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检标准]-SNT 0464-2003 纺织品中氨纶含量的测试方法.pdf

上传人:西安人 文档编号:3684900 上传时间:2019-09-20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345.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商检标准]-SNT 0464-2003 纺织品中氨纶含量的测试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商检标准]-SNT 0464-2003 纺织品中氨纶含量的测试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商检标准]-SNT 0464-2003 纺织品中氨纶含量的测试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商检标准]-SNT 0464-2003 纺织品中氨纶含量的测试方法.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商检标准]-SNT 0464-2003 纺织品中氨纶含量的测试方法.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商检标准]-SNT 0464-2003 纺织品中氨纶含量的测试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商检标准]-SNT 0464-2003 纺织品中氨纶含量的测试方法.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S-TI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 S N / T 0 4 6 4 -2 0 0 3 代替 S N / T 0 4 6 4 -1 9 9 5 纺织品中氨纶含量的测试方法 Q u a n t i t a t i v e a n a l y s i s o f p o l y u r e t h a n e f i b e r o f t e x t i l e 2 0 0 3 - 0 8 - 1 8 发布2 0 0 4 - 0 2 - 0 1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匡 国 家 质 量 监 督 检 验 检 疫 总 肩 S N / T 0 4 6 4 -2 0 0 3 月 U吕 本标准代替S

2、 N/ T 0 4 6 4 -1 9 9 5 进出口包芯氨纶丝成分比测定方法 。 本标准的附录 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深圳出人境检验检疫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上海出人境检验检疫局 负责 。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刘彩明、 王卫华、 李丽霞、 陈庆东、 唐莉纯、 包洪岚。 S N I T 0 4 6 4 -2 0 0 3 纺织品中氨纶含量的测试方法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用手工分离法和溶解法测定纺织品中氨纶的定量分析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含氨纶的二组分、 三组分纺织纤维产品的含量分析。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

3、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 不包括勘误的内容) 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然而, 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 B / T 2 9 1 0 -1 9 9 7 纺织品二组分纤维混纺产品定量化学分析法 G B / T 2 9 1 1 -1 9 9 7 纺织品三组分纤维混纺产品定量化学分析法 G B / T 8 1 7 0 数字修约规则 原理 3 . 1手工分离法 由不同种类的纤维组成的纺织品, 无论是机织物, 还是针织物, 其纤维组分经定性鉴别后, 采用手工 将

4、织物或纱线分解, 把不同类别的纤维分离, 求得各种纤维的质量, 计算出各组分纤维的百分含量。 3 . 2 溶解法 纺织品的纤维组分经定性鉴定后, 根据试样纤维组成的不同, 选择适当的化学试剂及溶解条件, 把 产品中某一个或几个组分纤维溶解, 收集并清洗溶解后剩余纤维, 烘干至恒重, 根据需要修正质量 从溶 解失重或未溶解的质量计算出各组分纤维的百分含量。 4试验通则 4 . 1 抽样 按 GB / T 2 9 1 0 -1 9 9 7中 4 . 3 . 1规定执行 。 4 . 2 试样预处理 4 . 2 . 1 试剂 石油醚( 化学纯) , 馏程为 4 0 0C “ 6 0 0C . 4 .

5、2 . 2仪器 索氏 萃取器( 接收 瓶2 5 0 m L ) 4 . 2 . 3 方法 按 G B / T 2 9 1 0 -1 9 9 7中4 . 3 . 2 规定执行。 4 . 3试验步骤 4 . 3 . 1 干燥 4 . 3 . 1 . 1 预处理后样品的烘千 将试样放人烘箱内, 在 1 0 5 0C士3 0C温度下烘4h - 1 2h , 如烘干时间小于6h , 则需烘至恒量( 连续 两次间隔3 0 mi n以上称得试样质量的差异不超过。 . 1 写) 。 S N/ T 0 4 6 4 -2 0 0 3 4 . 3 . 1 . 2 试样的烘千、 称孟 4 . 3 . 1 . 2 .

