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G化工标准-HGT3425-2002.pdf

上传人:小小飞 文档编号:3657362 上传时间:2019-09-19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183.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HG化工标准-HGT3425-2002.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HG化工标准-HGT3425-2002.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HG化工标准-HGT3425-2002.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HG化工标准-HGT3425-2002.pdf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HG化工标准-HGT3425-2002.pdf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HG化工标准-HGT3425-2002.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HG化工标准-HGT3425-2002.pdf(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I C S 7 1 . 1 0 0 . 0 1 ; 8 7 . 0 6 0 . 1 0 G 5 7 HG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化 工 行 业 标 准 染料 ( 2 0 0 2 ) 2 0 0 2 一 0 9 一 2 8发布 2 0 0 3 一 0 6 一 01实施 中 华 少 味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经 济 贸 易 委 员 会 发布 备案号 : 1 0 9 8 1 -2 0 0 2 HG/ T 3 4 2 5 - 2 0 0 2 前言 本标准是对推荐性化工行业标准 HG / T 3 4 2 5 -1 9 8 9 反应艳黄 K- 4 G I( 活性嫩黄 K - 6 G ) 修订 而成

2、 。 本标准与 HG / T 3 4 2 5 -1 9 8 9的主要技术差异: 调整了部分试验方法。把印花法统一调整为轧染法。 增加了结构式、 分子式、 相对分子质量。 把剂型和外观指标合并为外观。 取消了水解染料与标样相对含量指标。 细度指标从小于等于 1 0 %调整为小于等于 5 . 。 %。 把印花固色率指标调整为( 轧染) 固色率, 其试验方法相应调整。 把印花色牢度更改为( 轧染) 色牢度, 其技术指标也相应调整。 溶解度测定采用 G B / T 3 6 7 1 . 1 方法, 其指标相应作了调整。 把氯浸色牢度指标更正为耐氯化水色牢度, 熨烫色牢度更正为耐热压色牢度。 调整了耐洗、

3、 耐汗渍、 耐氯化水色牢度中的部分指标。取消了耐热压色牢度指标中的“ 立即” 评 样指标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 起, 同时代替 HG / T 3 4 2 5 -1 9 8 9 0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染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 沈阳化工研究院 本标准 主要起 草人 : 王勇 。 本标准于 1 9 7 5 年首次发布为化工部部颁标准 HG 2 -8 0 7 -1 9 7 5 , 1 9 8 9年第一次修订并调整为专 业标准 Z B G5 7 0 1 5 -1 9 8 9 , 1 9 9 9 年调整为推荐性化工行业标准, 并重新编号为 HG / T 3

4、4 2 5 -1 9 8 9 0 本标准由全国染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 中华人民共和 国化工行业标 准 HG/ T 3 4 2 5 -2 0 0 2 反应艳黄 K- 4 G L 代替 HG/ T 3 4 2 5 -1 9 8 9 R e a c t i v e b r i l l i a n t y e l l o w K - 4 GL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反应艳黄 K - 4 G L ( 活性嫩黄 K - 6 G, C . I . 反应黄 2 ) 的要求、 采样、 试验方法、 检验规则 以及标志、 标签、 包装、 运输和贮存 该产品主要用于纤维素纤维的染色和印花。 结 构式: =NTTC

5、Hs N. 0, S S O, Na 厂 介 曰 C I 丫 S O, Na 分 子式: C,5 H, N, O, , S , C1 , Na , 相对分子质量: 8 7 2 . 9 7 ( 按 1 9 9 7 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 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 所示版本均 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 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 B / T 2 3 7 4 -1 9 9 4 染料染色测定的一般条件规定 GB / T 2 3 8 1 -1 9 9 4 染料中不溶物含量的测定方法 GB / T 2 3 8

