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广州市防汛防旱防风防冻应急覆案目录1总则1.1 指导思想1.2 编制依据1.3 适用范用1.4 工作原则2区域概况2. 1自然地理2.1 气象水文2.2 重点防洪工程体系概况3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3. 1市防汛防不防风总指挥部3. 1.1市防总组成3.1 .2市防总应急工作小组3.1.3 市防总督导检查工作组3.1.4 成员单位及相关部门职责3.1.5 三防专家组3.2 现场指挥部3.3 各区三防指挥部3.4 4其他三防指挥机构4颈警与预防4.1.2 雨情信息4.1.3 水情信息4.1.4 风情信息4.1.5 风暴潮及海浪信息4.1.6 山洪灾宙、地质灾害4.1. 7旱情信息4.1.8 冻情信息
2、4.1.9 险情、灾情信息4. 2信息发布4.3 预警预防准备4.4 水务工程防洪排涝调度5应急响应5. 1应急响应的总体要求5.3.1 应急响应启动时机5.1.2应急响应启动和终止程序5.1.3应急响应工作战本要求5.1.4市防总坐镇指挥和联合值守要求5.1.5区三防指挥部坐镇指挥和陕台值守要求5.2 先期处置5.3 指挥联动与协同5.3.1 市防总指挥协同5.3.2市防总成员单位指挥协同5.3.3抢险救灾现场指挥部指挥协同6.1工作原则6.2救援力量6.3救援开展6.4救援实施6.5救援结束7保障措施7.1通信与信息保陈7.2队伍保障7 .2.1专家队伍保障8 .2.2抢险救援队伍保障7.
3、3 供电保障7.4 供水保障7.5 5油料保障7.6 安全防护7.6.1 应急抢险救灾人员安全防护7.6.2 社会公共安全防护7.7医疗保障7.8资金保障7.9物资保障7.10社会动员保障7.11人员转移保障7.12应急避护场所保障7.13宣传、培训和演练7. 13.2培训8. 13.3演练8善后处置8.1 救灾救济8.2 恢纪重建8. 3社会捐赠和救助管理9. 4保险9.1 调查分析、后果评估及总结9附则9.2 奖励与责任追窕9.3 预案管理与更新9.4 解择部门9.5 实施时间附件附件1市.防总督导检查工作组分组表附件2名词术语定义附件3洪水预警信号及应对指引附件4暴雨预警信号及应对指引附
4、件5台风预警信号及应对指引附件6寒冷预警信号及应对指引附件7道路结冰预警信号及其含义附件8广州市重要堤围和大中里水库名录附件9代表站点特征水文、潮位数据附件10风暴潮灾害警报信号及其含义附件11干旱程度参考指标表附件12预警信息和防御指引发布工作要求附件13信息报送主要内容附件M洪涝突发险情灾情报告暂行规定附件15广州市“五停”实施指引1总则1.1 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的政要论述精神,按照广东省防汛防旱防风总指挥部和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紧紧困绕“不亡人、少损失”工作F1.标,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做到“五个宁可”,突出人
5、员转移和安全管控两个关键环节,不断完善体制机制,依法嬴效有序做好水旱风冻灾总防范与处置工作,全力以赴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降低灾害损失,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强保证。1.2 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B、d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抗旱条例、自然灾害救助条例、广东省突发事件应对条例、广东省气象灾宙防御条例、广东省防汛防旱防风条例、关于印发城市防洪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的通知(国汛(2015)2号)、g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关于印发洪涝突发险情灾情报告暂行规定的通知(国汛(2020)7号)、广州市气象灾杏防御规定、广州
