区域开发、西南地区交通运输的建设、 海南和海域的开发、上海浦东新区发展、西气东输的能源基地 建设重点分析教材列举的案例,结合中国地理知识进行全面系 统的分析,重在分析方法的学习和掌握。1 选修二内容难度 不太大,讲课时必须注意突破重要概念和规律;以基本概念为 线,总结全章知识结构 2 精讲精练第 19 周至第 21 周 6 月 26 日至 7 月 10 日 8 课时期末复习与考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