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运输标准]-TBT 3071-2002 配碴整形车通用技术条件.pdf

上传人:小小飞 文档编号:3694336 上传时间:2019-09-20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567.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铁路运输标准]-TBT 3071-2002 配碴整形车通用技术条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铁路运输标准]-TBT 3071-2002 配碴整形车通用技术条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铁路运输标准]-TBT 3071-2002 配碴整形车通用技术条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铁路运输标准]-TBT 3071-2002 配碴整形车通用技术条件.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铁路运输标准]-TBT 3071-2002 配碴整形车通用技术条件.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铁路运输标准]-TBT 3071-2002 配碴整形车通用技术条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铁路运输标准]-TBT 3071-2002 配碴整形车通用技术条件.pdf(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I c s 4 5 . 0 4 0 s 2 4 TB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铁 道 行 业 标 准 T B/ 1 3 0 7 1 - 2 0 0 2 配碴整形车通用技术条件 G e n e r a l t e c h n i c a l s p e c i f i c a t i o n f o r b a l l a s t d i s t r i b u t i n g a n d r e g u l a t i n g m a c h i n e 2 0 0 2 - 1 1 - 0 8发布 2 0 0 3 - 0 6 - 0 1实施 中 华 少 L民 共 和 国 铁 道 部发布 T

2、 B/ T 3 0 7 1 - 2 0 0 2 目次 前言 , n 1 范围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 . . . . . . .

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3 术语和定义 , , 1 4 基本参数 2 5 要求 2 6 试验方法 、 , , 一 8 7 检验规则 , 1 1 8 整机的 标志、 包装和运 输 , 1 2 TB 月 ,3 0 7 1 - 2

4、0 0 2 前言 配碴整形车是用于铁路道床配碴、 整形和清扫等作业的机械, 为批量生产的大型养路机械产品机型之 本标准中的整机, 指各个零部件及执行系统组装完毕后的配 碴整形车整体。 整机性能包括配碴整形车 走行性能、 系 统性能和作业性能, 其中系统性能包 括动力传动系 统、 走行系统、 液压系统、 电气系统、 制动和气 动系统等性能。整机结构包括柴油机、 分动齿轮箱、 万向传动轴、 弹性联轴器、 轮对、 轴承箱、 车轴齿轮箱、 基 础制动装置、 作业装置、 基础结构等。 本标准中规定的运行性能及试验方法, 符合我国铁路标准的要求。 本标准由铁道部标准计量研究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

5、 中国 铁道科学研究院铁道建筑研究所、 中国 铁道建筑总 公司昆明 机械厂。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宋慧京、 文政芬、 毛季玲、 叶鑫、 唐汉章。 本标准2 0 0 2 年 1 1 月首次发布。 TB 月3 0 7 1 - 2 0 0 2 配碴整形车通用技术条件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 配碴整形车的 基本参数、 要求、 试验方法、 检 验规则及整机的 标志、 包装和运输等。 本标准适用于铁路自轮运行的配碴整形车( 以下简称配碴车) 的生产、 调试和验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 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 用而成为本标准的 条款。凡是注日 期的引 用文件, 其随后所有的 修 改单( 不包括勘误的内

6、容) 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然而, 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 使 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 日 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 B 1 4 6 . 1 标准轨距铁路机车车 辆限 界 G B / 1 1 1 7 3 铸造铝合金 G B / T 3 4 4 9 铁路机车车 辆内 部噪声测量 G B 8 6 0 1 -1 9 9 8 铁路用辗钢整 体车 轮 G B / 1 1 2 8 1 3 -1 9 9 1 铁道车辆车 钩缓冲 装置组装技术条件 G B / T 1 4 0 3 9 液压系 统工作介质固 体颗粒污 染等级代号 G B / 1 1 7 4 2 6

7、 铁道 特种车辆和 轨行机械动力学性能 评定及试验方法 T B / T 4 5 6 -1 9 9 1 车钩、 钩尾 框技术条件 T B / T 1 3 3 5 -1 9 % 铁道车辆强度设计及试验鉴定规范 T B / T 1 3 9 4 -1 9 9 3 铁道机动车电子装置 T B / T 1 4 6 3 -1 9 9 1 机车轮 对组装技术条 件 T B / T 1 4 9 1 -1 9 8 3 机车车 辆油压减振器 通用 技术条件 T B / T 1 5 8 0 新造机车车辆焊接技术条件 T B / 1 1 5 8 2 机车车辆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技术条件 T B / T 2 4 4 1 -

