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B铁路行业标准】TBT 2432-1993 铁道客车车顶单元式空调机组 试验方法.pdf

上传人:李主任 文档编号:3696948 上传时间:2019-09-20 格式:PDF 页数:20 大小:416.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TB铁路行业标准】TBT 2432-1993 铁道客车车顶单元式空调机组 试验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TB铁路行业标准】TBT 2432-1993 铁道客车车顶单元式空调机组 试验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TB铁路行业标准】TBT 2432-1993 铁道客车车顶单元式空调机组 试验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TB铁路行业标准】TBT 2432-1993 铁道客车车顶单元式空调机组 试验方法.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TB铁路行业标准】TBT 2432-1993 铁道客车车顶单元式空调机组 试验方法.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TB铁路行业标准】TBT 2432-1993 铁道客车车顶单元式空调机组 试验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TB铁路行业标准】TBT 2432-1993 铁道客车车顶单元式空调机组 试验方法.pdf(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TB TB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行业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行业标准 TB/T 243293 TB/T 243293 铁道客车车顶单元式空调机组 铁道客车车顶单元式空调机组 试验方法 试验方法 19931218 发布 19940701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 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 发布 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行业标准 TBT 243293 铁道客车车顶单元式空调机组试验方法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行业标

2、准 TBT 243293 铁道客车车顶单元式空调机组试验方法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铁道客车车顶单元式空调机组(以下简称空调机组)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铁道客车车顶单元式空调机组型式与基本参数所规定的单元式空调机组的试 验。 2. 引用标准 2. 引用标准 TBT 2431 铁道客车车顶单元式空调机组技术条件 TB 1802 铁路车辆漏雨试验方法 JB 4330 制冷和空调设备噪声声功率级的测定工程法 3. 试验的一般要求 3. 试验的一般要求 3.1. 试验按工况进行见表 1。 表 1 室内侧进气参数 室外侧进气参数 试验项目 干球温度 湿球温度 干球温度 湿球温度 名义制

3、冷工况 29 23 35 最大负荷制冷工况 32.5 26 40 低温工况 21 15.5 2l 15.5 凝露工况 27 24 27 24 3.2. 干湿球温度测点应布置在所测量的温度能代表空调机组进、出气温度的位置、湿球温度测量 时,应保证流过湿球温度计处空气流速为 5ms 左右,空气流速高于或低于 5ms 的湿球温度测量 应进行修正。 3.3. 试验需在工况稳定时进行。 3.4. 工况稳定的建立需符合下列要求: 3.4.1. 试验时风机转速及系统阻力均维持不变。 3.4.2. 试验室测量区的气温平均值的波动量不大于0.5。 3.4.3. 试验室电加热、电加湿功率的波动量不大于3。 3.4

4、.4. 试验室供电电压的波动量不大于3。 1 标准分享网 w w w .b z f x w .c o m 免费下载 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 3.4.5. 工况稳定延续时间不少于 1h。 3.5. 对其它型式空调机组,本方法中某些条款若不能符合要求或需增加某些试验项目时,则由试 验委托单位与承担单位双方共同协商解决。 4. 试验机组的整备 4. 试验机组的整备 4.1. 试验机组内外表面应整洁干净,机组内应干燥,没有积水,大盖应严密。 4.2. 试验前必

5、须由试验委托单位进行全面检查,调整和试运转,若发现不能保证试验正常进行的 有关问题,务必在试验前修复,使试验机组处于正常的技术状态。 4.3. 试验前由试验委托单位向承担单位提供试验所需要的图样和技术资料。 5. 测量仪表和精度 5. 测量仪表和精度 5.1. 全部测量仪器、 仪表必须在计量检定周期内, 并附有计量检定合格证。 应性能稳定运用可靠, 测试精确。 5.2. 温度测量仪器、仪表在 060范围内其准确度为0.3,对于测点少而精度要求高的部位 可采用标准水银温度计和阿斯曼通风干湿计或具有同等精度的温度计,对于测点多而必须同时进行 测量时,需采用温度自动记录仪。 5.3. 空气量和静压测