6、市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管理规定、城市防洪应急预案编制导则(S1.754-2017),抗早预案编制导则(S1.590-2013),国家防汛抗早应急预案B、广东省防汛防个防风防冻应急预案、广州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以及中共广州市委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州市机构改革方案的通知等法律法规和文件,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预案.本预案适用丁发生在本市行政区域内的防汛防旱防风防冻活动(以下称三防)。木预案所称防汛防旱防风防冻活动,是指对暴雨、洪水、干旱、台风、风暴潮、雨雪冰冻等因素引发灾害的防御、抢险、救援、灾后应急处置及其相关管理活动.1.4 工作原则(1)安全第、预防为生。坚持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7、放在第位,落到实处,最大程度地减少水旱风冻灾杏造成的危害和损失。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坚持常态减灾与非常态救灾相统一,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理灾前预防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从减少灾击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2)统一指挥、分级负表.坚持党委领导,实行各级人民政府行政首长负货制,建立健全属地管理为主、统指挥、分级负货、分类管理、条块结合的防御体系。各级政府负责本辖区内的三防工作,政府主要负贡同志担任本级三防行政货任人,对本辖区的三防工作负总货。各部门和单位按照职费分工切实做好三防工作。(3)政府主导、公众参与。坚持公众参与、军民结合、专群结合、平战结合的原则,在政府的主导下动m全
8、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有效提高应急管理效率。(4)科学应对、联动高效。坚持精密监测、准确预报、及时预警和会商研判,科学精准组织防御和调度。建立抢险救灾应急联动机制和应急保障机制,加强区域合作,发挥信息、资源的高效联动效应,形成功能齐全、反应敏捷、协同有序、运转高效的处置机制,做到快速响应、科学处置、有效应对。(5)广泛宣传、凝聚合力.建立键全佶息公开工作机制,遵循公平、公正、便民的原则,切实提高新问舆论传播力、用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正确引导舆论,弘扬社会正气。2区域概况2.1 自然地理广州市位于广东省中南部,地处珠江三角洲中北部,接近珠江流域下游入
9、海口,系珠江三角洲核心地带,位居东经11257至11403,北纬2226至2356,南北长约155公里,东西宽约106公里,总面积7434.4平方公里,下括11个区。境内土地类型多样,地形复杂,北岸南岭余脉,南临南海,地脚自北向南降低,最高峰为北部从化区与惠州市龙门县交界处的天堂顶,海拔1210米。东北部为中低山区,中部为丘陵盆地和岗台地,南部是沿海冲积平原及滞涂。图1广州市行政区划示意图2.2 气象水文广州市具有温暧多雨、光热充足、温差较小、熨季长、新期短(南部地区无霜期,北部地区霜期短等气候特征。全市平均(1991-2020年)年降水量为1923富米,番禺区平均年降水量最低,为1751.5
10、富米:增城区平均年降水量最高,为2038.4富米。市区(广州站)实测最大年降水量为2937.1亮米(2016年),最小年降水量为1158.5亮米(1956年),比值为2.54。降水量年内分配不均,玳期(49月)降水量占年总量的80。左右,46月份为前汛期,降雨以锋面雨为主,局地性较强,时程分配较集中,往往发生年最大暴雨强度:79月份为后汛期,降雨以台风雨为主,降雨范围广,总量大。广州市平均年径流深1091.2亮米(78.81亿立方米)。径流年际变化不均匀,最大、最小年径流身的比值可达48:径流年内分配也不均匀,汛期(49月)径流量占年总量的80%85%最大径流量多出现在5、6月份.径潦深由南向
