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东昌湖富营养化特点及控制对策研究.docx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175677 上传时间:2021-02-05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4.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聊城东昌湖富营养化特点及控制对策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聊城东昌湖富营养化特点及控制对策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聊城东昌湖富营养化特点及控制对策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聊城东昌湖富营养化特点及控制对策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聊城东昌湖富营养化特点及控制对策研究.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聊城东昌湖富营养化特点及控制对策研究摘要:近年来,由于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和认识上的不足,造成大量的氮磷营养物流失到水中,加速了水环境中氮磷营养物的积累,从而使湖泊富营养化进程加速。通过比较国外在管理和控制氮磷非点源污染方面的经验,以及对东昌湖富营养化的成因、污染现状及污染特点分析,提出我国治理湖泊富营养化的对策建议,对于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关键词:近年来,由于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和认识上的不足,造成大量的氮磷营养物流失到水中,加速了水环境中氮磷营养物的积累,从而使湖泊富营养化进程加速。通过比较国外在管理和控制氮磷非点源污染方面的经验,以及对东昌湖富营养化的成因、污染现状及污染特点

2、分析,提出我国治理湖?引言 近年来,湖泊富营养化已成为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的环境问题,从20世纪30年代首次发现富营养化现象到现在,全世界已有30%-40%的湖泊和水库受到不同程度富营养化的影响。由于研究起步较晚,而且我国湖泊环境非常脆弱,湖泊的营养物资来源广,背景浓度高,加速了富营养化进程,一部分湖泊污染严重,并不时爆发水华现象。湖泊富营养化湖泊的治理成为当前环境治理的一个热点和难点问题。 1.水体富营养化概述 富营养化一般分为天然富营养化和人为富营养化两种,就是指氮、磷等无机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湖泊、海湾等相对封闭、水流缓慢的水体,引起藻类和其他浮游植物大量繁殖,水体溶解氧含量下降,水质恶化,鱼

3、类及其他水生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1】。富营养化虽是一个自然过程,但人类的活动可能会加速这一过程,这种情况下的富营养化称为人为富营养化。目前,大多数水体的富营养化是由于人类活动产生的大量含氮、磷生活污水、工业废水以及农田排水进入水体,致使水体中营养物质严重高于自然状态,促使自养性生物(浮游藻类)旺盛生长所引起的。 2.富营养化的污染效应及危害 富营养化是湖泊等天然水体面临的最为严重的环境问题,它通过促使水生生态系统中藻类以及其他水生生物异常繁殖,经一系列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最终导致水质恶化、水生生物生理受阻、水生生物群落结构改变、水生生态系统结构破坏和功能受损等一系列连锁效应,从而影响水资源的

4、利用,给饮用、工农业供水、水产养殖、旅游以及水上运输等带来巨大损失,并对人体健康构成危害【2】。 3.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外研究学者通过一系列研究,提出对尚未形成富营养化湖泊,应以预防为主,对已产生富营养化的湖泊,应采取综合治理措施。概括起来,治理措施大体包括以下几种: (1)控制外源性营养物质的输入。水体过量营养物质荷的输入和积累无疑是造成水华的主要原因。目前主要措施有废污水迁移、氧化塘技术、生物除磷、水栽生物过滤法等。 (2)水体中营养物质的治理。对于已成为富营养化的湖泊与水库,不仅要考虑外源污染的输入,还要考虑去除内源营养物质,主要措施有深水曝气、湖水中磷的惰化沉淀和底质封闭等。 (3)

5、水体中藻类的治理。在藻类大量繁殖形成水华后,针对藻类采用不同物理及化学措施将其消灭。一般方法有直接过滤除藻、气浮除藻、化学药剂除藻、机械除藻、微生物制剂除藻等。 4.东昌湖富营养化的污染现状及原因分析 4.1聊城东昌湖富营养化的原因分析 4.1.1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增加了湖泊中磷的含量 研究证明,氮、磷是形成富营养化的限制物质,其中磷是多数湖泊形成富营养化的最关键的限制物质【3】。东昌湖周围人口平均密度较大,生活污水任意排放对湖泊的污染不可忽视,其中洗涤剂所含的磷是造成湖泊富营养化的主要因素。 4.1.2不可忽视的工业污染和旅游污染 水资源充足的地方往往适合发展工业,但是现在的工业排污达标率低

