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Z 860.1-2004 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 第 1部分:概论.pdf.pdf

上传人:小小飞 文档编号:3654384 上传时间:2019-09-19 格式:PDF 页数:28 大小:985.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DL-Z 860.1-2004 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 第 1部分:概论.pdf.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DL-Z 860.1-2004 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 第 1部分:概论.pdf.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DL-Z 860.1-2004 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 第 1部分:概论.pdf.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DL-Z 860.1-2004 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 第 1部分:概论.pdf.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DL-Z 860.1-2004 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 第 1部分:概论.pdf.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DL-Z 860.1-2004 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 第 1部分:概论.pdf.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L-Z 860.1-2004 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 第 1部分:概论.pdf.pdf(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I CS 2 7 . 1 00 F 21 备 案号 :1 4 61 0 - 2 0 0 4 R I L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 DL / Z 8 6 0 . 1一 2 0 0 4 / I EC 6 1 8 50 - 1: 20 0 3 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 第 1 部分:概论 C o mmu n i c a t i o n n e t w o r k s a n d s y s t e ms i n s u b s t a t i o n s P a r t 1 : I n t r o d u c t i o n a n d o v e r v i e w ( I E C

2、6 1 8 5 0 - 1 : 2 0 0 3 , I D T 2 0 0 4 - 1 0 - 2 0 发布 2 0 0 5 - 0 4 - 0 1 实施 中华人 民共和 国国家发展 和改革委员会 发布 DL / Z 8 6 0 一2 0 0 4 目次 前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 I I 1 范围 , , , 一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4 目的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 . . . . 4 5 历史 , , , , , , 一4 6 制 定一 个 适 用 标 准的 方 法 。 5 6 . 1 概述 。 5 6 . 2 功能和逻辑节点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 6 . 3 变电站拓扑结构, , , 甲 , , - , , , , , , , , , , , 一8 6 .4 动态情况 , , , , 8 6 . 5 物理通信系统的 要求 9 7 如

5、 何 适 应 通 信技 术 的 迅 速 发 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 “ 9 7 . 1 通信和应用独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9 7 . 2 数据建模和服务 。 。 , , , , 一1 0 8 一般系统概貌 。 1 1 8 . 1 原因 , 。 1 1 8 .2 工

6、程工具和参数 4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1 8 . 3 变电站自 动化系统配置语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2 8 .4 质量和寿命周期的管理 , , , 1 2 8 .5 一般要求 。 。 1 2 9 一

7、致性测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3 1 0 标准系列的结构和内 容 - , , , , 一 二 . . 1 3 附录A ( 资料性附录)变电站和通信总线结构的类型 , 巧 附录 B ( 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系列 ( I E C 6 1 8 5 0 )中的参考文件 . . . . . . . . . . . . . . . . . . .

8、.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4 DL / Z 8 6 0 一2 0 0 4 , 山J , 月 11舀 国际电 工委员会T C 5 7 制定了 变电 站通信网络 和系统系列标准, 该标准为 基于 通用网络通信平 台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唯一国际标准。该系列标准具有一系列特点和优点:分层的智能电子设备和变 电站 自动化系统;根据电力系统生产过程的特点,制定了满足实时信息和其他信息传输要求的服务模 型;采用抽象通信服务接口、特定通信服务映射以适应网络技术迅猛发展的要求:采用对象建模技术, 面向设备建模和 自我描述以适应应用功能

9、的需要和发展,满足应用开放互操作性要求;快速传输变化 值;采用配置语言,配各配置工具,在信息源定义数据和数据属性:定义和传输元数据,扩充数据和 设备管理功能; 传输采样测量值等。并制定了 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总体要求、系统和工程管理、一 致性测试等标准。迅速将此国际标准转化为电力行业标准,并贯彻执行,此举将提高我国变电站自动 化水平,促进 自 动化技术的发展,实现互操作性。 本部分是 D UT 8 6 0( 变电 站通信网络和系统) 系列 标准的一部分, 本部分出 版时,下述标准也将 成为 D L / T 8 6 0标准的一部分。D UT 8 6 0 系列标准是: D L / Z 8 6 0

