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T 1384-2004 蜜柑大实蝇鉴定方法.pdf.pdf

上传人:来看看 文档编号:3679420 上传时间:2019-09-20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256.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SN-T 1384-2004 蜜柑大实蝇鉴定方法.pdf.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SN-T 1384-2004 蜜柑大实蝇鉴定方法.pdf.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SN-T 1384-2004 蜜柑大实蝇鉴定方法.pdf.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SN-T 1384-2004 蜜柑大实蝇鉴定方法.pdf.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SN-T 1384-2004 蜜柑大实蝇鉴定方法.pdf.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SN-T 1384-2004 蜜柑大实蝇鉴定方法.pdf.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SN-T 1384-2004 蜜柑大实蝇鉴定方法.pdf.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SN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 S N/ T 1 3 8 4 -2 0 0 4 蜜 柑 大 实 蝇 鉴 定 方 法 Me t h o d s f o r i d e n t i f i c a t i o n o f j a p a n e s e o r a n g e f l y B a c t r o c e r a ( T e t r a d a c u s ) t s u n e o n i s ( M i y a k e ) 2 0 0 4 - 0 6 - 0 1 发布2 0 0 4 - 1 2 - 0 1 实施 人民共和国 量 监 督 检 验 检 疫 总 局 发 布

2、S N / T 1 3 8 4 -2 0 0 4 o li吕 本标准的附录C为规范性附录, 附录 A 、 附录B和附录 D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出人境检验检疫局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吴佳教、 梁广勤、 梁帆、 杨国海、 胡学难、 张志红. 本标准系首次发布的检验检疫行业标准。 S N/ T 1 3 8 4 -2 0 0 4 蜜 柑 大 实 蝇 鉴 定 方 法 范 围 本标准规定了蜜柑大实蝇的鉴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进口蜜柑大实蝇寄主植物( 参见附录 A ) 及其果实时对蜜柑大实蝇的鉴定。 2 原理 蜜柑大实蝇 B a c

3、 t r o c e r a ( T e t r a d a c u s ) t s u n e o n i s ( Mi y a k e ) , 属双翅目( D ip t e r a ) , 实蝇科( T e p h r i t i d - a e ) 、 寡毛实蝇亚科( D a c i n a e ) 、 离腹寡毛实蝇属( B a c t r o c e r a ) 、 大实蝇亚属( T e t r a d a c u s ) , 主要以幼虫随 被害果实( 有时也能随被害种子) 作远距离传播, 其卵也可随果实传播, 围蛹则可随果实的包装物或寄主 植物所附土壤传播。 蜜柑大实蝇的形态特征、

4、寄主植物、 传播途径及生物学特性为制定鉴定方法提供了依据。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 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 3 . 1 上额眶柔s u p e r i o r f r o n t o-o r b i t a l b r i s t l e s 位于额区靠头顶 的一对或二对鬃的统称。 下额眶撰i n f e r i o r f r o n t o-o r b i t a l b r i s t le ! 位于额区上额眶鬃之下的数对鬃的统称。 顶集v e r t i c a l b r is t le s 位于头顶、 两复眼之间, 单眼三角区周围的二对鬃( 分别称内顶鬃和外顶鬃) 的统称。 肩脾h

5、u me r a l c a l l i 中胸盾片的前侧方略为隆出的区域。 3 . 5 背gi ll 板脚 n o t o p l e u r a l c a l l i 肩脚与翅基之间的背侧板上三角形隆起 3 . 6 小盾前粱p r e s c u t e l l a r b r i s t le s 小盾片前方, 近盾片后缘的一对鬃。 小盾票s c u t e ll a r b r i s t l e s 小盾片上的一对 或二对鬃 。 前翅上撰a n t e r i o r s u p p a - a l a r b r i s t l e s 中胸背板侧缘 , 前翅翅基正上方 的一对 鬃

