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矿产标准]-DZ_T 0170-1997 浅层地震勘查技术规范.pdf

上传人:yyf 文档编号:3687450 上传时间:2019-09-20 格式:PDF 页数:23 大小:774.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质矿产标准]-DZ_T 0170-1997 浅层地震勘查技术规范.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地质矿产标准]-DZ_T 0170-1997 浅层地震勘查技术规范.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地质矿产标准]-DZ_T 0170-1997 浅层地震勘查技术规范.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地质矿产标准]-DZ_T 0170-1997 浅层地震勘查技术规范.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地质矿产标准]-DZ_T 0170-1997 浅层地震勘查技术规范.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地质矿产标准]-DZ_T 0170-1997 浅层地震勘查技术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质矿产标准]-DZ_T 0170-1997 浅层地震勘查技术规范.pdf(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I CS 1 7 . 1 0 0 A Q Q 备案号: 1 9 6 -1 9 9 7 “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 D z / T 0 1 7 0 一 1 9 9 7 浅 层 地 震 勘 查 技 术 规 范 1 9 9 7 一 0 3 门 9 发布1 9 9 7 一 1 1 一 0 1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部发 布 Dz/ T 01 70一 199 7 目次 1 范围 。 , , , 1 2 引用标准 。 。 。 。 , 。 。 1 3 总则 。 。 1 4 工作设计 、 ,. 2 5 仪器设备 。 。 。 , 3 6 野外工作 4 7 数据处理 ” 7 8 资料解释 。 。 9

2、 9 原始资料的验收和质量评价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0 1 0 成果报告的 编写与评级 1 1 附 录A ( 标 准 的 附 录)瑞 雷 波 法 技 术 要 求 。 二 二 二 二 ” ” 二” 附录B ( 提示的附录) 钻孔波速的应用 。 1 5 附录C ( 提示的附 录)

3、 成果报告质量评级 1 6 附录D ( 提示的附录) 各种 记录格 式 ,. , , 片 Dz/ T 017 0一 199 7 前 言 本标准是根据我国多年浅层地震勘查工作实践并吸收了符合我国情况的国外先进经验而制订的. 编写规则遵循国家标准G B / T 1 . 1 -1 9 9 3 标准化工作 导则 第1 单元: 标准的起草与表述规则第1 部 分: 标准编写的基本规定) , 本标准包括以下部分: 本标准从 1 9 9 7 年 1 1月1日实施。 本标准的附录 A是标准的附录, 附录 B 、 附录C、 附录D都是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地矿部工程勘查施工管理办公室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

4、地矿部 工程勘查施工管理办公室、 地矿部浅震中 心、 地矿部水文 工程技术方法研 究所、 建设部 综合勘查研究院、 水 利部北京勘测设计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王振东、 张世洪、 唐大荣、 任书考、 刘云祯。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 DZ/ T 0170 一 1 997 浅 层 地 震勘 查 技 术 规 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浅层地震勘查的 设计、 施工、 记录质量 评价和资料处 理解释以及成果报告的编写、 审 查与评价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各种目的任务探测深度在几米至数百米范围的浅层地震勘查工作。在工作中除应符 合本规程的要求外, 还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引用

5、标准 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 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在标准出版时, 所示版本均为 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 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 G B 1 2 9 5 0 -9 1 地震勘探爆炸安全规程 D Z / T 0 0 7 6 -9 3 石油、 天然气和煤田 地震勘探图 式、 图例及用色标准 D Z / T 0 1 5 3 -9 5 物化探I程测量规范 3 总则 3 . 1 应用领域 3 . 1 . 1 工程、 水文、 环境地质调查。 a )测定覆盖层厚度及基岩界面起伏形态; b ) 测定基岩岩性及风化层厚度的变化; c ) 测定隐伏断层、 裂隙破碎

6、带的位置、 宽度及展布方向; d ) 测定砾石层中潜水面深度和地下含水层分布; e ) 探测岩溶及地下洞穴; f )划分松散沉积地层层序; 9 ) 滑坡及 塌陷等灾害地质调查; h ) 地质填图; 1 ) 地质基础检测和岩土弹性力学参数测定等 3 . 1 . 2 区域和场地稳定性调查及评价。 a ) 进行岩体及场地土分类; b ) 计算场地卓越周期; c ) 判定砂土液化势; d ) 场地土地震效应分析和反应谱计算; e ) 地震烈度小区划工作中局部构造的调查等 3 . 1 . 3 能源、 矿产地质调查及其他。 a )浅层油气和煤田的勘查和开发; b ) 铀矿床 勘查;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

