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568交流高压负荷开关产品质量分等检查导则(内部使用) 标准 JB T 50130-1999.pdf

上传人:哈尼dd 文档编号:3633725 上传时间:2019-09-19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337.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56568交流高压负荷开关产品质量分等检查导则(内部使用) 标准 JB T 50130-1999.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56568交流高压负荷开关产品质量分等检查导则(内部使用) 标准 JB T 50130-1999.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56568交流高压负荷开关产品质量分等检查导则(内部使用) 标准 JB T 50130-1999.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56568交流高压负荷开关产品质量分等检查导则(内部使用) 标准 JB T 50130-1999.pdf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56568交流高压负荷开关产品质量分等检查导则(内部使用) 标准 JB T 50130-1999.pdf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56568交流高压负荷开关产品质量分等检查导则(内部使用) 标准 JB T 50130-1999.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6568交流高压负荷开关产品质量分等检查导则(内部使用) 标准 JB T 50130-1999.pdf(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J B / T 5 0 1 3 0 -1 9 9 9 前言 本标准是根据G B 3 8 0 4 -1 9 9 0 ( 3 - 6 3 k V交流高压负荷开关 和 G B / T 1 4 8 1 0 -1 9 9 3 ( 1 1 0 k V及以上 交流高压负荷开关 及J B / T 5 6 2 3 3 -1 9 9 9 ( 高压开 关设备 产品 质量分等导则 的基本原则和要求首 次制定 的。 本标准在编写和表述规则上按 G B / T 1 . 1 -1 9 9 3的规定 在技术内容上贯彻了国家有关质量的法律、 法规的 原则; 还根据交流负荷开关灭弧介质( 空气、 油、 真空、 六氟化硫) 的不同

2、, 分别规定了 产品 的检测 项目、 方法和评 定原则; 另仅增加少许内 容, 如在出厂试验的 项目中 增加了 对交流高压负 荷开关 熔断 器组合电 器产品的“ 脱扣 联动试验” , 则使本标准的适用范围有 所扩大。 本标准是交流高压负荷开关产品进行质量 卫 盆 督、等 级评 定和企业内 部考核的依 据标准。 本标准是高压开关设备产品质量分等检查导 则系列标准之一, 本标准由 西安高压电器 研究所 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上海华通开关厂。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 西安高压电器研究 所、 北京开关厂、 沈阳高压开关有限公司、 西安高压开关厂、 平顶山天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四川电器股份有限

3、公司、天水长城开关厂、陕西宝光电工总厂。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曲培斌. 谢根福、严玉林、李鹏。 本标准由西安高压电器研究所负责解释。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交流高压负荷开关产品质量分等 检 查 导 则 ( 内部使用) J B/ T 5 0 1 3 0 -1 9 9 9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 顺定电 压3 . 6 k V及以上的交流高压负荷开关产品质量分等原则、抽样方法、 检测项 目、加倍原则、检查流程、评定原则等。 本标准适用于对批量生产进入销售领域的交流高压负荷开关进行质量监督,等级评定和企业内部的 考核。 本标准也适用于交流高压负荷开关熔断器组合电器设备。 2 引用标准 下 列标 准

4、所包含的条 文, 通过在本际准中引用而 构成为 本标准 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 所示版本均 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 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 列标准 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 B / T 3 3 0 9 -1 9 8 9高压开关设备常温下的机械试验 G B 3 8 0 4 -1 9 9 0 3 - 6 3 k V交流高压负荷开关 G B / T 8 9 0 5 -1 9 8 8六氟化硫电 气设备中 气体管理和检测导则 G B / T 1 1 0 2 2 -1 9 8 9高压开关设备通用技术条件 G B / T 1 1 0 2 3 -1 9 8 9高压开关设备六氟化硫气体密封试验导则