6、量仪表: 测量喷嘴两端的静压和喷嘴喉部的动压的仪表准确度为测量值的1 ,仪表的最小分度不超过测量值的 2,测量风道静压的仪表准确度为2.5Pa。 5.4. 压力测量仪表:采用压力表,气压计或电子压力传感器,其准确度如下:压力测量的仪表准 确度为测试值的土 2,仪表的最小分度不超过规定准确度的 2.5 倍,大气压力计的准确度为0.1 。 5.5. 电气测量仪表:电流表、电压表,功率表和互感器其精度均不低于 0.5 级。 6. 试验条件 6. 试验条件 6.1. 试验装置应具备能按试验工况模拟室内侧进气(混合点)、室外侧进气空气参数的相应设备, 并可进行调节与控制。 6.2. 试验装置应具备模拟室

7、内侧风量改变的设备,并可进行调节与控制。 6.3. 如无特殊说明,所有试验均应按铭牌上的额定电压和额定频率进行。 6.4. 试验装置须经过国家技术监督局指定的单位认证。 7. 试验方法 7. 试验方法 7.1. 出厂试验 2 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 7.1.1. 密封性试验 空调机组在正常的制冷剂充灌量下,用卤素检漏仪或其它同等精度的检漏仪器进行检漏,须符 合 TBT 2431 中 3.4.1 条的规定。 7.1.2. 绝缘电阻试验 用 500V 绝缘

8、电阻计测定空调机组带电部位对可触金属部位的绝缘电阻不应低于 2M。 7.1.3. 绝缘介电强度试验 空调机组带电部位和非带电的金属部位之间的介电强度试验。 试验电压:当带电部件的额定电压高于 36V 时为 1000V+2 倍额定电压;当带电部件的额定电压 低于 36V 时为 500V。试验时间 1min;无击穿及闪络现象。同一产品大量试验无问题时允许采用 120 试验电压历时 1s 代替上述试验。在零部件已做过介电强度试验时,本试验时可脱开其接线端子。 7.1.4. 运转试验 空调机组连续运转 1h,并测量电流、电压及蒸发器进出风温度,检查安全保护装置的灵敏可靠 性,检验温度,电器控制元件等的

9、动作是否正常。 7.1.5. 喷水试验 按照 TB1802 中 4.1 条的有关规定进行,喷水时间不少于 10mm。然后停机,检查与车体接口部 位各处焊缝及接缝处不得漏水。 7.1.6. 外观检查 空调机组装配调试结束后,按技术要求需对外观部分检查,特别是蒸发器、冷凝器、新风过滤 网是否脏堵。套片是否均匀及有无碰倒,碰坏等现象。 7.1.7. 检查机组外形尺寸和安装孔间距,每 20 台至少检查 1 台机组重量。 7.2. 型式试验 7.2.1. 名义工况下制冷量试验,按表 1 规定的名义制冷工况及附录 A 进行试验。 7.2.2. 最大负荷工况下制冷量试验。按表 1 规定的最大负荷制冷工况及附

10、录 A 进行试验。 7.2.3. 低温工况试验 在表 1 规定的低温工况下,按下述要求进行试验。 a.在达到表 1 规定的低温工况后连续运行 4h。 b.试验中空调机组运转部位不应损坏。 c.试验中风量不应低于额定值的 75。 d.试验中和试验完成后的融霜期内,所有的冰和融化水都应由排出装置收集并排除。空调机组 出风口不应有冰屑或水滴吹出。 7.2.4. 凝露试验 在表 1 规定的凝露工况下,按下述要求进行试验: a.在达到表 1 规定的凝露工况后,空调机组应连续运行 4h。 b.试验中不应有凝结水从空调机外壳滴落或从风机中吹出。 3 标准分享网 w w w .b z f x w .c o m

11、 免费下载 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 7.2.5. 静压试验,在表 1 规定的工况下运行,按附录 A 的要求进行静压测定。 7.2.6. 空气动力特性试验 在风机转速一定的条件(强风挡)下,通过调节机外静压;改变室内侧风量,测量机外全压随风 量变化的特性曲线。测点不少于 7 个。风量调节参考值见表 2。 表 2 测点 0 l 2 3 4 5 6 备注 风量 6500 5500 5000 4500 4000 3500 3000 KLD40 机组用 mh 5