11、北递增,变化范用为7401480.7亮米。洪水由暴雨形成。北江洪水涨落较快,峰型较尖度,洪水过程线多为单峰或双峰型,一次洪水历时平均为14天。西江洪水涨落相对较缓,由于集水面积较大,洪水峰高、量大,其过程线多为多峰或肥胖型,一次洪水历时平均为36天。东江洪水涨落也较快,峰型较尖残,一次洪水历时平均为11天。流溪河洪水涨落较快,峰型尖疲,洪水过程线多呈单峰型,一次洪水历时平均为5天.增江上游河床陡峻,又常为暴雨中心,暴雨过后迅速汇集,中游河槽淤浅,容珏少,形成洪水暴涨暴落。广州地区的河道属感潮河道,汛期既受来自北江、西江、东江和流溪河、增江洪水的影响,又受来自伶(T洋的潮汐作用,洪潮混杂,水流流
12、态复杂。潮汐为不规则半日潮,年平均涨潮、落潮潮差均在2.0米以下,屈弱潮河口。潮差年际变化不大,年内变化则较大.受人类活动、全球气候环境及海平面上升等因素的影响,年最高潮位有逐年抬高的趋势。2.3 3重点防洪工程体系概况根据广州地形特点,采取北建库、南建堤(圉)的工程措施,通过一系列堤、闸、库联合运用,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上蓄中防、下排的防洪(潮)工程体系。全市水库共计295座,其中,大型1宗,中型17宗,小型277宗,总库容11亿立方米。水库工程集中分布在增城、从化、花都、白云区,其中增城区水库数量最多,共有96座,占全市的32.5虬从化区水库总库容量最大,约为6.15亿立方米,约占全市总库容量
13、的55.8%。荔湾、越秀、海珠区无水库工程。流溪河水库是广州市境内唯一大型水摩,总库容3.782亿立方米,以发电灌溉为主,水库按100年一遇洪水设计,1000年一遇校核:黄龙带水库是广州市第二大水库,总库容9097万立方米,是一座以灌溉为主,结合防洪、发电及城市用水等综合利用的中型水库,水库按100年一遇洪水设计,1000年一遇洪水校核。(2)堤围。全市堤防(岸)总长10300.90公里,其中,1级堤防(岸)519.80公里,2级堤防(岸)452.60公里,3级堤防(岸)166.93公里,4级堤防(岸)3556.42公里,5级堤防(岸)1666.85公里,5级及以下堤防(岸)3938.30公里
14、3)水闸泵站。全市水闸共计1173座,其中,大型10座,中型70座,小型1092座。水闸工程集中分布在白云、花都、增城、番禺和南沙区,其中南沙区水闸数量最多,共计258座,占全市的21.99%。全市水利泵站共计864座,其中,大型5座,中型45座,小型814座。总装机流量约2756立方米/秒。3级纲指挥体系及职责3.1 市防汛防旱防风总指挥部广州市防治防早防风总指挥部(以下简称市防总)在广东省防汛防旱防风总指挥部(以卜,简称省防思)和市委、市政府的领导F统一指挥全市防汛防旱防风防冻工作。市防总办公室(以卜简称市防办)设在市应急管理局,承担市防总日常工作,具体负责全市防汛防旱防风防冻的组织、
15、协调、监督、指导等工作。3.1.1 市防总组成总指挥:市政府分管应急管理工作的市领导(实行AB角制度)。副总指挥:市政府协助分管应急管理工作的副秘书长、市应急管理局局长、市水务局局长、M气象局局长、广州警备区副司令员、武警广州支队副支队长、市消防救援支队支队长。成员单位:市委宣传部,市发展改革委、市教育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水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市P生健康委、市应急管理局、市市场监管局、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市港务局、市林业
16、园林局、市气象局、省水文局广州水文分局,广州警备区,武警广州支队,市消防救援支队,广州供电局,市红十字会,自然资源部南海预报诚灾中心,广州海事局,广州水投集团,广州地铁集团,广州公交集团,广州交投集团,中国电信广州分公司,中国移动广州分公司,中国联通广州分公司,中国铁塔广州分公司,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同广东监管局,中石化广州石油分公司,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广州白云国际机场股份有限公司,广州日报社,广州市广播电视台等46个单位。领导成员:上述46个成员单位除市水务局、市气象局、广州警备区、武警广州支队、市消防救援支队外,其他41个成员单位的分管领导。广州市防总组织体系图见图2。r.WMMM