7、部1 9 9 7 一 0 3 一 1 9 批准1 9 9 7 一 1 1 一 0 1 实施 I U z/ T 0 170 一 1 99 7 。 ) 地热资源勘查; d ) 金属及非金属矿床勘查; e ) 建筑材料资源勘查; f ) 油气地震勘探中的低速带和降速带测定; 9 ) 古代 遗存 及地下 埋设物 探测等。 12 应用方法及探测能力 3 . 2 . 1 进行浅层地震勘查工作设计时, 应根据各方法的探测能力, 地球物理前提和使用条件, 合理选用 适用的折射波法、 反射波法、 直达波法和瑞雷波法 各种方法在层状和似层状介质条件下应用, 可得到较好效果。在地质构造复杂, 弹性波激发接收条 件差

8、、 振动干扰大的地区, 应用效果变差, 甚至难以得到预期效果。 3 . 2 . 2 直达波 法可以 直接测定 震源和测点之间 介质的弹性波传播时间 和能量衰减规律, 计算被测介质 或地层的纵波速度或横波速度, 圈定地层中速度异常物体( 空洞) 或速度异常带。 所采用的观测系统应能 有效接收到直达波或经数据处理能有效提取直达波。 3 . 2 . 3 折射波法常用于测定覆盖层厚度、 基岩界面起伏形态和构造破碎带. 求取持力 层、 坚硬土层及基 岩界面埋深和界面速度。对薄层的探测能力差一 般来说不能探测速度逆转层。 12 . 4 反射波法一般不受地层速度逆转的限制, 但被探测地层与上覆地层应有一定的

9、波阻抗差异, 并 有一定厚度。对沉积地层层序划分、 探测断层等地质构造的效果较好纵波反射法探测深度较大, 激发 方式多样, 是常用方法之一。 横波反射法用于探测浅部松散含水地层效果较好且分辨率较高 其分层能 力一般为1 / 4 有效波波长。随着方法技术的进步 反射波法探测薄层和小断层的能力不断提高 工作设计 4 . 1 工作任务 4 . 1 . 1 应根据上级主管单位下达的任务书或有关合同( 协议) 明确工作任务, 选定项目负责人, 编写工 作设计。 4 . 1 . 2 工作任务书的内容应包括: 项目名称、 工作地区及范围、 工作目的、 勘察对象; 实物工作量及技术 经济指标; 提交成果资料的

10、内容及期限。 4 . 2 资料收集 4 . 2飞 编写工作设 计前, 应由 项目负责人 组织收集和分析工区 及邻区 有关地质、 钻探、 物 探及 其他技术 资料, 并在现场踏勘的基础上编写工作设计书。 在地震 地质条件比较复杂或已 知资料比 较缺乏时, 应先 进行一定工作量的现场试验。 4 . 2 . 2 现场踏勘应包括以下内容: 实 地考察测区地形、 地貌、 交通及工作条 件; 核对已 收集的地质、 物化 探及测绘资料 4 . 3 试验分析 4 . 3 . 1 利用前1 、 在 工区及邻区取得的地震成果资料或通过现场试验工作, 进行方法有效性分析。 4 . 3 . 2 在方法有效性分析的基础

11、上选择最佳技术方法, 确定最佳观测系统和仪器工作因素的试验方 案 4 . 3 . 3 试验工作应 遵循由已 知到未知, 从简单到复杂, 点线结合和单一变化的原则。 试验地段应布置在 有代表性的地区, 宜选择在生产线上或通过已有钻孔。 4 . 4 测线与观测系统选择 4 . 4 . 1 测线布置应根据地质任务、 工区地物、 地形条件, 因地制宜合理设计。 4 . 本2 测线 长度和测线间距, 应根据地质任 务的 要求或按工作比 例尺确定。测 线之间应适当布置联络 测线。 4 . 4 . 3 主 要测线方向 应尽可能垂直构造走向。 宜选择地形 起伏较小、 表层介质 较为均匀的地段。 测线 Dz/

