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地弓形虫醛缩酶基因及其内含子的分析.pdf

上传人:小小飞 文档编号:3701177 上传时间:2019-09-20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210.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刚地弓形虫醛缩酶基因及其内含子的分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刚地弓形虫醛缩酶基因及其内含子的分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刚地弓形虫醛缩酶基因及其内含子的分析.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刚地弓形虫醛缩酶基因及其内含子的分析.pdf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刚地弓形虫醛缩酶基因及其内含子的分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刚地弓形虫醛缩酶基因及其内含子的分析.pdf(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文章编号: 1 0 0 2 - 2 6 9 4 (2 0 0 5) 0 7 - 0 5 8 0 - 0 4 刚地弓形虫醛缩酶基因及其内含子的分析* 余南, 何蔼, 李卓雅, 郑斌, 詹希美* 摘要: 目的刚地弓形虫醛缩酶是其速殖子入侵宿主细胞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分子, 本研究对该酶基因序列及其内含子 进行实验和分析。方法提取刚地弓形虫R H株速殖子基因组D N A和总R N A, 采用P C R技术分别从基因组D N A和c D N A 中扩增编码果糖1, 6 -二磷酸醛缩酶的基因, 并克隆到T载体上, 经测序鉴定后对其基因组序列和c D N A序列进行比较分析。 通过N C B I数据库资源对醛

2、缩酶内含子的分布及大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根据醛缩酶基因设计的引物从基因组D N A扩增 得到的片段长度为13 1 5b p, 从c D N A扩增得到的片段为9 9 3b p。比对结果显示来源于基因组D N A的序列在对应于编码序 列起始密码子下游1 0 9 b p后有一个3 2 2 b p的内含子。通过在线工具收集得到N C B I及E M B L数据库中来源于不同物种的3 2 种醛缩酶数据, 分析显示推断氨基酸序列具有保守性。结论编码刚地弓形虫 (T o x o p l a s m ag o n d i i) R H株果糖1,6 -二磷酸 醛缩酶基因编码区内存在一个3 2 2 b p的内含

3、子。醛缩酶氨基酸序列保守性较高。内含子在不同进化等级之间插入位置数目 及大小两方面均存在明显的增加趋势。 关键词: 刚地弓形虫; 果糖1, 6 -二磷酸醛缩酶; 内含子 中图分类号: R 3 8 2 . 5 文献标识码: A C h a r a c t e r i z a t i o na n da n a l y s i s o fT o x o p l a s ag o n d i ia l d o l a s e g e n e a n d i n t r o n Y UN a n,H EA i,L IZ h u o - y a,Z H E N GB i n,Z H A NX i - m

4、 e i (D e p a r t m e n t o fP a r a s i t o l o g y,Z h o n g s h a nM e d i c a l c o l l e g e,S u nY a t-s e nU n i v e r s i t y,G u a n g z h o u,5 1 0 0 8 9,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A l d o l a s e i sa n i m p o r t a n tm o l e c u l a rw i t h i nt h e i n v a s i o nm e c h a n i s mo f

5、T o x o p l a s m ag o n d i iR Hs t r a i nt a c h y z o i t e s . T h e a i mo f t h e p r e s e n t s t u d y i s t o c h a r a c t e r i z e a n da n a l y z e t h e a l d o l a s e g e n e a n d i t s i n t r o n . T h e g e n o m i cD N Aa n d t o t a lR N Aw e r e e x t r a c t e d f r o mT o

6、 x o p l a s m a g o n d i iR Hs t r a i n t a c h y z o i t e s . B o t h o f t h e g e n o m i cD N Aa n d t h e c D N Aw e r e u s e d a s t e m p l a t e s i nP C Rt o a m p l i f y a l d o l a s e g e n e f r a g m e n t s r e s p e c t i v e l y . T h e t w op r o d u c t sw e r e c l o n e d

7、i n t oTv e c t o r s,a n ds e q u e n c e d . A l i g n m e n t b e t w e e nt h e t w o f r a g m e n t sw a s p e r f o r m e d . S e q u e n c e a n d i n t r o n a n a l y s i sw e r e b a s e d o nN C B I d a t a b a s e a n dE M B Ld a t a b a s e r e s o u r c e . T h e a l d o l a s e g e n

