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312水工预应力锚固施工规范 标准 SL 46-1994.pdf

上传人:yyf 文档编号:3632932 上传时间:2019-09-19 格式:PDF 页数:42 大小:1.4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55312水工预应力锚固施工规范 标准 SL 46-1994.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55312水工预应力锚固施工规范 标准 SL 46-1994.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55312水工预应力锚固施工规范 标准 SL 46-1994.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55312水工预应力锚固施工规范 标准 SL 46-1994.pdf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55312水工预应力锚固施工规范 标准 SL 46-1994.pdf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亲,该文档总共4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55312水工预应力锚固施工规范 标准 SL 46-1994.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5312水工预应力锚固施工规范 标准 SL 46-1994.pdf(4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行 业 标 准 水工预应力锚固施工规范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s p e c i f i c a t io n f o r h y d r a u l i c p r e s t r e s s e d a n c h o r a g e S L 4 6 - 9 4 主编单位 :长江葛洲坝工程局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施行 日期:1 9 9 4 年 7 月 1日 S L 4 6 - 9 41 02 1 中华人 民共和国水利部 关于发布 水工预应力锚固施工规范 S L 4 6 -9 4的通知 水建 仁 1 9 9 4 9 4 号 为

2、适应水利水电工程预应力锚固施工的需要,我部委托葛洲坝工程局为主编单位,负 责组织编制了 K 水工预应力锚固施工技术规范 , 经审查, 现批准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行 业标准,其编号为S L 4 6 -9 4 ,自一九九四年七月一日起施行。 各单位在执行中应注意总结经验,发现问题请及时函告水利部建设司和主编单位 本规范由水利部建设司负责解释 ,水利电力出版社出版发行。 1 9 9 4年 3月 3 1 日 1 0 2 2 水利月 电总 施工 目次 1 总则 。 1 0 2 3 2 一般规定 1 0 2 3 3 造孔 1 0 2 4 4 锚束制作与安放 。 。 。 1 0 2 5 5 张拉 1 0 2

3、 7 6 防护 ,. 。 。 1 0 2 8 7 试验与观测 1 0 2 9 8 质量与安全 ” 。 。 一1 0 3 0 9 验收 1 0 3 1 附录A预应力锚固张拉设备性能 1 0 3 2 附录B 预应力锚固施工现场记录表 1 0 3 5 附录C 名词术语 。 。 1 0 4 0 附加说明 。 。 1 0 4 1 条文说明 1 0 4 2 S L 4 6 - 9 4 0 2 3 1 总则 1 . 0 . 1 本规范适用于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地基、 边坡、 地下洞室的岩体及水工混凝土的预应 力锚固施工。 1 . 0 . 2 预应力锚固工程开工前,必须作好设计交底,编制施工措施计划,进行技术培训

4、。 1 . 0 . 3 施工过程中应认真推行全面质量管理。 1 . 0 . 4 预应力锚固应结合工程实际, 求实创新, 采用的新材料、新工艺、 新技术、新设备 均应在施工前进行试验论证和技术鉴定,并报有关部门批准。 2 一般规定 2 . 0 . 1 根据设计要求所选用的预应力钢材必须符合下列标准: 钢丝: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丝G B 5 2 2 3 ; 钢绞线: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 5 2 2 4 ; 钢筋: 预应力混凝土用热处理钢筋G B 4 4 6 3 , 2 . 0 . 2 凡选用非国家标准的预应力材料, 应具有充分论证及相应的技术鉴定, 并报有关部 门批准 。 对国外进口的标准预应

5、力钢材,可按产品质量证书、标牌及说明书、进口协议文件等 足以证明其质量标准的文件代替技术鉴定。 2 . 0 . 3 预应力钢材必须具有出厂质量证书及标牌。使用前必须经抽样检查, 合格后方可使用。 2 . 0 . 4 预应力钢材应人库、 架空储存, 不得露天堆放。 储存仓库除应符合一般金属材料仓 库要求外,还应增设防潮、防腐蚀设施。 在运输、储存过程中,预应力钢材不得与硫化物、氯化物、氟化物、亚硫酸盐、硝酸 盐等有害物质直接接触或同库储存。 2 . 0 . 5 预应力锚束直接接触的浆材所用水泥,必须符合 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 G B 1 7 5 的技术要求。水泥的运输、储存应符合 水工混凝