12、T 0 170 一 19 97 尽可能与地质勘探线或其他物探方法测线重合, 以利资料对比分析。 4 . 4 . 4 选择观测系统应在满足地质任务要求的条件下, 遵循简单、 经济的原则. 4 . 5 设计书编写 4 . 5 . 1 设计书应根据上级主管单位下达的任务书或有关合同( 协议) 内容, 由 项目负责人 组织收集和分 析工区及邻区有关地质、 钻探、 物探及其它技术资 料, 并在现场踏勘的 基础上进行编写。 在地震地质条件 比 较复杂或已 知资料比 较缺乏的情况下, 应先做一定工作量的 地震 踏勘试验工作。 4 . 5 . 2 设计书应包括下列内容: a ) 工作目的、 任务、 范围和期限

13、。 b ) 工区的地理位置、 地形、 地质和地球物理条件。 c )工区地震地质条件和地震环境条件初步分析, 包括以往工作程度和存在的主要困难。 d ) 野外工作布置和工作量。 包括: 试验工作内容和方法; 工作方法选择依据; 测线布置( 包括测线长 度和方向、 测网密度等) ; 方法技术( 包括观测系统、 地震波的激发和接收方式、 仪器因素选择等) ; 主要技 术措施和地震观测精度; 测地工作及精度要求; 工作量及进度安排等。 e ) 资料处理和解释: 资料处理方法; 资料解释精度要求。 t ) 提交成果报告的内容和时间。 9 ) 人员组成、 设备材 料计划和费用预算。 h )设计书附图, 包

14、括交通位置图; 地震工作布置图; 其他有关图件( 如地形图和地质图及综合柱状 图等) 。 4 . 5 . 3 短期或工作量不大的任务, 设计书内容可从简, 但必须包括下列内容: 工作 目的、 任务; 工作地区 和工作量; 工作方法及精度要求; 完成期限等。 4 . 5 . 4 设计书应由上级主管单位审查或经任务下达单位批准或委托单位认可, 方可正式施工。 4 . 5 . 5 设计书批准后应严格遵守。 生产中由 于客观条件变化或其他原因, 需要修改设计时, 应及时将修 改理由 和内容申报审批单位或与委托单位协商, 经认可后 方可修改。 项目 负责人有权在不影响工作进 度, 且能保证地质任务完成的

15、前提下, 对于施工顺序、 测线位置、 测线长度及工作方法做部分的改动, 但 必须及时报告主管单位备案。 5 仪器设备 5 . 1 仪器设备的使用 5 . , 门鉴于目前浅层地震仪器类型较多, 性能各异, 应按任务要求, 经济、 合理地选用不同类型的仪器。 折射波法和常规反射波法, 可采用定点增益型浅层数字地震仪; 高分辨率反射波法, 应采用瞬时浮点增 益型浅层数字地震仪, 动态范围应不低于 8 0 d B; 直达波法应采用采样率较高的浅层数字地震仪, 采样 时间间隔宜不大于5 0 i s , 5 . 1 . 2 地震仪的 操作和保管应有专人负 责, 建立使用档案, 详细登录仪器的故障和 检修情

16、况、 调试和校 验结果。 5 . 1 . 3 地震仪操作员应严格遵守仪器操作规程, 了解各部件原理和功能, 能排除一般性故障。 5 . 1 . 4 仪器班报应填写正确, 字迹工整, 不得随意涂改, 遇有特殊情况, 要写入注记。 5 . 1 . 5 当发现仪器有重大故障需检修时, 操作员应向 主管部门 提出书面报告, 说明 故障 性质、 原因和检 修内容。 5 . 1 . 6 严禁不熟悉仪器性能、 原理、 结构的人员拆修仪器。 5 . 1 . 7 检修仪器在 拔插线路板或更换器件时, 必须注意防止人体静电 损坏器 件. 检修工具、 工作台应良 好接地。 检修过程中 应避免手直 接与 连线和元器件

