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犯的人格特点与心理健康状况和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pdf

上传人:yyf 文档编号:3708042 上传时间:2019-09-20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101.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未成年犯的人格特点与心理健康状况和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未成年犯的人格特点与心理健康状况和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未成年犯的人格特点与心理健康状况和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未成年犯的人格特点与心理健康状况和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pdf(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贫, 使贫困成为激励自己艰苦奋斗、 发奋学习的动力, 从认识上 改变对贫困的看法, 懂得拥有知识就是拥有财富, 要珍惜现在 的一切, 利用现有的条件努力学习, 增强自信、 自强、 自立意识, 用知识和能力来武装自己, 磨砺意志, 消除贫困的消极影响。 3.3助困与育人紧密结合贫困生问题的解决应遵循学校以 育人为根本的宗旨, 将经济资助与自立自强有效结合。学校在 建设与完善奖学金、 助学金、 困难补助、 信用贷款的同时, 为经 济弱势群体创设更多的勤工助学岗位, 从而达到既解决实际困 难, 又能实现自我价值的目的, 有意识地将助困活动加以深化, 把社会的爱心转变为他们成才的动力, 增强他们的社会

2、责任感 和使命感。 3.4优化校园育人环境对贫困生而言, 心理上的自卑和抑 郁会带来学习、 生活以及人际交往中的许多问题。因此, 学校 要注意加强班级、 宿舍的整体建设, 积极开展心理互助活动, 通 过对贫、 特困生关心、 帮助, 让他们感受到社会和学校的温暖, 为贫、 特困生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在校园里有一个 “比学习、 比道德、 比创造” 的氛围与环境, 将对贫、 特困生的思想和行为 产生不可估量的积极影响。 4参考文献 1 谢桂阳.请关注: 心理脱贫.中国教育报, 2002 - 10 - 11 (4) . 2 方文晖.谨防贫困生 “心理贫困” .中国教育报, 2003 - 9 - 03

3、(3) . 3 田华.论当代社会分化中的新生弱势群体.学术探索, 2001,(3) : 53 - 55. 4 叶艳晖.贫困大学生的不良心理及教育对策. 大众心理学, 2003, (5) : 11 - 12. 5 金逾.心理测量.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收稿日期: 2005-01-31) 未成年犯的人格特点与心理健康状况和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 李俊丽, 梅清海, 于承良, 章爱先, 翟庆海 【摘要】 目的了解未成年犯人格特点及其与心理健康状况和应对方式的关系, 为有针对性地预防和矫正未成年人犯罪提供依据。 方法以河北省某少年管教所 16 18 岁 218 名未成年犯为研究组, 随

4、机抽取 16 18 岁高中生 274 名作为对照组, 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 症 状自评量表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其实施团体测定。结果未成年犯的人格特点中, 精神质特征和神经质特征比较明显, 心理健康水平较 低, 并且使用积极应对方式较少, 而使用消极应对方式较多, 其人格特点与心理健康水平和应对方式之间有显著的相关关系。结论未成 年犯的人格具有偏离正常群体的趋势, 且对其心理健康水平和应对方式有一定的影响。 【关键词】 人格; 精神卫生; 应付行为; 相互影响分析; 青少年 【中图分类号】 R 395.6D 917.2R 1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 (2006)

5、 01-0075-02 【课题项目】 河北省法学会 2004 年立项课题。 【作者简介】 李俊丽 (1974 ) , 女, 河北武强人, 硕士, 讲师, 主要从事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作者单位】 白求恩军医学院, 河北石家庄050081。 据公安部门统计, 2000 2003 年全国未成年人犯罪的人数 呈上升趋势, 占整个犯罪嫌疑人的比例依次为 11.8%, 12.0%, 13.4%和 18.9%。导致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是错综复杂的, 心 理因素是主要原因之一。本研究着重探讨未成年犯的人格特 点、 心理健康水平及其应对方式, 以期得到有价值的资料。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共选取被试 492

6、 人, 年龄为 16 18 岁。其中选取 河北省少管所未成年犯 218 人 (男犯 188 人, 女犯 30 人) , 平均 年龄 (17.47 0.69) 岁; 石家庄市高中生 274 人 (男生 134 人, 女 生 140 人) , 平均年龄 (16.50 0.54) 岁。 1.2方法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 (以下简称 EPQ) 、 症状自评量 表 (以下简称 SCL- 90) 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 (以下简称 SCSQ) , 分别评定被试的人格特征、 心理健康水平和应对方式。3 个心 理调 查 量 表 均 具 有 较 高 的 信 度 和 效 度。全 部 数 据 采 用 SPSS 11.0统计