12、500 4000 3500 3000 2500 2000 1500 KLD29 机组用 *机组室内侧通风机置于强风挡时的额定风量。 7.2.7. 降压起动试验:在最大负荷制冷工况下,将机组输入电压降到额定电压的 90(342V)连续 运转 2h 后停机(停机期间电压回升不得超过 3)再连续起动 2 次,每次停机时间为 2min。 7.2.8. 输入功率试验,按表 1 规定的名义制冷工况运行,测定电压、频率、输入功率及电流。 7.2.9. 电热型空调机组,还应进行电热装置耗功率试验。 7.2.10. 噪声试验 在额定电压。额定频率下,在接近表 1 中的名义工况条件下运转,按 JB 4330 的规

13、定分别测定 室内侧和整机的噪声. 7.2.11. 振动试验 空调机组在进行制冷量性能试验前先进行振动试验。振动试验按附录 B 的规定进行。 4 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 附录 A 铁道客车车顶单元式空调机组制冷量试验方法 附录 A 铁道客车车顶单元式空调机组制冷量试验方法 (补充件) A1 试验方法 A1 试验方法 A1.1 空调机组制冷量试验按下述方法进行 a.室内侧空气焓差法。 b.室外侧空气温差法。 A1.2 说明 A1.2.1 两种方法须同时测试

14、,以室内侧空气焓差法为主测方法,室外侧空气温差法为辅 测方法。 A1.2.2 空气焓差法:制冷量通过测定空调机组进、出口的空气干、湿球温度和空气流量 确定。 A1.2.3 空气温差法:制冷量试验时室外侧热负荷,是通过测定空调机组进出口的空气干 球温度和空气流量确定。 A2 试验装置的布置 A2 试验装置的布置 A2.1 风洞式空气焓差法布置原理见图 A1,被试机组放在室外侧试验室内,在机组室内侧 空气出口处装一空气流量测量装置。该装置将空气直接排入室内侧试验室,在试验室内采 用适当方法保证机组的进气参数。 A2.2 环路式空气焓值法布置原理见图 A2。测试环路必须密闭,使影响容量测定的各处的空

15、气渗漏 不超过空气流量试验值的 1.0。 设备周围的空气干球温度必须保持在试验所需要的进口干球温度值的土 2.8之内。 A2.3 房间空气焓值法的布置原理见图 A3,空气流量测量装置接在机组的空气出口处,通 过空调装置保证机组的进气参数。 A2.4 图 A1、A2、A3 所示的布置为空气焓差法试验原理图,具体试验装置可根据实际情 况确定。 A3 试验的准备 A3 试验的准备 A3.1 试验室的要求 A3.1.1 应有一间室内侧试验房间,房间内应能创造与机组正常运行的相同的温湿度和 风量等条件,房间的测试条件应保持在允许的范围内,试验时空调机组附近的空气流速不 5 标准分享网 w w w .b

16、z f x w .c o m 免费下载 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 应超过 2.5ms。 A3.1.2 应有一间室外侧试验房间,房间具有足够的容积,房间内应能创造与机组正常运 行相同的温湿度及风量等条件,房间除安装要求的尺寸关系外,机组的空气排出侧与房间 墙距不少于 2m,机组其它表面和房间墙距不少于 1m。 A3.2 空调机组的安装 A3.2.1 被试机组应按照制造厂的安装要求进行安装,安装后置于室外侧房间内,机组的 室内侧应由风道与室内侧房间相连。 A

17、3.2.2 除按规定的方法安装需要的试验装置和仪表外,不应改装空调机组。 A3.2.3 需要时,空调机组应抽空并充注制造厂说明书中规定的制冷剂类刑和数量; 6 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 A4 试验程序 A4 试验程序 A4.1 试验室房间空调装置和被试机组应进行不少于 1h 的运行,工况稳定后记录数据,每隔 15min 记录一次,直至连续五次的试验数据允差在 A6.2 规定范围之内。 注:工况稳定系统试验时各参数达到:正况值后连续 0.5h 内不超过 A

18、6.2 规定的允差范围,在 这期间内允许微调。 A4.2 温度测量 A4.2.1 室内侧温度测量规定如下: A4.2.1.1 风道内温度测量必须采用温度取样装置(见图 A4)采样器布置在风道横断面上,该面与被 试机组的进、出风口的距离为 15cm,在测量处和试件之间连接风道及各连接段必须进行隔热,通过 连接管的漏热量应不超过被测的 1.0。 A4.2.1.2 对没有试验风道的温度测量, 应在测量断面上布置足够的温度测点(不少于 6 点) 或加接短风道采用取样方法进行,测量断面应在大约离试件空气入口或出口处 15cm 的地方。 A4.2.2 室外侧温度测量规定如下: A4.2.2.1 室外侧空气