8、 e f r a g m e n t f r o mt a c h y z o i t e s g e n o m i cD N Aw a s t e s t e d 1 3 1 5 b p i n l e n g t h;t h e c o r r e s p o n d i n g o n e f r o mc D N Aw a s 9 9 3 b p i n l e n g t h . T h e a l i g n m e n t s h o w e dd i f f e r e n c e i n t h e 1 0 9 b pd o w n s t r e a mo f o r i

9、 g i n a l c o d e i n c D N A. A3 2 2 b p i n t r o nw a s f o u n d i n t h e c o r r e s p o n d i n g s i t e o f g e n o m i c s e q u e n c e . T h i r t y t w oa m i n oa c i ds e q u e n c e s o f a l d o l a s e f r o md i f f e r e n t o r g a n i s m sw e r e c o l l e c t e df r o mt h e

10、d a t a b a s eo f N C B I a n dE M B L,a n d a n a l y z e d b y t o o l s o f P C G E N Ea n d o n l i n e s o f t w a r e . T h e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a n d s e q u e n c e l e n g t h o f t h e i n t r o n sw i t h i n t h e a l d o l a s e g e n e sw e r e a n a l y z e d o n l i n e t h r o

11、 u g hN C B I . T h e r e s u l t s i n d i c a t e t h a t a l d o l a s e o w n s h i g h c o n s e r v a t i o n i n i t s a m i n o a c i d s e - q u e n c e . O n t h e o t h e r h a n d,t h e a l d o l a s e i n t r o n s f r o md i f f e r e n t e v o l u t i o nd e g r e e o r g a n i s m s

12、a r e v e r y v a r i a b l e i nb o t h i n s e r t s i t e s a n d i n - t r o n s i z e . S i g n i f i c a n t i n c r e a s e s i n s i t e s a n d s i z e o c c u r s a l o n g t h e e v o l u t i o n . K E YWO R D S:T o x o p l a s m ag o n d i i;f r u c t o s e 1,6 - b i s p h o s p h a t e

13、a l d o l a s e;i n t r o n 刚地弓形虫是一种机会性致病原虫, 可主动入 侵多种哺乳动物的有核细胞, 对免疫低下的病人如 爱滋病患者, 则可导致致命的弓形虫脑炎, 同时垂直 传播也可导致婴儿脑炎和眼部疾患。作为主动入侵 的细胞内寄生原虫, 弓形虫机制研究已经有了一定 的积累 1 , 而这方面的研究也具有作为模式生物意 义。弓形虫入侵宿主细胞时需要宿主细胞表面和虫 体的细胞骨架之间相互协调作用。在这个主动穿透 的过程中, 伴随粘附蛋白释放的同时还必须要有动 力系统的活化, 需要依赖其肌动蛋白纤维和肌球蛋 白。已有研究显示弓形虫醛缩酶可能在M I C粘附 蛋白与细胞骨架之

14、间的连接中起重要作用 2 。我 们在对刚地弓形虫R H株醛缩酶基因的研究中发现 其基因组D N A中存在一个比较大的内含子。 内含子是真核细胞基因的一大特点。很久以来 *获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科研基金资助。 *通讯作者 作者单位: 中山大学北校区病原生物学教研室, 广东 广州 5 1 0 0 8 9 085 中 国 人 兽 共 患 病 杂 志 C h i n e s e J o u r n a l o f Z o o n o s e s 2 0 0 5,2 1(7) 内含子的起源说法不一, 一种观点认为与基因本身 共同起源, 在原核生物及一些低等生物因适应快速 核酸复制和细胞分裂的需要而失去;

15、另一种观点则 认为内含子的发生是基因在进化过程中逐步出现 的。人们对一些高度保守的氨基酸序列的内含子进 行研究, 取得了一些结果: D i b b 3 通过分析微管蛋白 家族各成员的内含子的分布认为内含子是在进化过 程中插入的; 而B a g a v a t h i 4 对肌动蛋白的内含子分 布的研究则认为物种在进化中会丢失一些内含子, 国内吴加金 5对动物肌动蛋白内含子序列按同亚 型和不同亚型在相同插入位置做比较分析认为相同 亚型的内含子可能从共同祖先进化而来, 不同亚型 的内含子序列则从不同的祖先进化而来。我们在研 究弓形虫的入侵模式中发现其醛缩酶基因存在一个 内含子。考虑到醛缩酶作为糖酵