8、1 9 9 3 内 燃机车滚动轴承轴 箱组装技术条 件 T B / T 2 4 7 7 铁路道岔的容许通过速度 T B / T 2 4 7 9 . 1 -1 9 9 3 线路机械通用试验方法 整机结构和运 行性能 试验 T B / T 2 4 7 9 . 2 -1 9 9 3 线路机械通用试验方法 系统性能 试验 T B / r 2 8 7 9 . 5 -1 9 9 8 铁路机车车辆涂料及涂装 第5 部分: 客车和牵引动力车的防护和涂装技术 要求 T B / T 2 9 1 1 车辆铆接通用技术条件 T B / T 2 9 4 5 -1 9 9 9 铁道车辆用L Z 5 0 钢车轴 及钢坯技术

9、条件 T B / T 2 9 6 1 机车司机室座椅 T B / 1 3 0 2 1 -2 0 0 1 铁道机车车辆电子装置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辅助制动a s s i s t a n t b r a k e 在 自动制动、 单独制动和紧急制动失效的情况下使用的一种直接制动方式。 z 卫月3 0 7 1 -2 0 0 2 4 基本参数 4 . 1 作业条件 4 . 1 . 1 温度范围一1 0 -4 0 U 4 . 1 . 2 相对湿度平均7 0 % 4 . 1 . 3 轨距1 4 3 5 m m 4 . 1 . 4 线路最大超高1 5 0 m m 4 . 1 . 5 线

10、路最大坡度3 3 1 w 4 . 1 . 6 轴重成2 3 t 4 . 2 外形尺寸 外形尺寸( 长x宽x高) 应符合 G B 1 4 6 . 1的规定。 4 . 3 车钩 4 . 3 . 1 采用自动中心缓冲器式车钩 4 . 3 . 2 车钩中心 线距轨面高度8 8 0 m m土 1 0 m m 4 . 4 走行 4 . 4 . , 最小通过曲线半径1 0 0 m 4 . 4 . 2 最小作业曲线半径1 2 0 m 4 . 4 . 3 最大双向自 行速度)8 0 k m/ h 4 . 4 . 4 允许联挂速度)1 0 0 k m/ h 4 . 4 . 5 作业走行速度范围0 一1 2 k m

11、 / h 4 . 5 电气系统电源电压 电 气系统电 源电压D C 2 4 V 4 . 6 作业装置 4 . 6 . , 最大配碴宽度3 6 2 0 二 4 . 6 . 2 最大整形宽度6 6 0 0 mm 4 . 6 . 3 最大清扫宽度2 4 0 0 mm 5 要求 5 . , 一般要求 5 . , , ,所有零部 件应均按规定 程序 批准的 产品图 样及技术文件制造、 采购和组装。 51 . 2 所有材料及铸锻件应符 合有关标准的 规定。 5 . 1 . 3 所有焊接件焊缝的焊接、 检查和验收应符合T B / 1 1 5 8 0 , T B / 1 1 5 8 2 和产品图样的 要求。重

12、要焊缝 应进行探伤检查。 5 . 1 . 4 铆接结构质量应符合 T B / T 2 9 1 1的要求。 5 . , . 5 整车 油管、 风管、 电 缆应捆扎、 理顺、 固 定。 各系统无渗漏油、 漏气、 漏电现象。 5 . 1 . 6 各安全 保险 及紧固 零部件, 如保险杆、 保护罩、 开口 销、 螺钉、 保险 链、 保护用橡胶型材等, 均应齐全有 效。 5 . 1 . 7 整车油漆颜色、 指示铭牌的位置应符合产品图样规定。涂装基本要求及检查验收应符合 T B / 1 2 8 7 9 . 5 -1 9 9 8的规定。 5 . 1 . 8 橡胶软管及橡胶元件无老化和龟裂现象。 5 . 2

