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T煤炭标准-MTT782.2-1998.pdf

上传人:李主任 文档编号:3673824 上传时间:2019-09-20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329.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MT煤炭标准-MTT782.2-1998.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MT煤炭标准-MTT782.2-1998.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MT煤炭标准-MTT782.2-1998.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MT煤炭标准-MTT782.2-1998.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MT煤炭标准-MTT782.2-1998.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MT煤炭标准-MTT782.2-1998.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MT煤炭标准-MTT782.2-1998.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MT / T 7 8 2 . 2 一 1 9 9 8 前言 本标准在防爆和矿用安全方面严格遵守G B 3 8 3 6 . 1 -1 9 8 3 ( 爆炸性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通用要 求 、 G B 3 8 3 6 . 4 - - 1 9 8 3 ( 爆炸性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本质安全型电路和 电气设备“ i 1 和 G B / T 1 2 1 7 3 -1 9 9 0 矿用一般型电气设备 的有关规定。在技术内容上与MT 2 0 9 -1 9 9 0 Q 煤矿通信、 检 测、 控制用电工电子产品通用技术要求 , MT 2 1 0 -1 9 9 0 煤矿通信、 检测、 控制用电工电子产品基本试 验方法

2、 等煤炭行业标准相一致。 根据煤矿用机电设备温度传感器的性能特点及其试验方法, 标准分为两个部分: 第 1 部分: 模拟量信号输出型; 第 2部分: 开关量信号输出型; 本标准为第二部分( 即MT / T 7 8 2 . 2 ) : 开关量信号输出型。 本标准由原煤炭工业部科技教育司提出。 本标准由煤炭工业煤矿专用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常州自动化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彭霞、 沈世庄。 本标准委托煤炭工业煤矿专用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通信监控设备分会解释。 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行业标准 煤矿机电设备温度传感器 开关u信号输出型 MT / T 7 8 2

3、 . 2 一 1 9 9 8 Me c h a n i c a l a n d . e l e c t r i c a l e q u i p me n t t e mp e r a t u r e t r a n s d u c e r f o r c o a l s p e c i f i c a t i o n f o r O N / O F F o u t p u t 1 范 围 本标准规定了开关量信号输出型煤矿机电设备温度传感器的产品分类、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检验 规则、 标志、 包装、 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对煤矿井下机电设备温度进行定值测量并输出开关量信号的温度传感器(

4、 以下简称 “ 温度传感器” ) 。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 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 所示版本均 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 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1 5 6 -1 9 9 3 标准电压 G B 1 9 1 -1 9 9 0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 B / T 2 8 2 9 -1 9 8 7 周期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 适用于生产过程稳定性的检查) G B 3 8 3 6 . 1 -1 9 8 3 爆炸性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 通用要求 G 1 3 3 8 3 6 . 4 - - 1 9 8 3 爆炸性环境用

5、防爆电气设备本质安全型电路和电气设备“ i . . G B / T 5 0 8 0 . 1 -1 9 8 6 设备可靠性试验总要求 G B / T 5 0 8 0 . 7 - - 1 9 8 6 设备可靠性试验恒定失效率假设下的失效率与平均无故障时间的验证试 验方案 G B / T 1 2 1 7 3 -1 9 9 0 矿用一般型电气设备 G B / T 1 3 3 8 4 -1 9 9 2 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MT 2 0 9 -1 9 9 0 煤矿通信、 检测、 控制用电工电子产品通用技术要求 MT 2 1 0 - - 1 9 9 0 煤矿通信、 检测、 控制用电工电子产品基本试验方

6、法 MT 2 8 6 - - 1 9 9 2 煤矿通信、 自动化产品型号编制方法和管理办法 MT/ T 4 0 8 -1 9 9 5 煤矿用直流稳压电源 3 产品分类 3 . 1 型号 应符合MT 2 8 6的有关规定。 3 . 2 型式 3 . 2 . 1 按防爆型式分: 矿用本质安全型; 矿用一般型。 3 . 2 . 2 按测量方式分: 接触式; 非接触式。 3 . 2 . 3 按动作值分: 定值式; 可调式三 国家煤炭工业局1 9 9 8 门 1 一 1 0 批准 1 9 9 9 一 0 4 一 0 1 实施 MT / T 7 8 2 . 2一1 9 9 8 3 . 3 规格 3 . 3