16、解的代谢酶, 其氨 基酸序列具有高度保守性, 本研究也试图从该酶的 内含子分析出发, 以探讨其在种系发生及进化研究 中的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 . 1 材料 1 . 1 . 1 虫株、 实验动物、 载体及宿主菌刚地弓形虫国际标 准强毒株R H株为本室保种。昆明鼠购自中山大学实验动 物中心。p M D 1 8 - T载体购自大连宝生物工程公司; 大肠杆 菌J M 1 0 9为本室保种。 1 .1 . 2 仪器与试剂 M JR e s e a r c hP T C-2 0 0P C R仪; L K B恒压恒流电泳仪;B i o - R a dM P 3电泳仪及转印设备;T r i - z o

17、l总R N A提取试剂; 逆转录试剂盒;Q i a g e n D N A胶纯化试 剂盒。 1 . 2 方法 1 . 2 . 1 刚地弓形虫R H株速殖子的纯化及其基因组D N A 的提取液氮保存的速殖子经3 7 复苏, 经腹腔注射感染 昆明鼠, 7 2h后收集速殖子。经纯化的速殖子用1 0倍体积 的裂解液 (1 0 mMT r i sC l(p H8 . 0) , 0 . 1 ME D T A (p H8 . 0) , 0 . 0 2 m g m l胰R N A酶, 0 . 5 %S D S,0 . 1 m g m l蛋白酶K) 混 匀, 消化后用酚 氯仿 异戊醇 (2 5 : 2 4 :

18、1) 进行抽提, 乙醇沉 淀, 去离子水或T E溶解沉淀,- 2 0 保存备用。 1 . 2 . 2 总R N A的提取及c D N A的合成按照试剂说明书 进行总R N A的提取及c D N A的合成。 1 . 2 . 3 刚地弓形虫R H株速殖子果糖1, 6 -二磷酸醛缩酶的 基因扩增 根据G e n B a n k上检索到的序列 (A Y 1 5 0 6 6 3) 设计引 物。上游引物为: 5-T A A C T C G A G G C A G C C G A T G A A T C C; 下游引物为T A A G G A T C C A C G T A G C G T T T C T

19、C G -3 。分别 以1 . 2 . 1和1 . 2 . 2所得的D N A为模板, 进行扩增, 反应条件 为: 9 4 预变性3 m i m, 然后进行3 0个循环, 每次循环9 4 变 性4 5 s e c, 6 0 退火4 5 s e c,7 2 延伸2 m i n, 最 后7 2 延 伸 1 0 m i n。P C R产物用1 %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 并回收扩增产 物的条带。 1 .2 . 4 克隆、 筛选与鉴定按照厂家说明书将胶回收的 P C R产物连接到p M D 1 8 - T载体上, 构建p M D 1 8 - TF N及 p M D 1 8 -Tc F N, 转化感受态大肠

20、杆菌J M 1 0 9, 转化产物转 移到含I P T G、 X - g a l和氨苄青霉素的L B平板上,3 7 过夜培 养。挑取可疑的白斑菌落, 用含抗生素的L B培养液3 7 过 夜培养。对经过抗生素筛选的菌落提取质粒, 进行酶切鉴定 和P C R鉴定。上述鉴定均为阳性的样品送上海博亚生物技 术有限公司测序。 1 . 2 . 5 数据的收集与分析核酸序列比对通过C l u s t a l W进 行; 醛缩酶基因及蛋白序列数据通过N C B I网站在线检索 G e n B a n k数据库和E M B L数据库获得; 推断氨基酸序列比对 分析通过相应在线软件进行。 2 结果 2 . 1 果

21、糖1, 6-二磷酸醛缩酶基因序列 从基因组 D N A和c D N A分别扩增出刚地弓形虫R H株速殖 子果糖1, 6-二磷酸醛缩酶的基因片段, 大小分别 为大约1 3 0 0 b p和1 0 0 0 b p左右, 见图1和图2。经 过抗生素筛选得到若干可疑阳性菌落提取质粒后, 双酶切鉴定和P C R鉴定二者均阳性的克隆送测序 公司测序, 得到2条长度分别为13 1 5b p和9 9 3b p 的序列。核酸序列比对分析发现, 来源于基因组 D N A的序列在起始密码子下游1 0 9b p后有一个 3 2 2 b p的内含子。 图1以速殖子基因组D N A为模板扩增的P C R产物电泳图 M:D

