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人教版生物选修三练习:5.1~5.2 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生态工程的实例和发展前景 Word版含解析.pdf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3650661 上传时间:2019-09-19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565.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人教版生物选修三练习:5.1~5.2 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生态工程的实例和发展前景 Word版含解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生物选修三练习:5.1~5.2 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生态工程的实例和发展前景 Word版含解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生物选修三练习:5.1~5.2 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生态工程的实例和发展前景 Word版含解析.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生物选修三练习:5.1~5.2 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生态工程的实例和发展前景 Word版含解析.pdf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人教版生物选修三练习:5.1~5.2 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生态工程的实例和发展前景 Word版含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人教版生物选修三练习:5.1~5.2 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生态工程的实例和发展前景 Word版含解析.pdf(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专题 5生态工程 5.15.2 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生态工程的实例和发展前景 课后篇课后篇巩固提升 基础知识巩固 1.下列不属于生态工程的是( ) A.沼气工程 B.桑基鱼塘 C.长江修建水电站 D.退耕还林还草 答案 C 2.下列关于小流域综合治理生态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工程的主要目的是治理小流域的水土流失问题 B.该生态工程运用了整体性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物质循环再生原理以及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 C.该生态工程针对不同的地形采取不同的措施 D.该生态工程做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统一 解析小流域水土流失比较严重,因此小流域治理模式应该运用生态工程的整体性原理、协调与平衡 原理

2、及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等,目的是治理小流域的水土流失问题,其中基本不涉及物质循环再生原 理。该生态工程要因地制宜针对不同地形采取不同措施,如“九子登科”的治理模式等。该生态工程 做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统一。 答案 B 3.下列关于生态农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生态农业实现了对能量和物质的多级利用 B.农田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比较低 C.生态农业使废物资源化,提高了能量的转化效率,减少了环境污染 D.生态学的基本原理是发展生态农业的主要理论基础 解析农田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少,结构单一,抵抗力稳定性较低,恢复力稳定性较高。 答案 B 4.下列关于生态工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生

3、态工程是生态学与工程学的结合 B.生态工程追求经济与生态效益的双赢 C.生态工程是无消耗、多效益的工程 D.应用物种多样性和物质循环再生的原理 解析生态工程是生态学与工程学的结合,A 项正确;生态工程追求经济与生态效益的双赢,B 项正确;生 态工程是少消耗、多效益的工程,C 项错误;生态工程应用物种多样性和物质循环再生的原理,D 项正 确。 答案 C 5.下列措施中不符合城市生态工程建设基本原理的是( ) A.城市规划,分区建设工业区、居住区、生态绿地等 B.大力推广“环境友好技术”和低污染清洁生产工艺 C.采用浮床工艺法等手段治理水污染 D.用法律手段严禁汽车上路,以及造纸厂、酒厂的生产,以

4、断绝污染的源头 答案 D 6.某草原牧区,在进行草场建设时,既注重不同牧草种类的搭配种植,又对单位面积内的放牧量做了一 定控制。这种做法体现了( ) A.“循环经济”的原则 B.低消耗、多效益的原则 C.物种多样性和协调与平衡原理 D.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系统 解析物种多样性和协调与平衡原理都是生态工程建设应当遵循的原理。进行牧区草场建设时,既要 考虑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复杂性,又要考虑生物与环境的协调与平衡,才能保证生态系统的稳定。 答案 C 7.下列有关矿区废弃地危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造成了土体、土壤和植被的破坏 B.阻碍植被的生长 C.可能产生严重的重金属污染 D.对现今生存的生物无多

5、大影响 解析随着工业的发展,采矿业对环境造成的破坏日渐严重,土体、土壤和植被乃至整个地区生态系统 被破坏,阻碍植被的生长等。规模巨大的采矿业,不仅会对土地景观造成巨大的影响,还可能产生严重 的重金属污染。 答案 D 8.“生物圈 2号”(模拟地球自然生态系统)生态工程实验历经 4 年多,最终以失败告终。与地球相比,下 列选项不属于两者的主要差别的是( ) A.能量来源不同 B.空间和资源有限 C.物质循环的深度和广度不同 D.自我调节能力不同 答案 A 9.下列不属于湿地生态恢复工程所采取的措施的是( ) A.点源和非点源污染控制 B.植物物种的引进种植 C.植被恢复和土壤微生物群落的重建 D

6、.建立缓冲带,尽可能依靠自然演替恢复其生态功能 答案 C 10.生态农业是一个在生态上自我维持的农业生产系统,其特点是在保持和改善系统内的生态平衡、 不对其周围环境造成明显改变的情况下,求得最大生产力和可持续发展。下列关于生态农业的叙述 正确的是( ) A.生态农业中食物链的营养级之间能量传递效率大幅度提高 B.生态农业比传统农业的恢复力稳定性高 C.生态农业设计的指导原则是能量的多级利用和物质的循环再生 D.生态农业属于人工生态系统,对病虫害一般采用化学防治的方法 解析生态农业中食物链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未改变,A 项错误;生态农业较传统农业的抵抗 力稳定性高,B 项错误;生态农业设计