6、土施工规范S D J 2 0 7的要求。 2 . 0 . 6 预应力锚固施工所用水泥浆材, 如需掺用外加剂, 其氯离子含量不得大于水泥重量 的0 . 0 2 %,并不得产生气泡,或降低浆材的 p H值。 2 . 0 . 7 预应力锚固施工用的水、 砂、 石子均应符合 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 S D J 2 0 7 的规定。 2 . 0 - S 预应力锚束永久性防护涂层材料必须满足以下各项要求: ( 1 )对预应力钢材具有防腐蚀作用; ( 2 )与预应力钢材具有牢固的粘结性,且无有害反应; 0)能与预应力钢材同步变形,在高应力状态下不脱壳、不脆裂; 1 0 2 4 水 利 月 电 总施 工 ( 4

7、)具有较好的化学稳定性,在强碱条件下不降低其耐久性; ( 5 )便于施工操作。 2 . 0 . 9 预应力锚束的隔离架与绑扎丝均不得使用有色金属材料的镀层或涂层 2 . 0 . 1 0 永久性防护所用的金属和非金属套管,均应具有可靠的防潮性能,套管壁厚应能 承受锚束施工中难以避免的外力冲击。钢管镀层不得采用有色金属,塑料套管应具有化学 稳定性与耐久性。 套管长期在碱性环境中,不得变软、变硬,或分解出可能引起锈蚀的有害成分。 2 . 0 . 1 1 钻孔、灌浆、张拉、机械设备及锚夹具的选型,应符合设计要求及施工条件。张 拉设备技术性能指标及选型配套见附录Ae 2 . 0 . 1 2 机械式锚固段

8、宜选用金刚石钻头钻孔。 2 . 0 . 1 3 锚夹具的强度、精度及材质硬度匹配均应符合设计要求。厂家应提供产品证书及 进场检验所必需的技术参数。 2 . 0 . 1 4 锚夹具的运输、储存、防护条件应与预应力钢材相同。 3 造孔 3 . 1钻孔 3 . 1 . 1 预应力锚孔的钻孔作业中, 对本规范未作规定的事项, 应符合 水工建筑物水泥灌 浆施工技术规范S L 6 2 -9 4的有关规定 3 . 1 . 2 钻孔的孔深、孔径均不得小于设计值, 钻孔的倾角、 方位角应符合设计要求。 其允 许误差值如下: ( 1 )有效孔深的超深不得大于 2 0 c m; ( 2 )机械式锚固段的超径不得大于

9、孔径的3 0 a ,最大不得大于5 mm; ( 3 )孔斜误差不得大于 3 0 0 ;凡有特殊要求时其孔斜误差不宜大于0 . 8 写; ( 4 )孔口坐标误差不得大于 1 0 c m o 3 . 1 . 3 当孔位受建筑物或地形条件限制无法施工时,应会同设计人员拟定新孔位。 3 . 1 . 4 严格校验开孔时钻具的倾角及方位角,不得对设计的倾角作任何修改。 3 . 1 . 5 钻孔过程中, 应加强钻具的导向作用; 及时检测孔斜误差, 并视钻孔需要, 合理采 用纠偏措施。 3 . 1 . 6 钻孔应穿过滑裂面, 锚固段应设在较新鲜的岩层中。 施工中发现与上述要求不符时, 应会同设计商定修正。 3

10、 . 2留孔 3 . 2 . 1 新浇混凝土结构内的锚孔宜采用预留孔。 预留孔的方式, 可按现场条件选用埋管法 或拔管法 。 3 . 2 . 2 埋管的管模必须架立牢靠, 并加妥善保护。 施工中应严防碰撞、 折损, 如发现有位 S L 4 6 -9 4 1 0 2 5 移、损伤,应及时校正,待修复合格后才能继续浇筑混凝土。 3 . 2 . 3 拔管时间 应通过现场试验确定。 3 . 2 . 4 拔管的管模支撑及固定措施均不得妨碍拔管操作。 3 . 2 . 5 埋管及拔管的管模敷设均应防止接头处发生折线或错动,并妥善保护接头,防止 漏浆。 3 . 2 . 6 预留成孔后,必须进行通畅孔道的检查,

