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通用2020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考点7物质输入与输出训练检测含解析.pdf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3664294 上传时间:2019-09-19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948.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通用2020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考点7物质输入与输出训练检测含解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新课标通用2020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考点7物质输入与输出训练检测含解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新课标通用2020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考点7物质输入与输出训练检测含解析.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新课标通用2020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考点7物质输入与输出训练检测含解析.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课标通用2020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考点7物质输入与输出训练检测含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通用2020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考点7物质输入与输出训练检测含解析.pdf(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考点 7 物质输入与输出考点 7 物质输入与输出 一、基础小题 1将洋葱表皮细胞置于一定浓度的 KNO3溶液中,一段时间后用显微镜观察,未观察到 质壁分离现象。以下推测不合理的是( ) A所取洋葱表皮细胞可能是死细胞 BKNO3溶液浓度可能低于细胞液浓度 C细胞在盐溶液中不发生质壁分离 D细胞可能发生质壁分离后又自动复原 答案 C 解析 死细胞不会发生质壁分离现象,A 合理;只有 KNO3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 才会出现质壁分离现象,该实验中未观察到质壁分离现象,原因可能是 KNO3溶液浓度低于细 胞液浓度,B 合理;KNO3溶液中的钾离子和硝酸根离子都可以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入细胞,

2、故在一定浓度的 KNO3溶液中细胞可能发生质壁分离后又自动复原了,D 合理;当盐溶液的浓 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活的成熟植物细胞就会发生质壁分离现象,C 不合理。 2(2018广东百校联考)右图为研究渗透作用的实验装置(各溶质分子都不能通过半透 膜)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若甲溶液为清水,乙溶液是质量浓度为 0.3 g/mL 的蔗糖溶液,则水分子只进不出, 导致漏斗内液面上升 B若甲溶液是质量浓度为 10%的蔗糖溶液,乙溶液是质量浓度为 10%的葡萄糖溶液,则 漏斗内液面髙度不变 C若漏斗内液面上升,则渗透平衡时,漏斗内的液柱会阻止液面继续上升 D若甲、乙溶液分别是质量浓度为 0.

3、1 g/mL、0.2 g/mL 的蔗糖溶液,则平衡时半透膜两 侧溶液的浓度相等 答案 C 解析 若甲溶液为清水,乙溶液是质量浓度为 0.3 g/mL 的蔗糖溶液,则单位时间内由甲 进入乙中的水分子多于由乙进入甲中的水分子,导致漏斗内液面上升,A 错误;若甲溶液是质 量浓度为 10%的蔗糖溶液,乙溶液是质量浓度为 10%的葡萄糖溶液,由于葡萄糖的相对分子质 量小于蔗糖,葡萄糖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大,所以水分子由甲透过半透膜进入乙的量多于由 乙进入甲,导致漏斗内液面上升,B 错误;若漏斗内液面上升,则渗透平衡时,因漏斗内的液 柱的静水压的作用,会阻止液面继续上升,C 正确;若甲、乙溶液分别是质量浓度

4、为 0.1 g/mL、 0.2 g/mL 的蔗糖溶液, 则单位时间内由甲进入乙中的水分子多于由乙进入甲中的水分子, 导致漏斗内液面上升,因漏斗内的液柱的静水压的作用,所以渗透平衡时半透膜两侧溶液的 浓度不相等,D 错误。 3将质壁分离的洋葱紫色外表皮细胞放入清水中,液泡体积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 正确的是( ) A与 a 点相比,b 点时细胞的液泡颜色变深 B与 b 点相比,c 点时细胞的吸水速率大 Cc 点时细胞膨胀,液泡内没有水分子进出 Db 点到 c 点过程中,细胞的吸水速率受细胞壁的影响 答案 D 解析 将质壁分离的洋葱紫色外表皮细胞放入清水中,随着时间的推移,液泡的体积逐 渐变大直

5、至保持相对稳定,说明细胞在不断地吸水直至水分进出细胞达到动态平衡。与 a 点 相比,b 点时细胞已吸入的水量较多,液泡的颜色变浅,A 错误;与 b 点相比,c 点时细胞的 体积不再增加,说明水分进出细胞达到动态平衡,细胞吸水速率小于 b 点时的,B、C 错误; 细胞壁具有支持和保护作用,b 点到 c 点过程中,液泡的体积变化不明显,细胞的吸水速率受 细胞壁的影响,D 正确。 4如图是物质进出细胞方式的概念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两种方式的共同特点是都需要载体 B、两种方式都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 C质壁分离实验中蔗糖进入细胞的方式为 D方式表示协助扩散 答案 B 解析 、表示自由扩散和协

