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高三一轮单元训练金卷: 生物 第六单元 基因的本质和表达 A卷 Word版含答案.pdf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3663321 上传时间:2019-09-19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351.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高考高三一轮单元训练金卷: 生物 第六单元 基因的本质和表达 A卷 Word版含答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0年高考高三一轮单元训练金卷: 生物 第六单元 基因的本质和表达 A卷 Word版含答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20年高考高三一轮单元训练金卷: 生物 第六单元 基因的本质和表达 A卷 Word版含答案.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20年高考高三一轮单元训练金卷: 生物 第六单元 基因的本质和表达 A卷 Word版含答案.pdf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年高考高三一轮单元训练金卷: 生物 第六单元 基因的本质和表达 A卷 Word版含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高考高三一轮单元训练金卷: 生物 第六单元 基因的本质和表达 A卷 Word版含答案.pdf(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单元训练金卷高三生物卷 第六单元(第六单元(A) 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 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 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共一、选择题(共 25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2 分,共分,共 50 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

2、题目要求的) 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 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艾弗里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本实验需要制备固体培养基 BS 型菌的 DNA 不能使 R 型菌发生转化 CR 型菌转化为 S 型菌的实质是染色体变异 D转化形成的 S 型菌后代仅一半是 S 型菌 2下列关于“DNA 是遗传物质的直接证据”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肺炎双球菌离体转化实验”中,S 型菌的 DNA 纯度越高,转化效率越高 B在“肺炎双球菌活体转化实验”中,S 型菌的转化因子进入 R 型菌体内,能引起 R 型菌稳定 的遗传变异 C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32P 标记噬菌体

3、组中,搅拌时间长短不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 D以上三个实验设计的关键思路都是把 DNA 和蛋白质分开研究 3下列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可以得到的结论是: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B用放射性同位素 32P 标记的是噬菌体的蛋白质 C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 35S 培养基中培养噬菌体,即可得到35S 标记的噬菌体 D短时间的保温是为了使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 4赫尔希和蔡斯利用 32P 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短时间保温后用搅拌器搅 拌,离心后发现放射性同位素主要分布在沉淀物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可在含 32P 的动物细胞培养液中培养并标记噬菌体 B搅拌的目

4、的是使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与其 DNA 分开 C沉淀物的放射性高表明噬菌体的 DNA 已侵入大肠杆菌 D大肠杆菌裂解后释放出的子代噬菌体大部分都具有放射性 5用 32P 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经培养、搅拌、离心、检测,上清液的放射性占 15%,沉 淀物的放射性占 85%。上清液带有放射性的原因可能是( ) A搅拌不充分,吸附在大肠杆菌上的噬菌体未与细菌分离 B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大肠杆菌裂解释放出子代噬菌体 C离心时间过长,上清液中析出较重的大肠杆菌 D32P 标记了噬菌体蛋白质外壳,离心后存在于上清液中 6生物兴趣小组模拟赫尔希和蔡斯做了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如下图。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 的

5、是( ) A理论上,b 中不应具有放射性 Bb 中含放射性的高低,与过程中搅拌是否充分有关 C若 b 中含有放射性,说明与噬菌体和大肠杆菌混合培养时间的长短有关 D上述实验过程并不能证明 DNA 是遗传物质 7下列有关核酸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一般情况下 RNA 比 DNA 结构更稳定 BDNA 可以碱基互补形成双链结构,而 RNA 之间不能进行碱基互补 CtRNA 中没有碱基对的存在 DDNA 在某些状态下可以是单链结构 8某噬菌体的 DNA 为单链 DNA,四种碱基的比率是 0.28 A、0.32 G、0. 24 T、0.16 C。当 它感染宿主细胞时,能形成杂合型双链 DNA 分子(

6、RF),则在 RF 中四种碱基 A、G、C、T 的比 率依次是 ( ) A0.24、0.16、0.32、0.28B0.26、0.24、0.24、0.26 C0.28、0.32、0.16、0.24D0.24、0.26、0.26、0.24 9下列关于细胞内 DNA 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含有 m 个碱基、n 个腺嘌呤的 DNA 分子片段中,共含有(m-n)个氢键 B位于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个 DNA 分子的 A+T/G+C 肯定是相等的 此卷只装订不密封 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C生活在火山口附近的细菌中的 DNA 分子中 A/T 碱基对的比例较低 DDNA 分子通过半保留复