11、如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 通孔检查后应作好孔口保护,防止异物、污水进人孔道。 3 . 2 . 7 预埋管模及支架的安装精度应参照 水工建筑物金属结构制造、安装及验收规范 S L J . D L J 2 0 1 有关规定执行。 3 . 3 锚孔围岩灌浆 3 . 3 . 1 预应力锚孔围岩灌浆应按设计要求执行。 3 . 3 . 2 锚孔围岩灌浆应分段进行,段长不宜大于8 m,施工要求应按 水工建筑物水泥灌 浆施工技术规范S L 6 2 -9 4 固结灌浆有关规定执行。 3 . 3 . 3锚孔围岩灌浆不宜简单重复,若效果不能达到设计要求时,应研究其他补救 措施。 3 . 3 . 4 锚孔围岩灌浆应采用

12、单钻单灌,如发现严重串 孔, 应会同设计人员采取有效补救 措施 。 3 . 3 . 5 扫孔作业宜在灌浆后 1 -3 d进行, 扫孔不得破坏缝内充填的水泥结石; 扫孔后应清 洗干净,孔内不得残留废渣、岩芯。 3 . 4孔 口承压垫座 3 . 4 . 1 锚孔孔口必须设有平整、牢固的承压垫座。 3 . 4 . 2 承压垫座的几何尺寸、 结构强度必须满足设计要求。 承压面与锚孔轴线应保持垂直, 其误差不得大于0 . 5 0 ;垫座孔道中心线应与锚孔轴线重合。 3 . 4 . 3 承压钢垫板底部混凝土或水泥砂浆必须充填密实,安装牢固。 4 锚 束 制 作 与 安 放 4 . 1 锚束制作 4 . 1

13、 . 1 不同类型的锚束应按不同的施工方法与质量要求进行制作。 制作过程中应填写班报 及质检记录。 4 . 1 . 2 锚束制作宜在加工车间或厂棚内进行。 4 . 1 . 3 预应力钢材的下料长度,应满足锚束结构设计及工艺操作要求。 4 . 1 . 4 采用两端徽头型的徽头锚, 锚束下料长度误差应不大于下料长度的 1 / 5 0 0 0 , 且不得 超过 5 mm。下料时必须采用机械切割机切割,严禁采用电弧切割 1 0 2 6 水 利 , I 电 巷施 二 4 . 1 . 5 除傲头锚外,其他类型锚头的锚束下料长度与切割方法,可按施工要求选定。 4 . 1 . 6 锚束制作所采用的 隔离架、

14、支撑环装置及绑扎方式均不得妨碍张拉与灌浆的施工操 作,并应预留灌浆、排气管道。 4 . 1 . 7 预应力钢材编束应排列平顺,绑扎牢固。 4 . 1 . 8 徽头作业环境温度宜在5 以上, 徽头必须经检验 合格后方能进 行编束。 4 . 1 . 9 锚束制作完成后, 应进行外观检验, 并签发合格证。 应按锚孔编号挂牌堆放成品锚束 ,并注明完成 日期。无合格证及孔号牌的锚束不得 出厂。 4 . 1 . 1 0 锚束应堆放在干燥、通风的支架上,并分层平铺,不得叠压。支架支点间距不宜 大于 2 m. 4 . 2 锚束运输与安放 4 . 2 . 1 锚束的运输与吊装应因地制宜拟定方案 4 . 2 .

15、2 锚束的运输应按下列规定执行: ( 1 )水平运输中,各支点间距不得大于 2 m,转弯半径不宜过小,以不改变锚束结构 为限; ( 2 ) 垂直运输时,除主吊点外,其他吊点应能在锚束人孔前快速、安全脱钩; ( 3 ) 运输、吊装过程中,应细心操作,不得损伤锚束及其防护涂层; ( 4 )由车辆串联的水平运输车队,应另设直接受力的连接杆件,锚束不得直接受力。 4 . 2 . 3 锚束人孔前必须进行下列各项检验,合格后方能进行吊装安放。 ( 1 )锚孔内及孔口周围杂物必须清除干净; ( 2 ) 锚束的孔号牌与锚孔孔号必须相同,并应核对孔深与锚束长度; ( 3 )锚束应无明显弯曲、扭转现象; ( 4