17、vakfuv9Mtar.*tR6M一Im.uwj4G74IOM一c*HMtIOhMCAM1.HHOM一*MM。雨H1.MMPT,M4J*1MFifWTU武,*MAMRU*M一I*EN111.,GrtR9MM*3rf“内”IKaMA“一,川公女141一PIM1.O*缗3公T小E2*HI”光Y,w川”公T一IEMB,用“公YiQ8HCMM1.八骨AJ一.t小公T*1.IMUm“口尤“/州n,JXbMS,的公川I“,m图2广州市防总组织体系图后动应急响应期间,根据工作需耍,市防总设置综合协调组、宣传报道组、预警预报组、工程抢险组、救援安置组、交通保障组、通信保障组、后勤保障组共8个临时应急工作小组,
18、各组实行组长负货制,对市防总负贡。(1)综合协调组:市应急管理局担任组长,根据实际情况抽调相关成员单位人员参与,负责应急响应期间市防总综合协调和督导检查工作,以及文件起草、公文运转、会议组织、灾梢统计等工作,负责事后对事件进行调隹处理。(2)宣传报道组:市委宣传部担任组长,市应急管理局、市气象局、事发地区政府、中国电信广州分公司、中国移动广州分公司、中国联通广州分公司等参与,负赤研究制定新闻发布方案,统筹相关部门,明确发布单位,协调新闻报道,做好现场媒体记者接待服务,以及舆情(包括网络舆情)收集、研判、引导和公众自救防护知识宣传,向公众发布预警信息和防御指引。(3)预警预报组:市气象局担任组长
19、市水务局、省水文局广州水文分局、自然资源部南海预报减灾中心、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同、市农业农村局等单位相关工作负货人或专家参与,负贡水旱风冻灾害及其次生、衍生灾害的监测和预报、预警工作,对灾害性天气进行分析和预测,为三防工作提供预警信息、技术支持和决策性建议。(4)工程抢险组:根据灾情类型,启用相应的抢险组。市水务局负责组织开展管辖范用内水利工程、供排水工程等抢险:市交通运输局负责牵头组织开展管牯范围内因灾损毁交通设施抢险: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同负贡地质灾害抢险的技术支撑工作: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负责组织开展管辖范围内的燃气设施、户外广告和招牌设施等抢险:市住房城乡建设局负货管辖延困内的房屋建筑及在
20、建房屋建筑工程等抢险:广州供电局负贡组织开展权属葩困内的供电设施抢险:中国电信广州分公司组织开展通信设施抢险,市工业和信息化局配合做好相关协调。广州水投集团、广州地铁集团、广州交投集团、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广州白云国际机场股份有限公司、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中国移动广州分公司、中国联通广州分公司、中国铁塔广州分公司等单位根据实际情况参与。(5)救援安置组:市应急管理局担任组长,事发地区政府、市卫生健康委、广州警备区、武警广州支队、市消防救援支队、市公安局、市交通运输局、市红十字会等单位参与。负贡开展灾区现场及周边人员的救援和安置工作,以及生活必需品调运和管理等工作。(6)交通保障组:市交通
21、运输局担任组长,市公安局、广州地铁桀团、广州公交集团、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仃限公司等.单位参与。负货救援人员及物资、装备运输保障工作,决策实施道路运输、公交地铁停运及恢宏运营等工作。(7)通信保障组:中国电信广州分公司担任组长,市工业和信息化局配合做好通信保障组协调工作,中国移动广州分公司、中国联通广州分公司、中国铁塔广州分公司等有关单位参与。负责为三防工作提供通信保障。(8)后勤保障组:市应急管理局担任组长,事发地区政府、有关部门参与。负费市防总、现场指挥部及应急救援人员及其他相大工作人员的后勤保障工作。3.1.3市防总督导检查工作组市防总设置11个督导检查工作组,市教育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城
22、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民政局、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应急管理局、市港务局、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市水务局单位领导担任组长,分别对口负货督导检查广州市越秀、海珠、荔湾、天河、白云、黄埔、花都、番国、南沙、从化、增城II个行政区的三防工作。市防总根据工作需要,可适当调整各督导组牵头单位及组员总位。督导检查组组成见市防总督导检查工作组分组表B(附件1)。(1)工作原则.督导检查工作始终坚持把最大限度地减少人民生命财产损失放在首位,坚持“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原则,实施“以人为本、分片包干、检查指导、促进落实”的督导。符导检查不咨代属地贪任。(2)工作职责