10、. 1 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第 1 部分:概论 D UT 8 6 0 . 2 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第 2部分:术语 D L / T 8 6 0 . 3 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第3 部分:总体要求 D UT 8 6 0 .4 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第4部分:系统和项目管理 D U T 8 6 0 .5 变电站通信网 络和系 统第5 部分:功能和设备模型的通信要求 DUT 8 6 0 .6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第6部分:与变电站有关的I E D的通信配置描述语言 D UT 8 6 0 .7 1 变电 站通信网络和系统 第7 - 1 部分:变电 站和馈线设备基本通信结构原理和 模型 D UT 8 6 0

11、.7 2 变电站通信网 络和系统 第 7 - 2 部分:变电 站和馈线设各的 基本通信结构 抽象通信 服务接 口 ( AC S D D UT 8 6 0 .7 3 变电 站通信网络和系统 第7 - 3 部分:变电站和馈线设备基本通信结构公用数据 类 D UT 8 6 0 . 7 4变电站通信网 络和系统第7 - 4 部分:变电 站和馈线设备的基本通信结构 兼容的 逻 辑节点类和数据类 D L / T 8 6 0 .8 1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第 8 - 1部分:特定通信服务映射 ( S C S M)映射到 MMS ( I S O / I E C 9 5 0 6第2部分)和 I S O / I E

12、 C 8 8 0 2 - 3 D UT 8 6 0 . 9 1 变电 站通信网络和系统 第 9 - 1 部分: 特定通信服务映射 ( S C S M) 通过串 行单方向 多点共线点对点链路传输采样测量值 D UT 8 6 0 .9 2 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第 9 - 2 部分: 特定通信服务映射( S C S M) 通过I S O / I E C 8 8 0 2 . 3 传输采样测量值 D UT 8 6 0 . 1 0 变电 站通信网络和系统 第 1 0 部分: 一致性测试 本部分等同采用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 I E C 6 1 8 5 0 - 1 : 2 0 0 3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第 1

13、部分:概 论 。 本部分的附录A、附录 B是资料性附录。 本部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电力系统控制及其通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并负责解释。 本部分由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负责起草,国家电网公司电力 自动化研究院、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参加起草。 本部分卞要起草人:谭文恕、曹冬明、李泽、杨秋恒。 DL / Z 8 6 0 一2 0 0 4 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 第1 部分:概论 范围 本部分适用于变电站 自 动化系统,它定义了变电站内智能电子设各之间的通信和相关的系统要求。 本部分介绍和概述了本标准系列,它引用了本标准系列其他部分的文字内容和图。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

14、通过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 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 ( 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 各方, 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 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D L / T 6 6 7远动设备和系统第 5部分:传输规约第 1 0 3篇:继电保护设备信息接口配套标准 ( id t I E C 6 0 8 7 0 - 5 - 1 0 3 : 1 9 9 7) D I- 1 T 8 6 0 . 3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第 3 部分:总体要求 ( id t I E C 6 1 8 5 0 - 3 : 2 0

15、 0 2 ) D L / T 8 6 0 . 5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第 5 部分:功能和设备模型的通信要求 ( i d t I E C 6 1 8 5 0 - 5 ) D U T 8 6 0 .7 1 变电 站通信网络和系统 第7 - 1 部分:变电站和馈线设备的基本通信结构 原理和模 型 ( id t I E C 6 1 8 5 0 - 7 - 1 ) D U T 8 6 0 .7 2变电 站通信网络和系统 第7 - 2 部分:变电站和馈线设备的基本通信结构 抽象通信 服务接口 ( A C S I ) ( id t I E C6 1 8 5 0 - 7 - 2 ) D U T 8 6 0 .