5、 G B / T 1 2 7 0 7 -1 9 9 1工业产品质量分等导则 G B / T 1 3 3 8 4 -1 9 9 2机电 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G B / T 1 4 8 1 0 -1 9 9 3 1 1 0 k V及以上交流高压负荷开 关 G B 1 6 9 2 6 -1 9 9 7交流高压负荷开关 熔断器组合电 器 J B / T 5 0 5 8 -1 9 9 1机械工业产品质量特性重要度分级导 则 J B / T 5 0 1 2 8 -1 9 9 9 3 . 6 - 4 0 . 5 k V交流高压开关设备 用真空灭弧 室产品质量分等检查导则 J B / T 5 6 2 3 3

6、 -1 9 9 9高压开关设备产品质量 分等 导则 3 分等原则 按J B / T 5 6 2 3 3 的规定, 产品质量水平分为优等品、 一等品、合格品。 3 . 1 优等品应达到产品 现行国 际标准要求; 企业的质量体系符合质量 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的要求, 具备 稳定生产优等品的工厂条件; 实物 质量 水平达到本标准规定的优 等品指标; 用户评价 产品安全可靠、 满意 度高,在国内( 外) 亨有声誉。 3 . 2 一等品应达到产品现行国际标准要求; 企业的质量体系及工厂条件应能保证一等品稳定生产, 实物 质量水平达到本标准规定的一等品指标; 用户评 价产品安全可靠、有良 好的信誉. 3 .

7、 3 合格品应达到国家标准和/ 或行业标准 要求; 企业应有生产合格品的控制 和保 证措施; 实物质量水平 达到本标准规定的合格品指标。 用户评价产品能满足使用要求。 国家机械工业局 1 9 9 9 -1 2 -3 0 批准2 0 0 0 -0 6 -0 1实施 J B / T 5 Q 1 3 0 -1 9 9 9 4 抽样方法 4 . 1 样本从企业库存( 出厂一年内的) 或生产线经企业检验合洛的 产品中抽取, 各检测项目 所需的样本 量 见表 1 , 样本的抽样基数不少于表 1 规定的样本量. 表 1 各检测项 目所需的样本量件 序号检测项目优 等 品一 等 品合 格 品备注 1 出厂试验

8、 332 2 机械可靠性检验出厂试验的所有样本 3 零部件质量 111 4 包装出厂试验和零部件质量检测的所有祥本 5 外观出厂试验和零部件质量检测的所有样本 6 清沽度零部件质蚤检测同一件仅限油负荷开关 7 六氟化硫气体水份含量出厂试验样本中任选一件仅限六氟化硫负荷开关 8 样本总量 443 往 I样本单位( 件) 按三极机械联动操作的开关计数单位为台.单极操作的开关计数单位为极, 2 对于额定电压2 5 2 k V及以上产品,出厂试脸的样本量不足时允许祥本为一件. 5 检测项目 检测项目如下: a )文件; b ) 包装; c ) 外观; d 零部件质量; e )出厂试验。 f ) 机械可

9、靠 性检验; 9 ) 六氟化硫气体水份含量测定; h ) 清洁度; i )用户评价。 5 . 1 文件 5 . 1 . 1 企业 应具备下列基本文件 a ) 产品 技术条件; b ) 产品图样; c )产品型号证书, d ) 产品 质量特性重要度分级文件。 e )试制鉴定大纲; f )产品鉴定书; 9 ) 型 式 试 验 报 告; h ) 标准化审查报告; i ) 包装文件及图样; 2 1 0 J BI T 5 0 1 3 0一1 9 9 9 1 ) 安装使用说明书, k ) 产品合格证书。 5 . 1 . 2 企业应具备保证 产品质量 所需的 工艺文件和 工艺装备( 如 焊援、 表面 涂漆、

10、 绝缘处理、 热处理、 弹 簧绕制等) 。 5 . 1 . 3 对外购、 外协件应有相应的验收文件。 5 . 1 . 4 对企业质量管理和质量体系的 评价以 国家授权部门或其他 第 三方认证机构的审查结果为 准, 各等 级品需具备的质量管理 文件应分 别满足3 . 1 , 3 . 2 , 3 . 3 的规 定。 5 . 1 . 5 检查判定 产品 技术条件,型 式试验报 告,型号 证书任 一种不具备 应判为不合格品。 5 . 1 . 文件分等规定见表 2 , 表 2 文件分等要求 项目 分等要求 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 企业产品技术条件达到现行国际标准 达到现行国家标准和/ 或现 行行业标准 仗