7、制合成的两条新链的碱基完全相同 10“DNA 指纹”在刑事侦破、亲子鉴定等方面作用巨大,这主要是根据 DNA 具有( ) A特异性 B多样性 C稳定性 D可变性 11关于 DNA 复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DNA 的复制发生在分裂间期 BDNA 的两条链都可以作为复制的模板 CDNA 的复制都发生在细胞核中 D半保留复制是指子代 DNA 由一条母链和一条子链组成 12若生物体内 DNA 分子中(G+C)/(A+T)=a,(A+C)/(G+T)=b,则下列两个比值 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a 值越大,双链 DNA 分子的稳定性越高 BDNA 分子一条单链及其互补链中,a 值相同 C碱基序列

8、不同的双链 DNA 分子,b 值不同 D经半保留复制得到的 DNA 分子,b 值等于 1 13一个被 15N 标记的、含 500 个碱基对的 DNA 分子片段,其中一条链中 T+A 占 40%。若 将该 DNA 分子放在含 14N 的培养基中连续复制 3 次,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 DNA 分子的另一条链中 T+A 占 60% B该 DNA 分子中含有 A 的数目为 400 个 C该 DNA 分子第 3 次复制时需要消耗 1200 个 G D经 3 次复制后,子代 DNA 中含 14N 的单链占 1/8 14如图为真核细胞内某基因(被 15N 标记)的结构示意图,该基因全部碱基中 C

9、 占 30%,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解旋酶作用于、两处 B该基因的一条核苷酸链中(C+G)/(A+T)为 32 C若处后的 T 变为 A,则该基因经 n 次复制后,发生改变的基因占 1/4 D该基因在含 14N 的培养液中复制 3 次后,含14N 的 DNA 分子占 3/4 15用 15N 标记含有 100 个碱基对的 DNA 分子,其中有胞嘧啶 30 个,该 DNA 分子 在 14N 的培养基中连续复制 4 次。其结果可能是( ) A该 DNA 分子中的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最多有 2100 种 B含有 14N 的 DNA 分子占 7/8 C消耗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1120 个 D含有

10、 15N 的 DNA 分子占 1/8 16将果蝇精原细胞(2N=8)的 DNA 分子用 15N 标记后,置于含14N 的培养基中培养,经 过连续两次分裂后,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若进行有丝分裂,则第二次分裂中期的细胞中有 8 条染色单体含 14N B若进行有丝分裂,则两次分裂结束后含 15N 的子细胞所占比例为 1/2 C若进行减数分裂,则第二次分裂中期的细胞中有 4 条染色单体含 14N D若进行减数分裂,则两次分裂结束后所有子细胞的染色体均含有 15N 17下列关于 DNA 或基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能使 R 型菌发生转化的物质是 S 型菌的 DNA B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 DN

11、A 片段 C构成 DNA 的碱基数等于构成基因的碱基数 D利用 DNA 的特异性可以确认罪犯 18下列关于基因的叙述,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基本单位 烟草花叶病毒的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 RNA 片段 真核生物基因的载体包括线粒体、叶绿体和染色体 生物的遗传信息是指基因中的碱基序列 A B C D 19下图显示了果蝇某一条染色体及部分基因所处位置,该图能表明 ( ) A条染色体上有多个 DNA B染色体上的绝大多数片段都是基因 C深红眼基因和朱红眼基因互为等位基因 D该染色体上的基因在果蝇的每个细胞中不一定都能表达。 20给兔子喂养某种食物后,在其体内检测出了来自该

12、食物的微小 RNA,这种 RNA 不能编 码蛋白质,但可与兔子的 M 基因转录产生的 mRNA 结合,并抑制它的功能,最终引起兔子患病。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微小 RNA 与 M 基因的 mRNA 的基本单位都是核糖核酸 B在翻译过程中的核糖体具有两个 tRNA 的结合位点 C微小 RNA 通过影响相关蛋白质的合成,引起兔子患病 D微小 RNA 与 M 基因的 mRNA 结合时,不存在 A 与 T 配对 21下图所示为甲、乙两类细胞内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甲可表示大肠杆菌细胞内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B细胞甲中多个核糖体共同完成一条多肽链的翻译 C细胞乙中和过