22、 N A分子量标准(D L 2 0 0 0) ;1:扩增产物 F i g . 1 E l e c t r o p h o r e s i sL a po f t h e a l d o l a s e g e n e f r a g L e n t a L - p l i f i e d f r o Lt a c h y z o i t e s g e n o L i cD N A M:D N AM a r k e r (D L 2 0 0 0) ;L a n e 1:P C Rp r o d u c t 图2以速殖子c D N A为模板扩增的P C R产物电泳图 M:D N A分子量标准(D

23、 L 2 0 0 0) ;1:扩增产物 F i g . 2 E l e c t r o p h o r e s i sL a po f t h e a l d o l a s e g e n e f r a g L e n t a L - p l i f i e d f r o Lt a c h y z o i t e s c D N A M:D N AM a r k e r (D L 2 0 0 0) ;L a n e 1:P C Rp r o d u c t 185 2 0 0 5,2 1(7) 中 国 人 兽 共 患 病 杂 志 C h i n e s e J o u r n a l o

24、 f Z o o n o s e s 2 . 2 推断蛋白的序列分析将所得到的编码序列 通过在线翻译工具的分析, 确定一个9 9 3 b p的开放 阅读框, 得到一个3 3 1个氨基酸残基的推断序列, 其 残基组成与G e n B a n k上报道的3 6 3残基的完整序 列 (A Y 1 5 0 6 6 3 . 1) 的相应序列一致。该序列在N C B I 进行B L A S T P, 收集到3 2条同源序列 (表1) , 包括 进化上等级低的原生动物, 也包括进化程度较高的 植物, 动物, 以及人。氨基酸序列均在3 5 0到3 6 9个 残基之间, 大部分在3 6 3左右; 序列相似性均在

25、 5 0 %-6 7 %之间, 最高的是疟原虫, 分别达6 7 %和 6 6 %; 其他多细胞生物包括属于植物的豌豆、 玉米, 及属于哺乳动物的羊、 鼠、 兔和人之间的相似性未见 明显偏向, 在哺乳动物的三型醛缩酶中, A型相似性 略高, C型次之,B型最低; 与植物的相似性未见明 显低于动物, 豌豆达到6 0 %和6 1 %, 玉米达到 6 4 %。 表1不同生物来源的醛缩酶比较 A a l e n g t h ( b p ) I d e n t i t y (%)* A a l e n g t h ( b p ) I d e n t i t y (%)* P 4 9 5 7 7 A L F

26、 23 5 86 7P 0 6 0 6 5 A L F A R A T3 6 46 0 P 1 4 2 2 3 A L F P L A F A3 6 96 6P 0 0 8 8 4 A L F B R A T3 6 45 2 P 2 9 3 5 6 A L F S P I O L3 5 76 1P 0 9 1 1 7 A L F C R A T3 6 35 5 P 4 6 2 5 6 A L F 1 P E A3 5 76 0P 0 0 8 8 3 A L F A R A B I T3 6 45 9 P 4 6 2 5 7 A L F 2 P E A3 5 96 1P 7 9 2 2 6 A

27、L F B R A B I T3 6 45 3 O 6 5 7 3 5 A L F C I C A R3 5 96 4P 0 5 0 6 4 A L F AMO U S E3 6 45 9 P 0 8 4 4 0 A L F M A I Z E3 5 56 4Q 9 1 Y 9 7 A L F B MO U S E3 6 45 4 P 2 2 1 9 7 A L F A R A T H3 5 86 3P 0 5 0 6 3 A L F C MO U S E3 6 35 5 P 5 3 4 4 6 A L F 2 L AM J A3 6 45 8P 0 9 9 7 2 A L F C H UM

28、A N3 6 35 8 P 5 3 4 4 5 A L F 1 L AM J A3 6 35 4P 0 5 0 6 2 A L F B H UM A N3 6 45 4 P 5 3 4 4 7 A L F B S P A A U3 6 45 5P 0 4 0 7 5 A L F A H UM A N3 6 45 5 Q 9 G P 3 2 A L F E C HMU3 6 35 3P 5 2 2 1 0 A L F B S H E E P3 6 45 4 P 5 3 4 4 8 A L F C C A R A U3 6 35 4P 0 7 3 4 1 A L F B C H I C K3 6