17、接触。 5 . 1 . 8 仪器长期不用, 必须妥善保管。每隔 1 -2 个月进行一次通电保养和维护。 5 . 1 . 9 磁带、 磁盘存放和运输时, 应防高温、 防潮湿、 防尘、 防磁、 防腐蚀。磁带应直立放置, 磁盘应装入 n z / T 0 1 7 0 一 1 9 9 7 盒内。 使用 完毕后, 应从磁带机或驱动器中 取出。 1 0 应根据任务要求和工区 的具体情况选择井中激发、 坑中激发、 水中激发等激发方式和激发震 1 . 1 1 面波激震器使用应与其频率响应范围一致, 并且不允许在 过载条件下使用。 1 . 1 2 爆炸机在使用前及使用期间应经常检查, 各项性能均符合出厂指标方 可

18、使用。 1 . 招 检波器应满足以下 要求: 固有频率漂移不大于1 0 Y O ; 灵敏度变化不大于1 0 0 0 ; 绝缘电阻大于 5源乐5.5 1 0 MS 2 o 5 . 1 . 1 4 折射波法宜 选用固 有频率为1 0 2 8 H : 的检波 器, 常规反 射波法可选用固有频率为3 8 6 0 H z 的 检波器; 高分辨率反射波法则宜选用固有频率更高的检波器; 直达波法用于钻孔内 接收的检波器应具 有良好的防水性能。 5 门. 巧严禁用脚踏、 敲击等方式安置检波器。 5 . 1 . 1 6 检波器与仪器之间联结电 缆( 大线) 绝缘电 阻应大于2 0 0 k n 。收放、 运输大线

19、时, 应将插头盖 好, 严禁拖拉大线插头。 5 . 1 . 1 7 仪器车或载运仪器的车辆, 车箱内应保持清洁、 干燥. 配置灭火器. 严禁放置易 媲、 易爆危险品。 5 . 2 仪器的检查 5 . 2 . 1 每夭工作开始时, 应首先确认仪器性能是否正常, 并作日检记录。 5 . 2 . 1 . 1 检查地震仪器各道放大器 一致性。定 点增益型仪器, 要求各道振幅差不大于1 0 0 0 , 相位差不 大于1 m s ,瞬时浮点增益型仪器, 要求各 道振幅差不大于5 Y O , 相位差不 大于。 . 5 m s , 5 . 2 . 1 . 2 获取放大器一致性检查记录时, 定点增益型浅层地震仪

20、, 应将各道放大器增益设置为相等, 采 样间隔宜按使用的记录长度合理设置。 5 . 2 . 2 每月应做一次道一致性检查。 检查时检波器安置条件应一致, 采样间隔宜按仪器最小 值设置, 全 部检波器所占范围与其距震源距离相比甚小, 可以认为各检波器是同点接收。 5 . 2 . 2 . 1 检查地震仪的道一致性, 宜使用经主管部门核 准的 检查程序。 定点增益型地震仪, 要求各道之 间振幅差不大于 1 5 0 0 , 相位差不大于 1 . 5 ms ; 瞬时浮点增益型地震仪, 要求各道之间振幅差不大于 1 0 %, 相位差不大于 1 ms . 5 . 2 . 2 . 2 当工期不足一月时, 开工

21、前应做一次道一致性检查。 道一致性检查结果和原始数据均应存档, 作为勘察项目的质量控制依据。 6 野外工作 6 门试验工作 6 . 1 门 生产前应进行以下试验工作: 了解工区有效波、 干 扰波情况; 选择激发、 接收方式和条件, 确定最 佳观测系统的仪器工作因素 6 . 1 . 2 了解工区有效波和干扰波宜采用 展开排列 法。 展开排列长度, 一般为实际记录排列长度的4 - 6 倍 检波点道间距应小于实际工作的 道间 距。 仪器工作因素的选择应以 尽可能接收到各种波的 信息为 原 则。 6 . 1 . 3 接收方式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单个检波器接收和多个检波器组合接收。 6 . 1 . 4 生