6、助扩散,共同特点是顺浓度梯度运输且不消耗能量,自 由扩散不需要载体,A 错误;、表示胞吐和胞吞,物质通过囊泡与细胞膜融合,与细胞膜 的流动性相关,B 正确;蔗糖为二糖,在质壁分离实验中蔗糖不能进入细胞,C 错误;方式 表示主动运输,D 错误。 5肝细胞和细菌都能以协助扩散的方式吸收葡萄糖,其中细菌协助葡萄糖运输的载体蛋 白为 GLUT1,肝细胞协助葡萄糖运输的载体蛋白为 GLUT2,其运输的速率和葡萄糖浓度的关系 如图所示,下列推测不正确的是( ) AGLUT1对葡萄糖的亲和力比 GLUT2对葡萄糖的亲和力大 BB 点制约葡萄糖转运速率的因素是 GLUT1数量 C两种载体蛋白都需要内质网、高尔

7、基体的加工 D载体蛋白的存在能显著提高细胞摄取葡萄糖的速率 答案 C 解析 细菌没有内质网、高尔基体等细胞器。 6如图表示物质跨膜运输的一种方式。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这种转运方式可逆浓度梯度进行 B乙醇分子是以这种方式进入红细胞的 C细胞产生的能量增加会提高这种物质的转运速率 D载体蛋白在物质转运过程中形状会发生改变 答案 D 解析 图示的这种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特点是物质从分子多的一侧运向分子少的一侧, 即顺浓度梯度运输, 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 可判断这种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 不需要消耗能量, A、C 错误;乙醇分子的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B 错误;由图可知,载体蛋白在物质转运过程 中形状

8、会发生改变,D 正确。 7(2018武汉五月模拟)细胞膜对离子进行跨膜运输的载体蛋白有两种:通过离子通道 运输的为被动运输,通过离子泵运输的为主动运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神经元恢复静息电位时,K通过离子通道外流 B缺氧会影响神经元兴奋时 Na通过离子泵的内流 C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复原时通过离子通道吸收 NO 3 D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与离子泵运输离子的方式相同 答案 A 解析 神经元恢复静息电位时,K通过离子通道外流是协助扩散,是被动运输,A 正确 ; 神经元兴奋时 Na通过离子通道进行内流,为被动运输,不需要消耗能量,因此缺氧不影响其 过程,B 错误;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复原

9、时通过离子泵吸收 NO ,是主动运输过程,未通 3 过离子通道,C 错误;葡萄糖进入哺乳动物红细胞是协助扩散,属被动运输,而离子泵运输离 子的方式为主动运输,D 错误。 8下列有关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肌细胞的细胞膜上有协助葡萄糖跨膜运输的载体蛋白 B激素必须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细胞内才能完成对细胞代谢的调节 C相对分子质量小的物质或离子都可以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细胞 D协助扩散和自由扩散都不需要膜上载体蛋白的协助 答案 A 解析 葡萄糖进出细胞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故肌细胞的细胞膜上有协助葡萄糖运输的 载体蛋白,A 正确;激素的化学本质不同,有的激素作用在靶细胞表面,并不进入细胞内部,

10、而是与细胞表面的特异受体结合,如胰岛素,有的激素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靶细胞,与靶 细胞细胞质中的受体结合而发挥作用,如性激素,B 错误;离子主要以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入细 胞,C 错误;协助扩散需要膜上载体蛋白的协助,D 错误。 9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主动运输过程中,需要载体蛋白协助和 ATP 提供能量 B在静息状态下,神经细胞不再进行葡萄糖的跨膜运输 C质壁分离过程中,水分子外流导致细胞内渗透压升高 D抗体分泌过程中,囊泡膜经融合成为细胞膜的一部分 答案 B 解析 主动运输消耗能量且需要载体,故需要载体蛋白协助和 ATP 供能,A 正确;静息 状态下,神经细胞内仍进行新