16、7 3变电 站通信网络和系统 第7 - 3 部分:变电 站和馈线设备的基本通信结构公用数据 类 ( i d t I E C 6 1 8 5 0 - 7 - 3 ) D U T 8 6 0 .7 4变电 站通信网 络和系统 第7 - 4 部分: 变电 站和馈线设各的基本通信结构 兼容的 逻 辑节点 类和数据类 ( i d t I E C 6 1 8 5 0 - 7 - 4 ) I S O 9 0 0 1 , 2 0 0 1 质量管理系统要求 I E E E S t d C 3 7 .2 - 1 9 9 6电 力系统设各功能序号和接点符号 I E E E S t d 1 0 0 - 1 9 9 6

17、 , I E E E电 气和电子名词的标准字典 I E E E - S A T R 1 5 5 0 - 1 9 9 9公用事业通信体系( U C A ) 第2 . 0 版 第4 部分; 变电站和馈线设各U C A通 用对象模型 ( G O MS F E ) 3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3 . , 术语和定义 本部分采用了下述定义: 3 . 1 . 1 抽象通信服务接口 ( A C S I ) 一种虚拟接口,它为智能电子设备提供了 抽象通信服务,例如连接、变量访问、非请求数据传输 报告、设备控制以及文件传输服务,和所采用的实际通信栈和协议集独立。 3 . 1 . 2 间隔 b a y 变电站由具有一

18、些公共功能的紧密连接的子部分组成,例如介于进线或出线与母线之间的断路器; 1 DL / Z 8 6 0 一2 0 0 4 带断路器和相关的隔离开关和接地开关的母联;( 代表两种电压等级的)两条母线之间带开关设备的变 压 器 等 。 间 隔 的 概 念 可 适 用 于 1 生 断 路 器 和 环 形 母 线 变 电 站 配 置 , 将 一 次 断 路 器 和 相 关 的 设 备 组 成 一 个 2 虚拟间隔。这些间隔组成受保护的电力系统子集,例如变压器或者线路终端,它的开关设备的控制有 一些共同的限制,诸如联锁和己定义的操作顺序。这些子部分的标识对于维修 ( 哪些部分同时断开对 变电站其余部分的

19、影响最小)或扩充设计 ( 如果一个新的线路将要投运,需要增加的部分)非常重要, 这些子部分被称为间隔,由通用名称为 “ 间隔控制器”的设备进行管理,又称为 “ 间隔继电保护”的 继电保护系统。 间隔的 概念 在全世界并不通用,间隔层代表一个在变电站层之下的另外的 一个控制层。 3 . 1 . 3 数据对象 d a t a 咧 e c t 代表特定信息,例如状态或者测量值的逻辑节点对象的一部分。从面向对象的观点来看,数据对 象是数据对象类的实例。数据对象通常作为交换对象,例如它们是数据结构。 3 . 1 . 4 设备d e v i c e 为一个目 的服务或者完成一个功能而设计的一个机械装置或者

20、装置 ( e q u i p m e n t )的一部分称为设 备;例如开关、 继电器或者变电 站计算机 I E E E S t d 1 0 0 1 9 9 6 1 . 3 . 1 . 5 功能f u n c t i o n s 由 变电站自 动化系统即由应用功能所完成的 任务。 通常,功能与其他功能交换数据。其细节和所 考虑的功能密切相关。由智能电子设备 ( 物理设备)实现功能。功能可分成许多部分,常驻在不同智 能电 子设各内,彼此之间通信 ( 分布式功能) ,并和其他功能之间进行通信。 这些进行通信功能的部分 称为逻辑节点。 在本标准系列中,功能的分解或者它们分解的细度仅受通信性能制约。因

21、此,所有功能由交换数 据的这些逻辑节点所组成。 3 . 1 . 6 智能电子设备 I n t e l l i g e n t E l e c t ron i c D e v i c e ( I E D ) 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协调工作的设备,它具有从或到一个外部源接受和发送数据月 空 制 ( 例如电子 式多功能表计、数字继电保护、控制器)的能力。 3 . 1 . 7 互换性I n t e r c h a n g e a b i l i ty 不用改变系统内的其他元件,用一个制造厂提供的设备代替另一个制造厂提供的设备的能力。 3 . 1 . 8 互操作性 I n t e ro p e r a b