6、。 S N/ T 1 3 8 4 -2 0 0 4 3 . 9 后 翅上撰 p o s t e r i o r s u p p a - a l a r b r is t l e s 中胸背板后侧角, 翅基之上的一对鬃o 3 . 1 0 中侧板撰m e s o p l e u r a l b r i s t l e s 中胸侧板上, 在背侧板脾之下的鬃。 3 . 1 1 背侧撰 n o t o p l e u r a l b r i s t l e s 背侧区上的二对鬃, 分别位于三角形背侧板脚之端部和肩脚与背侧板脾之间。 3 . 1 2 肩板票 s c a p u l a r b r i s

7、t l e s 位于中胸背板前缘的鬃的统称。 3 . 1 3 中 胸侧板条 m e s o p le u r a i s t r i p e s 位于胸部侧面, 盖住中胸上前侧片后缘和上后侧片前缘, 并常延伸到下前侧片上缘的一对黄色 条带。 3 . 1 4 中 胸背 板缝m e s o n o t a l s u t u r e 中胸背板上由背侧板脾内缘至中胸背板中央的一条凹线。 3 . 1 5 缝后侧黄色条l a t e r a l p o s t - s u t u r a l v i t t a 始于中胸缝或其之前, 沿中胸背板侧缘的一对黄色带或黄色条。 3 . 1 6 缝 后中黄色条

8、m e d i a l p o s t - s u t u r a l v i t t a 位于中胸背板中线上的一条黄色带。 注:实蝇分类学常见术语图示, 参见附录B . 仪器 、 用具 和试荆 4 . 1 仪器与用具 体视显微镜、 测微尺、 干燥箱、 冰箱、 温湿度计、 量筒( 5 0 mL , 5 0 0 mL ) 、 烧杯数个( 大号、 小号) 、 培养 皿、 小型干燥器、 剪刀、 解剖刀、 解剖针、 昆虫针( 0 0号、 四号) 、 载玻片、 盖玻片、 标签纸、 三级台、 三角纸、 酒精灯、 玻璃棉、 养虫杯、 养虫盒、 养虫箱、 防虫网罩( 用 4 0目纱网做衬底) 、 白瓷盘( 大

9、号、 小号) 。 4 . 2试剂 1 0 % 氢氧化钠( 或1 0 %氢氧化 钾) 溶液、 封片胶、 苯酚、 二甲苯、 7 5 %乙醇、 丙三醇、 水合三氯乙醛、 阿 拉伯树胶粉、 蒸馏水。 4 . 3 试剂的配制 4 . 3 . 1 1 0 %氮氛化钠( 或 1 0 %氢氧化钾) 溶液的配制 称取氢氧化钠( 或氢氧化钾) 1 0 g , 加人1 0 0 m L蒸馏水, 溶解后即可。 4 . 3 . 2 封片胶的配制 称取阿拉伯树胶粉 3 0 g干烧杯中, 加人5 0 mL蒸馏水( 最好是温水以加速溶解) 。溶解后, 加人 2 0 0 m l 水合三氯乙醛及2 0 m L 丙三醇, 置于5 5

10、 0C - 6 0 的 干燥箱内。 一天后, 用玻璃棉过滤( 过滤时 仍置于5 5 -6 0 的干燥箱内进行) 。 S N/ T 1 3 8 4 -2 0 0 4 4 . 3 . 3 保存液的配制 量取 7 5 %乙醇 1 0 0 m L, 加人 1 m L丙三醇。 5实验室鉴定 5 . 1 鉴定前的培养方法 5 . 1 . 1 卵或幼虫的培养 将现场采取的卵和幼虫部分个体制成鉴定标本, 其余个体继续用原寄主果实培养。具体的培养方 法是: 将带有卵或幼虫的寄主果实放在小号白瓷盘里, 然后将小号白瓷盘放在装有自来水的大号白瓷盘 内, 再用防虫网罩盖住小号白瓷盘, 罩的下方边缘浸没于大号白瓷盘内的