29、45 3 P 5 3 4 4 2 A L F S C HM A3 6 35 3P 1 7 7 8 4 A L F O R Y S A3 5 86 3 P 4 6 5 6 3 A L F 2 C A E E L3 6 65 2Q 4 0 6 7 7 A L F C O R Y S A3 8 85 2 Q 8 P H B 5 A L F 1 X A N A C3 3 45 4P 0 7 7 6 4 A L F D R OM E3 6 15 8 *相似性结果由与弓形虫醛缩酶推断蛋白氨基酸序列比较产生。 2 . 3 通过G e n B a n k分别收集到沙门氏菌、 疟原虫、 小鼠、 大鼠、 等动物来

30、源的醛缩酶基因 (N C - 0 0 3 1 9 8、 P F A A L D、P F A P 4 1 A、P F A A L D O 2 A、A F 4 0 3 5 6 5 S 1、 A F 4 0 3 5 6 5 S 3、R A T A L D C A A) , 将基因中的内含子进 行分析, 结果见表2。除了沙门氏菌的醛缩酶基因 没有内含子外, 4个原虫的醛缩酶基因序列中, 有2 个基因没有内含子, 有1个源于疟原虫的醛缩酶基 因和1个弓形虫醛缩酶基因分别带有大小为4 5 2 b p 和3 2 2 b p的内含子; 源于高等动物 (大鼠和小鼠) 的 醛缩酶基因均存在数目更多、 序列也更大的

31、内含子。 2 . 4 两个源于原虫的醛缩酶基因内含子的比较 同属于原虫的两个醛缩酶内含子均分布在起始密码 子下游离起始密码子比较近的位置, 插入位置分别 对应于c D N A中第5 5 - 5 6位碱基及第1 0 9 - 1 1 0位 碱基之间。序列比对结果相似性为5 2 . 2 %。 表2醛缩酶基因中内含子统计表 R e s o u r c eA c c e s s i o n N u m b e r o f i n t r o n s I n t r o n s i t e s I n t r o n l e n g t h T o t a l l e n g t h ( b p ) S

32、a l m o n e l l aN C - 0 0 3 1 9 80 P.f a l c i p a r u mP F A A L D15 6 - 5 0 74 5 2 b p4 5 2 P.f a l c i p a r u mP F A P 4 1 A00 P.b e r g h e iP F A A L D O 2 A00 T.g o n d i i 11 1 0 - 4 3 33 2 23 2 2 M u s.A F 4 0 3 5 6 5 S 1 - 36 (+ 1)* A F 4 0 3 5 6 5:1 2 3 - 1 0 5 1,1 2 6 4 - 2 0 6 9,* *A F

33、 4 0 3 5 6 6 .1 0 1 9-1 3 8 5,1 5 4 7- 1 8 5 0,2 0 2 6 - 2 4 1 5,2 6 1 6 - 3 8 6 0 9 2 9,8 0 6* * 3 6 7,3 0 4 3 9 0, 1 2 4 5 4 0 4 1 +* R a t t u s.R A T A L D C A A7 1 1 3 - 2 0 4,4 1 7 -5 1 2,5 6 8 -6 5 2,8 1 4- 9 2 2,1 0 0 7 -1 2 4 1,1 4 1 7-1 5 3 4,1 7 3 5- 1 8 5 8 9 2,9 6,8 5,1 0 9, 2 3 5,1 1 8

34、,1 2 4 8 5 9 *其中可能存在的一段尚不能确定的内含子;*不能确定的内含子序列大小 285 中 国 人 兽 共 患 病 杂 志 C h i n e s e J o u r n a l o f Z o o n o s e s 2 0 0 5,2 1(7) 3 讨论 果糖二磷酸醛缩酶 (F r u c t o s e - b i s p h o s p h a t ea l - d o l a s e) (E C: 4 . 1 . 2 . 1 3) 是催化糖酵解的一个关键步 骤的代谢酶, 在一些哺乳动物醛缩酶研究中发现它 同时具备与F - a c t i n交连 (c r o s s -