22、i li ty 一个制造厂或不同制造厂提供的两个或多个 I E D 交换信息和使用这些信息正确执行特定功能的能 力 3 . 1 . 9 逻辑节点 L o g i c a l N o d e s ( L N ) 逻辑节点是交换数据功能的最小部分。 L N是由它的数据和方法所定义的对象。 3 . 1 . 1 0 开放协议 。 p e n p r o t o c o l 协议,其栈是标准化的或是公开可得到的。 DL / Z 8 6 0 一2 0 0 4 3 . 1 . 1 1 物理设备 P h y s i c a l D e v i c e ( P D ) 和本标准系列的智能电子设备等效。 3 .

23、1 . 1 2 通信信息片 ( P I C O M ) 信息传输的描述,通信信息片 ( P ie c e o f I n f o r m a t i o n f o r C O Mm u n i c a t i o n )是在给定逻辑连接,具有 给定的通信属性的两个逻辑节点之间信息传输的描述,它也包含所传输的信息和要求属性,例如性能。 它不代表在通信网 络上交换数据的实际结构和格式。采纳国际大电网会议 ( C I G R E 3 4 .0 3 )工作组的通 信信息片 ( P I C O M)方法。 3 . 1 . 1 3 协议p r o t o c o l 一组规则,它决定在达到和执行通信的功

24、能单元的行为。 3 . 1 . 1 4 自 我描述 s e l f - d e s c r i p t i o n 设备包含它的 配置方面的信息。 这些信息的 表示必需标准化, 并且 ( 在这个标准系列范围内) 通 过通信可以访问 3 . 1 . 1 5 系统 s y s t e m 在本标准系列的范围内,除非特别指定,系统通常指变电站 自 动化系统。 3 . 1 . 1 6 特定通信服务映射 S p e c i fi c 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 S e r v i c e M a p p in g ( S C S M ) 一个标准规则,它提供了抽象通信服务接口服务

25、和对象对特定应用协议2 通信协议集的具体映射。 为达到互操作性,应使协议集和标准化映射 ( S C S M)的数量尽量少。特殊的应用范畴例如 “ 站总 线”和 “ 过程总线” 可能形成多 个映射。 然而,对于每一个选用的 特定协议栈, 规定仅有一个 S C S M 和一个协议。 S C S M详细描述将抽象服务到AC S I中规定的单个服务、或者服务序列的映射。另外,S C S M 详细 描述将A C S I 对象映 射到应用协议所支持的 对象。 在本标准系列的D L / T 8 6 0 .8 x . D L / T 8 6 0 . 9 x 中规定S C S M. 3 . 2 缩略语 ( A

26、b b r e v i a t io n s ) A C S I A b s t r a c t 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 S e r v i c e I n t e r f a c e抽象通信服务接口 A I S A i r I n s u l a t e d S w i t c h g e a r 空气绝缘开关 C B C i r c u i t B r e a k e r断路器 C D C C o m mo n Da t a C la s s公用数据类 D O D a t a O b j e c t 数据对象 E MC E l e c t r o m a g n

27、 e t i c C o m p a b i l i ty 电 磁兼容性 G O M S F E G e n e r i c O b j e c t M o d e l s f o r S u b s t a t i o n a n d F e e d e r E q u i p m e n t 变电 站 和 馈 线 设 备 通 用 对 象模型 G I S G a s I n s u l a t e d S w i t c h g e a r 气体绝缘开关 I E D I n t e l l i g e n t E l e c t ro n i c D e v i c e智能电 子设备 L N