11、水中, 置于温度为 2 2 0 C - - - 2 8 0C , 湿度为5 0 %-g o %的环境中培养 5 d - - 1 0 d 。在样品培养过程中, 感染在果实中的卵或幼虫发育 至老熟幼虫时将会弹跳人大号白瓷盘的水中, 易于发现。 5 . 1 . 2 围蛹的培养 取一盛有半干湿( 含水量约 5 %) 洁净细砂的养虫杯, 将现场检疫收集的或室内培养得到的围蛹埋 人距细砂表面3 c m-5 c m处( 若是老熟幼虫则可直接将其置于细砂表面, 幼虫将钻人砂中化蛹) , 然后 置于养虫箱中培养, 待成虫羽化。培养环境温度为 2 2 0C - 2 8 0 C , 湿度为5 0 % 9 0 %,

12、培养过程中注意 保湿 。 5 . 1 . 3 初羽化成虫的饲养 成虫羽化后, 悬挂相应寄主果实切片于养虫箱内供其取食, 待成虫斑纹的色泽和大小稳定后( 约需 5 d ) , 收集成虫并置于冰箱冷冻层 0 . 5 h - - 1 h , 杀死, 待鉴定。 5 . 2标本的预处理 5 . 2 , 1 成虫还软处理 如果成虫虫体已干硬, 在制作标本前应进行还软处理。具体方法是: 取一小型干燥器, 加人干净细 砂约2 c m, 加水至漫过细砂表面约 1 c m, 并滴加数滴苯酚以防标本腐烂, 上层放待还软的成虫标本, 密 闭一天即可。 5 . 2 . 2 成虫标本制备 取 0 0号昆虫针, 借助三级台

13、插人三角纸尖角近处, 然后将针尖端从成虫中胸的腹面插人, 再用四号 昆虫针插人三角纸另两个角中央近边缘处, 固定, 插上相应的标签。 5 . 2 . 3 成虫外生殖器封片标本的制作 用解剖刀取成虫标本腹节, 置于预先配制好的 1 0 %氢氧化钠( 或 1 0 写氢氧化钾) 溶液的小烧杯中, 浸泡 1 2 h ( 或煮沸3 mi n ) 后取出, 用蒸馏水洗净, 在体视显微镜下, 用解剖针挑取所需的部位( 阳茎或产 卵器) 并置于载玻片上, 滴上封片胶, 再用解剖针将所需的结构展开, 然后盖上盖玻片, 附上相应的标签。 5 . 2 . 4 幼虫封片标本制备 用昆虫针在幼虫体壁上刺戳数个小孔, 置

14、于 1 0 %氢氧化钠( 或 1 0 线氢氧化钾) 溶液中浸泡 1 2 h ( 或 煮沸3 mi n ) 后取出, 用解剖针将幼虫体中的残留物挤压出并用蒸馏水洗净: 在体视显微镜下挑取口钩、 前气门和后气门等部位, 置于载玻片上, 滴上封片胶, 用解剖针将所挑取部位展开, 盖上盖玻片并附上相 应的标签。 5 . 3 鉴定特征( 见附录B 、 附录C和附录D ) 5 . 3 . 1 成虫 5 . 3 . 1 . 1 外形 体大型, 黄褐色. 雌虫体长( 不包括产卵器) 1 0 . 0 m m -1 2 . 0 m m , 翅长8 . 8 m m -1 0 . 1 m m 。 雄虫 体长 9 .

15、9 mm-1 1 . 0 m m 翅长8 . 2 mm- - 1 0 . 1 m m. S N/ T 1 3 8 4 -2 0 0 4 5 . 3 . 1 . 2头部 头部黄色或黄褐色, 单眼三角区黑色, 颜面斑棱形或长椭圆形, 黑色; 触角黄褐色, 触角芒暗褐色, 其 基部近黄色。具一对上额眶鬃和二对下额眶鬃, 内、 外顶鬃各一对。 5 . 3 . 1 . 3 胸 部 5 . 3 . 1 . 3 . 1 中胸背板 中胸背板红褐色, 中央有“ 人” 字形的揭色纵纹, 肩脚和背侧板脚以及中胸侧板条均为黄色, 中胸侧 板条宽, 几乎伸抵肩脾的后缘, 缝后侧黄色条始于中胸背板缝并终于翅内鬃之后, 呈