19、进、出口处的温度必须在机组室外侧空气进、出口区至少取 6 个等距 离位置或采用等效果的取样方法进行测量,测量点的温度不应受室外部分排出空气的影响。 A4.2.3 温度测量仪表或取样器位置应离室外侧热交换器的表面 60cm。 A4.2.4 经过湿球温度测量仪表的空气流速必须 5ms 左右, 在空气进口和出口处的温度测 量应采用同样的空气流速,空气流速高于或低于 5ms 的湿球温度测量应进行修正。 A4.2.5 各进风测量断面的平均温度应符合试验工况的要求。 A4.3 空气流量调试与测量 A4.3.1 试验中空气流量需分别调试名义工况下额定流量和做风量特性曲线试验时所需要 的流量,通常所需流量不超

20、过额定流量,调试方法见 A4.3.6。 A4.3.2 本方法采用喷嘴装置测量空气流量,但在辅测系统中在保证测试精度情况下,也可 7 标准分享网 w w w .b z f x w .c o m 免费下载 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 采用测量风管压力计算流量(风管长度不小于风管直径 2.5 倍)或直接用合适的仪表测量。 A4.3.3 喷嘴装置 A4.3.3.1 如图 A5 所示,由一个用隔板分开的进风室和排风室组成,在隔板上装只或几只喷嘴。 空气从被试机组出来

21、经过风道进入进风室,通过喷嘴、排风室排入试验房间或通过风道回到被试机 组进口。 A4.3.3.2 喷嘴装置及与机组进口的连接必须密封,使渗漏空气量应不超过被测空气流量的 1.0。 A4.3.3.3 喷嘴之间的中心距离应不小于较大的一个喷嘴喉部直径的 3 倍,从任一喷嘴的中心至最 邻近的排风室或进风室边墙的距离应不小于该喷嘴喉部直径的 1.5 倍,在排风室中安装位置距隔板 至少为最大喷嘴喉部直径的 2.5 倍。 A4.3.3.4 扩散挡板在进风室中的安装位置距隔板距离至少为最大喷嘴喉部直径的 1.5 倍,在排风 室中安装位置距隔板距离至少为最大喷嘴喉部直径的 2.5 倍。 A4.3.3.5 应安

22、装一台变风量的排风机和排风室相连以进行风量和压力调整。 A4.3.3.6 通过一只或几只喷嘴的静压降采用一只或几只压力计测量,压力计的一端接到装在进风 室内壁上并与壁齐平的静压接口上。另一端接到装在排风室内壁上并与壁齐平的静压接口上。应将 每一室中的若干个接口并联地接到若干个压力计上或汇集起来接到一只压力计上。 如图 A6 也可用毕 托管测量离开喷嘴后气流动压,在采用两只或两只以上的喷嘴时应使用毕托管测出每一喷嘴的气流 动压。 A4.3.3.7 必须提供确定喷嘴喉部处空气密度的方法。 A4.3.4 喷嘴 A4.3.4.1 喷嘴使用时的喉部风速应不小于 15ms,也不应大于 35.6ms。 A4

23、.3.4.2 喷嘴按图 A6 的结构制造,凡按 A5.3 和 A5.4 规定安装的喷嘴可不加校准进行使用。喉部 直径等于或大于 12.7cm 的喷嘴系数可定为 0.99,小于 12.7cm 和需要更精密的喷嘴系数时或按下表 选取或对喷嘴进行校准。 8 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 表 A1 雷诺数 Re 流量系数 C 50000 O.97 100000 150000 0.98 200000 250000 300000 400000 500000 0.99 9

24、 标准分享网 w w w .b z f x w .c o m 免费下载 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 雷诺数按下式计算: Ref.WpDp; 式中 Re雷诺数; f温度系数; Wp喷嘴空气流速 ms Dp喷嘴喉部直径 mm。 温度系数 f 由表 A2确定 表 2 温度 系数 f 6.7 78.2 4.4 72.0 15.6 67.1 26.7 62.8 37.8 58.1 48.9 55.0 60.0 51.9 71.1 48.8 A4.3.4.3 喷嘴的面