11、甘 文 件 其它文件 符合51 . 1 且完整、正确、 统一、清晰、有效。 符合5 . 1 . 1 且完整、正确、 有效。 符合5 . 1 . 1且完整、内容基 本正确。 型式试验报告 齐全.方法和要求符合相关标准齐全。内容基本正确 工艺文件符合 5 . 1 . 2 和 5 . 1 . 3 质童管理和质量保证休系 具有质量保证体系认证证 书,或通过国家受权部门的 审查 其有相应的质量保证体系, 运行有效 具有相应质量控制和保证 措施,运行基本符合要求 5 . 2 包装 包装检查的样本量见表 1 , 5 . 2 . 1 检查项目 a )包装尺寸; b ) 包装标志. c ) 随机文件; d )

12、备件、附件; 。 ) 包装材料; f )防护包装; 9 )包装强度; h ) 绝缘件与传动件的防 护。 乐2 . 2 检查要求 。 ) 包 装件的 尺寸、标志、随机 文件、 备件、附 件、 包装材料均应符合企业产品包装 文件的规定; b ) 包装产品应固定牢固, 包装件的强度应按有 关标准选 做适合的试 验项目, 并具备相应的试验或验 证报告, c ) 户内产品 应采用箱装, 有防水、 防潮 措施, 户外产品可采用花格 箱、 敞装; 对瓷 件、 传动部分、 外 露导电 接触面 应有妥善的保护措施; d ) 检查包装产品, 不允许出 现易碎 件碎裂 如瓷件、 真空灭弧室) , 传动 部分、 导电

13、接触面和密封面 严重锈蚀等影响产品正常使用的缺陷, 21 1 J B / T 5 0 1 3 0 -1 9 9 9 5 . 2 . 3 检查判定 上述检查项目 及要求均应满足, 不满足时定为缺陷。 同一缺陷在二件及以上样本 上出现定为重缺陷, 只在一 件样本上出 现为轻缺陷, 出现5 . 2 . 2 d ) 中 任一缺陷 定为不合 格品。 合格品允许包装强度试验玉告缺 项, 且不计入缺陷 数, 但应限期整改。 包装分等允许缺陷数见表3 表3 包装分等允许缺陷数 缺陷优 等 品一等品合格品 重缺陷 001123 轻缺陷 242864 5 . 3 外观 按表1 规定的样本量进行外观检查, 其中漆

14、膜附着力和 焊缝的外观质量检验在规定的样本中 任选一 件进行。 5 . 3 . 1 检查项目 。 ) 涂漆和漆膜附着力; b ) 焊缝; c ) 镀层( 一般指防锈镀层) ; d ) 绝缘件 表面; e )外露导电接触面。 5 . 3 . 2 检查要求、 a ) 涂漆应均匀, 色泽一致, 无流痕、 包泡、 杂物、无起皮、 漏漆、 掉漆、露底、 锈蚀 等缺陷,除铸 件外, 漆膜附着力按J B / T 5 6 2 3 3 -1 9 9 9 附录A检 验. b ) 焊缝的外观质量按J B / T 5 6 2 3 3 -1 9 9 9 附录B检验; c ) 电 镀层应 光滑、 平整, 无起皮、 脱落

15、、 锈蚀; d ) 绝缘件表面、 外露导电接触面不能划伤、磕碰, 瓷件不 应损伤且 无油漆 等脏污。 5 . 3 . 3 5 . 3 . 1 各检查项目 均应符合5 . 3 . 2 的要求, 不满足时应定为缺陷, 由若干检验者感观综合评定。 漆 膜附着力和焊 缝的外观质量检验, 分别按J B / T 5 6 2 3 3 -1 9 9 9 附录A , 附录B判定。 其它项目 检查 时, 同一缺陷在三件及以上的规定样本上重复出现定为重缺陷。 在两件祥本上出现同一缺陷定为轻缺陷。 只出现一次缺陷, 五种缺陷定为一轻缺陷,不足 五种不计。 外 观分等 允许缺陷数见表4 , 表4 外观分等允许缺陷数 缺