16、内弧形弯曲, 具缝后 中黄色条 。 5 . 3 . 1 . 3 . 2 小盾片 小盾片黄色。 5 . 3 . 1 . 3 . 3翅 翅膜质透明, 前缘带宽, 与 R 4 + 5 脉汇合, 并在翅端 R ; 十 。 脉的下方和M上 十 2 脉之间略扩展; 在 R 卜。 脉与 R - : 脉之间的暗褐色前缘带上有一空白透明长形条, 无臀条。 5 . 3 . 1 . 3 . 4 足 足近红褐色, 胫节色较深。 5 . 3 . 1 . 3 . 5 胸部的鬃序 小盾鬃一对, 无小盾前鬃。后翅上鬃及翅内鬃各一对, 前翅上鬃两对( 有时一对, 或有时一侧二根而 另一侧仅具一根) , 中侧板鬃缺, 背侧鬃两对

17、, 肩板鬃两对( 内对常较外对弱小) 。 5 . 3 . 1 . 4 腹部 腹部椭圆形, 黄褐色至红褐色, 背面具一暗褐色到黑色中横带, 自腹基部延伸到腹部末端或在末端 之前终止; 第三腹节背板前缘有一暗褐色到黑色横带, 与上述中纵带相交呈“ 十” 字形; 第一节呈长方形, 第四和第五节背板两侧各有一对暗褐色到黑色短带, 第二至四节背板侧缘均有黑色短条斑纹。 雌虫第六节背板陷于第五节的下方, 第七至九节形成产卵器。产卵器的组成是: 第七节为基节, 形 如瓶状, 暗褐色; 第八节为中节, 具锉区; 第九节为产卵管节, 端呈三叶状, 长度在 2 . 5 m m以下, 具端前 刚毛四对产卵器基节长度

18、约等于腹部第二至五节长度之和, 其后端狭小部分短于腹部第五背板长。 雄虫第三腹节背板具栉毛, 第五腹板后缘向内凹陷的深度达此腹板长度的五分之一。阳茎端暗褐 色。 其上透明的蘑菇状物端半部密生透明小刺 5 . 3 . 2幼虫 5 . 3 . 2 . 1 三龄幼虫 体长5 . 0 m m-1 5 . 5 m m。口钩发达, 黑色, 长。 . 2 1 mm-0 . 3 8 mm。前气门丁字形, 外缘呈较平 直, 略弯曲, 有指突 3 3 个3 5 个。体节第二至四节前端有小刺带, 腹面仅第二至三节有刺带。后气门 具气门裂三个, 气门毛五丛 5 . 3 . 2 . 2二龄幼虫 体长3 . 4 m m-

19、8 . 0 mm。口钩长 。 . 1 6 m m- - 0 . 1 7 mm前气门外缘中央深凹, 有指突 2 8个 3 0 个。后气门具气门裂三个, 气门毛五丛。 5 . 3 . 2 . 3一龄幼虫 体长1 . 2 5 mm -3 . 5 0 mm口钩小形, 长。 . 0 4 m m-0 . 0 7 m m, 前气门尚未发现, 后气门甚小, 由二 片气门裂组成, 裂孔呈马蹄形, 气门毛四丛。 5 . 3 . 3 O R 卵长 1 . 3 3 mm-1 . 6 0 m m, 椭圆形, 白色, 一端稍尖, 另一端圆钝, 上有二个小突起。 5 . 3 . 4围蛹 围蛹长8 . 0 m m -9 .

20、8 m m , 椭圆 形, 黄褐色至淡黄色。 牛 S N/ T 1 3 8 4 -2 0 0 4 6 鉴定结果判定 6 . 1 亚科的判定 翅S c 脉突然朝前弯曲成近9 0 0 , 外弯段变弱, 终于前缘脉的断裂处, R 脉的背侧有小鬃; c u p室具 一尖角延伸。单眼后果均细长且通常为黑色。中胸背板具肩板鬃, 上前侧片的后区为一顶缝将上前侧 片的其余部分清楚地分离。翅通常沿 R -: 脉背面远至 r - m横脉处具小鬃。 6 . 2 属的判定 触角第三节长至少为其宽的三倍; 翅c u p 室狭, 其延伸部分甚长, 翅上斑纹通常汇合成前缘带和臀 条。腹部各节背板分离。 6 . 3 亚属的判