23、配合市防总检查、指导贡任片区:防工作,督导检查防工作员任制落实、应急处困和抢嗓救灾工作的开展情况。(3)工作内容。惇导检杳工作紧紧围绕三防检杳、责任制落实、应急处置.、抢险救灾等方面开展工作。主要内容包括:贯彻上级有关三防指示精神,督促落实三防决策、部署:监督、检查、指导水早风冻灾杏的防御和应急处置工作:督促、检查相关地区和单位汛前、汛期、汛后三防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改落实情况:检三防货任制、应急预案、值班值守、监测预警、物资队伍等各项三防措施落实到位情况:列席当地:防应急会商会、抢险救灾现场会等,适时提出指导性意见及建议:及时反馈重要情况或重大问题,科学提出处理意见建议。(4)工作方式。包括赴
24、现场实地调研、检查、指导:听取有关地区、单位、部门的情况汇报:查阅有关文件、档案、资料:参加有关会议和有关活动:召开工作座谈会议,进行调查、专访等。(5)工作程序。市防总根据工作需要下发惇导检杳等相关通知;被督导检查对象进行自查,编写自查总结:市级番导检查组对各区开展督导检查工作:向被督导检杳对象提出督导检查意见,招督导检查情况向市防总反馈。(6)工作要求。督导检查组实行组长负贡制,各组长名单及其督导检查区域由市防总于每年汛期前公布:督导检查工作由组长负责带队,必要时,提请市主要领导安排市领导带队:被告导检查对象应积极配合督导工作的开展,提供真实情况及相关资料,并为督导检查工作提供必要的条件:
25、各牵头单位负责组织实施、车辆保障,并将督导检杳照片、督导检查情况等上报市防总:各区结合本区实际制订相应工作方案,并上报市防总备案。3.1.4成员单位及相关部门职贵(7)市财政局:负贡及时审核拨付资金,指导和监督资金的分配、拨付、使用、管理情况。(8)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负货组织指导管辖范国内技工学校、职业培训机构、考核鉴定机构和就业训练等机构落实水旱风冻防御措施;对管辖范国内的学生和务工人员开展三防应急知识宣传教自:按照有关规定和要求,通知管辖范围内技工学校、职业培训机构、考核鉴定机构和就业训练等相关机构停(复)课、停(身)I:监督用人单位和个人在签订劳动合同或雇佣合何时,对“五停”期间权利
26、义务、薪明福利等进行相应的约定.(9)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负於落实防灾减灾规划相关要求,在国土空间规划纳入防灾减灾规划相关内容:负货提供地质灾害相关信息,督促、协谢做好泥石潦、滑坡等地质灾害隐患的监测、预报预警、巡杳、应急调杳和工程治理等防治工作:协助做好地质灾害隐患点人员的转移工作;承担地质灾吉应急处置、灾后重建的技术支撑工作。(10)市生态环境局:指导、协调全市各级生态环境部门开展因水旱风冻灾害引发的突发生态环境事件应急工作。(ID市住房城乡建设局:会同应急管理部门制定应急避护场所建设规范,定期对应急避护场所进行动态检查维护及安全性评估;组织排杳、整改管辖范国内三防安全除患,指导区主管单位
27、落实在建房屋建筑工地、城乡照明设施、危险房屋等的安全隐患排查整改,指导各区住房城乡建设部门督促物业服务企业做好物业小区的三防工作:组织做好管辖范围内地下空间、危房、在建工地及其他低洼地区的水旱风冻灾害防御工作:按有关规定和灾害影响范围,通知管辖范用内在建工地停(匆)工:组织指导灾后建(构筑物重建工作。(12)市交通运输局:组织排杳、整改管辖范国内的建(构)筑物等三防安全版患、险情,指导各区交通运输部门做好停车场(物业小区停车场除外)的防汛安全和相关防范措施落实的检查、监督工作,并指导物业小区停车场落实防汛措施:负表通知、督促和协调各区交通运输部门、主要客运站运营单位、公交运营单位等在管辖站场通