25、积通过测量其直径确定,准确度为土 0.2%,直径取自喷嘴喉部的两个平面,一 个在出口处,另一个在靠近圆弧的直线段,每个平面沿喷嘴四周取四个直径,直径之间相隔约 45。 A4.3. 5 计算 A4.3.5.1 通过单个喷嘴的空气流量按下式计算 VPHACL ppp =2(1) pp p p HK V V )1 ( 101325 + = 式中 Lp空气流量 m 3s; C流量系数 C0.99; Ap喷嘴喉部面积,m 2; Hp喷嘴前后静压差或喉部动压,Pa; Vp 喷嘴处空气比容,m 3kg; Vp 在喷嘴进口干湿球温度下标准大气压时空气比容,m 3/kg 干空气; Xp在喷嘴进口处空气含湿量。k

26、g/kg 干空气; Hp喷嘴前空气压力,Pa A4.3.5.2 使用多个喷嘴时,总空气量按 A4.3.5.1 单个喷嘴的流量之和计算。 A4.3.6 空气流量调试 A4.3.6.1 读取大气压力 A4.3.6.2 读取喷嘴前空气干、湿球温度。 10 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 A4.3.6.3 当大气压与标准气压的偏差不超过 3000Pa 时,Vp可认为与 Vp 近似相等。 A4.3.6.4 用试验工况中的设计风量值或所需风量值反算喷嘴前后静压差。 p p

27、 p p V AC L H =2/ 2 (20) A4.3.6.5 调节试验台风机转速,令喷嘴前后静压差实测值等于(2)式计算值,即完成了空气 流量的调试工作。 A4.4 静压的测定 A4.4.1 空调机组机外静压测量装置按图 A7,在机组空气出口处安装一只静压箱,空气通过 静压箱进入空气流量测量装置,静压箱的横截面尺寸应等于机组的出口尺寸。 A4.4.2 压力计的端应,与出风静压箱四个取压接口的箱外连通管连接,每个取压接口均应位于 静压箱各壁面的中心位置,与机组空气出口的距离为出口平均横截面尺寸的两倍,另一端应与 2 个 进风静压箱取压接口的箱外连通管连接,其取压接口与机组空气进口的距离为进

28、口平均横截面尺寸 的二分之一。 A4.4.3 静压测定的一般要求 A4.4.3.1 取压接口用直径为 6mm 的短管制作,短管中心应与静压筘外表面上直径为 1mm、的孔同 心,孔的边口不应有毛刺和其它不规格的表面。 A4.4.3.2 静压箱、连接风道、空调机组及空气测量装置的连接处应密封,不应漏气。在机纽出口 和温度测量仪表之间应隔热,防止漏热。 A5 制冷量、去湿量计算 A5 制冷量、去湿量计算 A5.1 计算用数据采用工况稳定后测试的四组数据的算术平均值。 11 标准分享网 w w w .b z f x w .c o m 免费下载 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29、n e t ) 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 A5.2 制冷量计算 A5.2.1 用室内侧试验数据按下式计算制冷量、单位功率制冷量、显热制冷量和潜热制冷量: 式中: Qo 制冷量(室内侧数据), W; Lo 室内侧空气流量测量值, m 3s 1e 进入室内侧的空气焓值, Jkg 干空气; 1o离开室内侧的空气焓值, Jkg 干空气; Vo喷嘴处空气比容, m 3kg; l喷嘴处空气含湿量, kgkg 干空气; qo单位功率制冷量, WkW; E输入总功率, kW; Q1显热制冷量(室内侧数据) W; Cp空气比热, jkg 干空气

30、; t。进入室内侧空气干球温度, ; to离开室内侧空气干球温度, ; Q2潜热制冷量(室内侧数据), W; Xc进入室内侧空气的含湿量, kgkg 干空气; Xn离开室内侧空气的含湿量, kgkg 干空气; Qo制冷量(室内侧数据), W; Lp室外侧空气流量测量值, m 3s; t1进入室外侧空气的干球温度, ; t2离开室外侧空气的干球温度, ; 12 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 Vp室外侧空气比容, m 3kg; Xp室外侧空气含湿量, kgkg