6、1 方法 1 -烘箱干操法 4 . 3 . 1 . 2 . 1 . 1 烘千 将每个试样分别放人已知质量的称量瓶内, 连同瓶盖一起放人烘箱中. 瓶盖放在旁边, 在 1 0 5 土 3 的条件下烘干至恒量。烘干后盖上瓶盖迅速移人干燥器中。 4 . 3 . 1 . 2 . 1 . 2 冷却 将称量瓶盖好后移人干燥器中, 放置至完全冷却, 冷却时间以试样冷至室温为限( 一般不能少 于3 0 mi n ) , 4 . 3 . 1 . 2 . 1 . 3称f 称量精确至。 . 0 0 02 9 , 得出试样的干燥质量。 注: 在干燥、 冷却、 称量操作中, 不能用手直接接触玻璃砂芯柑涡、 试样、 称量瓶

7、等。 4 . 3 . 1 . 2 . 2 方法2 红外干燥法 4 . 3 . 1 . 2 . 2 . 1 设置红外干燥仪的工作参数: 标准干燥程序, 干燥温度 1 0 5 0 C, 缓升时间大于等于3 mi n , 单位时间失重关机模式, A t 大于等于3 0 s , 单位时间内失重小于等于 1 m g 4 . 3 . 1 . 2 . 2 . 2 将试样小心平铺于托盘中, 起动干燥程序。 4 . 3 . 1 . 2 . 2 . 3 干燥程序结束后, 记录干燥质量, 精确至。 . 0 0 1 g , 注: 仲裁试验时应选用方法1 4 . 3 . 2 各组分纤维的分离 详细的试验步骤根据产品的纤

8、维组成按本标准第 5 章执行。 4 . 4 结果的计算 详细计算方 法按本标准 第5 章执行。各种纤维的 公定回潮率 按G B / T 2 9 1 0 -1 9 9 7 中 附录A执行。 4 . 5 结果的处理 4 . 5 . 1 确认 按G B / T 2 9 1 0 -1 9 9 7中4 . 6 规定执行。 4 . 5 . 2 精确度 对于混用均匀的纺织品, 本标准所述方法的置信度为9 5 %, 置信界限不超过士1 %, 4 . 6 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a ) 采用本标准方法; b ) 试样名称、 编号; c ) 如采用特殊处理去除浆料或整理剂则要说明; d ) 试样各组成

9、纤维的百分含量; e ) 注明上述结果是基于: 1 ) 净干重量百分率; 2 ) 结合公定回潮率的百分率; 3 ) 包括公定回潮率和预处理中纤维损失率的百分率; 4 ) 包括公定回潮率和非纤维物质除去率的百分率; f)试验结果的精确度或不确定度( 需要时) ; g ) 其他任何偏离本标准的相关说明。 5分离方法 5 .1 手工分离法 5 .1 . 1 适 用范 围 适用于由不同纤维种类的纱线组成的, 并可通过分解纱线的方法将不同类别的纤维分离开的纺 S N/ T 0 4 6 4 -2 0 0 3 织品. 5 . 1 . 2 仪器 5 . 1 . 2 . 1 电热鼓风烘箱, 保持温度为 1 0

10、5 士3 0C. 5 . 1 . 2 . 2 装有变色硅胶的干燥器。 5 . 1 . 2 . 3 精确度为。 . 0 0 0 2 g的分析天平。 5 , 1 . 3 操作步霖 从预处理的样品中裁取含有一个结构组织循环纱线的试样, 每个样品至少两份( 每份试样至少 1 g ) , 将其分解, 注意不要散失纤维, 并按纤维类别分离开。 5 . 1 . 4 结果的计算 结果计算至小数点后两位数. 按GB / T 8 1 7 0修约至小数点后一位数。 5 . ,4 . 1 净干重量百分率的计算: 5 . 1 . 4 . 1 . 1 二组分纤维混用时按式( 1 ) 和式( 2 ) 计算: p 愁 不 令

11、 不X 1 0 0P n M A m , + m e Pe= 1 0 0一 P., 式 中: 尸 * 纤维A的净干质量百分率, Y o ; 尸 。 纤维B的净干质量百分率, %; m e 纤维 A的净干质量, 单位为克( g ) ; 。 纤维B的净干质量, 单位为克( 9 ) 。 5 . 1 . 4 . 1 . 2 三组分纤维混用时按式( 3 ) 、 式( 4 ) 和式( 5 ) 计算: (2 P二 Pe= m+ me+ mc X 1 0 0(3) X 10 0 (4) ma+优B +功c P c二 1 0 0一 ( PA十 Ps)(5) 式 中: 尸 * 纤维A的净干 质量百分 率, 0/