16、) 锚束防护涂层无损伤,凡有损伤必须修复; ( 5 ) 锚束中的进浆、排气管道必须畅通,阻塞器必须完好; ( 6 ) 承压垫座不得损坏、变形。 4 . 2 . 4 胶结式锚固段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 1 )向下倾斜的锚孔, 当孔内无积水, 并能在 3 0 mi n内完成放束时, 可采用先填浆后放 锚束的施工方法;当孔内积水很难排尽时,可采用先放锚束后填浆的施工方法,放束后应 及时填浆 ; ( 2 )水平孔及仰孔安放锚束时, 必须设置阻塞器, 并采用先放束后灌浆的施工方法; 阻 塞器不得发生滑移、漏浆现象。 4 . 2 . 5 机械式锚固段的锚束安放前, 应检测孔径与锚具外径匹配程度。 放

17、束时锚束应顺直、 均匀用力。锚束就位后应先抽动活结,使外夹片弹开,嵌紧孔壁。 4 . 2 . 6 嫩头锚对穿锚束安放时, 必须对锚具螺纹妥善保护, 严防损伤; 张拉端孔口应增设 防护罩,固定端活动锚具内外螺纹应衔接完好。 4 . 2 . 7 分束张拉的锚束,吊装时应确保锚束平顺,全束不得扭曲,各分束不得相互交叉。 钢绞线端部应绑扎牢固,锚束或测力装置应紧贴孔口垫板。 S L 4 6 - 9 4 1 0 2 7 rJ 张拉 5 . 1 张拉准备 5 . 1 . 1 张拉设备必坝配套标足, 井绘制压力表读数张拉力关系曲线, 以指导现场张拉 作业。 5 . 1 . 2 施工量测用的压力表精度应不低于

18、1 . 5 级。 配套标定张拉设备用的测力装置及压力 试验机,其误差不得大于士2 %0 压力表常用读数不宜超过表盘刻度的7 5 %0 5 . 1 . 3 预应力锚固用的张拉机具、 设备和仪表, 应由专人保管、 使用, 并定期维护和标定。 未经标定或标定不合格的张拉设备不得使用 5 . 1 . 4 张拉设备的标定间隔期不宜超过6 个月; 经 拆卸检修的张 拉设备或经受强烈撞击的 压力表,都必须重新标定。 5 . 1 . 5 胶结式锚固段、承压垫座混凝土、混凝土柱状锚头等承载强度未达到设计要求时, 不得进行 张拉 。 5 . 2张拉 5 . 2 . 1 设计张拉力、超张拉力、 超张拉持荷 稳压时间

19、 及超 载安装力均应 与设计 要求相 符。 5 . 2 . 2 采用超张拉施工时,必须通过超张拉持荷稳压后,才能卸荷到设计张拉力。 最大超张拉力不得超过预应力钢材强度标准值的7 5 %. 5 . 2 . 3 凡具备补偿张拉条件者, 宜在部分预应力损失完成后, 进行补偿张拉凡不具备补 偿张拉条件者,宜改用超载安装。 5 . 2 . 4 采用应力控制及伸长值校核操作方法,当实际伸长值大于计算伸长值 1 0 %或小于 5 %时,应暂停张拉,查明原因并采取措施予以调整后,方可继续张拉。 5 . 2 . 5 采用超张拉方法施工时, 其张拉程序应由零逐级到超张拉力, 并经持荷稳压后才可 卸荷到设计张拉力进

20、行安装。其张拉程序如下: 持荷稳压t 、 -m a- 一 m a- -a- . 式中 m 超 张拉系 数, 要求m a -不 得大于 钢材 强度 标准 值的7 5 写, 参考 值1 . 0 5 1 . 1 0 ; t -稳压持荷时间,应不少于2 mi n ; a l- 设计张拉力。 5 . 2 . 6 采用超载安装施工方法,其张拉程序如下: 0 一 n a , o 式中, - 超载安装系数,参考值 1 . 0 5 ; n 设计张 拉力。 5 . 2 . 7 使用多台轻型千斤顶整体张拉同一锚束时, 应保证各台千斤顶同步工作。 各台千斤 1 0 2 8 习 利水电卷 施工 顶的合力点应与锚束轴线重