35、 l i n k) 的能力 6 - 7 。 介导兔肌动蛋白A C T I N连接到醛缩酶的4个已知 氨基酸, 即R 4 2、 K 1 0 7、R 1 4 8和K 2 2 9 8 , 在弓形虫 醛缩酶蛋白中也是保守的, 提示可能存在一种弓形 虫入侵模式, 即微线体中的粘附素通过在醛缩酶的 介导下与肌动蛋白细胞骨架相互作用参与虫体的运 动及入侵 9 - 1 0 。这个模型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确 证。我们在研究这个模型的过程中发现了弓形虫果 糖二磷酸醛缩酶的内含子。 醛缩酶在糖酵解过程中催化果糖1, 6二磷酸的 缩合成磷酸二羟丙酮及三磷酸甘油醛。自然界中的 两种不同果糖二磷酸醛缩酶, c l a s

36、s I酶和c l a s s I I酶 分别具有不同的催化机制: 发现于动物体内c l a s s I 酶不需要金属离子, 而细菌或真菌所产生的c l a s s I I 酶, 需要一个活性位点二价金属离子。在脊椎动物 中发现的醛缩酶有3种: a l d o l a s eA在肌肉中表达, a l d o l a s eB在肝脏、 肾脏、 胃及肠道中表达,a l d o l a s e C则在脑、 心脏及卵巢中表达。这些同工酶有不同 的催化功能:a l d o l a s e sA和C主要参与 糖酵解 (g l y c o l y s i s) , 而a l d o l a s eB既参与糖酵

37、解又参与糖异 生 (g l u c o n e o g e n e s i s) 。在醛缩酶的种系发生 (P h y l o - g e n e t i c) 方面, Z h a n g等人 1 1对七鳃鳗的研究发现 七鳃鳗中存在肌肉型和非肌肉型醛缩酶, 二者十分 相似, 应该是来源于共同的祖先, 且有可能和脊椎动 物a l d o l a s e sA及C, 是同一来源, 但它们不是脊椎动 物的直接祖先。我们的分析结果显示弓形虫和疟原 虫只有一种醛缩酶, 其与哺乳动物三型中的A型最 相似, B型相似性最低。这些结果结合起来提示醛 缩酶在进化中逐步分化的过程, B型醛缩酶的产生 和演化可能晚于

38、A型。本研究中分析结果显示弓 形虫和疟原虫的醛缩酶中的内含子位置相似, 序列 相似性为5 2 . 2 %, 从现有的数据尚不足以判定这两 个内含子有共同的起源。 在我们的分析结果中, 弓形虫、 疟原虫等比较低 等的真核生物, 其编码序列中内含子较稀少, 只有1 个内含子, 有的甚至没有内含子存在, 这种现象在其 他基因种类如弓形虫的G R A 7等中也存在; 而在小 鼠、 大鼠等高等生物中醛缩酶基因的内含子则明显 丰富, 不仅序列而且位点也大大增多。醛缩酶基因 的变化相当大, 其编码区的基因组序列从1 0 0 0多到 5 0 0 0 b p不等; 即使是c D N A序列, 其长度变化不大,

39、但编码碱基则相似性比较低。然而, 蛋白质序列的 比较却发现其氨基酸序列的保守性相当高, 从我们 目前所检索到的氨基酸序列来看, 不仅大小均在 3 5 5 - 3 6 9之间, 且氨基酸组成相似性也相当高。这 个蛋白的高度保守性和基因的相对变化性使我们设 想, 蛋白质的变化性小于基因, 而基因的变化性又小 于内含子, 提示这些发生在碱基序列上的变化很可 能是进化过程中不断出现的, 同时所有的变化能否 保留甚至加以遗传, 则要在进化过程中加以选择。 也就是说变化和选择的压力是形成这种现象的主要 原因。 醛缩酶的变异在三个层次上逐步递减, 这可以 解释成选择压力的结果。也就是说由于基因变异的 发生一

40、部分会引起表型的变化, 而表型的变化又可 能由于选择压力而中断, 这使得很大一部分变异在 演化过程中消失; 内含子的变异与外显子的一个显 著不同在于, 选择压力对其序列变异的影响在很大 程度上被屏蔽了。从这一点来看, 用内含子来研究 基因变异的发生规律, 可以减少选择压力带来的本 底。 参考文献: 1D o b r o w o l s k i,J . M.a n dS i b l e y,L. D.T o x o p l a s m ai n v a s i o no f m a m m a l i a nc e l l s i s p o w e r e db y t h e a c t i