28、 L o g i c a l N o d e逻辑节点 P D P h y s i c a l D e v i c e物理设各 P I C O M P i e c e o f I n f o r m a t i o n f o r C O Mm u n i c a f io n通信信息片 S A S u b s t a t i o n A u t o m a ti o n变电站自动化 DL / Z 8 6 0 .1一2 0 0 4 S AS S CS M S u b s t a t i o n A u t o m a t i o n S y s t e m变电 站自 动化系统 S p e c i

29、 f i c C o m m u n ic a t i o n S e r v i c e Ma p p i n g特定通信服务映射 4 目的 由于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强劲的发展,导致了先进的、快速的、功能强的微型处理器的出现,才 有变电 站自 动化系统实现的可能性。这个结果引 起了 变电站二次 设备从电子一 机械设各向 数字设备的发 展。反过来又提供了采用一些智能电子设备去完成所要求的功能 ( 继电保护、当地和远方监视和控制 等) ,来实现变电站 自动化系统的可能性。自然,提出了在智能电子设备之间高效通信的要求,特别是 标准协议的要求。到目前为止,许多制造厂采用各自特定的专用通信协议,但是采用

30、不同的制造厂的 智能电子设备时要求复杂的、高费用的协议转换。 工业实践经验表明,已出现制定标准通信协议的强烈需求及其机遇,以支持不同制造厂生产的智 能电子设备具有互操作性。互操作性是指例如能够工作在同一个网络上或者通信通路上共享信息和命 令的能力。智能电子设备的互换性,指由一个制造厂供应的设备可以用另一个制造厂供应的设备所代 替,而不用改变系统中的其他元件。互换性超出了本标准系列的范围。互操作性是电力公司、设备制 造厂和标准化组织的共同目 标。事实上,近年来许多国家和国际研究单位开展积极活动去达到这个目 的 ( 见附录 B ) o 变电 站自 动化标准化的目的是制定一个满足功能和性能要求的通信

31、标准,并能够支持将来技术的 发展。从实际利益出发,必须在智能电子设备制造厂和用户之间,就在这些设备间能够 自由的交换信 息达成一致。 通信标准必须支持变电站运行功能。因此标准应考虑运行要求,本标准的目的既不是对在变电站 运行的功能进行标准化,或对功能以任何方式进行限制,也不对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内的功能分配进行 标准化。对应用功能进行标识和描述是为了定义它们的通信要求 ( 例如被交换的数据总量、交换时间 约束 等等) 。通信协议标准将最大限度地使用现有的标准和共同 接受的 通信原理。 标准将保证下述特性: 全部通信协议集基于已有的 I E C / I E E E /I S O / OS I 可用的

32、通信标准的基础上; 采用的协议是开放的并支持设备自我描述,以达到增加新功能的可能性: 标准将基于电力工业的相关需求的数据对象; 通信的语法和语义将基于采用电力系统相关的共同数据对象; 通信标准将考虑到变电 站是电 力系统的一个节点,即 变电站自 动化系统是整个电力控制系统 的一个单元。 5 历史 从 1 9 9 4 年开始,I E C T C S 7“ 变电站控制和继电保护接口”临时工作组提出制定变电站 自 动化系统 通信标准的建议。采纳由各国家委员会提出的下述建议: 制定关于功能体系、通信结构和一般要求的标准; 制定关于在单元 ( 间隔)层和变电站层之内和之间的通信标准; 伟 定关于过程层和

33、单元 ( 间隔)层之内和之间的通信标准; 制定关于继电保护信息接口配套标准。 临时工作组制定了继电 保护设备信息接口 配套标准I E C 6 0 8 7 0 - 5 - 1 0 3 ( D L / C 6 6 7 ) ,并己 出版。 图1 所示为变电站自 动化系统的 通信接口 的一般结构。 功能块之间接口并不代表物理设各的物理接口,它们是 “ 逻辑接口 , ,即它们是独立于实际通信系统。 图 1所示为 I E C各个委员会负责制定相关设备的标准;这些委员会必须密切合作,为了保证密切 合作所提到的委员会派专家参加、负责制定I E C 6 1 8 5 0 标准系列的工作组。 DL / Z 8 6