6、 3 -1 9 8 。 染料筛分细度的测定方法 GB / T 2 3 8 6 -1 9 8 。 染料及染料中间体水分的测定方法 G B / T 2 3 9 0 -1 9 8 0 活性染料 p H值的m l 定方法 G B / T 2 3 9 2 -1 9 8 。 活性染料热稳定性的测定方法 G B / T 3 6 7 1 . 1 -1 9 9 6 水溶性染料溶解度和溶解稳定性的测定( id t I S O 1 0 5 - Z 0 7 , 1 9 9 5 ) GB / T 3 9 2 0 -1 9 9 7 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摩擦色牢度( e q v I S O 1 0 5 - X 1 2 : 1

7、 9 9 3 ) G B / T 3 9 2 1 . 4 -1 9 9 7 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洗色牢度( e q v I S O 1 0 5 - C 0 4 : 1 9 8 9 ) G B / T 3 9 2 2 -1 9 9 5 纺织品耐汗渍色牢度试验方法( e q v I S O 1 0 5 - E 0 4 : 1 9 9 4 ) G B / T 4 8 4 1 . 1 -1 9 8 4 1 / 1 染料染色标准深度色卡 G B / T 6 1 5 2 -1 9 9 7 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热压色牢度( e q v I S O 1 0 5 - X 1 1 c 1 9 9 4 ) G B /

8、T 6 6 7 8 -1 9 8 6 化工产品采样总则 G B / T 8 4 2 7 -1 9 9 8 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光色牢度氛弧( e q v I S O 1 0 5 - 13 0 2 : 1 9 9 4 ) GB/ T 8 4 3 3 - 1 9 9 8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 氯化水 色牢度( 游泳池水 ) ( e q v I S O 1 0 5 - E0 3 0 1 9 9 4 ) 中华人 民共和 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 200 2 - 09 - 28批准2 00 3一 06 一 01实施 HG/ T 342 5 一 2 00 2 3要求 3 . 1 外观: 淡黄色均匀粉末或颗粒。 3

9、. 2 反应艳黄 K - 4 G I _ 的质量应符合表 1 要求 表 1 反应艳黄K - 4 ( : I _ 的质量要求 指标名称指标 1 .色光( 与标准品)近似一微 2 .强度( 为标准品的) , 分1 0 0 3 ,水不溶物含量, %(0 . 5 4 .水分含量, %(5 . 0 5 .细度” ( 通过孔径 1 8 0 y m标准筛的残余物的量) , %镇 5 . 0 6 . 溶解度( 5 0 0C) , g / 1)1 2 0 7 ,固色率, %)6 0 8 . p H 值7 - 8 9 . 热稳定性: 色光变化( 与未焙烘样) 强度变化( 为未焙烘样) , 分妻 近似一微 95 注

10、 : 1 )防尘型染料、 颗粒状染料细度免检 3 . 3 反应艳黄 K - 4 GI在棉织物上的色牢度应不低于表 2的规定。 表 2反应艳 黄 K- 4 GL在棉织物上 的色牢度 染色 深度 耐光 ( 氨弧) OR R 9 5 飞 二 耐汗渍 耐抓化水 有效 抓 5 0 mg / L 耐摩擦 耐热压 2 0 0 “ ( 酸碱 变色棉沾粘沽变色棉 沽毛沾变色棉沾毛沾干湿 变色 4h 1 / 1 063 - 44 - 54 - 54- 54- -54 - 54 54- 54一 51一 24 - -53 44 注 : 1 ) 2 0 g / 1轧染深度相当于1 / 1染色标准深度. 4采样 采样以批

11、为单位 , 生产厂以一次拼混均匀的产品为一批。每批采样桶数应符合 G B / T 6 6 7 8 - 1 9 8 6中6 . 6的规定。所取产品的包装必须完好 , 取样时勿使外界杂质落人产品中, 用探管从桶上、 中、 下三部分取样, 所取样品总量不得少于 5 0 0 g 。将所取样品充分混匀后 , 分装于两个清洁、 干燥、 密封良好的容器中, 其上粘贴标签, 注明产品名称、 批号、 生产厂名称、 取样日期、 地点。一个供检验, 一个保存备查。 5试验方法 5 . 1 外观的评定 采用 目测评定。 5 . 2 染色色光和强度的测定 一般条件应符合GB / T 2 3 7 4 的有关规定。 5 8