13、程都有 T-A 碱基配对现象 D细胞乙中核糖体从 mRNA 的 3端向 5端移动 22下图分别表示人体细胞中发生的 3 种生物大分子的合成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DNA 聚合酶和 RNA 聚合酶的结合位点分别在 DNA 和 RNA 上 B在浆细胞中过程转录出的 链一定是合成抗体的 mRNA C过程多个起始点同时进行可缩短 DNA 复制时间 D过程只发生在位于细胞质基质中的核糖体上 23图表示生物体内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大脑中的神经细胞不能进行过程 B通过过程能合成 DNA 聚合酶 C劳氏肉瘤病毒等逆转录病毒可进行过程 D与过程相比,过程特有的碱基配对方式为 T

14、-A 24图甲所示为基因表达过程,图乙为中心法则,表示生理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图甲所示过程需要多种酶参与,是真核细胞的基因表达过程 B图乙所示过程均需要核苷酸为原料 C图甲所示过程为图乙中的过程 D图乙中涉及碱基 A 与 U 之间配对的过程为 25如图为豌豆种子圆粒性状的产生机制,请据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淀粉分支酶基因 R 是豌豆种子细胞中具有遗传效应的 DNA 片段 Bb 过程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物质是碱基 A 与 T,C 与 G C当淀粉分支酶基因(R)中插入一小段 DNA 序列后,豌豆不能合成淀粉分支酶,而使蔗 糖增多。 D此图解说明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

15、途径进而控制生物体性状 二、非选择题(共二、非选择题(共 4 小题,除特别说明外,每空小题,除特别说明外,每空 2 分,共分,共 50 分)分) 26(14 分)完成关于基因的部分探索历程的填空。 (1)摩尔根通过果蝇杂交实验证明了_。 (2)在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S 型菌有 S、S、S等多种类型,R 型菌是由 S型突变 产生。利用加热杀死的 S与 R 型菌混合培养,出现了 S 型菌,有人认为 S 型菌出现是由于 R 型菌 突变产生,但该实验中出现的 S 型菌全为_型,否定了这种说法。 (3) 赫尔希和蔡斯为了证明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 DNA, 用 32P、35S 分别标记噬菌体的_ 和_,通

16、过搅拌离心后发现 32P 主要分布在_(填“上清液”或“沉淀”)中。 (4)沃森和克里克构建了 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该模型用_的多样性来解释 DNA 分子的多样性。进而科学家们发现基因的本质是_。 27(14 分)PCR 技术是利用 DNA 复制的原理,将某一 DNA 分子片段在实验条件下,合 成许多相同片段的一种方法。 利用这种技术能快速而特异性的扩增任何要求的目的基因或 DNA 分子 片段,“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研究中常用这种技术。请结合相关知识,回答有关此技术的一些问题: (1)PCR 技术能将某一 DNA 分子扩增成许多相同的 DNA 片段,原因是:DNA 分子的 _结构为复制提供了

17、精确的模板 ; DNA 复制时遵循的_原则,保证 了复制准确无误地进行。 (2)在实验条件下,DNA 分子进行扩增,除了需要扩增的 DNA 片段外,还需要_、 _和_等条件。 (3) 某一 DNA 分子片段含有 80 对碱基, 其中腺嘌呤有 35 个, 若让该 DNA 分子扩增三次 (即 复制三次)至少需要鸟嘌呤脱氧核苷酸的数目是_个。 (4)用 32P 标记的一个 DNA 分子的两条链,让该 DNA 分子在含31P 的培养液中连续扩增三 次,所得 DNA 分子中含 31P 的脱氧核苷酸链与含32P 脱氧核苷酸链数之比是_。 28(12 分)1981 年,中国科学家王德宝等用化学和酶促合成相结