7、 . 1 按动作温度分: 从。 c开始, 每5 C 一个等级 3 . 3 . 2 按温度调节范围分: 动作值可调式温度传感器的温度调节范围由产品标准规定。 4 技术要求 4 . 1 产品应符合本标准要求, 并按照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和文件制造口 礴 . 2 环境条件 4 . 2 . 1 温度传感器在下列条件中应能正常工作: a )环境温度: 一般为一5 一十4 0 C, 其他温度等级应符合 MT 2 0 9 -1 9 9 0中 4 . 2的规定; b ) 平均相对湿度: 不大于9 5 0 o ( +2 5 C ) ; 。 ) 大气压力: 8 0 -1 0 6 k P a ; d )煤矿井下无破

8、坏绝缘的腐蚀性气体的场合。 4 . 2 . 2 温度传感器能承受的最恶劣的贮运条件为: a )高温: 十G O C; b ) 低温: 一4 0 C; c ) 平均相对湿度: 9 5 % ( +2 5 C) ; d ) 振动: 加速度5 0 m/ s , ; e )冲击: 峰值加速度5 0 0 m/ s . 4 . 3 基本性能 4 . 3 . 1 动作温度 定值式温度传感器的动作温度应符合3 . 3 . 1 的规定。 4 . 3 . 2 复原温度 由产品标准具体规定。 4 . 3 . 3 温度偏差 动作温度及复原温度的温度极限偏差一般在以下数值中选取: 士。 . 5 , 士1 . 0 , 士1

9、 . 5 , 士2 . 0 , 士2 . 5 , 士3 . 0C。 4 . 3 . 4 动作温度调节范围 对于动作值可调式温度传感器, 产品标准应具体规定。 4 . 3 . 5 响应时间 一 般不大于 5 5 , 具体由产品标准明确规定。 4 . 3 . 6 探测角和探测距离 对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由产品标准具体规定。 4 . 3 . 7 输出信号 应符合 MT 2 0 9 -1 9 9 0中5 . 3 . 2 的规定。 4 . 3 . 8 供电电压 交流供电电压等级应符合G B 1 5 6 的规定, 直流供电电压等级应符合MT / T 4 0 8的规定, 具体由产 品标准规定。 4 . 4 选

10、择性能 温度传感器可选择以下性能, 但应满足使用要求: a )多点测量输出功能; b )报警功能; c 显示功能; d )其他性能。 MT / T 7 8 2 . 2 一1 9 9 8 4 . 5 电源波动适应能力 供电电压在产品标准规定的工作电压范围内变化时, 温度传感器应能正常工作, 技术性能符合各 自 产品标准的规定。 4 . 6 结构 4 - 6 门金属零部件应进行防锈、 防蚀处理。 4 . 6 . 2 紧固件必须有防止自动松脱的措施。 4 . 6 . 3 电气间隙与爬电距离、 主要零部件与元器件、 接地及结构的一般要求应符合MT 2 0 9 - - 1 9 9 。 第 7 章、 第

11、8章、 第 9章, 1 1 . 3和GB / T 1 2 1 7 3的有关规定。 4 . 6 . 4 塑料构件应采用不燃性或难燃性材料。 47 外观质量 4 . 7 . 1 表面平整, 无损伤和疤痕, 金属零部件无锈蚀。 4 - 7 - 2 标志和铭牌应完整、 清晰、 牢固。 4 . 7 . 3 活动部件应灵活可靠 4 . 7 . 4 紧固件应无松动。 4 . 8 外壳防护性能 外壳防护能力一般应不低于 I P 5 4 。对用于无滴水和粉尘侵人场合中的矿用一般型温度传感器, 允 许降低要求, 但须不低于I P 2 1 o 4 . 9 电气安全 4 . 9 . 1 绝缘电阻 带电回路与接地( 或

12、外壳) 之间的绝缘电阻应符合MT 2 0 9 -1 9 9 。中1 1 . 1的规定, 具体测量部位由 各自产品标准规定。 4 . 9 . 2 工频耐压 带电回路与接地( 或外壳) 之间的 I m i n工频耐压值应符合 MT 2 0 9 -1 9 9 0中1 1 . 2的规定, 且无火 花、 一 飞 弧和击穿现象, 具体试验部位由各自产品标准规定。 4 . 1 0 表面温度 温度传感器在正常工作和故障状态, 其元器件、 导线及外壳的最高表面温度不得超过 1 5 0 C. 4 . 1 1 工作稳定性 温度传感器应进行工作稳定性试验, 通电时间不少于 2 d , 其技术性能应符合各自产品标准的规