13、限界要求 配碴车在运行状态下, 其整体轮廓尺寸应符合( : B 1 4 6 . 1 的规 定。 6 . 3 整机区间运行性能 5 . 3 . , 配碴车通过道岔的性能应符合 T B / 1 2 4 7 7的要求。 2 TB 月 , 3 0 7 1 - 2 0 0 2 5 . 3 . 2 配碴车的动力 学性能 试验内 容、 试验项目、 试验结果应符合C B / 1 1 7 4 2 6 的 要求。 5 . 3 . 3 配碴车以8 0 k m/ h 的速度运行, 在风速不大于5 m/ s 、 不擦伤钢轨和车轮的条件下, 平直线路上紧急制 动和辅助制动距离均应不大于4 0 0 m 。在不大于士 4 /

14、的直坡道上, 紧急制动和辅助制动 距离的修正应符合 T B / 1 2 4 7 9 . 1 -1 9 9 3的规定。 5 . 3 . 4 单机运行试验按T B / 1 2 4 7 9 . 1 -1 9 9 3 规定或在试验台上连续运行不少于 1 5 0 m in 的条件下进行。 试验后各系 统工作状况检测结果应符合T B / 1 2 4 7 9 . 2 -1 9 9 3 的 相关规定。 5 . 35 配碴车与其他 线路机械编组运行, 或与货物列车联挂以最大允许联挂速度运行时, 各部件无异常, 各 保护装置和监视仪表显示正常, 灵敏可 靠, 制动与缓解动作正常。 5 . 4 整机作业性能 5 .

15、 4 . , 配碴装置、 整形装置、 清扫装 置动作准确, 达到设计功能要求。 5 . 4 . 2 各作业控制和测量系统监测 仪表显示值正常。 5 . 4 . 3 配 碴车的作业 走行驱动和 作业制动性能正常, 符合设 计技术要求。 5 . 4 . 4 连续作业2 h 检查: 5 . 4 . 4 . 1 测量清扫装置轴承温度及 传动系 统各齿轮箱轴承的温度应符合T B / 1 2 4 7 9 . 2 -1 9 9 3 中3 . 3 . 4 . 4 的规定。 5 . 4 . 4 . 2 液压油箱油温 应不大于8 0 C, 液压马达温度应不大于允许使用温度。 5 . 5 整机系统性能 5 . 5

16、. , 动力 传动系统 5 . 5 . , . , 总体要求 动力传动系统的总体要求应符合下列各项: a ) 系统应能满足整机双向区间运行和作业走行速度的要求; b ) 系 统应能为整车的电 源、 液压源和气源提 供动力; c ) 系统装车 后按T B / 1 2 4 7 9 . 2 -1 9 9 3 的相 关规 定进行空载和 负载试验; d ) 动力传动部件之间 的联结应可靠, 各联结 螺栓、 螺母性能等级和紧固扭矩应符合设计要求, 螺母应 具有可靠的防 松措施; e ) 发动机 燃油、 机油供给管路、 空 气预 热管路、 变速箱控制系 统管 路等均应 联结可 靠, 密 封良 好; f )

17、发动机、 变速箱 各指示仪表和 安全监测设备应齐全有效。 5 . 5 . , . 2 部件要求 5 . 5 . , . 2 . , 发动机 发动机应符合下列各项要求: a ) 发动机的主要技术参数符合设计要求; b ) 发动机应运转平稳, 具有全 程调速功能, 怠速位及额定转速位应能 稳定运行; c ) 发动机安装应具有良好的减振功能。 5 . 5 . , . 2 . 2 分动齿轮箱 分动齿轮箱应符合下列各项要求: a ) 分动齿轮箱组装后, 正反向盘动主动法兰盘, 各轴应转动灵活, 无卡滞; b ) 总装机前分动齿轮箱应进行台架磨合试验, 试验转速相当于发动机怠速时, 试验时间不少于正、 反

18、 转各6 0 m i n ; 试验转速相当 于发动机额定转速时, 试验时间 不少于正、 反 转各6 0 m i n ; 试验时箱体不 得有泄漏和异常响声, 噪 声不大于8 0 d B ( A ) ; 箱体轴承温升不大于4 5 IC, 最高温度不大于8 5 r - 。 5 . 5 . , . 2 . 3 液力机械 变速箱 液力机械变速箱应符合下列各项要求: a ) 液压泵离 合器和变速 箱主 离合器离、 合可靠, 无卡滞; 各离合器脱挂挡操纵手柄的离合转换位置准 确、 可靠; 离合器手 柄应有“ 离合” 状态标志; b ) 各电控插接端应有可靠的防振动松 脱措施; 3 T B , 丁3 0 7

