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066铝用炭素材料检测方法 第18部分水分含量的测定 标准 YS T 63.18-2006.pdf

上传人:爱问知识人 文档编号:3633998 上传时间:2019-09-19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00.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58066铝用炭素材料检测方法 第18部分水分含量的测定 标准 YS T 63.18-2006.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58066铝用炭素材料检测方法 第18部分水分含量的测定 标准 YS T 63.18-2006.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58066铝用炭素材料检测方法 第18部分水分含量的测定 标准 YS T 63.18-2006.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58066铝用炭素材料检测方法 第18部分水分含量的测定 标准 YS T 63.18-2006.pdf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58066铝用炭素材料检测方法 第18部分水分含量的测定 标准 YS T 63.18-2006.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8066铝用炭素材料检测方法 第18部分水分含量的测定 标准 YS T 63.18-2006.pdf(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I C S 7 1 . 1 0 0 , 1 0 Q 5 2 中华 人 民共和 国有 色金属行 业标 准 Y S / T 6 3 . 1 8 一2 0 0 6 铝用炭素材料检测方法 第 18部分: 水分含量的测定 C a r b o n a c e o u s ma t e r i a l s u s e di nt h eP r o d u c t i o no f a l u mi n i u m一 P a r t1 8 : D e t e r mi n a t i o no fw a t e rc o n t e n t 2 Q 0 6 一 0 5 一 2 5 发布2 0 0 6 一 1

2、2 一 0 1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 布 Y S / T6 3 . 1 8 一2 D 0 6 . J JJ 月 U舀 Y s / 丁6 3 铝用炭素材料检测方法 共有20部分: - 一 Y s/T6 3 . 1 第 1 部分: 阴极糊试样焙烧方法、 焙烧失重的测定及生坯试样表观密度的测定 - Y S / T6 3 . 2 第2 部分: 阴极炭块和预焙阳极室温电阻率的测定; Y S / T63. 3 第3 部分: 热导率的测定比较法; Y S / T6 3 . 4 第4 部分: 热膨胀系数的测定; Y S/T6 3 . 5 第5 部分: 有压下底部炭块钠膨胀率的测定; Y

3、S / T6 36 第6 部分: 开气孔率的测定液体静力学法; Y S/T6 3 . 7 第7 部分: 表观密度的测定尺寸法; Y S / T63. 8 第8 部分: 二甲苯中 密度的测定比 重瓶法; Y S / T63. 9 第9 部分: 真密度的测定氦比重计法; Y S / T63. 10 第 10部分: 空气渗透率的测定; Y S / T6 3 . 11 第 n部分: 空气反应性的测定质量损失法; 一 Y S / T6 3 . 12 第12部分: 预焙阳极C O : 反应性的测定质量损失法; 一一 Y s/T6 3 . 1 3 第1 3 部分: 杨氏模量的测定 静测法; Y S/T63.

4、 14 第14部分: 抗折强度的测定三点法; Y s/T63. 1 5 第 15部分: 耐压强度的测定; Y S / T6 3 . 1 6 第 16部分: 微量元素的测定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方法; Y S / T6 3 . 1 7 第 17部分: 挥发分的测定; Y S/丁63. 18第 18部分: 水分含量的测定; 一 一 Y s/T63 19第19部分: 灰分含量的测定; Y S / T6 3 . 2 。 第 20 部分: 硫分的测定 本部分为第 18部分 本部分参照15 01 1 412 一1 9 9 7 铝生产用炭素材料 爆后焦 水分的测定 和Y B / T1 4 2 8 1 9 9 7

5、 炭素材料内在水分的测定 制定试样的干燥温度确定为 1 10士5 本部分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由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郑州研究院起草。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 张树朝、 马文民、 赵广开、 黄华 本部分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 Y S / T6 3 . 1 8 一 2 0 0 6 铝用炭素材料检测方法 第 18部分: 水分含量的测定 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铝用炭素材料水分的测定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铝用炭素材料中中温阴极糊水分的侧定, 也适用于底部炭块、 预焙阳极、 侧部炭块水 分的测定。测定范围: )。 . 20%。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