7、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未成年犯与普通高中生艾森克个性问卷测查结果 2.1.1未成年犯人格缺陷比例调查结果显示, EPQ 各因子分 转换成标准分数后, 内外倾 (E 分) 和掩饰性 (L 分) 的分数分布 情况与正常人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而精神质 (P 分) 超过 61.5 分的人数占 39. 4%, 神经质 (N 分) 超过 61. 5 分的人数占 16.8%; 而这 2 项在普通高中生中所占的比例均为 12.5%。说 明未成年犯的确存在着人格缺陷。 2.1.2未成年犯与高中生 EPQ 各因子分比较未成年男犯的 P 分、 N 分显著高于高中生, L 分显著低于高中生, 两者在

8、E 分 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而未成年女犯与高中女生在该量表的各 个因子分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说明未成年男犯的精神质 和神经质特征比较明显, 掩饰性较低。见表 1。 表 1 不同性别未成年犯与高中生 EPQ 各因子分比较 (x s) 组别人数PENL 未成年男犯188 11.222.51*12.023.34 13.935.31*9.193.29* 高中男生2186.773.8313.084.43 11.545.3910.383.61 未成年女犯308.032.8811.074.78 13.104.2011.878.19 高中女生2746.7012.1613.134.40 11.865.801

9、1.563.40 注:与同性别高中生比较,*P 0.05,*P 0.01。 2.2未成年犯与普通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比较未成年男犯 与高中男生在 SCL- 90 各因子分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且 未成年男犯的各因子分都显著高于高中男生; 未成年女犯与高 57中国学校卫生 2006 年 1 月第 27 卷第 1 期Chin J School Health, January2006, Vol.27, No.1 中女生在 SCL- 90 中的躯体化、 人际关系敏感、 抑郁、 焦虑、 偏 执、 精神病性 6 项因子分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且未成年犯的 分数显著高于高中女生, 而在强迫症状、 敌对、

10、恐怖 3 项因子分 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未成年犯的心理健康状况较高中 生差。见表 2。 表 2 不同性别未成年犯之间及其与高中生 SCL- 90 各因子分比较 (x s) 组别人数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 未成年男犯 1881.250.78*1.420.75*1.450.87*1.280.68* 1.210.72*1.410.83*1.120.82*1.360.75*1.270.75* 高中男生1340.610.560.950.670.800.720.670.730.540.590.710.690.420.520.780.730.630.62 未成年女犯30 1.

11、240.76*1.400.941.220.92*1.350.86*1.170.86*1.070.800.830.751.270.87*1.040.87* 高中女生1400.610.561.181.850.830.660.760.620.650.550.810.710.510.490.740.530.570.46 注:与同性别高中生比较,*P 0.01。 2.3未成年犯与普通高中生应对方式比较未成年男犯与高 中男生在积极应对因子分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未成年男犯的 分数低于高中男生; 未成年男犯与高中男生在消极应对因子分 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未成年男犯的分数高于高中男生; 未成 年女犯与高中女

12、生在该量表的 2 个因子分上差异均无统计学 意义。说明未成年男犯相对于高中男生来说, 在遇到困难或挫 折时, 使用积极的应对方式较少, 而使用消极的应对方式较多。 见表 3。 表 3 不同性别未成年犯与高中生 SCSQ 各因子分比较 (x s) 组别人数积极应对消极应对 未成年男犯188 1.37 0.60*1.44 0.71* 高中男生1341.61 0.611.20 0.61 未成年女犯301.30 0.601.24 0.69 高中女生1401.59 0.641.24 0.63 注:*P 0.05,*P 0.01。 2.4未成年犯的 EPQ 与 SCL - 90、 SCSQ 各因子分相关分