21、合。 5 . 2 . 8 使用一台 轻型千 斤顶 分束张 拉同一 锚束时, 必须通过试验确定其张拉程序和各分束 超载安装系数。 5 . 2 . , 张拉时, 升荷速率每分钟不宜超过设计应力的 1 / 1 0 ; 卸荷速率每分钟不超过设计应 力的 1 / 5 . 5 . 2 . 1 0 胶结式锚固 段必要时可作反复张拉; 机械式锚固段严禁反复张拉。 5 . 2 . 1 1 预应力锚束张拉结束后,须经抽样验收检查,才能切割预应力钢材的超长部分。 预应力钢材在锚具外的外露长度不宜小于 2 0 mm, 5 . 2 . 1 2 各种锚夹具的内缩量,除设计明确给出外,可参照 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验收 规范

22、 GB J 2 0 4的有关规定选用。 6 防护 6 . 1临时防护 6 . 1 . 1 预应力钢材在锚束的永久防护完成前,都应作好临时防护。 6 . 1 . Z 临时防护应符合以下规定: ( 1 )切断腐蚀源,避免与有害物质直接接触; ( 2 )防止受潮、受腐蚀气体侵蚀; ( 3 )禁止将预应力钢材及锚束直接堆放在地面或露天储存; ( 4 )锚束安放后,应保持围岩孔内水质的 p H值大于 1 0 . 6 . 1 . 3 锚束安放后, 应及时进行张拉和作永久防护。 张拉前, 对临时防护措施应定期检查, 并确保锚束得到可靠的防护。 . 1 . 4 埋管预留孔所采用的管模焊缝必须完好无损, 并经渗

23、漏检查合格后, 方可敷设、 埋人。 对管模接头的抗渗要求与管模焊缝相同。 6 . 2 永久防护 6 . 2 . 1 永久性防护措施可分为有粘结型与无粘结型,但均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6 . 2 . 2 预应力长期观测孔及其他有特殊要求的锚孔,不得采用有粘结型的永久防护措施。 6 . 2 . 3 粘结型永久防护的封孔灌浆, 必须留有排气孔道; 以保证封孔灌浆不出现连通气泡、 脱空现象 。 6 . 2 . 4 封孔灌浆所用的纯水泥浆,水灰比宜采用 。 . 3 -0 . 4 ;水泥砂浆水灰比宜采用 。 . 5 , 6 . 2 . 5 封孔灌浆所需水泥浆材,应采用高速搅拌机制浆,集中供浆。 6 . 2

24、. 6 向下倾斜锚孔封孔灌浆时,进浆管必须插至孔底,要求以浆排水,不扰动浆液; 水 平孔与仰孔封孔灌浆时,排气管必须插至孔底,全孔封灌密实。 6 . 2 . 7 水平孔及仰孔封孔灌浆时,应密封孔口,浆液不得漏出孔外。 6 . 2 . 8 采用有压灌浆, 最后5 m孔段应进行循环灌浆, 要求回浆浓度与进浆浓度相同后方 S L 4 6 - 9 4 1 0 2 9 能结束灌浆。 6 . 2 . , 封孔灌浆必须形成密实的、完整的保护层。隔离架间距不宜大于 2 m,隔离架支板 外露高度不得小于 5 m m e 6 . 2 . 1 0 无粘结型永久防护涂层与套管材料的技术特性,应符合设计要求。 6 .

25、2 . 1 1 无粘结型永久防护措施必须可靠、耐久,并且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孔口应加设 防护罩;必须做好防护体系搭接部位的防护;预应力钢材,涂层或套管应伸人锚固段浆体 内,其埋人长度不宜小于。 5 m 6 . 2 . 1 2 顶应力钢材不得与有色金属材料长期接触。 6 . 2 . 1 3 临时性工程的防护措施应按设计要求执行。 7 试 验 与 观 测 7 . 1受力性 能试验 7 . 1 . 1 预应力锚固的受力性能试验,必须按设计要求进行,并应在正式开工前完成。 7 . 1 . 2 受力性能试验应具有代表性, 试验数量不得小于3 束。 当锚固对象或地质条件有明 显变化时,应扩大性能试验数量。