22、产工作中遇到局部地段记录变坏, 应做补充试验。 确定 适合的 工作方法。 6 . 1 . 5 试验资料必须及时分析处理。 试验结果应 有明确的结论。试验成果可作为生产成果的一部分。 6 . 2 测线布置与测量工作 6 . 2 . 1 地震测线和炮点( 激发 点) 的平面位置设计应根据相应比例尺的地形图, 航空照片 或现场实地确 定。 现场测线敷设应采用测量仪器进行, 对于场地内的工程勘察任务, 可采用 钢尺或测绳量距, 测绳应经 常用钢尺进行校准。测线的端点及转折点应与永久性地物标志 连测。 6 . 2 . 2 地震测线宜布成直线。 若由 于受场地条件等限制, 可允许测线转折。 折射波法工作应

23、在 转折点 Dz / T 0 1 7 0 一1 9 9 7 布置相应的激发点; 反射波法工作当 进行单次剖面工作时, 最大转折角不得超过 1 5 0 , 当进行多次覆盖 法工作时, 最大转折角不得超过 8 0 。若因测线转折影响叠加效果时, 应采用弯线叠加方法。 6 . 2 . 3 用折射波法探测高倾角的目的层时, 应合理选择测线方向, 满足临界角与视倾角之和不超过 9 00 e 6 . 2 . 4 测线编号及测点桩号在无特殊 规定的 情况下, 应按西小东大, 南小北大的原则编排。 6 . 2 . 5 在丘陵地区或平原区地形变化较大时, 应实测激发点和检波点的位置及高程, 并沿排列方向测 绘地

24、形剖面。 6 . 2 . 6 地震测线上各类测点平面位置和高程的精度要求见表 1 , 表中各项精度均以中误差衡量, 并要 求以二倍误差作为限差的指标。 表 1 测点平面位置和高程的精度要求m 工作 比例尺 相对于三角点点位中误差相对于三角点( 水准点) 高程中误差 加密点联 测点炮 点、 检 波点加密点联 测点 炮点、 检波点 1 :1 0 0 0 0二 1 . 5士 3 . 5士 6 . 0士0 . 3士0 . 4士0 . 8 1 :2 5 0 0 0士 1 . 5士 4 . 2士 8 . 4士 0 3士 0 . 4 士1 . 4 1 0 5 0 0 0 0 士 1 .5 二 5 . 。 一

25、士1 2 . 。 立 0 . 3士0 . 4士 1 . 7 注 比例尺大于万分之一时, 测点平面位置和高程的精度要求应按相应比例尺的测量精度要求, 具体要求可根据任 务确定 6 . 3 观测系统 6 . 3 门折射波法可采用完整对比或不完整对比观测系统。 在满足地质任务要求的条件下, 采用简单、 经 济的观测系统。 6 . 3 . 1 . 1 所选用的观测系统, 应保证主要 目的层有效波的连续对比追踪。 6 . 3 . 1 . 2 相遇时距曲线, 应确保在相遇段内, 至少有 4 个检波点接收来自被追踪层界面的折射波。 6 . 3 . 1 . 3 追踪时距曲线, 应确保在两支时距曲线中, 至少有

26、 3个检波点重复接收同一界面的折射波。 6 . 3 . 1 . 4 沿测线方向, 被追逐界面平坦, 而且视倾角小于 1 s 。 时, 可用单支时距曲线测定, 但应确保追 踪地段内至少有 4 个检波点。 6 . 3 . 1 . 5 非纵测线的布置, 应考虑旁侧、 界面倾角和速度变化的影响。 非纵测线应尽量通过纵测线或钻 孔。测线长度一般不能大于激发点到测线的垂直距离。 6 . 3 . 2 反射波法可采用简单连续观测系统, 共深度点多次覆盖观测系统或等偏移距观测系统。应根据 地质任务、 地震地质条件和经济高效的原则加以合理选择。 6 . 3 . 2 . 1 等偏移距观测系统其偏移距和道间距的大小可

27、通过试验确定。 6 . 3 - 2 . 2 多次覆盖观测系统可采用端点激发或中间点激发方式。覆盖次数、 道间距和最小偏移距应通 过试验选择。 6 . 3 . 2 . 3 多次覆盖或等偏移距观测, 宜在地层下倾方向激发, 地层上倾方向接收。 6 . 3 . 3 直达波法可采用孔对地观测方式, 孔对孔观测方式, 孔( 碉) 对铜( 孔) 和孔( 酮) 对地联合观测方 式, 隔山体透视观测方式和表面( 地面、 露头或碉壁) 观测方式。 6 . 4 地震波的激发 6 . 4 . 1 地震波的激发应根据地震任务要求和工区地震地质条件合理选择震源。 激发能量应通过试验确 定 。 6 . 4 . 2 使用