12、a ; 尸 B 纤维 B的净千质量百分率, 0/ a ; 几纤维 C的净干质量百分率, %; MA 纤维 A的净千质量, 单位为克( B ) ; 。 。 纤维B 的净干质量, 单位为克( 9 ) ; 。c 纤维 C的净干质量, 单位为克( 9 ) 5 . 1 . 4 . 2 结合公定回潮率含量百分率的计算 5 . 1 . 4 . 2 . 1 二组分纤维混用时按式( 6 ) 和式( 7 ) 计算: 凡一100一州 PA 从 * ( , + /. . R, m,!土十 丁= 李 、iu u I (6) + mu Rn 十1 0 0 Pa= 1 0 0一Pn 式中: 尸 * 纤维A的净干质量百分率,

13、 ; P a 纤维B 的净千质量百分率, %; MA 纤维 A的净干质量, 单位为克( 9 ) ; 只 1 00 (7) S N / T 0 4 6 4 -2 0 0 3 m, 纤维B的净干质量, 单位为克( g ) ; 尺 、 纤维A的公定回潮率( %) ; R 纤维B的公定回潮率( %) 。 5 . 1 . 4 . 2 . 2 三组分纤维混用时按式( 8 ) 、 式( 9 ) 和式( 1 0 ) 计算: 1十 P 、 一 一 不- R , 丁 尸 一 ; 1 :, +而石 十M B1 +t o o /R, 十、气 十10 0 ) X 1 0 0(8 ) 鱼100-鱼 尸。 I . R、 (

14、 十1 0 0 ) 十; ; u /.R、 +M c +而) 又 1 0 0(9) 1+%一蠕 尸。= 1 0 0一 ( p:, + 尸: ) , , (1 0) 式 中: 尸 、 纤维A的净干质量百分率。 %; 尸- 一 纤维B的 净干 质量百分率, %; 尸 。 纤维C的净干质量百分率, %; 。 : 、 纤维A的净干质量, 单位为克( g ) ; 。 B 纤维B的净干质量, 单位为克( g ) ; m, 纤维C的净干质量, 单位为克( g ) ; R ., 纤维A的公定回潮 率, %; R纤维 B的公定回潮率, %; R c 纤维B 的公定回潮 率, %。 5 . 2 溶解法 5 . 2

15、 . 1 通则 5 . 2 . 1 . 1 试剂 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 实验室用水采用三级水, 专用试剂则在本标准的5 . 2 . 2 5 . 2 . 6 中说明。 5 . 2 . 飞 , 2 仪器 5 . 2 . 1 . 2 . 1 精度为士2 的恒温水浴振荡器 5 . 2 . 1 . 2 . 2 真空抽气泵, 5 . 2 . 1 . 2 . 3 2 0 0 ml和3 0 0 ml三角烧瓶 5 . 2 . 1 . 2 . 4 装有变色硅胶的干燥器 5 . 2 . 1 . 2 . 5 容量3 0 ml . -5 0 ml , 微孔直径为 4 0 E e m- - 8 0 F c m的玻璃砂芯增

16、涡。 5 . 2 . 1 . 2 . 6显微镜 。 5 . 2 . 1 . 2 . 7 称量瓶、 抽气滤瓶、 温度计、 量筒、 烧杯等. 5 . 2 . 1 . 3试样的制备 应尽可能将试样拆成纱线或剪成小块, 每个样品至少两份( 每份应包含组成织物的各种纤维) , 每份 试样至少 1 9 5 . 2 . 1 . 4 玻璃砂芯柑锅与不溶纤维的烘干 玻璃砂芯柑祸连同盖子( 放在边上) . 放人烘箱内烘干后, 盖上盖子迅速移人干燥器内冷却、 称量、 直 至恒重 S N / T 0 4 6 4 -2 0 0 3 5 . 2 . 1 . 5 结果的计算 5 . 2 . 1 . 5 . 1 二组分纤维混

17、用产品 按 G B / T 2 9 1 0 -1 9 9 7 中4 . 5 条进行计算。 5 . 2 . 1 . 5 . 2 三组分纤维混用产品 按G B / T 2 9 1 1 -1 9 9 7 中4 . 5条进行计算。 5 . 2 . 2 7 5 %的硫酸法 5 . 2 . 2 . 1 适用范围 适用于去除非纤维物质后的聚醋纤维与氨纶的二组分混用产品。 5 . 2 . 2 . 2 原理 用 7 5 写( 质量比) 硫酸把氨纶从已知干重的试样中溶解. 把不溶纤维清洗、 干燥、 称量, 计算出各组 分含量百分率。 5 . 2 . 2 . 3 试剂 5 . 2 . 2 . 3 . , 7 5 (