6、,大部分污水未经处理就直接排入湖泊,严重污染了水体。此外,但旅游业的发展也加速了湖泊富营养化的进程。 4.1.3水产养殖业的发展造成湖泊富营养化 由于水产养殖业大量投放饲料,过量的饲料滞留在湖水中使湖水富营养化加剧。据测定,东昌湖的湖底淤积饲料及水生物排泄深达1m,即使停止水产养殖,水中的氮磷至少需要50年才能消耗完。 4.1.4底泥中营养盐释放对湖泊富营养化的作用 来自各种途径的营养盐经过一系列湖泊物理、化学及生物化学作用,其中一部分沉积到湖泊底部,成为湖泊营养盐的内负荷。当湖泊的外部污染源受到控制以后,由于沉积物中营养盐内负荷的存在和释放,湖泊仍然可发生富营养化,甚至出现“水华”。 5.东

7、昌湖富营养化的防治对策 在总结了各国和地区在治理湖泊富营养化过程中所积累的政策、法律、经济、技术等方面的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以下促进东昌湖富营养化治理的对策建议。 5.1控制氮磷的污染 氮的来源不但多,而且水体在生物和微生物的作用下有复氮的能力,因此国外进行湖泊富营养化防治时多以控制磷的输入为重点。如美国、加拿大、日本及西欧国家根据各国水体富营养化程度,分别提出了地区性的“禁用或限用”含磷洗涤用品的政策、法规,在一些地区已经有效的控制了地表水中磷浓度【4】。聊城市通过对销售含磷洗衣粉的商家进行申报登记,开展宣传教育工作,大力推广无磷洗衣粉。 5.2加强环境管理,减少排污量 加强对东昌湖水化学环境

8、与大气物理状况、浮游植物种类、叶绿素等的监测,及时掌握湖泊有机污染状况和营养盐的变化趋势。同时,从污染物“排放浓度”控制转向“排放总量”控制,严格实行关、停、并、转,对新建项目要严格把关和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 5.3利用生物调控,恢复湖泊生态系统 生物调控作为控制营养盐的一种替代技术,主要通过重建生物群落,减少藻类生物量,提高生物多样性来达到生物调控目的。如增加食鱼性鱼类或减少食浮游动物或食底栖动物的鱼类,保证有充分的浮游动物来控制藻类,或直接利用“食藻鱼”控制蓝藻水华【5】。在东昌湖中养殖水葫芦、凤眼莲、水花生等,除直接吸收氮、磷外,还由于其覆盖水面,使下层光照减弱,同时又吸收了营养物资

9、并与藻类竞争,抑制藻类生长,防治发生富营养化。 5.4去除底泥中的营养盐,控制内源污染 控制底泥营养盐的释放,主要从两方面考虑:一是覆盖湖泊底部淤泥,二是疏浚底泥。用塑料薄膜或颗粒材料覆盖湖底的淤泥,可防止沉积物-水界面的营养盐释放。底泥疏浚主要是去除沉积物中所含的污染物,清除污染水体的内源,减少底泥污染物向水体释放。 6.结语 我国湖泊的富营养化治理任重道远,它的状况不仅取决于营养物资来源的丰富程度还取决于湖泊本身的形态,所在流域特性和气象、水文条件等环境因素以及因素间的相互关系。在制定湖泊合理的治理方法时,必须根据湖泊所处的地理、地质与地形条件,并结合当地的水文、气候因素,对湖泊的污染来源

10、、污染程度作出合理的判断,提出科学合理的湖泊的综合整治方案。因此,以东昌湖为例,从富营养化状态变化的条件、过程等方面着手,从而研究富营养化的发生机制与控制对策,为我国富营养化防治提供了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刘陪桐,薛纪渝,王华东环境学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2】陈水勇,吴振明,俞伟波等水体富营养化的形成、危害和防治环境科学与技术,1999(2):1115 【3】韩菲,陈永灿,刘昭伟湖泊及水库富营养化模型研究综述水科学进展,2003,14(6):785791 【4】舒金华,黄文钰,高锡芸等发达国家禁用(限用)含磷洗衣粉的措施湖泊科学,1998,10(1):9096 【5】T H Donnelly,et al Algal blooms in the Daring-Barwon river,Australia, Water,Air and Soil Pollution,1997,48749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