28、过电了显示屏、广播、公告栏等发布预警信息和防御指引,适时调整运营计划并及时向公众发布,组织妥善安置滞留旅客:派出专业抢险队及时抢修抢险管辖范围内因灾损毁的路段、站场及交通运输有关设施:负竞提供抢险救灾人员、物资、设备以及灾民的道路运输保障:灾害影响期实施,组织开展预案演练;组织建立水旱风冻灾害监测预警和灾情报告制度,健全灾害信息资源获取和共享机制,依法统发布灾情:负费全市应急避护场所的核查工作,并及时向公众公布:组织协调全市灾害救助工作,组织指导灾情核查、损失评估、救灾捐赠工作,按权限管理、分配救灾款物并监督使用:监督、指导和协调抢险救灾时期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派出专家到场指导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
29、烟花爆竹经营、非煤矿山等企业落实防御措施,协助做好危险区域人员撤岗工作:指导开展水旱风冻灾害事件调杳评估工作。(19)市市场监管同:水旱风冻灾害期间,维护市场价格稳定,打击哄抬物价、囤积居奇等扰乱市场秩序行为:按照有关规定和要求,通知督促管辖范闹内市场实施停(纪产、停(第业等。20)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配合市防总做好水用风冻政务数据的归集、管理、共享和安全保障工作;S1.合做好灾害期间实时视频监控保障工作:做好灾害期间全市的政务外网网络运维保障、政务信息化基础设施统一运维保障、政务外网网络安全保障工作.(21)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组织排查、整改管辖范用内的户外广告和招牌设施、燃气设施等
30、三防安全隘忠:组织城市道路及路边雨水口表面垃圾消扫,落实作业安全防护;负责保障燃气供应,并组织因灾损毁供气设施的抢险修第:及时处理灾后生活废弃物。22)市港务局:负货通知、督促和协调港航单位通过电子显示屏、广播、公告栏等渠道发布预警信息和防御指引,适时调整运营计划并及时向公众发布,组织妥善安置滞留旅客:协助三防抢险应急救灾物资运输工作:督促指导港航企业排查、整改三防安全隐患,落实水早风冻灾宙防御措施.(23)市林业园林局:组织、指导、督促管辖范围内森林、湿地、自然保护地、绿地、绿化带、公园、景区、水库、山塘等三防隐患排杳和整改;负责组织绿化抢险工作:按照有关规定和要求,通知、杼促管辖范国内公园
31、景区停止开放,及时组织人0撤离:指导、督促管辖范围内森林、公园、景区等做好灾后恢匆。(24)市气象局:负责提供全市及各区灾杏性天气的监测情况、预报值警情况,及时有效地提供气象服务信息,为三防工作提供决策依据:开展气象灾在的分析和评估;及时向市委市政府、各成员单位、各级三防指挥部门、政府有关部门、社会公众、媒体、通信运营商,以及其他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发布灾害现场指挥部实行现场指挥官负货制.现场指挥仃由市政府或市防总授权的有美负货人担任,各有关单位和各应急工作小组按照职费参与应急处置工作。3. 3各区三防指挥部各区人民政府设立区级防汛防个防风指挥部(简称区三防指挥部).在市防总和区委、区政府的统一
32、领导下,负责所辖行政区域的:.防工作,并严格落实一防指挥长AB角制度.3.4其他三防指挥机构有三防任务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设立三防机构,负责本单位的三防工作。涉水相关工程管理单位、施工单位等,汛期成立相应的专业防汛抗灾组织,负货本单位的防汛抗灾工作.4Wi警与预防4.1 侑息报送4. 1.1总体耍求CD信息实行归口处理,分级上报,资源共享。(2)气象、水文、海洋、自然资源、水务、农业、应急等部门按各自职责分工,负货雨情、水情、台风、风暴潮、海浪、山洪灾害、地质灾害、旱情、I情、灾情等信息的监测预报预警。(3)各单位可参考洪水预警信号及应对指引(附件3)、暴雨预警信号及应对指引(附件4)、4台风预警
33、信号及应对指引(附件5)、g寒冷预警信号及应对指引(附件6),并根据预警信息和防御指引发布工作要求(附件12),及时对公众发布预警信息和防御指引。(4)各单位按职责分工及时核实、统计相关信息,参考6信息报送主要内容(附件13)按要求向市防总报送,特殊情况可专项报告.(5)任何地位(部门)或个人发现水旱风冻灾害情况,庖及时报告管理单位或主管部门,必要时可直接报告当地三防部门。(6)亟大或特别强大灾情、险情,市防总立即组织核实,及时报告市委、市政府和省防总,并视情及时续报。因客观原因无法立即准确掌握的信息,及时报告基本情况,之后补报详情.(7)水旱风冻灾害涉及或影响到本市行政区域外其他地区时,市防