19、1 - 2 0 0 2 c ) 当液 力机械变速箱工作正常时的系 统压力和 油温应符合设计要求。 5 . 5 . 1 . 2 . 4 万向传动轴 万向 传动轴应符合下列各项要求: a ) 万向 传动轴的平衡 块焊接牢固, 万向 传动轴的许用动平 衡量应符合产品出厂的 有关规定; b ) 在万向 传动轴花键轴和花键套上, 应具 有保证两端万向 节叉组装在同一平面内 的装配标志; c ) 万向 传动轴 保护架 联结应牢固可 靠。 5 . 5 . , , 25 弹性联轴器 弹性联轴器许用不平衡量应符合产品出厂的有关规定。 5 . 6 . , . 2 . 6 橡胶减振元件 橡胶减振元件与金属法兰联结牢

20、固、 可靠。 5 . 5 . 2 走行系统 5 . 5 . 2 . , 总体 要求 走行系统的总体要求应符合下列各项要求: a ) 装车后的走行系统应满足整车运行性能要求; b ) 装车后的走行系统应能按允许速度通过半径为 1 0 0 m的曲线; 整机及走行系统内部各零部件间不 得相互碰擦; c ) 系 统装车后按T B / T 2 4 7 9 . 2 -1 9 9 3 的 相关规定进行空载和负载试验。 5 . 5 . 2 . 2 部件要求 5 . 5 . 2 , 2 . , 轮对 轮对应符合下列各项要求: a ) 车轴的 材料及技术要求应符合T B / 1 2 9 4 5 -1 9 9 9

21、及产品 图样的相关规定; b ) 车轮的材料及技术要求应符合 =B 8 6 0 1 -1 9 8 8 及产品图样的相关规定; c ) 轮对组装应符合T B / 1 1 4 6 3 -1 9 9 1 的 有关规定: 同轴左右轮径差小于等于 l n u n ; 轮对内侧距为 1 3 5 3 二 1 2 n u n ; 同一车轴轮对的轮位差 小于等于2 n u n ; d ) 同 一轮对上采用金属橡胶减振器的, 其安装高度差不大于3 二 , 垂直组合静刚度差不大于2 k N / c m . 5 . 5 . 2 . 2 . 2 轴承箱 轴承箱应符合下列各项要求: a ) 轴承箱的组装应符合T B /

22、1 2 4 4 1 -1 9 9 3 及产品图样的相关规定; b ) 组装后的轴承应转动灵活, 无卡 滞。 55 . 2 . 2 . 3 轮对、 轴承箱台架磨合试验 组装后的轮对、 轴承箱台架 磨合试验应符合本标准5 . 5 . 2 . 3 的要求。 5 . 5 . 2 . 2 . 4 车 轴齿轮箱 车轴齿轮箱应符合下列各项要求: a ) 车轴 齿轮箱组装后, 正反向盘动主动法兰盘, 各轴应转动灵活, 无卡 滞, 台架磨合试验应符合本标准 5 . 5 . 2 . 3的要求; b ) 车轴齿轮箱换挡装置动作应正常、 顺利。 5 . 5 , 2 . 2 . 5 基础制 动装置 基础制动装置应符合下

23、列各项要求: a ) 制动装置组装后, 各杠杆应动作灵活, 无卡滞; b ) 制动梁两端销轴焊缝、 叉头与梁杆焊缝应进行探伤检查。 5 . 5 . 2 . 2 . 6 油压减震器 油压减震器性能应符合T B / 1 1 4 9 1 -1 9 8 3 的规定。 5 . 5 . 2 . 2 . 7 金属橡胶减震器 4 T B/ T 3 0 7 1 - 2 0 0 2 金属橡胶减震器橡胶部位应无老化、 龟裂现 象, 与金属板联结牢固, 其性能符合产品图样的设计要求。 5 . 5 . 2 . 3 台架 磨合试 验要求 台 架磨合试验应符合下列各项要求: a ) 试验应在轮对、 轴承箱、 车轴齿轮箱组装