31、干空气; W。去湿量(室内侧数据), kgh; H机外全压, Pa; Hj机外静压, Pa; Hd机外动压, Pa r 室内侧出风空气比重, kgm 3; V室内侧出风风速。 ms; A6 应记录的试验数据及允差 A6 应记录的试验数据及允差 A6.1 应记录的试验数据如下: 记录项目 单位 日期 _ 记录人_ 大气压 kPa 空调机组铭牌数据_ 时间_ 机组输入总功率 W 电压 V 频率 H2 室内侧机外静压 Pa 风机转速 rmin 进入机组室内、外侧干球温度 进入机组室内、外侧湿球温度 离开机组室内、外侧干球温度 离开机组室内、外侧湿球温度 喷嘴喉部直径 mm 喷嘴处干球温度 喷嘴处湿球

32、温度 喷嘴喉部动压或静压差 Pa 喷嘴喉部处压力 Pa A6.2 试验允差规定如下: 13 标准分享网 w w w .b z f x w .c o m 免费下载 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 表 A3 试验运行工况允 差 (观察范围) 试验测试工况允差 (平均值与规定的试验工况的波动值) 进口 1 0.5 干球 出口 进口 O.5 0.25 室内空气 温度 湿球 出口 进口 l 0.5 室外空气温 度 干球 出口 喷嘴压力降 读数的 2 机外静压 Pa12.

33、5 5 电压 2 A6.2.1 试验过程中,所有观察的参数应在表 A3 规定的“试验运行工况允差”之内。 A6.2.2 试验过程中,计算用的参数的最大允许波动值在表 A3 规定的“试验测试工况允 差”之内。 A6.2.3 当波动值超过现定时,试验应作废。 A7 试验结果 A7.1 试验结果应定量地表示出被试空调机组的空调效果,对于给定的试验工况试验结果 应表示。 A7.1.1 制冷量, W; A7.1.2 单位功率制冷量, WkW; A7.1.3 去湿量, kgh; A7.1.4 显热制冷量, W; A7.1.5 潜热制冷量, W; A7.1.6 室内侧空气流量, m 3s; A7.1.7 室

34、外侧空气流量, m 3s; A7.1.8 室内侧机外静压, pa; A7.1.9 总输入功率, W; A7.1.10 电热器耗功率, W。 A7.2 制冷量测试应两种试验方法同时进行,以室内侧空气焓差法的主测方法、室外侧空气温差法 为辅测方法,两种方法所得制冷量相对偏差不得超过 6。 A7.3 对制冷工况试验,显热制冷量和潜热制冷量由室内侧试验确定。 A7.4 制冷量试验结果确定,在试验工况允许波动范围之内不作修正,对标准大气压的偏差按 A7.5 的规定进行修正。 A7.5 试验时大气压低于 101kPa 时,大气压读数每低 3.5kPa 制冷量可增加 0.8。 A7.6 空气焓值应根据饱和温

35、度和标准大气压的偏差进行修正。 14 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 A8 试验报告内容 A8.1 试验的时间、场所、测试工况、机组型号、主要技术参数、制造工厂等。 A8.2 试验目的、测试主要内容及计算过程。 A8.3 测量数据及计算结果,以表格形式提出。 A8.4 空调工况下风量机外余压(不少于 7 点)特性曲线,以座标图形式提出。 A8.5 主要测量仪表及精度 A8.6 试验的简要结论 A8.7 参加人员、报告拟稿人、审校人、试验负责人及负责单位等。 1

36、5 标准分享网 w w w .b z f x w .c o m 免费下载 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 附录 B 附录 B 铁道客车车顶单元式空调机组振动试验方法 铁道客车车顶单元式空调机组振动试验方法 (补充件) B1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铁道客车用车顶单元式空调机组(以下简称机组)在振动试验台上进行 的常规振动试验(以下简称振动试验)方法。 B2 名词术语 本标准中主要用名词术语意义如下: B2.1 共振试验 为检验机组内某些零部件是否产生共振并求出其

37、共振频率的试验。 B2.2 振动耐久试验 在振动的情况F 对机组的耐久性进行的试验。 B3 试验条件 B3.1 试验顺序:先做共振试验,再做振动耐久试验。 B3.2 机组安装:机组在试验台上的安装方法与状态应尽量与实际装车情况相同。 B3.3 机组状态:试验机组应是经检查各部完好的机组,并能正常工作。试验中,机组 不工作但做振动耐久试验时,在试验开始前及试验结束后应对机组的工作状况进行比较。 B3.4 给与振动的方法 在机组实际安装状态的前后、左右、上下成垂直的三个方向按任意顺序给与单振动。 所谓前后、左右、上下方向是指机组在车体上安装时分别与车体的前后,左右及上下方 向相同的方向。 B4 试