18、合的方法首次合成了酵母 丙氨酸 tRNA(用 tRNAAla表示)。回答下列问题: (1) 在生物体内, DNA 分子上的 tRNA 基因经过_生成 tRNA 前体 ; 在人工合成 tRNAAla 的过程中, 需将合成的 tRNA 的部分片段进行_, 才能折叠成 “三叶草形”的 tRNA 分子。 (2)tRNAAla的生物活性是指在翻译过程中既能携带丙氨酸,又能_。 某些其它 tRNA 也能携带丙氨酸,原因是_。 (3)为了测定人工合成的 tRNAAla是否具有生物活性,科学工作者先将 3H 标记的丙氨酸与 tRNAAla结合为“3H-丙氨酸-tRNAAla”,将其与普通氨基酸一起加入蛋白质的

19、生物合成体系中。若 _,则表明人工合成的 tRNAAla具有生物活性 。 (4) 在体外用 14C 标记 “半胱氨酸-tRNA”复合物中的半胱氨酸, 得到 “14C-半胱氨酸-tRNACys”, 再用无机催化剂将其中的半胱氨酸还原成丙氨酸,得到“14C-丙氨酸tRNACys”,如果该“14C-丙氨酸- tRNACys”参与翻译过程,则新合成的肽链中会发生什么变化?_。 29(10 分)下图表示人体内苯丙氨酸的代谢途径。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缺乏酶_会导致人患白化病。 (2)尿黑酸在人体内积累会使人的尿液中含有尿黑酸,这种尿液暴露于氧气会变成黑色,这 种症状称为尿黑酸症。缺乏酶_会使人

20、患尿黑酸症。 (3)导致苯丙酮尿症的直接原因是由于患者的体细胞中缺少酶_,致使体内的苯丙氨酸 不能沿正常途径转变为酪氨酸,只能转变为苯丙酮酸。 (4)从以上实例可以看出,基因通过控制_来控制_,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单元训练金卷高三生物卷 第六单元(第六单元(A)答案)答案 1【答案】A 【解析】 艾弗里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需要固体培养基培养肺炎双球菌, A 正确 ; S 型菌的 DNA 是遗传物质,可以使 R 型菌发生转化,B 错误;R 型菌转化为 S 型菌的实质是基因重组,C 错误; 转化形成的 S 型菌后代依然是 S 型菌,D 错误。 2【答案】D 【解析】艾弗里在“肺炎双球菌离体转

21、化实验”中,证明 DNA 不仅可以引起细菌转化,而且 S 型菌的纯度越高,转化效率就越高,A 正确 ; 在“肺炎双球菌活体转化实验”中,S 型菌的转化因子进 入 R 型菌体内, 能引起 R 型菌稳定的遗传变异, 属于基因重组, B 正确 ; 在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32P 标记噬菌体组中,搅拌时间长短不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但保温时间过长或过短对实验结果有影 响,C 正确 ; 只有在“肺炎双球菌离体转化实验”中和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实验设计的关键 思路都是把 DNA 和蛋白质分开研究,D 错误。 3【答案】D 【解析】噬菌体侵染实验说明 DNA 是遗传物质,但不能说明 DNA 是

22、主要的遗传物质,A 错 误;35S 标记的是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32P 标记的噬菌体的 DNA,B 错误;噬菌体是病毒,是营活 细胞寄生生活的生物,不能直接在培养基上培养,C 错误;在噬菌体侵入大肠杆菌的实验中,短时 间的保温的目的是使噬菌体完成侵染大肠杆菌的过程,D 正确。 4【答案】C 【解析】噬菌体是病毒,必须寄生在细胞中才能增殖,所以要用含 32P 的大肠杆菌培养并标 记噬菌体,A 错误;搅拌的目的是使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与大肠杆菌分开,B 错误;沉淀物的放射 性高,表明噬菌体的 DNA 已侵入大肠杆菌,C 正确;大肠杆菌裂解后释放出的子代噬菌体中,只有 少部分具有放射性,D 错误。 5

23、【答案】B 【解析】A 搅拌不充分,吸附在大肠杆菌上的噬菌体未与细菌分离,则上清液中应该没有放 射性,A 错误;B P 是 DNA 的特征元素,用 32P 标记噬菌体的 DNA,在侵染大肠杆菌时,能够进入 到细菌体内但经培养、搅拌、离心、检测,上清液的放射性占 15%,原因可能是时间偏长,噬菌 体大量繁殖后,大肠杆菌裂解释放出子代噬菌体,B 正确;C 不论离心时间多长,上清液中也不会 析出较重的大肠杆菌,C 错误;D 是 DNA 的特征元素,32P 标记噬菌体的 DNA,D 错误。 6【答案】C 【解析】35S 标记的是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噬菌体侵染细菌时,蛋白质外壳没有进入细菌, 经过离心后