13、定。 4 . 1 2 可靠性 温度传感器的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 MT B F ) 应不小于4 0 0 0 h , 4 . 1 3 环境适应性 4 . 1 3 . 1 温度传感器在通电状态应能通过高温工作试验, 其技术性能及外观质量应符合各自产品标准 的规定 。 4 . 1 3 . 2 温度传感器在通电状态应能通过低温工作试验, 其技术性能及外观质量应符合各自产品标准 的规定 。 4 . 1 3 . 3 温度传感器在非工作状态应能通过高温贮存试验, 恢复后其技术性能及外观质量应符合各自 产品标准的规定。 4 门3 . 4 温度传感器在非工作状态应能通过低温贮存试验, 恢复后其技术性能及外观质量应

14、符合各 自 产品标准的规定。 4 . 1 3 . 5 温度传感器应能通过交变湿热试验, 其技术性能、 电气安全性能及外观质量应符合各自产品标 准的规定。 4 . 1 3 . 6 温度传感器应能通过振动试验, 其技术性能及外观质量应符合各自产品标准的规定。 4 . 1 3 . 了 温度传感器应能通过冲击试验, 其技术性能及外观质量应符合各自产品标准的规定 MT / T 7 8 2 . 2 一 1 9 9 8 4 . 1 3 . 8 温度传感器在非工作状态应能通过跌落试验, 其技术性能及外观质量应符合各自产品标准的 规定 4 . 1 3 . 9 包装后的温度传感器应能经受模拟汽车运输试验。 试验后

15、包装箱应无损坏和明显变形, 箱内温 度传感器的技术性能及外观质量应符合各自产品标准的规定。 4 . 1 4 矿用及防爆性能 4 . 1 4 门矿用本质安全型温度传感器须符合 G B 3 8 3 6 . 1 及 G B 3 8 3 6 . 4的要求, 通过规定的试验, 并经 国家指定的防爆检验单位审查检验合格, 取得“ 防爆检验合格证” 4 . 1 4 . 2 矿用一般型温度传感器须符合G B / T 1 2 1 7 3 的要求, 通过规定的试验, 并经国家指定的防爆检 验单位检查合格, 取得“ 矿用合格证” 。 5 试 验方法 5 . 1 试验条件 5 . 1 . 1 环境条件 5 . 1 .

16、 1 . 1 参比大气条件: a )温度: ( 2 0 士2 ) 0C; b )相对湿度: 6 0 %-7 0 %; c ) 大气压力: 8 6 -l O 6 k P a . 5 . 1 . 1 . 2 无需在参比大气条件下进行的试验, 推荐采用下述一般试验大气条件: a )温度: 1 5 - 3 5 七; b )相对湿度: 4 5 写-7 5 %; 。 ) 大气压力: 8 6 - 1 0 6 k P a 5 . 1 . 2 电源条件 除非有关标准另有规定, 电源须符合以下要求: a )供电电压允差不得超过其公称值的士1 %; b ) 供电电压的周期与随机偏移不得超过其公称值的0 . 2 %.

17、 5 . 2 测量仪器和设备 5 . 2 . 1 测量仪器和设备的一般要求 a )测量仪器和设备的精确度和测量范围应保证所测指标的要求; b )测量仪器及设备的选型应符合所测性能的特性。 5 . 2 . 2 标准温度发生装置 a )能产生符合产品标准要求的设备温度, 温场稳定, 均温区域应满足试验要求; b )配备标准温度计, 基本误差应不大于被测温度传感器基本误差的 1 / 3 . 5 . 2 . 3 电子秒表: a ) 平均误差: 不大于 0 . 5 s / d ; b )分辨率: 0 . O l s o 5 . 2 . 4 直流电压表和直流电流表: a ) 精度: 不低于 25 级; b

18、 ) 量程: 应满足测量要求; 。 )内阻: 电压表内阻不小于被测电阻的3 0 倍, 电流表内阻不大于被测电阻的 1 / 3 。 倍。 5 . 2 . 5 稳压电源 a )输出电压: 可调范围应大于温度传感器的供电电压范围; b )输出电源: 应满足测量要求; c )精度: 不低于 2 . 5级。 56 3 MT / r 7 8 2 . 2 门 9 9 8 5 . 2 . 6 可调电阻器 a )阻值变化范围应满足测量要求; b )功率应满足测量要求。 5 . 27 万用表 a )精度: 不低于 2 . 5 级; 卜 )量程应满足测量要求。 5 . 3 基本性能试验方法 5 . 3 . 1 -