24、完后进行; b ) 轮对磨合试验转速相当于常用速度转速和最高自行速度转速, 试验时间为各种转速下正反转各 0 . 5 h; c ) 带车 轴齿轮箱轮对的 磨合试验, 在高速走行位和作业走行位时, 车轴试验转速符合设计要求; 试验 时间 分别正、 反转各2 h ; d ) 磨合试验时无渗漏油和异常现象, 最高 转速时的 噪声不得大于8 7 d B ( A ) ; e ) 轴承部位温升不大于4 5 C , 最高温度不大于8 5 U. 5 . 5 . 3 液压系统 5 . 5 . 3 . , 总体要求 5 . 5 . 3 . 1 . , 系统采用 液压走行的 应具备区间和 作业走行前进、 后退双向

25、驱动功能。 走行速度应能在规定范 围内实现无级调速及速度锁定。 5 . 5 . 3 . , . 2 系统应 具备以 下作业控制功能: a ) 左、 右侧犁装置单独升起或落下; 左、 右主侧犁板单独伸出或缩回; 左、 右主侧犁板单独内外摆动; 左、 右侧翼犁板单独张合运动; b ) 中 犁装置升降; 中犁板单独开 启或 关闭; 左、 右中 犁翼板单独外旋或内 旋; c ) 清扫装置升降; 滚动刷旋转或停止; 输送带单独左、 右侧送碴。 5 . 5 . 3 . 1 . 3 系 统应装备应急泵, 在紧急情况下, 应急泵应在1 5 m in 内将各作业装置回 收到位, 整机恢复到 区间运行状态。 5

26、. 5 . 3 . 2 一般要求 5 . 5 . 3 . 2 . , 系统 应设置各种必 要的 油液滤清器、 蓄能器、 回 路保护及故障报警等功能。 5 . 5 . 3 . 2 . 2 系统各回 路中的 压力值应符合设计要求。 5 . 5 . 3 . 2 . 3 系统各液 压泵的工 作转速、 最高转速、 最大排量、 工作压力、 最大压力应符合设计要求。 5 . 5 . 3 . 2 . 4 系统各液压马达的排量、 额定压力、 额 定转速应符合设计要求。 5 . 5 . 3 . 2 . 5 系统各油缸的技术参数、 工作行程和推拉力应符合设计要求。 5 . 5 . 3 . 2 . 6 系统应设有防止

27、过载、 液压冲 击以及液压锁等安全装置。溢流阀 及其他阀的 设定压力应 符合设 计要求。 5 . 5 . 3 . 2 . 7 系统采用的液压油洁度应符合 G B / 1 1 4 0 3 9 的规定, 液压油的牌号和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 5 . 5 . 3 . 2 . 8 系统各回 路中的 压力应有监控和 显示。 各仪表、 报警装置、 手动换向阀、 卸 荷阀等 应设置在操作 司 机便于观察和操纵的位置并有明显的指示标牌。各仪表精度应符合 设计要求。 监控报警装置工作准确、 可靠。 5 . 5 . 3 . 2 . 9 系统应设有冷却回路, 其温度调节器应满足回路油温小于 4 0 时, 冷却回路关闭

28、; 回路油温大 于 4 0 时, 冷却回路开启; 确保油箱油温不超过8 0 C0 5 . 5 . 3 . 3 组装要求 5 . 5 . 3 . 3 . 1 系 统的 组装应在规定的 环境中 进行。 进人装配的各 零、 部件应洁净。 清洗后的重要外购零、 部 件必要时应重新经试验确认其性能, 符合要求方可装配。 5 . 5 . 3 . 3 . 2 对出厂 保存期超过一年 半的 重要元件, 应进行 试验, 重新确认其性能方可装机。 5 . 5 . 3 . 3 . 3 安全溢流阀 应在试验台 上调定后方可装配。 5 . 5 . 3 . 3 . 4 各联结螺 栓强度等级和紧固 扭矩应达到规定要求, 防

29、松元件完好齐全。 5 . 6 . 3 . 3 . 5 硬管排列 整齐, 弯管处不得有过压现象。管卡分布合理, 固 定可靠。 5 . 5 . 3 . 3 . 6 软管排列 整齐, 管卡分布合理。有相对移动部件的连接软管, 管长适中, 捆 扎结实, 互不摩擦。 5 . 5 . 3 . 3 . 7 各种管接头布置 合理, 易于检修。 5 TB / T 3 0 7 1 - 2 0 0 2 5 . 5 . 3 . 3 . 8 各手 动操作阀 操作灵活可靠。 5 . 5 . 3 . 3 . 9 各油缸工作时运动平稳, 活塞杆部位不得有渗漏油。其他各元件连接和安装应牢固、 可靠, 接口 处无渗漏油。 5 .