24、分布在上清液中,因此理论上,b 中不应具有放射性,A 正确;搅拌的目的是使吸附在 细菌细胞外的蛋白质外壳与细菌分离,若搅拌不充分,会导致 b 沉淀物中放射性增强,因此 b 中放 射性的高低,与搅拌是否充分有关,B 正确 ; b 中理论上不含放射性,这与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 养时间的长短无关,C 错误;上述实验过程只能证明噬菌体侵染细菌时蛋白质没有进入细菌,仅凭 该实验还不能证明 DNA 是遗传物质,D 正确。 7【答案】D 【解析】一般情况下 DNA 呈现双链结构,而 RNA 呈现单链结构,因此 DNA 的结构比 RNA 更稳定,A 错误;DNA 可以碱基互补形成双链结构,而 RNA 一般为

25、单链,但是 tRNA 的部分区段 也可以进行碱基互补形成氢键,B、C 错误;DNA 一般为双链结构,但是在某些高温状态下可以是 单链结构,某些病毒的 DNA 也是单链,D 正确。 8【答案】B 【解析】已知某病毒的核酸为单链 DNA(设为 1 链),四种碱基的比率是 0.28A1、0.32G1、 0.24T1、0.16C1,则杂合型双链 DNA 分子中,另一条链中(设为 2 链),四种碱基的比率是 0.24A2、 0.16G2、 0.28T2、 0.32C2。 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A=(A1+A2) /2=0.26, 同理, G=0.24、 C=0.24、 T=0.26。 B 正确。 9【

26、答案】C 【解析】含有 m 个碱基、n 个腺嘌呤的 DNA 分子片段中,A=T=n 个,C=G=m/2-n 个,氢键 的数目为:2n+3(m/2-n)=1.5m-n,A 错误;位于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个 DNA 分子碱基序列不一 定相同, A+T/G+C 不一定相等, B 错误 ; 生活在火山口附近的细菌比较耐热, 氢键数目较多, 故 DNA 分子中 A/T 碱基对的比例较低,C/G 碱基对比例较高,C 正确;DNA 分子通过半保留复制合成的两 条新链的碱基不相同,二者是互补关系,D 错误。 10【答案】A 【解析】不同的 DNA 分子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各不相同,即 DNA 分子具有特异性,

27、根 据这一特性可辅助进行刑事侦破、亲子鉴定等。A 正确。 11【答案】C 【解析】DNA 分子复制主要发生在细胞分裂的间期,A 正确;DNA 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 复制时亲代 DNA 的两条链均作为模板,B 正确;DNA 的复制主要发生在细胞核内,也可以发生在 线粒体和叶绿体中,C 错误 ; DNA 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复制后的子代 DNA 保留了亲代 DNA 的 一条链,即子代 DNA 由一条母链和一条子链组成,D 正确。 12【答案】C 此卷只装订不密封 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解析】 G 与 C 之间三个氢键相连, A 与 T 之间两个氢键相连, a 值越大, G+C

28、 越大, 双链 DNA 分子的稳定性越高,A 正确;DNA 分子中互补碱基之和的比值即(G+C)/(A+T)=a,则在每条单 链中 (G+C) /(A+T) =a, B 正确 ; DNA 分子中非互补碱基之和的比值等于 1, (A+C) /(G+T) =b=1, 碱基序列不同的双链 DNA 分子,b 值相同,C 错误,D 正确。 13【答案】C 【解析】DNA 分子片段的一条链中 T+A 占一条链的 40,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另一条 链中 T+A 占另一条链也为 40, A 错误 ; DNA 分子片段的一条链中 T+A 占 40, 则 T+A 也占该 DNA 分子碱基总数的 40,A=T=2