34、0 一2 0 0 4 注:逻辑接口2( 远方保护)和远方控制中心 ( N C C)接口超出本标准系列的范围 图 1 S A S的逻辑接口 6 制定一个适用标准的方法 6 . 1 概述 采用如下三种方法制定一个适用标准:功能分解、数据流和信息建模。 功能分解是为了理解分布功能组件间的逻辑关系,并用描述功能、子功能和功能接口的逻辑节点 表示 。 数据流是为了理解通信接 口,通信接口应支持分布功能的组件间交换信息和功能性能要求。 信息建模用于定义信息交换的抽象语义和语法,并用数据对象类和类型、属性、抽象对象方法 ( 服 务)和它们之间关系表示。 6 . 2 功能和逻辑节点 标准的目的是规定各项要求,

35、并提供一个框架以达到由不同供应商提供的智能电子设备 ( I E D)的 互操作性。 分配到智能电子设备和控制层的功能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它和可用性要求、性能要求、价格约束、 技术水平、 公司策略等密切相关。因此标准应支持功能的自 由分配口 为了使 功能自由 分配给智能电 子设备,由 不同 供应商提供的 设备 ( 物理设备) ,并常驻在设备的功 能之间应具有互操作性。功能分成由不同智能电子设各实现的许多部分,这些部分之间彼此通信 ( 分 布式功能) ,称为逻辑节点的这些部分的通信性能必需支持智能电子设备所要求的互操作性。 变电站自 动化系统的功能是控制和监视,以及一次设备和电网的继电 保护和监视。

36、其他 ( 系统) 功能是和系统本身有关的, 例如通信的监视。 功能分成三层:变电站层、间隔层、过程层。 图 1 所示的S A S逻辑接口 表达得不够充分,没有站层功能间以及不同 间隔功能间的 逻辑 接口 ,因 此设计了一 个新的包含更多的逻辑接口结构。 图 2为变电 站自 动化系列接口 模型,即本标准系列的基 础。 DL / Z 8 6 0 一2 0 0 4 远 方控制( N C C ) 技 术服 务 变 电 站层 间 隔 / 单元 层 远方 呆 护 过程 层 Z a,5 一 asit,23o #h?7ckF1 一 C 卜 于一高 压设备-毛 卜,产一 注:接口的序号用在本标准系列的其他部分,

37、采用的记法没有其他意义 图2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接口模型 图2各接口的意义: I F I : 在间隔层和变电 站层之间交换保护数据: I F 2 :在间隔层和远方保护之间交换保护数据 ( 超出本标准系列范围) ; I F 3 :在间隔层内 交换数据; I F 4 :在过程层和间隔 层之间C T 和V T 瞬时数 据交换 ( 例如采样值) : I F 5 :在过程层和间隔 层之间交换控制数据; I F 6 :在间隔层和变电站层之间交换控制数据; I F 7 :在变电 站层和远方工程师工作站之间交换数据; I F 8 :在间隔层之间直接交换数据,特别是快速功能 ( 例如联锁) ; I F 9 :在变

38、电站层之间交换数据; I F l O :在 变电站层和控制中心之间交换控制数据 ( 超出本标准范围) 。 变电 站自 动化系统设备可物理地安装在不同 功能 ( 站、间隔、过程) 层。即图2 的物理解释。 注:在通信环境 厂 功能分布可采用广域网、局域网、过程总线技术实现。功能不受单一通信技术的约束, 过程层设备典型的为远方 1 / O.智能传感器和执行器 ( 见图2 ) 0 间隔层设各由每个间隔的控制、保护或监视单元组成。 变电站 层设备由 带数据库的计算机、操作员 工作台、远方通信接口 等组成。 为了达到上述标准化的目的,所有变电站自 动化系统的己知功能被标识并分成为许多子功能 ( 逻 辑节点) 。逻辑节点常驻在不同设备内和不同层内。图 3所示功能、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