28、锤击震源、 落锤震源应在激震点敷设专用垫板, 必须防 止反跳造成的二次触发。 6 . 4 . 3 使用叩板震源, 应使木板长轴垂直测线, 且长轴的中点位于测线或测线的延长线上, 并使木板与 D z / T 0 1 7 0 一1 9 9 7 地面 紧密藕合。 : .: .; 使用电 火花震源或气枪震源应 按照使用 说明 书有关规则操作, 并注 意安全。 使用炸药震源应符合下列要求: 。 )井中爆炸时, 井中应注满水或泥浆, 坑中爆炸时, 药包需用湿砂或土埋实。水中或潮湿地区爆炸 应有防水措施。 b )药包沉放深度应当准确。 c ) 爆炸记时宜采用回线记时。如使用内触发记时, 应使用 6 0 0

29、V以上的高压爆炸机。 d )同一爆炸站绝对禁止使用两套或多套爆炸线工作。爆炸机钥匙必须由爆炸员1人掌管 。 ) 震源弹、 震源枪应严格按有关规定使用、 存放和运输。 6 . 4 . 6 使用井中剪切波睡震源应做到沉放深度准确, 贴壁牢固、 激发可靠。 并应注意防止井口掉块或井 壁坍塌。 6 . 4 . 7 不同类型的激振器应通过试验使记时误差小于 1 m s , 6 . 5 地震波的接收 6 . 5 . 1 检波器埋置的位置应准确, 由于条件限制不能埋置在原 设计点位时. 沿测线方向移动不得超过 1 / 1 。 道间距。垂直于测线方向移动不得超过 1 / 5 道间距。 6 . 5 . 2 检波

30、器应与地面接触良好, 安置牢固, 埋置条件力求一致。 6 . 5 . 21 检波器埋置在稻田、 沼泽、 浅滩时、 应防止漏电 6 . 5 . 2 . 2 检波器在水泥或沥青路面安置时, 应用橡皮泥、 黄油或熟石膏等将检波器牢固粘于地面或采 用铁靴装置安置。每个铁靴的重量宜大于 功倍检波器的重量, 以保证韬合良好 6 . 5 . 2 . 3 检波点位于干沙、 砂石、 虚土层时, 检波器安置应挖坑并压实 6 . 5 . 2 . 4 检波器周围的杂草、 小旗等易引起检波器微动之物应加以清除。风力过大时检波器应挖坑深 埋 6 . 5 . 2 . 5 检波器与电缆连接极性应正确。防止漏电、 短路或接触不

31、良等故障。 6 . 5 . 3 用水平检波器接收剪切波时, 应保证 检波器水平安置, 灵 敏轴应垂直测线方向, 取向应一致。 6 . 5 . 4 水中或孔中接收地震波可用水听器。 水中接收时应将水听 器沉放于水面以下. 深度不小于1 m , 孔中 接收时不得将水听器置于井底淤泥中, 应经常清除压力窗口上的激泥 6 . 5 . 5 用于井中 速度测量的三分量检波器. 应装有并壁推靠器 观测前应检查检波器沉放深度和靠壁 是否牢 固。 6 . 56 地震仪器各因素应根据地质条件和工区干扰情况合理选择 6 . 5 . 6 . 1 根据干扰背景强度确定仪器增益。 折射波法观测时. 排列中 近炮点各道可采

32、用不同增益。 反 射波法观测时. 各道增益应尽量保持一致。 6 . 5 - 6 . 2 依据勘察深度要求选择记录长度。 宜采用高采样率接收, 当记录长度与采样率发生矛盾时, 可 配合使用延时装置 6 . 5 . 6 . 3 观侧反射波时 为压制面波干扰或突出有效波中的高频成分, 应采用低截滤波器。 为压制工频 干扰. 可采用5 0 Hz 陷波器 为防止时间假频干扰, 应采用高截滤波器。 在条件允许情况下, 应采用宽频 带接收。 6 . 5 - 6 . 4 采用能量增强工作方式时, 可利用锁道措施, 防止近道溢出。 6 . 6 水域地震工作 6 . 6 . , 水域地震可有水中( 或 水底) 固