21、定 体大型( 长 1 0 . 0 m m以上) ; 中胸背板缝侧黄色条前方向内弯, 无小盾前鬃, 具一对小盾鬃腹部第 一节背板近长方形, 第三至五节背板呈圆形, 产卵器基节呈球状。雄虫第三节背板具栉毛, 加翅叶不 明显 。 6 . 4 种的判定 以成虫形态特征为依据, 符合上述形态特征的个体可确定为蜜柑大实蝇。成虫以外虫态的形态特 征描述仅做参考。 7 标本保存 7 . 1 成虫标本及玻片标本的保存 将制好的成虫标本或相应的玻片标本, 置于干燥箱中干燥数日, 然后移人标本柜中保存, 保存过程 中注重防虫和防潮. 7 . 2 幼虫、 围蛹标本的保存 将采集到的幼虫或围蛹用水( 最好是蒸馏水) 清

22、洗后, 投人 6 0 0C( 士S *C ) 热水中浸泡杀死, 置于室温 下冷却, 再将冷却了的幼虫( 或围蛹) 置于保存液中保存。 S N/ T 1 3 8 4 -2 0 0 4 附录A ( 资料性附录) 蜜柑大实蝇寄主植物 C i t r u s a u r a n t i u 二酸橙, C . k i n o k u n i 乳桔、 C . s i n e n s i : 甜橙、 C . r e t i c u l a t a桔、 C . t a n g e r i n a大红桔、 C . u n s h i u温州蜜柑、 F o r t u n e l l a c r a s s i

23、f o l i a厚叶金桔、 F . m a r g a r i t a金桔、 F . j a p o n i c a圆金桔等。 附录B ( 资料性附录) 实蝇分类学常见术语 图示 内顶鹅 外顶肠 上 硕 眶 拐 单 眼 三 角 区 下 硕 眶 另 c u p 室 R- 加 翅 叶 颊 前 气 门 一后 气 门 肛 叶 背侧编 中侧板民 前翅上另 后 拐 上 居 翅内峨 小 盾 前 另 基节I 中 节 71 50W i5 1 成虫头部前面观; 2 成虫胸部背面观; 3 -翅 ; 4 幼虫侧面观; 5 幼虫后气门; 6 幼虫口钩备 7 雌虫产卵器 ( 1 , 3仿D r e w e t a l.

24、 , 7仿赵又新, 其余仿Wh i t e 产 卵管端呈三叶状, 长不足2 . 5 mm 产卵器基节长度约等于腹部第二至五节长度之和; 产卵管 端尖, 不呈三叶状, 长达3 . smm以上。 雄虫腹部第五腹板后缘向内凹陷的深度达此腹板长度 的五分之一。 雄虫腹部第五腹板后缘向内凹陷的深度达此腹扳长度的 三分 之 一 C . 2 二、 三龄幼虫形态特征比较见表C . 2 表 C. 2 蜜柑大实蝇 B . ( 丁 . )Z- - i s桔大实蝇 B . ( T . ) r rz i n a .r 前气门宽阔, 呈“ T , 字形, 外缘较平直, 微曲; 具指突 3 3 个 3 5个 。 前气门甚宽

25、大, 扇形, 外缘中部凹入, 两侧下弯; 具指突3 0 多个 。 后气门裂周围具细毛群五丛。后气门裂外侧具细毛群四丛, 排列成放射状 S N/ T 1 3 8 4 -2 0 0 4 附录D ( 资料 性附录) 蜜柑大实蝇形态特征图 稽曝镶 常时 1 -雌成虫; 2 雌成虫腹部侧面; 3 -成虫触角; 4 产卵管末端; 5 -7 幼虫 1 , 2 , 3龄口钩; 8 -1 0 -幼虫 1 , 2 , 3龄后气门; 1 1 - - 1 2 幼虫2 , 3龄前气门. ( 1 仿Wh i t e 乙 E l s o n - Ha r r i s ; 2 , 3 仿陈世攘; 其余仿深进胜海) 图D.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