19、般试验要求 5 . 3 . 1 . 1 试验应在参比工作条件下进行。除仲裁外, 在能正确判别温度传感器的动作温度是否合格的 前提下, 试验允许在一般试验大气条件下进行。 5 . 3 . 1 . 2 被测温度传感器应按规定工作状态安装。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试验应在最大探测距离下进 亨 r 5 . 3 . 2 动作温度、 复原温度及温度偏差试验 5 . 3 . 2 . 1 温度变化速率应不大于 1 C / m i n . 5 . 3 - 2 . 2 调节标准温度发生装置, 使温度平稳增加至温度传感器的输出信号发生变化, 然后再平稳降 低至温度传感器输出信号复原, 分别测量相对应的动作温度和复原温度。

20、 5 . 3 - 2 . 3 试验应进行 3 次。 5 . 3 - 2 . 4 实测动作温度和复原温度减去标准值后的最大偏差即为温度偏差。 5 . 3 . 3 动作温度调节范围试验 5 . 3 . 3 . 1 试验不得少于 s个试验点, 试验点应包括调节范围 上、 下限在内, 且均匀分布在整个调节范围 内。 5 . 3 . 3 . 2 在每个试验点上, 按 5 . 3 . 2 进行试验。 5 . 3 . 4 响应时间测试 将被测温度传感器从室温放置在已调至动作温度的标准温度发生装置上, 测试温度传感器输出信 号发生变化所需时间, 即为响应时间。 5 - 3 . 5 探测角与探测距离试验 将被测

21、温度传感器放置在标准温度发生装置的前方, 其距离等于规定的探测距离, 角度为规定的探 测角。温度传感器应有对应温度的信号输出, 其偏差应在规定的范围内。 试验至少重复 4次。试验时, 探测角度应在均匀分布的不同方位 5 . 3 . 6 输出信号测试 5 . 3 . 6 . 1 无源开关量输出信号测试 5 . 3 . 6 . 1 . 1 输出断开状态的测试: 用万用表电阻挡测量两输出端间的电阻, 其指示值即为输出断开状 态时的漏电阻。 5 . 3 . 6 . 1 . 2 输出闭合状态的测试 a )温度传感器输人输出端按图 1连接; 图 1 5 6 4 MT / T 7 8 2 . 2 一1 9

22、9 8 b )使温度传感器输出为闭合状态, 调节电阻器R使电流表 A显示为 2 mA, 此时电压表V2 的指示 值应不大于。 . 5 V. 5 . 3 - 6 . 2 5 . 3 . 6 . 2 . 1 有源开关量输出信号测试 输出高电平测试: a )温度传感器输人输出端按图 2连接; 图 2 b ) 使温度传感器输出为高电平状态, 调节电阻器R使电流表A显示为2 mA, 此时电压表V : 的指 示值即为输出高电平状态的实侧值。 5 . 3 - 6 - 2 . 2 输出低电平测试: a )温度传感器输人输出端按图1 连接; b )使温度传感器输出为低电平状态, 调节电阻器 R使电流表A显示为2

23、 m A, 此时电压表V: 的指 示值为输出低电平状态的实测值。 5 4 选择性能试验 由各自产品标准规定。 5 . 5 电源波动适应能力试验 按 MT 2 1 0 -1 9 9 0 第 1 0 章的规定进行。 5 . 6 结构检查 按MT 2 1 0 -1 9 9 0 第5 章的有关规定进行。 5 . 7 外观检查 按MT 2 1 0 -1 9 9 。 第5 章的有关规定进行。 5 . 8 外壳防护性能试验 按MT 2 1 0 -1 9 9 0 第 1 6 章的规定进行。 5 . 9 绝缘电阻测量 按MT 2 1 0 - - 1 9 9 。 第7 章的规定进行 5 . 1 0 工频耐压试验