30、 5 . 3 . 3 . 1 0 蓄能器的充气压力应符合规定要求。 5 . 5 . 3 . 3 . , , 液压主要回 路应设有对液 压主 要技术参 数检测的 接口。 5 . 5 . 4 制动和 气动系统 5 . 5 . 4 . , 总体要求 5 . 5 . 4 . , . , 系统应能满足制动和气动系统充风要求, 在发动机额定转速下, 总风缸压力从 0 升到7 0 0 k P a 士 2 0 k P a 所需时间不大于3 m i n 。制动系统性能应 符合我国 铁路有关规定。 5 . 5 . 4 . 1 . 2 系 统应设有空气干燥、 空气滤清、 空气冷却、 压力保护、 压力控制、 油水分离

31、和系统消声装置。 5 . 5 . 4 . 1 . 3 自 动制动、 单独制动、 紧急制动、 辅助制动和 手制动功能正常。 制动时轮对不打滑。 5 . 5 . 4 . 1 . 4 气动系统对中 犁、 侧犁、 清扫装置的锁定, 发动 机油门、 雨刮器、 风喇叭 等的 控制功能应正常。 5 . 5 . 4 . 1 . 5 配碴车以 8 0 k m / h 的速度运 行, 平直线路上的 紧急制动和辅助制动距离应符合本标准5 . 3 . 3 的 规定。 5 . 5 . 4 . 2 一般要求 5 . 5 . 4 . 2 . 1 系统的组装应在清洁干净的环境中进行。组装完 后应进行泄漏 检查。 5 . 5

32、. 4 . 2 . 2 分配阀、 中继阀、 紧 急阀、 制 动阀、 安全阀等装车前应按照产品 技术条件在试验台上逐台 进行气 压泄漏与单件性能试验。 5 . 5 . 4 . 2 . 3 出厂期超过一年的主要阀类部件, 在装车前应进行分解、 清洗、 组装和台架性能试验。出厂期超 过一年的软管, 在装车前应重新进行水压试验。 5 . 5 . 4 . 2 . 4 系统的压力应能监控和显示, 各仪表、 报警装置、 制动系统的操作、 无火回送转换装置等操作手 柄应设置于司机便于观察和操作的位置, 并有明显的指示标牌。各仪表显示 应清晰、 准确。 报警装置工作应 准确、 可靠。 5 . 5 . 4 . 2

33、 . 5 各联 结螺栓强度等级和紧固 扭矩应达到规定要求, 防 松元件应完好齐备。 5 . 5 . 4 . 2 . 6 组装后各种阀件应操纵灵活、 可靠, 无卡滞。 5 . 5 . 4 . 2 . 7 硬管排列整齐, 弯管处不得有过压现 象。 管卡分布合理, 固定可 靠。 5 . 5 . 4 . 2 . 8 软管排列整齐, 管卡分布合理。有 相对移动部件的连接软管, 管长 适中, 捆扎结实, 互不摩擦。 5 . 55 电气系统 5 . 5 . 6 . , 总体要求 5 . 5 . 5 . , , , 系 统应保证整车用电 设备所需电 源。 5 . 5 . 5 . , . 2 系 统应能对发动机

34、的 启动、 调速、 紧急停车进行控制 及保护。 5 . 5 . 5 . 1 . 3 系 统应能对动力传动及走行系 统、 液 压系 统、 制动 及气动系统、 作业装置进行控制、 联锁、 保护及 报警等。 5 . 5 . 5 . 1 . 4 系 统应能对空调、 采暖、 风 扇、 雨刮器、 清洗泵等附属电器进行控制。 5 . 5 . 5 . 1 . 5 系统的绝缘性能应满足 B / 1 3 0 2 1 -2 0 0 1 的 要求。 5 . 5 . 5 . , . 6 系统应具备一定的 抗电 磁干扰的 能力。 5 . 5 . 5 . 1 . 7 系统各部件外观应美观, 表面 颜色 均匀、 一致, 印字

