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860气胀救生筏用静水压力释放装置技术条件 标准 CB 3065-1994.pdf

上传人:yyf 文档编号:3638109 上传时间:2019-09-19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36.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64860气胀救生筏用静水压力释放装置技术条件 标准 CB 3065-1994.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64860气胀救生筏用静水压力释放装置技术条件 标准 CB 3065-1994.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64860气胀救生筏用静水压力释放装置技术条件 标准 CB 3065-1994.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64860气胀救生筏用静水压力释放装置技术条件 标准 CB 3065-1994.pdf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64860气胀救生筏用静水压力释放装置技术条件 标准 CB 3065-1994.pdf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64860气胀救生筏用静水压力释放装置技术条件 标准 CB 3065-1994.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64860气胀救生筏用静水压力释放装置技术条件 标准 CB 3065-1994.pdf(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U 2 7 CB 中华 人 民 共 和 国船 舶 行 业 标 准 C B 3 0 6 5 一 9 4 气胀救生筏用静水压力释放装置 技术条件 1 9 9 4 一 0 2 一 0 1 发布1 9 9 4 一 0 8 一 0 1 实施 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发 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行业标准 C B 3 0 6 5 一9 4 分类号: U 2 7 气胀救生筏用静水压力 释放装置 技术条件 代替C B3 o 6 5 一8 0 本标准参照采用国际海事组织(l MO ) 1 9 7 4 年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s O L A S ) 1 9 8 3 年修正案 及 海大决议A . 6 8 9 ( 1 7 )

2、救生设备试验 。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气胀救生筏用静水压力释放装置( 以下简称释放装置) 的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检验规 则 、 标 志 、 包 装 和 贮 存 。 本标准适用于为国际国内 航行船舶及海上石油平台气胀救生筏配套使用的静水压力释放装置。 2 技术要求 2 . 1 性能要求 2 门. 1 水深不超过4 m时, 释放装置能自 动将固定救生筏存放筒的绑绳( 带) 脱开, 使其与母船( 沉船) 分离。 2 . 1 . 2 释放装置应能在一3065的空气温度范围内 正常使用。 2 . 1 . 3 连接救生筏梢缆系统的部件强度应能承受不小于10k N的拉力。 2 . 2 结

3、构要求 2 . 2 . 1 本装置由释放器、 滑脱钩、 易断绳组成。 2 . 2 . 2 释放装置应设有泄水孔, 防止该装置处于正常位置时压力室内 积水。 2 . 2 . 3 当海浪拍击时, 其结构应能保证不至松脱救生筏。 2 . 2 . 4 释放装置应设有能单人手动释放的机构。 2 . 2 . 5 易断绳在救生筏抛投时不应受力, 当其承受2 . 2 士 。4 k N拉力时应断开。 2 . 3 材料要求 2 . 3 . 1 释放装置由 耐腐蚀的不锈材料制成。 2 . 3 . 2 释放装置部件上不得镀锌或其它任何形式的金属镀层。 23 . 3 装置外不得涂漆, 以防堵塞进水孔。 2 . 3 .

4、4 释放装置膜片应具有耐寒、 耐热、 耐油、 耐海水、 耐清洁剂等性能, 3 试验方法 3 . 1 试验程序 同一释放装置应按下列程序进行试验。 a . 外观及尺寸检查; b . 耐腐蚀试验; 温度循环试验; 浸没及人工释放试验; c.d, 中国船拍工业总公司1 9 9 4 一 0 2 一 0 1 批准 1 9 9 4 一 0 8 一 D l 实施 C B 3 0 6 5 一9 4 e . 强度试验; f . 膜片性能试验; 9 . 性能试验。 3 . 2 试验内 容 3 . 2 . 1 外观及尺寸检查 释放装置应作外观及尺寸检查, 并符合图纸要求。 3 . 2 . 2 耐腐蚀试验 将释放装

5、置暴露于35士 3 的温度下, 在5 % 氯化钠溶液中 作盐雾试验, 持续16 o h试验后该释放 装置不应出现影响其效用的腐蚀。 3 . 2 . 3 温度循环试验 释放装置交替经受环境温度为一30及65的 循环试验, 按下述顺序重复10个循环。 a . 第一天, 完成一个s h , 65的高温过程; b . 同一夭将试样从高温室内 取出。 在常温下放置至次日; c . 第二天, 完成一个s h , 一30的低温过程; d . 同一天, 将试样从低温室内 取出, 在常温下放置至次日 。 试验后, 应无损坏现象及机械性质的损坏。 3 . 2 . 4 浸没及人工释放试验 3 . 2 . 4 . 1