12、 HG/ T 34 25 一 2 00 2 5 . 2 . 1 染色 5 . 2 . 1 . 1 仪器、 设备 a ) 气压或液压实验室用二辊轧车。 b )实验室用汽蒸机或烘箱。 5 . 2 . 1 . 2 轧染液的配制 于五个 1 5 0 ml , 的烧杯中按表 3 规定配制轧染液 表 3 染浴 的配制 染缸编号 12345 染料标样, 9 1 . 922 . 1 染料试样, 9 22. 1 尿素, 9 44444 无水碳酸钠, 9 11111 1 0 g / l渗透剂 B X溶液, m1 . 2 02 02 02 02 0 2 . 5 g / L海藻酸钠溶液, -L 8 08 08 08

13、08 0 总体积, ml , 1 0 01 0 01 0 01 0 01 0 0 分别称取染料( 精确至。 . 0 0 1 g ) , 加人 1 0 g / 1渗透剂 B X溶液, 在水浴上加热溶解, 冷却至 3 0 - 4 0 0C, 加人尿素, 溶解后加人 2 . 5 g / L海藻酸钠溶液, 搅拌均匀, 临用前加人无水碳酸钠, 充分搅拌溶解。 5 . 2 . 1 . 3 染色操作 把经沸煮, 并在二辊轧车上轧干( 含液量 7 0 0 0 8 0 0 0 ) 的布样放人上述配制的轧染液中浸溃, 每次 浸渍 1 mi n , 其间不停搅拌在二辊轧车上二浸二轧( 轧液率7 0 %-8 0 %)

14、 , 在 8 0 下预烘 2 mi n 。把烘 千的布样在 1 6 0 下焙烘 5 mi n 流水清洗, 待皂煮。 5 . 2 . 2 皂煮 染样在含 3 g / 1中性皂片的皂液中( 浴比1, 5 0 ) 沸煮 1 5 mi n , 洗净, 晾干 5 . 2 . 3 色光和强度的评定 按 G B / T 2 3 7 4 -1 9 9 4 第 6 章的规定进行。 5 . 3 水不溶物含旦的测定 按 G B / T 2 3 8 1 的规定进行。 5 . 4 水分含f的测定 按 G B / T 2 3 8 6 烘干法进行。 5 . 5细度的测定 按 G B / T 2 3 8 3的规定进行。采用孔

15、径为 1 8 0 y m的标准筛。 5 . 6 溶解度的测定 按 G B / T 3 6 7 1 . 1的规定进行。溶解温度 5 0 0C o 5 . 7固色率的测定 5 . 7 . 1 仪器、 设备 a ) 天平: 感量不大于 0 . 0 0 1 g b )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c )索氏脂肪抽出器 5 . 7 . 2 分析步骤 5 .7 .2 . 1公 样 准 各 HG/ T 3 42 5 一 20 0 2 按 5 . 2 . 1规定方法染色, 轧染深度为 2 0 g / 工 。把预烘布样分成二份, 其中一份作为预烘布样( 试样 工) , 另一份按5 . 2 . 1 . 3 的规定焙烘,

16、 作为焙烘布样( 试样 n) 。 分别称取 试样工、 试样n 各1 g 左右( 精确至。 . 0 0 1 g ) , 待用。 5 . 7 . 2 . 2 待测溶液的制备 分别把试样 I和试样II按以下操作流程洗涤处理。 试样在装有6 0 mL冷水的1 5 0 MI烧杯中浸渍 1 min , 充分搅拌, 然后把试样放人预先放置 1 0 0 mL 水的1 5 0 ml索氏脂肪抽出器中, 加热回流, 直至回流液无色。取出试样, 用少量水冲洗, 将有色液收集 到 5 0 0 mL的容量瓶中, 冷却到室温, 并用水稀释到刻度, 待用。 5 . 7 . 2 . 3测定 把上述配制的待测溶液, 用水作参比液