18、 质f比) 的硫酸 1 0 0 0 m L 浓硫酸( 密 度1 . 8 4 g / m l ) 慢慢加人到5 7 0 m l 水中 硫酸浓度在7 3 %-7 7 %( 质量比) 注: 向浓硫酸中加水危险, 应向水中加浓硫酸. 且边加边搅拌 5 . 2 . 2 . 3 . 2稀氮溶液 8 0 ml浓氨水( 密度 。 . 8 8 0 g / m工 一 ) 用水稀释至 11 。 5 . 2 . 2 . 4仪器 5 . 2 . 2 . 4 . 1 有塞三角烧瓶, 容量不小于 2 5 0 m l 。 5 . 2 . 2 . 4 . 2 振荡器, 能保持振幅不小于士5 c m, 振荡速度不小于 2 0 0

19、 次/ 分。 5 . 2 . 2 . 5 试验步骤 按4 . 2所述进行, 然后把试样放人2 5 0 m L三角烧瓶中, 以1g 试样 , 1 0 0 mL 7 5 %的硫酸溶液的比 例, 用量筒量取所需量的试剂于烧瓶中, 盖紧瓶塞, 摇动烧瓶使试样浸湿, 将烧瓶放入振荡器中, 室温下 振荡 1 5 mi n 。然后用玻璃砂芯柑涡过滤, 把不溶纤维移人三角烧瓶中。 再加人 7 5 %的硫酸溶液清洗不 溶纤维至粉红色退去, 然后把不溶纤维也移人玻璃砂芯增祸, 用少量硫酸溶液洗涤烧瓶。真空抽吸排 液, 再用硫酸倒满玻璃砂芯钳祸, 放置 1 mi n后用真空抽吸排液, 再用冷水连续洗数次, 用稀氨水

20、洗两 次, 然后用冷水充分洗涤, 每次洗涤先靠重力排液, 再用真空抽吸排液, 最后把不溶纤维按 43烘干、 冷 却、 称量 。 注:对某些类型的氨纶, 不适用于用此种溶解方法 因此, 应结合显微镜观察溶解后的状况来确认是否可行 5 . 2 . 2 . 6 结果的计算 按5 . 2 . 1 . 5 所述计算, 聚酷纤维修正系数 d值为 1 . 0 0 , 5 . 2 . 3 2 0 %的盐酸法 5 . 2 . 3 . 1 适用范围 适用于去除非纤维物质后的聚酸胺 6 , 聚酞胺 “ 纤维与氨纶的二组分混用产品 5 . 2 . 3 . 2原理 用2 0 0 a ( 质量比) 盐酸把聚酞胺纤维从已知

21、干重的试样中溶解, 把不溶纤维清洗、 干燥、 称量. 计算 出各组分含量百分率。 5 . 2 . 3 . 3 试剂 5 . 2 . 3 . 3 . 1 2 0 ( 质f比) 盐酸 1 0 0 0 m L 浓盐酸( 密度1 . 1 8 g / m L ) 缓慢加人到8 0 0 m l 水中. 待冷 却后再D O 入蒸馏水 使 其密度为 1 . 1 0 2 g / mL ( 2 0 0 C) 。 5 . 2 . 3 . 3 . 2 稀氮溶液 8 0 ml _ 浓氨水( 密度 0 . 8 8 0 g / m L ) 用水稀释至 II 。 S N/ T 0 4 6 4 -2 0 0 3 5 . 2 .

22、 3 . 4仪器 5 . 2 . 3 . 4 . 1 有塞三角烧瓶, 容量不小于2 5 0 m l 。 5 . 2 . 3 . 4 . 2 振荡器, 能保持振幅不小于士5 c m, 振荡速度不小于2 0 0 次/ 分。 5 . 2 . 3 . 5 试验步骤 按4 . 2 所述 进行, 然后把试样放人2 5 0 m L 三角烧瓶中, 以1 g 试样, 1 0 0 m L 2 0 %的 盐酸溶液的比 例, 用量筒量取所需量的试剂于烧瓶中, 盖紧瓶塞, 摇动烧瓶使试样浸湿, 将烧瓶放人振荡器中, 室温下 振荡 2 0 m i n 。然后用玻璃砂芯增祸过滤, 把不溶纤维也移人玻璃砂芯钳锅, 用少量盐酸