11、陈代谢,需要吸收葡萄糖将其分解供能,B 错误;质壁分离时, 细胞失水,导致细胞液浓度升高,细胞内渗透压升高,C 正确;抗体的本质为蛋白质,通过胞 吐方式运输到细胞外,该过程中由高尔基体形成的囊泡膜与细胞膜融合将抗体释放到细胞外, D 正确。 10如图为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示意图,其吸收肠腔中低浓度的葡萄糖,有关图示 信息的分析错误的是( ) A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肠腔中的葡萄糖和 Na时使用的是同一载体 B葡萄糖以主动运输方式进入小肠上皮细胞 CK以主动运输方式从组织液进入小肠上皮细胞 DNa进入和转出小肠上皮细胞的运输方式都是协助扩散 答案 D 解析 从图示信息可知, 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肠腔中的

12、葡萄糖和 Na时使用的是同一载体, A 正确;由题干信息可知,葡萄糖逆浓度梯度进入小肠上皮细胞,故为主动运输,B 正确;K 逆浓度梯度从组织液进入小肠上皮细胞,故为主动运输,C 正确;Na顺浓度梯度进入小肠上 皮细胞,且需要载体,为协助扩散,Na逆浓度梯度转出小肠上皮细胞,为主动运输,D 错误。 11 将洋葱表皮细胞放置在不同浓度的物质M溶液中, 并测定洋葱表皮细胞吸收M的速率, 结果如下图所示。对结果的解释最合理的是( ) A细胞吸收 M 是从低浓度向高浓度 B细胞吸收 M 的方式为主动运输 C细胞吸收 M 需载体蛋白的参与 D细胞吸收 M 所需能量供应不足 答案 C 解析 物质 M 的浓度

13、增大的时候,物质吸收的速率并没有改变,可能是受细胞膜上载体 蛋白的限制;通入空气后并没有改变吸收速率,说明与能量供应无关;该物质运输的方式可 能是协助扩散,C 最合理。 12下列过程中,不属于胞吐作用的是( ) A浆细胞分泌抗体到细胞外的过程 BmRNA 从细胞核到细胞质的过程 C分泌蛋白从胰腺的腺泡细胞到胞外的过程 D突触小泡中的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的过程 答案 B 解析 抗体是分泌蛋白,浆细胞分泌抗体到细胞外的过程,属于胞吐作用;mRNA 通过核 孔从细胞核进入到细胞质,不属于胞吐作用;分泌蛋白从胰腺的腺泡细胞到胞外的过程,属 于胞吐作用;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将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

14、属于胞吐作用。 二、模拟小题 13(2019河南信阳高级中学开学考试)如图表示线粒体内膜上 ATP 形成的机理:线粒 体内膜上先通过电子传递, 使 NADH 脱下的 H进入到内膜外的间隙中, 造成内膜内外的质子浓 度差, 然后质子顺浓度梯度从膜间隙经内膜上的通道(ATP 合成酶)返回到线粒体基质中, 在 ATP 合成酶的作用下,所释放的能量使 ADP 与磷酸结合生成了 ATP。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H以协助扩散的方式从膜间隙进入线粒体基质 B图中该过程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 C图示中合成 ATP 的能量来自膜内外 H的浓度差 D图中 ATP 合成酶既具有催化作用又具有运输功能 答案

15、 B 解析 结合题意分析图形可知,H从膜间隙进入线粒体基质是顺着浓度梯度方向进行的 且需要经内膜上的通道(ATP 合成酶)进行,即需要通道蛋白参与,因此可知 H是以协助扩散 的方式从膜间隙进入线粒体基质,A 正确;图示的过程发生的场所是线粒体内膜,进行的是有 氧呼吸第三阶段,而有氧呼吸第二阶段的场所是线粒体基质,B 错误;图示中合成 ATP 的能量 来自膜内外 H的浓度差,C 正确;图中 ATP 合成酶既具有催化作用即催化 ATP 的合成,又具 有运输功能即运输 H,D 正确。 14(2019河北衡水高三模拟)科学家发现某些动物细胞在低渗溶液中不涨破,但是将 控制红细胞膜上 CHIP28(一种

16、水通道蛋白)合成的 mRNA 注入细胞内,发现这些细胞也会迅速涨 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CHIP28合成所需的 mRNA 加工和运输需要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参与 B细胞在低渗溶液中不涨破的原因是细胞膜上无类似 CHIP28的蛋白质 C红细胞在低渗溶液中吸水涨破的原因是由于 CHIP28协助吸收了过多的水 D肾小管细胞在抗利尿激素的作用下重吸收水可能有类似 CHIP28的蛋白质 答案 A 解析 mRNA 的加工和运输不需要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参与,A 错误;某些动物细胞在低 渗溶液中不涨破的原因是细胞膜上无类似 CHIP28的蛋白,B 正确;据题意可知,红细胞在低渗 溶液中吸水涨破的原因是通

