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标准]-SJT10327.1-1992.pdf

上传人:哈尼dd 文档编号:3689571 上传时间:2019-09-20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144.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子标准]-SJT10327.1-1992.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电子标准]-SJT10327.1-1992.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电子标准]-SJT10327.1-1992.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电子标准]-SJT10327.1-1992.pdf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电子标准]-SJT10327.1-1992.pdf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电子标准]-SJT10327.1-1992.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标准]-SJT10327.1-1992.pdf(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M 7 4 I I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电 子 行 业 标 准 s J / T 1 0 3 2 7 . 1 一1 0 3 2 7 . 2 -9 2 电视广播接收机外观 结构和工艺评价方法 Me t h o d s o f a s s e s s me n t f o r a p p e a r a n c e q u a l i t y , s t r u c t u r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o f T V b r o a d c a s t recei v ers 1 9 9 2 - 0 6 - 1 5 发布1 9 9 2 - 1 2 - 0 1

2、实 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电子工业部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行业标准 电视广播接收机外观、 结构和工艺评价方法 外观 S J / T 1 0 3 2 7 . 1 -9 2 Me t h o d s o f a s s e s s me n t f o r a p p e a r a n c e q u a l i t y s t r u c t u r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o f TV b r o a d c a s t r e c e i v e r s Ap p e a r a n c e 主题 内容与适 用范围 1 . 1 主题内容 本标准规定了对电视

3、广播接收机( 以下简称电视机) 外观的评价方法。 1 . 2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电视广播工业中各种电视机的外观评价, 其他消费类电子产品的外观评价 也可参照使用 . 评价 条件 评价室要求 放置评价样机的房间应宽敞, 能使样机全部摆开, 不影响工作视线。 评价室内基本条件 , 室内采光荃本符合自然光要求, 工作台及坐椅等应使评价人员感觉舒适. 2工作架 室内应有放置评价样机的坚固工作架, 其高度可根据工作需要调节。 3 室内气候条件 温度: 1 8 3 5 0C; 相对湿度: 2 5 鱿 - 7 5 %; 气压: 8 6 1 0 6 k P a , 月门乙曰乙乃乙口 :,: ,乙门乙,艺

4、2 . 2 . 4室内配 电要求 室内墙上应安装有2 2 0 V , 5 0 H: 的两极交流电源插座的配电板。 2 - 3 环境要求 评价室环境噪声不应经常大于 6 0 d B , 也不应有明显的工业污染源。 3 评 价组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电子工业部 1 9 9 2 - 0 6 - 1 5 批准1 9 9 2 - 1 2 - 0 1实施 一1 一 s J / T 1 0 3 2 7 . 1 -9 2 I, 评价组由在电视广播工业产品开发和评价分析方面富有经验的专业人员组成。 3 . 2 评价人员应视觉正常。 3 . 3 评价组人数不少于9名。 评 价组由在电视 广播工业产品开发 和评价分析

5、方面富有经验的专业人员组成。 评价原则 采用相对比较法对评价样机进行评价, 同时以下列原则为依据: a技术美学的原则; b . 动态发展的原则; c . 人机 工 程学的原则 评价内容 a整体效果: b . 形态特征; c . 色1 沂美感; d . 人机关系; e装饰工艺。 外观评价内容详见附录n( 参考件) 评价样机 评价样机每种型号用1台。 评价祥机经开箱检查合格后随机抽取编号 评价工作程序 了 . 飞 确定评价样机中的参考样机 评价组对评价样机进行充分分析讨论后, 选取参考样机。 7 . 2 评分与计算 下表为电视机外观评价评分表。 评价人员在“ 评价员分( B k j ) “ 栏内判

6、分, 判分梯度 0 . 1 分, 每分项为1 0分制。 S 7 / T 1 0 3 2 7 . 1 -9 2 电视机外观评价评分表 检测编号 产品名称产品型号评价员( ) 生产厂评价日期 K, 分项加 权值 b k , 评价员评分 ( 1 0分制) B卜 唇 项 目 序号 K 项 目 分项 序号 l 分项内容 k项加权值 倪 卜 1 整 体 效 果 1 款式 a、 =0 . 5 0 b = 0 . 3 阮2= 0 . 2 2 形象 3 构成b 一 0 . 2 4 形式和功 能瓦.= 0 . 1 5 结构及工艺阮5= 0 . 1 6 标志饥e= 0 . 1 2 型 态 特 征 7 构 图 a ,

7、 = 0 . 1 4 如, =0 . 3 8 比例与尺度b =0 . 3 9线型、 面棱 6 , c =0 . 2 瓦, , =0 . 2 1 0错视 3 色 泽 美 感 1 1 色彩的时代感 a , =0 . 1 0 瓦t 之 =0 - 3 1 2 色彩的协调 瓦 =0 . 2 1 3 色调的适应 b , 二0 . 2 1 4 色泽品质效果阮 =0 . 3 4 人 机 关 系 1 5 结构的人机适宜 a . =0 . 1 2 阮, , =0 . 3 1 6操作件形体 b us 00 . 3 1 7发光显示 b , -0 . 2 1 8 文字 、 数字符号 b ue =0 . 2 5 装 饰