6、 释放装置浸人水或注水的压力试验筒中. 通过施加一个等于救生筏存放筒浮力的负荷, 应在 不超过4 m的水深度下自 动释放。 3 . 2 . 4 . 2 将释放装置按正常位置布置在筏架上, 应能由 一人进行人工释放。 3 . 2 . 5 强度试验 将释放装置上连接舶缆系统的部件进行10k N的拉力试验; 其结果应符合2 . 1 , 3 条规定。 易断绳应 进行拉力试验, 其破断力应符合2 . 2 . 5 条要求. 3 . 2 . 6 膜片性能试验 3 . 2 . 6 . 1 试验数量: 2 块。 3 . 2 . 6 . 2 膜片耐寒试验 膜片在温度为一30、 曝露时间为30m in条件下向内、

7、外侧弯曲各1 8 。 。 , 反复3 次后膜片应无可见 的裂纹。 3 . 2 . 6 . 3 膜片耐热试验 膜片在65的温度下曝露7 天后膜片应无可见裂纹。 32 . 6 . 4 膜片表面耐油试验 膜片在温度为18一2 0 毛、 苯胺点为1 加士5 ; 闪点为2 40; 粘度在99时为10一2 5 cst 的矿物油 中每面浸渍3 h 后膜片应不发生起泡、 发粘、 裂纹等缺陷。 3 . 2 . 6 . 5 膜片耐海水试验 膜片在温度为18一20、 浓度为5 写氯化钠溶液中 浸渍7 天, 试验后应无起泡、 发粘、 可见裂纹等缺 陷。 3 . 2 . 6 . 6 膜片耐清洁剂试验 膜片在5 % 碱性

8、肥 皂水 溶液中 浸24h 后应无起泡、 发粘、 可见裂纹等缺陷。 3 , 2 . 7 性能试验 3 . 2 . 7 . 1 此项试验利用最大及最小的救生筏来进行, 如在最大与最小救生筏的乘员之间差额超过 25 人, 则应加选一中间乘员数字的救生筏来进行。 3 . 2 . 7 . 2 将救生筏、 释放装置及系索安装在台架上, 台架应有足够重量能使救生筏存放筒按下述情况 沉入水中: C B 3 0 6 5 一9 4 水平下沉; 静水压力 释放装置处 于上方, 倾斜4 5 。 , 然后1 o 00 ; 静水压力释 放装置处于下方, 倾斜4 50 , 然后1 00。 ; 纵向垂直下沉。 所有上述模拟

9、实船不同角度下沉, 救生筏的释放深度均不得超过4 m 。 氏阮么d. 3 . 2 . 7 . 3 4 . 1 检验规则 型式检验 4 . 1 . 1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 一般应进行型式检验: a . 新产品或老产品转厂生产的试制定型鉴定; b . 正常生产后, 如结构, 材料, 工艺有较大改变, 可能影响产品 性能时; c . 型式认可期满以后; d . 产品长期停产后, 恢复生产时; e . 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 f . 主管机关提出进行型式检验的要求时。 4 . 1 . 2 型式检验项目 及要求按表 1 。检验数量2 只。 表 1 序号项目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l 外观及

10、尺寸检查 按 2 . 1 . 1 条按3 . 2 . 1 条 2 耐腐蚀试验按 2 . 3 . 1 条按 3 . 2 . 2 条 3 温度循环试验 按 2 。 1 . 3 条按3 . 2 . 3 条 4 浸没及人工释放试验 按 2 . 1 . 2 条、 2 . 2 . 4 条按3 . 2 . 4 条 5 强度试验按21 . 3 条、 2 . 2 . 5 条按 325 条 6膜片技术性试验按 2 . 3 . 4 条按 3 . 2 . 6 条 7 性能试验按 21 . 2 条按3 . 2 . 7 . 2 条 4.2 出厂检验 4 . 2 门出厂检验包括: a . 制造厂质检部门自 检; b . 主

11、管机关抽检。 4 . 2 . 2 制造厂质检部门应对出厂产品进行下述检验: a . 抽样进行外观及尺寸检查; b . 抽样进行强度试验; c . 每只产品均应进行浸没及人工释放试验。 4 . 2 . 3 制造厂出厂的每批产品应由主管机关进行下述抽样检验: a . 外观及尺寸检查; b . 浸没及人工释放试验; c. 强度试验。 4 . 2 . 4 按表2 规定进行组批抽样。 C B 3 0 6 5 一 9 4 表 2 只 数 抽 检 数 1 0 1 5 0 0 1 0 4 . 2 . 5抽检时不合格的项目 应另取双倍数量进行复检, 复检后若仍不合格, 则该批均作为不合格处理。 5 . 个 标志、 包装和贮存 静水压力释放装置上应设有铭牌, 永久、 清晰地标明其型号、 制造日 期、 释放深度、 出厂编号、 主管 机关检验标志、 生产厂名称等。 经验收合格的产品 应进行包装, 并附有产品合格证及使用说明书。 静水压力释放装置应贮存在通风良 好、 远离热源的库房中, 以避免环境中 油、 酸、 碱等对膜片的接 5.25.3触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 全国 牺装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救生设备分技术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 广州造船厂归口。 本标准由中船总公司第七研究院七0四所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根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