35、清晰、 不易 脱落。 5 . 5 . 5 . 2 一般要求 5 . 5 . 5 . 2 . , 铸铝箱材料应符合G B / 1 1 1 7 3 的 要求。 5 . 5 . 5 . 2 . 2 走行、 作业操作台的安装应不影响司机的操作和睐望。 5 . 5 . 5 . 2 . 3 电 气线路排列整齐、 接线端子 压接良 好, 接线端应有清晰的编号; 各连接线无松动脱落, 导线绝 缘层无破损。 5 . 5 . 5 . 2 . 4 操作台、 接线箱的安装和布线 应满足防 水、 防尘和 散热的要求。 5 . 5 . 5 . 2 . 5 车体上的电 缆线应穿管敷设, 不 得有油污、 破损。 6 T B/

36、 r 3 0 7 1 - 2 0 0 2 5 . 5 . 5 . 2 . 6 主操作台、 作业操作台等配电箱、 板应安装牢固, 面 板上电 器元件标志清楚。 5 . 5 . 5 . 2 . 7 仪表、 开关、 按钮、 指示灯、 照明灯等应安装牢固, 工 作正常、 指示正确。 5 . 5 . 5 . 2 . 8 所有仪表的 等级、 规格 应符合设计要求, 通电 前仪表应处于零位, 测量值应在仪表量程2 0 %一 9 5 % 范围内。 5 . 5 . 6 作业装置 5 . 5 . 6 . 1 中犁装置 5 . 5 . 6 . , . , 组装后各部件转动灵活, 各油缸耳环支座、 销轴应平行、 对称

37、, 无歪斜。 5 . 5 . 6 . 1 . 2 气锁装置锁定可靠, 不 得有卡 滞; 机械销插拔顺畅, 行车时不得发生脱离。 5 , 5 . 6 . , . 3 中 犁板升降无卡阻, 并与轨面 保持 平行; 升至锁定位置时, 导轨下平面最低点与轨面的距离应不 小于 1 0 mm. 5 . 5 . 6 . 2 侧犁装置 5 . 5 . 6 . 2 . 1 组装后各部件转动灵活, 各油缸 耳环 支座、 销轴应平行、 对称, 无歪斜, 各油缸应保证各工作部件 具有相应的正确工作位置。 5 . 5 . 6 . 2 . 2 左、 右侧犁回收到运行 位后, 锁定可靠, 行车时 不得松动脱离。 5 . 5

38、 . 6 . 2 . 3 各运动 部件应转动灵活、 平稳, 无卡阻干扰现象。 5 . 5 . 6 . 3 清扫装置 5 . 5 . 6 . 3 . , 滚刷链轮、 链条安装牢固, 不得与罩壳擦碰。滚刷作业时, 除滚刷条外的其他机构, 不得碰撞接 头夹板、 钢轨螺栓及扣件。 滚刷条应便于更换, 使 用寿 命应能 保证作业里 程不小于1 5 0 k m o 6 . 5 . 6 . 3 . 2 组装后各部件转动灵活, 各油缸耳环支座、 销轴应平行、 对称, 无歪 斜。 5 . 5 . 6 . 3 . 3 输送带牢固 可靠, 不得 有脱胶、 起泡, 转动灵活、 平稳, 不跑偏。 5 . 5 . 6 .

39、 3 . 4 清扫装置升降应与轨面保持平行, 清 扫装置升降 机构应保证适合在各型轨枕线路作业。 5 . 5 . 6 . 3 . 5 气锁装置锁定可靠, 不 得有卡 滞, 机械销插拔 顺畅, 行车时不得松动脱离。 5 . 5 . 7 基础结构及附属装置 5 . 5 . 7 . , 车 体和车架 5 . 5 . 7 . 1 . , 车体强度性能应符合T B / 1 1 3 3 5 -1 9 9 6 的要求。 5 , 5 . 7 . , . 2 车体及安装在车体外部的各种设备应能防止雨、 雪、 风、 沙的 侵袭。 5 . 5 . 7 . 1 . 3 司 机室内 部设计高度应不低于2 m , 装饰材