29、0,该 DNA 分子中含有 A 的数目为 500220=200 个,B 错误; 据 B 中分析可知,G=C=30%,该 DNA 分子第 3 次复制时需要消耗 500230%22=1200 个 G,C 正 确;经 3 次复制后,子代 DNA 中单链共 16 条,其中含 14N 的单链有 14 条,占总数的 7/8,D 错误。 14【答案】B 【解析】 解旋酶作用于氢键部位, A 错误 ; 由以上分析可知, 该 DNA 分子中 T%=A%=20%, C%=G%=30%,则该 DNA 分子中(C+G)/(A+T)为 32,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该基因的一条脱氧 核苷酸链中(C+G)/(A+T)为 3

30、2, B 正确 ; 若处后 T 变为 A, 由于另一条链没有发生突变, 根据 DNA 半保留复制的特点,该基因经 n 次复制后,发生改变的基因占 1/2,C 错误;该基因在含 14N 的培养 液中复制 3 次后,根据 DNA 分子半保留复制特点,含 14N 的 DNA 分子占 100%,D 错误。 15【答案】D 【解析】该 DNA 分子中的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最多有 41004 种,A 错误;由于 DNA 分子 的复制是半保留复制,最终只有 2 个子代 DNA 各含 1 条 15N 链,1 条14N 链,其余 DNA 都含14N, 故全部子代 DNA 都含 14N, B 错误 ; 含有 100

31、 个碱基对 200 个碱基的 DNA 分子中, 其中有胞嘧啶 30 个,解得 A=70 个,故复制过程中需腺嘌呤脱氧核苷酸(24-1)70=1050 个,C 错误;DNA 复制为 半保留复制,不管复制几次,最终子代 DNA 都保留亲代 DNA 的 2 条母链,故最终有 2 个子代 DNA 含 15N,所以含有15N 的 DNA 分子占 1/8,D 正确;综上所述,D 正确。 16【答案】D 【解析】 如果进行有丝分裂, 经过一次细胞分裂后, 形成的 2 个子细胞中的 DNA 分子都是 15N- 14N,再复制一次形成 2 个 DNA 分子分别是15N-14N、14N-14N,中期时 DNA 存

32、在于 2 条染色单体上, 则第二次分裂中期含 14N 的染色单体有 16 条,A 错误;若进行两次有丝分裂,第一次分裂得到的子 细胞所有的染色体中 DNA 都是 15N-14N, 第二次分裂中期时单体上的 DNA 分子分别是15N-14N、14N- 14N,得到的子细胞中一半有标记或全部有标记,B 错误;若进行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中期的染色 体组成都是 15N-14N, 则第二次分裂中期的细胞中有4条染色体、 8条姐妹染色单体, 每条单体都含14N, C 错误;如果进行减数分裂,形成的子细胞都有 15N 染色体,D 正确。 17【答案】C 【解析】能使 R 型菌发生转化的物质是 S 型菌的 D

33、NA,A 正确;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 DNA 片段, B 正确 ; 构成 DNA 的碱基数远远多于构成基因的碱基数, 因为 DNA 上具有有遗传效应的 DNA 片段才是基因,C 错误;利用 DNA 的特异性可以确认罪犯,D 正确。 18【答案】D 【解析】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正确;烟草花叶病毒的 遗传物质是 RNA, 故其有遗传效应的片段是 RNA 片段, 正确 ; 真核生物的基因主要位于染色体上, 其次位于细胞质中(包括线粒体和叶绿体),正确;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碱基)排列顺序代表着 遗传信息,正确。D 正确。 19【答案】D 【解析】一条染色体上含有 1 个或 2

34、 个 DNA,A 错误;由图可知,染色体上绝大多数片段不 是基因,B 错误 ; 图解显示,深红眼基因和朱红眼基因位于一条染色体上,它们不属于等位基因,C 错误;由于基因选择性表达,故该染色体上的基因在果蝇的每个细胞中不一定都能表达,D 正确。 20【答案】A 【解析】所有 RNA 的基本单位都是核糖核苷酸,A 错误;在翻译过程中,每一个核糖体具有 两个 tRNA 的结合位点,B 正确 ; 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微小 RNA 通过影响翻译过程形成相关蛋白质, 进而引起兔子患病,C 正确 ; 微小 RNA 与 mRNA 中都不存在 T,因此微小 RNA 与 M 基因的 mRNA 结合时,不存在 A 与