23、溶液洗涤烧瓶. 真空抽吸排液, 再用盐酸溶液倒满玻璃砂芯柑涡, 靠重力排液, 再用温水连续洗数次, 用稀氨水洗两次, 然后用冷水充分洗涤, 再用真空抽吸排液, 最后把不溶纤维按4 . 3 烘干、 冷却、 称量。 5 . 2 . 3 . 6 结果的计算 按 5 . 2 . 1 . 5所述计算, 氨纶的修正系数d值为 1 . 0 0 . 5 . 2 . 4 7 5 %的甲酸法 5 . 2 . 4 . 1 适用范 围 适用于去除非纤维物质后的醋酸纤维与氨纶的二组分混用产品。 5 . 2 . 4 . 2 原理 用 7 5 %( 质量比) 甲酸把醋酸纤维从已知干重的试样中溶解, 把不溶纤维清洗、 干燥、

24、 称量, 计算出 各组分含量百分率 5 . 2 . 4 . 3 试剂 5 . 2 . 4 . 3 . 1 7 5 ( 质f比) 甲酸 向1 5 0 m l甲 酸( 8 8 %) 中加人3 0 m L 水 稀释, 使其密度为1 . 1 7 7 g / m L ( 2 0 0 C ) . 5 . 2 . 4 . 3 . 2 稀氨溶液 8 0 mL浓氨水( 密度 。 . 8 8 0 g / m L ) 用水稀释至 1 L , 5 . 2 . 4 . 4 仪器 5 . 2 . 4 . 4 . 1 有塞三角烧瓶, 容量不小于 2 5 0 m L . 5 . 2 . 4 . 4 . 2 振荡器。 5 .

25、2 . 4 . 5 试验步骤 按4 . 2 所述进行, 然后把试样放人2 5 0 mL三角烧瓶中, 以1g 试样 , 5 0 m L 7 5 %的甲酸溶液的比 例, 用量筒量取所需量的试剂于烧瓶中, 盖紧瓶塞, 摇动烧瓶使试样浸湿, 将烧瓶放人振荡器中在常温下 轻轻振荡2 0 m i n a然后用玻璃砂芯柑祸过滤, 把不溶纤维也移入玻璃砂芯柑祸, 用少量甲酸溶液洗涤 烧瓶。真空抽吸排液, 再用甲酸溶液倒满玻璃砂芯柑祸, 靠重力排液, 再用温水连续洗数次, 用稀氨水洗 两次, 然后用冷水充分洗涤, 再用真空抽吸排液, 最后把不溶纤维按 4 . 3 烘干、 冷却、 称量。 注: 对某些类型的氨纶,

26、 不适用于用此种溶解方法, 因此, 应结合显微镜观察溶解后的状况来确认是否可行。 5 . 2 . 4 . 6 结果的计算 按5 . 2 . 1 . 5 所述计算, 取氨纶消光丝的修正系数d值为1 . 0 5 , 其他氨纶丝的修正系数d值为 1 . 0 2 . 5 . 2 . 5 二 甲基 甲酞胺法 5 . 2 . 5 . 1 适用范 围 用于除去非纤维物质的棉、 麻、 粘胶、 铜氨、 羊毛、 丝与氨纶混用产品。 5 . 2 . 5 . 2 原理 用二甲基甲酞胺把氨纶从已知干重的试样中溶解, 把不溶纤维清洗烘干、 冷却、 称量, 计算出各组分 的含量百分率。 5 . 2 . 5 . 3 试荆 二

27、甲基甲酞胺, 沸点为 1 5 2 0 C - 1 5 4 0C o 注:试剂有毒, 使用时应采取完善的保护措施. S N/ T 0 4 6 4 -2 0 0 3 5 . 2 . 5 . 4 仪器 5 . 2 . 5 . 4 . 1 有塞三角烧瓶, 容量不小于2 5 0 ml 。 5 . 2 . 5 . 4 . 2 恒温振荡器, 能保持温度9 5 -C 12 C, 振幅不小于士5 c m. 振荡速度不小于 2 0 。次/ 分。 5 . 2 . 5 . 5 试验步骤 按4 . 2所述进行, 然后把试样放人 2 5 0 m l , 三角烧瓶中, 以 1g试样 , 1 0 0 m L二甲基甲酞胺的比

28、例, 用量筒量取所需量的试剂于烧瓶中, 盖紧瓶塞, 摇动烧瓶使试样浸湿, 再放人9 5 士2 的恒温振荡 器中振荡3 0 min 。然后用玻璃砂芯柑祸过滤, 不溶纤维留在烧瓶中, 用量筒量取6 0 mL二甲基甲酞胺于 烧瓶中, 轻轻摇动. 再把不溶纤维移人玻璃砂芯增祸中, 用水清洗烧瓶, 真空抽吸排液, 然后两次用水注 满玻璃砂芯增祸, 先靠重力排液后再用真空抽吸排液。最后把不溶纤维按4 . 3 烘干、 冷却、 称量。 注: 对某些类型的氨纶, 不适用于用此种溶解方法, 因此, 应结合显微镜观察溶解后的状况来确认是否可行 5 . 2 . 5 . 6 结果的计算 按5 . 2 . 1 . 5 所