16、陷 优 等 品一等品合格品 重缺陷 0 01123 轻缺陷 2 53975 5 . 4 零部件质量 5 . 4 . 1 零部件的质量特性按J B / T 5 0 5 8 原则划分, 根据产品零部件机械强度、 机械性能、 绝缘强度、 尺 寸公差、 形状和位置公差、 表面粗糙度等的 关键、重要、 一般程 度分别列为 A 级特性、C B 级特性、 C c 级特性( 此类特性不列为检查内 容) 。 A 级特性、C B 级特 性应在相应的文件上标识。 S . 4 . 2 A 级特性、 B 级特性的合格率及 A 级特性的尺寸和形位公差精度检验结果出现极限尺寸的 百分率见表5 。极限尺寸 百分率超过规 定时

17、 允许部分项次( 至少不 少于两项) 或全部项次在零部件库中 每 项抽取五件再检测, 其检测结果应和首次结果合 并计入百分率, 若无库存零件时则按表5 要求判定。 J 81 T 5 0 1 3 0-1 9 9 9 表 5 零部件质量分等要求 项目 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 AJ 级特性的合 格率( 不小于) 0 0 机械强度、性能; 绝缘强度 工 0 01 0 0 1 0 0 其它 A 级特性 9 8g 5 9 O A 级特性极限尺寸项次百分率( 不火于) % 3 04 0 不要求 B 级特性合格率( 不小于) % 9 59 0 8 5 极限尺寸项次百分率按下式计算: 极限尺寸项次百分率= 出现极限

18、尺寸的项次 尺寸和形位公差 A 级特性的总项次X1 0 0 % 5 . 4 . 3 位侧时应满足以下要求: a ) 检侧用通用和专用量器具应处于受控状态; b ) 实物与按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相符, c )自 制件应具备检测手段。 外协件应具备进厂检验手段; 由工艺或工装保证时应有验证报告和工艺 参数定期检测记录; d ) 当零部件的材质或机械物理性能企业不具备检测手段时, 除提供 本批供方检测数据外, 还应提供 按验收规则进行的逐批验收记录或报告; e ) 不应有变形、 裂纹、 毛刺等缺陷, 加工面不能有明显的磕碰,否 则判该件不合格。 5 . 4 . 4 零部件质量检测在一台( 极) 样 本

19、上进行, 解体时对压配、 铆装、 焊接的 零部件或 装配后改变了 初 始状态而影响检验正确性时均可在零部件成品库中抽取。 一台( 服) 徉 本上同一零件有三件及以 下者全检, 超过三件者仅检验三件。 5 . 4 . 5 外购的操动机构和熔断器不进行此项检查. 5 . 5 出厂试验 5 . 5 . 1 出 厂试验的依据是企业产品技术条件及有关试验标准。 检测用的仪器、 仪表及设备应处于受控状 态。 5 . 52 出厂试验项目 a ) 机械操作试验; b ) 机械特性试验; 。 ) 主回路工频耐压试验; d )主回路电阻测量; e )辅助回路和控制回路工频耐压试验, f ) 密封试验; 9 ) 脱

20、扣联动试脸( 仅适用于交流高压负荷开关 熔断器组合电 器) 。 . . 3 检查要求 。 ) 出厂试验时, 首先核 对实物与图样 是否相符。 产品铭 牌参数 不能错漏, 接地可靠, 接地符号应正 确、明显、清晰; b ) 出厂试 验的 样本安 装尽可能 接近实际运行状态; 。 ) 出厂试验 的样本( 配用的操动机构一并考核) 不允许调 整, 由 于安装原因而需要调整时, 仅限于调 整操动机构输出至本体输入之间的联接系统; d ) 用手力操动机构操动的负荷开 关应测 量操作 力矩, 一般用弹簧测力器在手柄的操作( 接近端部) 位 置,向垂直运动方向拉动( 连续分、 合操作各三次) 弹簧测力器,读