35、 T 配对,D 正确。 21【答案】A 【解析】细胞甲中转录与翻译过程同时进行,是原核生物,A 正确;细胞甲中多个核糖体同 时与一条 mRNA 结合,可以在短时间内大量合成相同的多条多肽链,B 错误;细胞乙中为 DNA 转录成 RNA 过程,为翻译过程,存在密码子与反密码子的配对,是 RNA 与 RNA 的配对,只有 在转录中有 T-A 碱基配对现象,C 错误;一条 mRNA 可同时结合多个核糖体,核糖体上合成的肽链 越短说明翻译用时越少,细胞乙中核糖体从 mRNA 的 5端向 3端移动,D 错误。 22【答案】C 【解析】DNA 聚合酶和 RNA 聚合酶的结合位点在 DNA 上,A 错误 ;

36、 在浆细胞中可以表达多 个基因,过程转录出的 链不一定是合成抗体的 mRNA,B 错误;过程多个起始点同时进行可 缩短 DNA 复制时间,提高复制效率,C 正确;过程可以发生在人体细胞位于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中的核糖体上,D 错误。 23【答案】C 【解析】大脑中的神经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不能进行分裂,即不能进行过程,A 正确 ; DNA 聚合酶属于蛋白质,而蛋白质的合成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B 正确;劳氏肉瘤病毒属 于逆转录病毒, 可进行过程, C 错误 ; 与过程相比, 过程特有的碱基配对方式为 T-A, D 正确。 24【答案】D 【解析】图甲中转录和翻译过程在同一时空进行,应该发生

37、在原核细胞中,A 错误;图乙所 示过程中的需要氨基酸为原料,B 错误;图甲表示转录和翻译过程,即图乙中的过程,C 错 误;图乙中为转录过程(碱基配对方式为 A-U、T-A、C-G、G-C)、为翻译过程(碱基配对方 式为 A-U、U-A、C-G、G-C)、为 RNA 复制过程(碱基配对方式为 A-U、U-A、C-G、G-C)、 为逆转录过程(碱基配对方式为 A-T、U-A、C-G、G-C),可见这四个过程中都涉及碱基 A 与 U 的 配对,D 正确。 25【答案】B 【解析】 淀粉分支酶基因 R 可以表达淀粉分支酶, 故淀粉分支酶基因 R 具有遗传效应的 DNA 片段,A 正确;b 翻译能发生碱

38、基互补配对的物质是碱基 A 与 U,C 与 G,B 错误;当淀粉分支酶 基因(R)中插入一小段 DNA 序列后,豌豆不能合成淀粉分支酶,蔗糖不能转化为淀粉,而使蔗糖 增多, C 正确 ; 该图说明淀粉分支酶基因 R 可以通过表达淀粉分支酶, 影响豌豆种子的形状, D 正确。 26【答案】(1)基因在染色体上 (2)S (3)DNA 蛋白质 沉淀 (4)碱基对的排列顺序 具有遗传效应的 DNA 片段 【解析】(1)摩尔根利用果蝇为实验材料、采用假说演绎法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2) 加热杀死的 S型细菌能让 R 型细菌转化成 S 型细菌,若是 S 型细菌是 R 型细菌基因突变产生的, 则可以转化

39、成多种 S 型细菌,因为基因突变具有不一定向性,而结果出现的 S 型细菌均为 S型, 这就否定了基因突变的说法。 (3)赫尔希和蔡斯为了证明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 DNA,用 32P、35S 分别标记噬菌体的 DNA 和蛋白质,由于噬菌体在侵染细菌时只有 DNA 进入了大肠杆菌内,而蛋白 质外壳留在外面,搅拌是为了使吸附在细菌表面的噬菌体与细菌分离,而离心是让上清液中析出质 量较轻的 T2噬菌体颗粒,故保温一段时间后通过搅拌离心发现 32P 主要分布在沉淀中。(4)沃森和 克里克构建了 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 该模型用碱基对排列顺序的多样性来解释 DNA 分子的多样性。 进而科学家们发现基因的本