34、总立即报告市政府,并通知相关市、区:必要时提请市政府进行沟通与协调,本而行政区域外其他地区发生灾害对本市产生较大影响的,市防总应主动沟通,及时掌握相关信息。(8)信息报送和处理要快速、准确,原则上应以拈面形式逐级上报:紧急情况下,可以采用电话或其他方式报告,可以越级上报,之后以书面形式按程序及时补报和续报.(9)突发险情、灾情报告分为首次报告和续报。首次报告指确认险情或灾情已经发生,在第一时间将所掌握的有关情况向上级报告。续报指在突发险情,灾情发展过程中,根据险情、灾情发展及抢险救灾的变化情况,对报告事件的补充报告.续报内容应附险情、灾情图片,并延续至脸情排除、灾情稳定或结束。10)特别重大、
35、重大突发事件要在事发后15分钟内电话报告、30分钟内书面报告市防总。(11)凡特别揖大、重大灾情信息超过3小时未报送的即为迟报,超过24小时的即为漏报,超过48小时的即为瞒报,与事实有较大出入的为错报,与事实基本不相符的为谎报。因报送信息不准确或退报、漏报、瞒报、谎报造成工作失误和重大影响的,对直接负货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货任人给予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依照相关规定追究货任人的货任。4.1.2雨情信息1)定时报送:气象部门每天7时向市防总提供过去24小时全市天气实况及未来24小时的降雨、强对流等预报,17时增加更新未来七天天气预报。(2)滚动报送:发布暴雨橙色以上预警时,气象部门每I小时向市防
36、总提供一次该区域雨情信息,必要时实时报送。(3)实测报送:当实测降雨量30分钟超过30充米、1小时超过50富米、3小时超过100亮米、6小时超过200充米时,气象部门要实时报告市防总并通报相关单位,提出防御意见建议,为防御工作提供支掾。(4)研判报送:气象部门负责提供递进式气象服务,认真落实“汛前年景会商、汛期定期会商、灾前加密会商、灾中实时会商”的专项研判机制。(5)应急响应期间按照市防总有关要求加强监测预警和信息报送,必要时加密报送频次。4. 1.3水情信息1)水文部门汛期每天9时前向市防总提供过去24小时全市主要江河水位(流任)、潮汐和大中型水库水位等水文信息和未来24小时水文预报。当市
37、内和周边对本市有影响的河流出现较大涨幅并维续发展或发布洪水预警时,要第一时间报告市防总并通报相关部门。(2)应急响应期间按照市防总有关要求加强监测预警和信息报送,必要时加密报送频次。4.1.4风情信息(1)气象部门密切监视台风的生成、发展、登陆和消失全过程。当预计48小时内热带气旋将影响广州时,每3小时向市防总提供台风位置、强度、中心风速、移向移速、发展趋势和对本市的影响程度等相关情况,并通报相关单位。当预计24小时内热带气旋将影响广州时,每小时报告一次.(2)应急响应期间按照市防总有关要求加强监测预警和信息报送,必要时加密报送频次。4. 1.5风暴潮及海浪信息1)当有热带气旋影响时,海洋部门
38、每天8时、17时向市防总报告风暴潮、灾害性海浪、天文大潮监测情况,并加强对全市岸段潮位的监测预报.及时发布各类预警信号并报告市防总,出现岸段超警时实时滚动报送。(2)应急响应期间按照市防总有关要求加强监测预警和信息报送,必要时加密报送频次.4 .1.6山洪灾害、地质灾害强降水期间,水务、自然资源部门密切监视可能发生山洪、地质灾害的危险区域,及时发布预警:各区发生山洪、地质灾害时,各级要立即上报,区三防指挥部及时报告市防总。(5)防冻应急响应期间,各部门每天上午8时、17时向市防总提供一次冻情信息,并按照仃关要求加强监测预警和信息报送,必要时加密报送频次。5 .1.9险情、灾情信息各有关部门、各
39、区按照洪涝突发险情灾情报告暂行规定(附件14)和市防总要求,按规范内容和规定时限报告突发险情、灾情信息,并做好核实、续报工作。4.2信息发布(1)各行业主管部门负责统计、核实本行业(系统)内受影响情况等,按规定向市防总报告;各区三防指挥部统计、核实本区灾情及受影响楮况等,按规定向市防总报告。(2)市防总统汇总、审核全市三防信息,按规定上报并适时向社会发布。各区三防指挥部负货收集、审核、发布本区的三防信息。(3)灾害发生期间,交通运输、地铁、公交、水上巴士、铁路、民航和交警等部门应通过视听媒体及时向社会公众发布交通运输相关信息,商业、旅游、卫生、教育等部门及时向社会公众发布行业受影响信息。(4)
40、新闻报道及舆论引导工作在市委宣传部的指导下开展,具体按省、市突发事件新闻发布有关规定执行。(5)一般突发灾情、险情,由属地区三防指挥部负於处理和发布,并向市防总报备。i1.1.大突发险怙灾情,经区三防指挥部负货人审批后,及时上报市防总,按规定程序报领导审核批准后方可发布。如灾情险情可能造成国内外全大影响的,根据有关规定,应立即成立市新闻发布工作指挥小组,迅速后动联动机制,由市委宣传部负货设立新网中心统一发布。(6)全市重大水旱风冻灾需情况及重大决策部署等由市防总新闻发言人对外发布;全市综合性三防信息,由市应急管理局新闻发言人对外发布:重大三防突发事件的新闻发布按照有关规定进行。(7)新闻发布会