24、按MT 2 1 0 - - - 1 9 9 0 第8 章的规定进行 5 . 1 1 表面温度测量 按MT 2 1 0 -1 9 9 0 第 1 1 章的规定进行。 5 . 1 2 工作稳定性试验 温度传感器处于通电状态, 通电时间应符合各自产品标准的规定, 每隔8 h测试一次动作温度、 复原 温度和温度偏差。试验结束时, 按各自产品标准规定检查技术性能。 5 . 1 3 高温工作试验 按MT 2 1 0 -1 9 9 。 第2 3 章的有关规定进行。 被试设备处于通电状态, 严酷等级为: 温度为最高环境 温度, 持续时间Z h 。 5 门4 低温工作试验 MT / T 7 8 2 . 2 一

25、1 9 9 8 按MT 2 1 0 -1 9 9 0 第2 3 章的有关规定进行。 被试设备处于通电状态, 严酷等级为: 温度为最低环境 温度, 持续时间2 h a 5 . 1 5 高温贮存试验 按MT 2 1 0 -1 9 9 。 第2 4 章的有关规定进行。被试设备处于非通电状态, 严酷等级为: 温度+6 0 C, 持续时间 1 6 h , 恢复时间不少于 l h o 5 . 1 6 低温贮存试验 按MT 2 1 0 -1 9 9 0 第 2 4 章的有关规定进行。被试设备处于非通电状态, 严酷等级为: 温度一4 0 0C , 持续时间 1 6 h , 恢复时间不少于 l h o 5 .

26、1 了 湿热试验 按 MT 2 1 0 -1 9 9 。 第 2 8 章的有关规定进行。严酷等级为: 温度+4 0 C, 周期 1 2 d , 5 . 1 8 振动试验 按 MT 2 1 0 -1 9 9 0 第 2 5章的规定进行。被试设备处于非通电状态, 严酷等级为: 频率 1 0 -1 5 0 Hz , 加速度幅值 5 0 m/ s , 每轴向扫频不低于 5 次。 5 . 1 9 冲击试验 按MT 2 1 0 -1 9 9 0 第2 6章的规定进行。 被试设备处于非通电状态, 严酷等级为: 峰值加速度5 0 0 m/ , 2 , 脉冲持续时间I l m s , 互相垂直轴线的每个方向3

27、次( 共1 8 次) 。 5 . 2 0 跌落试验 按MT 2 1 0 -1 9 9 。 中5 . 2 . 1 的规定进行。被试设备处于非通电状态, 严酷等级应符合表1 的规定。 表 1 温度传感器IRA W k g 跌落高度 m m 跌落次数 W簇2 1 0 0 0 2 z W簇s5 0 0 5 W簇1 0 2 00 5 . 2 1 运输试验 按MT 2 1 0 -1 9 9 。 第2 7 章的有关规定进行。被试设备应按各自产品标准的规定包装, 试验严酷等 级为: 频率 4 Hz , 加速度 3 0 m/ s , 试验时间2 h . 5 . 2 2 可靠性试验 按G B / T 5 0 8

28、0 . 7 的有关规定进行。 若无其它标准另行规定, 采用定时截尾试验方案。 失效判定应符 合G B / T 5 0 8 0 . 1 -1 9 8 6中9 . 2 的规定。 5 . 2 3 矿用及防爆性能试验 按G B 3 8 3 6 . 1 , G B 3 8 3 6 . 4 和G B / T 1 2 1 7 3 的有关规定进行。 6 检验规则 6 . 1 检验分类 检验一般分出厂检验、 型式检验二种。 6 . 2 出厂检验 6 . 2 . 1 每台温度传感器均须进行出厂检验。出厂检验由制造厂质检部门负责进行, 合格产品应发给合 格证 。 6 . 2 . 2 试验项目应符合表 2 的规定。

29、6 . 2 . 3 出厂检验时, 各项指标须符合各自产品标准要求, 有一项不合格则该产品不合格。若出现 C类 下合格, 允许返修成合格品。若出现A类、 B类不合格则应返工, 并重新试验。 MT / T 7 8 2 . 2 一 1 9 9 8 6 . 3 型式检验 6 . 3 . 1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 应进行型式检验 a )新产品或老产品转厂定型时; b ) 正式生产后, 当结构、 材料、 工艺有较大改变而可能影响性能时; c )正常生产 2年时( 矿用及防爆性能除外) ; d ) 停产 1 年恢复生产时; e )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结果有较大差异时; f )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