40、 料具有良 好的阻 燃、 隔音和隔 热性能。 5 . 5 . 7 . 1 . 4 司机室应设有风扇和天窗通风设施。 5 . 5 . 7 . 1 . 5 司机室天窗、 侧窗、 门等关闭后, 经漏雨试验, 应无渗漏水现象, 符合 T B / 1 2 4 7 9 . 1 -1 9 9 3的要 求。 5 . 5 . 7 . 1 . 6 司机室应设有取暖装置。环境温度为一1 0 时, 司机室内的温度应能加热到2 3 1 r 1 2 以上。 5 . 57 . 1 . 7 司机室应设空调装置。环 境温度为4 0 时, 司 机室内的温度应能持续调整到2 5 士 2 以 下。 5 . 5 . 7 . 1 . 8

41、 在开阔地带作业或运行, 司 机室门 窗密闭时, 司 机室内 稳态 噪声应不大于8 0 d B ( A ) o 5 . 5 . 7 . 1 . 9 门窗应开启灵活、 关闭 严密, 且牢固可靠, 运行中 不得有异常振动和噪 声。司 机室前窗应采用安 全玻璃。 5 . 5 . 7 . 1 . 1 0 刮 雨器及喷水洗涤装置应动作灵活, 动作范围 满足 运行及作业要求。 5 . 5 . 7 . 1 . 1 1 日 光直 射或夜间 关闭 室内 照明 灯后, 距仪表和 指示灯5 0 0 m m处, 应能清楚的辨别仪表显示值 和灯光显示信号。 5 . 5 . 7 . 1 . 1 2 夜间 行车时, 司机室

42、照明灯关闭 后, 司机应能进行正常的观察和 操作。 各指 示灯和 照明 灯不应 引起司机对前方行车信号产生错觉。 5. 5 . 7 . 1 . 1 3 的相关规定。 5. 5. 7. 1 . 1 4 运行和作业操作位座椅均应可以进行高度和前后位置的调整, 外观和强度应符合T B / 1 2 9 6 1 所有手柄应操作方便, 定位可 靠。 各仪表、 按钮、 开关、 照明、 声光信号 及其标识等均应齐全有 7 TB / P 3 0 7 1 - 2 0 0 2 效。 5 . 5 . 7 . 1 . 1 5 车体两侧扶手安装牢固, 其最低处距轨面的距离应不大于 1 4 0 0 m m。第一级脚蹬距轨面

43、应低 到限界允许的最低高度。脚蹬板应防滑。 5 . 5 . 7 . 2 车钩缓冲 装置 5 . 5 . 7 . 2 . , 车钩中 心距轨面高度为8 8 0 m m 1 1 0 m m, 同 车前后车钩中 心线高度差不大于1 0 m i n . 5 . 5 . 7 . 2 . 2 车钩 缓冲 装置的 组装要求应符合 : B / T 1 2 8 1 3 -1 9 9 1 的有关规定, 车钩、 钩尾框技术条件应符 合I B / T 4 5 6 -1 9 9 1 的 规定。 5 . 5 . 7 . 2 . 3 车钩处于闭 锁位时, 提钩 链松弛量 应符合相应车 钩的 相关规定。 5 . 5 . 7

44、. 2 . 4 整车组装后, 按T B / T 4 5 6 -1 9 9 1 的 有关规定, 对车钩进行三态作用及防跳性能 检查应作用正 常。 5 . 5 . 7 . 3 照明装置 5 . 5 . 7 . 3 . 1 前照灯的光照性能在距离前照灯4 0 0 m, 距钢轨表面垂直距离0 m , 1 . 0 m , 1 . 5 m处的照度值应 不低于0 . 2 1 x o 5 . 5 . 7 . 3 . 2 前照灯安装固 定可 靠, 照射方向可 调, 具有防雨、 抗振性能, 在风、 沙、 雨、 雪的 侵袭下, 透明罩盖 不应出现破损。 5 . 5 . 7 . 3 . 3 警示灯、 作业照明灯、 前后标志灯、 制动灯、 前后司机室内照明灯等均应完好, 安装牢固, 工作正 常。 5 . 5 . 7 . 4 报警及紧急停机装置 5 . 5 . 7 . 4 . 1 电、 气喇叭工作正常。车体四周的喇叭按钮工作可靠。 5 . 5 . 7 . 4 . 2 车体四周应设有停机操作按钮, 按动车体四周的停机按钮后, 发动机应立即停机。 试 验方法 6 . , 各部件主要焊缝检查 整机各部件主要焊缝用超声波探伤仪进行检查。 6 .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