17、过水通道蛋白吸收了过多的水,此过程水的吸收方式属于协助扩 散,C 正确;抗利尿激素能调节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肾小管在抗利尿激素作用下重吸收水可 能与 CHIP28有关,D 正确。 15(2019河北石家庄检测)如图表示植物根细胞对离子的吸收速率与氧气浓度之间的 关系。据图不能体现的信息是( ) A由图 2 可知,植物根细胞吸收离子的方式为主动运输 B由图 1 可知,水稻对 SiO需求最大,番茄对 SiO需求量小 4444 C图 2 中 b 点,离子吸收速率受载体数量的限制 D图 1 中水稻培养液里的 Ca2浓度高于初始浓度,说明水稻不吸收 Ca2 答案 D 解析 由图 2 可知,离子的吸收速率

18、与氧气浓度有关,即需要消耗能量,说明吸收离子 的方式为主动运输, A 正确 ; 由图 1 可知, 水稻培养液中 SiO浓度下降最多, 番茄培养液中 SiO 44 浓度增加最多,所以水稻对 SiO需求量最大,番茄对 SiO需求量最小,B 正确;图 2 444444 中 b 点, 由于载体的数量是有限的, 因而物质运输速率不变, C 正确 ; 图 1 中水稻培养液的 Ca2 浓度高于初始浓度,说明水稻吸水的速率大于吸收 Ca2的速率,D 错误。 三、高考小题 16(2018全国卷)下列有关植物根系吸收利用营养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酸性土壤中,小麦可吸收利用土壤中的 N2和 NO 3 B农

19、田适时松土有利于农作物根细胞对矿质元素的吸收 C土壤微生物降解植物秸秆产生的无机离子可被根系吸收 D给玉米施肥过多时,会因根系水分外流引起“烧苗”现象 答案 A 解析 植物根细胞从土壤中能吸收无机盐,但无机盐需以离子形式存在,所以 N2不能被 直接吸收利用,A 错误;根细胞吸收矿质元素的方式是主动运输,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农 田适时松土能促进根系的有氧呼吸,为根细胞吸收矿质元素提供更多的能量,因此农田适时 松土有利于农作物根细胞对矿质元素的吸收,B 正确;土壤中微生物可以分解植物秸秆中的有 机物,产生无机盐离子,从而可以被根系吸收,C 正确;给玉米施肥过多时,会使土壤溶液浓 度过高, 大于根

20、系细胞的细胞液的浓度, 植物细胞失水, 导致植物因失水而萎蔫, 引起 “烧苗” 现象,D 正确。 17(2018全国卷)下列有关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巨噬细胞摄入病原体的过程属于协助扩散 B固醇类激素进入靶细胞的过程属于主动运输 C神经细胞受到刺激时产生的 Na内流属于被动运输 D护肤品中的甘油进入皮肤细胞的过程属于主动运输 答案 C 解析 巨噬细胞摄入病原体的过程属于胞吞,不属于协助扩散,A 错误;固醇类激素的 化学本质是脂质,脂溶性物质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靶细胞,属于被动运输,B 错误;神经细 胞内的 Na浓度比细胞膜外低,受刺激时,产生的 Na内流是顺浓度梯度进行的,属于

21、被动运 输,C 正确 ; 甘油是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细胞,属于被动运输,D 错误。 18(2018浙江高考)在观察某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实验中,依次观察 到的结果示意图如下,其中、指细胞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状态时不存在水分子跨膜运输进出细胞的现象 B甲乙变化的原因之一是结构的伸缩性比的要大 C乙丙的变化是由于外界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所致 D细胞发生渗透作用至丙状态,一段时间后该细胞会破裂 答案 C 解析 甲状态时,水分子仍然通过跨膜运输进出细胞,只是进出细胞的水分子数相等,A 错误;甲乙变化表明,细胞正在发生质壁分离,其内在的原因是结构所示的细胞壁