26、 7 . 1 . 3 受力性能试验所用锚夹具、张拉机具及施工工艺,应与工程实际采用的相同。 7 . 1 . 4 性能试验的张拉力值应以测力装置读数为准。 试验前, 测力装置必须与千斤顶、压 力表配套标定。 7 . 1 . 5 性能试验束的伸长值、 锚束受力的均匀性和摩阻损失等参数均应在分级张拉中同步 量测 。 7 . 1 . 6 受力性能试验的测试, 应以初始应力为起始点; 初始应力为设计应力的0 . 2 倍, 分 级张拉力分别为设计值的。 . 2 5 , 0 . 5 0 , 0 . 7 5 , 1 . 0 , 1 . 1 5 倍;但最大张拉力不得超过预应 力钢材强度标准值的 7 5 0 o

27、. 7 . 2观测 7 . 2 . 1 长期观测必须按设计文件施工。施工期内,长期观测工作应由施工单位负责检测, 预应力锚固工程竣工后,应移交运行单位,继续观测。 7 . 2 . 2 长期观测持续时间不宜小于 5 年。各承担单位必须由专人负责,不得中断观测 7 . 2 . 3 预应力长期观测孔应尽早安排施工,并应将测试成果用于指导施工。 7 . 2 . 4 长期观测孔所用仪表、 接线线路应妥加保护。 当仪表受到撞击, 或观测数据出现异 常时,必须及时查明原因,进行补救处理,才能继续观测。 7 . 2 . 5 长期观测资料应及时整理、分析,作好信息反馈 7 . 3验收试验 7 . 3 . 1 预

28、应力锚固施工中, 应按设计要求随机抽样进行验收试验 抽样数量应不小于 3 束。 1 0 3 0 习 利 水 电 卷施 工 7 . 3 . 2 对高边坡预应力锚固的验收试验,必须在张拉后及时进行 7 . 3 . 3 采用有粘结型永久防护的锚束, 必须在封孔灌浆前进行验收试验。 无粘结型锚束验 收试验的时间可由施工条件确定。 验收试验与竣工抽样检查合并进行,其数量为锚束总数的 5 %. 7 . 3 . 4 竣工抽样检查的合格标准,按应力控制应为: 实测值不得大于设计值 5 0 0 ,并不得 小于设计值 3 %. 7 . 3 . 5 竣工抽样检查,当发现随机抽样的锚束中有一束不合格时, 应加倍扩检;

29、 扩检中如 再发现不合格时,必须会同设计人员及有关单位研究处理。 7 . 3 . 6 抽样检查及验收试验全部结束后, 应汇总各孔的设计张拉力, 评定预应力锚固效果 7 . 4 特殊规定 7 . 4 . 1 凡采用成熟锚固体系的抢险工程、数量较少的预应力锚固工程,可不作性能试验、 验收试验及长期观测。 7 . 4 . 2 临时性预应力锚固和不具备重复张拉条件及无法复查张拉力的预应力锚固工程, 其 受力性能试验、验收试验的方法,可参照本章有关规定另行制定。 7 . 4 . 3 对分束张拉的大型锚束,应另行制定验收试验方法。 7 . 4 . 4 凡采用新材料、 新工艺、 新型锚束及锚固段的预应力锚固

30、工程, 必须按本章规定执 行。并根据设计要求增作破坏性试验及长期监测 g 质 量 与 安 全 8 . 1 质f管理 8 . 1 . 1 预应力锚固施工必须建立健全以岗位责任制为主的各项规章制度; 认真作好各工序 的检查与验收。 8 . 1 . 2 平行流水作业施工中,上一道工序不合格或未经验收签证的预应力锚固阶段成品, 不得进人下一道工序 8 . 1 . 3 发生质量事故, 施工单位应及时提出事故报告, 并与设计等有关单位共同拟定处理 措施 。 8 . 2 质f检查 8 . 2 . 1 质量检查应建立以自检为主的三级检查制度。 施工中,班组必须作好各工序施工记录,及时整理、分析,并作为验收依据

31、。 施 工记录格式 见附录 B。 8 . 2 . 2 现场质量检查应按下列规定进行。 ( 1 )原材料检查依据:按有关国家标准进行; ( 2 )预应力钢材抽样标准:在使用前按来料盘数的 1 0 %随机抽样检查; SL 4 6 - 9 4 1 0 3 1 ( 3 )锚夹具抽样标准:每批外观检查 1 0 0 0 ,硬度检查 5 0 0 ,静载试验 3 套;硬度检查 要求同一部件应不少于 3 点; ( 4 )锚束及其附件出厂前应全部逐束检查,除应符合设计要求外,必须校验锚束长度 及孔号牌与实际孔号、孔深是否相符; ( 5 )当发现不合格产品时,应加倍扩检。 8 . 2 . 3 放束前,质检人员应对锚