33、定排列观测 和漂浮电缆航行观测两种方式。 6 . 6 . 2 漂浮电缆沉放深度, 应通过试验确定。 6 . 6 . 3 固定排列观测的观测船和激发船都应 抛锚定位, 依附缆绳将排列固定. 并监测有无溜锚导致船 体流动。 当发现电缆尾部摆动超过 l o * 时, 电缆尾部应 抛锚固定。 6 . 6 . 4 漂浮电 缆拖船航 速应保持稳定。 航行过程中 应设法保持电缆沉放深度一致。 6 D Z I T 0 1 7 0 一1 9 9 7 6 . 6 . 5 作业期间, 应观测水位变化。 66 . 6 严禁在作业船航行的 上游进行炸药 激发。 6 . 7 直达波法地震工作 6 . 7 . 1 单孔波速

34、测试工作应符合下列要求: a ) 地面激发井中接收时, 宜由 井底开始观测, 每向上提升1 -2 m观测一次, 在地层界面附近可适 当加密点距, 应保证观测点深度准确。激发点距井口1 -3 m为宜。 b )井中激发地面接收时, 检波器宜安置在井口附近 1 - 2 m之内, 各次接收, 激发条件应保持一致, 激发点深度应准确。 c )当地层倾角较大时, 地面激发井中接收, 激发点宜选择在地层下倾方向一侧。 d ) 剪切波速测定时, 每个测点均应获得清晰的剪切波初至, 宜取得正、 反方向激发的记录。 e ) 进行波速测井时, 应防止电 缆波和套管波的干 扰。 f 波速测井检查工作量应为总工作量的

35、1 0 %, 且不少于 3 个测点, 标准差不大于 5 %. 6 . 7 . 2 跨孔波速测量工作应符合下列要求: a ) 跨孔波速测量有双孔、 3 孔和多孔测量方式, 宜采用3 孔测量。 只 能进行双孔测量时, 触发记时精 度应保证速度测量误差不大于 5 %0 b ) 3 孔测量时, 3 个孔的孔位应按直线排列。两接收孔距在土层中宜为 4 -6 m, 在岩体中应加大. 在保证所测初至是同一层位的直达波相位的前提下, 激发孔和接收孔之间的孔距可根据地层厚度和任 务要求作适当调整。 c )测点点距可为 1 -2 m, 每个地层应有不少于 2 个测点的记录。 d ) 每个测点应获得清晰的波形记录。

36、 e )孔间地形起伏较大时, 应测定井口高程。 f )为保证井中检波器安全和防止井壁坍塌, 宜采用泥浆护壁或全井段放置套管。在软土层中, 孔壁 和套管应紧密锅合后方可施测。 B ) 双孔测量的 激发孔和接收孔, 3 孔( 或多孔) 测量的各接收孔, 当孔深大于1 5 m时, 必须进行孔 斜测量, 其方位角误差不大于士5 , 倾角误差不大于士。 . 5 - . h ) 跨孔波速测量检查工作量应为总工作量的 1 0 %, 且不少于 3 个测点, 标准差不大于5 %. 数据处理 原始资料的整理 班报记录的整理应按工区测线及施工排列登录的顺序整理装订成册, 并在每册的封面写明单位 7川川 名称、 工区

37、、 测线号及施工排列的始号和终号、 工作时间等。 2 记录地震数据的磁带或磁盘应粘贴标签, 写明带号或盘号、 测线号和 日期。确保与班报对应无 1 . 3 监视记录应按工区测线统一编录, 装订成册。 2 折射波法 2 . 1 波的对比应根据以下特征: a )各记录道的波形、 振幅及振动延续度的相似性特征; b ) 相位一致性和同相轴延伸长度特征; c ) 追逐炮记录同相轴的平行性特征; d ) 波的对比可采用单相位对比或多相位对比, 在断裂发育区宜采用多相位对比。 2 . 2 确定波的置换位置应根据以下特征: 。 ) 视速度发生变化; b ) 波形和振幅突然变化; 7.误认又又 Dz / T