17、, 用分光光度计在其最大吸收波长处( 约 4 0 5 n m) 分别测定 其光密度值。 5 . 7 . 3 分析结果的表述 以质量分数( %) 表示的试样的固色率( F ) 按式( 1 ) 计算 : “ 一 ( - 互 皇 m E, m2 义1 00 ( 1) 式中: E l 预烘布样( 试样 工) 洗涤液的光密度值; E Z -E 2焙烘布样( 试样 II) 洗涤液的光密度值; m, 预烘布样( 试样 I) 质量+ g . M , -焙烘布样( 试样 n) 质量, 9 。 5 . 8 p H值的测定 按G B / T 2 3 9 。 的 规定进行。 5 . 9热稳定 性的测定 按 G B /

18、 T 2 3 9 2 的规定进行。 5 . 1 0色牢度的测定 所有色牢度的测定试样均按 G B / T 4 8 4 1 . 1的规定染成 1 / 1 染色标准深度 5 . 1 0 . 1 耐摩擦色牢度的测定 耐摩擦色牢度按 G B / T 3 9 2 。的规定进行。 5 . 1 0 . 2 耐洗色牢度的测定 耐洗色牢度按GB / T 3 9 2 1 . 4 的规定进行 5 . 1 0 . 3 耐汗渍色牢度的测定 耐汗渍色牢度按GB / T 3 9 2 2 的规定进行。 5 . 1 0 . 4 耐热压色牢度的测定 耐热压色牢度按 GB / T 6 1 5 2 的规定进行, 2 0 0 干压(

19、4 h ) . 5 . 1 0 . 5 耐光色牢度的测定 耐光色牢度按 G B / T 8 4 2 7的规定进行 5 . 1 0 . 6 耐氯化水色牢度的测定 耐氯化水色牢度按 G B / T 8 4 3 3的规定进行。 6 检验 规则 6 . 1 检验分类 本标准的3 . 1 和3 . 2中1 , 2 , 3 , 4 , 5 , 6 , 8项为出厂检验项目。3 . 2的7 , 9 项和 3 . 3 为定期检验项目 在连续正常生产时每年检验一次。 6 . 2 出厂检验 6 0 HG / T 34 2 5一 2 00 2 反应艳黄 K - 4 G I应由生产厂的质量检验部门进行检验, 生产厂应保

20、证所有出厂的反应艳黄 K - 4 G工 J 都符合本标准要求 6 . 3复验 如果检验结果中有一项指标不符合本标准的规定时, 应重新 自两倍量的包装中取样进行复验。重 新检验的结果即使只有一项指标不符合本标准的要求, 则整批产品不能验收。 7标志、 标签 、 包装、 运输和贮存 7 . 1 标志、 标签 反应艳黄 K - 4 G 工 _ 的每个包装桶上都应涂上牢固、 清晰的标志, 注明产品名称、 规格、 注册商标、 净含 量、 生产厂名称、 厂址、 标准编号、 批号、 生产 日 期。也可将批号、 生产 日期打印在标签上, 并和产品质量 检验合格的证明一起放人包装桶内的塑料袋外面。 7 . 2包装 反应艳黄 K - 4 G L用内衬塑料袋的铁桶包装, 并加密封和封印, 每桶净含量4 0 k g 。其他包装可与用 户协商确定 7 . 3运输 运输时应防止倒置, 小心轻放, 避免碰撞, 切勿损坏包装 7 . 4贮存 反应艳黄 K - 4 GL应贮存于阴凉, 干燥通风处, 防止受潮受热。贮存期为二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