32、孔、锚束进行复检。张拉前,按复检结果签发张拉许 可证。 8 . 2 . 4 锚束张拉过程中, 施工单位质检人员应跟班检查。 当发现施工工艺不符合规范及设 计要求,违章作业或有碍人身安全时,质检人员有权暂停施工。 8 . 2 . 5 设计张拉力的控制与检查,应以压力表读数为准,同时应校验其伸长值。 8 . 2 . 6 封孔灌浆的沉缩部分复灌后不得留有脱空现象 8 . 2 . 7 无粘结预应力锚固及长期观测孔的孔口保护装置必须完好,不得损伤。 8 . 2 . 8 长期监测系统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应与锚固工程同步完成 8 . 3施工安全 8 . 3 . 1 8 . 3 . 2 作。 8 . 3 .

33、3 8 . 3 . 4 8 . 3 . 5 吕 . 3 . 6 预应力锚固施工前,必须制定各工序的安全操作规程 张拉操作人员未经考核不得上岗; 张拉时必须按规定的操作程序进行, 严禁违章操 锚束吊装放束的作业区,严禁其他工种立体交叉作业。 各类锚具在张拉和锚固过程中,不得敲击或猛烈震动,严防锚具失效而飞出伤人。 张拉时,千斤顶出力方向的作业区,严禁人员进人。 供钻孔、放束、张拉操作的脚手平台,必须牢固可靠,并经检查验收后方可使用。 9 验收 9 . 0 . 1 预应力锚固工程竣工验收应按 水电站基本建设工程验收规程) S D J 2 7 5 及国家有关 规定执行 。 9 . 0 . 2 竣工验

34、收应具有以下条件: ( 1 ) 预应力锚固工程已按批准的设计文件施工完毕,质量符合要求,能够正常运行; ( 2 ) 各个阶段验收发现的问题,经处理已达到设计要求; ( 3 ) 按批准设计文件要求设置的长期观测、安全监测装置业已投人运行。 9 . 0 . 3 预应力锚固竣工验收,施工单位应提供下列资料: ( 1 ) 原材料、锚夹具的出厂合格证; ( 2 ) 原材料现场检验报告、代用材料试验报告及对代用材料有关部门的审批意见; ( 3 ) 混凝土、水泥砂浆强度试验报告; ( 4 ) 施工记录; ( 5 )预应力锚固受力性能试验报告; 10 32 水 利 水 电 巷施 工 ( 6 )阶段验收专题报告

35、; ( 7 ) 施工期内安全监测及长期观测的资料; ( 8 ) 质量事故处理结果及重大质量事故专题报告 ( 9 ) 预应力锚固工程竣工图表及竣工报告。 附录 A预应力锚固张拉设备性能 Al . 0 . 1千斤顶技术性能见表 Al 一表 A7 . 表A l Y C Q型系列千斤顶技术性能争 ,“k Il YCQ 型 1 0 02 0 03 505 00 1 公 称张拉 力 ( k N ) 1 38 02 0 8 03 4 6 04 9 6 0 2张拉活塞 面积 ( m )2 . 1 9又 1 0 - i3 . 3 X 1 0 -i5 . 5 X 1 0 -8 8 X 1 0 - 3 公 称油压(

36、 MP a ) 6 26 26 26 2 4 回程活塞 面积 ( m勺 1 . 1 3只 1 0 -1 . 8 5 X 1 0 -2 . 7 3 X 1 0 - 4 . 2 7 X 1 0 _ z 5 回程油压( MP a ) 2 9 . 4 2 9 . 4 2 9 . 4 2 9 . 4 6 穿 心孔径 m m ) 901 301 401 7 0 7 张拉行程( m m) 15 01 5 01 5 02 0 0 8 配用油泵Z B 2 X 2 -5 0 0 型或 Z B 2 X 2 - 5 0 0 5型 9用 油种类 1 。 号或 2 。 号机械油 1 0 配 用胶管G6 I一 0 0 L=