41、可采取电视台现场直播或其他形式发布,一般情况下可采取新闻通报的形式进行新网发布,通过各类媒体公开发表.新闻发布会视情况召开,如遇重大三防工作紧急决策部署情况随时可以发布。(IO)媒体和通信运营商通过电视、广播、短信、网络等视听媒介发布暴雨预警信号,播发防御指引,提醒市民粉停室外活动:室内人员关闭门窗,防止雨水浸入室内:旦室内发生水浸,立即切断电源,必要时转移到安全场所避险:远离涉水带电设施设备。(三)各区三防指挥部:按照本区预案启动应急响应,组织开展暴雨防御、调度和其他各项应急处置工作;执行市防总相关指令,落实市防总各项工作部署,相关情况及时报告市防总“5. 5.4防暴雨内涝级应急响应6. 5
42、4.1防暴雨内涝一级应急响应条件当发生或可能发生以下情况之一时,启动防暴雨内涝一级应急响应:广州气象部门发布6个以上(含6个)区全区暴雨红色预警信号,口系雨导致城市大面积内涝,对公众和城市正常运行造成严重影响,启动防暴雨内涝一级应急晌应:其他需要启动一级应急响应的楮况。5. 5.4.2防暴雨内涝一级应急响应工作耍求(1)市防总:总指挥坐镇指挥,必要时报请市主要领导坐镇指挥,研判和部署防暴雨内涝应急工作:严格督查各有关单位和各区三防指挥部落实防暴雨内涝工作情况;全力做好抢险救灾工作。(2)各类专业抢险队全力开展抢险救灾工作,并立即报告情况、封控现场(管控、围蔽或拦嘏)、做好现场警示和解释.(3
43、供水、供电、燃气等管理单位全力组织对洪涝风险区域重要设施设备以及生命线工程巡查,检查防御措施落实情况。(4)当暴雨造成极其严IR内涝和山洪灾击时,市政府或市防总视情向暴雨严重威胁地区发布“五停令”,实行“五停”措施.实施指引见广州市“五停”实施指引(附件15(5)做好新闻宣传和舆论管控工竹;。(7)必要时,按程序启动4广州市防御极湍洪水暴雨台风应急预案(暂行)3,在国家、省仃美应急指挥机构的领导下,统组织、指挥、协调、指导全市极端台风防御及抢险救灾等工作。5.7防旱应急响应5.7.1防早四级1级应急响应5. 7.1.1防早四级、三级应急响应启动条件(1)当以卜3项同时发生或预计同时发生,且干
44、旱程度可能进一步发展并造成至大影响,经综合会商研判后,启动防个四级应急响应:30日降水量距平率W-75斩60日降水量距平率W-40%,90日降水珏距平率W-20%:水库可用水量占总兴利库容百分比40乐农作物受臭面积占全市农作物面枳比2I5*受来水减少或咸潮上潮影响,城乡供水受影响,己经发生入帝饮水困难:其他需要启动防早四级应急响应的情况。(2)当以卜3项同时发生或预计同时发生,且干旱程度可熊进一步发展并造成盎大影响,经综合会商研判后,启动防个三级应急响应:30日降水址距平率W-85%60日降水量距平率W-60%,90日降水珏距平率W-30%:水库可用水量占总兴利库容百分比32初农作物受个面积占
45、全市农作物面枳比220%:受来水减少或咸潮上潮影响,城乡供水受影响,己经发生人畜饮水困难:其他需要启动防旱三级应急响应的情况。5. 7.1.2防个四级、三级应急响应工作要求(1)市防总:加强值班,市应急管理局领导带班,主持召开会商会议,对旱情发展趋势进行研判,作出防早抗旱工作部署:组织实施节水、控水、调水、送水和打抗旱井等各项措施:视情派出督导检查工作组加强指导受灾区防早救灾工作。水库可用水量占总兴利库容百分比20机农作物受旱面积占全市农作物面积比240%:受来水减少或咸潮上溯影响,城乡供水受影响,已经发生人冷饮水困难:其他需要启动防旱一级应急响应的情况.5.7.2.2防旱二级、级应急响应工作要求(1)市防总:加强值班,市应急管理局领导带班,视情提请市防总副总指挥主持召开会商会议,对早情发展趋势进行研判,作出防旱抗不工作部署:派出督导检直工作组加强指导受灾区防不救灾工作:组织抢险救援队伍向受灾严歪地区开展应急送水工作:指挥、协调各成珏单位、各区三防指挥部联动配合,共同抗灾.(2)气象、水文、水务、农业农村部门加强旱情监测,根据市防总要求加密报送旱情监测信息。(3)根据市防总要求,相关单位派员参与联合值守。(4)水务部门加强水量应急调度,严格实行控制用水计划,适时启动补水方案,加强开展节水宣传,视情组织实施紧急调水工程措施。(5)农业农村部门通过进一步加强指导调整种植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