22、的伸 缩性比所示的原生质层的伸缩性要小,B 错误;乙丙表示细胞在发生质壁分离复原,其变 化的原因是外界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细胞吸水所致,C 正确;细胞发生渗透作用至丙状 态,因细胞壁的支持和保护作用,一段时间后该细胞不会破裂,D 错误。 19(2018北京高考)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保证了细胞内相对稳定的微环境。下列物质 中,以(自由)扩散方式通过细胞膜的是( ) ANa B二氧化碳 CRNA D胰岛素 答案 B 解析 以自由扩散方式跨膜运输的物质有 O2、CO2、H2O 和脂溶性物质等,B 正确。 20(2017全国卷)将某种植物的成熟细胞放入一定浓度的物质 A 溶液中,发现其原 生质体(即

23、植物细胞中细胞壁以内的部分)的体积变化趋势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04 h 内物质 A 没有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 B01 h 内细胞体积与原生质体体积的变化量相等 C23 h 内物质 A 溶液的渗透压小于细胞液的渗透压 D01 h 内液泡中液体的渗透压大于细胞质基质的渗透压 答案 C 解析 04 h 内,开始一段时间内,原生质体的相对体积逐渐减小,说明细胞液浓度小 于物质 A 溶液的浓度,当原生质体相对体积达到最小后又逐渐增大,说明部分物质 A 通过细 胞膜进入细胞内, 使细胞液浓度增大, 从而使细胞吸水, 表现为原生质体相对体积逐渐增大, A 错误;因细胞壁的伸缩性较小,而原生

24、质体的伸缩性较大,故 01 h 内细胞体积的变化量小 于原生质体体积的变化量,B 错误;据图可知,23 h 内,原生质体的相对体积增大,表明细 胞吸水,此时物质 A 溶液的渗透压小于细胞液的渗透压,C 正确;01 h 内,原生质体的相对 体积减小,表明细胞失水,此时液泡中液体(细胞液)的渗透压小于细胞质基质的渗透压,细 胞质基质的渗透压又小于物质 A 溶液的渗透压,D 错误。 一、基础题 21现有 A、B、C 三瓶外观一样但没有标签的溶液,已知它们分属于质量浓度为 0.1 g/mL 的蔗糖溶液、0.3 g/mL 的蔗糖溶液和 0.1 g/mL 的葡萄糖溶液。某同学利用下图装置设计 了两组实验。

25、(注:图中半透膜允许溶剂和葡萄糖通过,不允许蔗糖通过) 实验 同时将等量的 A 液和 B 液分别放入到装置中 U 形管的左、右两侧,一段时间后, 左侧的液面升高; 实验 将等量的 B 液和 C 液分别放入 U 形管的左、右两侧,一段时间后,液面发生了 下列变化:先右高于左,后左高于右。 (1)本实验应用的原理是_。 (2)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 A是_, B是_。 (3)用 紫 色 洋 葱 鳞 片 叶 探 究 植 物 细 胞 吸 水 和 失 水 方 式 的 实 验 中 , 常 选 用 _溶液,观察指标主要有_、液 泡颜色深浅、原生质层的位置。 (4)为了清晰地观察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若用不含

26、色素的洋葱内表皮作实验材料,除了 调节显微镜的亮度外,还可采用的方法是_。 答案 (1)渗透作用 (2)0.3 g/mL 的蔗糖溶液 0.1 g/mL 的蔗糖溶液 (3)0.3 g/mL 的蔗糖溶液 中央液泡的大小(或原生质体的大小) (4)可在蔗糖溶液中加入红墨水(合理即可) 解析 (1)根据题干信息和实验装置图可分析出该实验应用的原理是渗透作用。 (2)实验中左侧液面升高说明由右侧 B 溶液通过半透膜进入左侧 A 溶液的水分子多, 表 明 A、B 两溶液均是蔗糖溶液,A 溶液的浓度大于 B 溶液的浓度;实验中,液面先右高于左, 说明一开始由左侧 B 溶液渗透进入右侧 C 溶液水分子多,但随

27、后出现左高于右,说明左侧 B 溶液中又进入溶质分子, 浓度进一步升高, 导致由右侧 C 溶液中渗透到左侧 B 溶液中水分子多, 由此判断 A 是 0.3 g/mL 的蔗糖溶液, B 是 0.1 g/mL 的蔗糖溶液, C 是 0.1 g/mL 的葡萄糖溶液。 (3)用紫色洋葱鳞片叶探究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实验中常选用 0.3 g/mL 的蔗糖溶液,因 为该浓度蔗糖溶液既会使细胞失水发生质壁分离,又不会使其过度失水而死亡。观察指标主 要有液泡大小、液泡颜色深浅或原生质层的位置。 (4)若选用不含色素的洋葱内表皮作实验材料,为了清晰地观察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可 将分离剂溶液中加入色素,观察原生质层与