37、 3 m 1 1 重 盘 ( k g ) 1 1 61 9 63 2 05 8 0 1 2外 形尺寸( m m )$ 2 5 8 X4 4 00 3 4 0 X 4 5 80 4 2 0 X 4 4 6“ 4 9 0 X 5 3 0 衰A 2 Y C D型系列千斤顶技术性能 、. 1一11 Y CD 型 2 01 2 02 0 03 00 1 公 称张拉 力 ( k N ) 2 0 01 2 0 02 0 0 03 0 0 0 2 张拉活塞 面积 ( m )5 1 . 1 X 1 0 - i2 . 9 X 1 0 - 4 . 4 8 X 1 0 - i 6 . 2 8 X 1 0 - 3 公

38、称油压( MP a ) 4050504 9 4 回程活塞 面积 ( m ) 3 9 . 9 X 1 0 - i1 . 7 7X 1 0 -2 . 6 4 X 1 0 -3 . 1 3 X 1 0 - 5 回程油压( MP a ) 2 02 0 6 穿 心孔径( m m) 3 11 3 02 00 7 张拉行程( m m) 2 0 01 8 01 8 02 5 0 8 配用油泵Z B 2 X 2 -5 0 0 型或 Z B 2 X 2 - 5 0 0 5 型 S L 4 6 - 9 41 0 33 续 裹 A Z 子 舒汽几 YC D 型 1 2。一2 00 9 用油 种类1 0号或 2 。 号

39、机 械油 10配用 胶管G6 1 - 0 0 L = 3 m 11 重量 ( k g ) 1 95 0 0 I2 外形 尺寸 ( m m)护 1 0 8 又3 9 0娇 3 1 5 K4 0 0m 3 9 0 又4 9 3那9 0 X 6 0 0 表 A 3 Y CW型系列千斤顶技术性能 蕊 小 乏几 Y C W 型 1001 5 02 5 035 0 1 公称 张拉力( k N )9 8 0 1 4702 4 5 03 43 0 2 张拉 活塞面 积 ( m a ) 1 . 9 1 火 1 0 -2 . 9 0 X 1 0 -4 . 5 2 只 1 0 -i6 - 3 8 X 1 0 - 3

40、 公称 油压 ( MP.)51 5 1 5 45 4 4 回程 活塞面积( m )1 . 1 3 X 1 0 - 1 . 1 1 K 1 0 - 2 . 1 6 只 1 0 - 4 . 0 2 X 1 0 - z 5 回程 油压 ( MP a ) 2 5 2 5 2 5 2 5 6 穿心 孔径 ( m m)9 0 1 2 813 61 90 7 张拉行 程 ( m m) 20020 02 002 00 8配 用 油 泵Z B 2 X 2 - 5 0 0 型或 Z B 2 X 2 -5 0 0 5 型 9 用油种 类1 。 号 或 2 0 号机 械油 10配用胶 管G6- 0 0 L = 3 m

41、 1 1 重量 ( k g ) 1151 9 32 7 33 4 0 1 2 外形 尺寸 ( m m)$ 2 5 0 X 4 8 00 3 1 0 X 5 1 00 3 8 0 K4 9 10 4 3 0 X 5 1 0 衰A 4 Y C型系列千斤顶技术性能 子 于类江 1 8 6 01 2 02 0 0 1 公称 张拉力( k N ) 1 8 06001 2 0 02 0 0 0 2 公称 油压 ( MP a ) 5 24 05 05 0 3 张拉 缸活塞 面积 ( ma ) 3 . 4 6 火 1 0 - 1 . 6 3 X 1 0 -z2 . 5 X 1 0 - z 4 . 1 9 X

42、1 0 - z 4 张拉 缸回程 活塞面 积( m勺 1 . 5 9 只 1 0 -1 . 2 4 X 1 0 -1 . 6x 1 0 - 2 . 3 7 X 1 0 - 5穿心 孔径( m m )2 5 5 564 7 010 4 6 张拉 行程 ( m m )2 5 0 1 5 03 0 04 0 0 7 顶压 油缸活塞 面积 ( m Z ) 8 . 4 2 火 1 0 -1 . 1 3 又 1 0 - 8 顶压 力( k N) 3 0 05 5 0 9 顶压 行程( m m ) 5 040 1 0 外形 尺寸( m m )$ 1 0 5 X 8 2 8 “ 19 5 X 9 208 $ 2 乒 0 X9 1 0 声 3 2 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