30、检验时。 6 . 3 . 2 试验项目应符合表 2的规定。 表 2 序号试验项 目不合格分类试验项 目要求出厂检验型式检验 1基本性能B4 3OO 2选择性能B4 . 4+ 3 电源波动适应能力 B4 . 5 O 4 结构 C4 . 6 OO 5 外观质f C4 . 7 OO 6外壳防护性能B4 . 8 O 7绝缘 电阻A4 . 9 . 1 OO 8工颇耐压A4 . 9 . 2 OO 9 表面温度A4 . 1 0 0 1 O 工作称定性B4 . 1 1 00 11 高沮工作 B 4 . 1 3 . 1 O 1 2 低沮工作 B 4 . 1 3 . 20 1 3高温贮存B4 . 1 3 . 3

31、0 1 4 低沮贮存 B 4 . 1 3 . 4O 1 5湿热B4 . 1 3 . 5 O 1 6 振动 B 4 . 1 3 . 6O 1 7 冲击 B 4 . 1 3 . 7O 1 8 跌落 B4 . 1 3 . 8 0 1 9 运翰 B 4 . 1 3 . 90 2 0可布性B4 . 1 2 21 矿用及防姆性能 A4 . 1 4 0 注 1 0表示祷要进行检验的项目。 2 表示新产品或老产品转厂定型时必须进行, 其余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确定的项目。 3 +表示只需检验各自产品标准中所选择的性能。 56 7 Mr / T 7 8 2 . 2 一1 9 9 8 6 . 3 . 3 试验样品应从出

32、厂检验合格的产品中抽取。 6 . 3 . 4 批I不大于 2 0台时, 样品数量为1 -2台。 对A类项目, 有 1 项不合格则判该批为不合格。 对B 类项目, 有 1 项不合格应加倍抽样重新检验, 若仍有 1 项不合格则判该批为不合格。 对c类项目, 有 3 项 不合格, 则判该批产品不合格。 6 . 3 . 5 批量大于2 。台时, 抽样方案应采用G B / T 2 8 2 9 的有关规定, 除非其它标准另有规定。 一般选用 一 次抽样方案, 判别水平 ., 不合格质量水平R R L不大于4 0 。 当批量相对小时或对破坏性试验项目, 允 许采用判别水平 I 。判定数组由各自产品标准规定。

33、 按照试验项目的要求检验, 并累计不合格数及不合格品数, 按抽样方案判定型式检验为合格或不合 格。若不合格应按 GB / T 2 8 2 9 -1 9 8 7中4 . 1 2 . 3 规定处理。 7 标志、 包装、 运翰及贮存 7 . 1 7 . 1 . 1 标志 产品标志 7 . 1 . 1 . 1 产品标志应符合MT 2 0 9 -1 9 9 0中1 4 . 2的规定。 7 . 1 . 1 . 2 矿用本质安全型和矿用 一 般型温度传感器外壳明显处须分别设置清晰的永久性标志 E x ” 和 “ KY” 。 7 . 1 . 1 . 3 应具备MA安全标志。 7 . 1 . 14 外壳明显处应

34、设置铭牌, 铭牌应清晰, 并包括以下内容: a )产品型号与名称; b )右上方有明显的“ E x , 标志或“ K Y“ 标志; c )防爆标志( 矿用一般型产品除外) ; d )防爆合格证编号或矿用合格证号; e )安全标志编号; f )必要的技术参数; 9 ) 关联设备的型号和名称( 矿用 一 般型产品除外) ; 卜 )外壳防护等级( 矿用本质安全型产品除外) ; I )产品编号及出厂日期; 户 制造厂名。 7 . 1 . 2 包装标志 7 . 1 . 2 . 1 包装贮存标志应符合G B 1 9 1 的规定。 7 . 1 . 2 . 2 包装箱外壁文字及标记至少有: a )制造厂名;

35、b )收货单位名称及地址; c )产品型号及名称; d ) 净重或毛重; e )必要的贮运标志。 了2 包装 7 . 2 . 1 温度传感器的包装应符合G B / T 1 3 3 8 4的要求, 包装方式由各自产品标准规定。 7 . 2 . 2 随机文件应有: a )产品合格证; b )使用说明书; c )装箱单; d )其他必要的技术资料。 5 6 8 MT / T 7 8 2 . 2 一 1 9 9 8 运输 包装后的温度传感器在保证不被雨、 雪直接淋袭的条件下。 可适用于水运、 陆运及空运等各种运输 贮存 温度传感器包装后, 应能在温度为一1 0 - +4 0 C, 相对湿度不大于 9 0 %的环境条件中贮存 1 8个月 3式月 又方不 以 L。 56 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