6、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 期的引用文件, 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 不包括勘误的内容) 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 然而, 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 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Y s/T62. 1 铝用炭素材料取样方法第 1 部分: 底部炭块 Y S / T6 2 . 2 铝用炭素材料取样方法 第2 部分: 侧部炭块 Y S / T6 23 铝用炭素材料取样方法 第3 部分: 预焙阳极 Y S / T6 2 . 4 铝用炭素材料取样方法第4 部分: 阴极糊 4 . 1 4 . 2 4 卜 3 4 . 4 方法原理 试

7、样在11。 士 5 下烘干Z h , 以 失去的质量计算水分的含量。 仪器 称量瓶: 扁形 尺寸应不小于庐 6 。 。 m 火 2 5 m m 。 烘箱 控制在n。 士5 千燥器: 内装干燥剂。 分析天平: 感量0 . 0 01 9 。 5 取样及制样 5 . 1 取样 底部炭块、 侧部炭块、 预焙阳极、 阴极糊分别按Y s/T62. 1 、 Y S / T6 2 . 2 、 Y s/T6 2 . 3 、 Y S / 丁62, 4 的 规定进行取样。 5 . 2 制样 对于 底部炭块、 预焙阳 极、 侧部炭块试样, 取样后粉碎并研磨至全部通过。 , Z m m的 标准筛网: 对于 阴极糊样品,

8、 取样后先破碎至4m m以下, 充分混合, 用四分法缩分至约 60 9 , 再全部破碎至通过 。 . Z m m 标准筛网。制备好的试样保存在磨口 瓶中备用 6 步骤 6 , 1 试样 称取1 0 . 0 0 0 9 试样( 5 . 2 ) , 精确至0 . 0 0 1 9 ( 。 。 ) 。 6 . 2 测定次数 平行地进行两次测定, 取其平均值。 Y S / T6 3 . 1 8 一2 0 0 6 6 . 3 测定 6 . 3 . 1 将称量瓶 4 . 1)的盖部分打开 置于 1 功士5 的烘箱( 42)中, 干燥 lh , 取出, 置于干燥器 (4. 3 ) 中, 冷却30m in ,

9、称量, 精确至。 . o 019 ; 重复干燥, 称量至恒量 6 . 32 将试样(6. 1)置于已 恒量的 称量瓶(6. 3 . 1)中, 均匀铺开, 盖上瓶盖称量, 精确至。 . 0 01 9 ( m , ) , 将瓶盖部分打开, 置于烘箱(4. 2)中, 温度控制在1 10士10, 干燥2 卜 , 取出置于干燥器(4. 3)中, 冷却 30m in, 盖严瓶盖称量, 精确至。 . o 01 9 ; 重复干燥. 称量至恒量( 、 : ) 。 7 分析结果的计算 按公式( 1)计算水分的质量分数( %) 刀王 1一 刀乙 2 叭 一- 万 1 不 一 X I O O “ 。 , , (1)

10、式 中: 刀之 1 刀 2 刀又 。一 8 精密度 烘干前盛有试样的称量瓶及盖的质量, 单位为克( 目; 烘干后盛有试样的称量瓶及盖的质量, 单位为克( 9 ) ; 试样的质量, 单位为克( 妙。 8 . 1 重复性 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试结果的差值应不大于010%。 8 . 2 允许差 不同实验室之间分析结果的差值应不大于。 . 20%。 9 检测报告 检测报告应包含下列内容: a ) 本部分编号; b) 试样名称及其他相关资料; c ) 检验日 期; d)检验结果: 两次测定结果的平均值, 保留至小数点后两位; e)试验过程中任何反常现象的详细记录; f) 未包括在本部分中的任何操作细节或被认为可以选择的操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