7、的指导原则是能量的多级利用和物质的循环再生,C 项正确;生态 农业对病虫害一般采用生物防治的方法,D 项错误。 答案 C 能力素养提升 11.下列关于生态工程的理解,不合理的是( ) A.在我国“三北”防护林建设过程中始终遵循物种多样性原理,取得了巨大的生态效益 B.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应用了生态工程的整体性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等 C.在湿地周围建立缓冲带,可减少人类的干扰,使湿地依靠自然演替等机制恢复其生态功能 D.在对城市进行规划和布局时,要进行城市生态分区 解析我国“三北”防护林虽然取得了巨大的生态和经济效益,但是由于没有完全按照自然生态规律办 事,也产生了不少问题,例

8、如最初进行林带建设时,没有遵循物种多样性原理,单一种植了大片的樟子 松林,导致松毛虫肆虐,很多地方的樟子松因此奄奄一息。 答案 A 12.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根据这种关系,发展中国家应认识到( ) A.环境污染不可避免,只能采取“先污染,后治理”的策略 B.后工业化阶段环境问题会自行解决 C.环境保护至关重要,必须杜绝兴建大量排污的工业 D.可以提前采取措施减少或避免工业发展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 解析吸取西方发达国家发展过程中的一些经验教训,我们发展中国家就应少走弯路,避免出现“先污 染,后治理”的现象,应提前采取相应措施,减少或避免工业发展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 答案 D

9、 13.“四位一体”生态农业是我国北方典型的生态农业模式,它以沼气为纽带,将沼气池、猪禽舍、蔬菜 栽培与日光温室有机地组合在一起。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将牛粪、猪粪直接施入沼气池,可以为沼气池中的微生物生长提供物质和能量 B.建立该系统遵循的主要原理有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物种多样性原理等 C.蔬菜是该系统中的生产者,人、牛、猪等均为消费者,它们构成食物网 D.废弃物的再利用,提高了该系统中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解析将牛粪、猪粪直接施入沼气池,微生物可以将其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同时将能量多级利 用,A项正确。该生态系统将农业废弃物的转化、再生和资源化等综合起来,同时又增加了蔬菜

10、的种 植和猪、牛等家畜的饲养,遵循了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物种多样性原理等,B 项正确。蔬菜是该系统 中的生产者,人、猪和牛直接或间接取食生产者(蔬菜)。生产者和消费者构成了食物网或食物链,C 项正确。生态系统中各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不会改变的,D 项错误。 答案 D 14.下图是我国南京古泉生态农场以沼气为纽带,联动农作物种植、蚯蚓养殖、养鱼、养鸡、养鸭等 产业的物质循环利用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蘑菇房中的蘑菇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 。 (2)某同学据图写出一条捕食食物链:果树蚯蚓鸡,该食物链 (填“正确”或“不正确”)。 (3)利用沼气燃烧为鸡舍延长照明时间,提高产蛋率;利

11、用性外激素诱捕果园中的害虫。这些实例体现 了生态系统的 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4)与森林相比,果园的抵抗力稳定性 (填“高”或“低”),原因 是 。 (5)此生态农业与传统农业相比,明显的优势有 和 。 (6)假设下图是建成生态农场前的部分物质循环示意图,请画出与该图对应的能量流动图解。 解析(1)蘑菇不能利用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其利用的是有机质,属于分解者。(2)蚯蚓属于分解者,不参 与捕食食物链的构成。(3)光照、性外激素分别为物理、化学信息,这是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具 体应用。(4)与森林相比,果园中的生物种类少,营养结构简单,其抵抗力稳定性低。(5)生态农业的优 点在于实现了能量的多

12、级利用、物质的循环再生,从而降低了污染。(6)注意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性特 点。 答案(1)分解者 (2)不正确 (3)信息传递 (4)低 生物种类少,营养结构简单 (5)实现了能量多级利用 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或实现了废物资源化等)(顺序可以颠倒,答出两 点即可) (6) 15.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党的十八大报告第一次提出“美丽 中国”的全新概念。下图为某一生态农业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题干中提到“生态系统退化”,其退化的原因 有 。(写出两点即可) (2)图中所示的生态系统遵循了 等原理。(写出两点) (3)若要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

13、性,设计该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时,可根据生态系统中生物种 群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原理,科学地向生态系统中增加 。 (4)该农业生态系统方案的优点是 。 解析(1)由题干可知,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导致生态系统退化,因此,不难推知导致生态系统 退化的原因主要有植被的破坏与减少、环境污染、土壤贫瘠化、土地荒漠化等。(2)由题图不难看 出,该生态系统充分体现了物质循环再生原理和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原理等。(3)若要提高农业生态 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必须提高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要想提高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复杂程 度,就必须增加生物的种类,在增加生物种类的同时还要避免生物入侵,防止生态系统遭到破坏。(4)该 农业生态系统方案的设计,使生态系统的废物资源化,使能量最大限度地得到了利用,使能量朝着有利 于人类的方向流动。 答案(1)植被的破坏与减少、环境污染、土壤贫瘠化、土地荒漠化等(答其中两个或答其他两个合理 答案亦可) (2)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原理 (3)生物种类 (4)能量最大限度地得到了利用,使能量朝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流动(或能够减少化肥的使用,从 而减少环境污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