21、出力和力臂乘积, 其数值( 以三次中的 最高数 值为准) 应符合企业技术条件的规定; e ) 脱扣联动试验为对熔断器撞击器和负荷开关脱扣器之问机械联动的可靠性进行的试验, 模拟撞击 2 1 3 J B/ T 5 0 1 3 0 -1 9 9 9 能量最小的熔断器撞击器动作, 分别对每极进行十次分闸操炸: 模拟撞击能量最大的熔断器撞击动作, 进 行五次三极联动分闸操作; 试验中, 每一次操作均应正确, 可靠. 试验后, 组合电 器应无损伤且功能良 好; f ) 对油负荷开关经检验合格并已包装或待包装产品,注油前后允许将各密封处仔细擦净( 不允许紧 固) , 然后将各密 封处涂白 粉, 静止2 4

22、 h 观察渗漏油情况, 白 粉不干为渗油, 对怀疑有渗油的部位, 允许 再次擦净,重涂白粉再静止2 4 h ,结果以第二次的观察为准; B ) 六氟化硫负荷开关的密封试验应在出厂 检验合格的 产品样本上进行, 其检验方法按G B / T 1 1 0 2 3 规定。 5 . 5 . 4 检查判定 a ) 各等级品的出厂试验不经调整均应合格, b ) 优等品的出厂试验重复检测数据应具有良好的重现性, 应和出厂合格证书、出厂记录基本一致; r. ) 产品铭牌技术参数和接地及符号均应满足5 . 5 . 3 a ) 的要求,不满足时,判出厂试验不合格 d )凡检查中发现伪造出厂合格证书数据的判为不合格品

23、。 5 . 机械可靠性检验 机械可靠性检验在出厂试验合格的所有洋 本上进行, 且在本项试验前不得对样本进行调整. 5 . 6 . 1 机械可靠性检验中的样本允许按企业产品技术条件规定进行润滑。 5 . 6 . 2 检验次数为企 业产品技 术条 件规定的 产品机械寿命 次数的百分之十, 其各种操作电( 液 / 气) 压下 的操作顺序和次数比 例分配按G B 3 8 0 4 和G B / T 1 4 8 1 。 的规定。 5 . 63 配用的操动机构和开关设备本体一并考核。 5 . 6 . 4 出厂试验中的机械操作试验次数记入本项试验, 试验中不得出现异常, 试 验 后 不 经 调 整 复 测 5

24、 . 5 . 2 中的b ) , c ) , d ) , e ) , f ) 出厂试验项目。 5 5 检查判定 各等级品的所有样本检验中不允许出现异常,检验后不经调整复测的出厂试验项目均应合格。 5 . 7 六氟化硫气体水份含量。 六氟化硫负荷开关应进行六氟化硫气体水份含量检测。 5 . 7 . 1 检测要求及方法 5 . 7 . 1 . 1 在机械可靠性检验后的样本中 任选一件, 按企业产品技 术条件和G B / T 8 9 0 5 规定进行 检测。 5 . 7 . 1 . 2 六氟化硫气体水份含量的检测应在充气 2 4 h 后进行,负荷开关内部六氟化硫气体压力应为额 定压力。推荐采用露点法

25、或电解法检测. 5 . 7 . 1 . 3 检测仪器应处于受控状态。 5 . 7 . 2 检测判定 各等 级品 的六氟化硫气体水份 含量 均不得大于2 0 0 p p m ( 体积比 ) 。 5 . 8 清洁度 油负荷开关和液压操动机构应进行清洁度检测。 . 81 检测要求及方法 5 . 8 . 1 . 1 检 侧祥本与零部件质量检测为同一件; 5 . 8 . 1 . 2 检测仪器应处于受控状态; 5 . 8 . 1 . 3 在进行内部异物测定时, 产品 原油 应经 放油阀 放出, 放出原油内 的杂质不计入测定结果, 但无 法从放油阀放出的残油内杂质应计入测定结果。 将产品外表面擦净后, 把影