8、工 艺 1 9 装饰工艺、 肌理 as =0 . 1 4 瓦 = 0 . 3 2 0 装饰局部与整体 b -片0 . 2 12 1 藏缺露优 b - =0 . 1 2 2 商标、 铭牌 b , , , =0 . 2 2 3 操作件装饰工艺b , , , =0 . 2 表中 : 评价员编号( i =1 , 2 “ 0 . “ . m) 评价人员人数 有效评价数( 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 一3 一 s J / r 1 0 3 2 7 . 1 一9 2 n= m 一 2 k项 目序号 ( k =1 , 2 , - - - - - - , 5 ) 7分项目序号( 积W,) ( j - 1 , 2

9、 , . . . . , 2 3 ) U k : 第k项加权值 h k 第 k j 分项加权值 k 二1时 k 二2时 k -3 G 寸 k 二4 11 寸 k =5 Q 寸 B k j : 评价员评分 评价小组对第k ; 一 1 一 6 J 一 7 一 1 0 j -1 1 一1 4 j - 1 5. 1 8 I 一 1 9- 2 3 分项评价的有效评分平方总和 艺B k A-第k分项评价平均得分值( 1 1 口 权) 人 一 a ,h 艺 B k; A k : 第k项评价有效得分( k一1 -5 ) k= 1时, A 二 “ 1艺( h , 艺B 2 , , ) k二 2 II ,J ,

10、A:二 A i, - I一 a yn 蕙 ( b ,;答 B 22, ) k二 3 I I寸, AAr一 n 燕 ( b , 恩 B F ,) 。塔 k 一4 时, A 、 一艺A 一 J片 i s“- , (b +i 沙$ ,) k 一5 I IYJ , A 。 一乙A ., 一- 纷6 5 i 沙si S: 外观评价分总和 S 一艺A 、 一A , +A , +A , +A 。 +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 ) 式今1 7 . 3 评价持续时间 a . 梅次评价时间为 2 -3 h b . 两次评价之间隔至少

11、2 h . 一4 s .J / r 1 0 3 2 7 . 1 -9 2 8 评价结果表达 评价员评分后计算得出最终数据, 经汇总后列表表示。 对评价样机的外观造型进行综合性文字总结。 乐阮 一s 一 s J / T 1 0 3 2 7 . 1 -9 2 附录A 外观评价内容要求 ( 参考 件) A1 欲式 产品的形象表达方式应符合时尚. 并具备一定的新颖性和创造性。 A 2形象 产品形象的塑造应体现其功能内容, 并具备一定的艺术处理的完整性或某种形与色的象 征 贯义。 A 3 构成 形态是基于“ 平面构成” 、 “ 立体构成” 原理所塑造; 外观设计的点、 线、 面的分割及空间布局 应符合构

12、成理论中的美学原则. A 4 形式和功能 形式和功能应是辨证的统一, 应做到功能决定形式; 形式完善功能。 A 5 结构及工艺 外观结构紧凑合理. 配合严谨, 强度适宜, 外观 一 艺完好. A 6标志 外观文字、 符号等标志应符合有关标准及规范。 A 7 构图 构图合理, 视觉中心稳定、 分配比较恰当; 外露控制件布置视觉有序。 A 8 比例与尺寸 比例协调, 符合理性美, 适合人的使用、 操作及习惯。 A 9 面梭、 线型 型体的梭角、 边缘、 线型和表面其点、 线、 面的视觉成份及相同关系, 应有韵律秩序, 即变化 中 有统一 统一而不呆板.其安排位置、 方向、 空间、 重心等要素既符合

13、物理量又要符合心理要 求。 A1 0 锗视 外观设计中易产生错觉的部分, 应有措施, 使形态的客观存在符合人们主观视觉效果。 A 1 1 色彩的时代感 色彩心理随着时代而变化, 受社会心理影响。流行色是社会心理的产物, 国际流行色为有 时代感的色彩, 也可以创造有时代特征的其它色彩。 A 1 2 色彩的协调 色彩设计应使人感觉舒适, 应做到色彩的“ 和谐” 和“ 对比” 的互相平衡, 或者表现性格, 烘 托形象及区分功能等相互关系的和谐统一。 A 1 3 色调的适应 整体色调是给人以某种感受的色彩构成.色调可定向设计, 可使产品性能与环境相适应, 应做到舒适感与实用性一致。 A 1 4 色泽品

14、质效果 色感稳定, 质感丰富, 色泽均匀、 柔和。 一6 一 s J / T 1 0 3 2 7 . 1 -9 2 A 1 5 结构的人机适宜 外观结构与人的视觉适宜, 与环境适应, 设计中合理应用人机 t . 程学的有关原则。 A 1 6 操作件形体 操作件形体合理美观, 使用方便, 手感舒适。 A1 了 发光显示 发光显示 设计应光感 柔和 , 亮度适宜 。 A1 8 文字、 数字、 符号 文字、 数字及符号等标志要求易辨、 清浙, 形状与颜色的装饰应符合视觉生理要求. A1 9 装饰工艺、 肌理 镀涂等装饰工艺精致, 肌理细腻. 适合大生产 A 2 0 装饰局部与整体 局部与整体装饰协调、 工艺合理。 A 2 1 藏缺公优 装饰设计上采取藏缺措施, 消除工艺缺陷, 发挥1 二 艺美。 A 2 2 商标、 铭牌 商标、 铭牌应具有良好的工艺效果和艺术效果。 A 2 3 操作件装饰工艺 操 作件应具有 装饰 工艺效 果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电子工业部科学技术部提出. 本标准山机械电子工业部第三研究所负贵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陈景启、 杨林华、 高岩。 一7 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