28、细胞壁之间是否进入有色的分离剂,或者将视野 调暗一些观察。 22俄罗斯科学家 V.S.Chardakov 设计的简单有效的测定植物组织细胞中细胞液浓度的 方法,如下图所示: 说明:a、b 为一组,同组试管内溶液浓度相等且已知。建立多个组别,并在组间形成 浓度梯度。向各组中的 a 试管中同时放置相同的植物组织,向 b 试管中加入一小粒亚甲基 蓝结晶(它对溶液浓度影响很小,可忽略不计),使溶液呈蓝色。一定时间后,同时取出植物 组织(见 A 图)。从 b 试管中吸取蓝色溶液,小心滴一滴到同组 a 试管溶液中,如果 a 试管 溶液浓度已增大,蓝色溶液小滴将漂浮在无色溶液上面;如果 a 试管溶液浓度已下

29、降,蓝色 溶液小滴将下沉;如果 a 试管溶液浓度未改变,蓝色溶液小滴将均匀扩散(见 B 图)。请分析 回答以下问题: (1)细 胞 液 是 指 成 熟 植 物 细 胞 中 , _(细 胞 器 )中 的 液 体 , 它 可 以 调 节 _。 (2)如果某组试管溶液在第一步操作时,植物细胞在溶液中发生_, 则进行第二步操作时,将发现蓝色小滴往下沉。 (3)实验进行第一步操作应在尽量短的时间内(515 min)进行,以减少误差,因时间长 而造成的误差主要来自_、_。 (4)如果溶液浓度最低的一组进行第二步操作,发现蓝色小滴往下沉,实验应该如何进行 下去?_。 (5)尽量利用不切伤的组织进行测量,否则

30、也会产生误差。这种误差是由于 _而产生的。 答案 (1)液泡 植物细胞内的环境(或渗透压) (2)渗透作用失水 (3)某些物质可能会从细胞中扩散出来 植物表面的某些物质可能会溶解到溶液中 (4)再制备一系列浓度梯度更低的溶液,继续进行测试,观察记录实验结果 (5)从组织伤口流出一些溶质,导致溶液浓度上升 解析 (1)成熟的植物细胞中有大液泡,大液泡中的液体为细胞液,液泡与植物细胞渗透 压的调节有关。 (2)根据题意分析,若进行第二步操作时,将发现蓝色小滴往下沉,说明试管溶液浓度已 下降,则植物细胞在溶液中发生了渗透作用失水。 (3)实验进行第一步操作应在尽量短的时间内(515 min)进行,若

31、时间过长,某些物质 可能会从细胞中扩散出来或植物表面的某些物质可能会溶解到溶液中,进而会导致实验发生 误差。 (4)如果溶液浓度最低的一组进行第二步操作,发现蓝色小滴往下沉,则应该再制备一系 列浓度梯度更低的溶液,继续进行测试,观察记录实验结果。 (5)若测量时组织细胞被切伤,从组织伤口流出一些溶质,导致溶液浓度上升,进而会使 得实验产生误差。 二、模拟题 23(2018河南开封高三质检)图 1 表示小肠上皮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图 2 为膜蛋 白功能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细胞不同表面执行不同的功能。从细胞膜的成分分析,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_。 (2)膜蛋白 A 要消耗主要由

32、图中的_(结构)产生的 ATP,以_方式吸收葡萄 糖。细胞面向肠腔侧形成很多微绒毛,以增加细胞膜上_的数量,高效地吸 收来自肠腔的葡萄糖等物质。 (3)通过膜蛋白 B 可将相邻的两个细胞膜_, 以保证肠腔中的物质 只能从微绒毛处吸收。 (4)细胞膜表面还存在水解二糖的膜蛋白 D,说明膜蛋白还具有_功能。 (5)膜蛋白 A 执行的功能是图 2 中的_所具有的功能。 答案 (1)细胞膜蛋白质不同(或膜蛋白质结构不同) (2)线粒体 主动运输 载体蛋白(膜蛋白 A) (3)紧密连在一起 (4)生物催化(或催化) (5)运输蛋白 解析 (1)决定不同生物膜功能特性的是蛋白质。 (2)膜蛋白 A 是运输