29、述计算, 麻的修正系数 d值为1 . 0 1 , 羊毛的修正系数d值为1 . 0 2 , 其他纤维的修正系 数 d值均为 1 . 0 0 , 5 . 2 . 6 5 0 %的硫抓酸钠法 5 . 2 . 6 . 1 适用范围 适用于除去非纤维物质聚丙烯睛纤维与氨纶混用产品。不适用于改性聚丙烯睛纤维与氨纶混用 产品 。 5 , 2 . 6 . 2 原理 用5 0 %的硫氰酸钠法把聚丙烯睛纤维从已知于重的试样中溶解, 把不溶纤维清洗烘干、 干燥、 称 量, 计算出各组分的含量百分率。 5 . 2 . 6 . 3 试剂 硫氰酸钠 5 0 ( 质量比) 。 注:试剂有毒, 使用时应采取完善的保护措施。

30、5 . 2 . 6 . 4 仪器 5 . 2 . 6 . 4 . 1 有塞三角烧瓶, 容量不小于 2 5 0 mL . 5 . 2 . 6 . 4 . 2 振荡器, 振幅不小于士5 c m. 5 . 2 . 6 . 5 试验步骤 按4 . 2 所述进行, 然 后把试 样放入2 5 0 m L 三角烧瓶中, 以工 g 试样, 1 0 0 m L 5 0 %的硫氰酸钠 溶液 的比例, 用量筒量取所需量的试剂于烧瓶中, 盖紧瓶塞, 摇动烧瓶使试样浸湿 再放人振荡器中在 7 0 C - - 7 5 条件下振荡3 0 mi n 。然后用玻璃砂芯钳祸过滤, 不溶纤维留在烧瓶中, 再把不溶纤维移人玻璃 砂芯

31、增涡中, 用少量同温度的5 0 %的硫氰酸钠溶液和温水依次清洗烧瓶和不溶纤维, 真空抽吸排液, 最 后把不溶纤维按4 . 3 烘干、 冷却、 称量。 5 . 2 . 6 . 6 结果的计算 按5 . 2 . 1 . 5所述计算, 氦纶的修正系数 d值为 1 . o o , 5 . 2 . 7 三组分纤维混用产品的试验方法 三组分纤维 混用产品的试验方法按照附录 A进行 S N/ T 0 4 6 4 -2 0 0 3 附录A ( 规范性附录) 适用于三组分纺织纤维产品的测试方法( 溶解法) 表 A. 1 纤维组成 适 用试验方 法溶解纤维不溶纤维修正系数 成分 1 成分 2成分 3 氨纶涤纶 纤

32、维素纤维 第 1步 二甲基甲酸胺法 氨纶 d , , = 1 . 0 2 d ,=1 . 0 1 d , . =1 . 0 0 第 2步 7 5 %的硫酸法 棉、 麻、 枯胶、 铜氨 d = 1 . 0 0 毛 第 I步 二甲基甲酸胺法 氨纶 d s , =1 . 0 2 d, , =1 . 0 2 第 2步次 抓酸钠法羊毛 d = 1 . 0 0 聚丙烯睛 第 I步5 0 %的硫氰酸钠法 聚丙烯脯 d , ,=1 . 0 0 d = ,e =1 . 0 0 第 2步7 5 “/ a 的硫酸法( 常温)氨纶 d= 1 . 0 0 锦纶 第 I步2 。 %的盐酸法锦纶 d= 1 . 0 0 第 2步7 5 %的硫酸法( 常温)氨纶 d= 1 . 0 0 氨纶锦纶 纤维素纤维、 羊毛、 丝 第 I步 2 0 %的盐酸法 锦纶 d,=1 . 0 1 d x ,r =1 . 0 0 第 2步 二甲基甲酞胺法 氨纶 d , ,=1 . 0 2 八Po=1 . 0 0 d =1 . 0 1 A A纶 第 1步2 0 %的盐酸法 d= 1 . 0 0 第 2步5 0 %的硫氰酸钠法 d=1 . 0 0 注: 本附录中未叙述的试验方法, 按GB T 2 9 1 。中所述进行. 表中以“ ,” 标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