40、质是具有遗传效应的 DNA 片段。 27【答案】(1)双螺旋结构 碱基互补配对 (2)酶 能量(ATP) 原料(脱氧核苷酸) (3)315 (4)7:1 【解析】 (1) DNA 分子复制时, 以两条单链为母链, 按照碱基互补配地原则合成新的子链,DNA 分子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保证了复制准确无误地进行。 (2) 在实验条件下, DNA 分子进行扩增, 利用高温使 DNA 分子解旋, 在热稳定性 DNA 聚合酶的作用下, 以 DNA 单链为模板, 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把游离的脱氧核苷酸依次添加到已有的脱氧核苷酸子 链上,该过程除了需要扩增的 DNA 片段外,

41、还需要热稳定性 DNA 聚合酶、能量(ATP)和原料(脱 氧核苷酸) 等条件。 (3) DNA 分子中嘌呤和嘧啶的数目各占一半, 一 DNA 分子片段含有 80 对碱基, 其中腺嘌呤有 35 个,则含有鸟嘌呤 8035=45 个,该 DNA 分子扩增三次,得到 23=8 个 DNA 分子, 根据 DNA 半保留复制的特点,这 8 个 DNA 分子相当于 1 个亲代 DNA 和 7 个子代 DNA,所以至少 需要鸟嘌呤脱氧核苷酸的数目是 457=315 个。 (4) 用 32P 标记的一个 DNA 分子的两条链, 让该 DNA 分子在含 31P 的培养液中连续扩增三次,得到 23=8 个 DNA

42、 分子,16 条 DNA 单链,根据 DNA 半保 留复制的特点,所得 DNA 分子中含 31P 的脱氧核苷酸链为 14 条,含32P 的脱氧核苷酸链为 2 条,二 者之比是 7:1。 28【答案】(1)转录 碱基互补配对 (2) 识别 mRNA 上丙氨酸的密码子 丙氨酸有不同的密码子 (或“氨基酸的密码子具 有简并性”、“不同的 tRNA 可能具有相同的生物活性”) (3)在新合成的多肽链中含有放射性 (4)肽链中原来半胱氨酸的位置会被替换为 14C 标记的丙氨酸 【解析】(1)RNA 是以 DNA 的一条链为模板转录而成,在 tRNA 的结构中有一部分结构进 行碱基互补配对,然后折叠形成三

43、叶草结构。(2)丙氨酸 tRNA 的作用是既能够携带丙氨酸,还能 识别 mRNA 上的丙氨酸的密码子,然后把丙氨酸放在相应的位置。密码子具有简并性,丙氨酸有不 同的密码子,因此某些其它 tRNA 也能携带丙氨酸。(3)通过同位素标记法追踪同位素的路径可以 判断人工合成的 tRNAAla是否具有生物活性,若经 3H 标记的丙氨酸与 tRNAAla结合为“3H-丙氨酸- tRNAAla”, 将其与普通氨基酸一起加入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体系中。如果在新合成的多肽链中含有放 射性, 则说明人工合成的 tRNAAla具有生物活性 。 (4) tRNA 上的半胱氨酸还原成丙氨酸, 但此 tRNA 上的反密码子

44、不变,因此识别的 mRNA 的密码子不变,则用该“14C-丙氨酸-tRNACys”参与翻译过程, 则新合成的肽链中原来半胱氨酸的位置会被替换为 14C 标记的丙氨酸。 29【答案】(1) (2) (3) (4)酶的合成 代谢过程 【解析】(1)人体缺乏黑色素而患白化病,酪氨酸合成黑色素需要酶催化,故缺乏酶 会导致人患白化病。(2)由题图可知,酶可将尿黑酸催化生成乙酰乙酸,若在其他条件均正常 的情况下, 直接缺少酶会使尿黑酸在人体内积累, 部分尿黑酸随尿液排出, 使人患尿黑酸症。 (3) 由题图可知,苯丙氨酸转变为酪氨酸需要酶的催化,体细胞中缺少酶,会使体内的苯丙氨酸不 能沿正常途径转变为酪氨酸,只能转变为苯丙酮酸;故导致苯丙酮尿症的直接原因是由于患者的体 细胞中缺少酶。(4)以上实例均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来控制人体内的苯丙氨酸代谢过程,故可以 看出,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