26、响产品内部清洁度的可拆零件拆开 压配者除外) 置于 清洁容器中,用 刷 子和汽油或煤油将可能影响清洁度的有关部位逐件清洗,清洗用的清 洗剂事先应经 过滤。 个别零 件的表 面漆易溶于汽油的,可用变压器油清洗,然后再用汽油稀释。 液压操动机构只 计油箱内 杂质, 蓄压筒阀体、工作缸等皆不拆卸,但蓄 压筒油 压力 应放至 零。 将清 洗后的清洗液, 用预先干燥称量好的过滤纸过滤。为缩短过滤时间, 可用负压吸滤。 也可将清洗液沉淀约 21 4 J B / T 5 0 1 3 0 -1 9 9 9 1 h 后只 将下部清洗液过滤。 推荐采用慢速或中 速滤纸, 尺寸应和漏斗 大小相当。 对滤纸和滤纸上的

27、沉淀物用干净汽油反复滤洗至滤洗液滴在千净滤纸上,直到挥发后无明显痕迹为 止、然后再将带沉淀物的滤纸放入1 0 5 1 1 0 C 烘箱中 烘千1 h , 5 . 92 检测判定 5 . 8 . 2 . 1 采用精度不低于1 0 m g 的天平( 对液压操动机构精度应不低于1 m g ) , 对烘干冷却 后的沉淀 物 和滤纸称重、扣除滤纸的重量后,不应超过相应标准或产品技术条件规定.对滤纸烘千程度有怀疑,可 在第一次称 重后 再干燥0 . 5 h , 冷却后称重,以两次称 重的差数 不超过天平称量精度的两倍为准。 异物体积一般以目 测, 如有怀疑时可用量具测量或用“ 容积测 定法” 判定,纤维类

28、异 物按烘干 后体 积 计。 5 . 8 . 2 . 2 清洁 度检测分 等规定见 表6 , 表 6 清洁度分等 产品类别 内部异物重量( 不大于) s 单件体积( 不大于) mm, 优 等 品一 等 品合 格 品 油负荷开关 11 . 52 1 0 液压操动机构油箱 0 . 0 60 . 0 80 . 1 5 . , 用户评价 应有用户对产品质量和售前、 售后服务质量的 评价及企业对用户意见的处理档案。 加倍原则 加 倍 应 符 合下 列 要 求: 。 )加倍检测仅适用于合格品, b )加倍检测项目仅适用于出厂试验、机械可靠性检验、六氟化硫的气体水份含量测定,且仅进行一 次 c ) 加倍样本

29、不足时不予加倍; d ) 当第5 章规定的检测项目a ) , b ) , c ) , d ) , e ) , f ) , g ) , h ) 中出 现两项及以 上不合格时, 不予加 倍 , 检查流程 检查流程见图1 , J B / T 5 0 1 3 0 -1 9 9 9 用户评价 依据5 . 9 出厂 试 验机械可靠性检验 综合评定 优 等 品 外观 包装抽样 依据4依据52依据5 . 3 依据3 . 1 , 8 一等品 依据3 . 2 , 8 合 格 品 依据3 . 3 ; 8 图1 检查流程图 8 评定原则 8 . 1 等级品 的综合评定按第5 章规定的检测项目 的各检测结果进行, 检

30、测结果均应符合 各项目 规定的等 级品的指标和要求。 8 . 2 各等级品的标准 水平不能降 低。 除出 厂试验、 机械可靠性检验、 零部件质量检测外的其它项目, 优 等品允许有一项达一等品指标; 一等品 允许有一 项达合格品指标; 合 格品 允许按第6 章的规定加倍检测, 达不到检测要求及指标的产品自然降等。 8 . 3 各等级品中出现 下列情况之一, 判为不合 格品; a ) 企业产品技术条件、型式试验报告、型号证书 任一 项不具备; b ) 出厂试验、 机械可 靠性试验、 零部件质量和包装、 外观及六氟化硫气体水份含量测定、 清洁 度检 测任一项不合格; c ) 伪造出厂 试验合格 证书 数据或不 经出厂 试验销 售的产品; d ) 任一样本出现绝缘件碎裂或传动部分严重锈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