13、析 见表 4。 表 4 未成年犯的 EPQ 各因子分与 SCL- 90 和 SCSQ 各因子分相关关系 (r 值) 因子精神质内外倾神经质掩饰性 躯体化0.09- 0.070.020.07 强迫症状0.06- 0.07 0.18*0.11 人际敏感 0.19*- 0.130.13- 0.01 抑郁0.08 - 0.16*0.060.04 焦虑0.12 - 0.019*0.080.06 敌对 0.14*- 0.070.17*- 0.12 恐怖 0.24*- 0.18*- 0.060.06 偏执 0.20*- 0.15*0.19*- 0.10 精神病性0.12- 0.130.120.00 积极应对

14、- 0.09 0.13*0.20*- 0.06 消极应对0.010.10 0.17*0.02 注:*P 0.05,*P 0.01。 从表 4 可以看出, EPQ 中的精神质因子分与 SCL - 90 中的 人际关系敏感、 敌对、 恐怖、 偏执 4 个因子分呈显著正相关; 而 EPQ 中的内外倾因子分与 SCL- 90 中的抑郁、 焦虑、 恐怖和偏执 4 个因子分呈显著负相关, EPQ 中的神经质因子分与 SCL - 90 中的强迫症状、 敌对和偏执 3 个因子分呈显著正相关。 从表 4 还可以看出, EPQ 中的内外倾因子分与 SCSQ 中的 积极应对因子分呈显著正相关; EPQ 中的神经质因

15、子分与 SCSQ 中的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 2 个因子分呈显著正相关。 3讨论 对未成年犯的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结果显示, 无论是男性 还是女性, 其在各方面的心理健康水平均较低, 且男性的问题 较女性突出。未成年犯心理不健康的原因比较复杂, 其中与生 理、 心理、 社会等诸多因素有关。未成年犯在犯罪前可能就存 在着一定的心理问题。有资料表明, 有精神问题的人犯罪率较 高, 有的人犯罪前就存在着人格缺陷 1 。未成年犯的心理问题 也可能是其进入劳动教养所后才产生的, 因为这里毕竟是一个 特殊的教育场所, 学习、 生活等都要受到严格的限制, 与其入所 前相比又失去了一定的自由, 这会对他们的身心造成

16、一定的影 响。 调查结果还显示, 未成年犯中大约 2/5 的人在精神质特质 上有问题, 大约 1/6 的人在神经质特质上有问题。说明未成年 犯的确存在着人格缺陷, 个性相对比较孤僻, 内向, 进攻性较 强, 有敌意, 缺乏同情心, 是非感较差, 适应社会的能力较弱, 并 且情绪不容易控制。一旦情绪被激发, 就很难平复下来, 容易 对外界的事物抱有偏见, 以自我为中心。未成年人的生理和心 理都处于发育期, 思想单纯、 思维敏捷、 好奇心盛、 模仿欲强, 同 时由于年龄和阅历的限制, 存在着自我约束力弱、 情绪易波动、 思想易消沉、 判断能力较低等弱点, 加之法律意识淡薄, 如果此 时缺乏具有针对

17、性的人格教育, 未成年人的这些人格弱点就会 逐步放大, 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另外, 家庭教育的失当、 学校 教育的偏颇、 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等消极因素, 都对未成年人 人格的形成存在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对未成年犯应对方式的调查结果显示, 未成年男犯在遇到 困难或挫折时, 使用积极的应对方式较少而使用消极的应对方 式较多。说明未成年人在遇到一些需要处理的事件时, 更倾向 于使用消极的应对方式, 如吸烟、 酗酒、 服药等, 而很少使用积 极的应对方式, 如向别人寻求帮助、 尽量往好的方面想、 改变原 来的认知等。这也可能是造成未成年人犯罪的一个原因。通 过个性特点与心理健康水平和应对方式的相关分析

18、可以看出, 未成年犯的精神质特征越明显, 就越容易在人际关系敏感、 敌 对、 恐怖和偏执上出现问题; 神经质特征越明显, 就越容易出现 强迫症状、 敌对和偏执上的问题, 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就越容 易慌乱, 不知从何入手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性格越内向, 就越 容易出现抑郁、 焦虑、 恐怖和偏执上的问题。而性格外向, 出现 这些问题的可能性就小, 并且也倾向于使用积极的应对方式。 4参考文献 1 吕成荣, 王云东, 李立新, 等.服刑罪犯的心理卫生状况调查探析.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1994, 2 (2) : 119 - 120. (收稿日期: 2005-04-25) 67中国学校卫生 2006 年 1 月第 27 卷第 1 期Chin J School Health, January2006, Vol.27, No.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