41、 n c y t o s k e l e t o n o f t h e p a r a s i t e J. C e l l,1 9 9 6, 8 4:9 3 3 - 9 3 9 . 2 J e w e t t,T. J . a n dS i b l e y,L. D.A l d o l a s eF o r m saB r i d g eb e t w e e n C e l l S u r f a c eA d h e s i n sa n dt h eA c t i nC y t o s k e l e t o ni nA p i c o m p l e x a n P a r a s

42、 i t e s J. M o l . C e l l,2 0 0 3, 1 1(4) :8 8 5 - 8 9 4 . 3 D i b b,N. J .,N e w m e n,A. J . E v i d e n c e t h a t i n t r o n s a r o s e a t p r o t o - s p l i c e s i t e s J. E M B OJ,1 9 8 9,8:2 0 1 5 - 2 0 2 1 . 4B a g a v a t h i,S .,M a l a t h i,R. I n t r o n sa n dp r o t e i nr e

43、v o l u t i o n-a n a n a l y s i s o ft h ee x o ni n t r o no r g a n i z a t i o no fa c t i ng e n e s J. F E B S L e t t e r s,1 9 9 6,3 9 3:6 3 - 6 5 . 5 吴加金.真核基因中内含子是在蛋白异化过程中获得 J.生物 物理学报1 9 9 8 . 1 4(1) :1 2 1 - 1 2 6 . 6 S c h i n d l e r,R.,W e i c h s e l s d o r f e r,E.,W a g n e r,O.,a

44、n dB e r e i t e r - H a h n,J . A l d o l a s e - l o c a l i z a t i o n i nc u l t u r e d c e l l s:c e l l t y p e a n ds u b - s t r a t e - s p e c i f i cr e g u l a t i o no fc y t o s k e l e t a la s s o c i a t i o n s J.B i o c h e m. C e l l B i o l . 2 0 0 1,7 9:7 1 9 - 7 2 8 . 7W a n

45、 g,J .,T o l a n,D. R.,a n dP a g l i a r o,L. M e t a b o l i c c o m p a r t m e n - t a t i o n i n l i v i n gc e l l s:a t r u c t u r a l a s s o c i a t i o no f a l d o l a s e J. E x p . C e l l R e s . 1 9 9 7,2 3 7:4 4 5 - 4 5 1 . 8W a n g,J .,M o r r i s,A. J .,T o l a n,D. R.,a n dP a g

46、 l i a r o,L.T h e m o l e c u l a rn a t u r eo f t h eF - a c t i nb i n d i n ga c t i v i t yo f a l d o l a s e r e v e a l e d w i t h s i t e - d i r e c t e dm u t a n t s J. J . B i o l . C h e m. 1 9 9 6, 2 7 1:6 8 6 1- 6 8 6 5 . 9 S i b l e yL D,H a k a n s s o nS,C a r r u t h e r sV B .

47、 G l i d i n gm o t i l i t y:a ne f f i c i e n t m e c h a n i s mf o r c e l l p e n e t r a t i o n J. C u r rB i o l 1 9 9 8,8:R 1 2 - 1 4 . 1 0 N a i t z aS,S p a n oF,R o b s o nK J H,e t a l . T h e t h r o m b o s p o n d i n - r e - l a t e dp r o t e i n f a m i l yo f a p i c o m p l e x

48、 a np a r a s i t e s:t h e g e a r s o f t h e c e l l i n v a s i o nm a c h i n e r y J. P a r a s i t o lT o d a y,1 9 9 8,1 4: 4 7 9 - 4 8 4 . 1 1 Z h a n g,R. ,Y a t s u k i, H.,K u s a k a b e,T.,I w a b e,N.,M i y a t a,T., I m a i,T.,Y o s h i d a,M. a n dH o r i,K. S t r u c t u r e s o f

49、c D N A s e n c o d - i n g t h em u s c l e - t y p e a n dn o n - m u s c l e - t y p e i s o z y m e s o f l a m p r e y f r u c - t o s e b i s p h o s p h a t e a l d o l a s e s a n dt h ee v o l u t i o no f a l d o l a s eg e n e sJ J . B i o c h e m. 1 9 9 5,1 1 7(3) :5 4 5 - 5 5 3 . 收稿日期: 2 0 0 5 - 0 1 - 1 7; 修回日期:2 0 0 5 - 0 3 - 1 1 385 2 0 0 5,2 1(7) 中 国 人 兽 共 患 病 杂 志 C h i n e s e J o u r n a l o f Z o o n o s e 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