38、0 1 7 0 一 1 9 9 7 c )两组波相交波形叠加特征。 7 . 2 . 3 读取初至应注意以下几点。 a )可利用原始记录读取波的初至时间, 也可在回放的监视屏上读取波的初至时间; b ) 直接读取初至有困难时, 可以读取初至波的极值时间, 但应求取相位校正量, 进行初至校正; 。 ) 在波的干扰或置换位置, 应分析波的叠加情况后正确读取。 7 . 2 . 4 互换 道、 连接道波的对比, 应根据波的旅行时 和波的动力学特征 进行。 7 . 2 . 5 时距曲线图应按以下规定绘制: a )比例尺可采用: 横向比例尺 1 : 5 0 0 - 1 : 2 0 0 0 ; 纵向比例尺 1

39、 c m等于 5 ms -2 0 ms , b )沿横轴除标明距离外, 在对应检波点位置应标上桩号, 在对应激发点位置应标上炮序号。 c ) 不同方向的时距曲线用不同符号( 或不同颜色) 绘制。两相邻点用直线段连接。 7 . 2 . 6 绘制综合时距曲线图, 应根据解释方法要求, 进行必要的校正。 包括: 地形高程校正、 激发点深度 校正、 测点和激发点偏移校正、 表层低速带校正等。校正后的综合时距曲线的互换时间差不得超过 口 ni s . 7 . 2 . 7 时距曲线绘制后, 可根据时间互换相等性、 追逐时距曲线平行性、 截距时间相等性原则进行检 查。可对照地震记录中有关初至读取情况. 进行

40、必要的修改。 7 . 2 . B 时距曲线中个别道出现走时突变时, 应对照相同地段的相遇或追逐时距曲线走时情况。或根据 班报中有关说明, 查明突变原因, 必要时进行修正。 7 . 3 反射波法 7 . 3 门绘制观测系统图应符合下列要求: a ) 观测系统图必须绘制在厘米计算纸上, 图上的桩号和炮号均由左至右增大。 空炮、 废炮也应统一 编号。不正常道、 死道、 反极性道应分别在图上标明。 b ) 观测系统图上应注明施工方法、 测线长度, 起始和结束炮应注明道号。 应标明剖面经过的地物标 二 3 . 2 应根据原始资料和任务要求, 拟订处理流程, 通过对比试验确定主要处理参数。 3 . 3 在

41、资料处理过程中应进行质量控制, 为此应重视下述处理过程: a )原始炮记录编辑应检查记录道头, 删除不正常炮记录, 剔除不正常道、 死道, 将地震道中含有不 正常数值的时段充零, 校正反极性道。 b )宜采用自动增益放大处理程序增强微弱反射信号。 c )必须精细选择滤波参数, 保证滤波处理结果有较高的信噪比。 d ) 沿剖面要保证有足够的提取动校正速度分析段, 并结合速度测井或跨孔波速测量结果 , 掌握速 度横向变化. 提高其反射点叠加效果和时深转换的精度。 e )在做剖面修饰处理时, 应防止削弱地质异常引起的波场变化。 7 . 3 . 4 处理结束后. 应提交原始记录编辑说明、 主要处理模块

42、效果对比图件、 处理参数和时间剖面、 深 度剖面等成果。 7 . 4 直达波法 7 , 4 . 1 单孔法波速测试 7 . 4 . 1 . 1 解释人员应在现场对波的初至及相位进行初步分析判断. 保证记录正确完整。 7 . 4 . 1 . 2 可根据竖向传感器波形记录, 确定压缩波由震源到每一测点初至的时间; 根据水平向传感器 的正、 负向波形记录确定剪切波从震源到每一测点初至时间。 7 . 4 . 2 跨孔法波速测试 7 . 4 . 2 . 1 应利用 竖向传感器的波形记录. 确定压缩波到达两个接收孔同一高程测点的初至时间 1 、 t P z 。 利用水平向传感器的波形记录, 确定剪切波到达两个接收孔同一高程测点的初至时间t . 1 . t .z . 7 . 4 - 2 . 2 计算两接收钻孔同一高程测点之间的 距离z当测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