33、葡萄糖的载体,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是主动运输,需 要消耗 ATP,ATP 主要由线粒体产生;细胞面向肠腔侧形成很多微绒毛,以增加细胞膜上载体 蛋白的数量,高效地吸收来自肠腔的葡萄糖等物质。 (3)结合图示及题干所述可看出膜蛋白 B 的功能是将两个细胞膜紧密连接在一起。 (4)膜蛋白 D 的作用是水解二糖,能够催化物质水解,说明具有催化功能。 (5)由图 1、2 推知膜蛋白 A 是载体蛋白,具有运输功能;膜蛋白 B 是连接蛋白;膜蛋白 C 是受体蛋白;膜蛋白 D 能催化二糖水解,具有催化功能。 24(2018湖南长郡中学高三上学期模拟)正常细胞内 K浓度约为细胞外的 30 倍,细 胞

34、外 Na浓度约为细胞内的 12 倍。 当细胞内外的 Na浓度差、 K浓度差减小时, 细胞膜上的 Na /KATP 酶发挥作用,这种酶可以通过水解 ATP,将细胞内的 Na移出膜外,将细胞外的 K 移入膜内。具体过程如图 1 所示: (1)膜内外 Na具有浓度差,与膜的_性有关。Na/KATP 酶将细胞内的 Na移 出膜外的跨膜运输方式是_。 (2)在运输 Na和 K的过程中,Na/KATP 酶的_发生改变,有利于与离子的 结合与分离。 (3)比较图 2 和图 3, 当 Na和 K_浓度差流过 Na/KATP 酶, 将 ADP 合成 ATP, 进行 ATP 合成或分解的反应条件取决于_。 (4)

35、生物膜系统的_作用及能量是维系细胞有序性的基础, 线粒体内膜上主要完成 类似图_(填编号)的过程。 答案 (1)选择透过 主动运输 (2)空间结构 (3)顺 离子流动方向 (4)分隔 2 解析 (1)由题意知, 细胞外 Na浓度约为细胞内的 12 倍, 这与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有关 ; Na/KATP 酶将细胞内的 Na移出膜外是从低浓度向高浓度运输,且需要 ATP 提供能量,是 主动运输方式。 (2)分析图 1 运输 Na和 K的过程图解可知,运输 Na和 K的过程中,Na/KATP 酶 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有利于与离子的结合与分离。 (3)分析题图可知,当 Na和 K从高浓度向低浓度运输时,

36、伴随 ATP 的合成过程,当 Na 和 K从低浓度向高浓度运输时,伴随 ATP 的水解过程;进行 ATP 合成或分解的反应条件取决 于离子流动方向。 (4)生物膜系统把各种细胞器分隔开,使细胞内的许多化学反应可以同时高效、有序地进 行,因此生物膜系统的分隔作用及能量是维系细胞有序性的基础,线粒体内膜上还原氢与氧 气反应生成水,释放能量,该过程伴随 ATP 的合成过程,类似于图 2 过程。 三、高考题 25(2015海南高考)(1)将贮藏的马铃薯(块茎)放入蒸馏水中,水分通过_的方 式进入马铃薯细胞, 引起马铃薯鲜重增加。 随着蒸馏水处理时间延长, 该马铃薯鲜重不再增加, 此时,马铃薯细胞的渗透

37、压比处理前的_。 (2)将高温杀死的马铃薯细胞放入高浓度的 NaCl 溶液中,_(填“会”或“不会”) 发生质壁分离现象。 (3)将发芽的马铃薯制成匀浆,使其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说明该马铃 薯匀浆中含有_。 答案 (1)自由扩散 低 (2)不会 (3)可溶性还原糖 解析 (1)将贮藏的马铃薯(块茎)放入蒸馏水中, 水分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马铃薯细 胞,引起马铃薯鲜重增加。随着蒸馏水处理时间延长,该马铃薯鲜重不再增加,此时由于细 胞吸水,马铃薯细胞的渗透压比处理前的低。 (2)高温杀死的马铃薯细胞其原生质层的选择透过性功能丧失,放入高浓度的 NaCl 溶液 中,不会发生质壁分离现象。 (3)可溶性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将发芽的马铃薯制成匀浆,使 其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说明该马铃薯匀浆中含有可溶性还原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