38、验方法 B4.1 共振试验 共振试验内容如下: B4.1.1 在表 B1 所示的频率范围内,使频率连续上升或下降。 B4.1.2 频率变化速度应掌握在不使共振频率遗漏的程度。 B4.1.3 在最低、最高频率之间往返 1 次所需的时间应足够长,目的是不应遗漏共振频 率。 B4.1.4 频率往返的次数应在 1 次以上。 B4.1.5 振动大小:在低频范围内,全振幅应为定值,在高频范围内,加速度全振幅应 16 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 为定值。 表 B1 共振

39、试验 频率范围 Hz 振动大小 15 全振幅 10mm 530 加速度全振幅 1G(9.81ms 2) 注:加速度全振幅为加速度值的两倍。 B4.1.5 加速度全振幅与振动的全振幅及振动频率之间的关系,见(1)式。 式中: 2a用自由落体加速度(9.80665ms 2)的倍数来表示的加速度全振幅,G; 2a全振幅, mm f振动频率,HZ B4.1.6 在振动试验台能力不足又有必要做简单振动试验时,也可按表 B2 所规定的频率 范围及全振幅进行,在该频率范围内使振动频率连续上升和下降。 这时,振动频率变化速度、往返次数等与(B4.1.2)(B4.1.4)相同。 表 B2 共振试验(代用) 振动

40、大小 参考 频率范围 Hz 全振幅 最大加速度全振幅 G(ms 2) 130 0.5 1.8(17.7) 注:表中最大加速度全振幅为最大振动频率及全振幅的对应值,仅作参考用。 B4.2 振动耐久试验 振动耐久试验分有共振和无共振两种。 振动耐久试验原则上按 B 种进行,也可根据试验时间、振动试验台的能力等等条件进行 A 种或 C 种的试验。 振动耐久试验内容如下: B4.2.1 无共振情况 无共振情况如表 B3 表 B3 振动耐久试验(无共振) A 种 B 种 C 种 参考 试 验 时 间 min 参考 试验时间 h参考 试验时间 h 频 率 Hz 全 振 幅 mm 加速安全 振幅 Gm/s

41、2 前 后 左 右 上 下 全 振 幅 mm 加速度全 振幅 Gm S 2 前 后 左 右 上 下 全 振 幅 mm 加速度全 振幅 G mS2 前 后 左 右 上 下 10 5.0 2.O(19.6) 1212 12 3.51.4(13.7)2 2 4 2.5 1.0(9.81) 20 2040 B4.2.2 有共振情况 17 标准分享网 w w w .b z f x w .c o m 免费下载 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 a.机组有一个共振频率 在表

42、B1 所示的全振幅或共振频率下,对应于加速度全振幅的全振幅为 2amm 时,试验按 表 B4 进行,但在共振频率下,对应于加速度全振幅的全振幅应由式(1)求出。 再根据表 B3 所示的全振幅及表 B5 所示的试验时间继续进行试验。 表 B4 振动耐久试验(有共振) A 种 B 种 C 种 试验时间 min 试验时间 h 全 试验时间 h 全 振 幅 mm 前 后 左 右 上 下 全 振 幅 mm 前 后 左 右 上 下 振 幅 mm 前 后 左 右 上 下 共振 频率 4a 3 6 2.8a0.5 1 2n 5 10 表 B5 振动耐久试验时间(无共振) A 种试验时间 min B 种试验时间

43、 h C 种试验时间 1、 前后 左右 上下 前后 左右 上下 前后 左右 上下 9 18 1.5 3 15 30 b.机组有两个以上共振频率 应在严格的共振频率下,根据前项(a)的规定进行试验。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四方车辆研究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铁道部四方车辆研究所起草。 18 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 国内外标准大全 如果你需要更多标准可以到 进行免费查 阅。 如果你购买的文档存在缺页、字迹模糊、乱码等情况,请大家 通过论坛消息与我联系。 豆丁网国内外标准下载地址 htt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